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非遗文化助力乡村振兴报告(通用5篇)
随着社会不断地进步,报告对我们来说并不陌生,我们在写报告的时候要避免篇幅过长。那么一般报告是怎么写的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非遗文化助力乡村振兴报告(通用5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非遗文化助力乡村振兴报告1
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凝聚着各族人民的智慧和创造,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着持续的认同感、自豪感和获得感,是各族人民群众的宝贵文化财富。
2021年岁末,文化和旅游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家乡村振兴局共同印发了《关于持续推动非遗工坊建设助力乡村振兴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为今天和未来的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注入了新内涵,提出了新要求,明确了新目标。在2022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来临之际,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司长王晨阳接受了环球网专访,介绍非遗工坊的新发展、非遗助力乡村振兴工作的新动向。
非遗参与乡村振兴是应有之义
“十三五”时期,非遗助力精准扶贫工作成效显著。2018年以来,文化和旅游部会同原国务院扶贫办,在原国家级贫困县设立了近1000家非遗扶贫就业工坊,在各地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工作中发挥了积极作用。2021年,文化和旅游部会同有关部门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共同起草了《通知》,对非遗助力乡村振兴工作进行部署。
《通知》明确,脱贫攻坚任务完成后,非遗扶贫就业工坊更名为非遗工坊,名称的变化显示的是工坊的功能和定位的拓宽,非遗工坊不仅是巩固脱贫成果,带动乡村地区人群就近、灵活就业的有效载体,还是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非遗保护传承的重要平台,是非遗助力乡村振兴工作的重要抓手。
《通知》提出,“把非遗工坊建设工作纳入本地区乡村振兴工作体系”。乡村是非遗生存发展的土壤,乡村振兴工作非遗不能缺席,非遗参与乡村振兴是应有之义。 非遗工坊能够直接让民众实实在在的受益,能够提升民众的自信。尤其是乡村留守的妇女,通过自己的劳动获得收益,切实提升了家庭地位,增强了对美好生活的信心。
传统工艺类非遗与人民生产生活联系紧密,在工作实践中,乡村地区的传承人和相关从业者依托其所持有的技艺,通过生产劳动实现手艺价值,促进非遗融入当代生活、弘扬当代价值。贵州省雷山县麻料村从昔日一个大部分人都外出务工的“空心村”变成如今的网红“银匠村”,这与中国非遗传承人研修培训计划(以下简称“研培计划”)和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的实施推动密不可分。通过政策的利好,让这些银匠回村开设自己的工坊,将非遗产品进行网上销售等等,在保护传承非遗的同时产生了非常好的经济效益。非遗助力乡村振兴也带动了麻料村的乡风文明建设,良好的风气吸引了年青人回村,呈现出一派朝气蓬勃的新农村景象。
乡村振兴需要从产业入手。如果没有产业,人是留不住的,其他的发展也会缺少支撑。因此,非遗助力乡村振兴的工作重点是抓特色文化产业,而非遗工坊就是推动此项工作的重要抓手。
责任到县,打通工坊建设“最后一公里”
《通知》提出非遗工坊建设要以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为重点,以脱贫人口、监测帮扶对象为重点。明确将符合条件的非遗工坊纳入县级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项目库,给予就业帮扶车间各项优惠政策。《通知》明确非遗工坊的认定责任落在县域,切实打通非遗工坊建设的“最后一公里”。
县域是巩固脱贫成果的重要地区,与非遗工坊建设的联系最直接,也最了解工坊建设相关工作的情况,因此将认定的权限放在县级能最高效的推动工作。“最后一公里”的打通,会让更多非遗工坊带头人和从业者享受到就业帮扶车间各项优惠政策。同时,也能够更加有效地调动县级行政部门的积极性,推动政策落地见效。比如,非遗工坊开展传统手工类职业技能培训,符合条件的可以按规定享受相关补贴政策。比如,一些脱贫人口、农村低收入人口将可能在职业技能培训中享受生活费的补贴。比如,符合条件的非遗工坊带头人可以按规定享受税费减免、场地安排、创业担保贷款及贴息、一次性创业补贴和创业培训补贴等政策支持。
培养优秀带头人,带动更多乡村走向振兴
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非遗是活态传承的,传承者是重中之重。《通知》提出,培养优秀带头人。推动将优秀非遗工坊带头人培育成乡村文化和旅游带头人、乡村工匠、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早在2015年,非遗司就会同有关部门实施研培计划,利用高校学术和教学资源支持,重点帮助民族地区、边远地区、贫困地区非遗传承人“强基础、拓眼界、增学养”。在研培计划实施过程中,没有接受过正规教育、甚至零技能的乡村群众,特别是农村偏远地区和革命老区的传承群体是培训的重要对象。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为了能把一项技能从头到尾地教给贫困地区的民众,从而帮助他们通过技能实现就业。
