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奇葩平安夜习俗

时间:2022-08-22 15:38:15 节日常识 我要投稿

欧洲奇葩平安夜习俗

  平安夜又称圣诞夜,即圣诞前夕(12月24日),在大部份基督教会中是圣诞节日的一部分。下面和小编一起来看欧洲奇葩平安夜习俗,希望有所帮助!

欧洲奇葩平安夜习俗

  保加利亚:素食大餐+彻夜欢歌

  在信奉东正教的国度(如俄罗斯、乌克兰、哈萨克斯坦、格鲁吉亚、塞尔维亚),1月7日才是“正统”的圣诞节。不过,虽属东正教区的保加利亚从1967年开始改于12月25日庆祝圣诞。在保加利亚,人们认为平安夜是幽灵出没的时候,需要借火保平安。晚上,由全家最年长者拿着燃着的乳香指向家中各处,以赶走邪灵。

  平安夜晚餐关系到来年的运势:菜品数量一般为7-12之间的奇数(7、9、或11,盐糖胡椒等调料也计入内),在场人数也同样需为奇数。值得一提的是,这顿“大餐”全由素食组成。按照东正教规,圣诞节前40天是圣诞斋戒期,虔诚的教徒只食用浸泡和煮熟的小米、大米、豆类和蔬菜(豆汤、千层奶酪饼、核桃小麦粥、蜂蜜烤南瓜、果干)。

  我们可从圣诞习俗窥见保加利亚的农业传统:人们会在桌布下放入小麦穗或是金耳环,祈求粮食丰收,或是将核桃掰成两半,通过其形状来占卜粮食收成;桌布和枕头内需放入芸豆茎秆,这样来年能有“好收成”。其他一些有趣的传统习俗还有在面包中放入钱币或种子、小树枝,吃到含钱币的面包就预示来年财运旺,吃到种子、树枝的人则身体健康。

  值得注意的是,平安夜的餐桌是不能被抬动的:人们入座时,一般会空出几个位置给逝去的长辈。用餐完毕后,人们将未吃完的食物留在桌上,好让逝去祖先的灵魂来享用晚餐。

  晚宴过后,部分民众还会去教堂做弥撒。有歌手(koledari)整夜挨家挨户唱圣诞颂歌,为民众带去好运气。作为回报,人们往往会准备礼物、圆面包(Koledni gevreci)、巴尼特萨奶酪酥饼(Banitsa)或一杯酒。在这个夜晚,家庭成员要同一时间就寝,第二天早上还要同时起床,以此谕示全家人在未来能同甘共苦。

  丹麦:性情傲娇、爱喝黄油粥的尼森

  尼森小人(Nisse)可算是最著名的北欧神话人物(在瑞典的类似形象叫tomte)。传说每家阁楼或马棚里,都居住着一个亦正亦邪、性格孤僻的尼森小精灵,专门负责守护农场动物(尤其是马匹)、保卫住宅安全。如果善待他的话会得到回报,反之则会遭报复。

  “Nisse”由“Nils”衍生而来,而后者在斯堪的纳维亚语中意为“尼古拉”(Nicholas),与圣诞老人同名。尼森个头如孩童一般,常年勤俭地身着灰或蓝色破旧外衣,头上却戴鲜红色的尖帽子。这个小人的工作能力非常强,但脾气古怪、不容他人在旁“指手画脚”。

  不仅如此,在人们一厢情愿的想象中,尼森的物质要求一点也不高。他辛勤一年的回报仅仅是农民的敬意,再加上一碗搁有黄油(尼森的最爱)的圣诞粥(牛奶煮的米糊,加入盐、肉桂粉、黄油、果汁)。如果有人无法端正态度,对尼森表达应有的尊重,那么他们会失去小精灵、并陷入贫困。

  这不仅让人想到《哈利·波特》小说中的家养小精灵多比(Dobby):和其他家养小精灵一样,多比被巫师当作家仆、穿着破枕套没日没夜地干活。不仅如此,它们在为主人完成见不得人的差事时,还经常被主人恐吓威胁、羞辱责骂。与尼森不同的是,J.K.罗琳笔下的家养小精灵往往将服从主人视作天经地义,从没想过改变自己的生活现状和地位。相比之下,尼森不但有劳作的品德,也有反抗和惩罚的能力。

