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通过圈划相关语句,把握人物性格,更深入地理解课文内容。
2.培养学生机智勇敢的品质和热爱祖国的情感。
重点、难点:
1.通过圈划表现“小夜莺”天真活泼、机智勇敢的语句来理解课文。
2.课题“夜莺之歌”的含义。
关键:
抓住反映人物思想性格的语言、动作、神态描写的语句,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设计:
一、课前预习:扫清文字障碍、了解写作背景
1.通过课前朗读,找出生字词语,利用字(词)典扫清文字障碍。主要生字:瓦砾 削 轻蔑 词语:垂头丧气、聚精会神、兴致勃勃、婉转
2.查找资料,了解苏联卫国战争时代背景。
3.检查预习情况。
二、课堂学习
1.通过简短回顾,导入新课。
通过早自习十分钟的学习,我们扫清了文字障碍,也简单了解了课文的写作背景,对课文有了一个总体印象。接下来我们要仔细研读课文,了解人物形象。
请一位同学概述课文内容。
2.出示教学目标一,引入圈划知识点。
A.圈划是提高阅读能力的一种辅助手段。
B.用不同的符号标出运用得准确、生动的词语和含义深刻、富有表现力的句子。
C.教师示范圈划。
3.阅读课文,圈划有关描写小夜莺的神态、语言、动作的词语、句子。
(问题多媒体展示,学生圈划,老师适当指导,依课堂动态酌情处理)
问:(1)本文主要描写的人物是谁?人物描写有哪些主要方法?(抓住主要人物,提示圈划的关键)
(2)学生圈划“诱敌”部分,主要抓住夜莺的外貌、语言、神态描写。
(3)体会这些关键的词语、句子所体现的人物思想性格。
要点:(词语)“颜色跟树叶差不多”、 ‘野兽来了,野兽来了’ 、“不慌不忙”“很有信心地”。 (句子)“有个孩子坐在河沟边,搭拉着两条腿。他光着头,穿一件颜色跟树叶差不多的绿上衣,拿着一块木头,不知道正在削什么。”“这么会就剩我一个?这里有麻雀、乌鸦、鹧鸪,多着呢,夜莺倒只有一个!”“人哪?战争一开始,这里就没有人了。” “刚刚开火,村子就着火了,大家喊着‘野兽来了,野兽来了’,就都跑了。”“这么会不认识,”孩子很有信心地回答,“那里有个磨坊,我常到磨坊附近的坝上去钓鱼。那儿的狗鱼可凶呢,能吃小鹅!”
这些词语和句子写出了小夜莺的天真机智,能够跟敌人进行巧妙的周旋。(避开敌人的盘问,故意打岔,斥责敌人。)
(4)在此圈划基础上,分组研读“巧送情报”、“歼灭敌军”部分,着重就小夜莺的动作进行圈划,加深体会他的机智聪明。
要点:孩子有时候学夜莺唱,有时学杜鹃叫,胳膊一甩一甩地打路旁的树枝,或者弯下腰去拾球果,或者用脚把球果踢起来。
孩子突然转了个身,钻进树林深处,不见了。
在带路过程中,小夜莺的这些动作表现出天真、贪玩的样子,以使敌人不产生怀疑,突出了夜莺的机智。而在歼敌过程中的表现则突出了他的机灵,也反映了他的机智。
4.找出正面描写夜莺的歌声的句子,理解课题的含义。
问:(1)文中一共出现了几次夜莺的“歌声”?
(2)歌声分别有什么作用?
明确:“夜莺的歌声打破了夏日的沉寂。这歌声停了一会儿就又响起来,越来越有劲。”
(诱敌上钩)
“夜莺的歌声越来越响了。”
“夜莺的叫声停止了,接着传来了两声杜鹃叫。”
“夜莺还是兴致勃勃地唱着,但是那歌声的意思游击队早已知道。”(巧送情报)
巧送情报
“从孩子的嘴里飞出婉转的夜莺的歌声。这歌声,即使是听惯夜莺叫的人也分不出跟真的叫声有什么两样。”(重迎战斗)
(视
重迎战斗
(2)“夜莺之歌”与“夜莺的歌声”相比,哪个题目更好?
明确:全文以夜莺的歌声为线索,用夜莺的歌声引诱敌人,用夜莺的歌声传递情报,战斗胜利后,又用夜莺的歌声再次诱敌,它是本文的一条主线。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是为歌颂像夜莺一样在苏联卫国战争中做出贡献的小英雄们。因此,“夜莺之歌”更巧妙,既有歌声之意,又有歌颂之意。
三、归纳总结
本文通过人物的外貌、语言、神态、动作等描写,来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在圈划时要紧扣这一点,从而理解夜莺的机智勇敢和爱国主义情怀。我们应该从中学习他的精神。
四、课后作业:
1.完成课后习题二、三,进一步体会圈划的作用。
2.查找资料,查阅同时期苏联(或我国)小英雄的故事,准备讲述故事。
[夜莺之歌(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1.夜莺之歌的读后感
3.夜莺的歌声课件
7.小草之歌教案
9.长江之歌的教案
10.长江之歌课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