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调查报告 推荐度:
- 相关推荐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调查报告(通用23篇)
如果对某一情况、某一事件完全陌生,我们就需要去粗取精地分析研究,一般会把调查结果汇集成一份调查报告。那么调查报告要注意什么内容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调查报告,欢迎大家分享。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调查报告 1
乡村建设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任务,2021年年底,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制定并印发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方案(2021-2025年)》。为了全面了解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现状与进展,摸清农民对人居环境质量的总体感受和满意程度,发现好经验好做法及存在的短板、问题和困难,按照省地方社会经济调查队制定的调查方案,我们开展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情况调研活动,现将这次调研活动的有关内容报告如下:
一、调查范围和内容
在全市五个县(市)及殷都区和龙安区范围内开展。每个县(市、区)选取本辖区内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情况较好的2个村、中等的2个村、较差的1个村,合计5个行政村;每个村选取20名村民和1名了解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情况的村干部进行调查访问。
这次调研,针对调查对象村民和村干部,我们分别设计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情况》两张问卷,调查的主要内容有:卫生厕所建设、生活污水、垃圾处理、农村环境整治行动的开展、取得的效果及村民满意度等情况。
二、调查结果
这次我们调查了7个县(市、区)内21个乡镇的35个行政村,共收到700份村民和35份村干部的调查问卷,我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情况的调研结果如下:
(一)我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自去年以来,市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先后出台了《安阳市乡村建设行动实施方案》、《安阳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标准化建设办法(试行)》、《安阳市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工作实施方案(试行)》、《全市“百家市直单位包百村”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方案》。2021年底,按照河南省的统一部署开展了以“治理六乱、开展六清”(即治理乱堆乱放、整治乱倒乱扔、整治乱搭乱建“六乱”,和开展清垃圾、清污水、清塘沟、清违建、清杂物、清残垣断壁“六清”)为主要内容的农村人居环境集中整治行动。随着“治理六乱、开展六清”集中整治行动的开展和深入,农村环境中存在的许多顽疾和老大难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全市农村人居环境持续得到改善,乡村生活环境得到提升。
调查显示:2021年,在35个行政村中,有34个村投入了人居环境整治资金项目,占97.1%;投入的资金总额2100多万元,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429元。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的'重点是生活垃圾集中处理、村容村貌整治和卫生厕所全覆盖三个方面。
在参加调查的700名村民中,使用卫生厕所的有681人,占97.3%;其中,厕所粪污实现联户、联村、村镇一体处理的有496人,占70.9%。生活污水实现集中治理的有563人,占80.4%。生活垃圾实现集中治理的有697人,占99.6%。
在开展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以后,村民们感到村庄带来的三大变化分别是:
一是认为生活垃圾治理变好的有536人,占76.8%;
二是能够使用卫生厕所的有352人,占50.4%;
三是生活污水治理变好的有299人,占42.8%。
近年来,在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强力推进下,全市垃圾处理基本全覆盖,卫生厕所普及率逐步提高,污水处理稳步推进。2021年度的《行政村社会经济基本情况》报表统计显示:在全市3008个行政村(涉农居委会)中,生活垃圾实现全部集中处理的有2949个,占98.0%;生活污水实现全部集中处理的有522个,占17.4%;使用卫生厕所的户数占到69.3%。
(二)村民对人居环境整治的参与度和满意度都很高
对于村民是否愿意主动参与本村的人居环境整治工作,表达愿意的有699人,占99.9%;其中,愿意为生活污水、垃圾处理等合理付费的有598人,占85.4%。
村民对于当前的人居环境治理的成果,满意的有674人,占96.6%;基本满意的有24人,占3.4%。
(三)我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的主要特点
1、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不平衡
在我们这次调查中,有些行政村的人居环境整治工作起步较早,已经完成,有的正在进行。调查显示:在35个行政村中,已经完成村庄整治的有15个,占42.9%;正在进行的有20个,占57.1%。
2、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资金主要来源于村集体
调查显示:对于2021年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项目资金的主要来源,来自于村集体的有17个,占50%;来自于上级政府的有13个,占38.3%;来自于村民自筹的有3个,占8.8%;来自于其他途径的有1个,占2.9%。
3、“百家市直单位包百村”活动效果明显
为贯彻省委省政府关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决策部署,今年2月份,我市聚焦全市农村人居环境短板弱项,开展了“百家市直单位包百村”行动,全市100家市直机关、企事业单位分包了130个农村人居环境弱差村庄,每周五下午派人到分包村庄开展人居环境集中整治行动。经过各方共同努力,已经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1)村庄规划全部完成。截至目前,全市130个分包行政村已经全部完成村庄编制规划,并通过各县(市、区)评审,83个村庄已在市自然资源和规划管理局审核备案。
(2)村庄环境明显改善。百家市直单位帮助分包村整治环境卫生,完善基础设施,美化村容村貌,创建“四美乡村”和“五美庭院”。截至6月底,市直百家单位已进村开展整治次数700余次,累计参与人数1.5万多人,带动干部群众2万余名,整治乱搭乱建714处,清理乱堆乱放2131处,清理残垣断壁741处,整治空心院落382个,治理坑塘103个,整治弱电线路3385处,安装路灯9485个,美化墙面4446处,创建“五美庭院”2454个,修缮健身广场13个、公共停车场5个、文化讲堂4个、儿童游乐中心13个,130个村已开展背街小巷硬化2321条,累计绿化树木12.8万株。
(四)我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资金短缺是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面临最大的困难
在调查中,基层干部群众对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中最大的困难反映最多的是缺少资金。
调查中我们看到,在乡镇经济发展较好的乡镇,下辖的行政村的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开展得都不错,项目资金主要来源于乡镇财政的支持,其次是村集体的一部分投入。乡镇政府的财力是否雄厚是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好坏的关键,同时,村集体经济收入的多少也是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的必要补充。
2、培养村民良好卫生习惯是当前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中的重要任务
部分农民由于受传统生活习惯的影响,对环境卫生的观念不强,仍然存在着乱扔乱倒、乱堆乱放的现象。调查显示:村民们认为在当前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有:认为村民难以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的有229人,占32.7%;缺少长效管护机制的有111人,占15.8%;没有生活污水管网的有91人,占13.0%。
3、需要进一步完善长效管护机制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是一项需要持久推动的工作,由于村集体的财力有限,缺乏长效管护机制,“六乱”现象极易反弹,长期保持人居环境“净起来”“绿起来”和“美起来”的难度较大。
(五)对策及建议
通过调研,我们认为要切实解决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一是要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的实力,只有增加村集体的收入,才能为推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和乡村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资金支持。
二是要建立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专项资金机制。做到有规划地持续地投入,保证稳步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进程。
三是要建立村庄环境卫生的管理和维护制度。我们要建立村民“门前三包”奖励责任制,包绿化,包卫生,包村容秩序,年终对符合标准的农户发放奖励;要发挥党员干部的带头作用,做到全体村民积极参与;上级部门要对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进行常态化督促检查等。
四是要做到规划先行,因地制宜,注重特色改造,在充分保持村庄传统风貌的基础上,通过注入生态文化、历史文化、民俗文化等元素,开展“一村一品、一村一型、一村一貌”特色化改造,使村庄增添新亮点、焕发新气息。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调查报告 2
乡村振兴是新时期美丽中国建设的必然要求,而良好的环境是乡村振兴的基础,因此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方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二十字”方针中更是提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这正是说明了国家高度地重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大力推进建设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
一、乡村振兴战略布局下提供的机遇
生态宜居作为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组成部分,若是没有良好的生态环境,乡村就不能留得住人和引得进专业人,更不能发展好产业、旅游业等新兴产业。乡村振兴亦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农村的人居环境是外在的自然环境的表现形式,但是群众的环保思想却也是提高农村生态宜居的出发点和立足点,村庄的主体是群众,享受环境带来的美好生活的也是群众,群众生存发展需要良好的农村生态支撑。比如优质的土壤肥力和充沛的水力,也是确保农民粮食安全的保障。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增长,人民更加注重人居环境,乡村振兴目标使生态宜居在中国农村治理中被赋予特殊意义,使农村自然环境和生活条件得到改善。若是没有让农村生态环境得到改善,那农村的生活质量及生活环境就不能改善,农业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就会降低,乡村振兴目标就不会实现。因此,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必须依赖良好的生态环境,适合和满足农村农民日益对美好生态环境宜居的愿望,方能有助于乡村生态宜居。
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中存在的困境及原因分析
农村人居环境整体质量提升是一项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成本来完成,人居环境质量的好坏还和当地群众、区域地理位置、群众文化程度、约定俗成的村规民约等有关系。当深入到农村之中或者从小在农村居住的人就会发现有许多现实问题。
(一)白色污染垃圾增多,垃圾处置方式待提高
农村自改革开放以来,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相比较于以前,现在工业企业化、畜禽养殖业规模化、塑料大棚设施化,种植业塑料薄膜化,生活消费水平提高,这是目前主要而又普遍的。工商企业在农村建厂,合作社规模化,大力发展养殖产业,村内大大小小都有养猪场、养鸡场,这些大多在村庄内或者周围,生产生活化的白色垃圾将会更多。除此之外群众生产生活的各类塑料制品,比如塑料玩具、化妆瓶、塑料购物袋、凳子、塑料酒瓶、盆、碗、废电器、电池、农药瓶不同材质的包装盒等等,都导致白色垃圾猛增的原因。农村对于白色垃圾若是采用填埋、焚烧、高温堆肥以及直接再利用,处理的效果并不是很好,即使将白色垃圾填满在窑洞里面,白色垃圾其不会自己瓦解,焚烧的话又会造成空气的污染,这些方式达不到很好的效果。
(二)污水排放量逐渐增加,污水处理覆盖率偏低
农村居民生产生活会产生污水,餐厨洗涤的污水数量大,分布散,病源微生物很难消灭,繁衍速度快,在洗涤过程中添加了消毒剂及片碱等物质,来达到干净的效果。其中PH值较高,直接排入河流或地表水中将会严重污染水源、土壤环境,破坏水体原有功能,危害人体健康及农渔业生产,如富营养化、污染物分解而与水生动物争夺氧气等,对水域水质造成致命伤害。
一是因为大部分农村的生活污水由于居民居住分散,生活污水收集相当难,缺乏污水收集管理及处理为一体的的设施,各居民用水习惯不同,生活污水产生量和排放规律差异大,处理生活污水难度大。
二是农村经济发展相对缓慢,资金和技术力量相对薄弱,需要采取成本和运行费用较低的工艺,运行和维护力求简单。另一方面在乡镇的各个农村并不是每个小村都有重工业的污水排放,但工业污水在农村也是存在的,其处理的技术不严格,含有有害物质的污水排入河流,氮磷浓度高,会导致污染河流。其中农村厕所问题是关系到人居环境健康的重要问题,就目前调研来看,还有一部分是使用旱厕,长期使用旱厕,会导致环境等问题,比如会破坏土壤中的结构,也会使庄稼受到减产,或者产物质量不高,厕所产生的废弃物异味难闻,蚊虫增多,蚊、蝇等携带大量的病原微生物,能够引发诸如绦虫病、肾综合征出血热和地方性斑疹伤寒等多种传染病,会导致患病概率增大,损害身体情况等问题。
(三)村民主体意识薄弱,人居环境整治认知匮乏
人居环境中,居民享受着环境带来的幸福。但是对于人居环境整治中主人翁意识淡薄,对于人居环境的重点是什么,人居环境出了问题谁来解决,谁来维护现有的人居环境等等知识匮乏。通过调研与村民谈话了解到,有些村民在生活中有些懒汉式的生活,有些村民文化素质低,垃圾不扔到垃圾桶,出门手上零食垃圾随处乱丢,把白色垃圾扔到河流里等等情况大有存在。一是因为农村村民受传统生活习惯的影响,很难一时间形成环保意识。二是人居环境整治具体问题解决方向的普及还不够完善,对农村生活污水、生活垃圾造成的环境影响缺乏正确认识。因为人居环境意识的淡薄,其村民自治就不大注重这方面。尽管有村规民约,但是其缺乏执行力度,稍微执行力过大,又存在合法性和合理性分歧。
(四)基础设施长效化监管机制和运行机制建设滞后
良好的人居环境,需配备基本的基础设施建设,建好了之后必须要有人管理,监督。如卫生厕所和农村污水处理厂,正所谓“三分在建,七分在管”。这些基础设施建设又是公共资源,若是公共资源得不到基本的管理和维护,年久失修,是一种资源的浪费。[6]从实际调研的角度来看,在人居环境整治过程中,居民缺少主动参与的意识,责任主体意识淡薄,群众的参与程度有待进一步提升。部分居民缺乏主动维护人居环境的积极性,抱有“各人自扫门前雪”的态度。此外,因为由于基层环保机构缺失,缺乏资金,缺乏完善的管理和运行制度,更无专业人才引进,管理已经建成的设施,难以达到长效治理的目的,居民的生活环境质量就得不到有效提升。
三、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对策建议
(一)建立健全垃圾回收制度,改善垃圾处置方式
通过走访调研,笔者认为推进农村生活垃圾收集与处理,要综合考虑生活垃圾与废弃物的处理和利用,建立符合农村地区实际,满足农村居民需要的多样生活垃圾收集处置体系。可以循序渐进地推行符合农村特点的`资源化利用和垃圾分类等方式。比如排查村内非正规的垃圾堆放点,开展对垃圾围村、垃圾山现象的整治。统筹推进农村地区生活垃圾整治工作,开展垃圾就地及时分类和白色垃圾源头减量。充分利用村民自治、村民积极主动性、村规民约来整治人居环境。[7]对于分类回收的垃圾可以转运到县级或以上技术成熟稳定的部门集中处理。一是到乡镇,村就地焚烧,对空气污染大,不利于环境保护,要宣传改善传统垃圾处置方式,做好群众的思想工作,建立健全垃圾回收制度。二是县级或县级以上部门技术成熟,若是每个乡镇或是村配备村级回收专业清理部门,其财政压力大,长期维护运营成本高。
(二)严格管控污水排放,完善污水处理系统
对于污水如果能从一开始就严格管控,从源头遏制乡镇村企业的工厂工业污水排放,这对人居环境整治意义非凡。[8]故而可以从政府主导,严格把关,相关部门监测把控,做好企业源头治理工作。另一方面,就是生活污水上,这方面,要因地制宜,笔者认为一是对于生活污水的处理,其做法是将生活污水通过管网收集后,采用运行成本低、维护简单的复合填料污水系统和土地污水处理系统进行处理。另外针对厕所污水,包括沐浴、卫生间等污水,也可以因地制宜统一建设化粪池,尽可能的将户上的污水统一排放至一处,汇入污水管网,集中处理。所以在这方面上,要积极宣传动员群众,进行厕所革命,建好化粪池,收集每户的污水。
(三)加强宣传引导工作,提升村民参与意识
在人居环境整治中,要注重对村民的宣传引导工作,重视宣传与教育。这方面一是可以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作用,由村干、驻村干部等入户进行宣传,或是开展专题讲座,通过新媒体、微信群、微信公众号、广播等向村民宣传人居环境整治相关内容,使其充分认识到生态环境的重要性,保护环境的益处及污染环境会带来的危害,引导村民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另一方面可以加强法律知识的宣传,用破坏环境保护案例来震慑群众,切实搞好村庄清洁卫生,个人生活卫生,从源头减少污染产生。人居环境整治的受益主体是居民,因此需要增强居民参与意识。政府及村里适当引导后可以采用奖补措施,激励居民参与环境真是的积极性。[9]比如:评比文明卫生之家,积分奖励等多种机制,充分调动村民参与的积极性,使其意识提高。
(四)建立长效化管护机制,巩固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成果
为改善人居环境,政府及村委会下了很大力度,若是不能巩固人居环境整治成果,其会造成资源的浪费,及环境的恶循环。比如农村最基本的户厕化粪池管理,即使有污水管网,也要有人去维护,看管网是不是能收到污水,排查污水量为什么与正常量是不是有出入,查看是否是管网破裂或者堵塞。为此制度必须要完善,能做到长效管制基础设置。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基础设施维护,也要大量的资金,若是后期的维护上与监管经费上存在缺口,将会对村内人居环境相关的基础设施管护工作影响极大。在实施管护长效机制中,监督也是不可缺少的。要接受群众的监督,使其阳光化,透明化。针对有问题的,村民可以直接和村干部或者政府反映情况。有关部门和上级组织可以不定期视察、监督当地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的进展。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调查报告 3
