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改革下的课堂创新能力培养 (北师大版)

发布时间:2016-1-20 编辑:互联网 手机版

 新课改下的教学是全面创新的教学,要求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各方面在各自基础上都得到生动活泼主动的发展,以形成丰富而独特的综合素质,其中一个极其重要的方面就是创新能力的提高。为此,我们必须改革语文教学,提高学生创新能力。

一、培养创新思维,提高创新能力

创新思维是一种具有主动性、独创性的思维方式。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提高创新能力,是现代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

(一)在质疑驳问中培养创新思维

课堂上,根据学生实际质疑或让学生互相质疑,启发学生多思,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如讲《愚公移山》,在肯定愚公移山精神时,引导学生逆向思维,提出“移山与搬家”、“移山与挖隧道”的看法。通过讨论比较认为移山不如搬家,但为什么课本写移山呢?学生质疑后领悟作者意在愚公移山的精神,使学生触类旁通,解决疑难,培养了其创新思维。创新思维来自质疑驳问。“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只有善于发现和提出问题的人,才能产生创新的冲动。在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发掘教材中所蕴含的创新教育素材,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学生天性好奇,对万事万物爱问什么,他们会根据自己的想象和经验或课本中的说法,针对问题去寻找一种独立的见解,甚至朝着教师讲的和书本写的不同方向大胆驳问。对此,教师首先应热情鼓励,积极支持,并随机指导。学生的观点独到,如果教师还是一厢情愿地让学生在自己预选设计好的圈内打转,学生思维的广度和深度就都会受到影响,思维的独特性会受到约束。反之,教师给予鼓励和肯定,往往能再次激起学生认识与表现自我的激情,使学生感受到自己思维创新的成功。如教郭沫若的诗《天上的街市》中“不信,请看那朵流星,是他们提着灯笼在走”。学生当堂驳问:流星应用“颗”,为什么用“朵”呢?是作者写错了。我引导学生把“花朵”、“烟花”等现象与流星整合起来,学生思维中呈现出光彩夺目的流星形象,于是不仅激发了学生的思维,而且对“朵”字产生一种审美的体验,使学生通向创新之路。

(二)在求异思维中培养创新思维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不但要善于鼓励学生质疑驳问,培养创新思维,还要促进学、思、疑、问、悟的有机结合。如教童话《皇帝的新装》,可问学生:皇帝赤身裸体游行大典之后,想起那个诚实小男孩的话,会怎么办?教《古代英雄石像》,可让学生想象:石像半夜突然倒下来,碎成千万块,在倒塌之前,会发生什么事情?学生敞开思想,各抒其见,发表自己的独立见解,课堂上出现的生动活泼的局面,学生的求异思维能力得到发展,创新思维得到培养。如在分析《我的叔叔于勒》一文的主人公是谁时,引导学生发展求异思维:“一般小说标题中所涉及的人物就是主人公,如《孔乙已》、《范进中举》等,为什么《我的叔叔于勒》中的于勒不是主人公?”让学生围绕这一问题进行讨论、分析、比较时,教师可从旁点拨、引导,学生很快就能找出答案。在教学中发展求异思维,因势利导,不仅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而且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三)在求同思维中培养创新思维

中学生积极求异,自我意识不断增强,从不同角度提出许多创造性的设想和推测时,往往是良莠并存。教学中必须设置一些具有争议性的焦点问题,通过讨论争辩,再适时把学生的思维引导到求同的方向上,使学生认清是非曲直,统一认识,培养创新思维。如学完《俭以养德》课文后,就设置这样问题:本文证明总论点的三个分论点之间关系:(1)三个分论点可以任意颠倒,因为三个分论点之间是并列关系;(2)第一个分论点和第二个分论点可以颠倒,第三个则不能,因为第三个分论点在含义上比前两个分论点深刻;(3)都不能颠倒,因为三个分论点之间是递进关系。问题提出后有学生说(1)对,有说(2)对,有说(3)对。针对不同意见,不同思维,我把每种情况选一个代表,让他们各自陈述自己观点的理由、依据,然后组织学生针对他们所说的理由、依据进行分组讨论,同学们各抒其见,互不相让,据理力争。最后,我把学生认识统一起来归纳,总结出正确结论,使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有机统一,变异为同,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四)在联想想象中培养创新思维

