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路实验报告

时间:2022-11-25 18:00:08 报告 我要投稿

电路实验报告

  在当下社会,报告不再是罕见的东西,报告成为了一种新兴产业。其实写报告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难,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电路实验报告,欢迎大家分享。

电路实验报告

电路实验报告1

  实验目的

  1、了解日光灯电路的工作原理及提高功率因素的方法;

  2、通过测量日光灯所消耗的功率,学会瓦特表;

  3、学会日光灯的连线方法。

  实验仪器

  8W日光灯装置(灯管、镇流器、启辉器)一套,功率表,万用表,可调电容箱,开关,导线若干

  实验原理

  用P、S、I、V分别表示电路的有功功率、视在功率、总电流和电源电压。按定义电路的功率因数cosα=P/S=P/IU。由此可见,在电源电压且电路的有功功率一定时,电路的功率因数越高,它占用电源(或供电设备)的容量S就越少。

  日光灯电路中,镇流器是一个感性元件(相当于电感与电阻的串联),因此它是一个感性电路,切功率因数很低,约0.5-0.6。

  提高日光灯电路(其它感性电路也是一样)功率因素的方法是在电路的输入端并联一定容量的电容器。

  测试电路图

  实验数据表

  结论

  在一定范围内,随着电容的增大,功率因数也增大,当超过一定范围,功率因数随着电容的增大而减少。

电路实验报告2

  一、实验目的

  1、更好的理解、巩固和掌握汽车全车线路组成及工作原理等有关内容。

  2、巩固和加强课堂所学知识,培养实践技能和动手能力,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

  二、实验设备

  全车线路试验台4台

  三、实验设备组成

  全车电线束,仪表盘,各种开关、前后灯光分电路、点火线圈、发动机电脑、传感器、继电器、中央线路板、节气组件、电源、收放机、保险等。

  四、组成原理

  汽车总线路的组成:汽车电器与电子设备总线路,包括电源系统、起动系统、点火系统、照明和信号装置、仪表和显示装置、辅助电器设备等电器设备,以及电子燃油喷射系统、防抱死制动系统、安全气囊系统等电子控制系统。随着汽车技术的发展,汽车电器设备和电子控制系统的应用日益增多。

  五、实验方法与步骤

  1、汽车线路的特点:汽车电路具有单线、直流、低压和并联等基本特点。

  (1)汽车电路通常采用单线制和负搭铁,汽车电路的单线制.通常是指汽车电器设备的正极用导线连接(又称为火线),负极与车架或车身金属部分连接,与车架或车身连接的导线又称为搭铁线。蓄电池负

  极搭铁的汽车电路,称为负搭铁。现代汽车普遍采用负搭铁。同一汽车的所有电器搭铁极性是一致的。

  对于某些电器设备,为了保证其工作的可靠性,提高灵敏度,仍然采用双线制连接方式。例如,发电机与调节器之间的搭铁线、双线电喇叭、电子控制系统的电控单元、传感器等。

  (2)汽车电路采用直流电源,汽车用电设备采用与电源电压一致的直流电器设备。

  (3)汽车用电都是低压电源一般为12V、24V,目前有的人提出用42V电源。个别电器工作信号是高压或不同的电压,如点火系统电路中的高压电路,电控系统各传感器的工作电压、输出信号等。

  (4)汽车电路采用并联连接电源设备和用电设备采用并联连接。电源设备中的蓄电池和发电机并联,可单独或同时向汽车电器与电子设备供电;各用电设备并联,可单独或同时工作。

  (5)各电子控制系统相对独立运行,发动机电子控制系统、防抱死制动系统、安全气囊系统等电子控制系统,按照其工作原理相对独立运行。

  2、导线颜色和编号特征:

  所有低压导线选用不同颜色的单色线或双色线,并在每根导线上编号。

  3、电子控控制系统特征:

  P-73-

  六、注意事项

  实验前要做好充分准备,实验才能有条不紊的进行操作、观察和测量拟订的各量,以达预期的效果。实验应集中思想、细心操作、注意安全,否则难以达到预期效果,甚至损坏仪器设备或造成人身事故。

