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金华的双龙洞(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

发布时间:2017-1-24 编辑:互联网 手机版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读全文,了解游览顺序,理清文章条理。

 2、了解路上景物的特色。

教学重点:理清文章条理。

教学难点:理清文章条理。

教学方法:读书指导法,自学法

 教学过程:

  一、检查预习。

   1、指名分段读课文,正音。

   2、同桌两人轮流读文,议自然段意。

   3、指名说说作者按什么顺序游览双龙洞的。

     板书:路上--洞口外洞--孔隙--内洞--出洞

  三、学习游览路上看到的景色。

   1、哪几个自然段是讲路上景色的?

     (2--3)

   2、自由朗读第二三段,想想路上景色有什么特点。

   3、讨论。

    (1)“新绿”“映山红”什么意思?

    (2)“或浓或淡”什么意思?

    (3)“明艳”什么意思?你从哪些语句体会出来?

    (4)“时而”什么意思?

  四、练习朗读第二三段。

   1、各人自由读,想象景色。

   2、指名有感情朗读课文。

  五、作业:

    预习,想想外洞和内洞各有什么特点。

板书设计:路上--洞口外洞--孔隙--内洞--出洞

教学反思:课文比较长,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有些难度!理清课文的条理中,大部分学生能根据作者的描写理顺出来,学生能归纳出作者的写作方法,效果还不错!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自学,了解外洞和内洞及孔隙的特点。

 2、体会祖国山河景色的秀丽。

教学重点:了解内洞及孔隙的特点,体会山河景色的秀丽。

教学难点:体会特点!

教学方法:读书指导法,自学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记金华的双龙洞》的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游览的?

2、去双龙洞的路上,作者看到的景色是什么样的?

二、布置自学

1、提出自学要求:

 认真读读下面的课文,想一想,外洞和内洞各有什么特点?作者是怎样由外洞进入内洞的。

 2、学生按要求自学,可在书上圈圈画画,同桌也可讨论讨论。

  三、讨论外洞特点。

 1、课文中怎样介绍外洞的?谁能把有关的语句找出来读一读?

 2、外洞的主要特点?(大)从哪儿体会到的?

 四、讨论内洞的特点。

 1、课文怎样介绍内洞的?

 2、从刚才读的语句,可以看出内洞的主要特点是什么?“变化多端”什么意思?“颜色各异”什么意思?

 3、为什么说“即使不比作什么,也很值得观赏”?

 4、你知道它为什么叫双龙洞吗?

 “蜿蜒”什么意思?

五、讨论作者是怎样由外洞进入内洞的。

 1、课文哪一部分写的?

 2、这一段讲了哪几层意思?

 3、作者进洞时的感受是怎样的?

从作者的感受中,你体会到什么?

 六、练习有感情朗读课文。

 边读边想象外洞、内洞的特点,想象乘船进入内洞的情景。

 七、布置作业

 练习背诵从外洞进内洞的那一段。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在课堂教学中我着重从口语交际.情感体验.合作探究这一块着手。例如:调查问卷是教育学生做什么事都得有计划,即使是游玩 , 也要有所收获。课文的两条线索,都采用了小组学习的方式方法:自主制定旅游线路图,使得学生一开始就进入角色,积极的寻找课文中作者的旅游路线,一下子就 了解了文章的明线,而整堂课快结束时在地形图的基础上绘制小溪流水线路图,则让学生发现了文章的暗线。如何详细了解双龙洞各部分的特点,这一部分需要老师 引导,于是我采用协助导游完成绘制双龙洞地形图任务:一是打破了学生与老师之间的界限,不能让他们感觉老是他们在那里挑战这个挑战那个辛苦得很,而导游也 就是老师很逍遥。二是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帮助老师,大家一边看.一边找.一边讨论.一 边画,师生融洽,不知不觉地了解了双龙洞的各部分的主要特点,完成了教学目标。为了能够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在体验内洞奇的时候,让学生根据自己 的想象说一说钟乳石的样子,给它取个名字,有的说“定海神针”“牛郎织女”“擎天一柱”“碧海云潭”,孩子丰富的想象力让我为他们感到高兴。孔隙这一段是 文章的重难点,我主要引导学生从船小.乘坐方式独特以及乘船时的感受去体会孔隙的低小,自己的感受与作者的感受相结合,去读.去评.去想象.去感受,让学生真正地从内心感受到孔隙的特点。

对学生的评价要注意赏识 ,一个专注的眼神.一个鼓励的击掌,都是对学生极大的鼓励,旅游结束的“致全体小朋友的一封信”中,称赞他们在这次夺标旅游活动中表现突出,学会了合作学习,绘制了非常有价值的双龙洞旅游线路图及地形图,他们已经成为小旅游家.小探险家.小绘图专家.小科学家了。让学生从各个角度发掘自己的闪光点,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在满足感和自我肯定中结束学习。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2、有感情朗读课文,理解泉水流经的路线。

教学重点:学习生字词,理解泉水流经的路线。

教学难点:理解泉水流经的路线。

教学方法:读书指导法,自学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课。

   1、指名背诵从外洞到内洞这一部分。

   2、指名说说外洞和内洞的特点。

  二、理解泉水流经的路线。

   1、启发思考:

     溶洞都是由于流水的常年冲刷而形成的,有洞就必然有水。本文作者不仅写了洞,而且写了水。请同学们把课文中写水的句子找出来读一读,再想一想泉水是从哪儿流到哪儿的。

   2、学生阅读思考,同桌互相讨论。

   3、集体讨论。

     板书:深黑的石洞--内洞--外洞--洞口--流下山

  三、小结:

    课文把双龙洞的特点写得很具体,我们读了,仿佛身临其境。

  四、学生轻读课文。

  五、复习生字词。

  六、作业:

   1、有感情朗读课文。背诵你喜欢的自然段。

   2、预习《养花》。

板书设计:深黑的石洞--内洞--外洞--洞口--流下山

教学反思:

鼓励学生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问题”意识,是造就高素质能力型人才的核心。

  在现实的课堂教学中,面对学生思维的火花,是“熄灭”还是“点燃”,是把学生当作接受知识的容器还是解决问题的主体,是对教师应变能力的考验。这节课,当学生提出问题,而又束手无策时,教师非常淡定,把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体,尊重学情并及时巧妙地转化为有效的课堂教学的生成资源,引导学生利用读、画、议的方法在小组合作探究,其间,进行恰当的点拨,让学生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使学生既汲取知识又掌握学习的方法,还发展了思维,可谓精彩纷呈。

本节课学生在自己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掌握了文章内容,理清了泉水流经的路线,还发展了自己的思维,受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记金华的双龙洞(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1.金华的双龙洞导游词

2.金华的双龙洞导游词3篇

3.记金华双龙洞教学随笔

4.记金华双龙洞导游词

5.双龙洞的导游词

6.双龙洞导游词多篇

7.双龙洞导游词200字

8.双龙洞导游词日记

9.导游词金华双龙洞

10.双龙洞作文导游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