  据传说,一年平安夜,一个想要戏弄尼森的女仆做了一个手脚,把为他准备的黄油藏在圣诞粥碗底。当没看到期待已久的黄油时,尼森大发雷霆,冲到棚里杀死了最壮实的牛。有趣的是,发完火的尼森并未就此绝尘而去,而是落寞地回到谷仓,继续喝那碗讨嫌的粥。当咕噜咕噜消灭大半碗、惊见隐藏的黄油时,火气来得快去得也快的尼森开始犯愁。最后,这家人的邻居不幸“躺枪”:他们农场最好的奶牛被尼森牵到女仆家了。

  令人纳闷的是,尼森虽有不可小觑的超能力,却不能自行变出最爱的黄油粥和牛马所需的干草。例如,在另一个传说中,一个农民为没干草喂牛而发愁。尼森拍拍胸脯:“我会帮你的。”果然,农夫家的牛儿在尼森的帮助下茁壮成长。只不过,这个小精灵解决问题的办法是在半夜牵牛去邻居家农场偷草。如果他与邻居家的尼森守护者狭路相逢时,是否会有一场恶战?总体来说,尼森在传说中脾气又坏又可爱。他会非常热心地照顾挨饿受冻的动物,也会在每年的忙碌时节帮助勤劳的农夫。

  冰岛:毁童年的13个“圣诞小伙”!

  有报道称,对冰岛人民来说,书籍是最棒的传统圣诞礼物。在平安夜获得亲友精心挑选书籍的冰岛人可以在静谧的夜晚“安心享用精神食粮”。

  不过,对冰岛的小孩子来说,圣诞节可能并不如此平静,毕竟他们在节庆期间要面临整整13个“圣诞小伙”(jólasveinarnir)!这13个“小伙”会在平安夜前的13天依次去敲儿童房间的窗口,并为他们带来礼物或惩罚(烂土豆)。

  “小伙”们的爸爸妈妈分别是山妖Leppalúi和Grla,其中Grla每年圣诞临近时会专程下山捉不听话的`小孩炖着吃。据称,她从来没有遭遇过“食物短缺”的状况。他们家养的猫Jólaktturinn也有相同的饮食习惯:它要么专吃在平安夜没有得到新衣服的小孩,要么吃掉这孩子的食物。

  至于圣诞小伙们,他们虽然不吃小孩(最早的传说里,他们可是吃的!),但各有各的“癖好”,比如偷盘子舔糕点渣、甩门制造噪音,拿钩子偷肉:12月12日首先登场的是“大哥”Stekkjastaur(意为“羊棚傻瓜”)。他喜欢潜入羊群偷喝羊奶,但因双腿僵直无法蹲下喝到,只能不满足地整晚骚扰羊群;12月13日到来的是“二哥”Giljagaur(意为“溪谷里的呆子”),他最爱热腾腾的鲜牛奶,平素潜伏在溪谷附近,一有机会就到牛棚偷刚挤好的牛奶。

  “大哥”Stekkjastaur“羊棚傻瓜”

  12月14日现身的是颇受欢迎的Stúfur(意为“小胖墩儿”):他是兄弟中个子最小的。小短腿的劣势使得他第一个离开山上,却第三个抵达小镇。胖墩破坏力有限,独爱吃平底锅底烧焦的酥皮;就体型来说,12月15日到来的vrusleikir(意为“舔汤勺的人”)和“小胖墩儿”形成了鲜明反差,而这很显然取决于他们的饮食习惯:vrusleikir只喜欢偷溜入厨房,舔勺子上的菜渣,因而身形偏瘦。

  vrusleikir“舔汤勺的人”

  12月19日到来的八弟Skyrgámur饮食习惯同样非常清淡,专门偷吃冰岛特有的Skyr酸奶,却出乎意料地体格强壮,能徒手打破酸奶锅的木盖。12月16日、17日造访的两兄弟显然没有营养不良的烦恼:老五Pottaskefill(意为“扫盘子的”)专门吃罐子里的剩菜剩饭,老六Askasleikir(意为“舔碗的人”)会偷偷躲在床底,趁人不备时舔光碗内(askur,一种带盖子的木碗)剩余的食物。

  与对剩饭穷追不舍的五哥六哥相比,排行第九、第十二的兄弟对吃颇有追求:Bjúgnakrkir(意为“香肠捣蛋鬼”)会躲在房梁上,伺机偷吃烟熏香肠;23号出现的Ketkrókur(意为“肉钩子”)会试图从烟囱把人家精心准备的熏肉钩走(他最爱熏羊肉,不知道冰岛人23号改吃鲨鱼肉后,他会不会非常失望)。这两个无肉不欢的小兄弟存心是要破坏冰岛人的圣诞大餐。

