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乡的端午节作文

时间:2021-09-29 10:45:48 端午节 我要投稿

关于写我家乡的端午节作文

  端午是国家法定节日,也是纪念先人屈原的日子。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写我家乡的端午节作文,欢迎阅读,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关于写我家乡的端午节作文

  我家乡的端午节作文1

  今天五月初五,过端午节了。

  为了纪念屈原,我们放了三天假,我们这里有包粽子、插艾草、系五丝线(长命缕)等风俗习惯。

  我听外婆说,“端午”又叫“端五”,早在两千多年前,五月初五,屈原抱着大石头跳进了滚滚的汨罗江中。为了避免鱼虾损害他的尸体,人们包粽子投进江里,喂饱鱼虾。当地的百姓也划船四处打捞屈原的尸体,演变到现在也就有了吃粽子、划龙舟的习俗了。

  我们利津每逢端午,小孩子的手腕和脚裸处都系上五彩绳(长命缕)。据说,只有这样才能把孩子拴住。有人说这是迷信,我看这是寄托父母对子女深爱的一种习俗,每个父母都在祈求自己的孩子能长命百岁,健健康康。它代表的是一种美好的意愿!

  我喜欢端午节!

  我家乡的端午节作文2

  全世界有很多节日,中国有很多传统节日,我的家乡韶关也以其独特的方式过着属于我们的传统节日。在众多的传统节日中,我最喜欢端午节。原因不是因为屈原,不是因为什么。就因为我是在端午节那天出生的。

  端午节是个非常热闹的节日,家家包粽子、吃粽子,这是端午节必定的习俗,各式各样的粽子都有形状多多,在农村,我们还会包个书包形状的送给弟弟妹妹们挎在腰边带回学校边走边吃。味道多多,有甜的、咸的、香的、辣的,甚至连苦的都有。不过好像因为地方不一样,包出来的粽子各味不相同,每个地方的人基本上只习惯于自家包的,对于其他地方包出来的味道些许人都不太习惯的。比如说我就不习惯,因为馅料不一样,我还是喜欢吃自家包的粽子 。

  在端午节还有一个不可缺的活动——划龙舟。在宽广的江面上,放下三四条龙舟,十几个人奋力划动船桨,一人坐龙首敲锣,一人坐舟中打鼓,众人齐喊“一、二”“一、二”,其阵势可与惊涛骇浪相媲美。岸边围观的群众顶着热辣的阳光,还依然不忘为自己喜爱的龙舟呐喊助威。再观向江中,几条龙舟犹如猛斧破江早已赛得你死我活。外国来的友人纷纷拿起相机快速地拍下这一幅幅壮观的场面,生怕以后再也见不到如此的伟观。

  每逢佳节倍思亲,就是连肚子也是想家的,心里装着亲戚们,肚子用来想家里的美食。这不,肚子又呱呱叫了。 今天是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传统的节日——“端午节”。

  这“端午节”有个来历,传说从前有一个叫屈原的伟大爱国诗人,因为反对妥协,主张联齐抗秦,受到楚国权臣的打击和陷害,先后遭到杯王和顷襄王的贬谪和放逐。屈原离开郢都以后,沿长江东下,踽踽独行,颜色憔悴,披着长发,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

  他不知道为什么世界会是这样黑白混淆,忠奸颠倒,美丑不分。他禁不住内心的愤怒,一面大声呵斥吟诵,一面提起笔来,洋洋洒洒在石壁上写下一篇奇绝千古的《天问》。他深知自已无法同现实调和,最后自投于汩罗江,结束了他悲壮的一生。

  当地老百性都非常尊敬和爱戴屈原,生怕他的尸体被鱼吃掉,就投下一种用棕叶包米的东西—棕子喂鱼,好让鱼不去吃屈原。以后,每年都以此方法来纪念屈原。

  今天正是纪念屈原的日子,我一大早就闻到浓浓的棕子清香,于是赶紧洗濑,急不可待地坐到餐床边津津有味地吃起了棕子。我想:为什么像屈原这样的忠臣要被放逐,还要遭到坏人的打击和陷害,那些奸臣为什么不会考虑国家会不会被人家吞并掉,总有一天,国家肯定要栽在他们的手里,还有那个笨大王,怎么也不知道屈原是个忠臣呢,真是笨。虽然心中替屈原打不平,但一点不影响我吃棕子的好胃口。

  我以后要学习屈原,一定要做一个能为祖国做贡献的人。

  我家乡的端午节作文3

  节分端午为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

  题记

  端午节也不过才过去十天,又想起粽子,每年端午节,奶奶都会包上一锅粽子,其中还要在这煮粽子的锅里放上腌好的咸鸭蛋一起煮。

  端午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作家汪曾祺在《端午的鸭蛋》中写了约摸十二种端午节的风俗,不过,那是南方,在我们北方,至少在我的家乡,就没有那么多风俗了。

  我们家乡端午节的风俗也有几种,例如系五丝,插艾草,包粽子,煮咸鸭蛋,吃大餐等。

  单说的是系五丝,就是将五种颜色的线搓成绳子状,在天蒙蒙亮,还没出太阳的时候,孩子还在睡觉的情况下,家长将它系在孩子的手腕上,等孩子醒来后发现彩色的丝线像手镯一样缠绕在自己的手腕上,感到很美,同时家长再教导孩子等下大雨的时候,记得讲这五丝拆下来,压在石头地下,将来它就会变成彩色的蛇,保护着屈原和自己不受毒害。

  插艾草呢,就是在五月初一的那天早晨,每家的爷爷们,家里没有爷爷的,就得相当于爷爷的长辈,早早的起来,趁着太阳还没有升起来的时候,到野外去菜艾草,将才回来的艾草插在自己的大门口门楣顶上,没有大门的就干脆插在房门的房檐上,因为艾草是爱和碍的谐音,这表示家人最家的爱,表示家人对伤及家的阻碍。

  端午节的重头戏是包粽子,煮粽子,吃粽子了。我想写的人就很多了,它所寄托的传统文化当然是为敬仰屈原了。

  随着时间的变化,家乡的端午节的风俗也在跟着变化,由原来的祭祀屈原,变成了家人团圆的一个由头,于是吃大餐也成了我们这里的一个风俗了,不过这个大餐却有点特别呢!