截至2021年底,各地累计举办各类研培班近1000期,培训学员3.8万余人次,加上各地延伸培训,共覆盖传承人群超过10万人次,提高了传承人群的传承发展活力,也充分调动了脱贫地区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其中,涌现出了很多另人印象深刻的优秀传承人,比如荣获“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的青海省互助县土族盘绣传承人苏晓莉、贵州省松桃县苗绣传承人石丽平、四川省马边县彝族刺绣传承人乔进双梅,他们是非遗工坊带头人的优秀代表,都在脱贫攻坚工作中发挥了积极的引领作用。苏晓莉依托土族盘绣成立了非遗工坊,辐射带动当地4000余名农村妇女参与土族盘绣生产。石丽平依托松桃苗绣成立的非遗工坊,助力易地搬迁户在内的4000余人参与苗绣生产。乔进双梅依托彝族刺绣成立的合作社累计带动800余人通过彝绣生产实现年增收超过8000元。
同时,文化和旅游部将开展传承活动作为对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评估的最重要内容。非遗工坊在发挥带动就业、巩固脱贫成果、助力乡村振兴作用的同时,还要体现非遗保护的主责主业。在每年的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评估中,对于传承人所开展的传习工作有明确要求,关键的一点就是要看传承人把所持有的技艺传授给了多少有需要的民众。劳动人民在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了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人民群众的创造力是融在血液里的,就像树木有了阳光雨露就能蓬勃生长。王晨阳表示,“我们要相信人民的创造力,非遗工坊带头人通过技能培训带动贫困群众就业增收,而贫困户在参与非遗工坊生产的过程中也传承了传统的技艺,扩大了非遗项目的传承群体,这也是非遗工坊所独具的生命力。”
“十四五”期间,非遗工坊的人才培养工作,是希望能够培养出懂技术、会管理、善经营的带头人,不仅在非遗保护传承上带头,也要在带动就业生产、管理经营非遗工坊方面带头。文化和旅游部鼓励各地探索本地区培养人才的新路径、新方法,激励这些优秀带头人能够在乡村振兴中的发挥示范引领和骨干带动作用,推动在人才培养方面呈现“培训一个、带动一片”的良好效果。
“十四五”时期,提升非遗产品的竞争力
随着非遗保护工作的深入开展,非遗蕴含的文化价值得到广泛传播,社会认同感明显增强,人民群众欣赏、购买、使用非遗产品的意愿日益强烈。《通知》中明确提出“提升产品竞争力”和“拓展销售渠道”,以及“做好宣传推广”。
推动非遗工坊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要让更多的人民群众,特别是脱贫地区人民群众从中受益,而产品销售是让传承人群通过参与生产实现收益的重要环节,所以要让非遗工坊持续提升产品竞争力,并为非遗工坊搭建平台、拓展稳定的产品销售渠道。
在产品设计上,各地通过与院校、企业和行业协会开展广泛的合作,为非遗工坊引入优质设计资源,在尊重优秀传统文化、尊重地域文化特点、尊重民族传统的基础上,帮助非遗工坊提升产品品质和设计水平。“十四五”期间,文化和旅游部将会同有关部门通过制订非遗工坊产品目录、支持各地开展线下销售活动、支电商平台举办“非遗购物节”等方式,多措并举帮助非遗工坊带头人、相关企业和单位拓展销售渠道,让广大传承人群的手艺价值得以实现,让脱贫地区人民群众从中受益,让更多非遗产品为广大人民群众所共享。2022年“非遗购物节”将以“连接现代生活 绽放迷人光彩”为主题举办,各参与单位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以巩固脱贫成果、助力乡村振兴为目标,以非遗工坊、老字号为重点开展活动,让人民群众在购买、使用非遗产品中感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魅力,共享非遗保护成果。
记者了解到,文化和旅游部还将会同有关部门启动非遗工坊建设优秀案例评选和发布工作,挖掘非遗助力乡村振兴工作中的典型案例、先进事迹,讲好非遗传承人和产品背后的故事,充分挖掘、阐释其中蕴含的文化内涵和工匠精神,进一步提升非遗工坊的社会可见度和影响力,推动全社会广泛关注和参与非遗保护传承。
非遗工坊,为人类减贫目标贡献中国经验
通过一个个非遗工坊的建设,实际上是推动了更多人参与到保护传承的队伍当中来,这一方面扩大了非遗的传承群体,激发了他们传承的热情和创造的活力。另一方面,也通过非遗工坊促进了乡村地区文化与产业的双促进。这样的中国实践和中国经验,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和总结。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驻华代表处发起了“世界遗产地可持续生计”的试点活动,探索以文化为切入点助力世界遗产地当地社区可持续发展的有效的路径。因此,在充分论证和调研的基础上,非遗司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驻华代表处,选取了贵州省松桃苗族自治县和赤水市作为试点地区,充分运用松桃苗绣和赤水竹编等传统技艺,帮助当地利用传统手工艺为贫困群众,特别是妇女和残障人士提供灵活的就业机会,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助力脱贫攻坚、促进性别平等。经过3年的积极工作,松桃、赤水等世界文化遗产地已有数千名相关从业者从非遗助力精准扶贫工作中获益,不仅增强了可持续生计能力,也提升了对本地区、本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识和欣赏,部分优秀实践和案例也被列入多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全球报告和国别报告中,为发挥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减贫计划的作用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中国是《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缔约国,目前,加入《公约》的一百八十个国家中有很多是发展中国家,他们也希望能够学习借鉴中国在非遗助力脱贫攻坚中的经验和做法。中国愿意分享非遗助力脱贫攻坚的做法和方案,为更多的发展中国家提供借鉴和帮助。
非遗文化助力乡村振兴报告2
文化遗产保护传承要与乡村振兴规划有机结合,非遗工作者要从“深入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强化重要文化和自然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高度,树立保护历史文化遗产重大责任观念,将保护历史文化遗产融入到乡村振兴行列之中,让新时代文物工作紧扣乡村发展振兴主题,做好文物保护与发展工作。
