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低年级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探究

发布时间:2016-2-24 编辑:互联网 手机版

顺德区环城小学   商席成

一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如果不善于和他人合作,将不同的知识加以交流、综合、提高和运用,就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要求。合作是一种教育的理念,唯有合作,方能形成合力,挖掘的潜能,创造奇迹。合作学习是现代课堂中一种基本的学习方式也是重要的学习方式,必须从低年级开始抓。低年级的学生好奇、活泼,正处于对知识的吸取阶段。但是,低年级学生刚进入校园,能力方法都十分有限,单独的探究只会使学生学得吃力。大家合作学习,经历一次次的“互动”,既培养了团结合作的集体精神,还能真正掌握知识、方法和技能,真正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任教于低年级三年多来,我充分的体会到了学生的积极和热情。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方式已不再新鲜。而几个学生围坐在一起,面对面地合作交流、实践、操作,更能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下面谈谈我在教学中的一些做法和体会。

一、培养学习小组,逐步掌握合作技巧。

小学低年级学生,合作意识、合作习惯、合作能力极其有限。因此,培养学习小组,让学生学会合作,就成为了小组合作学习顺利进行的前提。在培育学习小组时,我是从以下几方面去做的:

1、 分阶段培养学习小组。

在小组合作学习初期,学生的合作能力几乎为零,此时要注意合作小组内人数的起点是两人。一人说,另一人听,一人操作,另一人观察、评价,然后换位进行,让学生逐步适应接受这种学习方式。例如:在学习认识“>”“<”“=”时(一年级上册教材第12-13页),我让每两个学生,用学具盒里的三角形和圆形,照着书中图片的样子摆出来,一个摆,另一个就说,三角形比圆形多,所以5比3大。4个和4个一样多,我们就说4=4。这种分工明确、操作简易的合作学习学生较感兴趣,并能顺利地进行。

当两人合作经历了一段时间,学生已有了初步的合作经验,我再结合具体情况逐步向3人、4人等多人小组过渡。在多人小组建立初期,由组织能力强、表达能力好的学生担任组长,由组长对本组活动进行组织和分工。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学生基本形成了合作的意识,掌握了交往的技能,小组合作学习基本上能够顺利进行了。

2、小组成员的合理搭配。

在小组活动过程中,常出现这种现象:各小组的活动速度有快有慢,速度快的小组完成任务后,就不能自已,开始“乱说”起来。主要原因,一是低年级学生自制能力差,二是小组之间水平不一。因此,我认为小组成员的合理搭配很重要。具体做法是:将全班学生按照学习接受能力、性别、性格、爱好等差异分成若干小组,每组3-4人。要注意以下几点:①每组都应包含学习成绩好、中、差的学生。②使全班各组平均成绩大致相同。这样小组间力量相当,有利于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的公平竞争。

3、组员角色明确分工。

凡听过公开课的教师多少会有这样的发现:在小组交流、汇报的过程中,总是优生发言的机会多,其他学生几乎成了旁听者,致使中下水平的学生情绪低落,活动不主动、不积极。如何让全体学生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小组活动中,让那些学习困难的学生在小组合作中进步、成长,真正实现优势互补呢?我认为给每个小组成员事先定好角色非常重要。让组内学习积极活跃的孩子担任“主持人”,成绩中等的担任“提问人”“答问人”,成绩不太好的担任“评价人”。在进行小组汇报、发言之前,教师就向全班声明:请每一组的“主持人”代表本组发言,请大家一起帮助他,为他的发言做准备。发言之后,请你们小组的评价人进行评价。在小集体的支持和压力下,不愿思考的学生在小组学习的氛围中不得不去思考、讨论找到问题的答案。这样,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这种合作学习积极性高,能充分发挥个体的主观能动性。

二、深入钻研教材,精选合作学习内容。

提供给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问题必须依据学生的认知基础、合作能力,把那些具有探究性和开放性,仅凭个人的力量难以考虑周全,须发挥小组集体智慧的问题让学生合作学习。为了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理解新知识并学会运用新知识,教师一定要把学习任务要求布置清楚,也就是教师向学生说明学习的内容和目标、完成任务的方法,评价的标准等等,让小组中的每个成员共同参与,人人都有事可做,让小组合作学习开展得有序、有效。充分体现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性。

