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行力不论对团队还是个人,都是非常重要的,想法可能有很多,而且都还不错,但能执行的好的就屈指可数了。
内容摘要: 我想大家都可能听说过这样一个例子,东北有家大型国有企业因为经营不善导致破产,后来被日本一家财团收购。厂里的人都在翘首盼望日本人能带来什么先进的管理方法。出乎意料的是,日本只派了几个人来,除了本站声明:本文章收录自互联网,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犯了您的版权,请来信说明,本站立即删除!本文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负任何法律责任!我想大家都可能听说过这样一个例子,东北有家大型国有企业因为经营不善导致破产,后来被日本一家财团收购。厂里的人都在翘首盼望日本人能带来什么先进的管理方法。出乎意料的是,日本只派了几个人来,除了财务、管理、技术等要害部门的高级管理人员换成了日本人外其他的根本没动。制度没变,人没变,机器设备没变。日方就一个要求:把先前制定的制度坚定不移地执行下去。结果怎么样?不到一年,企业就扭亏为盈了。
日本人的绝招是什么?执行力,无条件的执行力。 这让我想起来我们的家——XX。目前的正处在“四个转变”的关键阶段,如何促进企业加快转型步伐,使企业重新焕发生机和活力,占XX%的青年人在当中的作用可谓举足轻重。近期,集团公司将提高企业执行力作为企业工作的重点来抓。我认为可谓是XX的一场“及时雨”,因为作为一个企业,再伟大的目标与构想,再完美的操作方案,如果不能强有力地执行,最终也只能是纸上谈兵。企业一切的成效靠执行来支撑。作为一名团务工作者,作为一名对XX有深厚感情的年轻人,我想就当前团的基层执行力存在哪些突出问题?新形势下团的基层执行力有哪些具体要求?应当如何提高团的基层执行力等方面谈自己的几点粗浅看法。
一、当前团的基层执行力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二、总体上看,集团公司团委克服人员少的困难,在带领广大团员青年在围绕企业的生产经营上经常有突破,时时有创新,但基层团组织的执行中还存在认识上的偏颇、执行上的偏差、措施上的缺乏。具体地说,主要表现在如下几方面:
一是观念上存在一些模糊认识。比如一些基层团干部认为,作为一名团务工作者,自己即不执政,工资奖金又一分钱都不多拿,就存在团工作做好做不好一个样和混日子的思想,但事实上,但在普通职工眼里,身边的团干部在很大程度上代表党的形象。假如职工身边发生一部分团干部素质不高、能力平庸、作用发挥不好的情况,那就很难让职工相信团组织的吸引力和战斗力。
二是囫囵吞枣式的盲目执行。有些团务工作者把简单重复上级团组织的文件和讲话精神看着是贯彻执行,好像是上级团组织的文件和讲话精神的忠实执行者,其实不然。不把上级团委精神与本车间、本单位的实际情况相结合,教条式地执行,这不是真正在执行上级精神,而是对上级精神的消极敷衍。
三是团工作方式和方法简单陈旧,不能适应新时期团务工作的需要。不少团务工作者还是习惯于用开会、发文、写总结的办法抓工作,似乎工作就是开会,发文就是工作,写总结就是工作效果,有的甚至错误地认为用会议、发文形式安排、督促工作,显得规范、正统,具有权威性。在这样的思想支配下,自觉不自觉地把开会、发文、写总结当成推动工作的“万能钥匙”,这导致个别基层团组织工作不踏实,只会做表面文章。
四是基层团组织建设面临诸多矛盾和问题。从基层团组织的情况看,目前企业青年团员数量锐减,难以辐射与延伸,团组织凝聚力和战斗力软弱涣散的问题依然存在。
