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苏教版)二年级下册P76~78。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经历探索两位数乘一位数算法的过程,理解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算理,并掌握计算方法,会口算整十数乘一位数,会笔算两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乘法。
2、 使学生在探索算法的过程中强化独立思考的意识,在交流算法的过程中体验算法的多样化,学会优化计算策略,锻炼思维的灵活性。
3、 使学生在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学会表达自己的见解,倾听同学的意见,体验合作的快乐,树立创新意识。
教学准备:主题情境图、小猴卡通、小黑板、实物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小朋友,向你们介绍两只聪明的小猴!(出示卡通形象)它是小猴丁丁,它是小猴淘淘。这兄弟俩可能干了,他们种的水蜜桃又大又甜。这几年,*着卖水蜜桃,他们攒下了一笔钱,打算造一座新房子。瞧--造房子用的木头都买齐了(出示木头图)。可是兄弟俩看着一堆堆的木头犯愁了,木头太重,他们怎么搬得动呢?隔壁的3头大象知道了这个情况,自告奋勇地赶来帮忙。看!他们很轻松地用长鼻子搬起了一根根的木头。(出示主题图1)
小朋友,你能看出每头大象分到多少任务吗?你是怎么看出来的?(原来,这些木头都是10根堆成一堆,每头大象都分到两堆,也就是2个十,2个十是20。)
【分析】兴趣是学生积极获取知识,形成能力的重要动力,它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开头以大象们帮助小猴兄弟运木头为题材引入新课,既吸引了学生的有意注意,激发了学习兴趣,又渗透了勤劳致富、助人为乐、团结友爱等思想教育。
二、活动尝试,探究新知
1、 探究20×3的计算方法
小朋友,每头大象运20根木头,你想想看,3头大象一共运了多少根木头?
你能列个乘法算式吗?(出示课题:乘法)
(板书:20×3)你为什么这样列式呢?(求3头大象运了多少根就是求3
个20是多少。)
20×3等于多少,你是怎么想的?
(1)引导学生独立思考
先静静地自己想一下。
(2)小组内交流,说说自己是怎样算的:
把自己的想法在4人小组内互相说说,按顺序一个一个地说。
(3)看书再想想
打开课本第76页,看看我们的学习伙伴小卡通们都是怎么想的,你的想法跟谁的一样?
(4)全班交流:哪个小组愿意到前面来给大家介绍介绍,你们小组各自用的什么方法,怎么算的?
(5)小朋友真会动脑筋,想出了这么多算法,你喜欢哪一种算法呢?为什么?
(结合交流过程,讨论“小辣椒”的方法:先算2×3=6,再在6后面添个0。)
小朋友想过没有,你为什么可以这样算呢?为什么可以先不看0?算好后为什么要添0?如果不添会怎样?(引导:二三得六,这个2实际是2个什么?得到的6其实是6个什么呢?)你觉得这种方法跟哪一种比较类似?为什么?(这种方法跟“小番茄”的方法是相通的:2个十乘3得6个十,是60。)
【分析】《数学课程标准》把“鼓励算法多样化”作为第一学段的教学建议之一提了出来,这就需要我们充分尊重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思维特点,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独立思考,继而引导学生讨论,接着看书拓展思路,最后全班范围内以小组汇报形式上台说算法,使每个学生都参与了不同程度的思考与讨论,在交流、比较中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倾听他人的想法,从而优选适合自己的算法。这几步设计层次分明,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
2、自选算法,形成思路
(1) 刚才我们知道了每头大象运20根木头,三头大象就运60根木头(板书:3头),照这样算,8头大象一共运多少根木头呢?(板书:8头)谁会列式计算的?
(指20×8=160)你为什么这样列式?口算时怎么想的?
(2) 练习
4×3 7×8 5×6
40×3 70×8 50×6
4×30 80×7 5×60
每组三题有规律吗?下面两题的结果为什么一样?都是怎么算的?(每组的下面两题都是先算第一题,再在得数后添一个0。)
给你一道题(板书:5×7),你能编出和它相应的题吗?(在下面板书:50×7 ,5×70)
你还能试着再编一组题吗?(学生说,教师板书。)
这样的算式多不多啊?(点上省略号)
【分析】及时巩固,有利于知识的内化。通过编题的环节,使得学生正确理解和表述算法,形成口算思路,为进一步理解两位数乘一位数笔算的算理作准备。同时激发了学生的创造热情和应用能力。
3、探究14×2的计算方法
(1) 在大象们的帮助下,丁丁和淘淘兄弟俩的新房子很快就造好了。为了表示感谢,他们到桃园里摘了很多水蜜桃款待他们的好邻居。
(出示主题图2)谁来说说他们采桃的情况?(每只小猴都采了14个桃。)
2个小猴一共采了多少个桃?你能列出乘法算式吗?(点课题)
(2) 14×2,怎样想出结果?