传承非遗文化,筑乡村振兴根基。近年以来,为继续加强黔东南的乡村振兴和产业转型,黔东南发展旅游业结合当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为游客呈现出一个又一个多彩的旅游盛景。黔东南主要以当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风土人情融入到乡村振兴战略上,给游客一种毫不违和的美感,让游客可以深入了解到黔东南的发展历史。
如今来到黔东南观看文化遗产的游客越来越多,这些游客也将继续帮助宣传黔东南的文化,帮助黔东南的旅游业和乡村振兴进一步向前发展。
传承非遗文化,做实乡村主题。促进乡村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是文化自信的重要体现,也可为乡村全面发展打下的'重要文化基础。黔东南文化复兴融入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不仅可以进一步加快保护,还可以利用黔东南乡村振兴的契机,进一步保护和传承黔东南的非物质文化。同时在旅游业的发展过程中,还可以使用现代科技的手段去为传统文化保护助力,平衡传统与发展的关系,促进乡村文化遗产活化应用。
活态化传承,保护文化遗产。黔东南进一步制定关于乡村振兴战略融合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相关举措,在当地建设了民俗生态博物馆等,加强了对古建筑、古民居等乡村文化遗产的保护,并且进一步确立了相关文化遗产的保护工程,确立了乡村振兴战略中关于文化保护的基本实施方法和做法。这样的做法既可以让本地群众和外来的旅客铭记黔东南的乡土文化和传承文化,还可以继续为中华大地的优秀传统文化保存一份根基,以活态的形式传承,以创新的方式继续推动黔东南本土文化的发展。
非遗文化助力乡村振兴报告3
一、引言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实施方案》等文件精神,了解当前农业农村发展现状,20XX国家统计局农村司组织全国省(区、市)统计局和国家统计局各调查总队开展了“乡村振兴之路”调研活动。全国共调研了1103个村、填报11979份有效调查问卷,对广大农民意愿、农村产业发展情况、生态宜居情况、乡风文明情况、乡村治理情况、民生保障情况等进行调查了解,分析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为扎实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提供决策参考。
二、农民对乡村振兴的意愿
(一)“乡村振兴战略”知晓度高,深得百姓拥护
调研显示,知道“乡村振兴战略”的农民占全部受访农民的比重达到82.8%,乡村振兴战略得到广大农村居民的积极拥护。
(二)农民最期盼的是“生活富裕”和“产业兴旺”
农民对乡村振兴5个方面的总要求充满美好向往,受访农民最期盼的是“生活富裕”,占40.0%;其次是“产业兴旺”,占22.7%;对“生态宜居”、“乡风文明”和“治理有效”分别占17.6%、13.8%和5.4%。
(三)农民最急需的是资金、技术和人才
调研显示,资金、技术和人才是乡村振兴的最关键因素,受访农民认为乡村振兴最急需的是资金,占64.6%,其次是人才,占52.3%,再次是技术,占50.8%。资金紧张、技术水平落后、人才匮乏是当前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最大瓶颈。
(四)农民最希望培训的项目是农业生产管理技术
调研发现,目前农业新品种数量多、种类繁,农机更新快,农民急需先进的农业生产管理技术培训,在问及最想接受的培训项目时,58.4%的受访农民选择了“农业生产管理技术”。
(五)农民家庭最大的负担是医疗、生产投入和教育费用
认为“医疗”是家庭最重负担的农民最多,占全部受访农民的26.5%,其次是“农业生产投入”和“教育费用”,分别占22.9%和20.0%。农村因留守人员中老人、儿童所占比重大,对医保、教育和生活生产扶持有较高的期待。
(六)农民认可乡村振兴取得初步成效
受访农民最认可“道路变宽”,占66.1%;其次是“医疗更方便”,占49.8%;认可“房子变大”、“上学更容易”和“工作机会变多”的分别占29.4%、28.8%、21.9%。
三、各地值得总结推广的做法
(一)因地制宜,突出特色,推进产业振兴
1、突出地域特色
20XX年文件发布以来,各地结合本地实情和特色,积极制定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意见,因地制宜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湖北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大力推进造林绿化和精准灭荒。福建大力发展休闲农业和森林生态旅游,提升乡村新产业新业态。黑龙江、江苏等地实施农业质量提升工程、农业绿色发展工程、农村脱贫攻坚工程、农村环境整治工程及农村基层党建工程等“振兴工程”,全面破解振兴乡村难的问题。
2、发展特色优势产业
调研显示,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和农产品是各地共同抓手,已形成农村新的经济增长点。黑龙江发展全产业链发展模式,打造东宁县“中国黑木耳第一县”,大幅度提高了农业附加值,形成全国最大的生产基地和销售市场。江苏培育“产业特色小镇”,完善农产品品牌培育体系,实现了从单一农产品生产向多元化经营转型。海南大力发展“一村一品”绿色支柱产业,发展“互联网+农业”拓宽农户增收途径,推进“旅游+农业”优化乡村产业结构。重庆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和乡村旅游,创建“三品一标”基地,做好山区村民搬迁安置工作,促进贫困户贫困村脱贫摘帽。甘肃发展戈壁设施农业,坚持“政府引导、企业建设、项目支撑、市场运作”的运行机制,采取“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积极开展农牧产品加工、戈壁生态休闲观光等,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
3、发挥典型示范区引领带动作用
