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简析
《再见了,亲人》选自现代作家魏巍的《依依惜别的深情》。这是一篇叙事抒情的文章,描写了1958年中国人民志愿军最后一批官兵离开朝鲜回国时,在车站上同朝鲜人民依依惜别的动人情景,表现了志愿军和朝鲜人民比山高比海深的真挚情谊,赞扬了中朝两国人民用鲜血凝成的伟大友谊。课文感情真挚,叙事抒情相互交织,语言亲切感人,构思精巧别致。前3个自然段写法大体相同,都是用满含恳求意愿的祈使句开头。中间叙述的内容主要是由送别时的情景和追忆难忘的往事组成。同时,这3个自然段还以具有充分肯定语意的反问句结尾,避免了平铺直叙。课文的最后3个自然段以呼唤的方式,抒发了志愿军战士的心声,表达了志愿军战士与朝鲜人民“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的感情。
教学目标 识记 认识8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噩耗、刚强、雪中送炭、同归于尽、深情厚谊”等词语。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摘录使自己感动的词句。
理解课文内容,理解中朝人民的伟大友谊是用鲜血凝成的,从中受到国际主义的教育。领悟课文表达上的一些特点(主要是课文前三个自然段的共同点)
应用 体会课文重点语句对表达情感的作用。
内化 从课文中挑选志愿军战士为朝鲜人民所做的事,展开想象,再写下来。
情感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 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中朝人民用鲜血凝成的深厚友谊。
难点:1--3自然段的共同点(表述方法)的理解,朗读;理解中朝人民的伟大友谊是用鲜血凝成的,从中受到国际主义的教育。
课前准备 1、会读、会认生字,会组词。
2、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分清课文写了哪几个代表性的人物。分别举了什么样的事例。
3、参考资料,了解志愿军抗美援朝,英勇牺牲的战斗故事。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流程
目标分解 教学操作内容、程序(实施)
第一课时
引学
一、揭题激发兴趣
1、板书“亲人”,看到亲人这个词,你大脑海中想到了谁?理解意思(有血缘关系的人)
2、板书“再见了”,平时有没有和亲人分别的时候,内心的感受如何?用一个词概括当时的感受或场景?(依依惜别 恋恋不舍 难舍难分……)与亲人离别的确是一件难过的事。今天要学的《再见了 亲人》这篇文章,讲的亲人指的是谁?这句话又是谁对谁说的?
二、齐读课题。
1、以后再也见不到了,要有这种情感。(很有情感地示范)“再见了,亲人”大家读。
2、现在亲人就在眼前,一边握手,一边说:“再见了,亲人”。(语速较快,有节奏地示范)大家读。
3、现在亲人就在眼前,手握着手,体会一下,读。
4、还要把手抖起来就像了。现在亲人已经上车了,站在车窗里面往外看,朝鲜人民站在站台上,望着车上的战士,怎么读?(比前次语气激昂)
5、列车已经走远了,朝鲜人民望着远去的列车,最后一次深情地呼唤。
“再见了,亲人。”(读声较高,声音悠长)
6、小结:同一句话,不同的情况,读法就不同。
检查
预习
了解故事背景 导学 自由读文,读准生字字音,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思考:这里的亲人指谁?这句话又是谁对谁说的?
