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的十大女中豪杰

时间:2023-03-08 15:20:59 羡仪 科普知识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中国古代的十大女中豪杰

  女中豪杰,顾名思义,便是指女性中的杰出人物。下面和小编一起来看中国古代的十大女中豪杰,供大家参考。

  第一位:代父从军的女中豪杰:花木兰

  花木兰生活在北魏文孝帝大和年间,当时的北方少数民族突厥侵犯北魏国土,花木兰为了不让残疾的父亲再受战争之苦,毅然决定披甲上陈代父从军。花木兰做为一介女流竟然不怕牺牲为国征战南北,谱写了一部悲壮的英雄史诗。花木兰的事迹流传至今,成为了当代好强女子效仿的楷模,学习的典范。花木兰故事的流传,应归功于《木兰辞》这一方民歌,但花木兰的姓氏、籍贯等,史书并无确载。

  第二位:营妓出身的抗金英雄:梁红玉

  梁红玉出身营妓,就是妓女的意思。后来因认识了抗金大将韩世忠而彻底改变了自己的命运,她不但脱离苦海嫁给了韩世忠,并且跟随韩世忠南征北战立下赫赫战功。中国古代四大女中豪杰应属梁红玉出身最低,但是她的运气却是这四个女人中最好的。建炎三年,在平定苗傅叛乱中立下殊勋,一夜奔驰数百里召韩世忠入卫平叛,因此被封为安国夫人和护国夫人。后多次随夫出征,在建炎四年长江阻击战中亲执桴鼓,和韩世忠共同指挥作战,将入侵的金军阻击在长江南岸达48天之久,从此名震天下。

  第三位:领军挂帅的北宋名将:穆桂英

  穆桂英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挂刷女将,他是杨家将里杨宗保的原配妻子。穆桂英与杨家将一起征战卫国,屡建战功,是中国通俗文学中巾帼英雄的典型形象。说起穆桂英就不得不提提他的奶奶的佘太君“佘赛花”,佘太君(佘赛花)在百岁的时候挂帅出征西夏,并且大获全胜。她穆桂英有很多的相同之处,第一他们都是女中豪杰,第二他们的武功都比自己的老公高,第三他们都是将才帅才。

  第四位:唐初西凉国(西突厥)女将:樊梨花

  樊梨花原是西凉国守将樊洪为的女儿,后来樊梨花投降了唐朝并且嫁给了薛仁贵的儿子薛丁山为妻。在民间传说中,樊梨花是一个敢爱敢恨,性情豪放的奇女子,她一生中最大的功绩就是帮助薛丁山平定边患。樊梨花,美丽无双,武艺最高,天下无敌;虽受辱含冤,却申明大义,顾全大局,以德报怨。她的形象是超常的,美丽的,深刻的,她所体现的正是中国妇女伟大的独立于世的精神。

  第五位:平阳昭公主,大唐开国功臣之一,娘子军的缔造者

  平阳公主是唐高祖李渊的第三个女儿,史书上虽然没能留下她的名字(李秀宁乃虚构),但却留下了她的战功,娘子军、娘子关均因其而得名。对于李唐江山的开创,她的功绩并不弱于李世民等兄弟。

  平阳公主在嫁给隋末武将薛绍之后,两人居于长安。隋末天下大乱之际,薛绍返回李渊身边,而平阳公主则在关中拉起了一支数百人的队伍,并在之后凭借胆色收编了何潘仁、李仲文、向善志、丘师利等义军,仅用三个多月时间,便扩军数万。此后,她多次率军击退朝廷军队,并连续攻占户县、周至、武功、始平等地,在关中建立了一片不小的根据地。因其军纪严明、秋毫无犯,平阳公主被当地百姓称为“李娘子”,而将其军队称之为“娘子军”。

  在李渊主力进入关中之时,“娘子军”的人数已经扩充到了7万,且已经在关中打下了大片地盘,此后平阳公主又率兵同李世民攻克长安,李渊则封自己这位立下赫赫战功的女儿为“平阳公主”。关中平定之后,平阳公主又奉命前往山西,率领她的娘子军驻守李家大本营,而她驻兵之地,后来便被命名为了“娘子关”。

  然而,平阳公主的事迹至此不再见于史料,再次出现则是由于唐高祖武德六年(623年)2月初的突然去世,而她也成为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以军礼下葬的女性。