浙江实施“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省财政设立专项资金,对列入整治工程建设计划的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利用等项目进行扶持,全面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江苏徐州市全面建设县(区)级乡村振兴试验区,打造乡村振兴先导镇,培育乡村振兴示范村。陕西建设“美丽鹊山”文化创意园示范项目,解决村民劳动就业,带动乡镇基础设施建设。
(二)加强宣传,全面整治,建设生态宜居美丽乡村
1、加强宣传,提高农民环保意识
江苏98%的受访村已在公共场所张贴环保宣传标识标语,提高农民环保意识。湖南华容县成立了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协会和环保基金,制定了完善的环保规章制度。农民树立尊重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有助于加快建设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
2、美化整治,提升乡村村容村貌
浙江嘉兴市以美在“全域”为要求,实施“示范提质扩面”“人居环境提升”“特色文化保护”“创业富民强村”全面提升行动,美丽乡村逐步迈向“面上美”“持久美”“内涵美”和“兴旺美”。江西大力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改善提质工程、农民安居工程、环境整治工程、宜居示范工程,打造美丽中国“江西样板”。黑龙江开展绿化香化、实施街路亮化、建有文化广场、建立管护队伍行动,有效推动了农村环境整治由点向面拓展、由表及里延伸,实现了农村环境管护长效化。云南西畴县实施大规模的石漠化综合治理,采取“公司+基地+农户”模式实施深度产业开发,逐步让生态劣势转化为产业优势。
3、绿色低碳,推进污染综合治理
从调研情况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已经深入民心。浙江嘉兴等地(市)打造现代化网络型田园城市,大力推进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着力构建“一户一处景、一村一幅画、一镇一天地、一线一风光”的乡村格局。江西规范废物排放,开展“一控两减三基本”集中治理,解决农业面源污染,推广绿色循环经济模式。湖南开展“清洁家园,清洁田园,清洁水源,清洁能源”农村环境治理工程,涌现出长沙县、攸县等一批农村环境治理先进典型。江苏大力推广以“减量化、精准化”为核心内容的生态施肥技术,不断加大有机肥料推广使用力度,避免化肥农药对农村生态环境与农产品质量的污染和影响。
(三)弘扬传统,完善治理,推进文化振兴
1、植根优秀传统文化
安徽黄新庄村先后兴建了农民文化礼堂、文化长廊、村民活动广场,传承了传统的狮子旱船和腰鼓表演,开展群众性的文体娱乐和联欢会,形成人人参与、共建共享的浓厚文化氛围。浙江先后评选公布了两批55个传统节日保护基地、26个春节文化特色地区、65个省级民俗文化村、32个省级非遗主题小镇、70个传统戏剧之乡,这些保护基地和特色地区带动了乡村传统文化的传播,是实现乡村文化振兴的重要路径。
2、树立乡村新风貌
江西铜鼓县通过开设道德讲堂、民心讲堂以及制定村规民约等方式,推动农村移风易俗,树立了尊老爱幼、邻里互助、丧事简办、热心公益等文明新风。北京仙人洞村开展“五好家庭”评选等活动,积极倡导遵守社会公德。农村不良风气和陈规陋习有很大改善,新时代的新农民正呈现出崭新的精神风貌。
3、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需要良好的治理环境,要坚持以法治为保障、以德治为引领、以自治为核心的差异化治理。安徽萧县费村坚持法治、自治相结合,积极落实民主管理,严格按照“四议两公开”程序开展工作,维护村民的知情权、决策权、参与权和监督权,村民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乡村治理。江苏扬州市利民村“三治”融合着力打造农村网格化管理模式,形成村干部、民情信息员、村民齐抓共管、广泛参与的社会管理工作新格局。
(四)促进增收,改善民生,实现“生活富裕”
1、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调研显示,各地多措并举,不断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农民收入保持较快增长。四川成都市楠柳村通过拆园并园和土地流转,拓展了土地租金、房屋租赁、外出务工和自营收入等农民收入渠道。广东在市场化模式下,村民以土地、房屋形式参与文旅公司的合作经营,公司优先招聘村民,并对村民进行职业培训,实现村民的自我造血、自我升值。
2、切实提高民生保障水平
调研显示,各地将民生工程视为政府与群众的沟通纽带,从农民最迫切的医疗和养老需求着手,推动农村社会事业全面提升。山西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及新型农村养老保险的人数都达到应参保人数的90%以上,努力实现应保尽保。江苏徐州市推进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建成省级示范乡镇卫生院69个、示范村卫生室168个。新疆调查的180个行政村全部配备有医疗诊所和卫生防疫人员,新农合投保率在80%以上。
四、存在的问题不容忽视
(一)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任重道远
1、乡村垃圾、污水处理能力仍严重不足
调研显示,乡镇和行政村层面的集中供水、供气设施和垃圾集中处理只能覆盖部分住户。农村改厕和污水处理的任务更重,部分农户生活污水直接排放到河沟。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结果显示,26.1%的村全部生活垃圾没有进行集中处理,82.6%的村全部生活污水没有进行集中处理。
2、农村改厕任务艰巨
调研显示,农村新一轮改厕工作尚处于起步阶段。改厕资金主要来源于政府和农户,由政府投资配套污水处理体系设备,农户投资完成本户厕所改造。
3、农村生产生活设施条件差仍是短板
在生产设施方面,各地反映最突出的就是水利灌溉问题,水利系统不健全,灌溉成本高,制约了农村产业发展。在生活设施方面,农村的水、电、气、路、教育、文化和网络依然存在供给不足的问题,特别是在欠发达地区、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和偏远的农村地区。
