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并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
学生经历自己动手摆、动脑想和动口说等过程,掌握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发现过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学生认识到数学与实际生活是密切联系的,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数学的情感。
[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
掌握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2.教学难点:
理解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出示:
师:上述两块草地的面积哪个大,大多少?你们可以用什么方法来比较?
学生 1:用重叠的方法。(不能把草地重叠)
学生 2:可以用 1 平方米的纸去摆满两块草地,然后数出每块草地用纸量。(太麻烦)
学生 3:分别量出两块长方形草地的长、宽,然后就能算出面积。
[设计意图:“疑”是探索知识、发现问题的开始。教师引导学生勤于思考,敢于和善于提出问题,并不断地发现解决问题的新方法。在教学中,提倡“不是通过传授知识来淡化问题,而是通过传授知识引发更多的新问题。”]
2.揭示课题。
(1)猜测 。
师:猜一猜长方形的面积与什么有关?
学生可能会说与长方形的长、宽有关,也许还有的会说与长方形的周长有关。
学生猜测后,教师直观演示:长方形的长(或宽)拉长,长方形的面积也变大。学生确信长方形面积的大小与它的长和宽有关系。
(2)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如何用算的方法来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
(板书 :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
二、自主探究
1.提出假设。
问:长方形的面积与长、宽到底有什么关系?
学生大胆猜测。
2.操作验证。
(1)师:长方形的面积是不是可以用“长×宽”来计算呢?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来验证。
(2)每个小组任取几个 1 平方厘米的正方形,拼成不同的长方形。边操作,边填表。
长(厘米)
宽(厘米)
面积(平方厘米)
(3)学生动手操作,并计算所摆的长方形面积的大小。
3.归纳总结。
学生得出结论: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如果长方形的长用 a 表示,宽用 b 表示,面积用 S 表示。你会用字母表示出长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吗?
教师追问:在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中,长×宽实际上表示的是什么?求长方形面积必须知道长方形的哪个条件?
[设计意图:教师给学生充足的空间,使学生在动手操作、合作探究的活动中亲身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使学生对长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
4.反馈练习。
(1)给出导入部分的 2 块草地的长和宽,计算出草地的面积,并比较大小。
(2)计算下列图形的面积。
仔细观察 3 个图形,你发现了什么?
5.正方形的面积又该怎样计算呢?你能概括一下正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吗?
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
如果用 a 表示正方形的边长,用 S 表示正方形的面积,那么该怎样表示正方形的面积公式呢?
三、实践应用
1.计算下列长方形的面积。
(1)长 12 分米,宽 8 分米。
(2)边长 9 米。
2.选择正确答案,并说明理由。
一块草坪长 20 米,宽 15 米,这块草坪的面积是( )。
A.300 B.300 平方米 C.300 米 D.70 平方米
3.一块玻璃台板,面积是 24 平方分米,昨天不小心打破了,想配一块大小相等的玻璃,请你们想一想,它的长和宽可能是多少?
学生可能出现的情况:
(1)长是 6 分米,宽是 4 分米;
(2)长是 8 分米,宽是 3 分米;
(3)长是 12 分米,宽是 2 分米;
(4)长是 24 分米,宽是 1 分米 。
结合实际生活,考虑哪种情况不可能发生,哪种情况最合适?
师出示已打破的玻璃台板。
师:现在你能确定它的长与宽了吗?
生:量出宽、就可知道长。
实际量一量,并计算。
24÷4=6(分米)
[设计意图:练习的设计层层深入,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巩固新知。联系生活实际,给学生提供解决实际问题的机会,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及数学应用价值的同时,还拓展了学生的思维,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四、课堂总结
今天你学会了什么?把收获讲给大家听。
五、板书设计
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S=a×b
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
S=a×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