  第六位:折太君(佘赛花),出身“折家将”的“杨门女将”

  与其他传说中的“杨门女将”不同,折太君历史上却有其人,从其祖父折从远开始,折家便是府州(今陕西府谷)的一支重要力量。而“折家将”也是北宋的名将世家,包括其父折德扆、兄弟折御卿和折御勋,以及折家后代折惟昌、折继闵、折克行、折可适、折可存等先后八代为将。

  生长在一个武将世家的折太君,青年时期便成为了一名熟知兵法、文武双全的女将,经常协助父兄戍边御侵、保卫疆域。后汉乾佑二年(949年),府州折家和麟州杨家结亲,折太君与杨业成婚,折太君便又随夫侍奉北汉,夫君在边关打仗,她便在杨府内组织男女仆人丫环习武。

  杨业归宋之后,折太君便又迁居至开封府。雍熙三年(986年),杨业于“雍熙北伐”途中阵亡,折太君据理力争,上书陈述杨业战死缘由,最终导致潘美官降三级,监军王侁和刘文裕则被削职为民。

  作为“杨门女将”中的核心人物,史书中关于其记载较少,其事迹大多源于《杨家将传》、《杨家府演义》等艺术创作。不过,杨家作为北宋著名的名将世家,在杨业不幸战死之后,与折太君的贡献应当是分不开的。

  第七位:冼英(谯国夫人),中国巾帼英雄第一人、岭南圣母

  冼英,又称冼夫人、冼太夫人、谯国夫人,是南梁、南陈、隋朝时期两广地区的俚族女首领、将军,因率领汉、俚各族民众归附隋朝,而被封为谯国夫人。历朝历代也曾对其进行多次追封,尊称其为“岭南圣母”。

  冼英为广东茂名人,自幼追随父兄逞勇斗狠,颇有男儿气概,后嫁给五胡北燕后裔、高凉太守冯宝为妻,婚后夫妻两人共同主政,一起处理政事。南陈、隋朝更替之时,她以岭南的粤西、桂南、海南广阔的土地归顺隋朝,而在此后的岭南反隋中,她又不顾年老之躯,协助朝廷平定岭南,为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作出了贡献。

  冼夫人以边陲番族历事三朝,为人明大体、识大义、安抚百姓、绥靖地方,使岭南地安定繁荣达半个世纪,是中国女性的杰出代表。冼夫人不仅在协助梁、陈及隋三朝治理岭南方面业绩辉煌,而且她还是一位杰出的女将军,一员勇冠三军的猛将。

  冼夫人先后被陈朝、隋朝敕封为“石龙郡太夫人”、“宋康郡夫人”、“谯国夫人”,死后谥封为“诚敬夫人”。明太祖和清朝同治帝分别追封为“高凉郡太夫人”、“慈佑太夫人”。新中国成立后,周恩来总理则誉之为“中国巾帼英雄第一人”。

  第八位:毛皇后,力战被擒、宁死不屈

  毛皇后乃是将门之女,其父为前秦镇守上邽的将军毛兴,毛氏自幼习武,后嫁前秦高帝苻登,被立为皇后。

  毛皇后虽然贵为皇后,却以悍勇著称,尤其擅长骑射。苻姚之战时,毛皇后统军一万,负责驻守苻登辎重粮草集中的大界营,姚苌因战局不利,便派儿子子姚崇率军绕道偷袭大界营,毛皇后与苻登两面夹击之下,斩获两万余人。

  然而,取胜之后的苻登却犯了轻敌冒进的错误,姚苌见状于是亲率铁骑三万再次偷袭大界营,毛皇后虽然率壮士和女侍卫力战,但最终还是因寡不敌众而战败,而她自己也因力竭而被俘虏。姚苌因其美貌出众、武艺高强,便想纳其为妃,却遭到毛皇后的怒斥。

  姚苌见其宁死不屈,最终无奈还是将其斩首,终年21岁。

  第九位:秦良玉,明朝末年著名女将,唯一一位位列王朝名将的女性

  秦良玉,忠州人,擅长文章和骑射的她堪称文武双全,明末天下崩溃之际,秦良玉以一介女子之身,率领“白杆兵”立下赫赫战功,就连崇祯帝也曾作诗四首对其大肆赞赏。

  秦良玉的丈夫马千乘是汉伏波将军马援后人,世袭石砫宣慰使(俗称土司),夫妻二人曾在播州杨应龙叛乱中立下大功,秦良玉更是位列南川路战功第一。马千乘被害后,因其子马祥麟年幼,秦良玉于是代领夫职。秦良玉率领兄弟秦邦屏、秦民屏先后参加抗击清军、奢崇明之乱、张献忠之乱等战役,战功显赫,被封为二品诰命夫人。