河南省地方经济社会调查队于近期在全省16个省辖市、济源产城融合示范区开展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情况调研,共收取2300份村民问卷和115份村干部问卷,调研时间截止20xx年3月。
调研结果显示,我省农村人居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垃圾治理基本全面覆盖,粪污治理初见成效,污水治理稳步推进,村庄环境基本整洁有序,村容村貌显著提升,村民满意度高,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取得显著成效。
一、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取得的成效
各级政府高度重视,发文件、建制度、拨资金,对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的整体推进起到了决定性作用。在调研的115个村中,参与调研的村干部都熟悉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相关政策,了解相关要求;所有村都是村“两委”班子专人负责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工作;91.3%的村在人居环境整治方面有资金投入或项目,其中52.2%的资金来源于上级政府,32.2%的资金来源于村集体;61.7%的村享受到农村人居环境相关设施建设用地、用水用电保障和税收减免等政策;所有的村都有上级单位针对本村人居环境整治督促检查。
全省各地通过村广播播报、张贴明白纸、悬挂条幅等形式对环境整治行动进行全方位宣传,大力引导村民养成“共建、共创、共享”的良好氛围,收到了良好的效果。调研结果显示,91.6%的人听说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相关政策,其中,71.2%的人通过电视、广播等新闻媒体得知,84.0%的人通过乡镇或村干部宣传得知。99.6%的村民知道本村开展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
河南省全面推进农村卫生厕所改造。在调研的村民中,使用卫生厕所的家庭达到94.0%,其中93.3%的家庭是自愿按标准改厕,68.2%的家庭厕所粪污是联户、联村、村镇一体处理的。94.6%的村已没有较大面积的黑臭水体。
河南省农村基本实现了垃圾集中处理全覆盖。在调研的115个村中,63.8%的村生活污水集中治理,99.0%的村生活垃圾集中处理;99.0%的村有生活垃圾收集、转运、处置设施,35.7%的村建筑垃圾没有就地就近处理,94.9%的村实施了“三清一改”,在调研的2300个村民中,94.2%的人知道垃圾分类。
河南省村庄绿化、美化进程加快,村容村貌得到提升。在调研的115个村中,113个村开展过村容村貌整治工作;有63个村有园艺、环境等行业相关专业技术人员定期驻村指导。乡村旅游业不仅使农民增收,还对振兴村集体经济起到了很好的带动作用。有30个村开展了休闲农业、农家乐民宿和乡村旅游接待,其中有3个村的村集体经济收入在100万元以上。
近年来,我省着力加强乡村规划管控,加快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在调研的115个村中,70.4%的村有经上级部门认证的村庄规划,村干部均认为规划是合理的;77.0%的村有电子商务配送站点,92.7%的村有图书馆、文化站,98.7%的村有卫生室,99.1%的村有体育健身锻炼场所,91.8%的村有农民业余文化组织,99.8%的村内主要道路是柏油或水泥路,87.0%的村饮用水是经过集中净化处理的,94.1%的.村已完成电网升级改造,98.3%的村民家庭安装光纤宽带或移动互联网或数字电视网等。
乡村服务得到推进,乡村治理初见成效。在调研的115个村中,有100个村有集党务村务、监督管理、便民服务于一体的智慧综合管理服务平台,一年来102个村没有发生信访案件,113个村没有发生过群访事件,96个村没有发生过报警或刑事案件,99.1%的村将村庄环境卫生等要求纳入村规民约。在调研的村民中,99.1%的村民知道村规民约,92.9%的村民对本村的治安环境满意,7.1%的村民基本满意。
村民广泛参与,满意度高。在调研的2300名村民中,98.8%的人愿意或主动参与本村人居环境整治;76.9%的人愿意为生活污水垃圾处理等合理付费,其中90.0%的人愿意每年支付100元以下。在调研的115个村中,94.3%的村设立村庄清洁日、“门前三包”等制度。在调研的2300名村民中,91.3%的村民对人居环境整治成果满意,8.5%的人基本满意;95.2%的人对本村“两委”班子的乡村振兴工作满意。村民认为开展环境整治以来变化最大的三处是:
1、生活垃圾治理变好;
2、能够使用卫生厕所;
3、生活污水治理变好。
二、村民对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期待和建议
根据调研问卷,村民最希望环境整治中加强治理的三个方面为:
1、鼓励村民养成良好卫生习惯;
2、建设统一的生活污水管网;
3、建立长效管护机制,设备有人管。
根据调研问卷,对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的意见和建议多为:
1、通过宣传引导、示范带动等方法,让村民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2、建立长效管护机制,鼓励人人参与;
3、加大资金投入,处理好生活污水,治理好河渠沟塘;
4、根据农村生活生产特点合理规划,有序布局;
5、持续推进村庄绿化,环境美化;
6、加大背街小巷的清洁力度,做到全面卫生。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调查报告 4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美丽宜居乡村,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一项重要任务。当前,我县农村人居环境状况发展不平衡,脏、乱、差问题在一些地方还比较突出,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要求和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还有较大差距。按照县人大常委会2021年度关于展开相关领域方面的调研工作安排,9月11日至14日,县人大常委会组成调研组,在常委会副主任唐震的带领下,深入沱江镇、白芒营镇、大圩镇、涛圩镇、桥市乡、界牌乡等乡镇,采取实地察看、走访交流、召开座谈会等方式,对我县农村人居环境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调研发现的主要问题
(一)规划布局滞后。
我县广大农村村落布局,都是历史的“产物”,是历代村民根据自身的条件按照自由自主的想法建起来的。基本上都是在各村空田、空地、空山上“围地”而建,甚至有部分占用水田耕地建房。由于缺乏整体的规划与布局,导致有的村庄房屋杂乱无序,通行专用相连巷道路径狭窄,给村民生活造成极大不便。
(二)空置旧宅较多。
近年来,随着农民收入渠道的增加,大部分村民都住上了新房子,住所达到了较为理想状态,但是,很大部分村民都是“住上新居,空留旧宅”,空闲旧宅较多,且都未拆除。这些房屋由于年久失修,又少有人居住,显得破旧不堪。我县农村普遍存在的现象是大都倾向于靠近新修村道或开挖荒山荒地修建新房,原有这些旧宅往往占据村落中最佳的地理位置,有的占到了村庄面积近1/3,旧宅与新建住宅形成了强烈反差,大大影响了整个村庄的.美观。
(三)卫生状况堪忧。
部分偏远分散农村居民对环境污染危害认识不足,加上一些地方农村居民的良好卫生习惯尚未养成,乱倒垃圾、散养鸡鸭狗兔等禽畜现象比较普遍,此外,目前农村居民居住点的生活污水大都是通过化粪池沉淀后就直接排放或渗入地下,甚至有不少农户未建化粪池,生活污水未作处理便直接排放等等,导致农村卫生状况非常令人担忧。
(四)绿化美化缺失。
我县多数农村村庄周边、住宅之间缺乏绿化,特别是岭西片农村,村庄人口多,村域面积广,不少村庄村前、村中、村后均没进行绿化美化改造,找不到村落的美感。
二、搞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意见建议
(一)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各级各部门要把加大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工作作为推动我县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突破口,加大投入力度,加大工作力度,切实开展好“五联系五到户”主题活动,落实好“一拆二改三归四化五到位”工作机制,用好用活现有的各项政策。同时,各相关职能部门要与村庄整治有机对接起来,有效整合各方资源,形成合力共同推进。
(二)抓好农村住宅建设的规划工作。
职能部门要尽可能对各村庄内建房用地作出整体、超前的规划,通过科学、合理规划固定村民建房地点,规范布局与风格。出台相关政策,科学、合理引导村民清理空闲旧宅。开展农村集中建房试点,采取规划集中建房、新旧宅基地置换、村集体管理或“村集体+开发公司”的实施模式,先在条件较好的农村试点,然后扩大推广,实现村庄规划得到有效实施,村容村貌明显改观。
(三)加大整治农村生活垃圾清理力度。
全面清理村庄周边道路、村内巷道、房前屋后、公共场所及其它卫生死角的各类积存垃圾,因地制宜健全农村生活垃圾户收集、村集中、镇转运、县处理收运处理体系,全面建立农村生活垃圾集中处理体系,科学、合理设置垃圾收集、分拣和转运等设施。
(四)扎实推进村庄绿化美化亮化工作。推进绿化美化亮化建设工程,以村内道路、公共场所、农户庭前屋后和村庄周边山地为重心,着力实施绿化工程。积极引导村民充分利用农家房前屋后闲置地,发展名贵树种、经济林木、庭院经济,改善农村生态条件,扩大村庄绿地面积,整体推进村庄绿化美化建设。全面推进实施村庄在主干道和村民聚居地安装路灯等夜间照明设施。
(五)着力做好农村污染防治工作。
进一步整治村庄畜禽污染,实行人居与畜禽圈养、生产区与生活区分离。全面实行村庄内畜禽集中圈养和污染综合治理。全面整治村庄内外小溪小河,沟渠池塘,清除河塘淤泥、杂草飘浮物,力行净化洁化,恢复河道基本功能。对整治效果差、“脏、乱、差”问题突出的地方和单位予以曝光,对推进不力、问题整改不力的地方相关责任人,依据相关规定启动问责机制。
(六)大力发展农村特色生态产业。
结合村庄环境整治,大力开发特色生态农业,实施农村田园综合体建设、乡村休闲旅游度假模式。充分挖掘和发挥乡村的文化功能,发展地域文化、人文历史、山水美景、田园风光、农家情趣和绿色食品等具有浓厚瑶族乡村特色的休闲旅游资源,形成宜居促宜业的农村发展新局面。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调查报告 5
为进一步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加快补齐农村人居环境短板,根据《关于印发全省农村人居环境专项整治改善行动方案的通知》要求,我市积极部署,紧紧围绕“整治农户庭院,改善个人卫生”目标,按照“四净两规范”“四勤两参与”标准,坚持以更严标准、更高要求、更实举措,抓紧抓牢专项行动,持续优化农村人居环境。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工作成效
一是高站位组织领导,专题调度督导调研。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主要负责同志和分管负责同志多次做出批示,并深入基层实地督导调研。7月27日全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暨美丽乡村建设工作调度会上,市委副书记胡启望对全市推进农村人居环境专项整治改善行动作出重要部署,要求抓紧抓实、抓出成效。市政府副市长吴强批示要求各县区及相关部门要“扎实推进,务求实效”,在每月召开的全市“三农”重点工作调度会上,就具体工作直接调度县区分管负责同志并提出具体要求,持续加大推进力度。
二是高要求部署推动,全面开展入户排查。建立市级抓总、县区组织、乡村落实、部门联动、帮扶单位参与的工作机制。按照“市包县(区)、县包乡(镇)、乡(镇)包村、村包组(户)”要求,做到“5个一”,即:填写一张登记表、发放一张明白纸、下发一份交办单、带回一份回执单、拍下一张问题图片,坚持“谁排查、谁签字、谁负责”。截至目前,全市已完成364个行政村19.39万农户全面排查,覆盖7336个自然村,共排查农户庭院突出问题827户,入户宣传引导庭院整治和改善卫生习惯18万余户。
三是高标准压实责任,针对问题集中整治。市委农办成立专项行动工作专班,办公室设在市农业农村局,由市农业农村局分管负责同志任组长,全力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改善专项行动。指导农户严格按照院落整治“净起来、绿起来、亮起来、美起来”的标准管理,对一般问题落实农户责令整改,对突出问题制定“一户一方案”分类进行整治,坚持清单化、闭环式管理,重点农户同步落实三级干部包保帮扶整改。截至目前,所有问题户均已完成整改。
四是高强度落实整改,逐村逐户验收销号。对照“一户一方案”,坚持完成一户、验收一户、及时销号。按照《关于开展农村人居环境专项整治改善行动突出问题市级验收工作的通知》要求,9月27日至29日,市农业农村局成立3个验收组分赴一县三区通过查阅台账资料、实地检查验收等方式对827户突出问题户进行逐村逐户全覆盖式验收,全部完成整改销号,整改完成占比100%。
二、主要做法
一是坚持党政主导,压紧压实专项整治责任主体。市委书记丁纯、市长孔涛多次深入县区调研督导,市委分管副书记、市政府分管副市长多次主持召开领导小组会议、调度会议,并深入一线督导;8月1日,市政府分管副市长牵头组织县区、市直相关部门领导赴黄山市考察学习“五微”经验;全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成员单位各负其责、通力协作,市政府督查室牵头成立4个督查组,定期明察暗访,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市委农办牵头抓总,成立行动工作专班,建立市领导包保、相关职能部门联系县区制度,多次明察暗访、现场督导县区农村人居环境专项整治改善行动。市综合督查组坚持每月督查,并及时通报当月专项行动开展情况。定期召开会议调度、阶段性现场推进会,强化对县区的考核评比,全面打赢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改善攻坚战。
二是坚持精准发力,全域推进专项整治改善行动。实行“台账化交办、清单化分解、动态化督办”运行机制和网格化管理机制,全域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工作。坚持清单化、闭环式管理,分户制定“问题、目标、责任、时间”整改清单。一般问题户及时整改、突出问题户制定“一户一方案”,实行清单化、闭环式管理,建立长效帮扶措施。着力补齐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工作短板,开创人人参与,共建共享的良好局面,打通整治提升行动“最后一公里”。
三是坚持综合施策,巩固拓展人居环境整治成效。县区创新方式方法,以项目化推进每个自然村专项整治改善行动,运用多项债资金推进综合整治,以全域卫生保洁、重点工程建设环境整治等为重点的城乡人居环境集中整治“十大行动”,全市共安排资金7000多万,县(区)级拨付4036万元。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纳入村规民约,结合文明创建、疫情防控等工作,通过广播、电子显示屏、横幅标语、群众会议等多种形式进行宣传引导,促进村民转变思想观念,实行文明健康生活方式。建立日报告制,通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微信群每日晒进度、比成效,形成浓厚的比学赶超氛围。充分发挥团委、妇联、文明办职能作用,广泛开展“十星级文明户”、美丽庭院创评、青年志愿服务等活动,专项行动以来累计开展进村入户宣传61万户次,发放宣传资料40万余份,159个村推广运用了积分制,累计评选“美丽庭院”2786户、“文明户”3134户,引导农户主动改变生活习惯,促进从公共区域到农户庭院、屋内实现干净整洁有序。
三、下一步工作安排
(一)加大宣传促落实,充分发挥群众主体作用。建立“村干部+党员+群众”的创建机制。以“共建清洁家园”为主题,发动农民群众对房前屋后及农户庭院、村内沟塘、村内道路沿线、村庄公共区域、村庄边缘区域等区域进行全面清理,建立健全激励机制,推广运用积分制,普及环境卫生和健康知识,激发村民建设美丽家园的自觉性、主动性。
(二)紧盯目标促整改,巩固提升专项整治成果。按照“7月份全面启动、12月底基本完成”的`要求落实专项整治行动工作,在全面排查和集中整治基础上,针对重点难点问题,强化跟踪问效,实行“周督查、月通报”制度,进一步巩固专项整治改善行动成果。对于五保户、低保户和返贫致贫动态监测户等困难群体,建立三级党员干部包保服务制度。
(三)加强管护促长效,健全完善长效管护机制。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效果导向,持续巩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成果。推深做实市级主管部门牵头抓总、区级部门为责任主体、乡镇(办)为管理主体、村级组织为落实主体、农户为受益主体的“五位一体”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管护体系,健全完善民建、民管、民享的农村人居环境长效管护综合机制。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调查报告 6
调查目的:
通过对家乡环境情况的调查,了解家乡环境中存在的问题,认识到环境污染的严重性,加强我们的环保意识。同时希望通过我的调查和宣传,提高家乡农民的环保意识,改善农村环境的现状,把农村建设成子孙后代向往的美丽乐园。
调查地点:
我村和周边村。
调查时间:
20xx年9月
调查背景:
我居住在农村,大大小小的池塘、小溪随处可见。可是近几年,池塘的水由清澈变为浑浊泛黄,泛黑的池水长满水草,随处漂着肮脏的杂物,泛着农药的恶臭,学校周遍的土地里也是垃圾遍地。环境问题现在已经成为危害人们身体健康地头号杀手。
调查过程:
(一)制定调查表
(二)走访调查
(三)实地调查。
(四)统计分析
主要是对调查表和实地调查的资料进行统计分析,探究整理,从而得出结论。
调查结果:
一、家乡环境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生活垃圾因为基础设施和管制的缺失一般直接露天堆放,造成严重的“脏乱差”现象,使农村周围的环境质量严重恶化。
2、大量的生活污水和乡镇工业废水排入自然水域,从而造成大面积的水域受到污染。生活污水主要来自农家使用的农药和化肥,农药、化肥、工业废水中含有大量有害的化学物质,因此,使大量水域造成严重的化学性污染。
3、近几年在农村兴起的畜禽养殖业,由于没有足够的地方消纳畜禽粪便,养殖地点又离人的住所近或者干脆处于同一个院子中,到处臭气熏天,蚊蝇乱飞。同时也给地表水带来有机污染和富营养化污染以及大气的恶臭污染甚至地下水污染,畜禽粪便中所含病原体也对人群健康造成了极大威胁。
4、由于污水灌溉、堆置固体废弃物、承受了大量工业污染的转移,农村土壤的重金属污染已经延伸到了食品污染。
二、造成环境问题的原因。
1、由于农民思想意识落后,大部分都没有环保意识,对环境污染的危害性认识不足,他们不知道一旦环境遭到破坏,是几十年甚至几百年都恢复不起来的。
2、农民是被忽视了的.环保群体,各种环保宣传在农村几乎是一片空白。这也许是人们的眼睛都专注在工业污染和城市污染上了,对于人口相对比较稀疏,面积比较大的农村来讲还没有引起重视。然而谁会知道每天随意丢的一个塑料袋,每次无意的扔一个农药瓶,日积月累,也可以使天堂变成地狱呢?
3、从调查结果看,更让人担心的是,有环保意识的人与拥有环保知识的人由于产生从众心理,别人怎样自己就怎样,所以同样没有任何的行动。比如知道塑料袋危害的占40%左右,但每个人却仍然乱丢,如何让每个人自觉保护环境,值得每一个环保人思索。现在农村环境确实不让人乐观,必须想办法解决这一棘手问题。
背景:
现在农村水污染情况较为严重,且水污染严重影响人类生产生活,由于农村大多数居民都是饮用自然水,这直接关系到村民的生命安全,并且农村以种植业为主,水质安全也会影响到农作物的产量。而且云阳大多数农村的河流以及小河沟是长江的支流,污染会直接影响长江水质!目的:
1、通过调查了解现在农村水污染情况;
2、进一步了解水污染造成的危害;
3、了解造成水污染的各种原因;
4、向广大村民提建议,向他们宣传水污染的危害,呼吁村民积极参与保护环境的活动,为我们有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而努力!
调查内容:
1、实地调查
我们在云阳县黑马村和云阳泥溪乡进行实地调查,发现大多数河流、池塘、水库、水沟等都存在不同层度的污染。 在黑马村我们主要调查了2个大型水库、一家山羊养殖基地以及流向长江的一条溪流。在这中间的一个水库里,我们发现水质污染特别严重,水面漂浮着很多塑料袋以及各种瓜果皮,不时传来一阵恶臭。据了解,这个水库已经废弃没有再使用了,但是这个水库严重影响到了环境。在山羊养殖基地,我们老远就闻到一股膻味,在基地另一端是排出去的废物,我们看到一股夹杂着黑色的水顺着一条小水沟流向了一条小溪流,我们继续顺着一条小溪一路走,发现有些干涸的地方有许多被扔掉的衣服、鞋子甚至还发现了3个农药瓶,还有无数碎的玻璃渣子,但就在小溪的下游修筑有两个居民饮用水池,还有一个大型水库,这个水库为磐石水厂提供水源,这严重影响到了居民生命安全!