  它是粽子的大聚会,兄弟姊妹们将各自包的粽子,带到母亲家中展示,从形状来就有很多种;大姑包的是长方形的,两半粽子合在一起的,成为夫妻棕,二娘包的是三角棕,只有大姑的六分之一大小,妈妈包的是四角的;小姑包的做好看了,既小巧玲珑,又长方适中。从内容上来看和煮的火候上来分析,口感最好的是奶奶的二米相掺的黄白相间的原始棕了,这次我才明白的原始的食物该有多美了。

  我们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品尝着自己包粽子,就这油黄黄的'咸鸭蛋,大人们喝着家乡的密州春,拉呱着家中的变化,想想着家人的将来,真是其乐融融,幸福满满。

  家乡的端午节,有声有色,有吃有喝,有喜有乐,有思念,有陪伴,我敬你,直到永远。

  我家乡的端午节作文4

  端午踏来,闲翻《风》《骚》,感受传统佳节如酽酽暖光,催开了中华民族的心灵之花。民风民俗遍地多彩,屈子魂兮魄兮可在一片吆喝声中归来?我怀念起屈原。想汩罗江畔,他的“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仰天长啸又在拍打江岸。他用自己生命的毁灭,铺开了一条能让人们自由行走的哲理之路。他似乎告诉我们,浇灌生命,要会寻找水源;浇灌生命,要有利用水资源的智慧;浇灌生命,更重要的是思想指向,要懂得生命如花卉一样需要辛勤抚育。他付出了生命的代价,奠基了一个端午,千年万年,我们快乐地过节。

  端午节,又称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艾节、端五、重午、午日、夏节。端是“开端”、“初”的意思,初五可以称为端五。农历以地支纪月,正月建寅,二月为卯,顺次至五月为午,因此称五月为午月,“五”与“午”通,“五”又为阳数,所以一些地方又将端午节称之为五月节、艾节、夏节。从史籍上看,“端午”二字最早见于晋人周处《风土记》:“仲夏端午,烹鹜角黍”。端午节是我国汉族人民的传统节日,这一天必不可少的活动逐渐演变为吃粽子,赛龙舟,挂菖蒲、蒿草、艾叶,薰苍术、白芷,喝雄黄酒。据说,吃粽子和赛龙舟,是为了纪念屈原;至于挂菖蒲、艾叶,薰苍术、白芷,喝雄黄酒,则是为了避邪。

  关于端午节的由来,说法甚多,诸如:纪念屈原说;纪念伍子胥说;纪念曹娥说;纪念女诗人秋瑾说。起于三代夏至节说;恶月恶日驱避说,吴月民族图腾祭说等等。以上各说,各本其源。据学者闻一多先生的《端午考》和《端午的历史教育》列举的百余条古籍记载及专家考古考证,端午的起源,是中国古代南方吴越民族举行图腾祭的节日,比屈原更早。但千百年来,屈原的爱国精神和感人诗辞,已广泛深入人心,故人们“惜而哀之,世论其辞,以相传焉”,因此,纪念屈原之说,影响最广最深,占据主流地位。在民俗文化领域,中国民众把端午节的龙舟竞渡和吃粽子等,都与纪念屈原联系在一起。

  中国的传统节日,多数与祭有关。我想,清明是春祭,进入初夏,迎来夏祭中的端午,其后是中元鬼节,夏祭中最隆重的节日,之后的中秋、寒衣是发生在秋天的两大秋祭,大年是冬祭,把祭与节推向一年的高潮,做一个盛大的总结。

  古代的祭祀,必须用乐。其实祭的背后,已经拱出了狂欢。哀以乐感,乐以哀感,中国人玩人生,玩出的是大幽默,大安详,大智慧。如此看来,端午祭祀屈原,其实就是把中国人的生命在阴阳两界展开,让死者芳菲,让生者芬芳,中国生命就在这样的大戏里一代一代演下来,生生不息。

  端午的重头戏,以竞龙舟的形式在水上演出。我想,这是对端午之前的清明节的一种补充。有水滋润山才“清”,日月同在才“明”,这种山水日月关系,诠释了天地秘密。水因山不浊,山因水不枯,日因月不烈,月因日不晦。这一切,构筑了一种和谐,一种大同。所以龙舟靠岸了,还要登山夺旗抢头彩,只有这样,端午节的人文大戏才算圆满。

  端午节日,我们在家门口挂上艾蒿,家家户户弥漫屈原人格的芳香。我们吃下粽子,就是咬去人间邪恶,真解恨;我们喝雄黄酒,酒力让我们长了见识;我们去看赛龙舟,仿佛听见屈原长发飘飘站在碧波之上,高声向天宇发出声音:苟余心其端直兮,虽僻远之何伤!