自己想一想再全班交流,教师相机出示各种算法。
(3) 刚才都是讨论14×2的口算方法,这一题也可以列竖式计算!你知道怎么列竖式吗?(学生说,教师板书:)
1 4
× 2
------
讨论:先算什么?(用2乘14个位上的“4”,板书:4×2=8)8写在哪里?为什么?(在个位上写8。)
再怎么算呢?(用2乘14十位上的“1”)看上去是“1”,实际上代表多少?(1个十),那这一步实际算的什么?(板书:10×2=20)20写在哪里呢?
(在竖式里写20,其中0用虚线写。)老师这里为什么把“0”写得很轻?(渗透:不写这个“0”,“2”在十位上,仍然表示2个十。)
最后怎么办?(板书:8+20=28,在竖式里写28。)
1 4
× 2
------
8 ……4×2=8
2 0 ……10×2=20
------
2 8 ……8+20=28
(4) 看整个竖式,你觉得怎样?你有什么想法吗?(这个竖式能不能简化呢?)
怎样简化,你知道怎么算怎么写吗?
请一个学生上来板书,边写边讲,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1 4
× 2
------
2 8
提问:“2”为什么要写在十位上?为什么可以直接写在“8”的前面呢?
其实这就是人们在计算中不断探索得来的竖式的一般写法。
提问:一般写法跟前一个竖式相比怎么样?(思考过程一样,写法简化了。)你喜欢哪一种?以后列竖式计算,我们一般这样写。
【分析】数学教育家弗赖登塔尔说过:“学生学习数学的唯一正确方法是实
行“再创造”,学习不是一种简单的“告诉”,而是一种学习者实实在在的“体验”与“积淀”。这一环节,教师引导学生充分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自主探究两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教师扮演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的角色。学生在探究和交流过程中,品尝了成功的喜悦,增强了学习的信心。
4、教学“试一试”
(1)笔算:3×21
这里一位数在前,两位数在后,想想把横式写成竖式,最好怎么写?
板书:
2 1
× 3
------
指出:通常情况下,我们总是把位数多的乘数写在上面,位数少的写在下面,一般写成这样的形式,计算起来更方便!等以后小朋友进一步学到多位数乘法,那时你就能理解这样写的方便了!
请大家打开课本P77,把这一题做在书上。(一个学生板演)
(3) 怎样才能知道自己算得对不对呢?
可以用再乘一遍的方法进行验算!什么叫再乘一遍呢?
让我们用手指着刚才的竖式再算一遍!
以后算乘法,小朋友都要养成自觉验算的习惯。
5、练习
(1)在书上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
(2)用竖式计算
32×3 4×21
(做在随堂练习本上)
三、巩固反思,应用深化
小猴兄弟俩知道我们把他们造房子的事情转化成了数学问题,很感兴趣,他们又出了一些题,想把大家难住呢,你们有信心接受考验吗?
1、 口答:
(1) 一小时60分,4小时多少分?
(2) 我今年11岁,**的年龄是我的三倍,妈妈多少岁?
(3) 最小的两位数和最大的一位数相乘的积是多少?
2、 下面的说法和做法对吗?
(1) 求4个相同加数的和,就是求这个加数的4倍是多少? ( )
(2) 50×8=40 ( )
(3)
1 2
× 3
----
6
3
-----
9 ( )
(4)
1 2
× 4
----
8 4 ( )
3、 抢答(略)
(出示乘法题口算抢答。)
4、(机动处理题)在□里填上合适的数字
□ □×3=270
4□×6>240
【分析】本课的练习设计,我注意了题型丰富形式多样的分层次设计,使学生进一步内化算法、掌握算法,既强化算法的基础训练,又锻炼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在阶梯式的练习中,课堂上又一次激发了学生应用知识的参与热情,这一过程中,学生收获了知识撞击的快乐,收获了愉悦的情感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