  历朝历代修史时,女性名人都被记载于列女传中,而秦良玉则是历史上唯一一位作为王朝名将被单独列传,记载到正史将相列传里的巾帼英雄。

  第十位:荀灌,12岁率勇士突围求援

  荀灌颍川郡临颍人,晋朝平南将军荀崧的女儿,荀彧的五世孙女。荀灌不喜欢舞文弄墨,却爱拳打脚踢,舞枪弄剑,身为女儿身,却比男儿还要彪悍,从小就跟在父亲荀崧身边行军作战,东奔西跑。

  在名师指导之下,荀灌小小年纪就有了一身好武艺,刀枪剑戟,骑马射箭样样娴熟,尤善枪法。西晋末年,八王之乱,五胡乱华,天下大乱,各地发生叛乱。建兴三年(315年),奉长安所遣征南大将军,监荆、梁、益、宁四州第五猗之命,杜曾率领一万兵马围攻宛城(今河南南阳)。

  当时,城中粮食几乎耗尽,荀崧便打算派人到襄阳求援,而当时年仅12岁的荀灌,主动请缨出城求援。荀崧开始不同意,后来经过荀灌多次恳求,他终于答应了。荀灌带领十几个勇士,穿越杜曾的重重包围,到达襄阳。南中郎将周访派遣其子周抚,会同襄城郡太守石览援救宛城,最终击退了杜曾的军队。

  蔡东藩在《两晋演义》中评价,“(荀灌)以十三龄之弱女,独能奋身而出,突围求援,如此奇女子,求诸古今史乘中,得未曾有。”

《中国古代的十大女中豪杰.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中国古代的十大女中豪杰】相关文章:

中国古代四大女中豪杰12-14

中国古代十大谋臣12-14

关于中国古代十大情诗09-13

中国古代十大名相01-29

中国古代十大状元简介01-28

中国古代的十大名相01-28

中国古代十大名戟11-14

中国古代十大爱国诗词排行08-26

中国古代十大著名诗词03-09

中国古代的十大女中豪杰

  女中豪杰,顾名思义,便是指女性中的杰出人物。下面和小编一起来看中国古代的十大女中豪杰,供大家参考。

  第一位:代父从军的女中豪杰:花木兰

  花木兰生活在北魏文孝帝大和年间,当时的北方少数民族突厥侵犯北魏国土,花木兰为了不让残疾的父亲再受战争之苦,毅然决定披甲上陈代父从军。花木兰做为一介女流竟然不怕牺牲为国征战南北,谱写了一部悲壮的英雄史诗。花木兰的事迹流传至今,成为了当代好强女子效仿的楷模,学习的典范。花木兰故事的流传,应归功于《木兰辞》这一方民歌,但花木兰的姓氏、籍贯等,史书并无确载。

  第二位:营妓出身的抗金英雄:梁红玉

  梁红玉出身营妓,就是妓女的意思。后来因认识了抗金大将韩世忠而彻底改变了自己的命运,她不但脱离苦海嫁给了韩世忠,并且跟随韩世忠南征北战立下赫赫战功。中国古代四大女中豪杰应属梁红玉出身最低,但是她的运气却是这四个女人中最好的。建炎三年,在平定苗傅叛乱中立下殊勋,一夜奔驰数百里召韩世忠入卫平叛,因此被封为安国夫人和护国夫人。后多次随夫出征,在建炎四年长江阻击战中亲执桴鼓,和韩世忠共同指挥作战,将入侵的金军阻击在长江南岸达48天之久,从此名震天下。

  第三位:领军挂帅的北宋名将:穆桂英

  穆桂英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挂刷女将,他是杨家将里杨宗保的原配妻子。穆桂英与杨家将一起征战卫国,屡建战功,是中国通俗文学中巾帼英雄的典型形象。说起穆桂英就不得不提提他的奶奶的佘太君“佘赛花”,佘太君(佘赛花)在百岁的时候挂帅出征西夏,并且大获全胜。她穆桂英有很多的相同之处,第一他们都是女中豪杰,第二他们的武功都比自己的老公高,第三他们都是将才帅才。