在泥溪乡街道旁的小河里,我们发现河面上了两边漂浮着很多的生活垃圾,包括泡沫、一次性碗筷、塑料袋、各种食品袋等,其中光是塑料袋就不少于23个,并且只是一段流域,并且河岸两旁泥沙堆积严重,导致河床抬高。
在一条公路旁的水池里我们发现水面上有被扔掉的牛奶盒,而且还漂浮着一层油状物质,经过询问原来是通过这条路的一些驾驶员的车漏了油流进去的。
2、走访调查
在泥溪乡我们向周围的村民询问了相关问题及情况,其中有些村民向我们反映经常就有建设房子留下的碎屑被卡车运到河边然后直接倾倒在河里,造成河床泥沙堆积,河床抬高,严重影响船舶通行,并且有大部分泥沙被水带到了长江里面,当晴天时候,河里总会散发出一阵恶臭,当下雨河里涨水的时候,泥沙上翻,搅合着垃圾,经常在一些窄的地方堵塞。
在黑马村我们询问了一位村民,他告诉我们有一个以前用来 10多位村民集体中毒,所幸的是没有人死亡,后来经上面部门调查才知道是因为在上游的一个工厂里铬超标,后来该工厂被下令该造,现在已经撤了这个工厂。并且还向我们讲述了有一个堰塘里的鱼大量死亡,造成的损失约有两万元的事。我们向他询问了原因,他说是水里长了一种叫水葫芦的水藻,使堰塘的水下严重缺氧,我们查询了一下水葫芦,这是一种和外来入侵物种,在我国曾经疯狂繁殖并造成水质被破坏,并且这里经常有农村妇女洗衣,如果用的洗衣粉里含磷的话,造成的水华会更厉害。
污染源:
1、居民倾倒的生活垃圾和生活废水以及设房屋产生的废物;
2、工厂产生的未经处理废水;
3、种植农作物所用农药残留的污染物;
4、含磷洗衣粉和化肥排入水中造成的水华以及外来物种入侵等。
造成原因:
1、农村大多数居民由于文化较低,品德素质较为低下,环保意识不高,对于水污染造成的后果不了解,并且对于已造成的污染不采取措施;
2、没有设立专门的垃圾处理点,都是随便扔掉,对于有毒物质也未经处理;
3、村里没有专门的水质管理条例和水质污染处理方案;
4、相关部门没有定期进行水质监测等。
解决方法:
1、向村委会反映相关情况,向村里提建议,让他们把村里被污染的水源治理好;
2、污染特别严重的村里无力治理的向县里水利部门反映情况。
3、向村民们宣传水污染的危害,让他们懂得要珍惜水资源,为建设良好的生态环境做贡献。
感想:
由于农村大多数村民都是老人,对于水质污染的隐形危害不大了解,往往是危害显现出来了才意识到严重性,并且水质遭到污染严重影响到生态环境的建设,希望人人都意识到环境恶化带来的后果,也希望人人都能主动投入到保护环境的队伍中回来!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调查报告 7
近些年来,我国的经济发展迅速,国家提出了很多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方针政策,现在的新农村建设也在如火如荼的进行着,农民的生活水平逐步提高,然而农村的环境问题却越来越多,深刻影响着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
环境问题让农村的发展蒙上了一层阴影,到底农村的环境与以前相比发生了哪些变化,这些变化的原因又是什么,我们究竟要怎样对待这个亟待解决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市农委于7月30日至8月30日在常州市政府网民意调查一栏里以问卷调查方式开展了常州市农村环境问题的调查,汲取广大人民群众的意见,以针对今后的工作能做合理的改善。
一、调查问题分析:
1、农民的环境知识缺乏
人们对环境知识的认知程度是决定他的环境意识是否高尚的基础。如果环境知识缺乏。不知道如何保护环境。那么他的环境意识必然不会高尚。在调查中我们设计了以下几个问题来调查我市村民的环境意识。
(1)、对相关的环境纪念日的认知程度,目前已经确立的环保纪念日有10多个,我们选择与农民和农业生产密切相关的三个环保纪念日作为调查项目:“世界环境纪念日”(6月5日)、“土地日”(6月25日)和“植树节”(3月12日)。被调查村民中,对上述纪念日不知道的人数分别占36.59%、17.07%和46.34%,这说明多数村民对环保纪念日不太了解。
此外,村民对环保纪念日的了解程度还与受教育程度相关。对上述纪念日回答不正确或不知道的人数中,小学及文盲所占的比例分别为49.5%、48.8%和69.4%。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所占的比例分别只有15.1%、14.9%和7.3%。在调查中发现,村民中能正确回答“植树节”的人数明显多于其它三个环保纪念日。
即使在回答不正确的村民中多数人也表示知道有植树节,而对其它二个环保纪念日,多数村民表示不清楚有这些节日。这是因为每年植树节时在各级政府的推动下机关、团体、学校都会开展义务植树活动,而在其它环保纪念日时几乎没有任何活动。
(2)、对“工业三废”及其危害的认知程度。工业三废指工业生产中产生的废气、废水、废渣。这些废弃物如果超标排放就会污染环境。而且在环境中还会发生物理的和化学的变化而产生新的污染物。对生态环境、农业生产、人畜健康造成危害。
“工业三废”是报刊、杂志、电视、广播中出现频率最多的词语之一。但是。当我们在调查问卷中问哪些是“工业三废”时,在被调查者中回答完全正确、不完全正确和完全不正确的分别占31.71%、31.71%和36.59%,而且多数村民并不了解“工业三废”的危害。
(3)、对温室效应和温室气体的认知程度。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浓度增加,阻止地球热量的散失,使地球发生可感觉到的气温升高。这就是所谓的“温室效应”。造成温室气体浓度增加的原因有两个方面:
一是高耗能(过多燃烧煤、石油、天然气等燃料)和无节制排放工业废气;二是森林减少,阻断了自然界对二氧化碳的吸收。温室效应造成了气候变暖,其结果是洪涝干旱等极端气象灾害频繁,病虫害增多。应该说,温室效应与我们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而且也是报刊、电视出现比较多的词语。但是。在被调查者中能够正确回答燃烧秸秆会加剧温室效应的只有33人,占被调查人数的80.49%。
2、农民的环境行为不雅
在农村,农民的环境行为直接关系到农村的环境状况。在调查中我们看到下列有关的农民环境行为问题:
(1)、如何处置废电池?有关资料显示。一节一号电池烂在地里能使l平方米的土壤永久失去利用价值:一粒纽扣电池可使600吨水受到污染,相当于一个人一生的'饮水量。在对自然环境威胁最大的几种物质中,电池里就包含了汞、铅、镉等多种,若将废旧电池混入生活垃圾一起填埋,或者随手丢弃。渗出的汞及重金属物质就会渗透土壤、污染地下水,从而进入鱼类、农作物中。
破坏人类的生存环境,威胁人类健康。在调查问卷中有这样一个题目:下列物质(废铁、废玻璃、废电池)丢弃在土壤里,哪一项对环境危害最大?正确的答案应该是废电池对环境危害最大。但调查结果仍有22人回答不正确,在平时的生活中大多数村民都是随手丢弃。有许多人虽然能够意识到废电池的危害。但可能仅仅是图方便、嫌麻烦而仍然选择了不利于环保的行动。
(2)、如何处置秸秆?现在农村有不少农民为了抢农时图省事。将收获后的秸秆一烧了之。焚烧过程中产生的浓烟对大气环境造成污染,危害人体健康,甚至影响交通安全。我们在调查问卷中问:“你认为焚烧秸秆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吗?”结果有1人勾选“不清楚”,4人回答“不会造成污染”,两项合计人数只有5人。可是当我们在调查中问:“你家是如何处理秸秆的?”结果大部分回答“在田地里焚烧掉”,可见焚烧秸秆的问题比较严重。
(3)、如何处置废弃的农药瓶?废弃的农药瓶、农药塑料包装袋已经成为农村环境的主要污染源。其主要危害是其中的农药残留渗入土壤。流入河流池塘而形成污染。威胁农产品的质量安全,甚至造成人畜、鸟类中毒。我们在调查问卷中问:“你如何处置废弃的农药瓶?”勾选“随手丢弃”的26人,“随生活垃圾堆放”的13人,占全市被调查人数的78.7%。在我们那里废弃农药瓶、农药塑料包装袋污染还是比较严重的。
(4)、使用农药的环保行为。农药使用不当或滥施农药,不仅会污染大气、土壤和水源,也间接和直接地威胁到农产品质量安全。农药残留是蔬菜产品质量安全的最大隐患。由于气候变暖。害虫猖獗,被调查者普遍反映“不使用农药不行”。
蔬菜生产中使用农药的安全采摘期因农药品种、蔬菜品种、季节等不同而不同。一般来讲,叶菜收获前禁用期至少7天,茄果类、瓜类蔬菜禁用期至少2—3天。在调查中询问:“施过农药的蔬菜何时可采摘食用?”95.12%的被调查者能回答正确。这说明大多数农民是了解相关要求的。当询问:“自己食用的蔬菜也使用农药吗?”结果大多数人回答“不使用农药或很少”。
二、解决对策
通过以上调查可以看出,目前农民环保素质总体来讲不高。主要表现为环保知识缺乏,环保意识淡薄和环境行为不雅。为了进一步提高农民环境意识,改善农村环境状况。我们提出以下建议:
(一)加强农村环保宣传,提高农民环保意识。
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互联网等现代传播媒介,报道党和政府的环保政策,宣传环保新进展新经验,普及环保科普知识。表彰环保先进事迹。营造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舆论氛围。要从农村和农民的实际出发,采取灵活多样、农民喜闻乐见的宣传手段与形式。例如宣传栏、环保“大篷车”、文艺演出、环保知识竞赛等,突出艺术性、形象性和群众参与性,以增强环保宣传的吸引力和感染力。要坚持经常宣传和主题宣传相结合。
各级政府部门特别是环保部门、宣传部门以及基层村委会要把环保宣传作为基本工作任务。常抓不懈,同时在相关的环保纪念日(环境纪念日、土地日、植树节等)期间开展形式多样的主旨性宣传活动。通过加强环保宣传,切实提高农民的环保意识,一是树立环保新观念,使环保成为广大农村居民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二是培育环境新道德。平等看待自然界的各种生命,维护生物多样性;三是创建环保新文化,使保护环境为荣、破坏环境为耻的荣耻观蔚然成风。
(二)增加农民教育机会,提升农民环保素质。
调查显示:在食野习俗、乱堆垃圾、焚烧秸秆等非环保行为的人群中,较低文化程度所占的比例较大,这说明农民的环保素质与受教育程度相关。由于受城乡教育资源配置失衡。教育投入相对偏低以及经济发展水平的限制,我国农村地区的教育机会偏少、优质教育缺失,这是造成一部分农民环保素质不高的重要原因。解决问题的根本办法是增加农民的受教育机会。加强农村环保教育要从娃娃抓起。从中小学生抓起,他们是未来农村劳动力的主体。
要在幼儿园把环保知识编成儿歌和游戏,让孩子们在演唱和表演中了解环保知识;在中小学开设环保知识课。组织他们参加力所能及的环保宣传活动。把学到的环保知识带给社区和父母,这样可以收到更好的效果。此外,要把环保教育融人到农民职业技能培训中,包括绿色无公害农产品种植、农业污染防治、土壤污染防治、生态农业、人畜粪便无害化处理和秸秆综合利用技术等。使广大农民在发家致富的过程中提高环保素质,自觉保护环境和生态。
(三)建立新型农村产业模式
大力发展既节约资源又能促进可持续发展的绿色产业,以此作为协调解决传统农业与环境保护矛盾的手段。加强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和农业科技培训,倡导和推进循环经济提升农产品结构,发展优质、高效、生态型农业产品,培育发展无公害产品、绿色产品和有机农产品。
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改变过去单一种植业生产结构为农林牧副渔。生产加工为一体的复合型生态循环系统,提高物质循环和能量转化效率。实现资源利用与环境协调发展,逐步形成物质和能量的良性循环建设相互依存。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调查报告 8
实践报告主题:
浙江农村环境污染情况调查
调查时间:
7月10日至7月24日
调查地点:
浙江省衢州市衢江区后溪镇棠村
调查方式:
实地考察,口头采访
调查目的:
通过调查发现目前农村环境污染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关建议,使之日益完善,使环境污染问题得到改善。目前农村的环境状况。近几年来,乡镇企业迅速发展,农村现代化产业水平有了进一步提高,农村经济持续发展。但是在保证经济增长的同时,却没有注意保护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主要包括了以下几个方面:
一水质污染
我们村之所以称为棠村,是因为村子里有很多的池塘,前身为“塘村”,池塘主要用来养鱼。在我小的时候,池塘里的水还是很干净的。但是这几年,池塘里的水质污染已经非常严重,池塘里已经无法再用于养鱼。池塘已经荒废,成为了一个个大型的垃圾场。水面经常发出一阵阵的恶臭,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有:一些农民的环境保护意识淡薄,生活垃圾,生活污水都直接排放到池塘里。尤其是这几年,柑橘的'价格非常不好,很多人都是直接将一车车的桔子直接倒在池塘里。现在一眼望去,池塘表面都是成堆的烂桔子。还有个原因就是村民们对于病死的家禽,小猪等处理办法不好,大多扔在池塘里。于是,路过池塘边的人经常可以闻到一股刺鼻的腐尸味。
建议:村里相关部门要及时给村民们普及环境保护知识,告诉他们环境污染已经造成的严重后果。同时,清理池塘里的各种垃圾,对往池塘里倾倒垃圾的村民进行罚款。争取早日使水质得到恢复。
二白色污染
在农村里,很多地方还没有实行塑料袋有偿使用政策。因此,塑料袋,塑料盒使用情况还是比较严重的。特别是在农村里,很多塑料袋,塑料盒都是不可降解的。随处可见各种花花绿绿的袋子。这些袋子大多有毒,如果用来装食物则其中的有毒物质会一起进入口中,危害人的健康。不仅如此,由于这些盒子,袋子大多不可降解,完全分解需要好几百年的时间。如果它们散落在土壤里,会使土壤环境恶化,严重影响农作物对水分,养分的吸收,从而抑制了农作物的生长,造成农作物的减产。若牲畜吃了这些塑料品,还会引起牲畜的消化道疾病。
建议:农村要实行塑料袋有偿使用制度,规范塑料袋的使用来源。提出用布袋或篮子购物。对于使用过的塑料袋要统一回收处理。
三空气污染
在农村里有一个很不好的习惯,就是把很多垃圾直接进行焚烧处理。而这些垃圾中通常包括很多塑料制品。因此,若直接燃烧会给环境造成严重的二次污染。塑料焚烧时,会产生大量的黑烟以及刺激性气味,其中包含了很多的有毒物质。长期吸收这样的空气会给人的身体健康带来很大的危害。
建议:对于生活中的各种垃圾应当进行分类处理,可以回收的要进行回收。对于塑料制品更不能直接焚烧,应当统一回收进行处理。
四农业污染
这是一种农村特有的污染,它主要来源于农业措施中使用的化肥和农药。它们的残留物被雨水淋溶后随径流进入水环境,以及水土流失一起被带入水环境。农药,化肥的大量使用以及污水灌溉和集约化养殖场的污染是其根本来源。一些不可分解的农药还会随蔬菜等进入人体,给人体造成一定的损害。还有一些未经处理的死家禽,牲畜等的尸体直接丢弃在土壤里,他们携带的病菌,病毒进入水中,土壤中则产生生物污染,最后危害的还是人类的健康。
建议:
尽量使用可以分解的农药,不要过多使用化肥,农药,对于病死的家禽,牲畜不要随意丢弃。应当统一进行合理的处理。
通过这次调查,我对自己村子里的环境污染情况有了较为深刻的了解。我深受启发:我们居住在这片土地上,我们应该保护好它,受益的还是我们自己。我们应该从现在做起,从自我做起。并且号召更多的人一起来保护环境。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调查报告 9
随着社会的发展,经济的快速增长,环境污染也开始向农村蔓延,并已经成为环保工作的一项现实而严峻的课题。我国明确提出,到2020年,农村改革发展的基本目标之一是: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村生产体系基本形成,农村人居和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这些都为我们构建生态新农村提出了方向、明晰了思路。我们只有切实解决好危害农民群众身体健康、影响农业农村可持续发展的突出环境问题,才能使农村真正走向“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发展道路。
环境污染已经到了不可不解决的程度,昔日的先污染在治理的方针已经完全不能适应现在的形势。目前人类已经部分认识到了自身与环境的唇寒齿亡的关系(人类与环境有着密切的联系,当人类不合理地开发利用资源或者任意排放废弃物等有害物质时,便导致了一系列的环境污染),同时人类也提出了很多有益的解决办法。现在就让我们来一起看一下有关的环境污染情况及相应的解决办法吧。
一、水污染
1、概述
地球上的水似乎取之不尽,其实就目前人类的使用情况来看,只有淡水才是主要的水资源,而且只有淡水中的一小部分能被人们使用。淡水是一种可以再生的资源,其再生性取决于地球的水循环。随着工业的发展,人口的增加,大量水体被污染;为抽取河水,许多国家在河流上游建造水坝,改变了水流情况,使水的循环、自净受到了严重的影响。 80年代后期全球淡水实际利用的数量大约为每年3000亿立方米,占可利用总量的1/3。但是随着人口的增长及人均收入的增加,人们对水资源的消耗量也以几何级数增长。另外,淡水资源的分布与人口的分布并不一致。例如1980年加拿大人均取水量1500立方米,仅占人均淡水资源拥有量的1.2%;而埃及1976年人均取水量为1180立方米,已接近该国人均可利用总量1470立方米的极限。
人类的'活动会使大量的工业、农业和生活废弃物排入水中,使水受到污染。目前,全世界每年约有4200多亿立方米的污水排入江河湖海,污染了5.5万亿立方米的淡水,这相当于全球径流总量的14%以上。1984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为“水污染”下了明确的定义,即水体因某种物质的介入,而导致其化学、物理、生物或者放射性等方面特征的改变,从而影响水的有效利用,危害人体健康或者破坏生态环境,造成水质恶化的现象称为水污染。水的污染有两类:一类是自然污染;另一类是人为污染。当前对水体危害较大的是人为污染。水污染可根据污染杂质的不同而主要分为化学性污染、物理性污染和生物性污染三大类。
2、水资源保护
抽取地下水是缓解淡水不足的一个重要途径。但是过度抽取地下水会使地下水水位下降,导致地面沉降。在我国的苏州、无锡、上海、北京等地,由于长期过量开采地下水,造成了明显的地面沉降,有的地方甚至损坏了地下管道和道路。因此,在发展工业,建设城市的同时,就要注意到水资源的保护。因为一旦水资源受到污染,将严重的制约工业、农业的发展。要解决水污染问题的根本途径还是在于要发动全球人民,增强保护水资源、节约用水意识。同时大力研制循环用水技术、海水淡化技术、污水净化技术等,并对排放污水或污染物质严重的企业、生活区进行合理管制和必要的惩罚,以增强保护水资源意识。
二、大气污染
1、概述
在干洁的大气中,痕量气体的组成是微不足道的。但是在一定范围的大气中,出现了原来没有的微量物质,其数量和持续时间,都有可能对人、动物、植物及物品、材料产生不利影响和危害。当大气中污染物质的浓度达到有害程度,以至破坏生态系统和人类正常生存和发展的条件,对人或物造成危害的现象叫做大气污染。造成大气污染的原因,既有自然因素又有人为因素,尤其是人为因素,如工业废气、燃烧、汽车尾气和核爆炸等。随着人类经济活动和生产的迅速发展,在大量消耗能源的同时,同时也将大量的废气、烟尘物质排入大气,严重影响了大气环境的质量,特别是在人口稠密的城市和工业区域。所谓干洁空气是指在自然状态下的大气(由混合气体、水气和杂质组成)除去水气和杂质的空气,其主要成分是氮气,占78.09%;氧气,占20.94%;氩,占0.93%;其它各种含量不到0.1%的微量气体(如氖、氦、二氧化碳、氪)。
大气污染对气候的影响很大,大气污染排放的污染物对局部地区和全球气候都会产生一定影响,尤其对全球气候的影响,从长远的观点看,这种影响将是很严重的。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增加:燃料中含有各种复杂的成分,在燃烧后产生各种有害物质,即使不含杂质的燃料达到完全燃烧,也要产生水和二氧化碳,正因为燃料燃烧使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不断增加,破坏了自然界二氧化碳的平衡,以至可能引发“温室效应“,致使地球气温上升。所谓的”温室效应“是指,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增加,阻止地球热量的散失,使地球发生可感觉到的气温升高。破坏大气层与地面间红外线辐射正常关系,吸收地球释放出来的红外线辐射,就像“温室”一样,促使地球气温升高的气体称为“温室气体”。二氧化碳是数量最多的温室气体,约占大气总容量的0.03%,许多其它痕量气体也会产生温室效应,其中有的温室效应比二氧化碳还强。
2、大气层的保护
