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三首:牧童、舟过安仁、清平乐村居 (人教新课标五年级下册教案)

发布时间:2017-7-4 编辑:互联网 手机版

  课题:5古诗词三首 语文 五年级 课时数:2

教材文本解读:

   《牧童》《舟过安仁》《清平乐村居》三首古诗词,描写的是古代儿童有趣的生活,表达了孩子无忧无虑、天真烂漫的天性。读着这些诗词,顿觉清新的乡土气息扑面而来,浓郁的生活情趣洋溢在字里行间。从那充满灵气的诗句里,我们可以窥见古代儿童的生活场景,感觉那遥远的、古人童年的生活;那一幕一幕生活的场景,一经诗人的生花妙笔,就变得生动、鲜活起来,虽事隔千年,却犹如发生在身边。一种亲切感,也便油然而生。

   

  学习

  目标 A类:

   1.认识本课4个生字,会写7个认识的字。理解“弄”、“怪生”、“相媚好”、“亡赖”等词语在诗句中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词。

   3.默写《牧童》,能用自己的话表达诗词的意思。 

   B类:

   在想象诗词描写的意境,体会作者的感情,感受童年生活的情趣的基础上改写成短文。

C类:

   1.想象诗词描写的意境,体会作者的感情,感受童年生活的情趣。

预习

作业    1.了解诗人的生平。

   2.收集有关宋词的资料    

学  习  板  块

(注明各板块解决目标序号及所用时间) 学 生 学 习 清 单

(一个假想学生的课堂上所有学习行为)

                      第一课时     授课日期:

   板块一:谈话引入,创设情境 【目标A/5分钟】 

   有人说,童年是一支支动听的歌,是一幅幅美丽的画,而我要说童年是一首首美妙的诗,只要用心去读,就能读出歌,读出画,读出许多美好的事。今天,咱就一起来试试。   

  

  板块二:初读古诗,想象画面【目标A/10分钟】

   1.自由朗读两首古诗。注意“蓑”、“遮”的读音和写法。

   2.指名诵读,读出诗歌的节奏。全诗节奏可以这样划分:

   “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 

   “一叶/渔船/两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

   通过评读、赛读、合作读等多种形式,指导学生读通诗歌,读出节奏。

   3.再次诵读全诗,发挥想象,在《牧童》和《舟过安仁》两首诗中,分别看到了怎样的画面?   学生默默地品悟

  

   板块三:品读古诗,领悟诗意【目标B/20分钟】

   1.师提出自学要求,生自由组合,选择其中的一首合作学习。进行品读理解。

   2. 交流反馈。

   学习《牧童》。

   (1)理解字词

   (2)精读诗句,理解诗意,领略诗境,领悟诗情

   A.“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你感受到了什么?

   感受到孩子是那么的悠闲自得、怡然而乐,感受到的是一种野趣。

   带着自己的感受读读这两句。

   B.“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说说诗句的意思和感受,然后感情朗读。

   可以感受到孩子的心情是那么的舒畅,他的生活是那么无忧无虑,非常惬意。

   C.你的脑海中出现了一个怎样的牧童呢?从哪里看出来的?

   是一个可爱、自由自在、无忧无虑的小牧童。

   D.如果你就是牧童,你会在月光下想些什么?做些什么呢?而诗人又想借这个小牧童表达什么呢?

   广阔的草地令人神往,悠扬的笛声使人心动,美丽的月夜让人陶醉。一个“横”、 “弄”、 “卧”,更是充满了随性、自然。对于学生来说,这就是他们所期盼的无拘无束的生活。这个小牧童,就是他们理想的化身,因此,引导学生置换成牧童,设身处地想牧童所想,做牧童所做, 从而更好地领略诗境、领悟诗情。]

   (3)诵读古诗,感受意境 

   学习《舟过安仁》

   (1)理解字词

   (2)品读诗句,入情入境

   A.“一叶渔船两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读了这两句,你好象看到了什么?

   B.“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理解诗句意思,从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感受到两个孩子淘气可爱、天真顽皮。(从“张”、“使风”等动作中看出)

   C.你喜欢他们吗?诗人喜欢吗?为什么?

   [学生放飞想象,仿佛和诗中的两个小童一起收篙停棹、张伞使风,听到了水声、风声、欢笑声,想到了自己曾做过的调皮事,怎能不喜欢呢?而诗人又何尝不是这样的呢?] 