  1、实验前必须认真预习,作好充分的准备,以保证实验能有效而顺利的进行。预习要求搞清楚实验的目的、要求、设备性能、实验原理和实验步骤。

  2、实验按预定的步骤进行,做好后经教师的检查允后方可启动或通电实验。

  3、实验做完后,应自行检查数据等结果,并与理论相对照,分析实验结果,做好实验报告。

  4、实验做完后,工具不要乱放,擦干净后,整理好装入工具箱内。

  5、实验时发生事故,切勿惊慌失措,首先切断电源,保持现场,由教师检查处理。

  6、要爱护财产,正确使用实验设备,如有损坏要添表上报,并听候处理,特别是操作不当或使用不当者,要部分或全部赔偿。

  7、严禁动与本次实验无关的仪器、仪表等。

  8、每次做完实验后,各组轮流打扫实验室,以保持清洁。

  七、思考题

  1、简述汽车电路图有哪些种类。

  2、绘制汽车全车电气系统原理框图。

电路实验报告3

  一、实验仪器及材料

  1、信号发生器

  2、示波器

  二、实验电路

  三、实验内容及结果分析

  1、VCC=12v,VM=6V时测量静态工作点,然后输入频率为5KHz的正弦波,调节输入幅值使输

  2、VCC=9V,VM=4、5V时测量静态工作点,然后输入频率为5KHz的正弦波,调节输入幅值使输

  3、VCC=6V,VM=3V时测量静态工作点,然后输入频率为5KHz的正弦波,调节输入幅值使输出波形最大且不失真。(以下输入输出值均为有效值)

  四、实验小结

  功率放大电路特点:在电源电压确定的情况下,以输出尽可能大的不失真的信号功率和具有尽可能高的转换效率为组成原则,功放管常工作在尽限应用状态。

电路实验报告4

  电路实验,作为一门实实在在的实验学科,是电路知识的基础和依据。它能够帮忙我们进一步理解巩固电路学的知识,激发我们对电路的学习兴趣。在大二上学期将要结束之际,我们进行了一系列的电路实验,从简单基尔霍夫定律的验证到示波器的使用,再到一阶电路——,一共五个实验,经过这五个实验,我对电路实验有了更深刻的了解,体会到了电路的神奇与奥妙。可是说实话在做这次试验之前,我以为不会难做,就像以前做的实验一样,操作应当不会很难,做完实验之后两下子就将实验报告写完,直到做完这次电路实验时,我才明白其实并不容易做。它真的不像我想象中的那么简单,天真的以为自我把平时的理论课学好就能够很顺利的完成实验,事实证明我错了,当我走上试验台,我意识到要想以优秀的成绩完成此次所有的实验,难度很大,但我明白这个难度是与学到的知识成正比的,所以我想说,虽然我在实验的过程中遇到了不少困难,但最终的成绩还是不错的,因为我毕竟在这次实验中学到了许多在课堂上学不到的东西,终究使我在这次实验中受益匪浅。

  下头我想谈谈我在所做的实验中的心得体会:

  在基尔霍夫定律和叠加定理的验证实验中,进一步学习了基尔霍夫定律和叠加定理的应用,根据所画原理图,连接好实际电路,测量出实验数据,经计算实验结果均在误差范围内,说明该实验做的成功。我认为这两个实验的实验原理还是比较简单的,但实际操作起来并不是很简单,至少我觉得那些行行色色的导线就足以把你绕花眼,所以我想说这个实验不仅仅是对你所学知识掌握情景的考察,更是对你的耐心和眼力的一种考验。

  在戴维南定理的验证实验中,了解到对于任何一个线性有源网络,总能够用一个电压源与一个电阻的串联来等效代替此电压源的电动势us等于这个有源二端网络的开路电压uoc,其等效内阻ro等于该网络中所有独立源均置零时的等效电阻。这就是戴维南定理的具体说明,我认为其实质也就是在阐述一个等效的概念,我想无论你是学习理论知识还是进行实际操作,只要抓住这个中心,我想可能你所遇到的续都问题就能够迎刃而解。可是在做这个实验,我想我们应当注意一下万用表的使用,尽管它的操作很简单,但如果你马虎大意也是完全有可能出错的,是你整个的实验前功尽弃!

  在接下来的常用电子仪器使用实验中,我们选择了对示波器的使用,我们经过了解示波器的原理,初步学会了示波器的使用方法。在试验中我们观察到了在不一样频率、不一样振幅下的各种波形,并且经过毫伏表得出了在不一样情景下毫伏表的读数。

  总的来说,经过此次电路实验,我的收获真的是蛮大的,不只是学会了一些一齐的使用,如毫伏表,示波器等等,更重要的是在此次实验过程中,更好的培养了我们的具体实验的本事。又因为在在实验过程中有许多实验现象,需要我们仔细的观察,并且分析现象的原因。异常有时当实验现象与我们预计的结果不相符时,就更加的需要我们仔细的思考和分析了,并且进行适当的调节。所以电路实验能够培养我们的观察本事、动手操做本事和独立思考本事。