许多环境问题是跨国界的,甚至是全球性的,如温室效应和臭氧层破坏等大气污染,需要世界各国的共同努力才能逐步解决。人们在70年代早期开始认识到氟氯烃可能对环境有害,并且开始寻找代替品。到了80年代中期,臭氧层破坏的证据已经日益清楚,采取共同行动的呼声也日益高涨。到了1987年,许多国家的代表汇集在加拿大第二大城市蒙特利尔,签署了《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协定书》。这个协定书是对付世界环境公害的一个开创性的国际协定,目的是控制氟氯烃和其它破坏臭氧层的物质的消费量,保护地球的“外衣”,也保护人类自己。经过修正后的蒙特利尔协定书是一个有约束力的国际协定。按照规定,工业国的氟氯烃和其他受限制物质的排放量必须立即减少,在20xx年以前逐步完全停止使用这类物品。发展中国家在1996年以前可以继续有限度的增加这些物质的消费,然后就应当逐步减少,到20xx年时必须完全停止使用这些有害物质。除了时间上的优惠以外,这一协定书还包含了两个对发展中国家有利的条款:一个是建立一项临时多边基金,帮助发展中国家采取代替氟氯烃的技术;另一个是技术转让条款,要求签字国把最好的技术按照“公平和最有利的条件”转让出去。
我国已加入了修正后的蒙特利尔协定书,并且制定了履行国际义务的国家行动方案,包括建立保护臭氧层组织管理机构,制定有关行业的管理规范,积极开展替代品和替代技术的研究,为企业的替代技术改造安排配套资金等等。根据我国政府制定的方案,到20xx年,所有消耗臭氧层物质的总量至少要减少60%,到20xx年则完全淘汰这些有害物质。
三、固体污染
1、概述
凡人类一切活动过程产生的,且对所有者已不再具有使用价值而被废弃的固态或半固态物质,通称为固体废物。各类生产活动中产生的固体废物俗称废渣;生活活动中产生的固体废物则称为垃圾。"固体废物"实际只是针对原所有者而言。在任何生产或生活过程中,所有者对原料、商品或消费品,往往仅利用了其中某些有效成分,而对于原所有者不再具有使用价值的大多数固体废物中仍含有其它生产行业中需要的成分,经过一定的技术环节,可以转变为有关部门行业中的生产原料,甚至可以直接使用。可见,固体废物的概念随时、空的变迁而具有相对性。提倡资源的社会再循环,目的是充分利用资源,增加社会与经济效益,减少废物处置的数量,以利社会发展。
垃圾正成为困扰人类社会的一大问题,全世界每年要产生超过计划10亿吨的垃圾,大量的生活和工业垃圾由于缺少处理系统而露天堆放,垃圾围城现象日益严重,成堆的垃圾臭气熏天,病菌滋生,有毒物质污染地表和地下水,严重危害人类的健康,这种现象若得不到遏制,人类将被自己生产的垃圾埋葬掉。
2、解决办法
要解决固体废物的危害,惟有全体人民集体行动起来,充分利用资源,加强资源再利用,不随便抛弃固体物质。政府应出台一系列关于固体废物处理的条例,以规范大众的资源利用行为,减少废物排放。公民应该从小事做起,为人类自身创造美好的生活环境,让我们生活在一个无垃圾困扰的环境里。
四、水土流失
1、概述
水土流失是指在水流作用下,土壤被侵蚀、搬运和沉淀的整个过程。在自然状态下,纯粹由自然因素引起的地表侵蚀过程非常缓慢,常与土壤形成过程处于相对平衡状态。因此坡地还能保持完整。这种侵蚀称为自然侵蚀,也称为地质侵蚀。在人类活动影响下,特别是人类严重地破坏了坡地植被后,由自然因素引起的地表土壤破坏和土地物质的移动,流失过程加速,即发生水土流失。
水土流失是我国土地资源遭到破坏的最常见的地质灾害,其中以黄土高原地区最为严重。我国目前水土流失总的情况是:点上有治理,面上有扩大,治理赶不上破坏。全国水土流失面积解放初期为17.4亩,到1980年约治理6亿亩。由于治理赶不上破坏,水土流失面积却扩大到22.5亿亩,约占国土总面积的1/6,涉及近千个县。全国山地丘陵区有坡耕地约4亿亩,其中修梯田约1亿亩,而另外3亿亩坡地正遭受水土流失的危害。
据统计,我国每年流失土壤约50亿吨,损失n、p、k元素约4000多万吨亩,到1980年约治理6亿亩。由于治理赶不上破坏,水土流失面积却扩大到22.5亿亩,约占国土总面积的1/6,涉及近千个县。全国山地丘陵区有坡耕地约4亿亩,其中修梯田约1亿亩,而另外3亿亩坡地正遭受水土流失的危害。
2、水土流失的防治
水土流失是地表径流在坡地上运动造成的。各项防治措施的基本原理是:减少坡面径流量,减缓径流速度,提高土壤吸水能力和坡面抗冲能力,并尽可能抬高侵蚀基准面。在采取防治措施时,应从地表径流形成地段开始,沿径流运动路线,因地制宜,步步设防治理,实行预防和治理相结合,以预防为主;治坡与治沟相结合,以治坡为主;工程措施与生物措施相结合,以生物措施为主。只有采取各种措施综合治理和集中治理,持续治理,才能奏效。总之,科学技术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规模迅猛发展,增强了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给人类社会带来空前的繁荣,也为今后的进一步发展准备了必要的物质技术条件。对此,人们产生了盲目乐观情绪,好象自己已经成为大自然的主人,可以长期掠夺资源而不会受到大自然的惩罚。然而,这种掠夺式生产已经造成了生态和生活的破坏,大自然向人类亮起了红灯。我们必须承认面临的严重危机,但是也应相信我们可以通过共同的努力战胜它,寻求新的发展道路。要解决环境污染问题,一个大的方向就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即保证现在的经济发展,又保证后代享受资源的权利,让我们世代都生活在没有污染的天空下吧。
所以,我们要保护地球,节约资源,爱护环境,共建美好家园。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调查报告 10
环境的污染严重制约着农村经济的继续发展。农村产业化经营与旅游业开发是当今农村发展最快的路子,也是ZUI热门但又ZUI难以实施的路子。如今城市兴起吃绿色、吃健康,良好的生态环境就是有机农作物生产的必要条件。
生态环境质量下降,使农田生态系统遭到破坏,随着个别物种的消失和一些异地植物的入侵,农田间病虫害爆发率上升,农作物产量和质量明显下降。
为响应十七大会议召开,充分的认识并认真解读“科学发展观”,将理论运用到生活实践中去。在经济发展的同时,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为实现自然与人类和谐发展,环境与经济共荣,共同携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一、调查对象和方法
1、调查对象:田间地头,路边和村头垃圾的多少与分布。
调查方法:将农田划分为几个区域,将路段等分为小路段,将村庄划分为小的区域(以道路为基础)并都以数字命名,如“农田1区”、“11号路段”、“村庄1区”。
2、调查对象:农村水渠和池塘中水的质量问题。
调查方法:对以上区域的水分别取样,并观察其清澈程度,闻其气味,并用物理化学方法粗测分析其污染物的成分。
3、调查对象:污水与垃圾的来源。
调查方法:通过走访咨询居民,询问垃圾的来源与排放垃圾的时间。
4、调查对象、:树木覆盖率(村庄)。
调查方法:将全村以街道为界划分为块,随机抽取五块,算出覆盖率,求出平均值。
5、调查对象:近年来田间野生生物的数目变化与种类的变迁。
调查方法:用样方法统计各种野生植物的数量和分布,用表格对比三年来农田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比例的变化。
6、调查对象:调查村民对环保的认识与生态农业的'态度。
调查方法:随即在居民名单中抽出十名,对其进行环境方面的采访。
7、调查对象:调查村民的近几年健康状况,并与相对的环境对比,找出二者的关系。
调查方法:与年龄相对较高的居民进行访谈,在大队中查阅有关村民健康的资料并列出表格与环境对比。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1、经调查,垃圾主要分布在路、农田、村庄和水沟相对集中的地方,约占45%。在城乡交会的道路旁边,垃圾也相对较多,约占32%。在村里的大路边,有15%的垃圾。在农田中,有2%的垃圾。在小巷和其他地方的垃圾约占6%。
分析:由垃圾的分布来看,在人活动越频繁的地方,垃圾的量也越多,垃圾堆积主要是人为产生的和任意丢弃造成的。从中反映了人们的环保意识并不高,责任心也不强。
2、农村水渠中水的清澈度不高并且有异味,不符合国家二等水的标准。经过滤,发现水中浮游生物甚多,并且有很多蚊子的幼虫。有些水渠已经淤塞,水道中充满了垃圾,并发出阵阵恶臭。池塘的水为绿色,是以为水中有很多藻类而产生的水华现象。水中的鱼类尚多,水有腥味,且不清澈。经过过滤蒸馏等处理,未发现有毒物质。
分析:水质变坏,但未发现有害化学物质,说明目前水体主要是受固体垃圾污染所至。由此可推,由于垃圾堆积,无人清理导致垃圾入水;另外村民乱排污也使水体受到了污染,使水质变坏。
3、经过调查发现,村头垃圾主要是生活用品废弃物,来源于村民。村民图方便、省钱,便将生活垃圾倒在村头。在离城较近的路旁,臭气冲天,招来了很多苍蝇。这里的垃圾主要是县城里的人倒的。因为把垃圾倒在农村省去了向垃圾处理厂交钱,而且也省时间。时间久了,便都往这里倒垃圾。污水的主要来源是生活污水,未发现有工厂在此排污。
分析:既然没有工厂,村民都把环境污染成这样,成堆的垃圾无人管,乱仍乱排,只图自己方便而不顾集体形象,说明村民缺乏责任心与环保意识,村民素质有待提高。
4、居民几乎家家都有树,有的院子竟然全被大树遮着,而有的院子只是沾到一点树阴。总体来讲,全村树木覆盖率约在40%-50%。
分析:村里人都有在院子里栽树的习惯,树木为村民带来了很多好处,且美化了自己的家园。表明村民希望生活在一个好的环境里。这样有利于环保工作的进行。
5、年份青蛙蛇麻雀菜青虫螳螂刺苋刺蔓田鼠
06很多较多很多较少不多较多较多较少
07不多较少较多很多较少不多较多较多
08很多很少较少很多很少很少很多很多
(由少到多的程度:很少<较少<不多<较多<很多)
分析:经询问农民得知,对于蛇,因其生的丑陋,虽然无毒
,仍然遭到人类的杀害。还有的就把它当作野味,数量锐减。对于麻雀,因其偷吃粮食,一直得不到人类的喜欢,也遭屠杀。同时在农药的作用下螳螂的数量也在急剧下降,而害虫与田鼠却顽强的抵抗住了农药。在人为的作用下生态在悄悄的变化,推测将来虫害与鼠害仍会上升。人对刺苋的讨厌恨不得将其斩尽杀绝;而同时又有种刺蔓蔓延。可见人类的爱憎对环境是有作用的,更不用说在生活中的不良习惯对环境的伤害有多大了。
6、调查人数:40
方法:抽样法
结果如下:
认为环境问题很重要无所谓不清楚
人数71221
分析:目前人们对环境问题的认识不够,重视不足。很多人都未曾考虑过环境恶化的后果,还有一些人说那是杞人忧天,只有少数人认识到了环境的重要性,说明关于环保知识尚未普及,宣传工作仍要进行。
7、年份05060708
出生人数16181914
非意外死亡人数12151418
癌症死亡人数3679
由表对比可知,得癌症死亡的人比例在逐年升高。经调查得知,环境与肿瘤的产生有很大的关系。即,随着环境的恶化,细胞癌变比率也在升高。由此说明,环境与居民的健康的关系十分密切。
三、问题与建议
1、农民对于环境问题缺乏了解,不能认识透彻,对于集体的生活环境,缺乏责任感和主人公意识。所以要加强宣传力度,开展教育会议,改变村民原本不负责的的观念。
2、作为新世纪的青年要走在时代的前列,要积极的配合环保工作,做好自己家人的思想工作,在自己努力的基础上,号召大家共建美好家园。
3、在村委会成立环卫小组,定期对村里的环境进行整治美化。在中小学成立志愿者,鼓励中小学生保护环境。
4、对于城市的个别企业提出警告,要求其停止对村里环境的破坏,并对已造成的不良后果要求赔偿。对于不听警告者进行劝导教育,若仍任意妄为则追究其法律责任。
5、学习科学发展观,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与理论相结合,为农村的和谐发展提供精神支柱。
四、结语:
为了这个世界更加美丽和谐,让我们共同携手,把我们自己的家园“打扮”的更加美丽,让我们为自己的美好生活共同努力!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调查报告 11
近年来,国家在推进新农村建设进程中,高度重视农村环境卫生建设,把环境治理摆在了十分重要的位置。近期,我镇组织专班,对农村环境状况进行了深入调查,调查中发现,农村环境卫生存在着很多不容忽视的问题,要切实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需下大气力,进一步加大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力度。
一、目前现状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农村生活环境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是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农村垃圾越来越多,没有配套的处理处置办法。尤其是近年来农村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农村垃圾还出现了毒害化的新趋势。过去,农村垃圾主要是一些易腐烂变质的剩菜剩饭、瓜皮菜叶、秸杆等生活类废品,现在又增加了塑料袋、废电池、农用膜、农药瓶、灯管、破衣烂鞋、生活污水、建筑垃圾等有毒有害垃圾混合体,特别是大量使用的塑料袋,随手乱丢,一旦刮风就会满天乱飞,五顔六色,一片狼籍。同时,由于农村养殖业的发展,批量产生的禽畜粪便以及宰杀后的废弃物无法消化,也成了有害垃圾,对农村环境造成极大危害。农村垃圾问题,已成为新农村建设的“污点”。
通过调查发现,造成农村环境卫生状况恶化的主要原因在于对垃圾的处理方式采取直接露天集中堆放或简易填埋,不仅严重影响了村容村貌,更对环境产生了很大的即时和潜在的危害。随意堆放的垃圾侵占了大量土地,对农田破坏严重,垃圾腐败过程中产生的有害气体和渗漏液也污染了空气和地下水,严重影响了村民的生产生活。
二、存在的问题的原因
虽然近年来我镇农村环境卫生治理工作取得了一些成效,但农村环境卫生总体状况仍然形势严峻,存在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垃圾污染问题日益突出。
1、现如今,农民群众越来越富,用于农业生产的农家肥料被化学肥料所代替。原先的垃圾多数是一些容易沤烂的生活垃圾,积攒一年的垃圾都会在春耕的时候运送到地里当肥料,现在种田都用化肥,很少有人使用农家肥,垃圾就越来越多。
2、在农村,家家门前都有个垃圾堆或者一个露天化粪池,里面的垃圾成份复杂(包括:传统的厨房垃圾;金属、塑料、纸板等包装废弃物;建房、装修、旧村改造等产生的建筑垃圾;废旧电池、光盘等电子垃圾;农药瓶、医疗废弃物等),它们随意地堆放着,不仅占地面积大,而且容易滋生蚊蝇,特别是在雨季,污水到处乱流,上面漂浮着塑料袋、泡沫板甚至还有小动物的尸体等,臭气熏天,不仅影响了村容村貌,而且还威胁着村民的身体健康。
3、以前,农村做饭一般用灶,而现在大部分用电或液化汽,也有不少农户用上了沼气,所以许多桔杆和柴草都被闲置,这一堆那一垛,时间久了到处都是;还有就是化纤类的破衣烂鞋随意乱扔,到处是一片狼籍。
4、畜禽养殖排出的粪便及农家厕所的随意排放,大部分污水挥发、渗透,直至形成沉积,加之衣物洗涤废水,如果不进行适当处理,势必对周边的水源、土壤、空气和作物等造成严重污染,成为畜禽疫病、寄生虫病和人畜共患病的传染源,对农民生存环境造成极大威胁。
(二)缺乏良好的.卫生习惯,导致各种传染病时有发生。农民群众的个体素质参差不齐,相当一部分群体缺乏自我保健意识,沿袭一些不健康的生活方式,甚至保留一些生活上的陈规陋习等,使不少农民群众易发生疟疾、皮肤病、肠炎等传染性疾病,特别是近期由于高温干燥、不良的卫生习惯等因素造成大面积手足口病流行,对少年儿童身心健康造成严重危害。
(三)城镇建设加快,配套建设滞后。
污水不能集中排放、净化处理;生活垃圾不能集中填埋、焚烧,环境治理措施滞后。
三、建议及对策
(一)规范新农村建设,创新农村垃圾处理处置模式。
1、大力推进农村垃圾处理和污水治理工作。全面清除陈年垃圾,通过开展全面“大扫除”活动,采取评级措施,有效促进“清洁工程”的整体平衡推进。积极推行散居农户自建垃圾填埋坑,集中居住区域实行固定垃圾桶,逐步建立村庄环境卫生“门前三包、分区包干、定责定薪、联合考核”的长效保洁机制。雨、污水有序排放,雨水就近流入自然水体,污水排入化粪池或沼气池。
2、推进农村改厕。全面消除农村露天粪坑茅厕。根据农户无卫生厕所的具体情况,指导帮助农户建造能有效处理粪便的卫生厕所,通过改厕,力争农户卫生厕所覆盖率达到90%以上;加强农村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建设,确保每个村都实现卫生室建设标准化。
3、治理农村河道池塘水沟。全面治理农村河道和池塘水沟,做好池塘水沟清淤,清除水面有害漂浮物,恢复河道基本功能,使村域内水面得到较好保护,水质基本达标。
4、提高村庄绿化水平。以绿化美化农村人居环境为目标,把村庄周围和农家庭院绿化紧密结合,扎实抓好村林、行道树、庭院绿化美化工程建设。做到村旁、宅旁、水旁充分绿化。
(二)制定工作措施,加大垃圾治理资金的投入力度。垃圾处理长期被视为一项公益事业,其经费主要来源于国家和地方财政。随着垃圾产量的增加和环保要求的提高,政府对垃圾处理的投入虽然有所增加,但只能满足垃圾的一般处理要求。目前,农村垃圾处理体系尚处于缺失状态,首先要建立起垃圾收集转运的管理队伍;其次,解决无固定的垃圾收集点,无垃圾清运工具、无处理垃圾专用场地等所有工作的开展都离不开资金的铺垫,建议各级政府引起重视,加大此项工作经费的投入,同时对拾荒者进行必要的教育培训,扩大其回收的范围,旧灯管、灯泡等有害垃圾也让其以低价从农民手中收集,再由政府收购统一处理;最后由村建立垃圾集中处理场,对垃圾进行填埋、堆肥或焚烧,要求每村每户对日常生活中产生的各种垃圾进行分类,不可回收的全部运送到集中处理场进行处理。
(三)提高城乡人民的环境意识,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做好农村环境卫生保护工作需要广大农村居民的积极参与和配合,因此,普及环保知识,加强环境意识教育显得尤为重要。一方面,充分发挥现有广播、板报、标语的作用,让村民熟悉和掌握一些环境保护常识,充分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了解不同性质的污染物会给周围环境造成不同的危害以及常用的处理方法,并在日常工作中引导村民从自身做起,人人参与环保活动,养成不随意丢弃垃圾的好习惯,共同把农村垃圾处理好。另一方面,可以在农村的中小学加强环境意识方面的教育,使易接受新事物的学生成为农村家庭中的环保先行军,潜移默化地改变整个家庭的卫生习惯,增强环境保护意识。
(四)积极开展四害孶生地治理活动,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
大力开展除“四害”活动。除“四害”是爱国卫生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要切实抓紧抓好,抓出成效,为卫生防病作出积极贡献。
要巩固除“四害”成果,春秋两季统一开展城乡灭鼠、灭蟑螂活动。
开展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实现中央提出的“村容整洁”要求,既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也是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提高农民生活质量,促进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长期以来,由于农村环境卫生管理涉及面广、动态性强、反复性大,这一问题始终是农村工作的一个难点,要彻底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各级组织的共同努力,提高对农村垃圾问题的认识,加大投入,同时引导农民群众增强环保意识,最终建起覆盖农村的良好环境管理体系。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调查报告 12
农村卫生工作是我国卫生工作的重点,关系到保护农村生产力、振兴农村经济、维护农村社会发展和稳定大局。为促进我县卫生事业的发展,年初,县人大常委会把农村卫生工作列为今年一项重要的审议议题。审议前,组织了调查组,在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张建平的带领下,对我县农村卫生工作进行了调查。
先后听取了县卫生局有关工作汇报,深入走访下各、福应等12个乡镇、街道,实地走访县人民医院等5家县级医疗机构和8家乡镇(中心)卫生院,分别召开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等13个相关部门及相关医疗机构负责人座谈会,听取意见,了解情况。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近年来,县政府及卫生部门坚持以人为本,认真贯彻党和国家一系列关于农村卫生工作的方针政策及相关的法律法规,加强农村卫生工作,建立健全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促进农村公共卫生事业的发展。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农村卫生工作得到各级政府的重视