(二)脱贫攻坚出现新问题需高度关注
1、部分贫困户缺乏内生动力
调研显示,贫困户脱贫致富主体作用发挥不够。少数贫困户吃惯了“救济粮”,花惯了“便宜钱”,失去了脱贫致富的主观能动性,不想着主动脱贫致富奔小康,而是将脱贫希望寄托于各级政府、帮扶部门和结对干部给钱给物。
2、部分非贫困户群体对扶贫政策和工作存在意见
贫困户享受“建房、看病、小孩读书、生产”等基本不花钱的帮扶措施,而处于贫困边缘的其他农户则享受不到政策的帮扶,越来越多的非贫困户群体对扶贫政策和工作产生不满,为基层干部推进脱贫工作、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增加了难度,也不利于贫困户和非贫困户群体自食其力脱贫致富。
3、传统孝道文化受到冲击
部分农户把老人分出去单独立户,且不赡养,找政府要求解决其“贫困户待遇”。这种状况呈现蔓延趋势,冲击中华民族传统敬老、爱老、孝老文化,开始成为基层政府抓“乡风文明”的难点。
(三)资金人才技术等要素支撑力不足
1、资金不足
乡村振兴千头万绪,基层反映的共性问题就是资金不足。如安徽淮北市百善镇有200多个自然村,有效治理污水需要铺设排水管网,资金投入巨大,百善镇财政无力承担。
2、人才匮乏
调研显示,农村产业的发展提升与需要匹配的专业技术型人才已经形成剪刀差,年轻人不愿意来,来了也留不住人,基层农技队伍知识严重老化,年龄结构、专业结构、梯次结构不合理现象普遍,推广新技术的人才尤其缺乏。
3、贷款难办
调研中不少省份反映,金融机构存在融资手续繁杂,时间长、可抵押担保物少、贷款数额小、周期短等问题。为破解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安徽宿州市与农业信贷担保公司合作探索创新“政、银、担”金融支农服务机制,在全市推广“劝耕贷”模式,但宿州市种植户仍反映,“劝耕贷”存在不到位的情况。
(四)基层组织建设和带动力弱
1、农村基层组织力量薄弱
调研显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严重滞后的落后村,其村“两委”班子能力薄弱,“无人管事、无人干事、无钱办事”现象突出。农村“两委”班子目前普遍存在年龄老化、知识结构不合理等问题,已经严重制约了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脱贫致富。
2、缺乏对村干部和致富带头人的激励机制
目前村干部收入较低,普遍在1000~3000元/月,远低于外出打工收入。此外,村干部政治和荣誉方面的待遇少,缺乏激励机制,年轻人普遍不愿意留在村里做村干部,影响了村干部队伍的稳定性,制约乡村“人才振兴”的实施。
(五)部分领域融合发展不够
1、一二三产业融合程度不深
调研显示,目前“农业+”发展的广度深度不足,与工业、旅游业、文化产业以及物流业融合不紧密。同时,农业产业链过短,农业研发能力弱,加工主要集中在产业链中低端环节,仓储、冷链物流体系不健全,多数地区没有形成科研、生产、加工和销售的完整产业链。
2、传统农业生产与现代农业对接难
调研显示,大多数贫困村落后的主要原因是从事分散的传统农业生产,传统农业未能与大市场进行有效对接,农产品的附加值不能得到充分提高。这些落后地区都存在农业龙头企业培育不足,品牌建设力度不够,产业布局较为分散,缺少农产品电商销售平台等问题。
3、城乡互联互通不顺畅
目前,部分发达省份通过建立新型农村电商综合服务平台,为城市与农村的双向互通打造绿色通道,推动着城乡产业经济圈发展。但当前城市优质资源下乡仍缺乏有效联结渠道和承接平台,支持鼓励资本下乡、农民工返乡创业的机制还不够健全,不利于实现乡村振兴与城镇化“共赢”、城乡融合发展的良好局面。
五、几点思考和建议
(一)以特色小镇建设为抓手,促进乡村产业振兴
1、加快推进特色小镇建设
小城镇介于城市和农村之间,是城乡基础设施和产业互联互通的承接平台。加快小城镇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实施乡村环境综合整治工程;以“因地制宜、突出特色”为原则,推动小城镇发展与现代农业、特色产品、特色经济发展相结合;建设休闲旅游、商贸物流、信息产业、民俗文化传承等特色小镇;以小城镇为中心加强村庄规划,引导适当集中居住,制定农村遗弃房屋处置政策,带动农民就近城镇化。
2、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以县级行政区为基础,以建制镇为支点,搭建多层次、宽领域、广覆盖的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服务平台,促进农业产业链延伸,推进农业与旅游、教育、文化、健康养老等产业深度融合,大力发展农业新业态。强化农民合作社和家庭农场的基础作用,支持龙头企业引领示范,鼓励社会资本投入,培育多元化农业产业经营主体。
(二)以基层党组织和领头人为抓手,推进乡村组织振兴和人才振兴
1、提高基层组织能力
建议开展基层党组织“星级化”创建工作,建立健全村级组织运转经费保障政策,深入推进党务村务政务公开;创新基层管理体制机制,打造“一门式办理”“一站式服务”综合服务平台;在村庄普遍建立网上服务站点,逐步形成完善的乡村便民服务体系;大力培育服务性、公益性、互助性农村社会组织,积极发展农村社会工作和志愿服务。
2、强化基层党组织队伍建设
实施农村基层干部素质提升工程和后备干部培养工程,健全从优秀村党组织书记中选拔乡镇领导干部、考录乡镇机关公务员、招聘乡镇事业编制人员制度;加大在优秀青年农民中发展党员力度,建立农村党员定期培训制度。建立健全乡村致富带头人的激励机制,考虑乡村致富带头人合理的政治待遇需求,发挥好以村党支部书记为代表的农村发展“领头羊”的作用,打造稳定一支政治过硬、年富力强、扎根基层、群众拥护的农村干部队伍。
3、发挥乡贤作用
产业项目的投资要按市场化运作,鼓励引导民间工商资本参与乡村振兴,每个乡每个村都有乡贤,通过乡贤们的人脉、资源,对接产业项目,吸引产业资金回归乡村。
4、培养和引进人才
将留在农村的年轻人培育成新型农民。财政设立专门的青年农民创业基金。加强对青年农民的技术培训,每年在农闲季节选拔青年农民到农业院校进行相关专业的专门培训。鼓励农业院校、农业职业技术院校的学生回乡务农。出台技术人员离岗或在岗返乡创业、工商业者返乡投身乡村振兴的鼓励扶持政策。
(三)以精准脱贫为抓手,全面提升乡村自我发展能力
1、深入实施精准扶贫方略
从调研情况看,扶贫的根本还是在于扶志和扶产业,没有产业支撑的贫困户即使脱贫也难以持续。坚持开发式扶贫与保障性扶贫并重,以基础设施建设提升、特色产业培育、安全住房建设为抓手,因人施策落实帮扶措施,巩固提升脱贫成果,确保稳定增收不返贫。
