树的故事(湘教版四年级教案设计)

发布时间:2017-9-11 编辑:互联网 手机版

             

     湖南省邵阳市邵东县三完小    冒红娇  王伟

【教材分析】:

《树的故事》是享誉世界的艺术天才谢尔西弗斯汀的绘本作品,原名《爱心树》,讲述了发生在一棵有求必应的树和一个贪求不厌的男孩身上的温馨又略带哀伤的动人故事,赞颂了大树无私奉献、不求回报的美德。就文本本身而言,更像是在描绘人和自然的关系。但我们这次面对的文本,是江江改写的。作者用孩子和树之间关系的微妙变化,揭示了一个爱的主题--这是一场以爱为名义的索取,以爱为名义的奉献:索取的理直气壮、心安理得,奉献的理所当然、心满意足。树奉献的那么多,要求的却那样少,正因为这慷慨无私的爱,人类社会才得以生生不息。所以,我们和孩子,都要学会对父母感恩,对哺育我们的自然感恩。知爱感恩,应该是这个文本活的灵魂。

[设计意图]:

爱的教育应该是感染和感动,而不是空洞地说教。男孩的一味索取在文本中显而易见,而“树”能把自己的一切奉献给男孩,这到底基于一种怎样的感情,这是四年级的学生比较难理解的。因此,我认为教学的侧重点应该是在了解男孩一味索取的基础上,体会树对男孩那深沉、无私的爱。文章语言朴实无华,人物对话很多,这些对话表面上看又是那么的平平常常,波澜不惊。但,言为心声。只有帮助学生读好了那些对话,才能揣摩出人物的心声。因此本课时设计“以读为本”,通过“读”来悟情,明理。在悟情、明理的同时兼顾语言的学习与训练,力求人文性与工具性的和谐统一。

教学过程:

一、激发读文兴趣

出示谢尔西弗斯汀绘本故事的首尾两幅图画,引导学生质疑。

【设计意图:谢尔西弗斯汀绘本故事的首尾两幅图画正照应了孩子与父母在一起的两个阶段,这两个阶段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孩子年少时,树风华正茂;孩子老了,树也只留下枯老的根了。画面形象直观,引导学生观察画面质疑,能较好地激发学生探究文本的欲望。】

二、发现文本表象

1、初读课文,读准读通,了解文章主要内容。

2、学生汇报:树与男孩之间发生了一段怎样的故事?

   引导学生归纳出孩子和树的“四要四给”线索图

相机板书:男孩    要钱      要房子     要船     要歇脚

树      给果实    给树枝     给树干   给树墩

3、再读课文,交流感受

   1)男孩的自私

找出关键的词句:两个“精光”,三次“索要”,三次“离开” 。

2)大树的无私

找到具体表现:三次“给”,给到只剩枯老的根。

4、学生自由质疑。读到这儿,你还有什么不明白的?

  【设计意图:课标要求中年级学生在阅读时要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本文的脉络十分清晰,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并不难。男孩的自私、大树的无私,这是学生初读课文时,能发现的文本表象。而“树”能把自己的一切奉献给男孩,这到底基于一种怎样的感情,学生一时不能体会,这就是学情。】

三、探寻文本内涵

(一)走进树的世界,发现树甜蜜的爱

为什么树能把自己的一切都给男孩?树和男孩之间有着一段怎样的感情?研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

2、这是一棵什么样的树?

小结:树枝粗壮,树叶繁茂,果实累累,这正是树最繁茂的时期。

3、“男孩每天都喜欢来这玩”拓展说话。

春天,小男孩喜欢--

夏天,小男孩喜欢--

……

4、小结:和树在一起,小男孩是那样快活,大树给有了孩子的陪伴,他也十分的幸福!

5 、指导朗读第一自然段。

【设计意图:在这一环节中我抓住一句话“男孩每天都喜欢来这玩。” “每天”正向我们诠释着男孩与“树”的相依相伴,曾有的短暂幸福时光,也正是他们爱的起源。感悟文本与训练语言、培养思维相生相成,在这样的解读与拓展中奠定了文本的感情基调。】

(二)读懂树的四“给”,体会树无私的爱

男孩爱在树上玩耍,大树也爱着男孩,这是一种怎样的爱呢?语言是有温度、有感情的,请用你一双发现的眼睛去找一找课文的哪些地方藏着树对男孩深深的爱?

