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林海(沪教版五年级教案设计)

发布时间:2017-12-21 编辑:互联网 手机版

   15 林海

【教学重点和难点】

能理解大兴安岭为什么会让作者感到亲切与舒服,并能将自己理解有感情地朗读出来。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审清题意。

1板书课题,通过预习,你能说说大兴安岭留给你给怎样的印象吗?

板书:林海亲切舒服

大兴安岭

2读准字音:林岭

(1)可否将“林海”的“林”改成“岭”呢?默读课文,找到有关写“岭”的句子。

[出示]

这里的岭的确很多,横着的,顺着的,高点儿的,矮点儿的,长点儿的,短点儿可是没有一条使人想起“云横秦岭”那种险境。多少条岭啊,在疾驶的火车上看了几个钟头,既看不完,也看不厌。每条岭都是那么温柔,自山脚至岭顶长满了珍贵的树木,谁也不孤峰突起,盛气凌人。

(2)指名读句,说说自己的体会。

(“岭”指的是山,大兴安岭是山区,这里到处是山岭,地域面积很大,是一片原始森林,山岭上到处都是绿色的树木,就像是树的海洋“林海”。)

(3)指导朗读:

读好儿化音

多媒体展示:“云横秦岭”以及“大兴安岭”,结合理解“孤峰突起”和“盛气凌人”。

读好句子。

二理清文章脉络。

1是啊,就是这个林海,让老舍爷爷三次发出“亲切与舒服”的感受。这是为什么呢?读了课文后,你还可以用哪些词语来形容自己的心情?

[出示]“我”心中感到亲切、舒服,是因为()。

这些问题,课文中都有答案,那就用自己喜欢读的方式去读吧!

2交流体会,并根据三次“亲切、舒服”为线索,理清课文的脉络。

三深入研读。

1[出示]“我”心中感到亲切、舒服,是因为(这回有机会看到它,并且走进原始森林,脚踩在积得几尺厚的松针上,手摸到那些古木。)

*这一切是由景而起的,作者看到了哪些景?各有什么特色?我们试着做小导游,来介绍一番。

1提出读书要求:熟读3~5节,把课文内容当成导游词,读得非常熟练。

读时要有感情,能表现林、花特点的词,读时更要仔细体会,读出感情来。边读边划重点词,体会作用。(精读、品读)

(1)交流体会深的句子时,随机出现下列句子:

[出示]节3

①比赛读

②齐读

*林的特点是绿。

多媒体展示“林海”壮美的景象。

(2)出示]

大兴安岭多么会打扮自己呀:青松作衫,白桦为裙,还穿着绣花鞋。

①媒体展示,通过直观体会拟人手法。

②体会“绣花鞋”,引读节5句2、4、5

*花点缀了林海的绿。

(3)读节3~5,展开想像,把文字变为形象,就自然能读出感情了。

(4)生当导游,自己练习,指名说。

老师小结

2[出示]“我”心中感到亲切、舒服,是因为(大兴安岭的美丽与建设结为一体,美得并不空洞。)

“我”心中感到亲切、舒服,是因为(人与山的关系日益密切。)

(1)生交流感受并质疑

读好反问句。

(2)理解:“空洞、万古常青、兴国安邦”

(3)小结:随着老舍先生对大兴安岭逐步深入地了解,作者由景及物,由物及人,赞美科研人员为人们所做的贡献。

(4)学生介绍自己在课外了解到的有关大兴安岭丰富资源方面的材料。

(5)从“人与山林的关系日益密切”这个角度,学生举例说说,并写写倡议书。

3小结:

作者亲切、舒服的感觉是随着林海对人们的贡献而不断升华,以至于作者不仅觉得兴安岭的名字是悦耳的,更是含有--(兴国安邦)的含义啊!

三总结全文。

1同学们文章读到这你的心中一定有很多话想说,刚才我们学做了导游,现在我们要换个角色做做小诗人,用诗的语言来赞美大兴安岭,好吗?可以用自己的话,书中的字句更可以是你感受。四人小组,一人说依据,然后一起说一句总结句,好吗?

2学生小组学习。

3配乐朗读小诗。

[出示]大兴安岭,

你……

你……

你……

你……

……

 

[15林海(沪教版五年级教案设计)]相关文章:

1.《林海》教学课件设计

2.林海课文教学课件

3.林海音《忆儿时》 阅读答案

4.五年级语文园地教案设计

5.飞夺泸定桥沪教版教案

6.沪教版小学《我们的教室》数学课件

7.《草》教案设计

8.阁夜教案设计

9.写作教案设计

10.蝉的教案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