  端午节是中国人民的隆重节日,从20xx年起设为国家法定节假日,200X年5月20日,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端午是一种提示。依水悟清廉,依山悟崇高,借生之乐悟慈,借死之祭悟悲,从而感念造化宏德,善待万物有情。端午不仅是一个节日,更是一种人格,炎黄子孙的人格。端午文化遗产尽管小国富邦可以抢先从联合国注册,但她永远属于华夏儿女。

  中华民族传承了端午!炎黄子孙记住了屈原!

  我家乡的端午节作文5

  农历五月初五,是家乡最有特色的日子——端午节。虽然端午节是中国人民中一个十分盛行的隆重节日,无论在中国南方还是北方,都有过端午节的习俗。我的家乡地处河南南部的中原地区,按说是过北方形式的端午节,但由于我们这里是山水相间,有北国小江南之称,也就有了独特的端午习俗,既吃粽子、戴香包、插艾叶、喝雄黄酒,又有北方少见的轰轰烈烈,激情热闹的龙舟赛。

  家乡民俗认为,五月为恶日,悬挂艾叶如旗、昌蒲似剑,可驱邪除秽。每当五月五端午节的时候,家家户户都要在清晨去采带露水“五味草”。用“五味草”和“午时水”煮鸡蛋或鸭蛋,剩下的水给小孩洗澡,喝雄黄酒。

  “孩子,端午节了!起床咯!去洗洗脸吧!”“哦”我应答了一声。刚洗完脸,就来到厨房找吃的。可倒霉的是,一来到厨房就给妈妈拉着帮忙裹粽子了。吃完饭后,我换上新衣服看下午的划龙舟。

  龙舟竞渡是一种具有浓郁的民俗文化色彩的群众性娱乐活动,同时也是一种有利于增强人民体质,培养勇往直前、坚毅果敢精神的民间活动。我家乡龙舟竞渡据说也是为了纪念楚大夫屈原:“楚大夫屈原遭谗不用,是日投汨罗江死,楚人哀之,乃以舟楫拯救。端阳竞渡,乃遗俗也。”

  故乡的端午节哟,你给了我多少喜悦和欢乐啊!端午粽飘香,龙舟响当当,好事成双双!端午节流露出的是地道故乡情,是一种古老的传统,是对诗人屈原的爱国精神一种钦佩,赞颂。吃着正宗的家乡粽子,看着精彩的家乡龙舟赛,心里头别有一番滋味。

  家乡的端午节,我是不会忘记您的,我爱您!

  我家乡的端午节作文6

  我喜欢热热闹闹的春节,喜欢张灯结彩的元宵节,喜欢团团圆圆的中秋节,更喜欢粽子飘香的端午节。每到农历的五月初五,妈妈和爸爸总会带着我到乡下奶奶家去过节。今年也不例外,一到奶奶家就看见家家户户门楣边上,插上了菖蒲。奶奶正在包粽子,只见她左一下,右一下,一个漂亮的粽子就包好了。我看着很好奇,就叫奶奶教我包,奶奶将三片粽叶叠在一起,用手一卷粽叶便变成了一个圆锥形。

  我学着奶奶的样子,拿了一张粽叶,想把它卷成圆锥形,可就是卷不好,卷来卷去还是一个直筒。奶奶见了,就在旁边指点“左手捏紧粽叶一角,右手将粽叶的另一角往里卷,下面用力拉紧上面放松一些。”在奶奶的指点下,我卷好粽叶。接着,奶奶正在空心圆锥形的粽叶里插上一根筷子,放好粽叶,拿调勺舀一些糯米放在里动,然后均匀地摇动筷子,直到把粽叶包紧,我学着奶奶的样子,在粽叶里插好一只筷子,放好糯米,可摇动筷子时,不是把粽叶戳穿了,就是糯米包得不紧。奶奶说:“摇动筷子时要轻一些,把粽叶包紧些你看……奶奶边说边示范,我也边听边学。

  哈哈!我的粽子终于包好了,虽然没有奶奶包的好看,但也算有模有样。粽子包好后,我就催着奶奶赶紧煮粽子。不一会儿,院子里就弥漫包粽子的清香。我打开锅盖赶紧找我包的粽子,我找到自己包得粽子,虽然松了,散开了,包的不够紧。但那时出自我自己的手是我的劳动郭果实,吃起来特别香。家里包了大包大包的粽子,总要送给亲戚朋友,其他人也往我家送表示谢意。吃粽子是为了纪念爱国英雄屈原,虽然超市里有各式各样的粽子,但是我喜欢奶奶家包的鲜嫩可口的粽子。我爱过端午节更爱过中国的传统节日。她象征着中国的古老悠久的历史文化。

  我家乡的端午节作文7

  想起端午节的粽子,真是让我垂涎欲滴啊。因为它太好吃了!这不,又要到端午节了,好想吃粽子啊~不禁让我回忆起去年过端午节了。

  依稀记得那天天有点阴暗,一个大好节日就被这天气给破坏了,真叫人惋惜。

  一大早,我妈妈就在客厅里河东狮吼了。还没等我吃完早饭,老妈就扯着我到菜场去买一些粽子叶啊,糯米啊,猪肉啊,腊肉啊……准备就绪后,我们终于开始包粽子啦!

  说来也怪,妈妈包出来的粽子又快又好,粽子好像有灵性一样;妈妈似乎好像有魔法一样;不出一分钟就包出一个;在妈妈手中好像在跳舞一样;而我呢,包了半天都没包出一个,而且,我包的的全部都散散的,扁扁的,跟没吃饭一样,跟泄了气一样,有的都漏啦。连我都觉得有够烂,不对,是又丑又烂!!!气死我也!

