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生命的对话--《雪儿》片段赏析(西师版三年级上册教学设计)

发布时间:2017-12-20 编辑:互联网 手机版

    教学片段

  师:老师听着你们富有感情的朗读(朗读的是课文第三自然段),心中也不由得产生急切之情,盼着雪儿的伤快点儿好起来,早日飞回蓝天!

  “终于有一天,雪儿展开双翅飞起来了……在蓝天中划出一道美丽的弧线……”

  (教师朗诵课文第四自然段。)

  学生听着老师声情并茂的朗诵,脸上渐渐露出了笑意,专注的眼神充满了期待,期待着自己也来读一读,背一背,也来欢呼欢呼。

  师:想来读一读吗?

  “想!”学生迫不及待地喊道,随即打开了课本。

  师:好的。在读之前,老师有个小小的建议,那就是可以边读边配上动作。

  (学生连声叫好,开始津津有味地朗读起来,边读边演,很是投入。读了一会儿,学生纷纷举手,争着站起来读给大家听。)

  师:看着你们自信的笑脸,老师相信你们一定读得不错。(随后指名学生朗读。)

  读后学生举手,争着发表意见:

  生1:“啊,我为雪儿欢呼!”读得很好,读出了“我”的喜悦之情,还配上了拍手的动作,很好。

  生2:我觉得“你看它那双翅膀被春风高高地托起”中的“高高”读得很好,让人感到雪儿飞得很高很高。

  师:是啊,雪儿终于飞回了蓝天,终于又能在蓝天下翱翔了,这是多么令人兴奋啊!“在蓝天中划出一道美丽的弧线……”这句话,你们还可以读得让人感到更舒畅些吗?

  “能!”学生小手林立,抢着朗读这句话。

  师:(指名朗读后)同学们,当你们读到这儿时,脑海中有什么问题吗?

  生1:有!我不知道雪儿的翅膀怎么会划出弧线?

  生2:我想,这弧线不是真的线,而是说雪儿在兜着圈子一圈一圈地飞。

  师:大家同意他说的吗?

  生:同意!

  师:我们请他来当雪儿,展开双翅绕着圈子飞翔飞翔,好不好?

  生:好!

  (那位同学上台表演飞翔。)

  师:看,雪儿飞得多轻快,多自在啊!这真是--

  生:美丽的弧线!

  生3:老师,“弧线”后面怎么是省略号呢?省略了什么呢?

  师:你真厉害!这个问题提得真好!答案就在这段话中,请大家再好好读读这段话,想一想。

  (学生又一次投入地读起来,有的轻轻地读着,边读边想;有的放开嗓子,配上动作,大声朗读着。过了一会儿,有人举手了。)

  生1:我想,省略的是这样的内容:雪儿是多么高兴啊!

  生2:我想,省略的是:我越看越开心!

  生3:我想,省略的是:雪儿,飞吧,飞得越高越好!

  师:我想到的是:我的心儿也展开了双翅,和雪儿一同翱翔在蓝天下!

  生4:我想,省略的是:洁白的雪儿,在蓝天下多么美丽啊!

  师:大家说得多好啊!你们愿意带着这份浓浓的喜悦之情来为雪儿欢呼吗?

  (指名学生诵读,背诵第四自然段。)

  师:读得好,背得也有感情!课文的第五、第六两个自然段也能读得这么好吗?

  生:能!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先独自朗读,再一个个轻读、评议,然后独自练读。

  师:(指名朗读第五、第六两段后)同学们,刚才你们用朗读的形式表达着“我”和雪儿之间的深厚感情,现在能不能用心中的话语来表达一番呢?这儿有三句话,随你们挑选哪一句来说说,两句也行,三句更好。

  出示小黑板:

  (1)雪儿又飞到阳台,转着圈儿咕咕直叫,好似在说:________。

  (2)雪儿望望我,似乎在向我祝福,祝我________。

  (3)我望着渐渐远去的雪儿,心里十分快慰,默默地说着________。

  学生稍作准备、讨论后,举手发言:

  生1:雪儿又飞回阳台,转着圈儿咕咕直叫,好似在说:“谢谢你的精心照顾,使我重回蓝天。”

  生2:雪儿又飞回阳台,转着圈儿咕咕直叫,好似在说:“我又能飞了,我好高兴啊!”

  生3:雪儿望望我,似乎在向我祝福,祝我早日康复,天天快乐!

  生4:雪儿望望我,似乎在向我祝福,祝我早日回到校园,和小朋友们一起玩!

  生5:我望着渐渐远去的雪儿,心里十分快慰,默默地说着:“雪儿,飞吧,为人们传递信息去吧!”