  第四位:唐初西凉国(西突厥)女将:樊梨花

  樊梨花原是西凉国守将樊洪为的女儿,后来樊梨花投降了唐朝并且嫁给了薛仁贵的儿子薛丁山为妻。在民间传说中,樊梨花是一个敢爱敢恨,性情豪放的奇女子,她一生中最大的功绩就是帮助薛丁山平定边患。樊梨花,美丽无双,武艺最高,天下无敌;虽受辱含冤,却申明大义,顾全大局,以德报怨。她的形象是超常的,美丽的,深刻的,她所体现的正是中国妇女伟大的独立于世的精神。

  第五位:平阳昭公主,大唐开国功臣之一,娘子军的缔造者

  平阳公主是唐高祖李渊的第三个女儿,史书上虽然没能留下她的名字(李秀宁乃虚构),但却留下了她的战功,娘子军、娘子关均因其而得名。对于李唐江山的开创,她的功绩并不弱于李世民等兄弟。

  平阳公主在嫁给隋末武将薛绍之后,两人居于长安。隋末天下大乱之际,薛绍返回李渊身边,而平阳公主则在关中拉起了一支数百人的队伍,并在之后凭借胆色收编了何潘仁、李仲文、向善志、丘师利等义军,仅用三个多月时间,便扩军数万。此后,她多次率军击退朝廷军队,并连续攻占户县、周至、武功、始平等地,在关中建立了一片不小的根据地。因其军纪严明、秋毫无犯,平阳公主被当地百姓称为“李娘子”,而将其军队称之为“娘子军”。

  在李渊主力进入关中之时,“娘子军”的人数已经扩充到了7万,且已经在关中打下了大片地盘,此后平阳公主又率兵同李世民攻克长安,李渊则封自己这位立下赫赫战功的女儿为“平阳公主”。关中平定之后,平阳公主又奉命前往山西,率领她的娘子军驻守李家大本营,而她驻兵之地,后来便被命名为了“娘子关”。

  然而,平阳公主的事迹至此不再见于史料,再次出现则是由于唐高祖武德六年(623年)2月初的突然去世,而她也成为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以军礼下葬的女性。

  第六位:折太君(佘赛花),出身“折家将”的“杨门女将”

  与其他传说中的“杨门女将”不同,折太君历史上却有其人,从其祖父折从远开始,折家便是府州(今陕西府谷)的一支重要力量。而“折家将”也是北宋的名将世家,包括其父折德扆、兄弟折御卿和折御勋,以及折家后代折惟昌、折继闵、折克行、折可适、折可存等先后八代为将。

  生长在一个武将世家的折太君,青年时期便成为了一名熟知兵法、文武双全的女将,经常协助父兄戍边御侵、保卫疆域。后汉乾佑二年(949年),府州折家和麟州杨家结亲,折太君与杨业成婚,折太君便又随夫侍奉北汉,夫君在边关打仗,她便在杨府内组织男女仆人丫环习武。

  杨业归宋之后,折太君便又迁居至开封府。雍熙三年(986年),杨业于“雍熙北伐”途中阵亡,折太君据理力争,上书陈述杨业战死缘由,最终导致潘美官降三级,监军王侁和刘文裕则被削职为民。

  作为“杨门女将”中的核心人物,史书中关于其记载较少,其事迹大多源于《杨家将传》、《杨家府演义》等艺术创作。不过,杨家作为北宋著名的名将世家,在杨业不幸战死之后,与折太君的贡献应当是分不开的。

  第七位:冼英(谯国夫人),中国巾帼英雄第一人、岭南圣母

  冼英,又称冼夫人、冼太夫人、谯国夫人,是南梁、南陈、隋朝时期两广地区的俚族女首领、将军,因率领汉、俚各族民众归附隋朝,而被封为谯国夫人。历朝历代也曾对其进行多次追封,尊称其为“岭南圣母”。

  冼英为广东茂名人,自幼追随父兄逞勇斗狠,颇有男儿气概,后嫁给五胡北燕后裔、高凉太守冯宝为妻,婚后夫妻两人共同主政,一起处理政事。南陈、隋朝更替之时,她以岭南的粤西、桂南、海南广阔的土地归顺隋朝,而在此后的岭南反隋中,她又不顾年老之躯,协助朝廷平定岭南,为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作出了贡献。