    1、指名朗读树与男孩的前三次对话。

2、想象树与男孩说话时的不同神情,自由试读。

3、相机指导为树的三次回答添上提示语,有感情地朗读。

“对不起,我没有钱,”树想了想,高兴……地说:“但是你可以摘下我的苹果拿去卖。”

树毫不犹豫、不假思索……说:“你可以砍下我的树枝去盖房子。”

“用我的树干去造一条船吧。你可以开开心心地想划多远就多远。”树兴奋、大方爽快……地说。

4、从他们的话里你读懂了什么,有什么感受?

小结:随着时光的流逝,虽然男孩的年龄越来越大,能自食其力了,可他对树的要求一次比一次高,丝毫不顾树的感受,也从不为树做点什么。而树呢?能为男孩付出,他是快乐的。

5、学生合作分角色表演读树与男孩的三组对话,读出树的慷慨无私。

【设计意图“树”的话里话外都透着浓浓的情,采用多种形式帮助学生读通、读懂,进而读好,实现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的目标。】

重点揣摩树与男孩的第四次对话

1、引导学生自主调整语序朗读树的话,反复揣摩树的无私。

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理解,说出这样解读的意图。

对比文中的说法,体会树尽管只剩下枯老的根了,可心里想的首先还是男孩。

2、小结:尽管树成了一截光秃秃的老树墩,可他心里想的还是男孩,他恨不得把所有东西都奉献给男孩,他为自己的无能为力而抱歉,为自己的无法再给而难过。这是多么深沉而无私的爱啊!

3、师生分角色朗读树和男孩的第四次会面。

【设计意图给学生一个自主解读文本的空间,在这样的解读与重构中,感悟树的无私。】

(三)扣住关键词句,体察树的“需要”。

课文里还有哪些像“热泪盈眶”这样表达树心情的词?

汇报:(喜出望外、雀跃万分)

1、把这几个词放进句子里去读一读。

树说:“和我一起玩吧!”

树喜出望外,说:“和我一起玩吧!”

一个盛夏,男孩又回来了,树雀跃万分。

男孩坐了下来,树开心得热泪盈眶……

2、通过前两句话对比读,理解“喜出望外”。

3、理解“雀跃万分”。

1)谈“雀跃万分”的含义。

2)同学们,你在什么情况下会雀跃万分呢?

3)见到男孩又回来了,树会雀跃万分地说……

4、引读,体会树对男孩的盼望一次比一次强烈。

5、透过这些词,你发现什么?

引导学生发现树也需要爱。只要男孩陪着这棵老树墩坐一坐,只要一点点爱的表示,树都会开心得热泪盈眶。

6、亲爱的孩子,此时你就是那个男孩,坐在这个老树墩上,想起那棵曾经枝繁叶茂、生机勃勃的大树,你有什么想说的?(课件再次出示故事首尾的画面)

根据学生的汇报,相机板书:知爱 感恩

【设计意图文本里藏着“树”精神上的需要与寄托,扣住关键词,抓住重点句,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创造性的解读。同时对比男孩的心理及行为,产生心灵的震撼与反省。】

四、升华文本主旨

1、在你的身边,谁最像这棵大树?你想对他说什么?用几句话写下来吧。

2、汇报,配乐展示(播放歌曲《常回家看看》,让学生把写好的爱心卡贴在老树墩上)

3、你们的这一颗颗心,一片片爱,让我想到了一句话(课件出示:让别人的生活因为你的存在而更加美好--茨巴尔)

让我们一起来把这句话改一改,把“你”改成“我” 

让别人的生活因为我的存在而更加美好(生读)

让谁的生活因为我的存在而更加美好?(生大声回答)

让父母的生活因为我的存在而更加美好!

让老师的生活因为我的存在而更加美好

……

【设计意图那棵曾经繁茂的大树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孩子们用爱心编织的五颜六色的“爱心树”。在学语文,用语文,感受语言,学会表达的过程中,既关注学生的精神成长,也关注学生语文能力的发展。】 

 

[树的故事(湘教版四年级教案设计)]相关文章:

1.去年的树教案设计

2.《去年的树》教案设计

3.关于《鹿和狼的故事》教案设计

4.《柳树醒了》教案设计

5.湘教版四年级美术教案

6.四年级美术湘教版教案

7.

8.

9.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