  不一会儿,一股香喷喷的粽子香味,便弥漫了整个房间。我肚子里的馋虫立刻就被勾了起来。不一会儿,垃圾桶里便多出了五片粽子叶。

  品尝完了好吃的粽子,电视里正在直播精彩激烈的龙舟比赛。加油声,锣鼓声,此起彼伏。点实力和我家都热闹无比,其乐融融。

  我家乡的端午节作文8

  端午节是中华民族古老的传统节日之一。端午也称端五,端阳。迄今为止,影响最广的端午起源的观点是纪念屈原说。这里有一段有趣的传说。公元前340年,爱国诗人、楚国大夫屈原,面临亡国之痛,于五月五日,悲愤地怀抱大石投汩罗江,为了不使鱼虾损伤他的躯体,人们纷纷用竹筒装米投入江中。以后,为了表示对屈原的崇敬和怀念,每到这一天,人们便用竹筒装米,投江祭奠。

  端午节的习俗可不只有吃粽子哟!

  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主要习俗。相传起源于古时楚国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投江死去,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之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之。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身体。

  佩香囊,有驱赶瘟疫之意。香囊内有朱砂、雄黄、香药,外包以丝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丝线弦扣成索,作各种不同形状,结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珑可爱。

  民谚说: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在端午节,人们把插艾和菖蒲作为重要内容之一。艾和菖蒲是有一定防病作用的。端午那一天,家家都洒扫庭除,以菖蒲、艾条插于门眉,悬于堂中,用以驱瘴。

  端午节也是自古相传的卫生节,人们在这一天洒扫庭院,挂艾枝,悬菖蒲,洒雄黄水,饮雄黄酒,激浊除腐,杀菌防病。这些活动也反映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听老师忿忿地说,韩国要将端午节申遗了。作为炎黄子孙。真有点坐不住了。从我做起吧!今年端午节,要让它过得更有中国味。耐心等到五月初五吧。

  我家乡的端午节作文9

  一说起端午节,心中就会想起“五月五,是端阳。插艾叶,戴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伴着这首儿歌,我们渡过了一个又一个的端午节。

  端午节的由来,有很多说法。一般都认为是为了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而我们苏州一带端午节却是为了纪念战国时吴国大将伍子胥。伍子胥原是楚国人,到吴国后受到吴国阖闾信任,对吴国的贡献非常大,苏州的老百姓得益匪浅。他兴建了规模宏大的阖闾大城,开凿了我国最早的运河胥溪,推荐了大军事家孙武,使吴国很快强盛了起来。

  后来伍子胥因遭馋言被吴王处死,苏州的老百姓很怀念他,在民间封他为“涛神”。由于他是五月初五被投入江的,所以苏州人民在那天总要纪念他,故有“五月端午迎伍胥”的说法。

  真的,说来也怪,每年的五月初五,胥江的水最汹涌,人们常说这是伍君显灵了。

  在苏州,端午吃粽子是少不了的习俗。到时,古城的大街小巷里荡漾着粽叶的清香。不过更使人难忘的却是赛龙舟了。为了纪念这位为苏州人民作出过巨大贡献的正直大臣,每年的五月初五,人们都会在苏州的胥江进行龙舟比赛。

  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主要习俗之一。在古代,苏州龙舟已经制作得很讲究了。那些龙舟被人们做成花船的模样,上面系满各色彩绳,随风飘荡,令人眼花缭乱。

  赛龙舟的场面也是热闹非凡。那一天,男女老少几乎倾城而出,争睹赛龙舟的风采,那时胥江两岸彩旗飘扬,十几条龙舟像离弦的箭在水面上“飞行”。各式龙舟你追我赶,各显本领,互不相让。每一条龙舟都牵动着许多观众的心,这种龙腾虎跃的热闹场面,如能身临其境,一定会让你热血沸腾,跃跃欲试。

  又闻到了厨房里那香喷喷的粽子味,孩子们欢快的儿歌,也从窗外轻轻地飘来,“五月五,是端阳,插艾叶,戴香囊。吃粽子,撒白糖……”

  我家乡的端午节作文10

  端午节又要到了,我仿佛回到了去年端午节一家人一起到巨龟苑的欢乐场景。

  记得那天一大清早,我和姥姥、姥爷、爸爸、妈妈随自驾车队向巨龟苑驶去。车窗外的风景很美,我非常兴奋,巨龟苑很快就到了。导游阿姨带领我们坐竹筏顺河而下,来到了村庄里的一户人家。我第一眼就看到院子里的大桌子上摆了几个大盆儿,里面装着红枣、江米;新鲜的粽叶泡在大桶里。导游阿姨兴奋的召集我们:“包粽子活动开始了!”大家争先恐后地拿起粽子叶,包起了粽子。我也想试试,但不知道怎么包,看着大人们的粽子都整齐地摆在大盘子里,我有点着急了。赶紧找去找姥姥,在姥姥的耐心帮助下,我终于包好了一个大大的粽子。不一会儿,粽子就出锅了。吃着自己包的热气腾腾的粽子,我太开心了!

  另一项活动是我最喜欢的漂流。来到冶河边,我兴奋地跳上皮筏。爸爸负责摇桨控制方向,我和妈妈一起卖力的划船,要是遇到激流险滩,我们的小船还会在河里打转儿,顺流往下冲,我的身上都淋湿了,但一个多小时的漂流让我感到非常尽兴。端午节早就有赛龙舟的习俗,我的漂流也算是吧!

  这是一个难忘的端午节,我不仅吃到了自己亲手包的粽子,还体验了漂流。真希望每年的端午节我都有新乐趣!