创新思维源于学生兴趣之上的奇思妙想,甚至异想天开。“想象力是发现、发明等一切创造活动的源泉。”(亚里士多得)在教学过程中,应引导学生运用已掌握的知识和经验,通过观察和分析,产生联想、想象,改变视野,从更多的角度去看待问题,产生新的看法和思维,从而获得新的收获和成功。我们要竭力鼓励学生进行联想和想象,开展创新思维活动,让学生通过奇思妙想体验到学习的乐趣,享受到拥有知识和思想的快乐,从而进一步强化学习兴趣,激发求知欲,培养创新思维。如学习《天上的街市》,先讲传说中牛郎织女的故事,后表情朗读,让学生进行想象和联想的训练。朗读后提问:“天上有街市吗?”当学生回答“没有”后引导学生是作者想象出来的。怎样由联想到想象?教师把课文再朗读一遍。学生回答道:“街市--明星--街灯--想象”,达教学效果。当学生问“人物牛郎织女怎么与传说不一样呢?”教师介绍作品的历史背景,让学生明白作者的创作意图的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

二、转变教育理念,提高创新能力

传统的语文教学常常是时代背景、作者简介、段落大意、中心思想、写作特点。由此往往导致:教师是“眉飞色舞”,学生却“雾里看花”。转变教育思想,提高创新能力,要改变传统的接受型教学为研究型教学,把“灌输式”、“知识型”教学转变为“启发式”、“智能型”教学;要让师生互动中的每时每刻成为创新教育的过程,教师的提问应是富有启发性的,学生的回答应是打破思维惯势的;教师的评价有时应是有弹性的,学生的练习是要能够迁移运用的;要拓宽语文学习的空间,大胆走出课文、走出课本,注重课内课外有机结合,在“大语文”中激活学生潜在的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

(一)注重探究学习

“研究性学习”是语文课堂教学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一个重要环节。语文研究性学习在师生间建立了一种新的关系,在这种新的关系中,破除以教师为中心的教育观念,改变以传授和灌输为主要方式的课堂教学模式,实现以学生主体实践活动为基础的课堂教学,教学中教师把自己置身于参与者位置,不再作为知识的权威将预先组织的知识体系传递给学生,而与学生共同开展探究知识的过程;学生不再被动地听从教师的指令,而是在自由自在、丰富多彩而又充满挑战的研究学习中得到发展,实实在在地在平等、宽容、尊重、理解、和谐、愉悦的学习氛围中相互探讨,学生在课上想说、敢说、爱说、乐说,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不拘泥于一种成型的看法,思考多琢磨多,激起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

(二)注重师生互动

师生互动,不是通常所说的老师问学生答的双边活动,而是教师主体作用淡化,以教师为主导,教材为主源,活动内容为载体,学生主体完成活动为方式,建立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自身互动的教学关系。教师在备课时,应认真挖掘课文隐含的创新价值,引导学生努力去发现,教师带着创新的设想,学生带着创新的渴望,共同进入“大语文”境界。在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相互启迪,相互交流,相互点拨,共同切磋、共同提高。语文教学中师生互动,会形成相互辐射式的信息交流,思维碰撞,从而极大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习兴趣,激活学生思维灵感,提高创新能力。

(三)注重范文举隅

叶圣陶先生说:“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在教学中注重范文举隅是提高学生创新能力有效方式。范文教学,首要在于举隅作用,即创新思维。传统教学常常只是为汲取范文精华,忽略范文举隅作用。其结果,范文学习不少,学生创新能力不大。中学语文教材是依照体裁组元,为语文教学提供了举一反三的教学条件,引导学生研究教材,剖析范文,从中授以规律,教以方法,达举隅效果,以提高学生创新能力。