2、壮大村集体经济提高扶贫能力
调研显示,村集体经济强的村,贫困问题相对较少,村集体组织的强大能够弥补贫困户个人能力的不足。抓住农村承包地和宅基地“三权分置”制度以及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机遇,结合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三变”改革,发展多种形式的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发展旅游业,建立合作社、建立农业科技示范园,促进集体经济发展。
3、强化脱贫攻坚责任监督
强化扶贫资金监管,提高使用效益。对弄虚作假、搞数字脱贫的严肃查处。完善扶贫督查巡查、考核评估办法,严格控制各地开展增加一线扶贫干部负担的各类检查考评,切实给基层减轻工作负担。
非遗文化助力乡村振兴报告4
一、农业、农村、农民现状
(一)农业农村基础设施滞后
全县农业基础条件差,田地分散,地块较小,不利于农业机械化生产。农业基础设施欠账多,水利设施老化严重,近年来,虽然实施了高标准农田改造项目、水利设施建设项目和村村通水泥路项目,但从全县来看,比例仍然偏小,“田网、路网、渠网”等配套设施仍不完善,农业靠天吃饭的格局没有得到根本改变。项目支撑能力不强,缺乏统一规划,项目打捆使用,农口部门之间没有很好好契合,各行其事,各自为阵,造成有项目无产业,有产业无项目支撑。
(二)农业经营者素质不高
受传统农业的影响,我县农业以家庭为单位的传统小农生产方式居多,农户经营较为分散,直接导致产业规模小,很难进行规模化种植、集约化管理和标准化生产。农村人员结构老化,18-60岁真正意义的劳动力资源严重不足,人才断代现象突出,人员年龄结构、知识结构已不能满足农业发展需要;农业产业经营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双双短缺,部分乡镇农技部门有的农技人员往往身兼数职,无法全身心投入农村技术推广工作,同时基层农技员知识更新有待进一步加强。
(三)农业产业化程度不高
我县龙头企业(业主)发展规模较小,示范引领作用不强,部分农民专业合作社运行不规范、利益联结机制不完善,社会化组织程度不高、辐射带动效果不显著,导致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未能充分发挥示范作用。目前我县农产品交易市场平台建设滞后,交易方式单一落后,市场信息不对称,农产品产销难对接,农产品产业链的各环节基本是分离的。农产品流通市场、农产品销售还缺乏全方位的信息引导,缺乏及时、准确、系统、权威的生产、技术、价格和供求信息,其指导生产、引导销售的`功能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
(四)基层政府服务能力不强
乡镇的工作环境和生活条件相对艰苦,难以吸引优秀人才,加上进人渠道窄,影响了干部补充,且优秀人才容易被上级部门挖走,造成乡镇干部队伍结构失衡、人员老化、青黄不接、断层严重。部分乡镇中年干部由于学历和知识层次偏低,对新形势下的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认识不到位,接受新事物、新观点、新知识的能力较弱,习惯于用传统的方法解决新问题,在落实示范带动、农业产业开发中,缺乏创新能力,点子不多,办法不实用。部分乡镇年轻干部,由于缺乏基层工作经验,组织动员群众能力差,面对实际困难时往往显得办法不实用,与群众打交道存在障碍。部分干部存在“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懈怠思想,缺乏勇于担当的`创新意识和进取精神,贻误了发展良机,造成了工作被动。
二、建议意见
(一)加强“三农”工作队伍建设
高度重视农业农村干部的培养、配备、管理和使用,切实加强思想政治建设、作风建设、能力建设,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业、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为建设丘区现代农业强县提供全方位人才保证。一要扎实推进思想政治建设。坚持将政治建设摆在农业干部队伍建设的首要位置,切实加强党性教育、宗旨教育、警示教育,教育引导党员干部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准确把握“三农”工作“重中之重”的战略定位,从政治高度认识做好“三农”工作的重要性,更加自觉地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二要扎实推进纪律作风建设。深入开展整治和查处侵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持续开展正风肃纪,坚决纠正不正之风,大兴敢于担当、狠抓落实、为民服务、调查研究、清正廉洁之风,在全县积极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环境,牢固树立农业系统干部良好形象。三要扎实推进业务能力建设。坚持在加强新品种、新技术、新装备、新模式等业务知识学习的同时,引导农业干部职工更加注重运用市场、法治、信息化和以点带面的方法推动工作,不断提升服务“三农”工作的能力。
(二)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加快建立教育培训、规范管理和政策扶持“三位一体”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体系,培育一批专业化程度深、分工明细、服务水平高的新型职业农民、农村经纪人、职业农业经理人,扶持一批龙头企业、专合组织、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大力发展多种形式的新型经营主体,推行“保底收益+二次分红”“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适度规模专业农户”等模式,促进现代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推进农业社会化服务主体多元化、形式多样化、运作市场化,提供农业技术推广、优良品种引进、动植物疫病防控、质量检测检验、农资供应和市场营销等服务,使农民享受到低成本、便利化、全方位的社会化服务。坚持示范引领、创新推动,创建一批省市级示范社、示范农场。