近年来,县政府把农村卫生工作作为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列入县“xxx”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先后制订出台《关于加强农村公共卫生工作的实施意见》、《关于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障制度的试行意见》等相关政策文件。省、市、县重视农村卫生事业投入,xx年共投入4450万元,其中县财政投入1895万元,加大了对公共卫生和医疗事业的投入力度。积极开展卫生有关政策法律法规和卫生知识的宣传教育。各乡镇(街道)重视卫生工作,明确分管领导,建立工作机制,强化工作落实,抓好本区域内的农村卫生工作。
(二)农村公共卫生工作扎实推进。
一是实施农民健康工程成效显著。“农民健康工程”是xx年省、市、县政府为民办实事工程。我县全面开展农村公共卫生三大类12项服务,xx年为13万多名农民进行免费健康体检,并建立健康档案,实行分类管理。该工程受到了上级有关领导的肯定,中央电视台等多家媒体先后进行采访报道。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运转有序,三年来,已基本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框架,初步形成有效的运行机制。xx年,全县参保人数33万多人,参保率达78%,累计有近40万人次享受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补偿,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参保农民患者的医疗负担。
二是农村疾病预防控制有效开展。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高度重视非典、人禽流感等传染病的预防工作,重点传染病得到有效控制。实施免疫规划,儿童“五苗”接种率均达95%以上。积极开展传染病防治知识宣传和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防治工作,全县无重大疫情发生。
三是积极做好农村妇幼保健工作。扎实开展“母婴健康工程”工作,xx年孕产妇首次实现零死亡,儿童死亡率逐年下降。四是大力开展环境卫生整治活动。以改水改厕为重点的卫生环境整治力度加大。目前,全县共有560个自然村建起了自来水站,19万多人用上了自来水,拆除露天粪坑8000多只,建成公厕349座,完成4.7万户厕所改造。五是无偿献血工作成绩突出。全县无偿献血工作6次被评为省、市“无偿献血先进县”。xx年10月,县政府作为全国唯一的县级单位荣获全国无偿献血促进奖。
(三)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逐步完善。
一是建立健全县、乡、村三级卫生服务网络。形成了7家县级医疗卫生机构、18家乡镇(中心)卫生院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42个村级社区卫生服务站。
二是对乡镇(中心)卫生院推行股份责任制改革,在中心卫生院全面实行经济目标管理责任制。实施农民健康工程,改进服务模式,乡镇(中心)卫生院经营状况得到了一定的好转。
三是农村卫生人员队伍建设得到加强。严把人员入口关,严格要求,考录优秀毕业生,充实到农村医疗机构。实施了乡村卫生技术人员素质提升工程,通过开展“十佳驻村医生”评选、举办各类业务培训、组织各类学历教育等形式,进一步提高农村卫生技术人员的业务水平。四是全力抓好医疗质量建设。制订了《仙居县医疗质量建设工作方案》,加强医疗单位自身能力建设,通过开展等级评审,提高了医院的管理层次和服务水平。
开展了“加强医疗质量管理,争创百日无事故”活动,切实加强医疗安全教育,实行医疗质量责任追究制度,增强医务人员的责任意识和安全意识。制订完善了乡镇(中心)卫生院医疗质量考核标准,建立每月督查通报制度,抓好督查落实。五是卫生监督工作不断加强。认真贯彻《食品卫生法》和《职业病防治法》,抓好食品安全、卫生许可、职业卫生等专项整治,加大农村卫生综合执法力度,促进食品卫生和用药安全。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农村卫生工作的氛围还不浓。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对做好农村卫生工作的重要性认识还不够到位,社会发展以人为本、人的发展以健康为本的意识及大卫生理念还不强,未形成农村卫生工作合力。卫生法律法规政策及卫生知识的宣传教育还不够,广大群众卫生主体意识不强,缺乏保健康的理念和基本卫生保健知识,预防为主的思想还没有形成共识,重治疗轻预防的观念仍然没有改变。
(二)农村医疗卫生服务能力还不够强。
一是医疗机构基础建设滞后。我县医疗机构普遍缺少发展规划,经营场所十分紧张。县人民医院作为全县最大的综合性医院,占地面积仅40亩,医疗用房十分拥挤,远远满足不了群众的医疗服务需求,xx年医院迁建工程完成了工程立项和土地报批,但由于各种原因,至今未动工,严重制约了医院的建设和发展;中医院、妇保院、精神病院等县级医院和横溪、白塔、下各等中心卫生院的经营场所不足,精神病院房屋紧张、条件简陋,县疾控中心、城关医院至今还在租用房屋办公;多数医疗单位普遍存在设施设备落后等问题,乡镇卫生院还没有配备救护车,难于开展有效的医疗卫生服务。
二是医疗技术人员队伍建设与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不相适应。全县医疗卫生人才缺乏,特别是高学历和高职称人才严重缺少,在全县1350名卫生技术人员中,本科学历仅占14.9%,高级职称只占6.8%;乡村卫生技术力量更加薄弱,514名卫生技术人员,本科学历只有16人,高级职称仅有6人,中级职称也只有96人,人才问题严重影响医疗技术水平、医疗质量和医疗可信度;基层医务人员工作环境差、压力大、工资低,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基本社会保障还未落实。
三是医疗质量仍需提高,医疗秩序有待规范。医务人员服务意识不够强,病人外流现象不少;医疗纠纷发生呈上升趋势,医~件时有发生,处理难度较大;个体医疗单位数量多,管理较难,打击非法行医难度大。四是村级卫生服务网络薄弱,全县722个行政村只有42个村级服务站,群众就医不便反映较大。
(三)农村公共卫生建设缓慢。
一是疾病预防控制和妇幼保健工作还有薄弱环节。各类传染病预防及重大疾病防治任务依然很重,群众疾病预防观念不强。
二是食品安全隐患和药品监管问题反映较大。农产品调入问题越来越突出,农产品检测体系不健全,检测设施设备落后,粮食、蔬菜等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问题突出。农村药品供应网络不够健全,药品监管相对薄弱,群众用药安全难以保障。
三是农村环境卫生整治任务艰巨。农村饮用水水质安全问题较为突出,横溪、白塔等乡镇及周边平原村、城郊结合部等没有集中供水设施,直接饮用地下水,由于地下水污染,饮水安全问题突出,群众呼声较大;露天粪坑仍普遍存在,改厕任务较重,有的村虽然建了公共厕所,但后续管理工作跟不上,没有发挥作用;县生活垃圾处理工程进展缓慢,城镇、农村生活垃圾处理运作机制缺乏,环卫设施缺少,垃圾处理问题突出;排污问题没有引起重视,排污设施没有配套,地下污染严重。上述公共卫生问题的存在,致病返贫现象突出。
(四)农村卫生投入相对不足。县财政虽然每年对卫生事业的投入不断增加,但卫生事业经费所占同级财政支出比例却不断下降。社会资金投入卫生事业渠道不宽,数量不多。由于投入不足,制约着疾病预防控制、卫生执法监督、改水改厕等公共卫生建设以及医疗卫生单位基础设施建设和设备更新,影响了我县农村卫生事业的发展速度。
(五)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还不够完善。
一是对农医保的政策宣传不够,部分农民对农医保的认识存在偏差,群众参保积极性还不高。
二是农医保政策还不够完善。群众对门诊报销、在外地看病报销手续、额度、参保率任务指标等意见较多。
三是筹资难度较大。我县外出人口较多,以户为单位收取难度较大,部分乡村干部存在畏难情绪。有集体经济的村由集体支付,影响村经济发展,干部反响较大。
三、几点建议
(一)进一步强化保健康促发展理念,营造全社会共同做好农村卫生工作的良好氛围。健康是人生最大的财富。做好农村公共卫生工作、加强医疗卫生服务、提高人民健康水平,是造福人民的一件大事,是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一项重大任务,是各级党委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县政府要从落实执政为民的职责出发,充分认识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的重大意义,进一步加强对农村卫生工作的综合领导。要深入贯彻中央、省、市关于农村卫生工作方针政策,制订农村卫生事业发展规划,明确目标,落实相关部门及乡镇(街道)在农村卫生工作中的职责和任务,加强组织协调,形成相关部门、乡镇(街道)密切配合、齐抓共管的整体合力。要重视和加强对卫生法律法规政策及卫生知识的宣传教育,提高群众的卫生主体意识,增强预防保健理念,动员全社会力量共同做好农村卫生工作,营造保健康、促发展的社会氛围。
(二)进一步加强农村医疗卫生建设,提高医疗技术服务水平
一要加强医疗机构基础设施建设。要对各医疗机构发展作出统筹规划,明确发展规模。要高度重视县人民医院建设,尽快研究,科学确定建设方案,积极组织实施,加快解决目前县人民医院用房紧张的突出问题。重视县级医疗机构和乡镇(中心)卫生院的发展,抓紧县疾控中心、城关医院的迁建工程建设,积极帮助解决县中医院、妇保院和横溪、白塔、下各等中心卫生院的扩建问题,重视解决县精神病院用房紧缺、医疗条件落后、经费缺少等实际问题和一些乡镇卫生院的危房问题。更新医疗机构的设施设备,提高医疗检查可信度,适应医疗发展需求。
二要加强医疗技术人员队伍建设。医疗机构的生存与发展,关键取决于医疗技术水平,医疗技术人才决定着医疗技术水平。因此,要加大医疗技术人才引进和培养力度,建立和完善人才引进机制,改进人才引进和考录政策,合理配置人才。加强在职医务人员教育培训,不断提高中、高级医师及执业医师的从业比例,进一步提升医疗技术人员整体素质。重视解决医疗卫生人员的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基本社会保障问题。
三要加强医疗质量建设,规范医疗秩序。县人民医院要培养和集聚高、精、尖医疗专家,不断推进全县医疗卫生技术上新台阶,减少病人外流。乡镇(中心)卫生院要加强医疗能力建设,不断提高全科医术水平。加强医疗质量管理,减少医疗事故的发生。要重视发挥中医药在农村卫生服务中的'优势和作用,积极挖掘、收集和整理民间医药技术及祖传秘方。要加强医疗卫生行风建设,抓好医德医风,增强医务人员服务意识和职业自律意识。加强对个体医疗单位管理,发挥个体医疗单位方便山区群众就医的积极作用,坚决打击各类危害农民群众健康的非法行医行为,规范医疗秩序。
四要深化医疗卫生管理体制改革。要遵循政府主导、社会参与、转换机制、加强监管的原则,从解决群众反映最强烈的突出问题入手,深化医疗卫生管理体制改革,完善医疗机构运行机制,强化公共服务职能,规范服务行为。要推进乡镇(中心)卫生院改革,合理配置资源,改进服务模式,形成有生机活力的用人机制和分配激励机制,提高效率。加强村级卫生社区服务网络建设,担负常见病初诊治及预防保健任务。发挥社会个人举办的医疗机构作用,完善乡村卫生服务管理一体化,提高整体效能。
(三)进一步加强农村公共卫生建设,为农民健康提供基本保障。公共卫生是人民健康的源头。
一要加强疾病预防控制工作。要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加强重点传染病、职业病等重大疾病的预防控制,健全农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体系建设,提高处理重大疫情和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的能力。
二要加强妇幼保健工作。要认真实施母婴健康工程,重视产科、儿科建设,加强孕产妇和儿童保健工作,提高出生人口基础素质。
三要加强药品、食品卫生安全管理。要建立健全农村药品供应和监督网络,加大药品购销监管力度,组织对农村卫生机构的药品采购渠道、质量、期限及药价的检查,保证农民用上安全、有效、价廉的药品。要以实施“食品放心工程”为载体,积极开展卫生综合执法监督,加大对食品生产、加工、销售及餐饮业的监管力度,加大对化肥、农药、兽药、饲料添加剂和生长激素等农业投入品整治力度,从源头上防止农产品污染。加强食品安全标准和检验检测体系建设,尽快建立县药品农产品综合检测中心。
四要进一步重视以改水改厕为重点的环境卫生整治工作。要加快横溪水厂建设,及早解决横溪、白塔等乡镇的饮用水问题,加强城郊结合部的自来水管网设施建设,切实解决城郊居民饮用水水质安全问题。要加强农村卫生户厕建设,公共厕所建设要因地制宜,发挥已建公共厕所的作用。要抓紧县垃圾处理工程建设,力争如期建成使用。改善农村垃圾处理设施,提高处理能力,建立符合我县实际的城镇、乡村垃圾分级处理运作机制。要重视乡村排污设施建设,农村环境卫生整治要充分发挥居民、村民的主体作用,引导建立良好的卫生习惯,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改善农村环境卫生,提高生活质量。
(四)进一步加大投入,为农村卫生事业发展提供有力保证。要严格按照中央、省级有关农村卫生工作政策规定,增加对农村卫生的投入,其增长幅度不低于同期财政经常性支出的增长幅度。卫生事业经费投入占同级财政支出的比例逐年有所提高,每年增加的卫生事业经费主要用于发展农村卫生事业,保证卫生监督、疾病预防控制、妇幼保健和健康教育等公共卫生经费及农村卫生服务网络建设资金。
要合理安排乡镇(中心)卫生院基本医疗服务经费和农村卫生事业发展建设资金,加强农村卫生经费管理,充分发挥资金使用效益。要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多渠道吸引社会资金投入卫生事业,形成投资主体多元化、投资方式多样化的投入体制。
(五)进一步完善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解决农民因病致贫、返贫问题。
一要进一步统一思想,切实提高广大干部群众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认识,广泛深入地开展政策宣传和典型引导,提高农民的自我保障意识、互相共济意识和健康风险意识,调动农民参保的积极性,提高参保率,减轻村级经济负担。
二要认真研究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施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努力从管理制度上加以完善。对医疗报销、手续办理、报销额度、参保率任务指标、定点医院设置等问题,要专题研究,加以改进。
三要积极做好农医保的筹资工作,形成有效的筹资机制,用好、管好农村合作医疗基金,保证合作医疗资金有序运转,发挥农村合作医疗的最有效的作用,提高农民健康水平。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调查报告 13
前言
现阶段我国农村地区环境污染问题已经是不争的事实,有电视媒体也曾报道过“垃圾围村”的现象。以前人们只重视城市环境污染的问题,处于边缘位置的农村地区的环境破坏问题往往被忽视。随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工作的不断深入,人们开始重视村容村貌的整洁,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问题得到普遍的重视。笔者通过实地考察和在农村生活多年的经验并加以深入思考,理论结合实际精心撰写了本文。简要论述了农村环境污染问题的背景原因、环境污染的严重性及其解决方案。笔者认为其言论无论多么精妙都只是高阁之谈,其科学性和可操作性还需要得到实践的检验。
本文以湖南省靖州县新厂镇营寨村为例,分析了造成该村环境污染的原因,还提出了一些解决的意见措施,笔者认为或多或少有其合理之处。
一、营寨村简述
新厂镇营寨村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山村,地处靖州县边陲,与通道县县溪镇接壤。全村共六个自然团,名多村民。营寨村是典型的山地村,交通极为不便,境内没有大河和水路航道,目前全村也还没有一条正式的公路,通往镇政府驻地的公路正在铺筑当中,工程竣工估计还需要一段时间。多年以来当地村民都是经过泥泞的盘山公路去往通道县县溪镇,而很少再到新厂镇赶集。该村的落后与闭塞全县闻名,虽然如此,由于当地村民勤劳能干,坐山吃山也是温饱有余,这些年生活水平也有很大的提高。这得益于当地的香菌种植产业。该村相当一部分的村民都从事香菌种植,尤其是上营寨和下营寨更胜一筹。香菌种植给该村带来的财富一时间还难以统计到具体的数字,但是,自从种植香菌以来村内面貌的改变和民众生活水平的提高时显著的。
与此同时,香菌种植业给该村的环境带来巨大压力,生态环境遭到了空前的破坏。极不符合“生产发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十六字方针的“村容整洁”一条。
二、营寨村环境恶化的现象、特征及危害
一营寨村环境污染现象简述
营寨村的环境污染问题一直都存在,但近些年尤为突出。笔者便有深刻的体会。从前的青山绿水被糟蹋得遍体鳞伤满目疮痍不堪入目。
该村的环境污染主要是沿溪流区域呈带状分布,而又以有居民带更胜。营寨村各个自然团都有其赖以生存的小溪,或穿团寨而过,或绕团外而流,这些水量并不丰富的溪流是当地主要的水源,不仅灌溉农田,还为当地居民提供涤衣洗菜之便。营寨虽处于闭塞之地,但山水田园风光清秀无比,民养自给有余。但是现在已经俨然不是那般模样,小溪里沉积了厚厚的淤泥,烂橘子烂菌包破塑料袋将溪水堵得水泄不通,部分流段出现断流现象,如厕后使用过的卫生纸等也不管三七二十一一并统统倾泻于小溪当中,不但有碍观瞻,时间一长臭味熏天。
处于这样的生活环境之下当地村民却不以为然,得过且过,放任自流。还在门前溪流中喂养家禽家畜,排放物如鸭粪直接排放到溪流中,而人们还在这样的水质中洗衣物甚至洗菜,根据食物链的原理,最后伤及当地居民在所难免。
二营寨村环境污染的特征
1、污染来源单一。污染源主要是当地农业生产所产生的生产垃圾和生活垃圾,如烂菌包。烂塑料袋、如烂水果、洗衣污水等。
2、主要表现为水源污染。几乎所有的垃圾都排泄到小溪里,远远超过了溪水的自净能力。
3、污染区域集中于居民区及河湾处。很多居民为图方便就近倾倒垃圾,所以很多门前的溪水流段都堆积了很多垃圾废物。溪水拐弯处则沉积了大量的垃圾。
4、污染时间的全年性。以前每逢夏季溪水涨水的时候,由于水量增大流速加快,溪水会把沉积下来的垃圾冲走,但是最近这些年由于河道淤塞严重,垃圾数量剧增等原因溪水已经无力带走沉积多年的'垃圾,因而污染的时间由原来的季节性污染转变为全年的污染。
5、治理的艰难性。环境破坏了需要治理,但是农村环境的治理起码受到一下两个因素的制约:
1农民文化素质低下,环保意识薄弱,对环境污染问题不能引起足够的重视。人们对公共卫生的维护还缺乏认识。
2人力、物力和财力的奇缺。污染起来是举手之劳,而要治理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尤其是大规模的治理、清除和保护没有一定的经济支持是不现实的。
三营寨村环境污染的危害
这样的环境污染所带来的危害的严重性和广泛性事毋庸置疑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破坏当地生态平。被污染的小溪内鱼虾几乎灭绝。
2、不利于饲养家禽家畜的健康。容易引起瘟疫的流行。
3、不利于人的身体健康。人是环境污染的最终和最大的受害者。因为人所食用的是在污染的环境下成长的家禽家畜,是污水洗涤后的蔬菜人们所呼吸的是恶臭难闻的被污染后的空气。
4、间接危害到城市区域。当地被污染的农产品可能流向城市,而间接危害到城市的居民。
5、不利于当地经济的可持续健康发展。以环境换取的繁荣一定是不持久的。总有一天人们将面临无水可用的局面。它将影响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时代的一个不和谐音符。
6、对当地形象影响不好。环境的破坏时人们素质低下的表现。
总而言之环境的污染和生态的破坏时百害而无一利,应该引起政府相关部门和当地居民的重视,抓紧治理。
三、营寨村环境污染的治理
纵然是困难重重,总不能因噎废食。权利弊,人们还是支付不起环境污染的沉重代价。它所带来的危害不只影响一个人,而是生活在这个环境中的每一个人它所危害的也不只是我们这一代人,还有今后的子子孙孙
