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居环境整治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时间:2024-03-19 11:12:34 雪桃 报告 我要投稿

人居环境整治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通用10篇)

  随着个人的文明素养不断提升,报告使用的次数愈发增长,我们在写报告的时候要避免篇幅过长。那么大家知道标准正式的报告格式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人居环境整治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人居环境整治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通用10篇)

  人居环境整治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1

  3月2日-3月6日,县住建局采取拍照记录的形式,深入我县新塬、刘寨、草滩、土高新庄、土门等乡镇,对全域无垃圾专项治理情况进行督查,督查中发现镇刘寨中学南侧2000米处、刘寨中学东侧生活垃圾随意倾倒,镇党委、政府对此次曝光高度重视,立即召开党委扩大会议安排部署,完善运行机制,着力强化人居环境整改。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是强化组织领导,靠实工作责任。各村社区落实全员责任制,层层传导压力,从包村组长到村社干部,实行包片到社、责任到人。各村(社区)在整改的基础上,对本辖区的陈年垃圾进行地毯式排摸,组织各村村民进行限期十天的集中整治,切实把道路沿线地头,上街和下街两个桥底等方面的卫生彻底清理干净。

  二是强化宣传引导,完善运行机制。各村进一步健全完善环境卫生整治长效机制,抓好各项制度的落实。确保清洁人员到位、负责人员到位、经费落实到位,注重经常管和管长远,突出环卫保洁人员,在农忙与否一样清扫,安排与否一样保洁,防止工作时断时续做表面文章,强化真抓实干。镇村社三级建立乡村人居环境治理微信群,随时传送环境整治行动图片,加大宣传力度,让村民认识到环境整治的重要性。

  三是强化压力传导,加大问责力度。镇上成立以人居环境整治分管领导为组长的督查小组,以不定期督查和定期考核的试行办法进行督查。对于工作落实不力、整改不到位的村,将严肃处理问责。强化真抓实干,不断推动我镇各村环境卫生整治工作向高效化、精细化、长效化发展。

  二、存在的问题

  (一)群众参与度不高,卫生意识不强。各村虽然在宣传动员上做了大量工作,但乡村人居环境治理创建工作的主力军大多为镇村干部、环卫工,大部分群众对乡村人居环境治理创建工作参与度不够,全民重视,全民动员,全民支持的工作格局还未形成,居民和商户参与的氛围不浓,创建工作一定程度上存在“上边热,下边凉”的现象。群众卫生意识、健康意识、环保意识不强,思想观念和生产生活方式还有待改进,“污水垃圾乱泼乱倒、柴草粪土乱堆乱放”的现象比较突出,垃圾清了又倒、占道经营清了又占、车辆乱停屡禁不止、“牛皮癣”小广告铲了又贴,边治理边破坏的现象比较突出。

  (二)环卫配套设施缺乏,工作经费不足。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工作量大、面广,用于整治的资金量较大,面对镇村两级经费不足的现状,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各村没有配备专门清运生活垃圾车辆,短期内只有村干部家用农运车清理,造成垃圾清运不及时,镇区只有一辆垃圾清运车,街道只配套大垃圾箱,没有配备小垃圾桶,不便于居民的垃圾投放,造成垃圾随地乱扔现象。环卫工人待遇低人员少,直接影响了镇区的'环境卫生质量。随着镇的快速发展,镇区规模不断扩大,人口大量增加,生活垃圾也迅速增加,造成镇现有垃圾填埋场承载力不能满足逐年增加的垃圾量。

  三、下一步打算

  镇党委、政府将进一步加大乡村人居环境治理工作的安排部署,强化对乡村人居环境治理创建工作的组织领导,对乡村人居环境治理创建工作进行再安排再部署,对目标任务再细化再分解,对创建责任再明确再靠实。进一步从细节入手,按照突出“全面”,注重“精细”,务求“实效”的工作思路,克服一切困难,组织动员一切力量,以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决心和毅力,大力度、全动员、硬措施,全面整改存在的问题,并将此举措严格落实常态化,持之以恒地开展乡村人居环境治理创建工作。

  人居环境整治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2

  下面,我代表镇人民政府向大会作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报告,请审议。

  一、工作情况

  (一)着眼于“建设”,提升基础设施水平

  紧盯人居环境整治“硬指标”,全力补足完善基础设施短板。一是推进村道路面硬化建设。在村村通的基础上,实现村委会通自然村、自然村村内道路硬化达到100%。本年度全镇农村砂土路攻坚任务13条,攻坚长度25.353公里,已基本完成路面铺筑工作。二是推进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将47个自然村全部纳入垃圾收运体系,建设垃圾收集点488个,新配置垃圾分类收集桶750个,生活垃圾日均转运约9.3吨。三是推进集中供水设施建设。抓好村村通自来水工程项目和20户以上自然村自来水项目,至目前,兴建一体化净水设备自来水厂14座,完成集中供水到户4975户,到户人数17687人。四是推进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截至目前,已建500吨的镇级污水处理厂1座,村级污水处理设施点23个,配套管网23300米,污水处理能力达到940吨/天。五是推进卫生厕所建设。据统计,全镇累计建成卫生公厕41座,其中旅游公厕3座,无害化卫生户厕完成率、普及率均达到100%。

  (二)聚焦于“整治”,改善乡村整体面貌

  将清拆整治作为扮靓美丽乡村的重要抓手,对全镇脏乱差环境进行“宣战”。一是重点推进“三清三拆三整治”工作。成立“三清三拆三整治”专业队,结合拆旧复垦、农村泥砖房整治、畜禽养殖污染整治等工作,强力推进环境整治。据统计,我镇已先后清理村巷道及生产工具、建筑材料乱堆乱放364处;清理房前屋后和村巷道杂草杂、积存垃圾438处;清理沟渠池塘溪河淤泥、漂浮物和障碍物266处。拆除危、弃房9286间,拆除面积190996m2;拆除乱搭乱建、违章建筑1050处,拆除面积19872m2;拆除非法违规商业广告、招牌52处,拆除面积198.5 m2。完成生活垃圾、生活污水、水体污染整治197宗。二是重点打造人居环境整治示范线路。全力推进长寿乡中乡精品游线南磜段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及人居环境提升工程,加快实施白水村村庄美化绿化及公共服务设施提升、白水村综合文化公园建设项目等项目,推进叶子坑到北磜公路沿线、镇卫生院到蓝源村公路沿线、富足村委到皇佑笔林场交界等3条线路,先后清运沿线垃圾及废弃土堆342处,整治公路42公里、河道7公里、人行步道1公里。

  (三)强化于“管理”,构建长效管护机制

  一是通过发挥村民委员会、村民理事会等组织的作用,将支持村庄建设、爱护环境等内容纳入村规民约,强化“自我监督”“自我管理”作用,提升村民参与农村人居环境的积极性。同时,发挥党员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广泛动员,积极引导群众从“要我拆”转变为“我愿拆”,从“要我清”转变为“我要清”。二是建立健全镇政府、村委会、村民三方参与的长效管控机制,先后建立完善了保洁和垃圾清运机制、村庄环境卫生管理制度、“门前三包”责任机制等一系列机制,用制度为人居环境整治工作“赋能”。扎实开展星级文明户、美丽庭院、最靓屋夸等评比创建,提高群众文明素质和卫生意识,将长效管护切实贯彻到实处。

  二、存在问题

  各位代表、同志们,我镇在全域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建设生态宜居美丽乡村进程中,始终坚持问题导向,攻坚克难,取得一定成果,但也面临着不少问题亟待解决,主要有:

  (一)攻坚任务任重道远。我镇地处山区,常住人口少,聚落分布较广,前期我镇全面推进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但整治点位数量多,战线很长,剩下的都是难啃的.硬骨头,“脏、乱、差”现象还一定程度存在,特别是“四沿”线路可视范围内破旧危房、旧房等还没有实现“应拆尽拆”,对南磜整体形象影响较大。

  (二)内生动力依然不足。我镇始终坚持“政府主导、群众主体、社会参与、共建共享”,但在人居环境整治中还存在内生动力不足的问题,村民理事会作用不够明显,部分群众主体意识不够强烈,对村庄建设、环境提升的贡献率有待挖掘和提高。

  (三)工作融合有待提高。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与产业发展、拆旧复垦、畜禽养殖污染整治等工作结合还不够紧密,部分村庄规划不尽合理,整体布局相对散乱,畜禽养殖污染等环境污染问题整治不够彻底,人居环境整治融合度还有待提高。

  面对这些问题,我们要进一步提高认识,采取有效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高标准规划一批美丽宜居村

