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标预设:
1、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2、能联系实际,说出自己对“追求应该是最大的,但把眼前的一穗拿在手中,这才是实实在在的”这句话的感受。
3、凭借课文语言材料,领悟必须善于抓住机遇,不能东张西望、错失良机的道理。
资料利用:
1、课前和学生共同收集跟机会有关的名人名言、小故事等。
2、经验链接:结合课文,让学生联系自己想想或者问问亲戚朋友有没有抓住机会或错失良机的经历。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最大的麦穗。
齐读课题。
过渡:上节课老师让同学们在预习课文的时候把自己不懂的问题写下来,现在老师想知道你给我们的课堂带来了哪些问题,谁来说。
(二)自主阅读,发现问题
1、同桌合作,解决自己提出的问题
2、师生梳理本课讨论问题,指名写到黑板上:
为什么追求应该是最大的,但把眼前的一穗拿在手中,这才是实实在在的?
师:这节课我们来共同探讨这个问题.
(三)深入阅读,解决问题
交流,逐一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适时指导朗读。
师:老师今天就权且当一回苏格拉底,相信你们一定比他的弟子强,现在我们考考你们能不能听懂我的话。
1、出示苏格拉底的话:
“你们去麦地里摘一个最大的麦穗,只许进不许退,我在麦地的尽头等你们。”
你听懂了吗?还有什么是只能进,不能退的?意味着什么?指名说,怎么读才能让弟子们听懂?请你读。
2、师:看来你们都明白了要求了,请你们自读3-4小节跟随弟子们寻找最大的麦穗吧。
学生自读
弟子们的表现如何?你能给他们打多少分?说说你的理由好吗。可以用文中的句子来回答。
认真犹豫不决目光短浅……
指导朗读:你觉得该怎么读?把你的理解读出来。
过渡:是啊,弟子们浪费了太多的机会,照这样下去,他们能找到最大的麦穗吗?请看大屏幕
3、出示第5小节
突然,大家听到了苏格拉底苍老的如同洪钟一般的声音:“你们已经到头了。”这时,两手空空的弟子们才如梦初醒,他们回头望了望麦垄,无数株小麦摇晃着脑袋,似乎在嘲笑他们。
谁来把苏格拉底的话读一下。指名读
师:你们已经到头了。实际上是说什么?(时间到头了,生命到头了,机遇没有了……)指名读苏的话
小麦会嘲笑他们什么?指名说。
(两手空空,一无所获,犹豫不决,目光短浅)
师:在这里,我们固然可以像小麦一样嘲笑弟子们,但老师觉得弟子们这个时候最需要的是善意的提醒,刚才同学们读了课文,跟随弟子们寻找了最大的麦穗,你们是旁观者,你们能以旁观者的身份对他们刚才的表现提一些建议吗?(你觉得应该怎么做?)
指名说,点评(你很务实、你很有眼光、你很果断)
C、指导朗读第6小节
过渡:看到弟子们的表现,苏格拉底会怎样?想一想这段话该怎么读?先自由读一读。
学生自由读第6小节
4、出示第6小节
指名说:
失望指名读
生气指名读
惋惜指名读
问:这两个最大的一样吗?
指名说,那谁能把这层意思读出来,指名读
齐读第6小节
如果麦地是我们的人生,麦穗是机遇的话,苏格拉底的话还可以怎么说?
出示:
苏格拉底对弟子们说:“在______里肯定有_____是最大的,但你们未必能碰见它;即使碰见了,也未必能作出准确的判断。因此_________就是你们刚刚______的。”
苏格拉底说了吗?为什么不说?
请看大屏幕,出示最后一节。
5、指名读第七小节
师:弟子们明白了道理了吗?你从哪里看出来的?是的,这就是苏格拉底的智慧之处,这真是“随风潜入夜,__________。”他就是要让弟子们在潜移默化中明白道理。
请同学们把这一节读一读。
指名读
麦穗为什么加双引号,这句话实际上是说?指名说,一起说
出示:
当然,追求应该是最大的,但把眼前的一穗拿在手中,这才是实实在在的。
你能联系实际,说说你的对这句话的理解吗?
指名说。(注意点评)
同学们,回顾历史,那些取得成功的人,往往是善于把握机遇的人,请同学们打开老师课前发给你们的资料,上面有很多关于机遇的名言。
指名读
你能再写上一条回赠给他们吗?
(四)总结回顾,收获体会
同学们,回顾本堂课,你有没有抓住最大的麦穗呢?老师相信你们每个人都会收获自己最大的麦穗!!下课
[最大的麦穗教案(苏教版六年级下册)]相关文章:
1.拣麦穗的教案
4.最大的麦穗读后感
5.拣麦穗的语文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