  生6:我望着渐渐远去的雪儿,心里十分快慰,默默地说着:“多好啊,在我的照顾下,雪儿又飞起来了!”

  生7:我望着渐渐远去的雪儿,心里十分快慰,默默地说着:“雪儿,谢谢你给我带来了快乐!”

  生8:我望着渐渐远去的雪儿,心里十分快慰,默默地说着:“雪儿,我想我不久也会回到校园中去的!”

  师:说得真好!老师听着心里也十分快慰,同学们多会读书啊!多么能干啊!能背背这两段吗?

  生:能!

  (然后学生纷纷开始诵读,师指名背诵。)

  评析

  反思传统的阅读教学,我们会发现,在文道结合方面和语言文字训练方面,都不免有失偏颇,有的把阅读课当作“思想品德课”,所有的设计都指向于阅读材料的中心思想,以为把教材的中心思想提炼出来,学生就受到了教育,得到了熏陶;有的把语言文字的训练看作纯技能性的东西,只顾训练本身而不顾训练的对象,使学生在形成所谓的语文能力的同时,把自己--人给失落了。这样的教学,这样的教育有何意义可言呢?关注人的存在,关注人的发展是素质教育的根本特征。《语文课程标准》就语文教学中素质教育的落实,提出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课程目标。那么,如何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达成这三维目标,实施素质教育呢?洛社镇中心小学校旗帜鲜明地提出了构建生活的课堂。本案例所展现的就是该校一种生命对话式的阅读教学课堂。

  对话,是对话各方交互作用、共创意义的过程。在我们的生命对话式的课堂中,学生、教师、文本三者之间是对话的关系,三者相互影响,相互理解,共同生存。在对话过程中,学生的教师、教师的学生不复存在,文本的意义和生命的存在不再分割。

  在本案例中,随处可见教师用生命、用尊重和呵护点燃学生学习的热情,让学生自主地去学习、去探究,并在学习中、探究中,提升着生命意义和生命价值。例如:案例开始时教师的诵读就是师生之间的一次对话,一次生命的对话。教师用声情并茂的朗诵,向学生敞开自己的心扉,展现自己的生命存在,此时的教师不再是学生的教师,而是与学生平等存在于课堂之中的生命体,是学生式的教师;学生在倾听中,打开自己的心扉,接纳、呼应着教师的生命存在,此时的学生不再是教师的学生,而是与教师平等存在于课堂之中的生命体,是教师式的学生。在这种互动中,教师用自己的生命呼唤着学生的生命,用自己的热情激发着学生的学习动力,诱导学生的学习情感,把教学要求转变为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有利于他们全身心地投入课堂,在学习中全方位地提升自己。

  语言文字是人的思想认识、道德情感、价值观、人生观等生命意义的一种载体,因此可以说,文本并非仅是一种物化的客观存在,而是一种理性化了的生命体。文本的这种极具隐蔽性的生命意义,只有用感性的方式才能显现出来,而且也只有当阅读主体对文本的这种生命意义有所觉悟、有所触动时,文本的生命意义才会真正生存。在我们的阅读课堂中,就是采用感性的方式让学生和文本进行生命的对话,用文本的意义提升学生的生命。例如:案例中读悟课文第四自然段的教学。这段话写的是“我”为雪儿伤愈后重新飞回蓝天而欢呼。教学由学生听教师朗诵开始,接着让学生在跃跃欲试中配上动作自由诵读,这就使学生带着阅读期待,以个性化的方式走进文本,还原语言的形象,感受语言的情感。然后引导学生在读中质疑,缘疑再读,最后补白省略,使学生在“读”这一感性的学习方式中,在表达阅读感受中,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理解教材、感悟教材。不仅深切体验到“我”的喜悦之情,而且从中觉悟到善待生命的感觉竟是如此的美妙!从而在愉悦中不知不觉地提升自己的生命意义和生命价值。此时,文本的生命意义和学生的生命存在不再分割。这样的教学,这样的教育才具有了意义。

  在这种生命对话式的阅读教学课堂中,学生始终以具有独立人格的自由主体与教师平等相处,与文本进行自由的对话,在语文学习中感知自己,发现自己,提升自己。这,就是素质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落实。

 

[阅读,生命的对话--《雪儿》片段赏析(西师版三年级上册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1.雪儿阅读答案

2.西师版分数除法课件

3.小学西师版数学课件

4.西师版认识人民币课件

5.西师版除法的初步认识课件

6.西师版认识钟表课件

7.西师版三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计划

8.美文片段加赏析

9.西师大版《奇妙的桥》说课稿

10.晏子使楚片段阅读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