  按照《关于全域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建设生态宜居美丽乡村的实施方案》要求,20xx年底前,所有行政村要达到美丽宜居村标准,打造一批特色精品村。要认真吃透美丽宜居村、特色精品村创建标准,坚持因村施策、梯次创建,真正做到“一张蓝图绘到底”“一张蓝图干到底”。通过整村推进、连片示范,实现全域人居环境改善提升,今年内,我镇要全面完成步上村等14个行政村美丽示范村创建任务,实现“面上开花”;力争将石寨村、金山村2个行政村打造成特色精品村,实现“点上突破”。

  (二)高质量建设一批基础设施

  对照全域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指标,结合实际,高质量推进行政村基础设施建设。推进洋山、金山、多宝的7个自然村污水收集设施建设,建设一批雨污分流配套管网,提升污水收集水平。协调PPP项目建设单位,加快6处在建的污水处理设施进度。推进剩余11个自然村的“村村通”自来水工程和20户以上集中供水工程。继续完善生活垃圾收集点布局,推行垃圾分类试点,配齐各类环保要素,确保生活垃圾日产日清日运,得到有效处理。

  (三)高标准打造一批美丽景观

  以长寿乡中乡美丽乡村精品游线为延伸,高标准打造一批美丽景观,实现“一处美”变“处处美”。抓紧抓实长寿乡中乡精品游线南磜段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及人居环境提升工程,重点推进南磜镇圩镇道路景观提升(一期)、南磜“长寿养生休闲”精品游线富足桥岭段特色风貌提升等项目。充分挖掘提炼客家民居建筑文化特点和特色建筑元素,提升村庄和农房设计水平。加强农村和农房建设管理,严格按照村庄规划和村庄总体风貌定位新建新房。推进农房外立面改造、民居风貌修缮改造等。加强乡村建筑风貌引导,因地制宜打造村口景观、红色景观、水体景观、道路景观、绿化景观、亮化景观、庭院景观、田园景观、旅游景观等九大景观,提升乡村整体风貌。

  (四)高效率整治一批破旧点位

  聚焦全面完成“三清三拆三整治”任务,高效率、快进度整治一批破旧点位,重点推进插峰、南磜、富足、步上、石寨、三泰、金山、多宝等村公路沿线遗留的破旧、废弃问题,“清拆出一个新南磜”。引入比武大擂台,由镇农业农村办公室牵头,各村自主申报1至2个“三清三拆三整治”提升项目,集中整治一批遗留的顽疾问题,力争在清拆整治方面有所突破,实现人居环境极大改善。探索将各村整治提升工作开展成效列入村两委干部绩效考核指标,作为各村涉农资金划拨依据,对于工作开展扎实、工作成效显著的村,镇级优先安排新农村建设资金支持发展。

  各位代表,我镇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目标明确、任务繁重,我们要严格按照县委、县政府的统一部署,在镇党委领导下,切实增强责任担当,凝聚合力,对标前行,真抓实干,为全域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建设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建设任务而不懈奋斗。

  人居环境整治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3

  今天,有幸借全县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现场会,和大家一同学习交流体会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的经验做法,非常高兴,不妥之处,请大家批评指正。

  10月30日县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推进会后,常村镇立即行动,迅速在全镇抛起了一场以“三无一规范一眼净”为标准的人居环境清理大行动,现将活动开展以来的有关情况简要汇报。

  一、措施有力,上下联动

  镇党委、政府多次召开专题会研究部署此项工作,成立了以镇党委书记为组长、镇长为常务副组长、班子成员为副组长及有关所站长为成员的常村镇改善农村人居环境领导小组,并明确了一名班子成员具体抓,实行所有班子成员包管理区,机关干部分包村,村两委干部分包重要路段和重点区域,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成立了办公室,抽调人员充实力量,办公室配套有必要的办公设备。结合我镇实际,按照因地制宜、突出重点、分类指导、区别不同情况推进治理的总体要求,科学制定了常村镇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实施意见,明确了总体要求、工作任务、时间安排、机制保障及考评奖惩标准等。

  二、强化宣传,营造氛围

  县动员会后,我镇立即召开了由各村三委干部、全体机关干部、镇直有关单位参加的动员大会,进行了层层发动,对各村、各单位一把手施加压力,明确为该项工作的.第一责任人,要求深入一线,靠前指挥,工作成效要立杆见影。会后,各单位也相继召开了动员会进行宣传发动。悬挂横幅30多条,张贴临时性标语230多条,固定性宣传栏10个,还充分利用广播啦吧等进行宣讲,镇里出动2台宣传车不间断巡回宣传,强力宣传有关政策,积极引导鼓励群众广泛参与,目前全镇广大干部群众的积极性都非常高,清洁家园改善居住环境的热情高涨,一场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攻坚战正隆隆烈烈地进行着。

  三、积极行动,成效显著

  为了确保此项活动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按照突出重点、次第展开、逐步提升的要求,我们突出把省道逍白公路沿线的行政村和市道曹常线及县道丁铁线沿线的行政村作为重点,把镇区及镇直单位作为重中之重,把位于偏远、居住深山环境条件先天不错的部分村作为后期治理。截直11月12日,我镇有20个行政村已全面启动,镇直单位有12个,前期镇级投入财政资金6万元,投入专用垃圾清运车2辆,启动垃圾填埋点2处,投入专业清洁队18个人员160人。每天群众自愿行动人数约3000人,自觉对居住的房前屋后进行清运整治,院内物品摆放有序,做到了垃圾不乱倒,污水不乱排。通过整治,镇区内已不存在占道经营、私搭乱建、乱停乱放,做到了垃圾定点定时清运掩埋,各类主干道路路肩的杂草已全部清除,路上无挡道占路杂物,路沟内及视线范围内无塑料袋、破衣服等垃圾堆放,基本实现了“三无一规范一眼净”.下一步,我镇将把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作为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一项重要内容来抓,作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的重点工作去落实,自行加压,强力推进,形成效机制,确保县委县政府确定的“三无一规范一眼净”整治工作持久长效,为迎接省委的考核验收做出常村新的更大的贡献。

  谢谢各位!

  人居环境整治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4

  20xx年11月7日,市环境整治暗访组对镇开展了人居环境整治暗访,并形成问题反馈。镇党委、镇政府根据反馈情况召开了专题会议,把反馈的问题整改作为重大政治任务、重大民生工程、重大发展问题来抓,并且举一反三,开展横向联系,对没有接受暗访的行政村、自然屯同时整改,建立了目标清晰、责任明确、层层落实的整改落实执行机制,实行“建立台帐、明确责任、督办落实、办结销号”的闭环式管理模式,全力全速落实整改各项措施,切实抓好责任追究工作,认真落实镇党委、镇政府决策部署,以高度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行动自觉抓好整改落实。现将我镇贯彻落实市环境整治暗访组反馈意见的整改情况报告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截至目前,在市环境暗访组反馈的8项问题清单中,已全部完成整。

  (一)加强组织领导,制定整改方案。镇党委、镇政府对市人居环境整治暗访反馈问题整改工作高度重视,镇党委、镇政府召开了专题会议听取情况汇报,研究制定整改落实措施;成立了由镇长任组长、镇人居办任成员的环境整治督察整改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环境整治督察整改工作的推进。明确责任单位、责任人员和整改完成时限。协调、督导、考核,整改一个、销号一个、一抓到底。

  (二)举一反三抓整改,深入开展自查自纠。我镇以市人居环境整治反馈问题整改为契机,举一反三、深挖根源,全面开展突出环境问题大排查、大执法、大整改活动。一是开展全镇人居环境“地毯式”集中行动。从20xx年5月份以来,安排全镇包村干部65人深入各行政村屯实施全镇环境卫生整治“地毯式”集中行动,按照“镇不漏村、村不漏户、户不漏项”的`原则,对全镇23个行政村、45个自然屯进行集中清理,对好的村屯提出表扬,并在年终责任制及给予加大环境整治专项资金的奖励,对环境不合格的村屯限期整改,整改后仍不合格的村屯,将在责任制扣分,扣减镇环境整治补助资金。

  (三)严肃责任追究,推进整改见底到位。人居环境整治督察组,由镇长亲自带队逐村、逐道、逐户进行督查,并对督查发现的问题限期整改,对整改不及时、不到位,问题仍然突出、问题出现反弹负有监管责任的部门、村干部、包村干部,严肃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对思想认识不到位、责任落实不到位、问题整改不到位,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的相关责任人,严肃问责,绝不姑息迁就,确保真正做到“问题没有调查清楚不放过、违法行为未严肃处理不放过、问题解决不彻底不放过、处罚问责不到位不放过、群众不满意不放过”。

  二、存在问题

  虽然我镇对市人居环境整治暗访反馈问题整改落实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但距离市委、市政府的要求及人民群众的期待还有不少差距,特别是环境基础设施建设、人居环境整治保持常态化等方面,还存在不少矛盾和问题,整改任务依然艰巨。

