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数学课中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 (北师大版)

发布时间:2016-5-22 编辑:互联网 手机版

 任何一个数学概念、法则、公式的产生,都离不开抽象概括、逻辑推理的思维方法,而小学生的认识是处于由直观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阶段,在很大程度上是依靠动作进行思维,靠直观感知获取知识。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加强对学生的实践操作训练,让学生在实践中感知,充分发挥学生的潜力,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解决问题获取知识,教师再引导学生到实际中验证,到生活中运用。如何培养小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呢?

一、 创设和谐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一种带有情感色彩的认识倾向,是学生学习积极性中最现实、最活跃的因素,对学生的学习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但是由于数学知识比较枯燥、抽象,学生不易理解,缺乏兴趣。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持动态的教育观,并创设和谐的教学氛围,使学生在毫无压抑感的气氛中学习,敢于设疑,敢于动手操作论证,充分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使学习成为其内在的心理需求。 

二、 适时引导操作,促进学生的主动探索 

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好动、好奇”的心理,从学生熟悉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提供观察和操作的机会,引导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自觉能动性,让学生在兴趣盎然的操作中,把抽象的数学知识变为活生生的动作,从感受中获得正确认知。在对学生进行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过程中, 教师并非无目的地放手让学生去“实践”,而应该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适时引导学生从具体的实践操作中抽象出数学概念和结论。 

三、 注重操作过程,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对于高年级学生来说,大多数学生懒于动手或不愿动手,缺少兴趣,针对这一问题,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前布置给学生相应的任务量,如:在教学圆锥、圆柱、长方体、正方体等立体图形的表面积或体积时,让学生在课前制作学具,在课堂上展示自己的作品,并在学习中用自己的作品通过试验操作得出结论,这样学生通过整个过程的亲自经历,就会有一种成就感,再比如教学轴对称图形时,可以让学生在学习后每人剪或画,设计一幅轴对称图形,在课堂上相互比一比、评一评,提供给大家一起欣赏,来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和对美的认识。 

“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通过自己的活动去发现,因为这样发现理解最深,也最容易掌握内在的规律、性质和联系。”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尽可能地安排学具操作,尽可能地让学生动手摆一摆、拼一拼、量一量、做一做,并要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每个学生都有参与活动的机会,使学生在动手中学习,在动手中思维,并在动手、思维的过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