  其他几个“圣诞小伙”的喜好则更为怪异:七弟Huraskellir(“摔门者”)喜欢在半夜大力摔门,故意吵醒熟睡的人们,并因此获得极大的满足感;十弟Gluggaggir(“偷窥者”)爱从窗户偷窥,令人毛骨悚然,他还因此被冠上了小偷的恶名;十一弟Gáttaefu有着极其敏锐的嗅觉,能在数公里外闻到香味。他最喜欢隔着门缝闻餐桌的香味,还能特别迅速精准地判断圣诞小麦饼的具体方位;最小的弟弟Kertasníkir喜爱收集各式蜡烛并把它们吃掉,这或许和早期蜡烛的材质(牛油)不无关系。

  捷克:专给“剩女”算命的圣诞节

  阖家团圆的节日也许让捷克的“恨嫁”单身女性压力徒增。这不,圣诞节的多个习俗都忙着为她们预测结婚概率:12月4日(圣芭芭拉日)在水中放入一根樱桃树枝,如果它在节前能开花,那么这位女性将在来年步入婚姻殿堂。另一种流行算命法是让单身女性背对街道站在家门口,并向身后扔鞋。如果落地后鞋尖指向大门,那么她就会在一年内结婚。此外,如果女人们在槲寄生下被亲吻,那么她在未来一整年内沐浴爱河。需要注意的是:槲寄生必须是别人送的礼物,不能由自己购买。令人忍俊不禁的是,如果12月24日在脸颊涂上蜂蜜,那么你在下一年能获得满满的爱。

  除了是否告别单身,捷克圣诞节还肩负了更沉重的预测任务:将一个苹果切成两半,如果苹果籽呈五角星型,则来年身体健康,反之不妙。还有一个传统是将蜡烛放入半个坚果壳里,然后把它放到水面上(可以使用水盆)。如果这个迷你“船只”漂离水边,意味着来年会远行;然而,如果小船立即沉没,那是非常糟糕的消息。

  捷克人有在圣诞节晚餐喝鲤鱼汤、吃土豆沙拉的习俗,人们还会将鲤鱼鳞放在钱包里,意味着一年到头钱包都会鼓鼓的。

  还有一项令人目瞪口呆的奇特传说——如果我们成功在12月24日全天禁食,就会在天上看到一头飞翔的金猪。在天上飞的不仅有“金猪”:捷克人称圣诞老人为“米库拉斯”(Svaty Mikulas),据说他用一根金绳从天堂爬到了大地,身边还有一位天使和一位恶魔陪伴。

  奥地利:变成“吉祥物”的恶魔

  半人半兽的恶魔坎卜斯(Krampus)是圣尼古拉的同伴,会在12月6日(圣尼古拉日)前夜现身——当慈眉善目的圣尼古拉给乖小孩分发礼物及糖果时,坎卜斯专门处罚不乖的小孩。只不过,淘气鬼受到的惩罚未免太过凶残:用桦树枝打“坏小孩”、将其扔进口袋后,坎卜斯会背着口袋回到山上洞穴,再美美地享用这份“圣诞大餐”。

  这个恶魔的形象变得愈来愈具威胁性,除了羊角与羊蹄外,还多了狰狞血腥的脸孔和覆满全身的长毛。不过,坎卜斯并不是圣尼古拉的唯一反例:在德国其他地区,还有惩罚执行者贝尔森克(Belsnickel),他从头到脚穿着毛皮,给好孩子们发糖果,给坏孩子们煤块和一顿鞭子;鲁普雷希特(Knecht Ruprecht)常被视作“黑色圣诞老人”,同样执行惩罚职能;荷兰则有因种族歧视意味而饱受舆论争议的“黑彼得”。《圣诞节之战》的作者、普利策奖获得者尼森鲍姆(Stephen Nissenbaum)认为,1800年代以前,圣诞节并不是一个安静的家庭节日,而是融合了万圣节和新年特色的喧闹狂欢节。