  三、下步工作打算

  在下步工作中,我镇将继续深入学习贯彻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新要求,按照市人居环境整治暗访组反馈问题的意见要求,坚决落实好市人居环境整治暗访组提出的各项整改任务,以壮士断腕的狠劲、猛药去疴的决心,以更严、更实、更硬的措施,切实把市暗访组反馈意见的各项要求贯彻落实好,把存在的问题整改好,着力推进人居环境质量的持续改善,以落实整改的实际成效提高生态建设水平,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

  人居环境整治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5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美丽宜居乡村,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一项重要任务,事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事关广大农民根本福祉,事关农村社会文明和谐。为充分掌握南充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现状、剖析整治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南充市统计局于近期选取有代表性的南部、西充2个县,各选取3个村(南部县碾盘村、齐心村、书房坪村,西充县转山河村、麻柳垭村、李家嘴村),组织人员开展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抽样调查,并与乡村干部,农业农村局等部门座谈,形成本调研报告。

  一、调查样本的基本信息

  本次调查分为农民问卷和农村问卷两个部分。农民问卷调查对象为18岁以上常住村民,共120人。其中男性对象102人,女性对象18人,包括2个村干部、2个乡干部、116个村民。农村问卷调查对象为6人,均为各村熟悉村情的村干部。

  二、目前农村环境整治工作开展情况

  农民问卷调查显示,调查对象都听说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相关政策,而有90%的人是通过村、镇干部开会传达的渠道了解这些政策,同时调查访问对象所在村都有开展人居环境整治行动;在对于“环境整治变化最大”的调查中,选择排在前四位(共9个选项)分别是:“生活垃圾可以处理好”、“生活污水可以处理好”、“道路变好变宽”、“村里变整齐有序”。在对当前人居环境整治的成果满意度调查中,86.7%满意,11.7%是一般和较满意,1.6%是不太满意。同时农村问卷调查显示,其生活垃圾处理率平均值为96.3%,生活污水处理率平均值为89.6%,卫生厕所使用率平均值为75.5%;有4个样本村近三年开展过植树造林绿化行动,有5个样本村农民建房有统一规划。样本村人居环境整治能取得这样初步的成效,与南充市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进一步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水平所采取的一系列措施有关。

  近年来,南充市以建设美丽宜居村庄为导向,以农村垃圾、污水治理和村容村貌提升为主攻方向,实施规划编制、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农村“厕所革命”、旧村改造和村容村貌提升、长效机制建设等“六大行动”,加快补齐农村人居环境突出短板。

  (一)全面推行村镇规划编制

  推进“多规合一”,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相衔接,注重融入文化、旅游元素,因地制宜,分类制定镇(乡)规划、村庄规划。组织编制特色小镇、传统村落、重点镇污水、县域农村生活垃圾等专项规划设计。完善村镇规划建设管理相关技术标准体系。加强乡村建设规划许可管理,同步加强批后监管。目前南充市大力推进南部县省级县域乡村建设规划编制试点、西充县金源乡省级乡村规划编制试点,全市1290个贫困村均编制了村庄规划,正全面有序推动其余各县(市、区)按照省上的规划指导体例进行乡村振兴规划编制工作。

  (二)实施农村生活垃圾治理行动

  (1)巩固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成果。积极落实《南充市城乡垃圾处理设施建设三年推进方案》,推行农村生活垃圾集中收集处理。巩固提升“户分类、村收集、镇运输、县处理”收运处置模式,加快补齐农村生活垃圾收转运设施,增加收集点和转运车辆,推动乡镇垃圾中转站提标升级,确保收储运系统运行正常。

  截至20xx年5月底,全市已建垃圾池和收集、分类减量池个数21243个,已建乡镇压缩式垃圾中转站46个,建立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的县比例达到100%。

  (2)有效控制农业面源污染。严格控制农业用水总量,减少化肥和农药使用量,基本实现农作物秸秆、畜禽粪便、农田残膜资源化利用。截至20xx年5月底,开展粪污资源化利用的行政村比例达90%以上,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率达到87%,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达到85.6%,废旧农膜回收利用率达到78%。

  (3)开展农村存量生活垃圾治理。重点整治垃圾山、垃圾围村、垃圾围坝,大力推进非正规垃圾堆放点整治工作,建立工作台账,逐步销号。优先治理饮用水水源地、重点流域等区域存量生活垃圾,积极清理农村积存的生活垃圾、建筑垃圾和白色污染,防止城市垃圾等各类废弃物下乡。

  (三)实施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行动

  (1)开展农村水环境治理。将农村水环境治理纳入河长制、湖长制管理,采取综合措施恢复农村水生态。以房前屋后河塘沟渠为重点,实施清淤疏浚,逐步消除农村黑臭水体。力争创建以“水安全有保障、水资源有保证、水生态有保护、水文化有底蕴、水景观有特色”建设目标的“水美新村”200个以上。

  (2)分类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积极落实《四川省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五年行动方案》。优先实施聚居度高、环境质量要求高的区域污水治理,对靠近城镇的村庄,将管网纳入城镇处理系统;对其他农村地区推广小型化、低成本、易维护的分散式生活污水处理设施。

  截至20xx年5月底,全市已完成837个农村居民聚居点污水治理工作,建有乡镇污水处理厂(站)260座,覆盖率达64.05%。建有集中式、分散式等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或纳入城镇污水管网的行政村比例为15.6%。农村生活污水乱排乱放得到管控的行政村比例为100%。

  (四)实施农村“厕所革命”行动

  (1)统筹农村公共厕所建设。积极落实《南充市“厕所革命”实施方案(20xx-20xx年)》,结合幸福美丽新村和扶贫新村建设,逐步完成675座乡村公共厕所新建和改建任务,研发推广使用装配式环保农村公厕,重点完善村级服务中心、学校等公共场所公厕配建。

  (2)推进农村户用厕所改造。合理选择改厕模式,按照群众接受、经济适用、维护方便、不污染公共水体的要求,加快推进农村户用厕所改造。结合农村危房改造、易地扶贫搬迁、地灾避险搬迁等,全面推进农村户用厕所配套。推进农村户用厕所改造与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有效衔接。

  (3)加强厕所粪污治理。鼓励各地结合实际,建立厕所粪污贮存、收集、运输、处理体系,将厕所粪污无害化处理并资源化利用,推行粪肥还田。

  (4)加快推进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以沼气和生物天然气为主要处理方向,以农用有机肥和农村能源为主要利用方向,深入推进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

  截至20xx年5月底,全市农村拥有户用卫生厕所农户占总户数的48.5%;建有公共厕所的行政村比例为100%;开展厕所粪污资源化利用的行政村比例为90%。

  (五)实施旧村改造与村容村貌提升行动

  (1)推进农村道路建设。加快推进通村公路建设,加强村内通组、入户道路建设,完善村庄内部道路交通系统,实现村村硬化、户户有改善,基本解决村内道路泥泞、村民出行不便等问题。目前全市村内主要道路硬化的行政村比例达100%。

  (2)实施旧村改造。坚持把旧村风貌改造与环境整治相结合,不断推进农村美化、绿化、硬化、亮化、净化。整治公共空间和庭院环境。积极推进“农村土坯房改造行动”,持续开展农村危房改造工作,逐步消除私搭乱建、乱堆乱放。推进乡村公共空间和道路照明亮化,推广使用节能灯具和新能源照明。

  (3)大力改善农村生态环境。统筹乡村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修复乡村生态环境和田园景观格局。结合绿色村庄建设,积极开展植树造林、古树名木保护、湿地恢复等工作。目前全市村内主要道路实施绿化的行政村比例达20%。

  (六)实施长效机制建设行动

  目前全市建立有制度、有标准、有队伍、有经费、有督查的村庄人居环境管护长效机制的县比例达90%,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内容纳入村规民约的行政村比例达100%,9个县农村垃圾收运均不同程度地做到了专业化、市场化建设和运行管护。

  三、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中存在的问题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是一项系统工程,也是一场持久战,根据本次抽样调查的结果显示,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和短板。

  (一)农村人居环境建设资金短缺,投入仍显不足。一是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范围广、资金投入大、后续维护管理费用高。虽然各级政府,无论是相应配套政策还是直接的项目资金扶持力度都很大,但对于广大农村来说还是稍显不足。农民问卷调查显示,有63位调查对象(占总人数52.5%)在“环境整治中的困难”调查中选择了“政府的财政投入不够”,排在六个选项的第一位。二是由于一些村没有集体经济收入,筹集资金比较困难,只能依靠上级财政投入,农民自筹和募集社会资金有很大难度。农村问卷对“人居环境整治的主要资金来源”的调查显示,6个样本村中有5个村选择了“乡级及以上政府”,而只有1个村选择“村集体”和“村民自筹”。三是农民问卷在“是否愿意付费”以及“愿意出多少钱”的调查中,100%的调查对象愿意付费,其中有75%的人选择“每年50元以下”,而选择“每年300元以上”仅占比2.5%。这说明有必要继续完善环境治理依效付费制度和农户付费合理分担机制,让村民为环境付费有理有据、合情合理。

