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朗读课文,掌握易错生字词。
2, 过程和方法目标:品味句子和景物,探究并发现小兴安岭的美丽,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作者对小兴安岭的赞美和喜爱之情,感受祖国的大好河山,热爱祖国。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对小兴安岭春天的学习,让学生感受小兴安岭的美丽与富饶,感受祖国大好山河。
教学难点:运用自主合作与探究的方法,自学课文中描写夏秋冬的段落。
教学方法 讲授法,问答法,讨论法,朗读法,练习法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具准备 黑板,多媒体设备,纸卡,相关PPT和音频文件
教学过程
第2课时
一,情境导入,补充课题
上课之前,教师展示展示茶山竹海,十面埋伏等照片。然后抛出问题“除了这些地方,大家还去哪些地方呢?”让学生发言,锻炼表达能力。
上课铃响,教师总结,我们伟大的祖国地大物博,处处是美景,今天老师将要带领大家到我国东北的小兴安岭游玩(PPT1)。
(设计理念:创设情境,让学生融入课堂,自然的进入学习状态)
二,读课文,观图画
1, 教师分别请6个学生朗读课文1-6段,并分别指导读音。
2, 读完课文后,观察四幅图(PPT2),你发现课文的写作顺序了吗?
--图中是春夏秋冬的景色。请学生按顺序在黑板上贴彩纸。
从图画的内容还能发现什么?
--都有树木,小兴安岭的树木多。
3, 细赏小兴安岭的树木:
(1)从红色字体“数不清,…….,几百里,海洋”中寻找小兴安岭树木的特点--种类多,数量多。(PPT3)(PPT4)
(2)请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第1段。
(设计理念:在第1课时中已经对生字等基础知识进行学习,通过朗读,教师通过纠正错字错词,让学生加深印象,识记生字词。语文是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活动,教师通过“观图画”的设计,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
三,细赏课文第2段
[过渡]现在我们一起去小兴安岭的春天看看,这绿色的海洋是怎样一枝一叶长起来的?
1,细赏小兴安岭的春天:(PPT5)
(1)自读课文第2段,圈出春天的景物。
(2)品味句子与景物
树木:抽出,嫩绿(PPT6-7)
比一比:
将“抽出”与“长出”做比较,通过体会“抽出”写出春天树木生长的速度非常快,感受春天树木的生机活力。
小组朗读
积雪汇成的小溪:(PPT8-9)
听一听
通过图片与音频展示,让学生感受积雪融化,小溪流动的声音,并发挥想象,将句子“小溪淙淙地流着,它好像在____________。”补充完整。
小鹿:(PPT10)
树木发芽了,积雪融化了,小鹿也出来是赏春了。它们“有的”俯下身子喝水,“有的”侧着脑袋欣赏自己的影子。
写一写:(PPT11)
照样子写句子,教师展示一二例句做示范,学生用“有的.......有的…….”写句子
(3)再读课文(PPT12)
试一试:(PPT13)
请学生再读课文,感受小兴安岭春天,并尝试用一个四字词语概括小兴安岭的春天。
(4)学法总结
想一想:
跟学生一起回忆刚刚是怎样学习描写春天的段落的--先读段落,再圈出描写的景物,再品味句子和景物,再读段落。
(设计理念:教师以句,段为此环节的重点,细讲小兴安岭的春天,通过春天让学生初步感受小兴安岭的美丽,最后总结学习方法,授之以渔,让学生学会学习,努力体现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四,自主学习,感受不同季节的小兴安岭
1,教师展示学习提示:(PPT14)
(1)选择自己喜欢的季节,自由读文。
(2)圈出你喜欢的季节里描写的景物,品味描写景物的句子。
(3)同桌交流:你为什喜欢这个季节?
(4)再次大声朗读你喜欢的季节所在的段落。
2,学生自主学习
读段落,
圈出描写的景物,
品味句子和景物,
同桌交流,你为什喜欢这个季节?
(设计理念:学生自学前,教师提出学习指导,让学生更加明确从哪里学,怎样学,让学生更好的发挥学习的主体性地位)
五,学习分享(PPT15-20)
1, 请学生分享自己喜欢的季节,这个季节有什么让他喜欢?
2, 请学生尝试用四字词语概括自己喜欢的季节。
3, 请喜欢同一个季节的同学一起读
(设计理念:此环节目的在于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
六,再读课文,体味情感
1, 学完春夏秋冬,说说小兴安岭给你留下的印象。
2, 小兴安岭给作者又留下了什么印象,展示第6段,作者觉得小兴安岭是什么?还是什么?--花园和宝库。
3, 作者为什么说小兴安岭是美丽的花园,是巨大的宝库?(小兴安岭一年四季向人们奉献了什么?所以作者赞美小兴安岭,喜爱小兴安岭,说它是花园,是宝库!(PPT21)
4, 小兴安岭那么美丽,那么富饶,像小兴安岭这样的地方在中国还有很多很多,祖国山河壮丽,作为中华儿女,我们的心中是多么的自豪啊!
5, 让我们带着这种自豪的感情再读读《美丽的小兴安岭》全班齐读课文。
[美丽的小兴安岭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相关文章:
1. 美丽的小兴安岭教案
6.美丽的花教案
8.人教版天地人教案
10.人教版《观潮》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