《关于写我家乡的端午节作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我家乡的端午节作文】相关文章:

我的家乡端午节作文05-04

家乡的端午节800字-我的家乡作文03-01

我喜欢家乡的端午节作文04-03

我的家乡端午节作文范文06-02

家乡端午节作文:家乡的端午节06-21

我爱家乡的端午节作文05-02

我爱家乡的端午节作文精选06-04

我爱我家乡的端午节作文06-04

我爱家乡的端午节作文08-03

我爱家乡的端午节作文08-30

关于写我家乡的端午节作文

  端午是国家法定节日,也是纪念先人屈原的日子。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写我家乡的端午节作文,欢迎阅读,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关于写我家乡的端午节作文

  我家乡的端午节作文1

  今天五月初五,过端午节了。

  为了纪念屈原,我们放了三天假,我们这里有包粽子、插艾草、系五丝线(长命缕)等风俗习惯。

  我听外婆说,“端午”又叫“端五”,早在两千多年前,五月初五,屈原抱着大石头跳进了滚滚的汨罗江中。为了避免鱼虾损害他的尸体,人们包粽子投进江里,喂饱鱼虾。当地的百姓也划船四处打捞屈原的尸体,演变到现在也就有了吃粽子、划龙舟的习俗了。

  我们利津每逢端午,小孩子的手腕和脚裸处都系上五彩绳(长命缕)。据说,只有这样才能把孩子拴住。有人说这是迷信,我看这是寄托父母对子女深爱的一种习俗,每个父母都在祈求自己的孩子能长命百岁,健健康康。它代表的是一种美好的意愿!

  我喜欢端午节!

  我家乡的端午节作文2

  全世界有很多节日,中国有很多传统节日,我的家乡韶关也以其独特的方式过着属于我们的传统节日。在众多的传统节日中,我最喜欢端午节。原因不是因为屈原,不是因为什么。就因为我是在端午节那天出生的。

  端午节是个非常热闹的节日,家家包粽子、吃粽子,这是端午节必定的习俗,各式各样的粽子都有形状多多,在农村,我们还会包个书包形状的送给弟弟妹妹们挎在腰边带回学校边走边吃。味道多多,有甜的、咸的、香的、辣的,甚至连苦的都有。不过好像因为地方不一样,包出来的粽子各味不相同,每个地方的人基本上只习惯于自家包的,对于其他地方包出来的味道些许人都不太习惯的。比如说我就不习惯,因为馅料不一样,我还是喜欢吃自家包的粽子 。

  在端午节还有一个不可缺的活动——划龙舟。在宽广的江面上,放下三四条龙舟,十几个人奋力划动船桨,一人坐龙首敲锣,一人坐舟中打鼓,众人齐喊“一、二”“一、二”,其阵势可与惊涛骇浪相媲美。岸边围观的群众顶着热辣的阳光,还依然不忘为自己喜爱的龙舟呐喊助威。再观向江中,几条龙舟犹如猛斧破江早已赛得你死我活。外国来的友人纷纷拿起相机快速地拍下这一幅幅壮观的场面,生怕以后再也见不到如此的伟观。

  每逢佳节倍思亲,就是连肚子也是想家的,心里装着亲戚们,肚子用来想家里的美食。这不,肚子又呱呱叫了。 今天是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传统的节日——“端午节”。

  这“端午节”有个来历,传说从前有一个叫屈原的伟大爱国诗人,因为反对妥协,主张联齐抗秦,受到楚国权臣的打击和陷害,先后遭到杯王和顷襄王的贬谪和放逐。屈原离开郢都以后,沿长江东下,踽踽独行,颜色憔悴,披着长发,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

  他不知道为什么世界会是这样黑白混淆,忠奸颠倒,美丑不分。他禁不住内心的愤怒,一面大声呵斥吟诵,一面提起笔来,洋洋洒洒在石壁上写下一篇奇绝千古的《天问》。他深知自已无法同现实调和,最后自投于汩罗江,结束了他悲壮的一生。

  当地老百性都非常尊敬和爱戴屈原,生怕他的尸体被鱼吃掉,就投下一种用棕叶包米的东西—棕子喂鱼,好让鱼不去吃屈原。以后,每年都以此方法来纪念屈原。

  今天正是纪念屈原的日子,我一大早就闻到浓浓的棕子清香,于是赶紧洗濑,急不可待地坐到餐床边津津有味地吃起了棕子。我想:为什么像屈原这样的忠臣要被放逐,还要遭到坏人的打击和陷害,那些奸臣为什么不会考虑国家会不会被人家吞并掉,总有一天,国家肯定要栽在他们的手里,还有那个笨大王,怎么也不知道屈原是个忠臣呢,真是笨。虽然心中替屈原打不平,但一点不影响我吃棕子的好胃口。

  我以后要学习屈原,一定要做一个能为祖国做贡献的人。

  我家乡的端午节作文3

  节分端午为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

  题记

  端午节也不过才过去十天,又想起粽子,每年端午节,奶奶都会包上一锅粽子,其中还要在这煮粽子的锅里放上腌好的咸鸭蛋一起煮。

  端午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作家汪曾祺在《端午的鸭蛋》中写了约摸十二种端午节的风俗,不过,那是南方,在我们北方,至少在我的家乡,就没有那么多风俗了。

  我们家乡端午节的风俗也有几种,例如系五丝,插艾草,包粽子,煮咸鸭蛋,吃大餐等。

  单说的是系五丝,就是将五种颜色的线搓成绳子状,在天蒙蒙亮,还没出太阳的时候,孩子还在睡觉的情况下,家长将它系在孩子的手腕上,等孩子醒来后发现彩色的丝线像手镯一样缠绕在自己的手腕上,感到很美,同时家长再教导孩子等下大雨的时候,记得讲这五丝拆下来,压在石头地下,将来它就会变成彩色的蛇,保护着屈原和自己不受毒害。