治理环境利国利民,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既然是要治理那么就要有一套行之有效,易于操作的方法。在提出具体方案之前笔者认为还需要花一些篇幅来论述一下为什么要这样做的问题。这样才能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使我们制行动方案时有宗法可循。
笔者认为有关治理农村环境污染措施的制定需要遵循以下几点原则:
一因地制宜。要制定符合当地实际条件的措施,这样才具有可行性。不能盲目照搬其他地区的方法。例如营寨村是一个贫困山区在财力上无法安排专门的环卫车辆就不要做这样不切实际的幻想,应当根据本村的实际情况解决类似问题。
二依靠广大群众。“人民群众的力量是无穷的”。要发动群众积极参与环境保护活动。脱离了群众,一切都是空谈,毫无价值。
三从根本入手,标本兼治。这个根本就是要通过环保教育提高广大群众的环保意识和忧患意识,发扬热爱家乡热爱家乡河山的精神,杜绝不良卫生习惯,积极爱护公共环境。人的觉悟提高了,自然就不会再做有害生态环境的事,环境治理好了,也就能保护好。
四坚持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这是我国在治理环境污染过程中积累的宝贵经验,具有普遍的适用性。
根据上述几点原则方针,结合营寨村实际情况,笔者提出以下几点建议,可供参考。
一加强环保教育,提高村民环保意识,从分认识到环境污染的严重危害。宣传教育工作应该由村委会安排人员专人专办,这项工作应该长期坚持不容放松。
二制定本村的环境保护日程表,具体规划每一个时段季节的环保目标。第一步是在汛期来临之前全面疏通河道第二步应该在汛期来领之时借助水力将河道清理干净,将沉积多年的垃圾冲走第三步应该巩固成果,积极防范,杜绝再次污染。
三制定相关的保护措施,全体村名共同协商制定后严格执行。
四责任到户,责任到人。每户居民负责自家门前路段流域的环境卫生。
五实行严格的奖惩制度,设卫生监督员巡视本村卫生。污染公共环境者应给予一定的罚款。
六探索新的运作模式。一个村可以成立一个环保合作组织,每个组设分理处。每个自然团应该选择合适场所作为垃圾处理场,垃圾焚烧场应远离居民区。实行“户、团、村”模式,户分类,组回收、村收购。也就是说每户居民事先将
垃圾分类,将可回收的废弃物分离出来以适当价格卖给环保合作组织,然后每个组派专人定期回收可循环利用的废弃物储存,最后由村统一再能行二次回收并转运出售,所得款项将用于本村环境保护的日常开支。
七开展卫生评比工作。在本村辖区范围内的各个小组或自然团之间进行卫生评比工作,定期评比一次,评比的内容主要是看该团组的公共卫生情况和村容村貌是否整洁,评比出最佳卫生团寨和最差卫生团寨通报全村,表扬先进批评落后。
八严禁在上游河段饲养或放养家禽家畜,以免动物粪便造成水质污染。以上八点只是一个框架性的建议,仅供参考,不足之处可在具体实践中补充或修改。
四、结语
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就是保护我们自己,我们并不希望生活早污浊不堪的环境当中,我们呼唤青山绿水,那就要从我们每一个做起,从日常的点点滴滴做起。有时候文明只是举手之劳,营寨村相较于其他村而言经济较落后,但我们必须让环保先行,保护好这原本美好的青山绿水,这或许是我们最大的优势。所谓“留的五湖明月在,不愁无处下金钩。”只有这样才能为我村的经济发展提供恒久动力,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比别人先建成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调查报告 14
一、基本情况
全市撤乡并镇后有乡镇89个,有行政村1502个。全市原有农村乡镇卫生院98所(昌图、开原一些乡镇卫生院并没有因为所在乡镇撤并而撤销),现实有农村乡镇卫生院76所,解体22所,占22.4%。全市现有农村乡镇预防保健机构(防保站)103个,其中与所在乡镇卫生院合属办公有47个,单独设置、独立办公有56个。
全市现有村卫生所和在村医疗诊所总计2670家,平均每行政村有1.8家。其中,承担妇幼保健工作的有1285家,占48%,承担预防保健工作的有1520家,占57%。全市有174家村卫生所享受所在村预防保健、妇幼保健等报酬补助,占11.4%。
二、主要问题及原因
1、全市农村乡镇卫生院建设严重滑坡,解体、半解体乡镇卫生院较多,现已经解体22所,名存实亡的有22所,其余乡镇卫生院大都处于亏损运营、举步为艰、难以维持的状态。
2、人才匮乏、医疗服务水平和医疗服务功能低下。全市农村乡镇卫生院现有大学本科以上学历人员寥寥无几,有大专学历人员仅占5.9%,有中专学历人员占23.3%。有各类技术职称人员占53.9%。在医疗服务功能上,能够开展下腹部手术的有22所;能够开展产科住院分娩的仅有30所。
3、房屋破损,设备陈旧、老化等问题非常严重。现全市农村乡镇卫生院危房面积已占50%以上,存在严重安全隐患。现全市多数农村乡镇卫生院医疗设备如x光机、心电图机、b超、手术器械以及常规化验等设备大多数为80年代左右购置,陈旧、老化问题非常严重,现在不少设备已经不能使用,都无力更新。
4、拖欠职工工资问题非常严重。目前全市大多数农村乡镇卫生院都不同程度的存在着拖欠职工工资问题。据昌图、开原、西丰和调兵山等地目前不完全统计,全市拖欠职工工资5000多万元。拖欠退休职工工资问题也比较严重,据不完全统计,全市拖欠退休职工工资近4000万元。目前全市农村乡镇卫生院多数退休职工工资每人每月仅开30—50—100元不等,绝大多数都达不到社会低保线的工资标准水平,退休生活无法得到保障,目前已出现了多起退休职工要求增加退休费的群体上访事件,带来了相当大的社会安定隐患。
5、农村乡镇卫生院职工下岗后没有任何经济补偿。据统计,全市农村乡镇卫生院目前有下岗职工1676名,占职工总数的37.8%。职工下岗后没有任何经济补偿,并且下岗后因为是事业单位职工,受政策等原因限制,下岗后享受不到企业下岗职工所能够享受得到的社会低保待遇。目前全市大多数农村乡镇卫生院退休职工和在职职工都没有参加社会养老保险。
6、农村公共卫生工作十分薄弱,难以适应农村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理。目前全市农村乡镇预防保健机构具有大专以上学历人员仅占4.5%,无学历人员占57%以上,非卫生技术人员占29%以上。多数农村乡镇预防保健机构房屋破损,业务用房面积狭小,办公设备短缺,疫情无法网络上报,冰箱、冰包等冷链设备以及疫区、疫点消毒设备和妇幼保健设备等陈旧、老化问题比较严重。
当前我市农村卫生工作问题原因尽管是多方面的,但我们认为,问题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当前农村卫生事业经费投入极其严重不足。目前全市农村卫生事业经费投入是在80年代中、后期实行财政分级包干时、按当时农村乡镇卫生院全民职工年人均850元、集体职工年人均750元标准核定的`基数进行投入并延续至今一直未变。近二十年来,物价水平有了较大提高,职工人数增加,但财政拨款却没有增加。即便如此,多数农村乡镇卫生院的财政拨款还以种。种理由被削减、拖欠,有的还被停拨。多年来,农村乡镇卫生院生存与发展建设实际上是处于无卫生事业经费投入状态,生存与发展建设遇到了危机。
2、农村乡镇管理体制不利于农村乡镇卫生院的生存与发展建设。应该说90年代初将农村卫生院下放到乡镇主管,当时对调动乡镇办医积极性,增加卫生投入收到一定效果,但随着乡镇财政困难加大,许多卫生院陷入了生存危机,实践证明乡镇管理医院的体制不利于农村乡镇卫生机构的发展和建设。
3、面对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和市场转型,管理体制僵化。目前全市农村乡镇卫生机构人员在管理上仍然实行的是计划经济调配,人员能进不能出,人员进入把关不严,非卫生技术人员较多,人浮于事问题非常严重。随着农村交通条件的改善和农民就医流向的变化,计划经济下形成的乡镇医院的医疗格局已经不适应新的形势。
农村乡镇卫生院经营不景气现状,已经严重影响了农民群众对农村乡镇卫生院的就医需求。农民群众现需要一般手术、住院分娩和一般中毒抢救以及一些较疑难疾病诊治等都需要到县以上医院去诊治,这样一来就增加了农民群众间接的就医经济负担,从而加重了农民群众看病经济负担,农民群众目前面临着新的"就医难"问题。目前一些农民群众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也比较突出。
造成这些问题的根本原因就是面对农村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和市场转型,没有改革农村乡镇卫生机构管理体制,调整农村乡镇卫生院医疗布局,大力发展民办医疗机构,充分发挥市场配置卫生资源的作用,改革滞后是影响我市当前农村卫生事业发展的最主要原因。
三、今后工作意见
中央、国务院于XX年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的决定》(中发[XX]13号)文件,并召开了全国农村卫生工作会议;省委、省政府于XX年下发了《关于进一步深化农村卫生体制改革、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的意见》(辽委发〔XX〕21号)文件,并召开了全省农村卫生工作会议;省编委、省人事厅、省卫生厅联合下发了《辽宁省乡镇卫生机构改革指导意见》(辽编办发[XX]190号)、省财政厅、省发改委、省卫生厅联合下发了《关于印发〈辽宁省农村卫生事业补助政策的若干意见〉的通知》(辽财社[XX]358号)。面对我市当前农村卫生工作问题以及问题产生的原因,我们的意见是: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省有关农村卫生工作要求,改革我市现有农村卫生体制,增加对农村卫生事业经费投入,进一步加强对农村卫生工作的领导,以此进一步做好农村各项卫生工作。
(一)、改革农村卫生体制
1、调整由政府举办乡镇卫生院办医格局,重点抓好乡镇中心卫生院和偏远乡镇卫生院建设。根据地理区域、交通条件和医疗技术水平等原则,重点建设乡镇中心卫生院和偏远乡镇卫生院。乡镇中心卫生院原则上每10万左右农村人口确定一所,全市重点建设20左右所。偏远乡镇卫生院,全市重点建设10所左右。由各县(市)、区政府根据本地实际提出重点建设乡镇中心卫生院和偏远乡镇卫生院初审意见,报请市政府批准后组织实施。凡确定为重点建设的乡镇中心卫生院和偏远乡镇卫生院一律上划到县(市)、区卫生局管理,由县(市)、区政府举办,为卫生事业单位,纳入县级财政差额预算管理。
2、将其余乡镇防保站统一更名为一般乡镇卫生院,主要承担所在乡镇预防保健、妇幼保健等公共卫生工作,并承担乡镇的公共卫生监督和管理职能;负责对乡村医生进行指导和培训。
3、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是农村乡镇卫生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结合对农村乡镇卫生机构体制与布局调整,一并对政府举办的农村乡镇卫生院和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进行资源整合,大力提高农村卫生资源利用率,充分实现农村医疗卫生资源的共享。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调查报告 15
近年来,经过不断加大农村环境污染整治建设与环保工作力度,逐步解决各类危害环境的突出问题,把开展农村环境整治作为环保工作的切入点和突破口,科学开展环保工作。为了进一步结合自身实际,采取有力措施,促进环境质量不断改善,对我镇面临的环保进行认真总结和分析,提出自我的意见和提议。
一、当前环保工作的现状
1、在xx市创立全国生态市的大环境下,我镇也进取创立成为生态乡镇,生态示范创立是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和生态环境建设的基础工程,是解决农村环境污染问题的重要手段。在各类创立考核指标中除了对经济水平和村容村貌有着较高的要求外,还涉及到了农村饮用水水质、生活垃圾和废水处理、工业污染达标排放、畜禽养殖粪便处理、清洁能源普及率、农业生产废弃物综合利用、水土流失治理等方面的资料和要求。所以,创立工作以解决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处理为重点,着力完善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整治乡镇和村庄环境,防治农村工业污染,控制农业面源污染,保护饮用水源,美化人居环境,切实解决了农村“脏、乱、差”的问题。
2、开展农村环境治理工作,我镇争取了20xx年度农村环保专项资金,对三个村进行了连片的生活污水治理,生活垃圾处理、畜禽粪便无害化处理和利用等建设,改变原有的环境污染现状,整治结束后,建成污水处理站5001座,垃圾房3座,宣传墙2座,沼气池11座,农村连片综合整治率大于80%,生活垃圾定点存放清运率100%,无害化处理率大于80%,畜禽粪便利用率大于80%。
3、农村生活垃圾污染整治初显成效。我镇创新环卫管理机制,经过政府买服务方式,实现对现有环卫保洁管理体制、机制的创新,招聘了环卫保洁公司进行管理,常年对辖区内的环境卫生进行整治,和城管一起有力制止、纠正和查处违章搭建、违章占道经营、违章停放、车辆沿途洒漏污染道路、肆意破坏市政公用设施和园林绿化等违反环境卫生管理法律法规的行为,保证了乡村设施完善,乡容乡貌进一步好转。建立了环境卫生长效管理机制,对生活垃圾实行定点倾倒,保证垃圾日产日清。充分发挥群众力量,设立环境卫生监督曝光台,定期对违反乡容环境卫生的单位和个人实行曝光,有力促进了环境卫生管理工作,大大改善了乡村环境卫生质量,确保了乡村干净、整洁、有序。
4、畜禽养殖污染整治工作取得进取进展。今年2月开始,镇畜牧兽医站就对镇内畜禽养殖户进行了调查摸底,对每一户养殖户的基本情景构成台账,要求按时限进行整改。
马道在畜牧园区的养殖大户都有环保相关手续,养殖比较规范,对畜禽粪便的处理都是无害化的配套农业种植或修建了沼气池处理,基本能够达标。但在境内的许多散养殖户就有不一样的情景,基本都没有办理环保相关手续,在敏感地区养殖,在水源点保护区范围内养殖,在风景区养殖,有的还没有经过任何处理,粪污直接排放到沟渠或河道里,激起了极大的民愤,此类事件的信访问题也时有发生。今年,结合中央环保督察工作,镇政府决定借势借力,彻底解决一批群众反响强烈的养殖污染问题,针对不一样的情景,对环保不达标的养殖户进行挂牌整改,有限期整改的,有彻底搬离的.,都要求养殖户按照整改资料整改。下一步,根据xx市禁养区畜禽养殖场户关掉拆除专项工作实施方案的要求,对我镇禁养区内的养殖场进行拆除,彻底解决畜禽粪便污染的危害。
二、农村环境保护存在的突出问题
虽然环境保护工作虽然取得了必须的成绩,但由于长久以来,重经济轻环境,环境保护工作重城市轻农村,农村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形势十分严峻。
一是农村饮用水源保护本事较弱。农村饮用水源主要采用地下浅层水源及地表水,容易受到污染,虽然对饮用水源地进行了必须保护,但仍然缺乏完善的水源地环境保护工程。
二是农村生活污染问题依然严峻。农村河道、沟渠中仍然有许多随意倾倒的垃圾,不仅仅污染环境,还对河道造成很多堵塞,很多垃圾被集中堆放,垃圾渗滤液问题影响严重;
秸秆焚烧现象也是屡禁不止,秸秆还田技术和设施不够完善,使农民对秸秆禁烧工作抵触较大,工作难度十分大,无足够的措施,只能靠镇、村、组干部来巡查值守,但都还是不能完全控制。
三是农村小企业污染依旧存在严重隐患。虽然近两年关掉了一部分污染严重的工业企业,但农村中也还存在“小散乱污”企业,这些小作坊隐藏在偏僻的地方,没有任何环保设施,对环境造成了不小的危害,今年,对这些小企业进行了整治,依法关停了一些,还有待于进一步加强监管。我镇还涉及沥青库的环保投诉问题,周边农户强烈要求该企业搬离,至今没有彻底解决。
四是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工程进展缓慢。农村畜禽散养户没有环保设施,有的甚至是粪便直排,造成了对沟渠河道的污染,粪便综合利用处理设施缺乏。
五是农业面源污染问题普遍存在。对农药品种使用上还未有具体管理措施,农民群众图省钱,大多都使用普通化肥和农药,而这种普通化肥和农药大部分都渗透到土壤和水体,对农田及周围环境产生着必须威胁。对农药包装袋瓶的回收还没有严格实行,农民随意丢弃这些包装品,造成污染,很多的废旧农膜没有回收利用,随意乱丢,造成严重污染。
三、环保问题原因分析
一是农村环保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供给环保基础设施等公共服务的本事较弱,农村涉及面广,环境污染治理任务相当艰巨、繁重。
二是农村环保机制不完善。农村环境保护的机制体系尚未完全理顺,农村环保监管本事亟待提高。乡镇虽然成立了专门的环保办公室,但没有专职人员,在处理事情上不专业。
三是对农村环保的宣传教育不够。宣传教育没有真正深入到农村,部分干部群众对环境保护认识不足,环境法制观念和依法维权意识还比较淡薄,对生产、生活污染的环境危害认识不足,忽视生态环境的保护。
四、解决农村环保问题的提议与对策
当前的农村环保工作,应着力在完善机制、加大投入、强化基础设施、加强农村环保力量等几个方面进行:
一是强化职责,密切配合,完善农村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综合决策机制。对各个环保职责主体实行严格的考核、奖罚制度;
环保部门和乡镇要进取协调配合,通力协力,建立长效工作联动机制,构成分工明确,协调有力,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二是切实加大农村环保投入。落实农村环境保护资金,进取争取环保专项资金用于农村环境治理。引导社会资本对农村生态、公益事业的投入。
三是完善农村环境基础设施,着力解决农村环境热点、难点问题。推进农村产业结构和生产方式的调整,完善农村污水、垃圾处理等环境基础设施,认真做好应用水源地保护、畜禽养殖、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加快推进农村生活污水、垃圾、畜禽养殖污染无害化处理技术,建立健全农村环境保护长效机制。在秸秆禁烧工作中,提议能否疏堵结合,每季争取一天的计划烧除,解决农民耕种难,抵触大的问题。
四是加强基层环保力量,强化农村环保舆论引导。在乡镇设立专职环保人员,不断加强农村环境监管本事,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农村环境保护知识宣传教育,树立生态礼貌理念,提高农民的环境意识,调动农民参与农村环境保护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推广健康礼貌的生产、生活和消费方式。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调查报告 16
7月11日,河南省统计局公布河南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情况调研报告。据了解,河南省地方经济社会调查队在全省16个省辖市、济源产城融合示范区开展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情况调研,共收取2300份村民问卷和115份村干部问卷,调研时间截止到20xx年3月。
共筑美好乡村,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取得成效
调研结果显示,在调研的115个村中,91.3%的村在人居环境整治方面有资金投入或项目;所有的村都有上级单位针对本村人居环境整治督促检查。据了解,全省各地对环境整治行动进行全方位宣传,主要方式有村广播播报、张贴明白纸、悬挂条幅等。
报告指出,农村卫生厕所改造得到全面推进。在调研的村民中,使用卫生厕所的家庭达到94.0%,其中93.3%的家庭是自愿按标准改厕的。94.6%的村已没有较大面积的黑臭水体。调研结果显示,农村基本实现了垃圾集中处理全覆盖。在调研的115个村中,63.8%的村生活污水集中治理,99.0%的村生活垃圾集中处理;99.0%的'村有生活垃圾收集、转运、处置设施。
报告中指出,村庄绿化、美化进程加快,村容村貌得到提升。在调研的115个村中,113个村开展过村容村貌整治工作;有63个村有园艺、环境等行业相关专业技术人员定期驻村指导。调查结果显示,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加强。在调研的115个村中,92.7%的村有图书馆、文化站,99.1%的村有体育健身锻炼场所,91.8%的村有农民业余文化组织,99.8%的村内主要道路是柏油或水泥路,98.3%的村民家庭安装光纤宽带或移动互联网、数字电视网等。
在调研的2300名村民中,91.3%的村民对人居环境整治成果满意,8.5%的人基本满意;95.2%的人对本村“两委”班子的乡村振兴工作满意。村民认为开展环境整治以来变化最大的主要有生活垃圾治理变好,能够使用卫生厕所,以及生活污水治理变好。
3个希望6点建议,村民对环境整治的这些内容更感兴趣
调查结果显示,在环境整治中村民希望加强鼓励村民养成良好卫生习惯;建设统一的生活污水管网;建立长效管护机制,设备有人管。