  (二)制度建设不够完善。农民问卷调查显示,调查对象对“环境整治的不足”的选择排在前三项有:“农户庭院,房前屋后没有整理打扫”、“改厕进度慢”、“垃圾清运处理不及时”;对“最希望改善的方面”的选择排在前三项有:“生活垃圾处理更及时干净”、“生活污水处理更及时干净”,“整修硬化村里道路”。对“环境整治中的'困难”调查显示,18人选择了“设施无人维护”,排在六个选项的第二位。这说明部分农村在垃圾治理,污水治理和厕所革命以及村容村貌提升行动方面还是存在不足,缺乏切实可行的环境卫生管理制度及环保设施的维护管理运营制度,导致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巩固提升难、环保基础设施维护运营难,不能够有效发挥作用;同时还需完善高效的治理评估机制与监督机制。

  (三)农民环保卫生意识有待加强,参与、配合积极性不高。农民问卷调查显示,有54位调查对象(占总人数45%)在“环境整治中的困难”调查中选择了“村民卫生意识不够”,排在六个选项的第二位;在“村民健康卫生意识”的调查中,75%选择“好”,25%选择“较好及一般”。这都说明村民的健康卫生意识有待提高。同时引导群众参与环境整治机制还不健全,农民群众自主投工投劳的热情和积极性还有待提高。

  四、对南充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的建议

  (一)保障资金投入。一是要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创新政府支持方式,采取以奖代补、先建后补、以工代赈等多种方式,充分发挥政府投资撬动作用,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加大金融支持力度,支持收益较好、实行市场化运作的农村基础设施重点项目开展股权和债权融资;调动社会力量积极参与,支持农村人居环境设施建设和运行管护。二是要以产业为依托,结合农业供给侧改革,积极探索乡村振兴、产业兴旺的新理念、新模式,针对不同区域、不同村情,区别对待,因地施策,不断壮大村集体经济,加强产业支撑,增加村集体收入,让村集体有一定经济能力管护村庄环境卫生。三是加快建立并实施环境治理依效付费制度,健全服务绩效评价考核机制。完善垃圾处理收费制度、鼓励有条件的村庄探索建立污水处理农户付费制度,完善财政补贴和农户付费合理分担机制。

  (二)开展试点示范。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是一项长期的工作任务,各地要因地制宜,不搞一刀切。要按照“典型引路、示范带动,突出重点、全面推进”的工作思路,以美丽乡村建设为平台,以农村综合环境整治为重点,在省上培育的乡村振兴示范村中,每县根据山区、丘陵和平坝等不同地势特征,确定5—10个村进行试点,按照相关技术规程和要求,打造一批示范样板,及时总结推广具体经验做法。通过以点带面、示范带动,循序渐进,分步实施,促进农村环境整治工作的整体提升。

  (三)健全保障机制。一是要建立完善村庄环境保洁制度与垃圾清运长效机制,发挥好村级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村民的自我管理、自我服务作用,使建设管护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成果成为广大村民的自觉行动。二是健全环保设施长效管护机制,做到设施建管并重,加快培养常态化的管护队伍和服务网络,保证环境整治的可持续发展。三是健全督查考核机制。建立全面的考核评价监督制度,将环境保护治理和环保项目建设等情况纳入领导干部责任目标,纳入环保督查重要内容,同时加强环保日常监督考评,以考核为抓手,推动农村人居环境持久改善。

  (四)强化宣传教育,努力营造良好氛围。一是要深入开展全方位、多形式、多层次的宣传教育活动,着力提升广大村民环境整治的主体意识和环保意识;要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内容纳入村规民约,引导大家养成良好卫生习惯,提升文明素养。二要通过环境整治相关工作的逐步开展,进一步提升乡村特色、改善村庄环境,激发村民的满足感和幸福感。从而引导群众珍惜环境整治成果,自觉遵守村规民约,积极参与村民自治。三要积极组织开展农村美丽庭院评选、环境卫生光荣榜等活动,增强农民保护人居环境的荣誉感。充分利用报刊、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体和网络新媒体,广泛宣传推广各地好典型、好经验、好做法,努力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良好氛围。

  人居环境整治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6

  20xx年11月7日,市环境整治暗访组对镇开展了人居环境整治暗访,并形成问题反馈。镇党委、镇政府根据反馈情况召开了专题会议,把反馈的问题整改作为重大政治任务、重大民生工程、重大发展问题来抓,并且举一反三,开展横向联系,对没有接受暗访的行政村、自然屯同时整改,建立了目标清晰、责任明确、层层落实的整改落实执行机制,实行“建立台帐、明确责任、督办落实、办结销号”的闭环式管理模式,全力全速落实整改各项措施,切实抓好责任追究工作,认真落实镇党委、镇政府决策部署,以高度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行动自觉抓好整改落实。现将我镇贯彻落实市环境整治暗访组反馈意见的整改情况报告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截至目前,在市环境暗访组反馈的8项问题清单中,已全部完成整。

  (一)加强组织领导,制定整改方案。镇党委、镇政府对市人居环境整治暗访反馈问题整改工作高度重视,镇党委、镇政府召开了专题会议听取情况汇报,研究制定整改落实措施;成立了由镇长任组长、镇人居办任成员的环境整治督察整改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环境整治督察整改工作的推进。明确责任单位、责任人员和整改完成时限。协调、督导、考核,整改一个、销号一个、一抓到底。

  (二)举一反三抓整改,深入开展自查自纠。我镇以市人居环境整治反馈问题整改为契机,举一反三、深挖根源,全面开展突出环境问题大排查、大执法、大整改活动。一是开展全镇人居环境“地毯式”集中行动。从20xx年5月份以来,安排全镇包村干部65人深入各行政村屯实施全镇环境卫生整治“地毯式”集中行动,按照“镇不漏村、村不漏户、户不漏项”的原则,对全镇23个行政村、45个自然屯进行集中清理,对好的村屯提出表扬,并在年终责任制及给予加大环境整治专项资金的奖励,对环境不合格的.村屯限期整改,整改后仍不合格的村屯,将在责任制扣分,扣减镇环境整治补助资金。

  (三)严肃责任追究,推进整改见底到位。人居环境整治督察组,由镇长亲自带队逐村、逐道、逐户进行督查,并对督查发现的问题限期整改,对整改不及时、不到位,问题仍然突出、问题出现反弹负有监管责任的部门、村干部、包村干部,严肃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对思想认识不到位、责任落实不到位、问题整改不到位,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的相关责任人,严肃问责,绝不姑息迁就,确保真正做到“问题没有调查清楚不放过、违法行为未严肃处理不放过、问题解决不彻底不放过、处罚问责不到位不放过、群众不满意不放过”。

  二、存在问题

  虽然我镇对市人居环境整治暗访反馈问题整改落实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但距离市委、市政府的要求及人民群众的期待还有不少差距,特别是环境基础设施建设、人居环境整治保持常态化等方面,还存在不少矛盾和问题,整改任务依然艰巨。

  三、下步工作打算

  在下步工作中,我镇将继续深入学习贯彻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新要求,按照市人居环境整治暗访组反馈问题的意见要求,坚决落实好市人居环境整治暗访组提出的各项整改任务,以壮士断腕的狠劲、猛药去疴的决心,以更严、更实、更硬的措施,切实把市暗访组反馈意见的各项要求贯彻落实好,把存在的`问题整改好,着力推进人居环境质量的持续改善,以落实整改的实际成效提高生态建设水平,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

  人居环境整治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7

  根据县人大常委会20xx年工作安排计划,6月16日,县人大副主任陈太阳带领县人大环资工委、县人大财经工委、县政府办、县住建局、县环保局、县司法局、县文明办、县水务局、县林业局等单位相关负责人深入到地瓜镇下木卡村、新店镇细汆村进行了调研,并在新店镇召开座谈会,听取乡镇领导、基层人大代表、有关站所负责人和村支“两委”成员对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建设的意见和建议。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农村环境整治取得的成效

  近年来,县人民政府高度重视农村环境建设,把农村环境整治工作摆在十分重要位置,大力加强环境保护工作力度,不断改善农村卫生条件和人居环境。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扎实推进“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建设,全面开展多种形式的农村环境综合整治行动,启动和打造了一批试点示范村。