以下六个方面是在团工作中最经常见的,也是企业团组织要解决执行力问题必须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一是团务管理组织没有常抓不懈。大的方面是对政策的执行不能始终如一地坚持,虎头蛇尾,小的方面是有布置没检查,检查工作时前紧后松,工作中宽以待己,严于律人,自己没有做好表率等等,古人云:己身不正,虽令不行,就是这个意思。中国还有句俗话说“上梁不正下梁歪”。想必大家在看解放战争时的电影时总会发现这样的镜头:遇到难攻克的山头时,共产党这边的指挥官总这么喊:“同志们,跟我来。”国民党的领导就这么喊:“兄弟们,给我冲。”这就是区别,导致最后的执行效果就是共产党最终夺取了江山,国民党只好退缩到台湾。所以团工作要想强化执行力,必须在每个方案出台时引起管理者的高度重视,凡是牵扯到管理者的方面一定要率先示范,做出表率才行。要力争在上级要求与青年意愿之间能够寻找最佳结合点,既保持政令畅通,又得到青年支持。政令畅通是执行力强的体现之一,但团的执行能力的高与低,不仅仅表现为刚性的执行与自上而下的指令,更体现为社会动态有机的和谐和青年自觉自愿的认同。
二是团组织出台管理制度时不严谨。一些制度文件没有经过认真的论证就仓促出台,经常性地朝令夕改,让基层团组织无所适从,最后导致了真有好的制度、规定出台时也得不到有效的执行。狼喊多了,等真的狼来了也没人去做好人了,其实是一个道理。战国时秦国的商秧变法就是针对管理者因为经常改变政策而失信于民的一种方法。解决这种问题可以从树立正面的典型,通过范例告诉大家团委的意图,通常的做法是大力鼓励表彰先进等等。
三是制度本身不合理,缺少针对性和可行性,或者过于繁琐不利于执行。其实上级每下一个制度就是给执行者头上戴了一个紧箍,也进一步增加了执行者内心的逆反心理。最后导致团工作敷衍了事,使团委的规定流于形式。说不定连有些本来很好的规定也受到了牵连。所以团委在设计相关的制度和规定时一定要本着这样一个原则,就是所有的制度和规定都是为了帮助基层团组织和团务工作者更好地工作的,是提供方便而不是为了约束,是为了规范其行为而不是一种负担。制定制度时一定要实用,有针对性。
四是在执行的过程中,流程过于繁琐,不合理。当前,多数团务工作者都身兼数职,要想利用大块的时间去做团务工作确实有些难度,这就需要团务工作者思考如何将团务工作如何有机地和本职工作结合起来,如何做到事半功倍,减少不必要的时间浪费和资源浪费。
五是在执行的过程中缺少良好的方法。以我们公司为例,我们以团总支为核心,结合公司团员分布的人群、岗位等实际情况,在下面建立了五个团支部,每个团支部设团书记和团委员共三名,团总支共五名委员,团总支委员又分片包干,一人负责一个团支部,这样就建立了一个层层落实,人人负责的网状团组织结构,扩大了团组织的覆盖面,使每位团员青年同团组织的距离拉近,组织结构的细化和扩大,使团组织凝聚力显著增强,也使团工作事事有人管,杜绝了团书记一人唱“独角戏”的尴尬场面。
六是团务工作培训的不到位。在团务工作者中间,流传着一句非常广泛的话“铁打的团委,流水的团书记”,有的团书记因为工作或自身原因,一年甚至几个月一调整,这就势必造成团务工作者的青黄不接,现在企业都重视员工的培训,从管理到技术,从技能到心态等等,无所不包。这一方面反映了企业对提高员工能力增强企业凝聚力的重视,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了企业培训中的形式主义。很多企业往往是培而不训,人为地减少了培训中的步骤。培训的四大步骤:讲解、示范、演练、巩固。大多数企业所谓的培训可能就做了第一步:讲解,如此而已。具体到工作中怎么做?就没人过问了。这也是好多企业培训后觉得没有效果的原因所在。好的培训不仅仅是讲怎么骑马,还要进行示范,最后再把你扶上马,让你自己去体验,最后再送你一程,看看行了才算结束。因为团务工作有一定的连续性,连续频繁地更换团书记不利于团工作的开展。 可见,要强化团工作的执行力,必须从制度的制定者到制度本身都进行加强,还要充分考虑到环境对执行者意识、心态的影响,最终还要对执行者进行正确的引导,才能使一个规定得以顺利地贯彻执行。靠制度约束可以让执行者做到60分,你也说不出什么来,但如果注重了执行力的强化,同样的人、同样的条件、同样的方法,可能会取得80分、90分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