报告指出,整治和提升农村人居环境的意见和建议主要有六个方面。通过宣传引导、示范带动等方法,让村民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建立长效管护机制,鼓励人人参与;加大资金投入,处理好生活污水,治理好河渠沟塘;根据农村生活生产特点合理规划,有序布局;持续推进村庄绿化,环境美化;加大背街小巷的清洁力度,做到全面卫生。
报告分析,我省农村人居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垃圾治理基本全面覆盖,粪污治理初见成效,污水治理稳步推进,村庄环境基本整洁有序,村容村貌显著提升,村民满意度高,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取得显著成效。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调查报告 17
根据国家统计局农村司和省统计局农村处关于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情况调研的要求,宣城市统计局高度重视,科学组织,扎实推进调研工作。
高度重视,精心组织部署。一是在全市统计局长座谈会上专题布置,高位推动,强化推进调研工作力度。二是研究制定调研方案,下发《关于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情况重点选题调研的通知》,明确调研重点任务。三是参加调研的县区局明确责任要求与人员分工,科学选取调研样本,严格按照调研方案开展调研,增强调研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最终经市局筛选审定,在宣州区、郎溪县、泾县、广德市各选取5个村,共计400余名调查对象开展调研。
点面结合,调研掌握实情。调研采取实地察看、现场交流与调查问卷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其中宣城市局抽取了泾县云岭镇梅村现场核实调查问卷填报情况,与村干部交流座谈,听取工作介绍和意见建议,并现场走访。市、县、乡三级统计部门积极与农业农村等相关部门联动,充分了解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中制定的政策、宣传动员和实施效果等,做到了掌握情况真、发现问题实、反映内容细,为开展分析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客观分析,精准研判结论。此次调研共完成有效有用问卷402份。调研中,一方面结合调研问卷有关情况,通过整理汇总问卷数据反映量化特点,梳理共性和特性问题。另一方面多方收集第一手鲜活的特色案例,研读政策文件和分析报告,注重资料的零整结合,客观总结和分析研判,力争靶向施策,积极撰写宣城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情况调研报告。调查显示,近年来宣城市充分利用丰富的旅游资源和优越的生态环境优势,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跟踪督促、狠抓落实,农村人居环境有很大改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逐步完善,农民的获得感、幸福感显著增强。但在拓宽整治建设资金渠道、生活污水集中治理等方面还需重点关注。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调查报告 18
调查人:xx
时间:20xx年8月
地点:xx
正文:
一、调查情况介绍
1.调查地点:xx
2.调查对象:村委会以及当地的村民
3.调查背景:
近年来家乡发展迅速,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发生的巨大的变化,312国道和西合铁路穿境而过,以及近年来沪陕高速,西商高速等的开通,比亚迪等的入住,使得沙河子镇也重新定位为省级工业重镇。而我生在农村长在农村,对农村的生活再熟悉不过了,在这一切带给家乡美好的同时,也亲眼目睹了由此带来的一些负面影响,特别是环境方面。昔日的青山绿水,碧水蓝天不见了踪影;昔日的“秦岭最美是商洛”不知要从何谈起;而那昔日引以为豪的“一江春水送北京”早已显得是那么的荒唐可笑(流经舒杨村的丹江河是丹江口水库的一级支流,而丹江口水库是南水北调工程的中线的水源地)。山林树木锐减,荒山裸露,雨季来临,山洪、泥石流、滑坡时有发生。特别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迅速提高,日常生活垃圾开始爆炸式增长,在城市式环境卫生尚未普及至此,而且人们环境意识尚未脱离乡村生活式的情况下,依然保留着垃圾随处倒,怎么方便怎么来的生活恶习,农村人们的生活环境已经变得惨
不忍睹,到处垃圾成堆,各种“白色垃圾”随处可见,恶臭飘飞,整个就一郊区垃圾厂。此外,由于工业的迅速发展,城市还在采取老的发展之路,重经济,而忽略环境保护,可执行发展观贯彻不彻底,工业污染加剧,河流污染严重。总之,农村环境正在恶化,人民正处于水深火热之中。
4.调查目的:
在以上的背景之下,我利用暑假的时间在家乡进行调研,目的在于唤醒村民们的环保意识,提醒政府等相关部门增强对农村地区环境的重视程度,积极制定相关政策,加大对农村地区的投资,大力推动新农村建设,深入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关注民生,为“为中国梦”添砖加瓦。此外,也借此机会将自己所学的社会学知识加以实践,增强自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提高自己的社会实践能力,努力将自己历练成为21世纪需要的新型人才,也为“中国梦”进献自己的一点点微薄之力。
5.调查过程:
在调查开展的前期我先提出了一下几个问题:我村环境状况如何?存在着哪些突出的矛盾?以及针对这些问题,有什么样的解决方法?为了解我村环保工作的基本情况,我对我村环保工作进行了一次简单调查。先后采访了村支书、几个村农户和几个养殖专业户,此外还对镇上的两家大企业,询问了他们在污水处理方面的一些情况,它们是比亚迪商洛实业有限公司和陕西锌业有限公司商洛炼锌厂,因为这两家公司是当地规模最大的两家企业,是当地污染最大的两家企业。还对本村的大部分地区进行的实地的观察。最后,在这些走访、询问、观察的基础上结合社会学所学的相关知识,进行科学、合理的分析,并写下此调查报告。
二、存在问题
(一)生活垃圾污染
1)农民的环境意识较差,农村生活环境“脏乱差”现象严重,“柴草乱堆、污水乱流、粪土乱丢、垃圾乱倒、杂物乱放、畜禽散养”等问题普遍存在,不仅影响镇容村貌,还对大气、地表水和地下水造成一定的污染。
2)垃圾成分发生了很大变化:以前农村产生的生活垃圾是可以就地化解、循环使用的,现在农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生活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使得塑料和电子等产品产生的难以降解的废品占比例越来越大。
3)农村成为城市垃圾的转移地。由于农村天地广阔、管理松散,往往成为城市转移生活、建筑垃圾、有毒有害工业、医疗卫生垃圾的选择地。
4)村镇布局不合理,基本上没有环卫基础设施、垃圾收集房等基本配套,生活垃圾绝大部分未能实现无害化处理,造成某些乡镇特别是中远郊农村产生的生活垃圾多在生活区、生产区、农田、河边等处堆积。
(二)水危机一方面,是饮用水方面。虽然本村基本上饮用的蓄积山泉供应的自来水,因此饮用水目前还未受污染过,饮用水水质目前还算合格。但不排除的工业污染继续严重的情况下,污染物经过雨水而汇入自来水供应系统内,就将影响人们的健康。另一方面就是农业用水方面。
由于当地工业的迅速发展,河流水在一定程度上已经受到污染,难以在用到农业生产上,此外由于人口的增加,工业的发展,造成需水量的大增,因而地下水过度采取,导致水位下降,以难以满足农业灌溉的需要。其他方面还存在大量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严重滞后,基本无相关的设施,基本处于无序排放;沿河、湖圩区灌溉水受到工业污染和生活污染;农业退水污染,主要是因化肥、农药的大量使用所致。此外,集约化养殖业对水环境的污染问题也日益突现,畜禽粪尿直接排入,生活垃圾的随意丢放,进一步加剧了水体污染。
(三)空气污染
当地虽处于山区,总体植被覆盖率还是较高的,但当地空气已经受到污染。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当地冶炼,化工企业的发展,而且这些公司大都没有承起自己的社会责任,在治污排污方面尽到自己的职责。如果再任其发展,不加以治理的话,在不久的将来也即将成为当地人民的“隐形杀手”。另一方面,就是农忙季节的农作物秸秆焚烧,由于当地耕地有限,难以形成规模化的集中回收再利用,因此农民还是普遍采取传统的直接焚烧,这就造成了空气的污染,虽然秸秆焚烧是具有时效性,季节性的,但大量的集中焚烧,对空气的污染造成的影响也是不可小觑的。
三、建议意见
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个生产发展、生活宽裕、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有机统一体。应以搞好农村垃圾处理和清洁卫生为突破口和切入点,以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以改善村容村貌、提高农民生活质量为目的,加快推进新农村清洁工程,提高农村人居环境,建设和谐美好家园。对生活垃圾的处理,改善村容村貌状况方面主要有一下几点建议:要广泛宣传,提高思想认识。群众是农村垃圾等环境污染的制造者,也是受害者,更是环境治理的受益者。他们对环境卫生的认识程度,直接关系到我们的工作成效。因此,要加强对农村垃圾处理问题等农村环境情况的宣传教育,利用农村人口学校及广播、宣传栏等开展多种形式的宣教活动,不断提高广大群众的环保意识。 ?建立完善环保制度,实行责任制,对村民门前实行三包、村干部分片包干制度,由村委会定期组织检查评比,好的表扬奖励,对违反环保规定有损村容村貌的行为,要进行批评
教育,并限期纠正和改进。?要建立垃圾收集、清运、处理制度。要建立垃圾收集、清运、处理制度,要尽快形成“户集、村收、乡运和处理”的垃圾处理系统和以县为主、乡村为辅的污水处理机制。建立完善的垃圾收运网络体系,按照“村收集、乡镇运输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调查报告 19
调查目的:分析农村污染问题的原因,程度,找到减少污染的方法。
调查对象:潍坊市
调查方式:本次调查主要以访谈、观察、调查问卷。其中发放调查问500份,回收492份,回收率98.4%。调查时间:20xx年7月15日――20xx年8月15日调查内容:主要调查了农村环境污染的原因、污染程度、主要污染物,以及人们对污染的看法。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市工业化向农村转移的趋势,农村的环境状况日益恶化。另一方面,农村的环境问题却一直被人们忽略,经济的发展与环境污染形成了强烈反差。生态遭到严重破坏,工业废水、废气,生活污水、垃圾污染日趋严重。
愈演愈烈的农村环境污染,已经成为新农村建设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中急需解决的重大社会课题。
一、总体调查结果
问题1:您对所居住地的环境质量满意吗?
a很满意b满意c一般d不满意e无所谓
问题2:您认为所居地环境污染的原因是什么?
a公共环保意识薄弱b环境管理问题c工业污染严重d社会经济发展e其他
问题3:您周围的河水、池塘水质存在哪些问题?(可多选)
a有异味b水生生物减少c鱼虾类死亡d水生生物大量生长e其他
问题4:您认为居住地周围水质不理想的原因是什么?
a工业排污b生活污水排放c周围农田土壤随水排入的水体自身水量减少e农药洗衣粉等污染
问题5:您所居住的村镇是否有污染较大的企业?
a有b没有
问题6:当企业发展与环境保护相矛盾时,你支持下列哪种做法?
a关闭重污染企业b保留工业企业,但污染物达标排放c保留工业企业,牺牲环境d其他
问题7:您如何处理购物后的塑料袋?
a随意丢弃b同日常垃圾一起扔掉c对其进行回收
问题8:您如何处理生活生产中的垃圾?
a扔进垃圾箱b扔到路旁c扔进河里d堆在角落e其他
问题9:您认为您居住地的环境管理在哪些方面应该进一步加强?
a定期发布当地环境质量信息b加强生活污水及垃圾的处理c加大环境污染的处罚力度的加强对重污染企业的管理e建立畅通的渠道反映和解决环境外问题f其他
10您了解环境保护法的.相关内容吗?
a了解c知道一点c基本不了解
二、农村环境现状分析
近年来,由于农村人口不断增加和农民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农村生活垃圾大量增加。加之农民环境意识淡薄,垃圾沿河、路等随处乱堆乱放的现象较为普遍。
还有部分企业由于受利益驱动,擅自倾倒短期内难以降解的固体废物,也是造成农村垃圾增多的重要因素。在第1题中大多数选择了不满意,可见农村环境现状不容乐观。人们已经意识到环境问题对生活的影响。随着经济发展,越来越多的工厂从城市走进乡村,在改善经济的同时,带来的是不可忽视的环境污染。第2题中有88人选择造成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是工业污染,虽然不及环保意识淡薄和管理原因所选人数多,但也比前几年增长很多。第5题中78%人居住地周围有重污染企业,农村的工业化发展势头迅猛,同时带了严重的环境污染,由第4题的选择情况(37%的人认为水污染的原因是工业废水排放)可以看出,重污染企业主要由废水排放造成河水的污染。
三、造成环境污染的原因
1、环保意识淡薄
在第2题中189人认为造成环境污染的原因是环保意识淡薄,这首先表现在农村居民自身不注重环境保护,由第7题和第8题的选择可以看出,大多数人在日常生活中并不注意垃圾的处理问题,道旁和河边堆积垃圾的现象比较严重。对于不可降解的塑料袋,也存在随地乱扔的现象。而且由于无节制使用农药化肥,造成严重的土地污染,污染的土壤流入河中,造成水污染。另一方面是基层干部的环保意识也比较淡薄,并没有采取适当的措施来解决农村环境污染的问题,所调查的村庄中,大部分村干部对环境问题听之任之。无论是干部还是农民,都认为环境问题与自身无关,对污染问题不采取措施,使原本干净的农村环境日益恶化。
2、农村环境缺乏科学的管理和规划乡镇政府部门为推动经济发展,盲目引进重污染高效益企业,对可持续发展却没有长远规划,例如有些工厂修建在人口密集区,甚至是村庄旁边。而对工业生产中产生的“三废”也没有切实的治理措施。白塔镇有一家蒜油生产企业,就曾私自将未达标的污水排到河水中,造成水质下降及水生生物死亡。由第九题的选择情况,有178人认为应该加强生活污水及垃圾的处理,85人认为应该加大环境污染的处罚力度,121人认为应加强对重污染企业的管理,这三个选项都与管理有关,这说明大部分人认为环境恶化的主要原因是管理力度不够。企业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调查报告 20
近日,为扎实推进县域美丽乡村建设、环境综合整治,切实改善农村人居环境,肥西县人大常委会农业与农村工作委员会在常委会分管领导的带领下,赴县农委和部分乡镇村居,采取听取汇报、实地察看和召开座谈会的方式,对美丽乡村工程建设情况及农村环境“革命”工作进行了调研,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基础上,针对发现的问题提出合理的建议。
一、存在问题
(一)整体规划不够科学。我县美丽乡村建设中,规划的重点主要放在基础设施的建设上,停留在拆并几个村,再造一个安置点,没有形成“一村一品、一村一景”,同质化建设严重,特色化建设不足,有新居无新貌的现象比较突出。在建设过程中,存在短期行为多、长远设计规划不足,没有形成全县“一盘棋”思想,美丽乡村建设多为乡镇各自为阵,不能形成全域带动、协同发展的聚集效应。
(二)产业发展后劲不足。调研中发现,我县绝大多数美丽乡村都是基础型的硬件建设,资金投入和项目建设主要是环境整治、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直接投入产业发展的资金较少,产业发展、集体经济发展后劲不足。此外,我县在特色小镇、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大多依赖政府财力投入,尽管重点打造一批特色农业,但因产业发展投资较大,还处于打造“盆景”阶段,与乡村振兴战略的要求相差甚远。
(三)文化产业融入不足。尽管我县在美丽乡村建设的过程中注重因地制宜,能够深入挖掘乡贤村训、人文典故,并且大力建设中心村大舞台、休闲广场、农家书屋等,业以此为依托开展一系列文化活动。但就全县而言,在美丽乡村建设和文化旅游产业布局上还没能形成同频共振局面,发展结构单一,没能让乡村文化真正“活”起来。
(四)后期管理体制不完善。我县美丽乡村建设及农村环境“革命”工作中存在重建设、轻管理现象。随着美丽乡村建设并村推进,群众生活将更加集中,探索新农村基层社会治理新的体制机制就显得尤为重要,尤其是建成后的乡村的.环境整治、基础设施维护管理。我县目前对已改厕所普遍存在重建轻管现象。尚未建立全覆盖式的后续管护机制。另外,美丽乡村建设及农村环境“革命”工作过程中,群众主动参与的积极性不高,群众主体作用发挥 不明显。
(五)资金整合不到位。美丽乡村建设及农村环境“革命”工作必须要有强大的资金做保障,而现在点多面广的操作模式,使资金使用过于分散,既形不成特色,也打造不出亮点。例如道路建设、环境卫生整治、旱厕改造、污水管网、安全饮用水、小型水利配套、土地整治等,这些经费因为各自都有使用的规范和要求,导致基层不能将专项资金与美丽乡村及农村环境“革命”工作建设项目有效结合起来统筹使用。
二、意见建议
(一)统筹规划,凸显差异化发展。在编制规划时,要因地制宜、定位准确、主题突出,与产业发展同步建设,要综合考虑农村地理特征、发展现状、人文历史和旅游开发等因素,结合城乡总体规划、产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基础设施规划和环境保护规划,做到“城乡一套图、整体一盘棋”,将美丽乡村建设和整村推进相结合,把值得保留的村居和现代化人居环境改善相结合,避免重复建设。依据规划,着力体现“一村一业、一村一品、一村一景”,按照“宜农则农、宜游则游、宜居则居、宜文则文”的原则将建制村分类规划,确保村庄规划设计科学合理。
(二)抓好衔接,打造乡村产业新格局。政府要设立专项资金,将美丽乡村建设与乡村振兴的示范项目相结合,以此来扶持我县美丽乡村主导产业、特色产业、品牌产业和生态产业的发展;制定促进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壮大的政策,扶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加大农产品资源整合,增强村级“造血”功能。将美丽乡村建设与旅游度假区、景区、产业园区相结合,通过项目化实现农业产业发展方式的转变;通过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配套,在稳定发展种植业的基础上,以项目建设为抓手,积极推进农业观光体验产业,推动形成农旅复合产业,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为美丽乡村提供发展后劲。
(三)深度挖掘,激发乡村文化新活力。要依托产业发展,紧跟时代步伐实施“”农村文化+”发展战略,打造旅游节庆活动,积极探索美丽乡村与休闲旅游、民宿体验相结合,不断拓展乡村旅游的广度与深度,借助各类平台和科技手段推广民俗文化品牌,扩大乡村的知名度和影响力。精选特色乡村文化示范项目打造,做大做强本地乡村文化品牌。
(四)创新机制,探索乡村治理新模式。美丽乡村建设的主体是村民,要把政府大包大揽向群众参与转变,探索并推广村事民定协商民主议事会,就事关群众切身利益和密切关注的重要事项开展协商议事活动,让村民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建设中来,力求取得最大共识。完善建设后期的维护管理考评机制,将美丽村建设与农村环境“革命”工作后续管理作为乡镇常态化工作,强化日常性监督管理,实现美丽乡村建成后的有效治理。
(五)整合资金,发挥资金最大效益。建议政府将美丽村建设与农村环境“革命”工作的各项资金加以整合,统筹规划,集中投入,合理使用,切实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使各部门切实做到工作推进协调配合,项目安排无缝对接,避免基础设施重复建设。审计、监察部门要加强对项目资金使用管理监督检查,提升整合绩效。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调查报告 21