  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推进情况。一是编制了地瓜镇木卡村下木卡、洋鸡箐,江西坡镇细寨村人居环境整治规划。二是扎实推进试点村创建工作。完成木卡村下木卡、洋鸡箐广场用地征地工作,启动实施了规划区内房屋立面改造、环境改造、改厕换瓦等人居环境改造项目,预计8月底完成改造工程。2个工程已完成总投资1100万元。三是完成南湖街道大湾村一组、刘家坡组、盘水街道高兴村兰花塘组、龙吟镇硝硐村石寨平组等8个乡镇(街道)13个村民小组、1个社区“四在农家 美丽乡村”建设规划编制工作;完成《普安县中部片区改善农村人居环境规划》。四是完成农村危房改造和小康房建设32594户(20xx—20xx年)。五是建成投用普安县垃圾填埋场,处理能力35吨/天,覆盖县城、三板桥及地瓜等区域群众生活垃圾处理;启动普安县城镇生活垃圾收运系统工程项目建设,建设13个垃圾转运站及配套设施。目前,楼下、新店正在建设主体工程,青山、盘水街道等9个乡镇(街道)转运站已完成场地平整。六是建成投用普安县城污水处理厂。青山污水处理厂已经建成,并开始试运行。

  二、当前农村人居环境卫生面临的突出问题

  (一)村民环境意识淡薄,观念依然落后。近年来,尽管我县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深入推进“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创建活动,开展创建“文明村寨”等,但群众对改善人居环境条件、推进绿色家园建设的认识不足、主动性不强,一些村民对“脏、乱、差”现象习以为常,甚至麻木不仁,缺乏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参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自觉性较差,生活观念依然较落后。

  (二)农村生活污染增多,多数村寨人居环境仍然较差。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随之生活污水和垃圾数量也持续增多。农民生活污水、塑料袋、易拉罐、酒瓶等垃圾,大部分未经处理,就随意倾倒、随意排放,日积月累,垃圾越堆越多,污染越来越重。如下厂河流域部分村民将生活垃圾、畜禽粪便直接倾倒和排放到河流里,对我县五嘎冲水库水源及当地老百姓生活环境造成了污染。

  (三)公共设施配套薄弱。大多数村没有设置和建设垃圾箱、垃圾池,村民没有倾倒垃圾的地方。如新店镇辖5村1社区98个村民小组只有清运车1辆、保洁员5人、垃圾箱43个(平均每个组达不到1个),这个问题在我县多数乡镇都存在。大多数村只注意房屋建设,而对新村道路、供电、供水、排污、卫生、绿化、美化、亮化、垃圾和污水处理等附属设施大多没有同步建设、及时配套,硬件设施投入不足,环卫设施不配套。

  (四)“六乱”现象依然突出。柴草乱堆、粪土乱堆、污水乱泼、垃圾乱倒、畜禽乱跑、乱搭乱建的“六乱”现象还很突出。农村房前屋后、路边随处可见乱推的玉米杆、烟杆、柴草、农家肥;散养的鸡鸭、猪、牛等畜禽粪便随处可见;厕所、厨房、猪圈、牛圈等附属设施存在乱搭乱建现象,这些现象严重影响了农村人居环境。

  (五)管理机制不完善。一是村民自治存在薄弱环节。村规民约不够完善或执行不好;二是大部分村缺乏公共卫生管理机构,环境卫生长期处于无人抓、无人管、放任自流状态;三是没有形成村环境卫生工作机制,收集、处理垃圾(污水)的责任没有完全落实到位。

  (六)环境治理成本高,乡镇财政压力大。垃圾处理从清扫、收集到运出处理每一个环节都要花钱,费用都比较高。如新店镇每天产生将近8吨垃圾,每吨垃圾从收集、运到兴义电厂平均花250元左右,一个月要花6万元,一年要支付70余万元。

  三、加快推进农村环境整治的几点建议

  目前我县农村环境卫生状况不容乐观,已经成为影响我县推进城乡统筹发展的突出问题,应引起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改善农村人居环境,要进一步强化“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六项行动计划的统揽作用,打造“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升级版,大力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10+N”工程,建设美丽宜居乡村,让农村群众生活更美好。为此建议:

  (一)加大宣传力度、进一步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环保意识。一是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网络、群众共商会、宣传栏、宣传标语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和有关知识,进一步提高广大人民群众对环保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提倡环保工作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切实增强广大群众参与清洁村庄建设、推进人居环境整治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二是学校要加强学生的环境保护教育。环境保护要从孩子抓起,要教育孩子不乱扔垃圾、节约用水、用电等环保行动,让我们的'学生成为广大农村的环保义务宣传员,为我们的环保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大力实施绿化工程行动计划建设,进一步推进绿色家园建设。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深入推进“绿色普安行动计划”,实施好退耕还林等工程,切实抓好普安绿色村庄创建计划,保持村庄山水生态格局与自然环境协调,加强古树名木保护、自然生态环境修复,保护森林等自然资源,培育和提升农林牧渔田园式生产景观。引导农民在房前屋后栽花种树,绿化美化庭院。在路旁沟边、村庄周围、田间地头造林绿化,减少土壤裸露,真正实现绿化、美化目标。

  (三)大力实施净化工程行动计划,深入推进农村环境整治工作。一是切实加强领导。各级党委、政府要高度重视农村环境整治工作,将该项工作纳入各级政府的民生工程,采取切实措施整治农村人居环境。二是坚持规划先行,研究制定农村环境保护规划。科学编制乡镇、村庄建设规划,统筹安排建设村镇基础设施,推进生活垃圾和污水处理设施区域共建共享。以县域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为基础,认真编制农村环保规划和垃圾处理等专项规划,明确农村环境整治的目标、任务、工作重点和政策措施。三是大力推行垃圾分类处理,建立健全农村生活垃圾户分类基础上的“村收乡镇运县处理”的垃圾收运处理体系,做到定点收集、定时清运,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四是多渠道筹措资金,加大对农村环境整治投入力度。在积极争取国家、省项目资金支持的同时,各级政府应将农村环保和环境卫生整治项目纳入各级财政预算,建立农村环保长期、稳定的投入保障机制。加大政策扶持力度,积极引导和鼓励社会资金参与农村环境保护。村庄清扫保洁费用可适当采用政府补助、村集体和农民自筹相结合的方式。五是解决有人办事的问题。乡镇要设立环卫站、每村根据实际至少落实1名以上保洁员专门负责垃圾的收集、清运工作(由县财政按照月工资预算到乡镇[街道])。六是落实河长制,保护河、湖、塘等原有水生态环境。七是推行农村生活垃圾和农业生产废弃物资源化回收利用,推广应用环境友好型农业生产,开展秸秆综合利用,规范处置农村工业固体废物及建筑垃圾,推动农村工业企业进园区,实行污染物集中处理。八是各级政府要把农村环境整治工作纳入有关单位年度工作绩效考核内容。

  (四)加强农村环境整治基础设施的建设。一是根据村庄人口、垃圾产生量等,配足和建设封闭式垃圾桶(箱)、垃圾池、垃圾运输车等设施装备。每个村庄配备相应数量的垃圾收集点和人力垃圾清洁车,每个乡镇(街道)建立垃圾中转站、购置垃圾转运车;二是加强农村水、电、路、宽带等基础设施建设。

  (五)大力实施农村美化亮化工程。实施好异地扶贫搬迁、新农村建设示范工程、村村通工程、农村饮用水工程、清洁村庄建设工程、文明村镇建设、农村改水改厕、农网改造等工程,因地制宜推动农村太阳能、沼气等设施建设,逐步提升农村可再生能源使用率。认真开展“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多彩贵州·美丽普安文明行动”活动,多形式、多角度、多措并举,全面发展,切实推进我县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工作进程,有效提升我县“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建设水平。

  人居环境整治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8

  城乡环境卫生是一个城市政治、经济、文件和文明程度的集中体现,直接关系到人民生活质量和经济社会发展。陈文浩市长在全市城乡环境卫生整洁行动推进会上明确指出,“要将城乡环境环卫整洁行动作为创建国家中心城市的基础工程、提升城乡品质的重大抓手和造福全市人民的民生事业来抓,以建立健全城乡环境卫生管理长效机制为重要目标”。为贯彻落实市、区开展城乡环境整洁行动精神,建设更高水平文明城市,大力推进“三大工程”“九大行动”,努力打造“四个芙蓉”,芙蓉环卫立足本职、干在实处。通过集中整治,建立常态长效的工作机制,大幅提升全区市容环境卫生水平,扮靓我们的家园。

  一、主要做法

  (一)智慧环卫提升管理水平

  开发“机械化作业车辆管理系统”,实现了对作业车辆的全程定位和科学调度,并对设备状态、作业质量及油料进行实时监控,解决了机械化作业“丢段”、油料偷盗等老大难问题,降低了机械化设备的`单位能耗。研发环卫巡查督查管理系统,强化队伍管理。通过安装手机APP,局、所两级路面管理人员只需登录系统,就能完成远程签到、签退,杜绝了“空岗”现象。下一步还将开发“垃圾运输管理系统”,实现对垃圾站点入站垃圾、满斗等情况的实时监控,提高垃圾运输质量和水平。