  插艾草呢,就是在五月初一的那天早晨,每家的爷爷们,家里没有爷爷的,就得相当于爷爷的长辈,早早的起来,趁着太阳还没有升起来的时候,到野外去菜艾草,将才回来的艾草插在自己的大门口门楣顶上,没有大门的就干脆插在房门的房檐上,因为艾草是爱和碍的谐音,这表示家人最家的爱,表示家人对伤及家的阻碍。

  端午节的重头戏是包粽子,煮粽子,吃粽子了。我想写的人就很多了,它所寄托的传统文化当然是为敬仰屈原了。

  随着时间的变化,家乡的端午节的风俗也在跟着变化,由原来的祭祀屈原,变成了家人团圆的一个由头,于是吃大餐也成了我们这里的一个风俗了,不过这个大餐却有点特别呢!

  它是粽子的大聚会,兄弟姊妹们将各自包的粽子,带到母亲家中展示,从形状来就有很多种;大姑包的是长方形的,两半粽子合在一起的,成为夫妻棕,二娘包的是三角棕,只有大姑的六分之一大小,妈妈包的是四角的;小姑包的做好看了,既小巧玲珑,又长方适中。从内容上来看和煮的火候上来分析,口感最好的是奶奶的二米相掺的黄白相间的原始棕了,这次我才明白的原始的食物该有多美了。

  我们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品尝着自己包粽子,就这油黄黄的'咸鸭蛋,大人们喝着家乡的密州春,拉呱着家中的变化,想想着家人的将来,真是其乐融融,幸福满满。

  家乡的端午节,有声有色,有吃有喝,有喜有乐,有思念,有陪伴,我敬你,直到永远。

  我家乡的端午节作文4

  端午踏来,闲翻《风》《骚》,感受传统佳节如酽酽暖光,催开了中华民族的心灵之花。民风民俗遍地多彩,屈子魂兮魄兮可在一片吆喝声中归来?我怀念起屈原。想汩罗江畔,他的“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仰天长啸又在拍打江岸。他用自己生命的毁灭,铺开了一条能让人们自由行走的哲理之路。他似乎告诉我们,浇灌生命,要会寻找水源;浇灌生命,要有利用水资源的智慧;浇灌生命,更重要的是思想指向,要懂得生命如花卉一样需要辛勤抚育。他付出了生命的代价,奠基了一个端午,千年万年,我们快乐地过节。

  端午节,又称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艾节、端五、重午、午日、夏节。端是“开端”、“初”的意思,初五可以称为端五。农历以地支纪月,正月建寅,二月为卯,顺次至五月为午,因此称五月为午月,“五”与“午”通,“五”又为阳数,所以一些地方又将端午节称之为五月节、艾节、夏节。从史籍上看,“端午”二字最早见于晋人周处《风土记》:“仲夏端午,烹鹜角黍”。端午节是我国汉族人民的传统节日,这一天必不可少的活动逐渐演变为吃粽子,赛龙舟,挂菖蒲、蒿草、艾叶,薰苍术、白芷,喝雄黄酒。据说,吃粽子和赛龙舟,是为了纪念屈原;至于挂菖蒲、艾叶,薰苍术、白芷,喝雄黄酒,则是为了避邪。

  关于端午节的由来,说法甚多,诸如:纪念屈原说;纪念伍子胥说;纪念曹娥说;纪念女诗人秋瑾说。起于三代夏至节说;恶月恶日驱避说,吴月民族图腾祭说等等。以上各说,各本其源。据学者闻一多先生的《端午考》和《端午的历史教育》列举的百余条古籍记载及专家考古考证,端午的起源,是中国古代南方吴越民族举行图腾祭的节日,比屈原更早。但千百年来,屈原的爱国精神和感人诗辞,已广泛深入人心,故人们“惜而哀之,世论其辞,以相传焉”,因此,纪念屈原之说,影响最广最深,占据主流地位。在民俗文化领域,中国民众把端午节的龙舟竞渡和吃粽子等,都与纪念屈原联系在一起。

  中国的传统节日,多数与祭有关。我想,清明是春祭,进入初夏,迎来夏祭中的端午,其后是中元鬼节,夏祭中最隆重的节日,之后的中秋、寒衣是发生在秋天的两大秋祭,大年是冬祭,把祭与节推向一年的高潮,做一个盛大的总结。

  古代的祭祀,必须用乐。其实祭的背后,已经拱出了狂欢。哀以乐感,乐以哀感,中国人玩人生,玩出的是大幽默,大安详,大智慧。如此看来,端午祭祀屈原,其实就是把中国人的生命在阴阳两界展开,让死者芳菲,让生者芬芳,中国生命就在这样的大戏里一代一代演下来,生生不息。

  端午的重头戏,以竞龙舟的形式在水上演出。我想,这是对端午之前的清明节的一种补充。有水滋润山才“清”,日月同在才“明”,这种山水日月关系,诠释了天地秘密。水因山不浊,山因水不枯,日因月不烈,月因日不晦。这一切,构筑了一种和谐,一种大同。所以龙舟靠岸了,还要登山夺旗抢头彩,只有这样,端午节的人文大戏才算圆满。

  端午节日,我们在家门口挂上艾蒿,家家户户弥漫屈原人格的芳香。我们吃下粽子,就是咬去人间邪恶,真解恨;我们喝雄黄酒,酒力让我们长了见识;我们去看赛龙舟,仿佛听见屈原长发飘飘站在碧波之上,高声向天宇发出声音:苟余心其端直兮,虽僻远之何伤!