   (3)带着自己的体验,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读出孩子的调皮,感受那悠闲的画面。    (1)借助课文注释、工具书,或与组员探讨,理解字词,初步理解诗歌大意。

   (2)交流自己的独到见解,从诗中你听到了哪些动听的声音,想到了哪些有趣的事情,悟到了哪些美好的情感?

   (3)练习有感情地朗诵诗歌。

   (4)把想象到的画面用自己的语言形象、流畅地描述出来。

   板块四、再读古诗,陶冶情趣 【目标B/2分钟】

   比较两首诗,你有什么话想对谁说?

          

      学了这两首诗,学生一定有很多感触,让学生美美诵读,然后说说自己的心里话,可对诗中的儿童说,对家人说,对老师说……既可给学生倾吐的机会,又可拓宽思维、丰富体验。 

   板块五、布置作业,拓展延伸 【目标A/3分钟】  

   (1)有感情地背诵古诗。

   (2)默写《牧童》。

   (3)选择其中一首古诗,可自创一幅图画,也可改编成一篇小短文。   

                      第二课时       授课日期:

   板块六:复习导入,引入新知【目标A/5分钟】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牧童》和《舟过安仁》两首诗,哪个孩子给你留下了最深的印象?这节课,我们再来认识另外几个男孩,走进他们的生活。

   板块七:复习导入,引入新知【目标A/10分钟】

   揭题解题,获得知识

   1.引导学生观察此课题与其他诗歌题目的区别。

   2.了解“词”的有关知识。

   3.师小结:今天我们一起学习南宋著名爱国诗人辛弃疾写的一首词《清平乐.村居》。

   4.初读全文,读准读通。

       1.自由读词,读准字音。(注意:醉、媚、锄、媪、亡赖、剥)    

   (2)合作探究,理解字词。(可以查字典、看图、联系上下文,也可以相互讨论)

   (3)全班齐读,男女生赛读,同桌互读,且读且评,读出韵律节奏。

   

   板块六:情感升华体会蒙汉情深【目标AC/10分钟】

   品读全文,获得美感  

   1.边读边想象画面,谈谈有什么感受,试着用一个词语概括。           

   在读通课文的基础上,让学生想象画面,谈感受,整体把握课文的情感基调,为下面准确地理解课文打下基础。

   2.课文中,什么给你留下了最深的印象?

   (1)“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感情练读,读出孩子们的轻松、活泼、愉快。

   (2)“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他们会亲热地说些什么呢?

      这句中的哪个字生动地写出了他们的心情?(“醉”。)

   难道仅仅是酒使他们醉了吗?说说你的体会。

   从最深的印象入手,自由选择句子研读体会,三个儿子的铺排描写,生动传神的动作,读起来琅琅上口,理解起来形象自然。老夫妇的亲密无间,配合学生的大胆想象,只要合理,均予以肯定。这样,更加拉近了学生与词中人物的距离,贴近了人物的心理,丰富了人物的内涵,使形象更加真实、丰满。

   (3)“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结合图画,说说感受。    

      

   合作学习,相互交流。   

   有感情地朗读自己喜欢的场面

   结合图画,说说感受。

   板块七:品味全篇总结写法【目标B/5分钟】

   再读全文,升华情感

   学生自由读,边读边悟情。

   能用自己的语言把欣赏到的画面描绘出来吗?

   [再读全文,再现画面,并用自己的语言把全文景象描述出来。不仅是对全文意思的巩固,又锻炼了语言组织能力和表达能力。]

   总结:乡村条件简朴,但环境优美,夫妇恩爱,孩子勤劳,生活温馨,难怪令人陶醉。你能通过朗读把词中的情趣表现出来吗?

   配乐朗读或背诵。    

   板块八:课外拓展,激发兴趣【目标B/5分钟】

      1.背诵这词。                                             

   2.把这首词改编成一篇优美的短文。

   3.改编歌曲,用自己喜欢的曲调唱《清平乐.村居》。

    4.收集、背诵其他描写童年趣事的古诗词。

       选择作业: 

   A、抄写《牧童》和《舟过安仁》。

   B、根据古诗《牧童》、《舟过安仁》,选择喜欢的一首扩写成一篇短文。

    C、课外收集描写童年乐趣的古诗。

[古诗词三首:牧童、舟过安仁、清平乐村居 (人教新课标五年级下册教案)]相关文章:

1.古诗词三首优质教案

2.《核舟记》教案

3.科海泛舟教案

4.古诗牧童教学课件

5.牧童古诗教学课件

6.牧童古诗教学课件内容

7.牧童古诗赏析

8.七年级人教新课标版《东南亚》教案

9.《画家和牧童》教案

10.画家和牧童优秀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