  (二)精细化作业确保常态长效

  一是加大整治力度。整合网格力量,重点围绕“五洗五清”内容,进行全面清洗、清理、清除,对渣土扬尘污染、门前三包秩序、乱摆摊担、乱吐乱撒、油烟污染、菜市场场外经营、流动菜市场、建筑工地、夜宵和流动摊点等进行整治,推进城区深度保洁,1-7月共清理城乡结合部、社区楼栋积存垃圾堆物1200余车(近4000吨),进一步提升环境卫生质量。二是加大执法力度。对违规运输渣土现象进行严厉打击,加强裸土复绿工作。进一步加强对主次干道、重点区域清洗、清扫保洁、降尘力度,创造整洁环境。三是加大清洗力度。创新推行“双车”作业,根据不同车型的特点,分别安排不同的作业时间和作业路段进行精细化作业。每天晚上安排23台大水车进行2次强冲作业,10台机洗车清洗中间护栏标线和边沟。白天安排76台水车人工配合清洗,6台机洗车作业,22台机扫车作业,实现了主次干道“道路清洗全覆盖”,作业质量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

  (三)环卫设施建设提质提档

  进一步提高垃圾收运管理和水平,提升城市形象和品质,创造宜居生活环境,新建和改建的公共站厕都采用环保密闭式的垃圾压缩设备,杜绝漏洒和二次污染。同时垃圾收运能力增强,由原来只能放置3吨左右的垃圾变为能放置7-8吨的垃圾,减少车辆运输次数的同时,缓解交通压力。

  (四)督查考核力促工作落实

  公正公平的督查考核是激发队伍活力的有效途径,为确保环境卫生整治工作取得实效,消除过去城内城外督查不平衡的现象,局督查科按照地理位置将全区划分为3个督查片区,构建“环卫督查微信群”,并将社区物业等纳入到日常督查中实现考核全覆盖,包括物业,门前三包范围,街道社区小区内所有环卫类问题,月底按街道和环卫所维护范围分别扣分排名。每天收集各作业单位数据、实时状态、作业效果等信息,一天一反馈,一周一汇总,一月一讲评,建立了绩效考核、调度讲评、督促检查、问题交办等4项推进机制,形成了环卫“大督查”模式。今年以来共计督查问题8660条,扣各作业单位业务考核11075分,得到各作业单位和人员的一致认可。

  二、存在的问题

  一是物业方面存在清扫时间晚、保洁频次少,卫生保洁不到位,标准不高等现象,导致环境卫生质量不高,建议公安局加强对物业公司管理、教育,物业公司加强对卫生的重视,街道要加强门前三包管理。

  二是流动摊担方面存在流动摊贩多,违规摊点、烧烤、屡禁不止,门店在路边乱倒油水、乱扔垃圾等问题,导致人行道油污、垃圾成堆,破坏了市容环境卫生,建议加强城管执法。

  三是临街门店存在随意堆放物品、乱倒污水、油水,乱丢垃圾、甚至占有公用果皮桶他用等现象,导致路面油污严重、反复清洗、油污反复存在,加大了卫生保洁难度。建议加强城管执法力度,街道加强门前三包管理。

  四是车辆乱停乱放方面存在车辆占用人行道、甚至占用车行道等现象,导致路面清扫、清洗难度大。建议公安局交警队加强查处力度,城管执法取缔人行道违停。

  五是菜市场周边存在垃圾成堆的现象,保洁难度大,污染了生活环境。建议加强城管执法力度,街道加强对市场方督查。

  六是在建工地存在乱倾倒生活建筑垃圾、乱丢生活垃圾等现象,导致沿线周边渣土污染,使清洗清扫频次增加。建议加强城管执法力度、加强管控。

  七是渣土工地存在工地周边长期路面泥沙污染,甚至无下水,常年积水后污泥较多等现象导致路面污染,建议加强城管执法力度、加强管控。

  八是市政、园林方面存在修路、浇水、修剪树枝、补栽后污染路面未及时善后,甚至不善后等现象,导致路面污染,建议各部门加强协作、加强部门自查,及时善后、清理路面污染。

  九是楼栋油污方面存在居民厨房窗台下油污污染、社区垃圾成堆及存在卫生死角等问题。影响了地域的整体观感、降低了整体卫生效果。建议社区加强居民教育、宣传、协作。

  十是街道范围内其他影响市容卫生的问题有乱堆物、破坏公共卫生设施等,导致卫生保洁难度加大,建议街道加强教育、宣传、发动居民,提高素质。加强城管执法力度、加强管控。

  三、下一步思路及举措

  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我区的市容环境卫生,必须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加以整治,以形成齐抓共管关注环卫工作、参与环卫生工作的强大合力,让大街小巷更加流光溢彩,芙蓉形象更加洁净秀美,使市民群众生活得更加幸福、舒心、美好。

  (一)合力推动,强化责任落实。统一思想认识,牢固树立“全局一盘棋”的意识,按照属地管理和行业管理原则,做到既各司其职,恪尽职守,又协同作战、合力推进,做到充分调配力量,主动“补位”,联合开展整治。同时加大投入,确保实施效果。

  (二)立体宣传,营造工作氛围。加大宣传力度,广泛发动单位、门店业主、社会组织和居民群众参与到环境卫生整治工作中来,营造人人知晓、个个参与的良好氛围。同时大力宣传推介工作中涌现出的好做法、好经验、好典型,最大限度集聚工作正能量。

  (三)强化督查,严格考评追责。成立环境卫生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巡查、督查通报制度,紧紧围绕“五洗五清”等中心任务,不定期开展专项督查。建立调度讲评制度,每月对工作开展情况进行一调度一讲评。出台考核考评办法,建立问责机制,对工作开展不力、责任落不到位实、推诿敷衍的单位和个人进行责任追究。通过严格考核,有效促进全区环境卫生水平提升,着力构建环境卫生常态长效机制。

  人居环境整治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9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美丽宜居乡村,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一项重要任务,事关广大村民根本福祉,事关农村文明和谐。根据市统计局安排,我局安排专人对我县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进行了专题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县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开展情况

  (一)加强组织领导,夯实环境整治基础

  1.健全组织机构。全县镇办和村居都成立了农村环境整治专门领导小组和工作机构,确定分管领导,抽调专人负责此项工作。同时,采取分片包干、设立街路巷长等有效举措,使环境综合整治不留死角,规范有序推进。

  2.明确工作思路。在抓工作中注重“三个结合”(与脱贫攻坚、美丽乡村建设、文明家园创建相结合),做到“四个清洁”(清洁家园、清洁水源、清洁田园、清洁能源),确保实现“五有”(有机构、有环卫队、有垃圾箱、有清运设施、有保障机制)。

  3.落实工作经费。为保证农村环境整治工作正常开展,我县采取“国家争取一点、县财政扶持一点、镇办补贴一点、村组自筹一点”的“四个一点”办法,广泛筹措整治经费。去年先后投入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专项资金、就业扶贫资金以及镇办自筹资金累计达2000余万元,确保日常工作有序开展。

  (二)聚焦工作重点,推进整体环境提升

  1.强化设施建设。投资1100万元,完善基层环卫设施。为5个镇办22村(居)配备垃圾箱648个,垃圾转运车2辆,吸污车1辆。农村环卫设施达到每镇办至少2辆垃圾转运车、1处垃圾填埋处理设施,每个村民小组至少一个垃圾箱(池)的标准,确保生活垃圾有去处。新建村级卫生公厕46座,20xx年累计改建户用卫生厕所69745户。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51.25%。

  2.狠抓集中整治。聚焦脏乱差突出问题,突出集镇、河路、村庄、农户“四个重点”,大力开展农村环境卫生集中整治。坚持党员干部带头,广泛发动群众,大力开展以“清洁家园”为载体的环境卫生集中整治和爱国卫生运动。

  3.助力脱贫攻坚。为助推脱贫攻坚工作,将全县建档立卡贫困村列为农村环境整治重点村,倾斜人力、物力、财力,配强贫困村环境整治队伍、配齐贫困村基础环卫设施、加强贫困村环境整治专项督查。

  (三)建立长效机制,保障环境整治取得实效

  1.完善长效保洁机制。采取分片包干、设立街路巷长、实行县镇村三级联动、分级负责、人人参与、齐抓共管的环境整治工作格局。做到垃圾日产日清,集镇、村庄环境整洁,无暴露垃圾,基本达到“五有”、“三化”(门前、路边、田间的全面绿化)、“一统一”(生活垃圾统一集中处理),彻底改变了农村环境卫生脏乱差的面貌。

  2.建立监督考核机制。县上制定了《洛南县农村环境卫生保洁工作管理办法》和《洛南县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考核办法》、《洛南县农村改厕方案》等文件,镇办建立了农村环境整治日常保洁、经费投入、巡查监管等长效管理机制,确保按章办事,着力提高环境卫生整治工作知晓率和参与性。全县干部群众环保意识有了较大提高,都深刻认识到搞好环境卫生人人有责、户户受益。