农村环境保护不仅是关系到提高农民生活质量、改善农村面貌、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基础工作,也是贯彻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内容和体现。根据市农委《关于转发〈关于开展农村环境现状大调研的通知〉的通知》(忻农发[20xx2]39号文件精神),为深入了解我县农村环保工作的基本情况,20xx2年5月,我们对县里三个比较有代表性的农村进行了走访调查,对村容村貌整治、垃圾和污水处理、畜禽便无害化处理、面源污染、饮水安全等方面有了一个比较全面直观的了解,就进一步防治农业生产和农村生活污染,综合整治乡镇环境,提高村民的生活环境质量,提出了一些意见和建议。
一、农村环境概况
在调查中感受到了我县农村环境保护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特别在推进新农村建设过程中,自来水入户工程、饮水安全工程、路面硬化绿化工程等一系列措施的实施,都明显地改善了农村现有的生活环境。但因我县近年来大力开发铁矿资源,偏重经济发展而疏于环境保护,农村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村的经济发展,农村经济快速发展与农村环境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农村生态环境形势十分严峻。
二、调研村庄环境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农业面源污染问题普遍存在。调研的三个村庄都无生活污水集中处理工程,农村生活污水直接流入街道。有两个村庄都存在垃圾乱堆的现象,生活垃圾随处堆放,没有固定回收设施和回收地点,导致农村群众生活环境受到影响。
(二)畜禽养殖污染防治进展缓慢。五里村和刘街村都有养殖户,五里村养殖户均为分散小型养殖户,以养殖鸡、猪、羊为主,没有环评手续,粪便自然排放,没有污染防治设施,经一段时间堆放后施用于农田。刘街村有5户养殖户,比较集中,以养殖鸡和猪为主,建在距村一公里处,粪便全部排入蓄粪池,腐熟后放入农田,对环境没有污染。
(三)农业投入品安全意识淡薄。目前,我县对农药使用已有明确的.规定,但是化肥品种使用上还未有具体管理措施,农民群众图省钱,大多都使用普通化肥,而普通化肥大部分都渗透到土壤和水体,常年施用,对农田及周围环境也有着一定威胁。
(四)环保经费短缺,工作难以维持。三个调研村都没有成立专门的环卫队,原因是没有环保工作经费,只能隔一段时间进行一次垃圾清运,不能做到日产日清,导致垃圾堆放严重,甚至占用道路,安全隐患严重。
(五)矿区环境恶化,污染严重。调研村庄佛光庄,交通便利,矿产资源丰富,经济发展迅速,对村庄的建设投入力度大,道路感化、街道亮化,处处都做到在前面,农民生活水平逐年提高。但同时,矿山资源的开发更多地造成了自然环境的恶化,山坡植被严重破坏,土层裸露,林地面积减少,主要交通道路两侧粉尘规程严重,尾矿、尾渣、废水乱排乱放,这些已远远超过环境的自净能力,也严重威胁着当地群众的健康。
三、关于解决农村环保问题的建议与对策
农村环保工作是一项长期任务,是一个系统工程。当前的农村环保工作,决不是一个部门能做好的,应着力在强化基础设施、完善机制、加大投入、加强农村环保力量等几个方面进行:
(一)完善农村环境基础设施,着力解决农村环境热点、难点问题。推进农村产业结构和生产方式的调整,完善农村污水、垃圾处理等环境基础设施,认真做好应用水源地保护、畜禽养殖、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加快推进农村生活污水、垃圾、畜禽养殖污染无害化处理技术,建立健全农村环境保护长效机制。
(二)强化责任,密切配合,完善农村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综合决策机制。一是强化各部门对本行业和本系统有关农村环境保护的责任;明确资源开发单位、法人的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对各个环保责任主体实行严格的考核、奖罚制度;各级政府和村组要编制生态环境规划,把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的长远规划和年度计划。二是各部门要积极协调配合,通力协力,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积极配合,建立长效工作联动机制,形成分工明确,协调有力,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三)以政府支持为主,逐步增加社会环保投资渠道,切实加大农村环保投入。一是政府应每年安排一定农村环境保护的财政预算,确保资金到位;可安排一定比例的排污费专项资金用于农村环境保护;加大对重要流域和水源地的区域污染治理的投入力度;二是采取政策倾斜,对于环保类项目及其他环保设施完善的企业优先考虑资金补助。三是调整财政投入结构和方式,逐步建立政府、企业、社会多元化、多种类投入机制,引导社会资本对农村生态、公益事业的投入;探索资源有偿使用、区域生态补偿等方式,建立和完善多元化投融资渠道。
(四)加强基层环保力量,强化农村环保舆论引导。逐步设立农村基层环保机构,在乡镇政府建立环保检查员制度,不断加强农村环境监管能力;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农村环境保护知识宣传教育,树立生态文明理念,提高农民的环境意识,调动农民参与农村环境保护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推广健康文明的生产、生活和消费方式。
(五)做为农委,应加强农村能源的推广和实施,尤其是推广“三沼”的综合利用,使废水、废物变废为宝后,流向农田,净化环境的同时,为群众带来便利和实惠。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调查报告 22
大刘庄隶属麒麟镇管辖,属于典型的平原村庄,位于麒麟镇西南角。南隔洙赵新河与独山镇相望,西与永丰街道办事处相邻,薛双线公路从村庄西侧穿过。大刘庄位于巨野县城东南方向5千米,距离南环2.5千米,距327国道2.5千米,交通区位优越。全村大部分村民经济活动方式以务农兼打工为主。
1、人居环境发展现状
1.1村庄基础设施建设与居住条件不断完善
20xx通过县财政拨付专项资金与村民自筹资金方式将村内主干道路修为水泥路,极大方便了村民的出行和对外联系。至20xx4年冬大刘村已完成联通和移动光纤的覆盖,家庭移动电话普及率接近100%。近年新建住房多为三层钢混结构小楼,村民居住条件不断完善。
1.2社会保障制度不断完善
在国家推行减免农业税、合作医疗制度、新型养老保险和免费义务教育制度等政策下,社会保障制度不断完善。根据相关负责人的数据,本村90%以上村民参与了新农合,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100%,20xx年以来25岁以下义务教育完成率达到95%。
1.3生活配套条件比较方便
村内设有超市、大小商店,从日常商品到小型电器均可买到。村内分布幼儿园小学,孩子可以方便就近入学。医疗卫生设施齐全,村内有综合卫生室一处,医务人员业务精湛。距离银行网点1.5千米以内,并且各个乡镇已有快递覆盖,以申通、中通,天天、韵达为主。
2.1资金外流现象严重,村集体无收入
村内确实存在一部分村民通过做房地产等方式拥有了大量的财富,但他们多已进城落户,对于村庄的发展并不关心。村集体无财政性收入,制约村内一些基础设施的建设和维护。
2.2村庄卫生差,村庄发展缺乏规划
家庭生活垃圾随意堆放,没人清理。在村内的池塘、小河全是村民的'生活垃圾。以前村民大多引用自家的井水,属浅层地下水,甘甜可口。如今地下水遭到污染,水质急剧下降。村庄缺乏整体规划,房屋过度建设,大部分新建二三层房屋中有60%以上的建筑面积闲置。
2.3民主管理缺失,部分领导不作为
在本次村委换届选举时,三次都未选出村主任,存在非法拉票、舞弊现象,村内无领导直接影响本村的基础设施建设。有些人走向工作岗位,只为自己谋私利,只是挂职不考虑百姓真正需要什么。
2.4文化娱乐项目缺乏,婚俗奢侈
根据走访调查,村内没有文化活动,大多数40岁以下青年会选择打牌、上网度过自己闲暇生活,多数40岁以上村民会选择聊天的方式消磨时间。各年龄段中选择健身旅游的很少。青年赌博危害极大,可能造成盗窃等其他违法行为。菏泽市作为山东省最落后地区,而彩礼钱却在全省十七地市排名中居首。多数农户因建房、娶妻返贫。文化的缺失,精神的空虚也不利于村民关系的和谐,不利于孝敬老人优良传统的传承。
农村人居环境的建设中基础设施的建设容易实现,只要有足够的资金投入,然而农民精神文化的建设是一个庞大而系统的工程,其建设的成败关系着农村乃至整个国家的长治久安。解决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的问题要从当地的具体情况出发,根据每个地方的不同情况制定出不同的措施。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的研究仍有很多地方需要深入的探讨,本文只是以菏泽市巨野县麒麟镇大刘村为例,分析了人居环境建设现状和问题,由于时间、基础资料和本人学术水平等原因,本文还存在不足之处。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调查报告 23
一、农村人居环境的现状及问题
(一)住房条件极其简陋。需要移民搬迁的永义村全村总人口93 人,常住人口30人,距公路沿线7公里,进入永义村,我们可以看到全村都是低矮陈旧的老木房,且大多处于严重滑坡地段,80%的村民受地质灾害威胁,村内不通公交,村民出行大多靠步行,冬季冰雪封路,交通几乎完全断绝,基本生活物资都很难保障。在全乡来看,近年来,危房改造工程解决了部分特重危房户的房屋改造,但改造数仅占全乡不到10%,现各村仍有70-80%的房屋为危房,威胁着农民的生产生活安全。
(二)基础设施严重滞后。近年来,虽然国家不断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条件有所改善,但农区乡村级集体经济薄弱,基本没有补给功能,所以在道路、供水、用电、住房等方面仍不能满足农民基本生产生活条件。供水方面:16个村近8000口人存在饮用水水质不达标、水源不足及引水设施老化等问题;道路方面:目前仍有2个村不通公路,出村路未硬化或已损坏的村有4个,22个村全部街巷硬化不到位;用电方面:全乡各村全部通电,但有5个村电杆、电线老化,各村电网均未升级改造,所以各村用电质量、用电安全都难以保证;全乡各村均无公共浴室,无防灾减灾设施,全乡有6所学校,1所幼儿园,村卫生所除交口、官军两村占用个人房屋外,其余全部占用村级组织活动场所,无专用房。
(三)污染问题日益突出。农民种植作物图简单省事,施肥、施药不科学,造成农用化学品大量浪费并直接污染环境;大部分家庭完全依赖烧柴为主的用能结构模式,电力能源使用率不到 10%,沼气资源虽然丰富,但实际利用率几乎为零,畜禽粪便自然腐烂、大量秸秆被焚烧;全乡没有一处垃圾处理设施,农村生活垃圾几乎全部露天堆放;分散的以户为单位的生产方式,造成了人、畜、禽混居, 小型养殖场粪便和村民生活污水未经处理就直接排放,对人居环境造成了不良影响。
(四)公共设施难以完善。农村公共设施和基础设施建设耗资巨大,占本级财政收入的70 %以上,但仍不能满足需求。村级集体经济薄弱,基本没有补给功能,公益事业建设主要依靠“一事一议”筹资筹劳,按照“一事一议”制度进行筹资筹劳过程中,受农民自身素质和经济条件的局限,达成一致意见的时间过长、决策成本过高,完成一个公共服务设施工程对于乡村来说困难重重,想建成完善的公共活动及综合服务设施,达到美丽乡村标准对于各村来说,困难特殊大,任务十分艰巨。
二、目标任务及重点建设工程
乡农村人居环境调查报告乡农村人居环境调查报告
经充分调查并召开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座谈会,明确全乡以后三年改善人居环境的目标任务为:完成一个整村移民搬迁的村,建成一个规划布局好、居住标准高的移民新村;全乡各村全部实现住安全房、喝干净水、走平坦路;25%的村庄人居环境实现整洁、便捷、舒适;建成一个田园美、村庄美、生活美的美好村庄。
全乡及各村重点建设工程为:
除实施移民工程的永义村外,其余21个村全部需要实施的工程有5项:因村内排水问题无法解决,各村均需要实施新建排水渠工程;各村均未安装闭路电视或闭路电视接收信号不稳,需实施闭路电视安装改造工程;实施公共浴室新建工程;实施文体活动场所硬化或健身器材购置安装工程;实施防灾减灾设施新建工程。
信义村为可以建设美丽乡村的村,但要在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充分利用菩提山风景旅游区,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建设生态观光农家小院,建设田园景观和农业生产景观,发展休闲农业、有机农业等,以特色浓郁的农家村落、宁静整洁的农家小院、自然淳朴的乡村风光,打造山与水相融,“景”与村落互依,人与自然和谐的美丽山村,吸引更多的游客“住农家屋、观农家景、干农家活、吃农家饭”,让旅游业的发展与美好乡村的建设相辅相承,相得益彰。信义村在改变基本生产生活条件方面还需要做的有:改造危房30户,对全村电网进行升级改造,硬化改造部分空闲地。
需要集中整治环境的村为交口、仁义、南洪林、白狐窑、尚义5村,重点开展以下几方面工作:一是集中开展环境卫生整治。对农村普遍存在的“垃圾乱倒、粪便乱堆”等脏、乱、差现象进行集中整治。按照国家农村户厕卫生标准,推广无害化卫生厕所。二是逐步建立完善的农村垃圾处理系统。尝试实施“政府补贴、群众自筹、定时收集、定点清运”的农村垃圾处理模式,有效解决垃圾污染问题。三是加强畜禽养殖集中整治。科学布局畜禽养殖场(点),改变人畜混居现象,落实养殖业禁建区、禁养区的要求,加强对畜禽养殖散养户的管理。充分利用禽畜粪便及秸秆等可用废弃资源丰富的优势,在具备条件的农户家庭中,大力推广沼气池建设,帮助农村家庭将单一的沼气池建设,与改圈、改厕和改厨同步实施。同时,以上5村在基本生产生活条件上还有部分不具备,需要在整治环境的同时进行改善,需要解决安全用水的村有尚义、交口、仁义;5村均需要进行电网改造;在街巷硬化方面,尚义村需要拓宽街道硬化300米,南洪林需要硬化100米,交口村需要硬化5000米;白狐窑需要硬化1000米;仁义需要硬化2500米;需要实施危房改造的户数:尚义120户,南洪林50户,交口85户,白狐窑130户,仁义120户。除此之外,仁义村还需要实施村级活动场所的维修工程;交口村需新建村级卫生所;白狐窑需要修建幼儿园。
需要改善基本生产生活条件的村为新毅、五凤峪、马泉、安乐、铺上、石壑、中义、正中、长征、候壁、自强、张壁、北洪林、官军、龙泉15村,重点工程为改造水、电、路、房等基础设施,用4年的时间,实现全乡街巷硬化、安全饮水覆盖率达100%,实现各村电网升级改造,实施危房改造1865户,基本解决无房、危房户的居住问题。具体工程如下:除龙泉、马泉,其余13村均需要实施安全饮水工程;15个村均需要实施电网升级改造工程;需实施出村路硬化的'村及里程为:五凤峪4500米,中义7000米,龙泉2500米,马泉2000米;需实施街巷硬化的村及里程为:长征2000米,候壁1000米,自强2500米,北洪林1000米,张壁500米,石壑900米,铺上100米,安乐300米,新毅500米,官军3500米,中义700米,龙泉300米,正中2300米;需实施危房改造工程的村及户数为:长征35户,候壁80户,自强80户,北洪林70户,张壁50户,石壑30户,铺上40户,安乐50户,新毅70户,官军230户,五凤峪140户,中义 90户,龙泉65户,马泉100户,正中200户。除此之外,候壁村还需实施关帝庙、戏台的维修和青果寒泉寺的修复工程,打造旅游品牌;长征、安乐、张壁、自强、北洪林5村需维修改造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官军村需要新建卫生所;长征、正中、官军3村需修建幼儿园;官军村因牧源公司畜禽养殖造成了环境污染,因此需实施畜禽粪污综合利用工程。
永义村为需要移民搬迁的村,重点工程是争取在20xx年前完成移民搬迁整体工作。
三、改善人居环境的工作措施
(一)提高认识,统一思想。进一步提高全乡上下对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重大意义、精神实质的认识和理解,将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做到“四克服四树立”:即克服对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的片面认识,树立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总揽全局的思想;克服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就是大拆大建的错误思想,树立因地制宜,从实际出发的观念;克服因循守旧、封建迷信思想,树立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的新观念;克服“等、靠、要”的依懒思想,树立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观念。
(二)因地制宜、完善规划。科学规划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是最大的节约。要把规划摆在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的首要位置,坚持先规划、后施工。一是要凸显个性设计和传统风格。要结合各村地理区位、资源禀赋、产业发展、村民实际需要等,对村庄进行梳理分类,实施差异化指导,坚持个性化塑造,充分挖掘地方特色,营造田园风光与乡土风情。二是要突出产业支撑。把环境改善与资源开发相结合,做大、做强、做优特色产业,带动村集体经济发展,促进农民创业增收。三是要稳步推进。从农民群众反映最迫切、最直接、最现实的环境卫生整治和水、电、路、房等基础设施配套入手,按照“富规划、穷实施”的原则,实事求是地制订计划,并逐步引导农民进行实施。
(三)整合资源、加大投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必须整合资源,形成合力。一是注重财政引领。尽快出台相关以奖代补配套政策,发挥政府引导作用,努力争取上级项目资金,切实加大对建设工作的投入。二是整合各项资源。对国家农业项目、土地整治、农业综合开发、“一事一议”、农民创业增收等各项涉农资金,建立统一的协调机制,保证资金使用统一有序,集中投入,真正实现做一个、成一个。三是开展市场运作。坚持市场导向,建立多方筹资,共建共享的投入机制,引导企业等社会资本积极参与改善人居环境的建设,实现互惠互利,合作共赢。四是发挥主体作用。积极引导群众筹资筹劳,发动群众通过“一事一议”筹集资金,鼓励在外经商、工作或亲属捐赠一点,支持家乡建设。
(四)深入宣传、营造氛围。广大农民是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主体,因此,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离不开农民的积极参与。要通过电视、广播、报纸、宣传标语、村庄整治新旧照片对比等形式,开展声势浩大的宣传发动工作,使广大群众更直接、更生动地感受到建设所取的成效和带来的实惠,从而更自觉、更主动地投入到改善人居环境工作中去。同时,还要加强对外宣传力度,提升对外形象。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调查报告】相关文章: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报告10-07
农村庭院人居环境整治简报11-01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报告10-15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宣传简报08-15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方案12-31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总结范文04-27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调研报告06-08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调研报告12-03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调研报告[经典]08-10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方案通用1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