自学 1、学生自学,教师巡视了解学情。
2、学生互相提示易读错、易写错的字暂时:zàn友谊:yì血泊:pō
“捣”和“谣”的字形
讲学 1、检查自读效果
(1)课件出示生字词语。战役 封锁 暂时 硝烟
情谊 噩耗 刚强 大嫂 捣米谣 雪中送炭
同归于尽 阻击 挎着篮子 阿妈妮 供应 抽生读 、齐读
强调正音: 妮 谊
字形:噩、 耗、 硝(消 销 稍) 嫂(嫂的右边部分)
突破难点词语理解
打糕:朝鲜人民喜欢吃的一种食物,用糯米做成,与我国的年糕相似。
噩耗:指亲人或敬爱的人死亡的消息。
捣米谣:朝鲜人民捣米时唱的一种歌谣。
雪中送炭:比喻在别人急需的时候给以帮助。
区别词义:战争 战役 战斗 的区分(图示法) 完成《作业本》第1题
(2)抽生朗读1、2、3节
读了这三节,有什么发现吗?(三个自然段的结构是相同的,都是劝慰--回忆--抒情)三个自然段都以祈使句开头,是志愿军对朝鲜人民的请求,再以回忆的形式写了朝鲜人民为志愿军所做的事情,最后以反问句结束,表达志愿军对朝鲜人们的深情厚谊。
(3)课文主要讲谁与谁分别?文中的亲人指谁?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志愿军战士 大娘
小金花
大嫂
质疑:联系我们刚才对亲人一词的理解,有什么疑问吗?(他们没有血缘关系,为什么称他们为亲人呢?)
2、学生简介时代背景,教师适当补充作者魏巍及有关抗美援朝的资料
抗美援朝战争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应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的请求,为粉碎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对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的侵犯,保卫中国安全,派出志愿军于1950年6月至1953年7月赴朝进行的正义战争。
在抗美援朝战争中,我国先后出兵130余万人。14万英烈的忠骨永远留在了朝鲜的土地上。这其中有:邱少云、黄继光、杨根思、毛岸英……战士们浴血奋战,和朝鲜人民共同战斗、生活了八年。“人非草木,熟能无情。”八年的相处,你说他们的感情会怎么样? 可以用书中的一个词来形容:深情厚谊(板书) 还可以怎么说?(不是亲人,胜似亲人)板书
3、课文的主要内容。
描写了1958年中国人民志愿军最后一批官兵离朝回国时,在车站上同朝鲜人民依依惜别的动人情景,表现了志愿军和朝鲜人民比山高比海深的真挚情谊,赞扬了中朝两国人民用鲜血凝成的伟大友谊。
学习最后三节 导学 所以,当战争最后取得胜利,在1958年12月25日,最后一批志愿军登上列车要回国时,他们是那样的依依不舍,从内心发出呼喊--
自学 生接读最后三节。
讲学 志愿军和朝鲜人民的那份深厚情谊、那份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的感情是如何建立的,我们到下节课再好好去感受。
评学 1、学习收获。
2、作业。抄写课文后的生字和本课的词语。
3、背诵4~6段,熟读1~3段。
板书:
14、再见了,亲人
大娘大娘
朝鲜人民 小金花 不是亲人胜似亲人
大 嫂
第二课时
教学流程
引学 1、志愿军叔叔们在回国之际,不忍心离开朝鲜亲人,火车即将开动了,他们拼命挥手,深情地呼唤。(全班齐背4~6段)
2、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情感,牵动着志愿军战士们的心呢?这节课,我们将细细品味课文1~3段。
精读品味
体现真情 导学 学习第一个事例,感受朝鲜人民对志愿军“比山高比海深的情谊”
1、放声读第一自然段,边读边思考大娘为志愿军所做的事情;
2、画出最让你感动的句子,圈出你认为最重要的词语,细细体会体会。
自学 自由读课文
讲学 1、交流 随机板书 洗补衣服;枪林弹雨送打糕;为救亲人失孙儿
2、研读句子一
(1)记得五次战役的时候……这真是雪中送炭啊!
你觉得哪些句子最令你感动?(师根据学生发言,相机出示句子)
A、您带着全村妇女,冒着炮火,穿过硝烟,顶着打糕,送到阵地上来给我们吃。这真是雪中送炭啊!
划出动词,感受到了什么?