  二、存在问题和困难

  (一)长效机制运行不力。部分镇(办)对本辖区环境卫生管理工作研究不透彻,措施不具体,没有一套切合本镇本村实际的长效管理机制,突出表现为环境卫生反弹现象严重,如个别镇办月通报排名从前三名下滑到后三名,在工作中出现被动应付、敷衍了事,纯粹为迎接检查过关搞临时突击现象仍旧存在。

  (二)环境整治工作力量比较薄弱,工作投入经费不足。工作经费保障落不到实处,相当一部分村没有专门负责人管理环境卫生,无专职保洁员,从而无法保证环境整治工作正常开展。

  (三)农村保洁人员流动性大,保洁效果不够理想。全县保洁员虽然达到2000余人,由于工资相对较低,难以调动保洁员的`积极性,加之素质参差不齐,责任意识淡漠,保洁效果不够理想。

  (四)农民群众缺乏垃圾分类意识,生态环保意识较差。各种垃圾混装、乱倒、乱扔、随意损坏绿地、公厕等公共设施,不讲卫生的陋习没有完全根除。全民参与环境卫生清扫保洁的意识还有待进一步加强。

  三、工作建议

  (一)强化组织领导,夯实工作责任。各镇办要高度重视辖区,特别是贫困村环境卫生整治工作,结合各自实际以村居为单位制定详细、周密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要组织各方力量,采取得力有效措施强力推进,落实到位。

  (二)树立以人为本,激发全民参与。广大群众是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责任主体,要把组织发动群众参与作为第一抓手,多形式、多角度、多层面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充分激发群众参与其中的积极性、创造性。完善“户分类、村收集、镇转运处理”的.农村垃圾收集处理体系,力争实现95%以上的村庄生活垃圾得到有效全面治理。

  (三)因村分类施策,把握整治重点。根据村与村之间特点不同,情况各异,要按照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原则,在整治中注意引导各镇(办)立足村情、村貌、村需,指定不同目标、推进力度和推进措施。进一步完善我县农村环境卫生清扫、保洁、清运机制,实现乡村环境卫生保洁常态化管理,倾力打造人居和谐,山清水秀的美丽乡村。

  (四)强化舆论引导,加大环境治理。一是发挥“两代一委”的作用,积极让他们参与到环境卫生保洁工作的宣传、监督、考核、评比中。二是充分发挥党员模范带头作用,要求党员带头自觉整治好自家庭院、房前屋后的卫生,示范带动广大群众参与环境整治工作。三是深入开展环境卫生模范户、美丽庭院、模范村创建等活动,通过发放宣传单、张贴宣传标语、网络宣传等方式,着力推进观念大转变、陋习大革除、习惯大养成、素质大提升,强化村民环境卫生意识。

  我们要动员各方力量,整合各种资源,强化各项举措,统筹城乡发展,统筹生产生活生态,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加快补齐农村人居环境突出短板,持续推进我县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倾力打造天蓝水净、绿荫环绕的生态环境,实现人居和谐、山清水秀的美丽乡村。

  人居环境整治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10

  建设美丽宜居乡村,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是广大农民群众的迫切愿望。现就近年我县开展此项工作有关情况和下一步工作建议予以汇报交流。

  一、基本情况

  我县共有268个行政村,1600多个自然村,2106个村民小组,从20xx年开始,我县按照“规划引领、示范带动、梯次推进、长效巩固”的思路,从治理村庄布局“杂乱散”、环境卫生“脏乱差”入手,定规划、抓建设、建机制、强管理,全面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和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截至目前,已建成美丽乡村核心区188个,卫生乡村实现全覆盖,创建国家级美丽宜居乡村1个,省市级美丽乡村10个,市级生态乡村39个,今年建设的.37个美丽乡村建设已完成90%工程量。

  二、工作做法及成效

  1.坚持高起点规划,科学绘制美好蓝图。加强顶层设计,强化规划引领。

  一是高点站位、长远谋划,制定了《美丽乡村建设五年规划》和《美丽富平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实施意见》、农村改厕、垃圾污水治理三年计划等纲领性文件,依据《富平县城市总体规划(“多规合一”)》,聘请专业机构编制了《美丽乡村建设总体规划》、《县域村庄布局规划》明确了村庄布局、产业定位和建设时序,为全面推进工作提供了重要依据。

  二是示范引领、分类推进,编制完成205个村《村庄规划》,逐村确定了核心区,优先打造启动区,引导和鼓励群众向核心区集聚,有效地解决了“摊大饼式”低水平重复建设问题。

  三是精心指导、严格把关,在全省率先推行驻村规划师制度,先后从西北设计院、陕建集团聘请50多名规划师,每人负责3-4个村庄,精心规划指导、严格方案把关、加强过程管理,保证了建设的质量和效果。这一做法受到中省充分肯定,中央电视等主流媒体进行了报道台。

  2.坚持高标准建设,着力打造宜居家园。聚焦全面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这一目标,坚持点线面相结合,统筹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一是按照梯次推进原则,每年选定30到50个村,以核心村为重点,高标准实施道路硬化、环境美化、垃圾污水处理、厕所革命等十项工程,完善教育、医疗、文化等服务设施,极大改善了农村的基础条件。同时以富淡路、底张路、108国道等13条道路沿线宽幅林带绿化提升为重点,完善基础设施、实施立体绿化、建设特色村牌,打造“绿、美、畅、洁、安”的美丽道路风景线。

  二是按照因地制宜原则,围绕体现农村特点、彰显地域特色、留住乡愁乡韵,充分挖掘乡村的历史文化、民俗特色,精心打造巷道院落、门前花坛、节点广场,建设文化长廊,让群众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三是按照统筹兼顾原则,针对部分贫困群众住房条件差这一实际,创造性实施了农村人居环境改善和小产业帮扶“两个全覆盖”工程,通过修缮粉刷房屋、整修电路、硬化地面、添置家具等多种形式,帮助5742户贫困群众进行人居环境改善,实现了个体与整体、屋内与屋外的协调统一。目前,全县通村路硬化率达到100%,巷道硬化率达到90%以上,林木覆盖率达到32%,农村电网改造、安全饮水工程、村文化广场建设实现全覆盖,农村生活垃圾就地填埋处理率达到90%以上,20xx年完成农村改厕1.3万户,卫生厕所覆盖率达到48%,创建“美丽乡村·文明家园”示范村170个。

  3.坚持精细化管理,不断巩固建设成果。,始终坚持三分抓建设、七分抓管理,不断完善各项机制,持续巩固建设成果。

  一是健全常态化管理机制,制定了《富平县农村公共设施管理办法》、《富平县农村环境卫生长效机制管理办法》,修订完善了村规民约、保洁员管理、垃圾收集转运等多项制度规定,坚持定期排查修复维护建设成果,确保了日常管理的规范化和有序化。

  二是开展常态化综合整治,按照干净、平坦、整洁标准,坚持在春节、国庆、夏收秋秋收定期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扎实开展“净美富平”、“领导包抓示范村”等创建活动,清理“三堆六乱”、整治卫生死角,着力解决垃圾乱扔、污水乱排、秸秆乱烧现象,巩固了整洁有序。

  三是加强常态化环卫保洁,光大垃圾焚烧处理厂建设进展顺利,14个镇区垃圾中转站开工建设,建成了城区无害化垃圾填埋场,为各镇村配备垃圾转运车、收集车、垃圾筒等设施,配齐农村保洁员1524名,按照每人每年筹集12—20元环境卫生整治经费,县财政每年每村奖补1万元,生活垃圾实现了日产日清,农村人居环境不断提升。

  4.坚持强力度保障,切实提升工作成效。始终把机制保障作为关键,在组织领导、资金投入、督查宣传和工作合力上下功夫,确保了工作有力有序推进。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成立由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的领导小组,成立8个专项工作组,定期召开会议,研究工作,解决难题,细化各镇办各部门责任分工,明确阶段要求,推动任务落实。

  二是加大资金投入,县财政每年列支专项资金,积极整合涉农项目资金,同时争取国开行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贷款,以“以奖代补”形式每村拨付300万元用于建设,近年来累计投入资金5.6亿元。

  三是强化督查宣传。每年将美丽乡村建设列入全县十大民生工程,列入责任目标考核,县人大、政协每年视察评议,坚持常态督查机制,定期开展观摩评比,建立微信公众号、曝光栏,开展美丽宜居示范村创建,评选表彰优秀保洁员、美丽家庭。四凝聚工作合力,坚持政府主导与群众参与相结合,建立部门包村制度,推行干部包村、党员包户,做给群众看,带着群众干,发动群众筹资筹劳,引导群众改造房前屋后,汇聚了共建美丽乡村、共享美好生活的强大合力。

