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数乘以整数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五年级上册)

发布时间:2016-6-19 编辑:互联网 手机版

 第一课时:小数乘以整数

教学内容:课本第1页的例1和“做一做”,练习一的第1~4题。

教学目的:

1.使学生理解小数乘以整数的意义,掌握小数乘以整数的计算法则。

2.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

教具准备:将课本第1页的“复习”中的表格写在小黑板上。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复习整数乘法的意义。

问:整数乘法的意义是什么?(让两个学生说一说整数乘法的意义)

在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分别叫什么?(被乘数、乘数、积)

还可以叫什么?(因数)

2.复习整数乘法中因数变化引起积变化的规律。

出示小黑板的复习题。一名学生在黑板上做,其他学生打开教科书,在书上自己独立做。教师巡视,集体订正。

订正后,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比较:

第2栏与第1栏比较,因数有什么变化?积有什么变化?

第3栏与第1栏比较,因数有什么变化?积有什么变化?

第4栏与第1栏比较,因数有什么变化?积有什么变化?

反过来比较:

第3栏与第4栏比较,因数有什么变化?积有什么变化?

第2、1栏与第4栏比较呢?

说明:这个规律非常重要,对我们以后的学习会有很大的帮助,同学们一定要好好地掌握。

二、新课。

要求:学生自己拼一拼,教师巡视,对有困难的学生给予帮助。

指一名学生在黑板用两个钝角三角形摆出一个平行四边形。

问:每个钝角三角形的面积和拼出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有什么关系?(每个钝角三角形的面积是拼出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

D.小结:教师结合黑板上分别用两个完全相同的三角形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图指出:通过上面的实验,两上完全一样的三角形,不论是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还是钝角三角形,都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提问:

(1)这个平行四边形的底和三角形的底有什么关系?

(2)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高和三角形的高有什么关系?

(3)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和其中一个三角形的面积有什么关系?

(4)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怎样求?一个三角形的面积是这个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那么这个三角形的面积应该怎样求呢?

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

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再问:在这个算式里为什么要除以2呢?(因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底×高,而三角形的面积是这个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所以三角形的面积要再除以2)

E.教学用字母表示三角形的面积公式。

师:前面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我们用S=ah来表示,同样的我们用a表示三角形的底,用h表示三角形的高,用字母S表示三角形的面积。那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又可怎样表示呢?

学生试写,教师板书:S=a×h÷2或S=ah÷2

三、巩固练习。

第九课时:步测和目测

教学内容:步测和目测。(课本第87~88页)

教学要求:认识步测和目测的作用,掌握步测和目测的方法,能够用步测和目测测出两地之间的距离。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学生试说一说测量的意义?

2.测量土地一般用哪些工具?

3.怎样测定一条直线?

二、新授。

1.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测量土地的方法以及用工具测量距离。当没有测量工具或对测量结果不要求十分精确时,也可以用步测和目测。(揭示课题:步测和目测)

2.学习步测的方法。

(1)步测时,必须知道自己一步的长度是多少。首先要测定一步的长度。

让一名学生在教室迈几步,然后讲清一步的长度指左(右)脚尖至右(左)脚尖的距离。把学生的一步距离用粉笔在地面上画出,即可量出一步的长度。

(2)求平均一步的长度。

由于一个人走一段路,每一步的步长不均匀,这就需要先测量出一步的平均长度。

先用卷尺量出一段距离,再用均匀步子沿直线走上三、四次,记好每次的步数,然后用总距离除以步数和就等于一步平均长度。

3.讲解例1。(课本第87页)

教学过程:

一、做练习三十二的第4题。

让学生说一说7-1.9-4.1,1.6×9+1.6是怎样计算的,有没有简便算法。

二、做练习三十二的第5题。

解释“两筐同样的梨”的含义就是说两筐梨的价钱一样。订正是要学生说一说是根据什么等量关系列方程的;算术法的解题思路是怎样的:两筐同样的梨,第二筐比第一筐多卖4.8元,是因为第二筐比第一筐多3千克,所以推出3千克梨的总价是4.8元。

三、做练习三十二的第6题。

三道题都做完后,进行订正,让学生说说每题可以用哪几种方法解答,哪种方法比较简便。通过比较,使学生明确:第(1)、(3)题既可以用算术方法解答,又可以用方程解答,但算术方法比较简便;第(2)题用方程解答比较简便。

四、做练习三十二的第8题。

先让学生独立完成,订正时,让学生说一说这道题有几个未知数?设哪个为X,根据哪个等量关系列出方程。

五、做练习三十二的第9题。

做题前,让学生找出下面题的数量间的相等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