(三)大力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加强农村生产、生活、生态环境等方面的基础设施建设是农业和农村发展的有力支撑。一要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综合采取改造、配套、升级、联网等方式,进一步提高城镇供水设施覆盖行政村比率、农村集中供水率、自来水普及率、供水保证率、水质达标率,加强农村饮用水水源保护和水质检测能力建设。二要推广和实施农村清洁能源,加强对生物质节能炉具、秸秆固化综合利用、沼气、太阳能节能房等新能源、新技术的推广利用,积极引导农村能源结构的转变。三要大力实施高标准农田改造项目、水利设施建设项目和村社通水泥路项目,完善“田网、路网、渠网”等配套设施,改变农业靠天吃饭的格局。四要农村危房改造工作,切实保障农民住房安全。
(四)加大农业项目资金整合
充分利用国家支农惠农政策,加大农业项目资金整合,注重产业发展的科学合理规划和扶持政策的连续性,实现产业化基地建设的快速健康发展,最大限度地为龙头企业提供优质安全的原料,实现种植业产业链更加紧密有效。积极争取各级政府、部门对我县畜牧业绿色发展的政策、资金、项目支持,合理利用政策、打捆项目资金、科学安排落实,最大化发挥政策和资金的杠杆作用,撬动市场资本,助推全县畜牧业发展壮大。加快推动生物有机肥厂项目建设,建立覆盖饲养、屠宰、经营、运输等各环节的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体系,实现农业废弃物无害化综合利用,促进现代农业转型升级,形成政府、企业、社会共同参与的综合治理机制。
非遗文化助力乡村振兴报告5
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要推动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和组织振兴。深刻理解“五个振兴”内涵,把握“五个振兴”之间的关系,实施好乡村振兴战略具有重要意义。我局按照县乡村振兴战略领导小组办公室的要求,积极开展调研,现将此次调研的总体情况报告如下:
一、澄城县农业发展基本情况
澄城县地处渭北旱塬,辖九镇一办,全县人口40万,农村人口8万多,耕地面积70万亩,主导产业有苹果,生猪。近年来,由于政策的不断出台,政府的持续引导,扶贫工作的深入推进,农村产业种类和结构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经济作物的面积也不断增加,大棚蔬菜,花椒,樱桃等产业不断扩大,带动部分农户收入较快增长。20xx年,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0879元,比上年增加941元,增速9.5%。
二、我县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存在的问题
1、全县产业已经基本形成沟北种植业以中晚熟苹果为主,辅助有粮食及其它经济作物,沟南以梨、桃、葡萄等杂果类为主,其它大棚为辅。县中以经济大棚为主。但纵观全县产业,农业产业化、规模化程度依然较低。一是合作社带动效能并不突显,部分合作组织制度不健全,管理不规范,服务功能不强,社员与合作社之间缺乏凝聚力,管理跟不上,产品规模小,市场分散,难以发挥合作社抱团效应。以极少的人管理较多的地这种现象还并不多见,家庭农场也没有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良好态势,农业总体效能还没有发挥全面,投入产出比较大。二是农产品精深加工不足,各类农产品知名度不高,市场占有率小,产业链条短,缺少大型龙头企业带动,绝大多数农产品仍然以卖原料为主,即使是简单的清洗、分装、预冷、储藏、加工也很少。三是规模化基地设施建设不配套,全县还有部分乡镇尽管果园面积很大,但是由于果园基地水、电、路、渠基础设施不配套,抗拒自然灾害能力低,发挥不了示范推广,宣传带动作用,造成发展后劲不足。四是品牌创建意识淡薄,品牌效益不明显。一些企业和部门对品牌建设的重大意义认识不足,投入不够,还未形成抓品牌建设的强烈愿望和紧迫意识,知名品牌少,产品规模小,市场分散,难以形成培育品牌的合力,农业品牌培育力度不够,知名品牌总量少,销售渠道主要以线下为主。对于乡村电商、现代农业示范区、现代工业强镇、新型经营主体等的培育和建设力度更是很小。五是果业生产标准化程度不高,造成产品质量不高,且果品基地“三品”认证面积较小,商标注册、管理、品牌使用方面还不太规范,品牌效益不明显。
2、乡村人才较少,制约着农业产业向好发展。全县农村人才匮乏,大多以留守老人和妇女为主从事农业生产,平均年龄在45岁以上,他们适应生产力发展和市场竞争的能力明显不足,尤其表现在对农业生产技术运用方面,新信息掌握方面,对市场行情的把握方面,农产品品质提高方面等等。这就直接导致了农业供给侧改革进展缓慢,农产品质量难以提升,规模化生产进展缓慢,先进技术很难普遍运用,农业产业短时间内很难兴盛。一是乡村人力资源匮乏,人才队伍结构欠佳。我县乡村实用人才存在老化,弱化和退化的三化现象。从年龄结构上看,45岁以上的占比较多,35岁以下的乡村实用人才较少,缺乏后备力量,文化程度不高,我县乡村实用人才学历层次较低,人才分布不均衡。二是人才队伍总量不足。我县乡村存在大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劳动力以自发进城务工或经商的方式大量外流,有许多在外闯出天地的人从此留在了城市,基本不回村,同时,随着城镇化建设的迅猛推进,城市的发展理念,生活环境,基础设施,教育资源,公共服务等要素不断吸引年轻的大学毕业生,人力资源双要素匮乏,致使乡村发展中人才短缺的问题日益显现和突出。三是缺乏完善的激励机制。当前乡村对现有的实用人才缺乏一套完善的管理制度,特别是优秀的乡村实用人才没有得到相应奖励。同时,电视,网络,微信,报纸等各类媒体对乡村实用人才的典型事例报道较少,影响了乡村实用人才的积极性。
3、推动乡村文化振兴,就是要深入挖掘农耕文化蕴含的优秀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在保护传承的基础上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焕发乡风文明新气象,更好满足农民精神文化生活需求。但目前家风淡泊,民风不朴,乡村文化底蕴正在流失,人的.思想不能跟时代所要求的同步,对推动乡村振兴是极为不利的。