根据低年级学生活泼好动、缺乏定性的特点,能够通过小组合作探索出来的结论,就尽量让学生自已去探索。比如,一年级上册中的“比一比”“认识图形”“位置与顺序”,“认识钟表”,“分类”“数的分解和组成”,下册中的“图形的拼组”“统计”,二年级上册中的“方向与位置”,下册中“认识角”“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等等都是要求学生动手操作的内容,我在教学这些内容时,积极创造条件,让学生通过学具操作、动手实践来理解掌握新知。例如:在一年级上册认识“立体图形”时,我让每个学生都带了一些立体图形回来,然后让学生在四人小组内,把带回来的东西进行分类。再让主持人拿起一样东西,其他几个同学也找到相应的物体,摸一摸,说一说,认一认这个物体有什么特点。老师指导巡视,看哪个小组说得好的,上前来汇报。通过这种亲历亲为的探索得出的结论,学生记得更深刻、更牢固,探究的成功也给予了学生极大的满足感,增强了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精心设计活动过程,体现小组合作的实效性。

《新教材》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富有个性的过程。”课堂上,教师已不是主体,学生才是主人。从学生的认知水平出发,课堂上所有的教学环节都要围绕学生展开,为学生的个性表现提供了一个展示的舞台。因此,教师要设计好活动的每一步,让活动过程活而不乱、井然有序。

1、示范演示,明确合作要求。

一年级学生缺少合作交流的经验和技能,对有一定难度的游戏性、练习性的小组活动,教师应先做出示范,给学生的小组活动提供一个活动模式,让学生明确如何合作。比如,一年级上册第92页“认识钟表”,在学生初步认识了钟面以后,为了让学生进一步巩固认识“整时和半时”,教材设计了一个“我说你拨”的活动。根据学生的合作能力和交往技能,我是这样安排的。课前,我先让学生说一个时间,我很快拨出来示范给他们看,并说说这个时间通常在干什么。接着让学生四人一个小组,每个同学分别拨出一些整时和半时的时刻。在小组内交流,由主持人先拨,其他同学当评价人。通过示范,学生不但明确了如何合作,更激起了他们极大的兴趣。当整个活动每个学生都实验了一遍后,学生已热情高涨,对整时和半时的认识,90%以上的学生都掌握了。

2、适时指导,提高交流技能

有些教师认为小组合作,教师只是提出合作任务,其他就只是来回巡查监督,把自已摆在“监工”的角色,这种作法是不妥的。一年级的学生自控能力差,与人交往的技能弱,在活动过程中常出现这样或那样的“交际”问题:如,有的学生发言时声音太大,影响了其他同学,有的学生遇到和自己不同的观点就和别人争吵,甚至各说各的,发言混乱。此时,教师应及时给予具体的指导,教他们如何与别人沟通:“小组内部发言都尽量小声,发言要一个一个地说,别人说的时候要认真听。表达不同观点时可以说,我与你的观点不同,我是这样想的……,我帮你补充一下……”

四、总结评价,提高合作后劲。

小组活动后,教师要及时进行总结评价,一方面指导学生统一认识,得出结论。一般采取小组汇报的形式,此时,教师要充分发挥小组角色的优势,对中等生和学困生给予特别的关注,在小组汇报前就用四种角色指定其名,指出他们是代表小组的名义来发言的,这样小组成员就会形成一股合力来帮助发言的同学,有了小组全体成员的压力、支持和帮助,汇报人会对小组汇报产生热情,从而对整个小组活动都会产生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这样就能提高小组活动参预的均衡度。当然,对汇报者的发言人人都要认真倾听,允许组内成员和组外人员进行评价、补充、纠正和修改,但要让组内成员优先,把小组汇报扩展为全班讨论、全班交流。这样,人人都有思考和评价的任务,既能做到知识资源的共享,使全体成员掌握课堂教学中思维的主导方向,又能防止少数学生开小差。

另一方面,对小组的活动情况进行评价。如哪一组最团结协作,哪一组最有创新,哪一组最守纪律等。对小组中成员的表现也要进行分阶段的评价,主要从参与是否积极,合作是否友好,工作是否认真负责等方面进行,尤其要关注那些在学习上有一定困难,对他们的丝毫进步都要给予及时的肯定。对表现好的小组和个人要适当的给与一些小奖励,培养他们的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

我通过学习和研究发现,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中还没有取得理想的效果,或者说它仍存在一些有待进一步研究和改进的问题,有理论层面的,也有实践层面的。另外,由于各方面因素的影响不同,每个学生在发展的速度、认知活动结构、兴趣、需要等方面是个不相同的。学生主体性发展的教学观要求尊重学生学习与发展的个体特点与个体差异。因此,在实施集体教学、开展小组合作活动时,必须与个别辅导相结合,因人施教,从而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水平上得到发展与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