(四)改进评价方法

创新教育,要有相应的评价方法,改革目前“一卷定分数”做法中存在的不足,注重学生综合能力和创新性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核。卷面性的考核,侧重灵活性和综合性,不追求答案的惟一性,注重考核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力性的考核,要设计灵活多变的考核方法,来检查学生的创新能力;创新性的考核,更要注重平时考察,把学生日常的创新表现,获取的创新成果,个人的创新思维与专项考核结合起来,进行综合评价。学生需要体验成就感,他们总希望自己的知识技能得到表现,得到认可。为了及时鼓励学生的积极性,教师要引导学生对自己的活动做出评价,相互鉴赏活动成果;或者老师对学生的活动成果从个性发展、心理品质等方面做出评价。对学生的标新立异、异想天开要加以保护;对学生点点滴滴的创新要给予重视。教师肯定的评价,对促进学生创新意识、增强创新信心,提高创新能力,都有着不可估量的力量。“你见解独特”;“你真棒”;“你的想法很好!”……及时的鼓励、赞扬像一股股暖流流入学生的心田,使学生不仅得到极大的喜悦与满足,还能推动学生以更大的热情投入下一次的创新活动中。如此良性循环,学生的创新能力定能得到最大程度的提高。

三、优化教学手段,提高创新能力

改革语文教学,需要教育的创新。而教育创新的核心,是课堂教学措施的创新。优化教学措施,提高创新能力,要充分调动学生追求成功的潜在动机,激发他们积极思维的兴趣,解放他们活动的时间和空间,放手让他们学习和探究感兴趣的问题;要认真挖掘语文课程中的创新教育内容,开辟创新教育的渠道,采取多种方法,拓宽学生视野,加强学生实践,为学生创造训练的机会,让学生从小“成功”中树立信心,激发创新思维,提高创新能力。

(一)精心设疑,激起学习热情

兴趣是学生发展思维的巨大推动力,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起点,是学习成功的秘诀。有兴趣的学习能使学生全神贯注,积极思考,沉浸在活跃的氛围中,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注意挖掘教学内容本身内在乐趣,依据学生心理特征认识规律挖掘语文教材中的诱导因素,激发学生用自己的思维能力来体验探知的全过程,体验教学美;要善于开发和利用学生的好奇心,有意识地创设特定的学习情境,吸引学生的欲望,推动学习的进程。

1.悬念激趣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要让学生以一个探索者、发现者的身份投入学习的思维活动中,以求不断获得新知识,迸发创新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巧设疑问,以悬念来激起学生学习兴趣,唤起学生的好奇心。如学习《故乡》,可这样发问学生:闰土称我为“老爷”,杨二嫂称我为“贵人”,他们对“我”的感情是否一样?再如学习《孔乙已》时,教师也可这样问:鲁迅先生在自己创作的小说中最喜欢《孔乙已》,为什么呢?接着再问:《孔乙已》描绘了孔乙已的悲惨遭遇,究竟是命运的悲剧,性格的悲剧还是社会的悲剧?大家的学习热情高潮,兴趣油然而生。

2.情境激趣

人的情感总是在一定的情景、一定的场合下产生的,教师要善于设法创设情境,善于使学生置身于与教学内容相应的情境之中,让学生进入“共振”的境界。都德的《最后一课》主人公韩麦尔先生所上的“最后一课”是成功的,而韩麦尔先生之所以能成功上好“最后一课”,他在课堂上所创设的情境起了重要作用。为了表现“最后一课”的重大意义,韩麦尔先生用服饰来表示这一课的不寻常,以自己满含悲痛的语言来表示失去祖国及不能讲法语的痛苦,面对异乎寻常之势,韩麦尔先生创设服饰、语言、动作、神态、板书、色彩、氛围等外化情感使一个贪玩、逃学、不谙世事的小弗朗士在这一课中成熟起来,从而使这堂课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中学语文大多文质兼美,有的课文文笔清晰;有的课文情深意长;有的课文富有幻想……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这些课文可以通过朗读、录音、挂图等来创设特定的情境,去感染学生,通过一定的情感调控,架起学生与作者之间的感情桥梁,引导学生沉浸在课文所描述的情感氛围之中,让学生与髡卟生情感共鸣,主动领会文章的思想内容?BR>当然,还可以用游戏激趣、导语激趣、活动激趣等常用方法。总之,教师应认真挖掘语文教材中能诱导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因素,在教学中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而灵活运用,提高学生创新能力。