  三、存在问题

  近年来,虽然我县美丽乡村建设、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有效的提升了农村基础设施,改善了村容村貌,得到了大多数农民群众和富平在外人士的认可,但从实实际情况和学习借鉴外地经验情况看,仍然存在一些亟需加强和改进的方面。

  1.思想认识待进一步提高。

  部分村组干部认识不到位,持续抓、主动干的意识不强,存在畏难情绪和等靠要思想。群众参与建设的积极性不高,存在等待、观望思想,支持和参与的热情不高,村民主体作用没有很好发挥,“干部干、群众看”,上热下冷现象突出,“人的新农村”建设滞后,村民自觉、自愿投入美丽乡村建设、自觉维护的美好环境局面没有完全形成。部分群众涉及到个人利益时,偏重算小账,采取软抵硬抗的方式应对,如清理占道经营,乱搭乱建建筑时,常常受到村民的阻挠。另外,由于村民的生活习惯没有改变,垃圾依旧还是往老地方扔,污水还是随便倒,新栽种的绿化树新建的花坛随手破坏,严重影响了农村环境整治建设的进度和效果。

  2.规划需更接底气,执行落地还不到位。

  部分村庄规划编制过程由于编制单位调研不深入、村组干部配合不到位等原因,导致规划成果脱离实际,群众不认可,难以实施落地;一些村在建设过程中随意变更,不按图纸施工,影响了当时建设效果和远期计划;大多数村对编制好的村庄规划置不理,平时管理和建设也是随心所欲,比如明确要求村庄核心区外不在投资,但大多数村仍继续实施核心区外的基础设施建设,农民建房自行其是,随意抬高地基,无人管理,严重影响村容村貌。

  3.农村投入保障机制还需进一步加强。

  建设美丽乡村,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涉及农村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垃圾污水治理、卫生厕所改造多个方面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虽然我县投入了大量资金,探索建立了多元投入机制,但是还存在以下问题:

  一是政府投入压力大。目前,我县大部分镇办创建资金主要靠政府投入,而单靠政府的投入毕竟有限,并且这种政府的投入主要是起引导、鼓励、做示范的作用,不可能全包全揽,面面俱到。

  二是农村居民自身投入少。农村居民虽然能够投入一定的建设资金,但其主要也是建设自家小院,对公共基础设施的投入很有限。

  三是引入社会投资难。乡村建设基本都是是公益性项目,没有回报,因而难以引入大量的社会资金。“资金融资渠道单一的实情,导致后续养护和管理措施不到位,难以长期持续维护建设成果。

  4.垃圾、污水、厕所、村容村貌改善任务还很艰巨。垃圾处理、污水处理、厕所革命、村容村貌改善是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重中之重,我县目前农村垃圾处理基本是就地填埋,污水管网覆盖率不足40%,卫生厕所48%,已建成美丽乡村仅完成启动区建设,核心区还没有建设完,惠及群众还不广泛。真正实现人居环境全面提升任务还很艰巨,实施这些工作即需要大量资金投入,还要动员广大农民群众参与。

  5.建设成果巩固和长效管理机制有待完善。近年来农村建设了大量基础设施、门前花坛、广场节点、公共厕所、绿化苗木、垃圾污水处理设施,配备了许多环卫设施、健身器材等,对这些公用设施一些村组管理不到位,破损无人修复。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大多数还停留在集中突击整治,一些村保洁员设置不合理,3000多人的村一两名保洁员,难以保证垃圾日产日清,一些农村保洁员责任心不强,只拿工资不干事,环境卫生死角和反弹问题没有得到彻底解决,制定的管理制度落实不很到位。

  四、做好下一步工作的建议

  1.加强舆论宣传,提高思想认识。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抓好美丽乡村建设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必须解决好思想认识问题。要通过各种方式和途径,让广大干部群众充分认识重大意义,进一步营造舆论氛围。

  一是加大中省市美丽乡村建设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政策和我县工作的宣传力度,积极学习借鉴浙江“千村万村”和外地先进经验,特别是教育群众自觉整治门前卫生、主动改建户厕、维护公共设施,让群众充分认识到农村的公益是全体村民的公益,这种公益除政府有责任和义务外,最主要的还应该是谁享受谁负责,村民既然是享受这种公益的主体,也应是投入物力、精力和心力去建设和维护的责任主体。

  二是在各村文化广场、乡村超市等村民娱乐活动场所张贴悬挂人居环境综合整治的版面、条幅、宣传画等,向广大群众宣传环境整治工作内容及意义。同时,要充分发挥广场舞队、艺术表演队等民间艺术团体作用,通过举办人居环境整治文艺汇演等方式,提升群众自觉改善人居环境的思想意识,引导村民开展健康向上的活动。

  三是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为载体,积极开展“美丽乡村·文明家园”创建活动,在各村大力开展道德模范评选、“好婆婆、好媳妇”、“星级文明户”、“卫生示范户”、“美丽庭院”评选等活动,用身边人带动、教育身边人,打造文明乡风,实现美丽乡村建设既要外美,也要内美的要求,四是修订完善村规民约,提高农民的环境美化意识,鼓励和引导农民群众自助自愿投工、投劳、投资,把建设美好家园作为共同的公益来做,以“人的新农村”催促、规范、实现、保障“物的新农村”。

  2.坚持规划引领,突出规划落地。

  一是村庄规划编制要深入村组,深入农户扎实现场调研,了解农民所需所盼,要与村组干部多交流,编制出规划初稿充分征求干部群众意见,要向农民讲解规划,使其理解规划意图,吃透规划内容,明白怎么干,什么不能做。

  二是要严格落实规划。树立规划即使法意识,村庄规划一旦形成,村组干部和所有村民必须严格按照规划实施各类建设,包括美丽乡村建设、农村基础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农户建设住房生产用房等等,杜绝不按规划无序建设。

  三是要继续坚持规划师驻村制度。新建美丽乡村和核心区扩面提质继续聘请规划师现场指导,加强镇办规划管理人员培训,提升镇村规划管理水平。

  3.拓展融资渠道,加快硬件设施建设。要坚持党政主导、农民主体、部门协作、社会参与的投入机制,加大美丽乡村建设、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资金的筹集力度。

  一是继续加大财政投入。政府设立专项资金,列入年度财政预算,并建立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匹配的逐年增长机制,重点保障保洁设施、器械的购置和保洁人员的工资发放。

  二是要积极向上争取资金,包装策划环资类、乡村振兴类、空心村整治类项目,创建垃圾处理、污水治理、卫生改厕示范县、示范镇、示范村,争取更多项目资金和专项资金。

  三是大力整合政策资源。积极整合支农、惠农、强农的相关政策,统筹推进建设。实施财政资金以奖代补政策,充分调动镇村积极性,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

  四是积极吸纳社会资金的投资。要创新投入方式,建立引导激励机制,积极引导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金融资本和个人投资捐款,为建设提供资金支持和技术支持;要鼓励农民创业,激发出农民的创业积极性,让农民手里的钱“活”起来,使其愿意投入到建设中去。

  五是要加快光大垃圾焚烧发电厂和14个镇区中转车,努力构建“户简单分类、镇村收集转运、县焚烧处理的垃圾处理模式;推进镇村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提高农村排水管网覆盖率;用好每户1000元奖补政策,全力推进厕所革命,力争完成卫生改厕3.4万户。

  4.完善长效机制,提升管理服务。

  一是严格落实《富平县农村公共设施管理办法》,建设完工后,镇办要及时组织验收,向村组移交建设成果,村组要将所有公用设施登记造册,逐项落实管护责任,及时修复破损,严厉打击破坏公益设施的人和事,努力巩固建设成果。

  二是扎实落实环境卫生长效机制,修订完善管理办法,整合农村护林员、公益性岗位、有劳动能力贫困户等人员,壮大保洁队伍,加强保洁员管理,配齐环卫设施,加大卫生费筹集,适当提高政府补助标准,坚持常态督查和观摩评比,落实农户门前三包制度,动员全社会共同维护良好环境卫生。

  三是探索社会化、市场化或者群众自治组织管理环境卫生,不断提升环卫保洁水平。

  四是发挥规划引导作用,推进空心村、空心组整治,开展整村整组搬迁,建设农村新型农村社区,引导村民向村庄核心区搬迁集聚,打造乡村振兴示范点。

【人居环境整治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相关文章:

人居环境整治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11-30

人居环境整治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6篇)11-30

人居环境整治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6篇11-30

人居环境整治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范文(精选5篇)11-03

人居环境可行性研究报告范文(精选20篇)11-04

人居环境可行性研究报告(通用10篇)11-02

人居环境整治汇报03-13

人居环境整治方案03-20

人居环境整治亮点汇报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