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语文组有7位教师。人数不多,却都是学校的中坚力量,是一个团结务实的群体。在校本教研这块沃土上,我们通过专业引领、同伴互助、自我反思等多种形式,在实践中思考,在发展中成长。思考中,我们有困惑,发展中,我们有苦涩,但更多的是收获的喜悦!
阅读能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我们鼓励为了工作而进行的有选择、有目的的阅读,只有这样,教师才会具有丰厚的文化底蕴。
前段时间拜读了余永正老师的《教海漫记》,其中有一个故事让我感触颇深:
一位听课老师翻余老师的作文簿,不解地问“余老师,为什么有些写得不错的作文,你才给了90多分,而有些写得不怎么样的文章,你却给了满分呢?
余老师看了看说:“手指有长有短,能力有大有小,成功的标准自然也不一样,我这样做,更能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是啊!在之后的一次作文中,我也活学活用,给那些写得不怎么样的学生作文根据他的实际水平给了高分。结果,我发现这样极大地激发了那些写作水平差的学生的写作兴趣,慢慢地他们也变得喜欢写作文了。我不由得想起语言文字学家倪海曙说的一句话:“对于孩子来说,学习最大的动力,第一是兴趣,第二是兴趣,第三还是兴趣!”
在一次次的学习中,名师手记,新课程标准等书为我扫除了心中的迷茫,令我茅塞顿开,受益匪浅。
善于学习,喜欢学习,育段示范小学是一块教研的沃土,这里的一切都吸引着我,我来到这里,不知疲倦地学习,渐渐找到了一种如鱼得水的感觉。(刘迎春)
专家的真知灼见,似一股股清泉洗亮我们的思想;似一盏盏明灯,指引我们前行的方向。
12月8日至9日两天,我有幸参加了全国著名教育专家湖南省中小学课堂教学研讨会,观摩窦桂梅、余永正等老师上语文课,且不说大师们在课堂上那么亲切自然,挥洒自如,行云流水,激情澎湃,单说窦桂梅老师在教研课题中的刻苦钻研,就让我们惊叹不已。
身为全国特级教师的窦桂梅老师又是怎么做的呢?2007年上学期期末她所在学校的语文教研组刚结束上半年的工作,又开始了下半年的课题研究,他们就《三打白骨精》一课进行深入学习,以此探讨名著《西游记》,以“一课书带动一本书”的教学设想,进行一系列的教研活动,写教学案例、试讲、评课、参赛,再评课,写教学反思,六个环节,一步一个脚印地走过来,用朴实的语言,真实地再现了白骨精的三变,孙悟空的三打,唐僧的三责……当我们听完课后,更是对窦老师扎实钻研教学的一种赞叹。全体老师起立鼓掌,由衷地表达对窦老师崇高的敬意!俗话说得好:“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我想,大师尚且如此扎实认真,更何况我们呢?我们也当深入、扎实地钻研,运用自己的聪明智慧,带动学生认认真真地上好每一堂课!(邓卫)
“师徒结对”是我校在校本教研中通过老带青、强带弱,促进教师共同成长而采取的一种合作方式。
在几十年的教学生涯中,我总是和青年教师们一起学习、交流、摸索、实践,与他们一同进步,最大的感慨是:学无止境,教无止境,研无止境。就拿教导主任李英俊今年12月3日去江西赣州参加“全国发展与创新研讨活动”这事谈谈吧!