(二)扶放结合

当学生对某种感兴趣的问题产生疑问时,往往急于知道其中的答案,这时教师采用的最便捷的、最简单的方法,莫过于自己了解的知识直接传授给学生,令学生佩服并得到暂时的满足,但这样只会使学生对教师产生依赖思想。若教师为了让学生“创新”,不管不问,听之任之,放任自由,学生“众鸟乱飞”,其结果是“胡思乱想”,达不到真正的创新,学生也会失去学习的兴趣。如果教师是先“扶”着学生去探索知识的方法,然后在掌握原有知识的基础上,“放”手让学生去摸索,教师只在必要时作适当的引导,则不但会使学生的学习方式更灵活,还会让学生在探索中实现质的飞跃,以达创新能力的培养。如学习毛主席的诗词《沁园春雪》时,先组织学生比较系统地剖析了词的上阕;学习下阕,只提出了几个问题,让学生仿照上阕的思路来学习研究,学生兴趣特高,思维特别活跃。教师可以在新课教学后,积极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维、想象,敢于质疑、释疑,提高善于获取知识的能力,使他们能够着手发现、认清有意义的新知识、新事物、新思想和新方法。当然,在刚训练时,教师要作一定的指导,“扶”着学生学习,在学生对知识掌握到一定程度时,即可“放”手让学生去独立完成。在这一过程中,只有当学生独立思考、合作学习都不能很好解决时,教师才作适当的点拨。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学过的知识进行再次发现,如让学生对学过的课文进行简单的改写、续写等。如教《孔乙已》时,先可以“扶”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后放手让学生展开想象对小说进行续编。在改写、续写等训练中,学生不但初步学会了对自己已有的知识进行充分的理解、充实,而且养成敢于除旧、敢于创新、敢于用多种思维方式探讨所学知识的思维习惯。事实证明,由“扶”着学生创新,到“放”手让学生创新,是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一个重要方式。

(三)联系现实,感悟生活

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应把语文教学链接现实生活,引导学生进行创造性学习,提高创新能力。语文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语文教学应与生活相联系,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和原有的知识基础,将课文中的生活画面、人物的喜怒哀乐与学生的情感沟通衔接,以激起学生产生共鸣,与作者共同感悟生活与人生。如此,会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使学生的认识能力、联想能力、创新思维在潜移默化中得以培养。从而再经过链接现实生活的训练,唤起学生丰富的想象,改善学生的思维空间实现认识能力的飞跃和突破,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四)应用信息技术与语文课堂教学

传统教学是一张嘴、一本书、一块黑板,甩两袖清风,战三尺讲台。应用教学信息技术于课堂教学是提高创新能力不可缺少的手段。教学中合理使用多媒体技术将更有利于教学信息的加工;有利于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向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的转化,培养学生创新思维,使学生学得更积极主动,激发他们对知识的接受,提高创新能力。如教《看云识天气》一文时,作者不仅是让学生知道通过天的“脸色”、云的变化识别阴晴风雨,预知天气的变化,而且以此作为题材,勾画出整个场景,表现大自然的静态、动态之美和大自然的无限情趣。在教学时教师可采用多媒体手段来组织教学,从而对学生进行热爱科学和大自然的教育。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新课改需要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转变教育思想,优化教学措施,培养创新思维,促进学生主体性发展,提高学生创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