  冼夫人以边陲番族历事三朝,为人明大体、识大义、安抚百姓、绥靖地方,使岭南地安定繁荣达半个世纪,是中国女性的杰出代表。冼夫人不仅在协助梁、陈及隋三朝治理岭南方面业绩辉煌,而且她还是一位杰出的女将军,一员勇冠三军的猛将。

  冼夫人先后被陈朝、隋朝敕封为“石龙郡太夫人”、“宋康郡夫人”、“谯国夫人”,死后谥封为“诚敬夫人”。明太祖和清朝同治帝分别追封为“高凉郡太夫人”、“慈佑太夫人”。新中国成立后,周恩来总理则誉之为“中国巾帼英雄第一人”。

  第八位:毛皇后,力战被擒、宁死不屈

  毛皇后乃是将门之女,其父为前秦镇守上邽的将军毛兴,毛氏自幼习武,后嫁前秦高帝苻登,被立为皇后。

  毛皇后虽然贵为皇后,却以悍勇著称,尤其擅长骑射。苻姚之战时,毛皇后统军一万,负责驻守苻登辎重粮草集中的大界营,姚苌因战局不利,便派儿子子姚崇率军绕道偷袭大界营,毛皇后与苻登两面夹击之下,斩获两万余人。

  然而,取胜之后的苻登却犯了轻敌冒进的错误,姚苌见状于是亲率铁骑三万再次偷袭大界营,毛皇后虽然率壮士和女侍卫力战,但最终还是因寡不敌众而战败,而她自己也因力竭而被俘虏。姚苌因其美貌出众、武艺高强,便想纳其为妃,却遭到毛皇后的怒斥。

  姚苌见其宁死不屈,最终无奈还是将其斩首,终年21岁。

  第九位:秦良玉,明朝末年著名女将,唯一一位位列王朝名将的女性

  秦良玉,忠州人,擅长文章和骑射的她堪称文武双全,明末天下崩溃之际,秦良玉以一介女子之身,率领“白杆兵”立下赫赫战功,就连崇祯帝也曾作诗四首对其大肆赞赏。

  秦良玉的丈夫马千乘是汉伏波将军马援后人,世袭石砫宣慰使(俗称土司),夫妻二人曾在播州杨应龙叛乱中立下大功,秦良玉更是位列南川路战功第一。马千乘被害后,因其子马祥麟年幼,秦良玉于是代领夫职。秦良玉率领兄弟秦邦屏、秦民屏先后参加抗击清军、奢崇明之乱、张献忠之乱等战役,战功显赫,被封为二品诰命夫人。

  历朝历代修史时,女性名人都被记载于列女传中,而秦良玉则是历史上唯一一位作为王朝名将被单独列传,记载到正史将相列传里的巾帼英雄。

  第十位:荀灌,12岁率勇士突围求援

  荀灌颍川郡临颍人,晋朝平南将军荀崧的女儿,荀彧的五世孙女。荀灌不喜欢舞文弄墨,却爱拳打脚踢,舞枪弄剑,身为女儿身,却比男儿还要彪悍,从小就跟在父亲荀崧身边行军作战,东奔西跑。

  在名师指导之下,荀灌小小年纪就有了一身好武艺,刀枪剑戟,骑马射箭样样娴熟,尤善枪法。西晋末年,八王之乱,五胡乱华,天下大乱,各地发生叛乱。建兴三年(315年),奉长安所遣征南大将军,监荆、梁、益、宁四州第五猗之命,杜曾率领一万兵马围攻宛城(今河南南阳)。

  当时,城中粮食几乎耗尽,荀崧便打算派人到襄阳求援,而当时年仅12岁的荀灌,主动请缨出城求援。荀崧开始不同意,后来经过荀灌多次恳求,他终于答应了。荀灌带领十几个勇士,穿越杜曾的重重包围,到达襄阳。南中郎将周访派遣其子周抚,会同襄城郡太守石览援救宛城,最终击退了杜曾的军队。

  蔡东藩在《两晋演义》中评价,“(荀灌)以十三龄之弱女,独能奋身而出,突围求援,如此奇女子,求诸古今史乘中,得未曾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