李主任接到这个任务后,他有些彷徨,不知如何下手,作为一名老教师的我应该帮帮他,我利用业余时间跟他一起选课题,反复琢磨,选好四年级《搭石》第一课时,又组织教研组的老师召开第一次会议,从教学模式,课堂设计、课件制作进行群体智慧的分析,短短的几天时间内就有了好几份不同思路的方案。记得第一次试讲在四一班教室,我组织语文组的老师们参加听课,并详尽地记录教学过程中每一个环节。听完课后,我认真地思考,他导入太繁锁了,要简洁一些。整个课堂,感情不够丰富,没有用心地聆听孩子们的发言,导致评价语言不够贴切,李主任诚恳地接受这一建议,一次又一次修改之后,教学设计初步完稿,我们又跟随他去东方红、进修附小请教名师。夜深了,还在修改教案,当时,我心中只有一个信念:全力帮助李主任上好这节优质课,接下来的教案调整、试讲进行了一次又一次。教学课件一遍又一遍演示,功夫不负有心人,李主任12月3日在发展与创新教育全国研讨会上获得了二等奖,他成功了。这个年轻的
老师成长起来了。
更令我高兴的是在这个过程中,我也收获了很多。年轻教师的朝气,他们新的教学理念,课堂上的激情澎湃是值得我学习的。在和他们一起去向名师请教时,我也学到了很多,很多……
我相信:在教师的相互学习中,校本教研这条路会越走越远,越走越宽……(龚玲玲)
同伴互助、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还记得去年12月11日,中心校陈主任来我校听老师们“说-授-评”赛课时的情景。当时听的是阳宣梅老师的语文课《称赞》。
一走进二年级教室,我就发现教室里已经坐了好几位老师,刚坐下来,陈主任轻声地问:“你们都是安排来听课的吗?”我笑了笑:“不是。”下课后,我们围着陈主任,请陈主任谈谈听完这节课的感受。这时,陈主任又一次问我:“平常你们都是这样做的吗?”我又笑了笑说:“是的,我们的老师都是自觉的,自发地来听课,而且我们学校有这样一条规定,全校每位老师可以任意听推门课,不管是谁的课,只要你愿意来听,随时都可以去听,听完以后大家可以利用课余时间,进行讨论,指出其优点和需改善的地方。”陈主任听完后发出感叹:能这样长期坚持,真不错。
校本教研提倡同伴互助,在我们育段示范小学不是停留在口头上,而是真正落到了实处,因为每听完一节课后,大家都会直言不讳地指出授课老师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当然,更多的是从别人的课堂上发现老师的优点、闪光点来弥补自己的不足,以此来促进自己不断进步,不断成长。
同伴互助,取长补短,共同进步,这种校本教研形式真好!(张樱)
在校本教研中,教师只有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过程、教学行为才能不断更新教学观念,改进教学行为,提升教学艺术水平。
教学过程永远是一个无止境的探索的过程,也是教师究其一生需要学习和反思的过程,没有最好的,只有更好。为了使学生能准确地表达思想,我设计了一堂游戏课--摸球。一听做游戏,孩子们个个兴高采烈,我将白、黄两个乒乓球放在布袋里,让学生摸,然后让学生猜一猜:“摸到的是黄球还是白球?”学生发言踊跃:“白球!”“黄球!”谜底揭开,学生一片哗然,猜对的无不拍手称快,接着,我让学生自己试试,四人一组,一人摸,其他三人猜一猜,说一说。然后,我转换了一个问题:“老师这次摸球,肯定是黄球吗?为什么呢?”学生争先恐后:“肯定是黄球?”“不一定是黄球”“可能是白球”……老师们板书:“肯定”“可能”“不一定”。老师简单小结:“袋中摸球,有两种可能,或者白球,或者黄球,回答“不一定”“可能是对的”。接着老师因势利导,“谁能用‘肯定’‘不一定’‘可能’各说一句话?”这样说话教学与游戏活动有机结合,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使他们敢说,善于说。
这堂口语交际课,学生在小组内表演交际,又在全班实际交际,覆盖面广、交流面广,使学生在自由自在的动态环境中锻炼了口语交际能力,通过表演与交流,启发了学生的心智,发展了学生的个性,激发了学生的创造力,一个个富有创意的构思,从孩子们的心底流露,他们完全解除了束缚、言语变得更绚丽,更真诚,交往也更自然,从而使口语交际真实,有趣,达到了一种较为完美的境界。(阳宣梅)
一个优秀的教师,一定是一个善于思考的人。
我讲述的是亲身经过的一次比赛,这次比赛使我学会去思考,在失败与成功中体验到思考的快乐!
