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紧接着第7课《桂花雨》的又一篇略读课文。两篇略读课文连着出现,还是第一次,这里肯定有编者希望教师能更放手让学生去自主学习的意图。文章结构清晰,语言生动流畅,除了最后一个自然段出现了“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守望相助”等略微深奥的词语外,其他都是浅显易懂的。所以,本课教学确实应该在学习方法上让学生自主地学。
课文的提示部分有学习方法的指导,但是如何操作且不清楚,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将学习的目标转换成清晰的操作办法。作者怀念故乡的哪些景致,有些什么特点,学生比较容易掌握,但是表达方法的概括却有一定的难度,需要教师加以引导点拨的。
还有一点要给予学生明示,不然会出现混淆:谢冰莹,和冰心的原名“谢婉莹”只差一个字。
(谢冰莹,五四”时期崛起的女作家,中国第一批女兵,湖南新化人。1906年出生于新化大同镇谢铎山,小时随父读四书五经,十五岁就见锋芒,发表其第一部作品《刹那的印象》。后就读于湖南省立第一女校,未毕业即投笔从戎,十九岁时逃避家中为她安排的婚姻,毅然于1926年冬考入武汉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次年参加北伐,著《从军日记》,发表于《中央日报》副刊。。《从军日记》被林语堂译成英文,茅盾等予以嘉评,谢冰莹由此名声大震。谢后来另有《女兵自传》一书为人称许。1927年军政学校女生队解散,先后入上海艺大、北平女师大学习。毕业后,于1931年及1935年两渡扶桑,就读于早稻田大学研究院。1935年曾因“抗日反满罪”在日本被捕。抗战爆发后组织湖南妇女战地服务团,赴前线参加战地工作,写下《抗战日记》。抗战后期还在重庆主编刊物。曾任北平女师大、华北文学院教授。1948年赴台湾,任台湾省立师范学院(后改为师大)教授。休。谢冰莹于1956年皈依佛门,法名莹慈。1958年,赴马来西亚太平市华联中学任教,两年后归台。她1971年因右腿跌断退休后移居旧金山。
代表作《女兵自传》,相继被译成英、日等10多种文字。
2000年这位世纪女兵作家逝世,享年93岁。)
教学目标
1.学习“婀娜、点缀、潺潺、粼粼”等新词,了解“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守望相助”的大致意思。
2.感情朗读课文,读出家乡美景,读出作者怀念之情。
3.在感受江南水乡的美景时,领悟作者抒发思乡情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点
朗读感悟家乡美景,体会作者的思乡情。
教学难点
领悟作者抒发思乡情的几种表达方法。
教学过程
一、由作家导入,激发阅读兴趣
1.由作家冰心的原名导入,引出作家谢冰莹。介绍作家生平与作品。
2.出示课题,想象课文内容。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快速浏览课文,看看课文是不是围绕课题写了“小桥、流水、人家”这三方面,分别是课文的哪几个自然段。
小溪(流水):第1-2自然段;
小桥:第3-4自然段;
人家:第5-6自然段。
2.读单元提示,明确目标:作者对故乡的哪些景致久久不能忘怀?阅读课文,想象文章描写的情景,体会作者是怎样表达思乡之情的。
3.明确自主学习方法:这些景致是从哪几方面来写的?一一编号。写出了什么特点,用几个词概括出来。划出你最喜欢的一个句子,品味评注,感情朗读。
4.小组合作学习。就其中的某一方面(小溪、或者小桥、人家)交流学习体会,然后分工朗读,准备好汇报。
5.以朗读的形式开展小组汇报。
在朗读点拨中,引导体会家乡的风景美。
三、再读课文,体会表达
1.请你读读这样三组句子,体会一下作者表达感情的方法有什么特点。
出示句子:
第一组:* 我爱我的老家,那是我出生的地方。
* 那段日子,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中。那些美好的印象,我一辈子也不会忘记。
第二组:
* 我和一群六七岁的小朋友,最喜欢扒开石头,寻找小鱼、小虾、小螃蟹。我们并不是捉来吃,而是养在玻璃瓶里玩儿。
* 我喜欢过桥,更高兴把采来的野花丢在桥下,让流水把它们送到远方。
* 我曾经随着采茶女上山摘过茶叶,我喜欢欣赏茶树下面紫色的野花和黄色的野菌。
第三组:
* 一条清澈见底的小溪,终年潺潺地环绕着村庄。溪的两边,种着几棵垂杨,那长长的柔软的柳枝,随风飘动着。婀娜的舞姿,是那么美,那么自然。有两三枝特别长的,垂在水面上,画着粼粼的波纹。当水鸟站在它的腰上歌唱时,流水也唱和着,发出悦耳的声音。
* 有时,它只有细细的流泉,从石头缝里穿过。
* 清晨,可以看到太阳从后山上的树丛里钻出来。夏天,凉爽的清风从南窗里吹进来,太舒服了!更美的是,我从东窗可以望到那条小溪和小桥,还有那几株依依多情的杨柳。
在讨论的基础上明确:
第一组:直接表达--直抒胸臆;
第二组:间接表达--通过写事来表达;
第三组:间接表达--通过写景来表达。
四、拓展资料,深化表达
1.读读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想想,他的思乡情是如何表达的。
2.写写我们的“小桥流水人家”,题目自拟。
[《小桥流水人家》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2.教学设计评语
4.卖油翁教学设计
6.反义词歌教学设计
7.春晓教学设计教案
8.教学设计模板心得
9.诗经教学设计精选
10.《荷花》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