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内除法---第二种分法(一)(人教版二年级教案设计)

发布时间:2016-2-28 编辑:互联网 手机版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知道第二种分法的含义,并知道这种分法为什么用除法计算,该怎样用除法算式表示.

  2.培养学生初步的抽象概括能力,使学生能正确表述分的过程及结果,理解除法含义.学会操作第二种分法分的过程.

  3.使学生通过参与“分”的过程,受到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初步感悟到“普遍的联系”的观点.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

  使学生明确“把一个数量按照每几个分成一份,求能分成多少份.这是第二种分法”,能知道这种方法怎样用算式来表示;而且知道这种分法与第一种分法是紧密联系的.

  教学难点

  理解第二种分法的含义.初步感悟到两种方法的内在联系.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实物演示,复习上节课所讲的内容,为对比做好准备)

  1.问:谁能用简单的语言来说说,我们上节课主要学习了什么知识?

  2.实物演示

  (1)复习回顾P40、例1 

  ①出示P40、例1(用板条贴在黑板上):把8个正方体,平均分成4份,每份几个?

  ②请一个学生到黑板前来,一边分,一边说

  下面几个提问可以用投影片(或实物投影)显示.

  ③问:根据他刚才分的过程,谁能列出一个除法算式?(8÷4=2)

  ④问:算式中的每个数的名称各是什么?(算式中,8叫被除数,4叫除数,2叫商.)

  ⑤问:这个算式该怎么读?(读作:8除以4等于2.)

  ⑥问:这个算式表示什么意思?(这个算式表示:把8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2.)

  (2)复习回顾P40、例2

  ①出示P40、例2(用板条贴在黑板上):有6个桃,平均分在3个盘里,每盘(  )个.

  ②请一个学生道黑板前来,一边分,一边说

   下面的步骤同例1的第③~第⑥ 

  3.教师谈话:今天,我们要在上节课的基础上,继续学习分东西的另一种方法.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4.

  (1)出示例4,移动例1的板条得到例4

  8个正方体,每2个放一堆,能分成几堆?

  (2)师问:这道题跟刚才的题目有什么联系,又有什么区别?

  (3)请同学们试着按要求分一分.(学生自己边说边摆,实际动手分一分,教师巡视,观察学生操作过程.)

  (4)教师找学生在实物投影上边说边摆分的过程.(有8个小正方体,每2个放一堆,也就是每2个正方体为一份,每次就拿出2个小正方体,没分完,再拿出2个正方体放1堆,直到分完为止.)

  (5)问:“8个正方体,每2个放一堆,能分成几堆?”

  8个正方体,每2个放一堆,能分成4堆.(板书:4)

  2.教学例5.

  (1)出示例5,移动例2的板条得到例5

  有6个桃,每2个放一盘,能放(  )盘?

  (2)师问:这道题跟刚才的题目有什么联系,又有什么区别?

  (3)提问:“每2个放一盘,”是什么意思? (每2个放一盘,就是说每份是2个,每盘要放得同样多.)

  (4)请同学们试着按要求分一分.(学生自己边说边摆,实际动手分一分,教师巡视,观察学生操作过程.)

  在分桃子之前教师让学生回想刚才分正方体的方法,引导学生思考应先怎么分,再怎么分.在独立思考后同桌讨论.然后再动手实际的分一分.

  (5)学生汇报分的过程和结果,教师同时演示.(如果时间允许,还可以再让1个学生边说,边操作一下分桃子的全过程.)

  师生小结:6个桃,每2个放一盘,放了3盘.(板书:3)

  (6)问:我们已经知道了,平均分用除法表示,谁能把刚才我们分桃子的过程用一个除法算式表示出来?[生:6÷2=3(盘)]

  (7)问:这个算式表示什么意思呢?(先叫几个学生试着说一说)

  (8)教师说出算式表示的意思,同时板书:有6个,每2个分一份,分成了3份.

  3.对比感悟

  (1)师问: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第一种分东西的方法,也就是一个一个分的方法.题目的特点是已知要分的总数是多少,要把总数平均分成几份,求一份是多少.这节课我们学习的题目有什么特点,谁能简单说说今天学习的这种分东西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