4、从全县整体来看,农民生存环境和生活条件落后,生活污染、生产污染较大,农民生活观念和生活作风守旧,存在有新房没新村,有新村没新貌的问题。加之未脱贫人口多为无劳动能力、残疾、长期慢性病等救助型为主的深度贫困群体,贫困户自身脱贫能力较低,社会兜底任务较重。
5、乡村生态环境欠佳。一是部分群众的生态环境保护认识不到位。随意丢弃生活、生产废弃物,到处排放污水等陋习短时间内难以改变,致使“脏、乱、差”现象难以彻底根除。二是乡村环保基础设施落后的局面依然存在。乡村环保基础设施建设总体上处于落后状态,大部分乡村没有建立有效的生活垃圾,污水收集处理设施,部分水利设施老化失修严重,对水源地保护和生态环境改善起不到应有的作用。三是农业废物综合利用率低,畜禽养殖污染日益加重。大棚蔬菜,地膜覆盖已在广大乡村大量使用,对土壤质量构成污染,农作物秸秆利用方面,仍大量存在焚烧秸秆现象,是造成大气严重污染重要来源之一。在畜禽养殖过程中,农户散养和小规模养殖占主体,畜禽粪便随意堆砌排放,基本未做无害化处理及肥料化利用,对环境造成很大的污染。
三、现就如何深入推进我县乡村振兴战略提出几点建议:
1、大力发展农业产业,推进乡村振兴
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着力构建现代农业“三大体系”。坚持以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和经营体系为抓手,不断提高农业创新力、竞争力和全要素生产率,形成功能齐全、结构合理、特色突出、层次鲜明的现代农业发展格局。一是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在稳定粮食产量的同时,大力发展畜牧养殖,积极发展果蔬园、自采园、农家小院等休闲农业,努力培育农村新产业、新业态,努力打造区域特色鲜明、辐射带动能力强的产业集群,着力构建粮经饲兼顾、农牧特并举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二是构建现代农业生产体系。严格坚守耕地红线,坚持绿色生产,积极发展有机、绿色、无公害农产品基地,从源头上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大力推进农业科技创新,积极推行节水节肥节药的绿色生产模式;着力完善农田水利基础设施,不断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三是构建现代农业经营体系。积极吸引有实力、懂技术、会管理的优秀人才参与农业经营,大力培育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着力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努力让农民在创新经营中更多受益。四是进一步做大做强龙头企业。按照扶持大龙头,狠抓深加工,拉长产业链的发展思路,认真落实扶持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各项政策,增加对农业产业化的资金投入,积极推进农产品产地加工和精深加工,倾力打造具有澄城特色的“农”字号食品品牌。五是突出抓好品牌农产品生产标准、加工标准、流通标准和质量安全标准建设,建立健全从农田到餐桌的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和监管体系,为品牌建设提供坚实保障。
2、加大人文建设,推动乡村振兴
推动人才振兴,就是要通过留住一部分农村优秀人才,吸引一部分外出人才返乡和一部分社会优秀人才下乡,以人才汇聚推动和保障乡村振兴,增强农业农村内生发展能力。一是鼓励有志青年下乡发展、返乡创业,带动群众致富;二是大力发展新型职业农民,加强职业培训,培养出爱农村、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农民队伍;三是通过政府正向奖励,正向宣传,让优秀人才特别是创新能力强,对周边农户有较大作用的乡村人才被社会所认可,很大程度上调动农村人才的创业创新智慧和热情。四是加强村级党组织建设,合理制定实施村干部培养规划,拓宽村党组织书记选拔途径,保障和提高村组干部待遇,激发他们干事创业的热情,真正发挥“头雁效应”。
3、促进乡村文化建设,推进乡村振兴。
一是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重塑乡规民约,弘扬公序良俗,遏制社会不良风气,改善邻里关系,净化乡村风俗,发展新乡村文化,形成良好家风、淳朴民风的文化新局面;二是将乡村经济振兴与文化振兴结合起来,在深入挖掘优秀传统文化资源中找到经济振兴的文化增长点,重点是以旅游业带动城乡融合发展,把城市消费者对美好乡村的向往需求与乡村供给结合起来;三是挖掘乡土文化人才,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保护乡土风情、传统村落等,让乡土文明在新时代城乡融合发展中绽放新的活力;四是抓好“三治”:抓好德治,不断提高村民思想道德水平;抓好法治,让村民知法、懂法、守法;抓好自治,村民要加强自主管理、自主经营、自我学习,不断提高整体素质。
4、加强环境治理,推进乡村振兴。
一是推进农村“厕所革命”和垃圾分类及无害化处理。二是加强污染治理,减少农药化肥使用,发展绿色农业。三是深入开展乡村环境整治。巩固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开展农村生活垃圾和污水治理,加强农村面源污染治理,深入推进农药化肥零增长行动,完善农业废弃物资源化使用制度。
5、加强扶贫治理能力,推进乡村振兴。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其中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是重点。强化扶贫治理,提高扶贫质量,让农民富起来是带动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指标。要进一步加强监察治理,进一步完善乡村基层组织,实现乡村从“熟人社会”到“规矩社会”的转变。
【非遗文化助力乡村振兴报告】相关文章:
非遗文化助力乡村振兴报告范文(通用5篇)11-07
乡村振兴助力报告11-04
助力乡村振兴情况报告11-06
助力乡村振兴情况报告11-06
科普助力乡村振兴报告03-15
电商助力乡村振兴报告11-06
整村授信助力乡村振兴报告12-08
助力乡村振兴的调查报告11-08
助力乡村振兴实践报告(精选7篇)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