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目标】
(一)知识和技能
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二)过程与方法
能根据注释和课外资料理解词句意思,能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积累中华经典诗文,感受朋友间真挚的友情。
【学习重点】
学生能凭借注释和工具书读通、读懂课文内容,在此基础上记诵积累。
【学习难点】
感受朋友间相互理解、相互欣赏的纯真友情。
【知识链接】
余伯牙,春秋时代的琴师。既是弹琴能手,又是作曲家,故被人尊为“琴仙”。《苟子劝学篇》中曾讲“伯牙鼓琴而六马仰林”,可见他弹琴技术之高超。《吕氏春秋本味篇》记有伯牙鼓琴遇知音,钟子期领会琴曲志在高山。流水的故事。《琴操》记载:伯牙学琴三年不成,他的老师成连把他带到东海蓬莱山去听海水澎湃。群岛悲鸣之音,于是他有感而作《水仙操》。现在的琴曲《高山》。《流水》和《水仙操》都是传说中俞伯牙的作品。后人以伯牙摔琴谢知音的故事为题材还创作了琴歌《伯牙吊于期》。
【自主预习】
1.交流课前收集到古今中外交友的名言名句。
2.读题解题:题目是什么意思?
3.质疑:读了课题,你有什么问题要提?
教师点拨
二、读通课文,感知文意。
1.自由、大声读课文,至少三遍,有生字的地方,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2.古文的朗读和现代文不同,请再读课文,注意断句停顿,读出节奏。
3.同学之间比赛朗读,看谁读得正确、流利,较有感情。
三、读懂课文,领会文意。
1.交流学习古文的方法。
2.自主学习,疏通文意。
3.小组合作交流。
4.分组汇报: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的故事。
5.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合作探究】
1.探究一:什么是“知音”?从哪看出钟子期和俞伯牙互为知音?
(1)说说“知音”的意思。
(2)勾画出钟子期和俞伯牙互为知音的语句写下来。抓住关键字“善”,反复品味。
(3)大胆想象:伯牙弹琴除了峨峨泰山、洋洋江河的场景,还会有哪些动人的场景?这时,子期分别是怎样赞叹的?
仿句说话:
伯牙鼓琴,志在明月。 善哉,皎皎兮若明月!
伯牙鼓琴,志在细雨。 善哉,绵绵兮如( )!
伯牙鼓琴,志在( )。 善哉( ), 兮像( )!
2.探究二:为什么要“绝弦”?
(1)钟子期死了,俞伯牙的心情怎样?俞伯牙怎么就会认为世上再无知音了呢?
(2)阅读明代冯梦龙在《警世通言》中用生动的笔触描述了这个动人的故事。在子期墓前,俞伯牙曾经写下了一首短歌,来追悼自己的知音钟子期。
忆昔去年春,江边曾会君。今日重来访,不见知音人。但见一杯土,惨然伤我心!伤心伤心复伤心,不忍泪珠纷。来欢去何苦,江畔起愁云。
子期子期兮,你我千金义,三尺瑶琴为君死,此曲终兮不复弹!摔碎瑶琴凤尾寒,子期不在对谁言!春风满面皆朋友,欲觅知音难上难。
(3)交流读后感受。
(4)谈谈自己对俞伯牙绝琴这种做法的理解。
【汇报展示】
一、交流感悟,质疑问难。
1.读了这个故事,你读懂了什么?
2.读了这个故事,你还有什么不明白的问题要问?
二、复述故事,感知文意。
说说伯牙绝弦的故事。
【达标检测】
1、选择加点字的正确解释,把序号填入括号。
绝:①断绝 ②穷尽 ③走不通的 ④独一无二的 ⑤极、最
伯牙绝琴( ) 斩尽杀绝( ) 绝处逢生( )
美妙绝伦( ) 绝大多数( ) 悬崖绝壁( )
善:①擅长、善于 ②好 ③善良 ④容易,易于 ⑤办好、弄好
伯牙善鼓琴( ) 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 心怀不善( )
多愁善感( ) 善始善终( ) 英勇善战( )
2、句子停顿不恰当的一句是:( )
①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
②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③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④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小结延伸】
1.欣赏《高山流水》乐曲,回味动人故事。
2.伯牙为了知音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此时此刻,你想说些什么?
自主评价: 组内评价: 教师评价
[伯牙绝弦导学案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相关文章:
1.《谈中国诗》导学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