B、理解“雪中送炭”(从字面上理解;实际的意思;联系上下文;结合生活实际)、想象饿三天三夜会是什么感受?用一个词语?(眼冒金星、浑身无力、前胸贴后背……)如果是你,饿了三天三夜,最希望什么?(有人送来粮食……)在急需要食物的时候,有人送来了粮食,这就 叫雪中送炭。 拓展“雪中送炭”的用法。
“雪中送炭”指在别人急需要帮助的时候给予帮助。
(结合完成《课堂作业本》)
(2)而大娘为了给我们送打糕,自己却累得昏倒,所以每当支援军战士回忆起这件事时,心里会是怎样的呢?(激动、感激)让我们一起读好这句话。
3、研读句子二
我们还记得,我们的一个伤员……您为我们失去了唯一的亲人。
(1) 理解“唯一”。感受“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的感情。
(2) 朗读句子
4、引读:八年来,这样的事例还有很多很多,志愿军战士怎么会忘记呢?当八年后的他们要回国时,面对前来送行的大娘,才会那样依依不舍地对大娘说--生接读:大娘吗,停住你 送别的脚步吧……不,永远不会. 师:因为八年来,我们已与您结下了深厚的情谊.您说--生接读;这比山一高,比海还深的情谊,我们怎么能忘记?
迁移学法合作学习第二、三段。 导学 总结学法:
① 放声读,划句子。②读重点句,抓重点词,展开想像,体会真情。③有感情朗读,读中悟情。
按以上学法,小组合作学习第二、三段。
自学 小组合作学习
讲学 反馈交流。根据学生读的句子,随机点拨。例如,
1、同志们伤心地痛哭起来,你却把脚一跺,嘴角抽动着狠狠地说:“妈妈,这个仇我一定要报!”小金花,你是多么刚强呀!可是今天,跟志愿军叔叔分别的今天,你怎么落泪了呢?
2、您为我们付出了这样高的代价,难道还不足以表达您对中国人民的友谊?(抓住“代价”一词,说说“代价”具体指什么?把反问句改成陈述句,比较表达情感的不同。)
3、再次讨论:前三个自然段在写法上有什么共同的特点?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都用第二人称;都先用一个称呼语;这样写好像面向对方说话,更便于表达感情,都是通过具体事例直接抒发作者的感情。)
4、有感情地朗读4--6自然段。
回归整体感受“亲人”,感受中朝人民之间的情谊
导学 大娘、小金花、大嫂的事例真是感人肺腑,志愿军怎能忘怀呢?让我们走进志愿军叔叔,跟他们一起和朝鲜人民话别,愿意读的同学可以站起来读。
自学 感情朗读4--6自然段
讲学 1、学生齐读
2、感情朗读指导
3、指名读--齐读
4、小练笔:中朝两国人民的友谊是用鲜血凝成的。(板书:用鲜血凝成的深情厚谊),是经受过战火洗礼的。当年,志愿军战士雄纠纠、气昂昂地跨过鸭绿江,在两年零九个月的战争中,有200万优秀的中华儿女奔赴朝鲜战场,其中36万余人将热血洒在了朝鲜的三千里江山。同学们可以结合学过的课文,展开想像,说一说志愿军战士为朝鲜人民做了什么?写一写,交流。
5、指名生讲志愿军战士的感人事迹。
6、填空、交流,然后全班齐读。
在朝鲜战场上,________(谁)为了_______(谁)浴血奋战,________(谁)为了________(谁)也付出了很高的代价。两国人民用_______凝成了_______的情谊,因此两国人民不是胜似__________。
7、再次感情朗读4--6段:列车越开越远再也看不到亲人熟悉的身影,再也听不到亲人亲切的叮咛,战士们在心里深情地呼唤,朝鲜人民也在心里深情地呼喊--
多读几遍,达到可以背诵的程度
评学 1、谈谈这堂课的收获。(写作方法等)
2、 这篇课文是以志愿军的口吻来说的,但是在依依惜别的时候,朝鲜人民肯定也有千言万语要表达。想一想,朝鲜人民会说些什么?请选择小金花、大娘、大嫂三者之中的人以角色,以他们的口气,写一个片断,题目也是《再见了亲人》。
教学反思
[再见了亲人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相关文章:
3.胜似亲人作文教案
7.人教版天地人教案
10.离骚教案人教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