  有很长一段时间,坎卜斯形象受到罗马天主教会压制,因为后者禁止人们借魔鬼之名来举行庆祝活动。1890年,奥地利政府不再控制本国的明信片生产,明信片制造商们便把坎卜斯这一形象商业化。从那时起,德国、奥地利以及其他国家的贺卡上常常写有“来自坎卜斯的问候”或“做个乖孩子”的字样。给孩子们的卡片上,也往往绘有坎卜斯吓唬、殴打或者用背袋拖走小孩子的图画。再往后,一些贺卡甚至把坎卜斯画成了一个驾车运走女性的蠢汉或是浪漫的求婚者。如今,扮成坎普斯游行已成为常见的节庆活动,这个早已失去禁忌色彩、被彻底商业化的恶魔一度风靡美国,在多部恐怖电影中“出镜”。奥地利零售业者还通过坎卜斯的形象推动巧克力、公仔等产品销售。

  法国:“鞭子老爹”与圣诞马槽

  法国东部版本的坎卜斯名叫“鞭子老爹”(Le Pere Fouettard)。圣诞老人在12月6号给孩子分发礼物时,他也相伴左右,负责给淘气的孩子煤块和一顿鞭子。

  在传说中,“鞭子老爹”这个人物的起源十分血腥:在公元1150年左右流传的故事版本中,“鞭子老爹”是一个贪婪的旅馆老板。为获得赎金,他与妻子绑架了三个家境富裕的男孩,并把他们全都杀了。在一个更为暗黑的版本中,夫妇俩干脆成了食人魔:男孩们被下药后,“鞭子老爹”将他们割喉、肢解,再把尸体全放在一个大桶中炖煮。故事的结局是圣诞老人使这些孩子们起死回生,还迫使“鞭子老爹”永世做他的仆人。

  在平安夜,孩子们会将自己的鞋子放在窗台上或者壁炉旁,等待圣诞老人在里面放置糖果和礼物。当然,圣诞节肯定少不了马槽的身影:相传圣诞马槽由方济各发明(1181-1226)。1223年,他在格雷乔的教堂中创造了第一个圣诞马槽,并让村庄居民分别扮演圣诞节中的所有人物(刚出生的耶稣、约瑟、玛利亚、东方三贤士、牧羊人和农民)。渐渐地,这个习俗广泛流传,大家也逐渐用模型来代替真实的人物。在法国大革命期间,公共马槽被禁更是促进了普罗旺斯家庭马槽的传播。与波兰的“豪华双层”马槽相比,普罗旺斯马槽显得更为质朴。

  全家人在圣诞节分享木柴蛋糕的习惯,可算的上是改良版的祈福仪式:原本人们会挑选一根上好木柴,在圣诞节的晚上将其点燃,并保留烧焦的木头,以示霉运已被除尽、来年好运相随。渐渐地,美味的蛋糕取代了真正的木柴。德国人也喜欢在圣诞吃甜面包和蛋糕,以纪念受难的耶稣。圣诞面包名为“Stollen”,象征襁褓中的耶稣,而面包中的各式干果则象征献给耶稣的礼物。吃圣诞面包时,德国人还会配上名叫“Gluhwein”的热红酒——这种红酒内含丁香、肉桂等香料,有的还加入了苹果、香橙、柠檬或蜂蜜。同样,芬兰人在圣诞时节也会喝香气四溢的热红酒(Glgi,添加了豆蔻、肉桂、葡萄干和杏仁的红酒):喝着热红酒、吃着姜饼,蒸着桑拿,是不是很过瘾?

  意大利:“七鱼宴”和女巫

  意大利人的平安夜晚餐被称作“七鱼宴”,由鱿鱼、鳕鱼、沙丁鱼、龙虾、海胆、蛤蜊、鲈鱼、虾、蚌类和扇贝等组成。食用海鲜源于天主教在圣诞夜禁食肉类的习惯,而数字“7”可能指七项圣事,或罗马七山丘。

  与挪威藏扫帚习俗相反的是,意大利极其欢迎女巫。例如,意大利的寒假从平安夜(12月24号)前一两天开始,直到隔年1月6号结束,而后者是意大利的儿童节(Befana)。1月5日夜里,名叫贝法娜(Befana)的女巫会骑着扫帚给孩子们派发礼物和糖果。乖小孩将得到很多好吃、美丽的糖果,而不乖的只能找到黑炭(黑糖制作)、树枝(西西里更常见)、橘子皮(橘子焦糖和巧克力混合的糖果)。这个传说的来由是:传说东方三贤士急着寻找刚诞生的耶稣,并请求途中偶遇的贝法娜为他们带路。贝法娜并不知晓具体方位,但盛情款待了他们。当贤士们邀这位热情的主人共同去寻找耶稣时,爱干净的女巫以打扫卫生为由拒绝了他们。不久后,贝法娜后悔了,转而带上一大包糖果出门寻找刚降临的婴儿,并将糖果分发给沿途的孩子们。据说,贝法娜还会将各家的屋子扫得干干净净,以除旧迎新、赶走屋里的恶魔。为答谢女巫的好意,意大利人会在客厅里留下小食和红酒。但在挪威,人们却十分忌惮这些超能力者,并会在平安夜将扫帚藏好,以防引来在平安夜出没的巫师或魔鬼。