  端午节是中国人民的隆重节日,从20xx年起设为国家法定节假日,200X年5月20日,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端午是一种提示。依水悟清廉,依山悟崇高,借生之乐悟慈,借死之祭悟悲,从而感念造化宏德,善待万物有情。端午不仅是一个节日,更是一种人格,炎黄子孙的人格。端午文化遗产尽管小国富邦可以抢先从联合国注册,但她永远属于华夏儿女。

  中华民族传承了端午!炎黄子孙记住了屈原!

  我家乡的端午节作文5

  农历五月初五,是家乡最有特色的日子——端午节。虽然端午节是中国人民中一个十分盛行的隆重节日,无论在中国南方还是北方,都有过端午节的习俗。我的家乡地处河南南部的中原地区,按说是过北方形式的端午节,但由于我们这里是山水相间,有北国小江南之称,也就有了独特的端午习俗,既吃粽子、戴香包、插艾叶、喝雄黄酒,又有北方少见的轰轰烈烈,激情热闹的龙舟赛。

  家乡民俗认为,五月为恶日,悬挂艾叶如旗、昌蒲似剑,可驱邪除秽。每当五月五端午节的时候,家家户户都要在清晨去采带露水“五味草”。用“五味草”和“午时水”煮鸡蛋或鸭蛋,剩下的水给小孩洗澡,喝雄黄酒。

  “孩子,端午节了!起床咯!去洗洗脸吧!”“哦”我应答了一声。刚洗完脸,就来到厨房找吃的。可倒霉的是,一来到厨房就给妈妈拉着帮忙裹粽子了。吃完饭后,我换上新衣服看下午的划龙舟。

  龙舟竞渡是一种具有浓郁的民俗文化色彩的群众性娱乐活动,同时也是一种有利于增强人民体质,培养勇往直前、坚毅果敢精神的民间活动。我家乡龙舟竞渡据说也是为了纪念楚大夫屈原:“楚大夫屈原遭谗不用,是日投汨罗江死,楚人哀之,乃以舟楫拯救。端阳竞渡,乃遗俗也。”

  故乡的端午节哟,你给了我多少喜悦和欢乐啊!端午粽飘香,龙舟响当当,好事成双双!端午节流露出的是地道故乡情,是一种古老的传统,是对诗人屈原的爱国精神一种钦佩,赞颂。吃着正宗的家乡粽子,看着精彩的家乡龙舟赛,心里头别有一番滋味。

  家乡的端午节,我是不会忘记您的,我爱您!

  我家乡的端午节作文6

  我喜欢热热闹闹的春节,喜欢张灯结彩的元宵节,喜欢团团圆圆的中秋节,更喜欢粽子飘香的端午节。每到农历的五月初五,妈妈和爸爸总会带着我到乡下奶奶家去过节。今年也不例外,一到奶奶家就看见家家户户门楣边上,插上了菖蒲。奶奶正在包粽子,只见她左一下,右一下,一个漂亮的粽子就包好了。我看着很好奇,就叫奶奶教我包,奶奶将三片粽叶叠在一起,用手一卷粽叶便变成了一个圆锥形。

  我学着奶奶的样子,拿了一张粽叶,想把它卷成圆锥形,可就是卷不好,卷来卷去还是一个直筒。奶奶见了,就在旁边指点“左手捏紧粽叶一角,右手将粽叶的另一角往里卷,下面用力拉紧上面放松一些。”在奶奶的指点下,我卷好粽叶。接着,奶奶正在空心圆锥形的粽叶里插上一根筷子,放好粽叶,拿调勺舀一些糯米放在里动,然后均匀地摇动筷子,直到把粽叶包紧,我学着奶奶的样子,在粽叶里插好一只筷子,放好糯米,可摇动筷子时,不是把粽叶戳穿了,就是糯米包得不紧。奶奶说:“摇动筷子时要轻一些,把粽叶包紧些你看……奶奶边说边示范,我也边听边学。

  哈哈!我的粽子终于包好了,虽然没有奶奶包的好看,但也算有模有样。粽子包好后,我就催着奶奶赶紧煮粽子。不一会儿,院子里就弥漫包粽子的清香。我打开锅盖赶紧找我包的粽子,我找到自己包得粽子,虽然松了,散开了,包的不够紧。但那时出自我自己的手是我的劳动郭果实,吃起来特别香。家里包了大包大包的粽子,总要送给亲戚朋友,其他人也往我家送表示谢意。吃粽子是为了纪念爱国英雄屈原,虽然超市里有各式各样的粽子,但是我喜欢奶奶家包的鲜嫩可口的粽子。我爱过端午节更爱过中国的传统节日。她象征着中国的古老悠久的历史文化。

  我家乡的端午节作文7

  想起端午节的粽子,真是让我垂涎欲滴啊。因为它太好吃了!这不,又要到端午节了,好想吃粽子啊~不禁让我回忆起去年过端午节了。

  依稀记得那天天有点阴暗,一个大好节日就被这天气给破坏了,真叫人惋惜。

  一大早,我妈妈就在客厅里河东狮吼了。还没等我吃完早饭,老妈就扯着我到菜场去买一些粽子叶啊,糯米啊,猪肉啊,腊肉啊……准备就绪后,我们终于开始包粽子啦!

  说来也怪,妈妈包出来的粽子又快又好,粽子好像有灵性一样;妈妈似乎好像有魔法一样;不出一分钟就包出一个;在妈妈手中好像在跳舞一样;而我呢,包了半天都没包出一个,而且,我包的的全部都散散的,扁扁的,跟没吃饭一样,跟泄了气一样,有的都漏啦。连我都觉得有够烂,不对,是又丑又烂!!!气死我也!

