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临安邸》教学设计 (鄂教版六年级下册)

发布时间:2017-7-1 编辑:互联网 手机版

   一、背景介绍,情境导入

   1.你们了解宋朝的历史吗?

   2.出示北宋的地图。北宋的首都在汴州,就是现在的河南省开封市。看一看北宋的疆域。

   3.但在公元1126年,金人攻入汴州,不仅俘辱了北宋徽宗、钦宗两个皇帝,而且侵占了北宋的大片国土。宋高宗赵构逃到江南,在临安即现在的杭州即位,史称南宋。南宋小朝廷并没有接受北宋亡国的惨痛教训,当政者不思收复中原失地,只求苟且偏安,对外屈膝投降,对内残酷迫害岳飞等爱国人士;政治上腐败无能,达官显贵一味纵情声色,寻欢作乐。

  二、学习《题临安邸》

   1.有这样一位诗人叫林升,他看到这样的情景,愤怒之中便在旅店的墙上写下了这首诗。

    (出示古诗)你觉得你应该带着什么样的感情来读这首古诗?

   2.这首诗描写的地点是哪里?(杭州西湖)你还记得有哪些描写西湖的诗句?

    难怪人们都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让我们看看这首诗中哪一句也描绘了西湖的美景?

    “山外青山”说明山--多,“楼外楼”说明楼阁--多。

    山上树木葱茏,楼上雕梁画栋,青山、高楼重重叠叠,互相掩映,真是一幅美丽的画卷。

    指名朗读。

   3.这些重重叠叠、雕梁画栋的楼阁都是什么人在享用?(达官贵人)

     这些达官贵人真会享乐,把楼阁建在风景如画的西子湖畔干什么呢?“西湖歌舞几时休”

   4.谁来读一读后两句。

    这里的游人是一般的普通游客吗?

    这里的醉是“陶醉”吗?这是一副怎样的醉态?读着这个“醉”字,你的眼前仿佛出现了怎样的画面?学生想象说话。【板书:醉】

   5.这是烂醉如泥的“醉”,这是纸醉金迷的“醉”,这是醉生梦死的“醉”。那一杯杯琼浆玉液,灌入一具具如同行尸走肉一般的体内。引导有感情地诵读古诗的后两句。

   6.在这帮人的眼中,杭州还是杭州吗?【课件播放《清明上河图》】,教师解说:汴州,是北宋的都城。据史书记载,汴州当时的人口超过百万,是当时世界上最发达、最繁荣的城市。北宋画家张择端的这幅《清明上河图》,生动地再现了一个王朝的兴盛和一座都城的繁华。大家看到了什么?(街道纵横,店铺林立,人来车往,川流不息)。好一派繁荣昌盛、国泰民安的气象啊!但是,这一切的一切,从城门被金兵攻破的那一刻起,从两个皇帝沦为金人阶下囚的那一刻起,就不复存在了。山河破碎,城市萧条,金兵肆虐,遗民泪尽。锦绣河山就这样无情地断送在这批只知吃喝玩乐窝囊废的手中。无论是昔日的汴州还是今天的杭州,那些权贵们还不都是朝朝寻欢、夜夜作乐吗?他们已经断送了一个繁华如织的汴州,难道就不会再断送一个锦绣如画的杭州吗?

   ③想到这些,我们怎能不焦急?我们和诗人一起问问他们--指名朗读“西湖歌舞--几时休?”

    想到这些,我们怎能不担忧?我们和诗人一起再问问他们--指名朗读“西湖歌舞几时休?”

    想到这些,我们又怎能不愤慨?我们和诗人一起,指着鼻子问问他们--指名朗读“西湖歌舞几时休?”

  三、学习《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1.这些皇族亲信、达官贵人都在西湖边歌舞升平、寻欢作乐,而哪些受奴役的大宋的百姓,他们又是什么样的状况呢?让我们再通过南宋爱国诗人陆游的一首诗去了解。出示。

   2.自读;指读。

   3.理解疏通诗句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1)这里的“河”指的就是--黄河,“三万里河”说明黄河之--长。

    (2)“仞”是古代计算长度的单位,一仞大约有七八尺,“岳”就是山的意思。“五千仞岳”说明山之--高。

    (3)这样的大好河山,作为每一个大宋的子民都引以为豪。然而,这山已不是大宋的,这河也不是大宋的,都已被那金人所占领。

    (4)指名朗读。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1)这里的“胡尘”,指的是金兵战马所扬起的尘土。

    (2)展开想象:在金兵战马啾啾的嘶鸣声中,在金兵战马嗒嗒的践踏声中,你仿佛看到了一幕幕怎样的场景?(学生想象后言说。)

    (3)哀声遍野,生灵涂炭。老人在流泪,小孩在流泪,妇女在流泪,北宋的遗民在流泪啊!(板书:泪)这滴滴流淌的是怎样的泪啊?(痛失亲人的泪、家破人亡的泪、流离失所的泪、充满仇恨的泪、苦苦期盼的泪……)

    (4)金兵横行,遗民泪尽,国破家亡,生灵涂炭,这是何等凄凉、何等悲惨的生活呀!当你面对这一切的时候,你的心情是什么?请你怀着这样的心情读读这两句诗吧!

    (5)国破家亡,山河依旧,如今,奔腾咆哮的黄河已经成了金兵的饮马之槽,巍峨高耸的山脉已经成了金兵的牧马之地。黄河向大海悲泣,山川向苍天哭诉。引导学生反复诵读古诗,读出凄凉、读出悲愤。

    (6)“南望王师又一年”,你可知道,这“又一年”是多少年吗?诗人陆游写这首诗的时候,中原已经沦陷整整65年了。

    老百姓,盼呀!盼呀!1年过去了--引读“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10年过去了--引读“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65年过去了--引读“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7)不知又一个多少年过去了,遗民们苦苦盼望的南宋王师回来了没有?补充陆游《示儿》,自读,南宋王师盼到没有,你是从哪儿体会到的?(但悲不见九州同)

    (8)古诗读到这里,你觉得“遗民”的“遗”是什么意思吗?(遗忘、遗弃)

    是谁早早地遗忘了他们?是谁无情地遗弃了他们?

    那些南宋王朝的达官贵人他们在干什么呢?再读《题临安邸》

  四、小练笔

    一边是南宋的权贵,一边是北宋的遗民。当他们如此鲜明地摆在一起的时候,我们感受一定是复杂的。面对终日寻欢作乐、醉生梦死的南宋权贵们,面对沦陷区苦苦挣扎、度日如年的老百姓,面对野心勃勃、对江南之地虎视眈眈的金兵铁马,以及面对这两首诗的作者,你想对谁说些什么?

  五、情感升华

    沉沦的是无能昏君,堕落的是无耻佞臣,破碎的是大好河山,受苦的是遗民百姓,抗金名将岳飞喊出了“精忠报国、还我河山”的豪言壮语。让我们在激昂的音乐声中结束今天的这一课吧!

    (播放《满江红》)

 

[《题临安邸》教学设计 (鄂教版六年级下册)]相关文章:

1.鄂教版小学科学课件

2.题临安邸教案

3.题临安邸教学课件

4.《题临安邸》原文及翻译

5.小学信息《曲线工具的使用》说课稿鄂教版

6.鄂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我的写作梦》教案

7.鄂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期末测试题

8.鄂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夏天和冬天》教案

9.鄂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题2017~2018

10.鄂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提升测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