  西班牙加泰罗尼亚:“粑粑”木头

  与其他国小孩子在袜子里找礼物的习惯不同,加泰罗尼亚地区孩子们的礼物是由“粑粑木头”(Tió de Nadal)“拉”出来的:从12月8日开始,小孩子们要准备好一截木头,为它画上笑脸、戴上红色软帽、安上小短腿,再盖上“防寒”的被子。一家人每天认真地为木头“喂食”。平安夜晚上,孩子们会唱着木头之歌(“如果你不拉出榛子和突伦糖,我们将用小棍打你”),用力地敲打“粑粑木头”,以助它“拉”出礼物和糖。

  我们还可以在圣诞马槽的角落看到名为“排便者”(caganer)的泥人玩偶。乍看上去十分粗俗,但人们认为它给大地施肥,是来年丰收繁荣的象征,在法国南部也有类似传统。近年来,排便玩偶还被视作人人平等的象征:虽然“排便者”最初的形象是一个歪歪戴着红帽子的农夫,但它早已被塑造成各式各样的人物——政客、明星、皇室成员、球星等无一幸免。

  巴斯克地区的小孩子过去也许没有如此欢乐的圣诞节:那里的“圣诞老人”名叫奥林泽罗(Olentzero),是一个戴着四角帽、抽着烟斗的胖子。他的职责是惩罚淘气包。如何惩罚呢?据说他会从烟囱里扔下镰刀,切断不睡觉的小孩的喉咙。这一野蛮血腥的传说在现代渐渐消弭,如今“放下屠刀”的奥林泽罗和圣诞老人一样,是只带来好礼物的正面形象。

  扩展: 【平安夜的由来】

  耶稣诞生的那个晚上,在旷野看守羊群的牧羊人,突然听见天上传来了声音,告诉他们耶稣降生的消息。根据《圣经》记载,耶稣来到人间,是要拯救世人,做全人类的救主,因此天使便通过这些牧羊人把消息传给更多的人。

  据说,1818年的圣诞节前夕,奥地利一个名叫奥本多夫的小镇上的一个默默无闻的乡村神父——摩尔,发现教堂里的管风琴被老鼠咬坏了,修理已经来不及了。怎么庆祝圣诞呢?摩尔为此闷闷不乐。他忽然想起《路加福音》里记载着,耶稣降生时,天使向白冷郊外的牧羊人报佳音后,高唱颂歌:“天主受享荣福于天,良人受享太平于地。”他灵机一动,根据这两句经文写成一首赞美诗,取名《平安夜》。摩尔写好歌词后拿给本镇小学教师葛路伯看,请他谱曲。葛路伯读完歌词很受感动,谱好曲,第二天在教堂里演唱,大受欢迎。后来有两个商人路过这里,学会了这首歌,他们为普鲁士国王威廉四世演唱,威廉四世听后大加赞赏,下令把《平安夜》定为全国教堂过圣诞节时必唱的歌曲之一。于是,这首不朽的作品一直传唱至今。

  【传统庆祝方式】

  天主教

  天主教的圣诞期在平安夜开始。除非当日是星期日(参看待降节),守夜的聚会据说是在12月24日早上。然而,在午夜前参加圣诞节的聚会是不被允许的。圣诞季节继续直至1月4日,如当日是星期六,则至1月5日,当主显节(显现日)庆祝时。

  其他教会

  一些教会则会在晚上较早时间举行烛光崇拜,通常会有耶稣降生故事的话剧表演,亦会享用大餐,一般会有火鸡或火腿作为主菜。德国的传统菜色则是烧鲤鱼。

【欧洲奇葩平安夜习俗】相关文章:

各国元旦奇葩习俗12-18

奇葩有趣的意大利过年习俗12-26

圣诞九大奇葩习俗12-04

欧洲各国新年习俗12-18

世界各地奇葩的圣诞习俗05-03

奇葩的英式圣诞节习俗12-17

世界各地的奇葩元旦习俗12-18

全球圣诞九大奇葩习俗11-16

平安夜的习俗1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