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 教时 二 1 (11)
学 习
目 标 1、结合欣赏与绘制图案的过程,让学生体会平移、旋转和对称在图案中的应用。
2、通过参与收集、设计图案的活动,使学生感受图案的美,从而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
学 习
重 点 让学生体会平移、旋转和对称在图案中的应用。
过 程 与 方 法
教 师 活 动
一、导入新课
在我们的生活中,时常会看到一些美丽的图案,不知道同学们有没有注意观察图案的特征?
如:某商品的商标图案,三星级酒店的标志等。
二、揭示课题
1、这些美丽的图案看起来很复杂,其实是由很简单的图形构成的。那么,这些图案是怎么制作成的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个新的知识。
2、板书课题:欣赏与设计。
三、讲授新课
1、出示课文的第一个紫荆花图案。
(1)欣赏:这个图案漂亮吗?它有什么特征?
想知道它是如何得到的吗?
(2)制作过程:先出示1个“花瓣”;然后加一个“花瓣”在第1个的位置,通过旋转到第2个位置上;依次类推得到第3、4、5个“花瓣”。
(3)提出问题:观察整个图案,想一想,它是怎样得到的?)
2、出示“奥运标志”的五环图。
(2)想一想:是哪个图形经过怎样运动得到的?
3、出示课本上下面的两幅图案。
提出问题:观察这两幅图案,想一想每幅图的图案是哪个图形平移或旋转得到的。
4、找出对称图形。
(2)说一说每幅图案是由哪个图形平移或旋转得到的?并把这个图形涂上颜色。
(3)展示学生作品。
(4)提出问题:上面哪幅图案是对称的?
四、课堂活动
1、画一画。
(1)课本第24页的“画出下面图形的对称图形“。
(2)第24页的“继续画下去”。
2、展示作品。
选取由代表性的作品进行展示,教师并加以评点。
五、巩固练习
学 生 活 动
通过学生观察发现:
(1)图案的特征:每个图案都是由几个相同的图形组合成的。
(2)图案的制作:只有画图案中的一个图形,然后把这个图形进行复制(或重复印制)。
漂亮,它是有5片相同的“花瓣”图案构成的。
(1)观察图案,找出图案的特征。
学生:第一幅图案是由其中的一个风筝平移得到的,第二幅图案是由其中的一枝花经过旋转得到的。
(1)打开课本,观察4幅图案;
(学生动手涂颜色)
(第2、3、4幅图案都是对称的)
学生独立完成.
1课本第25页“练一练”中的第1、2题。
2实践活动。
3、课本第26页“做一做
板书设计
欣赏与设计
平移
旋转
对称图形
教学反思
本课教学中,主要让学生体会和运用平移和旋转在制作中的应用,学生在本课的教学活动中的兴趣高涨,积极性高,制作的图案精美。
话课题 教时 三 1 (12)
学 习
目 标 1、能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因数是整十数的乘法计算方法,感受积的变化规律。
2、能比较熟练进行因数是整十的乘法计算,并能运用这一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一些简单的数学问题。
学 习
重 点 找到整十数相乘的变化规律。
过 程 与 方 法
教 师 活 动
一、复习铺垫
口算练习。
5×3= 3×4= 14×4= 10×3= 50×8= 40×2= 50×4=
2、说一说。
学生说出口算结果后,让学生说一说口算的过程,特别是因数末尾有0的计算。
二、揭示课题
1、老师肯定刚才学生的回答。
指出复习题的题目特征:多位数乘一位数。
揭示新课题。板书课题:乘法
三、讲授新课
1、教学“找规律”。
(1)交流算法。
出示第一组算式。
1)学生独立计算,回答结果。
2)提出问题:为什么50×10等于500呢?这道算式的因数都是几位数?(两位数)
教师说明,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规律是否适用于两位数乘两位数,还有待于同学们去探索。现在运用已有的知识来说明。
出示第二、三组算式:(学生回答算式结果,教师添上得数。
(2)探索规律。
引导学生观察三组算式。问:你发现了什么?
3教师小结。
因数是整十数的乘法计算规律:先计算末尾0前面数字的乘法,然后在所得积后面添上被省略的0。
2、尝试练习。
(1)根据大家发现的规律,我们来计算两道题。
40×30 140×30
(3)最后归纳计算程序,明确步骤
3、试一试。
课文第27页“试一试”的第1、2题。
四、巩固练习
1、课内外作业。
课本第28页“练一练”的第1-4题。
五、作业设计
学 生 活 动
学生进行口算.
1)学生独立计算,回答结果。
(两位数)
第一:50×10表示50个10相加,从数位表知道它就是500。
第二:50×10=50×2×5=100×5=500
交流30×20,12×40,120×40的计算过程。)
1学生讨论,交流。
2小组发言。
(2)让学生独立完成,回答算式结果课本第28页“练一练”的第1-4题。
先由学生独立解答,然后口答结果,全班统一结果。
课本第28页“练一练”的第5题。
板书设计
找规律
因数是整十数的乘法计算规律:先计算末尾0前面数字的乘法,然后在所得积后面添上被省略的0。 教学反思
学生在计算如25*30时,知道先算25*3,再添0,但25*3却算错,要加强两位数乘一位数(进位)的口算训练。
课题 住 新 房 教时 三 (13)
学 习
目 标 1、结合具体的问题情境,探索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乘法,经历估算与交流的过程。
2、掌握用竖式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并感悟与体验算法多样化的过程
学 习
重 点 竖式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
过 程 与 方 法
教 师 活 动
一、复习铺垫
口算整十数乘整十数。。
二、讲授新课
师:今天,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农村的也都搬到了城里,住上了大楼房。楼房最大的特点就是有单元,有很多层。那么 同学们帮老师算一下,老师住的楼房里面一共住了多少户人家?
1、出示问题:一共12单元,每层居住14户人家,那么一栋楼一共住了多少户人家?
(1)探索估算。
1)观察算式的特征。
2)引导学生探索估算方法。
(2)探讨笔算。
第三种方法:笔算,14×12=168
1 4
1 2
―――――――
2 8
1 4
―――――――
1 6 8
三、课堂活动
课本第29页的“试一试”。
四、巩固练习
1、课内作业。(课本第30页“练一练”的1-4题)
第2题。一般情况下,引导学生用列竖式方法进行计算。
第3题,式运用两位数乘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解决日常生活中的简单的问题。
第4题,也是简单的应用题,同样,先让学生进行估算,再进行笔算。
五、作业设计
“五星级”对应的练习。与“口算”对应的练习。 学 生 活 动
20×30= 30×40= 140×20= 150×30=
10×30= 50×80= 40×120= 50×40=
(同学们认真审视问题情境图)
学生思考、计算
分组讨论。
把算式中的12看成10,14×10=140,所以结果应该大于140。
第一种方法:口算法,14×10=140,14×2=24,140+24=164
第二种方法:简便运算,12×14=12×2×7=24×7=168讨论:比较三种算法,说区别和联系。
学生自己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计算.
第1题,学生直接口算,在课内完成
先估算,再进行计算
学生独立解决。
板书设计
列出算是:14×12 或12×14
教学反思
优点:学生在探索18*11时,由于老师充分相信学生,给学生足够的探索时间,学生的思维方法很多,除了教材上的方法外,还有如“两头一拉,中间一加”的计算方法出现,说明学生课外的数学知识也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