2007年12月29日凌晨5点40分,冒着初冬的丝丝寒风,我与中心校领导曹主任,学校的彭校长、李主任一同赴江西参加全国小学语文发展与创新研讨活动,经过整整十个小时的颠簸,终于踏上了江西赣州这块资源丰实、环境优美,文化底蕴深厚的红色土地,这次我不仅是代表我们学校参加创新板书设计比赛,更是作为一名年轻的教育工作者来这样大型的研讨会中学习,怀着一颗崇敬的心,怀着一颗热忱的心,怀着一颗忐忑不安的心,我总问自己,能行吗?仅凭着一腔热血,我这个只有十年教龄的年轻教师也能参与到这次全国性的科研中来吗?……
接下来,经过两天紧张而充实的学习,领导为我打气,为我减压,心情有所放松。12月3日早上8点,我带着水彩笔、铅笔等来了到赛场--红旗二校第七赛室。8:15分开始抽签,轮到我抽了,我有些紧张,从信封袋里摸出一张小纸条,打开一看,人教版第八册第19课《生命,生命》我暗自窃喜,因为这篇课文太熟悉了。我教过2次,听过2次公开课,可当我准备开始动笔时,我矛盾了,用哪个板书好呢?第一个,不太好,第二个,也不太好,第三个,拿不定主意了。足足有十分钟的时间,我是迷茫的,看着时间一分一秒过去,我急了,慌了,可是一想到老师们的鼓励和领导们对我的信任,我对自己说:“不能慌!”我深吸一口气,重新调整好心情,静下心来,认真的思考。这次比赛是创新板书设计,既然是“创新”就不能用现成的,此时头脑中立刻闪现出两个字“不行”,不能用现成的板书设计,我决定自己构思设计。可是,如何冲破已经在头脑中定格的板书设计呢?我决定先钻研文本。我花了将近20分钟的时间认真的读了两遍课文,边读边画重点词句,寻找文中的创新点,在思考中我记起曾经有位专家说过,创新点是文章的矛盾处、发现处、疑难处、想象处。顿时,我觉得豁然开朗。于是,我依据课标的要求和发展与创新课题的理念,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为重点,依据板书设计的导向性功能和科学性,简洁性的特点,采用“语言文字符号”为主线,抓住文中关键词句来再现文本,超越文本,整个板书设计用一个“?”号来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一个“省略号……”来引导学生展开想象,拓宽教师的教路,拓宽学生的学路,两个感叹号来升华文本,感悟生命内在的价值。
80分钟的比赛时间悄然而过,虽然最后完成得有些仓促,觉得整个板书设计还不够完美,但我特别的高兴。因为我学会了思考,更体会到了思考带给我的快乐。
说到这儿,我忍不住想和大家一起来分享一首小诗:思考是黑暗中的光明,思考是绝境中的村落,思考是迷途中的司南,思考是海洋中的灯塔,当我们陷入困境时,请不要慌乱,请静下心来,镇定的思考一番,我相信,你一定会另僻蹊径,在绝处中逢生,开拓一片蔚蓝的天空。(贺海燕)
一个个小故事,记录了我们在校本教研中的点点滴滴,我们也正是在这点点滴滴中成长着!
我们的求索不会停止,我们的思考还在继续,相信:在今后的校本教研中,智慧和思想将发生更加美丽的碰撞,实践和探索将实现更为亲切的交融!
[我们伴随校本教研成长--湖南湘乡育段示范学校语文组校本教研教学故事集锦]相关文章:
1.校本教研教学计划
8.教研组教学计划
10.学校教师教研教学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