  不一会儿,一股香喷喷的粽子香味,便弥漫了整个房间。我肚子里的馋虫立刻就被勾了起来。不一会儿,垃圾桶里便多出了五片粽子叶。

  品尝完了好吃的粽子,电视里正在直播精彩激烈的龙舟比赛。加油声,锣鼓声,此起彼伏。点实力和我家都热闹无比,其乐融融。

  我家乡的端午节作文8

  端午节是中华民族古老的传统节日之一。端午也称端五,端阳。迄今为止,影响最广的端午起源的观点是纪念屈原说。这里有一段有趣的传说。公元前340年,爱国诗人、楚国大夫屈原,面临亡国之痛,于五月五日,悲愤地怀抱大石投汩罗江,为了不使鱼虾损伤他的躯体,人们纷纷用竹筒装米投入江中。以后,为了表示对屈原的崇敬和怀念,每到这一天,人们便用竹筒装米,投江祭奠。

  端午节的习俗可不只有吃粽子哟!

  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主要习俗。相传起源于古时楚国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投江死去,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之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之。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身体。

  佩香囊,有驱赶瘟疫之意。香囊内有朱砂、雄黄、香药,外包以丝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丝线弦扣成索,作各种不同形状,结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珑可爱。

  民谚说: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在端午节,人们把插艾和菖蒲作为重要内容之一。艾和菖蒲是有一定防病作用的。端午那一天,家家都洒扫庭除,以菖蒲、艾条插于门眉,悬于堂中,用以驱瘴。

  端午节也是自古相传的卫生节,人们在这一天洒扫庭院,挂艾枝,悬菖蒲,洒雄黄水,饮雄黄酒,激浊除腐,杀菌防病。这些活动也反映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听老师忿忿地说,韩国要将端午节申遗了。作为炎黄子孙。真有点坐不住了。从我做起吧!今年端午节,要让它过得更有中国味。耐心等到五月初五吧。

  我家乡的端午节作文9

  一说起端午节,心中就会想起“五月五,是端阳。插艾叶,戴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伴着这首儿歌,我们渡过了一个又一个的端午节。

  端午节的由来,有很多说法。一般都认为是为了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而我们苏州一带端午节却是为了纪念战国时吴国大将伍子胥。伍子胥原是楚国人,到吴国后受到吴国阖闾信任,对吴国的贡献非常大,苏州的老百姓得益匪浅。他兴建了规模宏大的阖闾大城,开凿了我国最早的运河胥溪,推荐了大军事家孙武,使吴国很快强盛了起来。

  后来伍子胥因遭馋言被吴王处死,苏州的老百姓很怀念他,在民间封他为“涛神”。由于他是五月初五被投入江的,所以苏州人民在那天总要纪念他,故有“五月端午迎伍胥”的说法。

  真的,说来也怪,每年的五月初五,胥江的水最汹涌,人们常说这是伍君显灵了。

  在苏州,端午吃粽子是少不了的习俗。到时,古城的大街小巷里荡漾着粽叶的清香。不过更使人难忘的却是赛龙舟了。为了纪念这位为苏州人民作出过巨大贡献的正直大臣,每年的五月初五,人们都会在苏州的胥江进行龙舟比赛。

  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主要习俗之一。在古代,苏州龙舟已经制作得很讲究了。那些龙舟被人们做成花船的模样,上面系满各色彩绳,随风飘荡,令人眼花缭乱。

  赛龙舟的场面也是热闹非凡。那一天,男女老少几乎倾城而出,争睹赛龙舟的风采,那时胥江两岸彩旗飘扬,十几条龙舟像离弦的箭在水面上“飞行”。各式龙舟你追我赶,各显本领,互不相让。每一条龙舟都牵动着许多观众的心,这种龙腾虎跃的热闹场面,如能身临其境,一定会让你热血沸腾,跃跃欲试。

  又闻到了厨房里那香喷喷的粽子味,孩子们欢快的儿歌,也从窗外轻轻地飘来,“五月五,是端阳,插艾叶,戴香囊。吃粽子,撒白糖……”

  我家乡的端午节作文10

  端午节又要到了,我仿佛回到了去年端午节一家人一起到巨龟苑的欢乐场景。

  记得那天一大清早,我和姥姥、姥爷、爸爸、妈妈随自驾车队向巨龟苑驶去。车窗外的风景很美,我非常兴奋,巨龟苑很快就到了。导游阿姨带领我们坐竹筏顺河而下,来到了村庄里的一户人家。我第一眼就看到院子里的大桌子上摆了几个大盆儿,里面装着红枣、江米;新鲜的粽叶泡在大桶里。导游阿姨兴奋的召集我们:“包粽子活动开始了!”大家争先恐后地拿起粽子叶,包起了粽子。我也想试试,但不知道怎么包,看着大人们的粽子都整齐地摆在大盘子里,我有点着急了。赶紧找去找姥姥,在姥姥的耐心帮助下,我终于包好了一个大大的粽子。不一会儿,粽子就出锅了。吃着自己包的热气腾腾的粽子,我太开心了!

  另一项活动是我最喜欢的漂流。来到冶河边,我兴奋地跳上皮筏。爸爸负责摇桨控制方向,我和妈妈一起卖力的划船,要是遇到激流险滩,我们的小船还会在河里打转儿,顺流往下冲,我的身上都淋湿了,但一个多小时的漂流让我感到非常尽兴。端午节早就有赛龙舟的习俗,我的漂流也算是吧!

  这是一个难忘的端午节,我不仅吃到了自己亲手包的粽子,还体验了漂流。真希望每年的端午节我都有新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