电路实验报告5

  一、实验目的

  1、学会互感电路同名端、互感系数以及耦合系数的测定方法。

  2、理解两个线圈相对位置的改变,以及用不同材料作线圈铁芯时对互感的`影响。

  二、原理说明

  1、判断互感线圈同名端的方法

  (1)直流法

  如图19-1所示,当开关S闭合瞬间,若毫安表的指针正确,则可断定“1”,“3”为同名端;指针反偏,则“1”,“4”为同名端。

  (2)交流法

  如图19-2所示,将两个绕组N1和N2的任意两端(如2,4端)联在一起,在其中的一个绕组(如N1)两端加一个低电压,用交流电压分别测出端电压U13、U12和U34。若U13是两个绕组端压之差,则1,3是同名端;若U13是两个绕组端压之和,则1,4是同名端。

  2、两线圈互感系数M的测定。

  在图19-2的N1侧施加低压交流电压U1,测出I1及U2。根据互感电势E2M≈U20=MI;可算得互感系数为

  M=U2I1

  3、耦合系数K的测定

  两个互感线圈耦合松紧的程度可用耦合系数K来表示

  K=M/L1L2

  先在N1侧加低压交流电压U1,测出N1侧开路时的电流I1;然后再在N2侧加电压U2,测出N1侧开路时的电流I2,求出各自的自感L1和L2,即可算得K值。

  三、实验设备

  1、直流电压、毫安表;

  2、交流电压、电流表;

  3、互感线圈、铁、铝棒;

  4、EEL-06组件(或EEL-18);100Ω/3W电位器,510Ω/8W线绕电阻,发光二极管。

  5、滑线变阻器;200Ω/2A(自备)

  四、实验内容及步骤

  1、分别用直流法和交流法测定互感线圈的同名端。

  (1)直流法

  实验线路如图19-3所示,将N1、N2同心式套在一起,并放入铁芯。U1为可调直流稳压电源,调至6V,然后改变可变电阻器R(由大到小地调节),使流过N1侧的电流不超过0.4A(选用5A量程的数字电流表),N2侧直接接入2mA量程的毫安表。将铁芯迅速地拔出和插入,观察毫安表正、负读数的变化,来判定N1和N2两个线圈的同名端。

  (2)交流法

  按图19-4接线,将小线圈N2套在线圈N2中。N1串联电流表(选0~5A的量程)后接至自耦调压器的输出,并在两线圈中插入铁芯。

  接通电路源前,应首先检查自耦调压器是否调至零位,确认后方可接通交流电源,令自耦调压器输出一个很低的电压(约2V左右),使流过电流表的电流小于1.5A,然后用0~20V量程的交流电压表测量U13,U12,U34,判定同名端。

  拆去2、4联线,并将2、3相接,重复上述步骤,判定同名端。

  2、按原理说明2的步骤测出U1,I1,U2,计算出M。

  3、将低压交流加在N2侧,N1开路,按步骤2测出U2,I1,U1。

  4、用万用表的R×1档分别测出N1和N2线圈的电阻值R1和R2。

  5、观察互感现象

  在图19-4的N1侧接入LED发光二极管与510Ω串联的支路。

  (1)将铁芯慢慢地从两线圈中抽出和插入,观察LED亮度的变化及各电表读数的变化,记录现角。

  (2)改变两线圈的相对位置,观察LED亮度的变化及仪表读数。

  (3)改用铝棒代替铁棒,重复(1),(2)的步骤,观察LED的亮度变化,记录现象。

  五、实验注意事项

  1、整个实验过程中,注意流过线圈N1的电流不超过1.5A,流过线圈N2的电流不得超过1A。

  2、测定同名端及其他测量数据的实验中,都应将小线圈N2套在大线圈N1中,并行插入铁芯。

  3、如实验室各有200Ω,2A的滑线变阻器或大功率的负载,则可接在交流实验时的N侧。

  4、实验前,首先要检查自耦调压器,要保证手柄置在零位,因实验时所加的电压只有2~3V左右。因此调节时要特别仔细,小心,要随时观察电流表的读数,不得超过规定值。

【电路实验报告】相关文章:

电路实验报告9篇11-25

电路实验报告(9篇)11-25

电路实验报告集合9篇11-25

实验报告实验报告11-16

动态电路及病态电路说课稿11-24

科技实验报告实验报告07-29

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教案11-23

电路的作用09-23

科学实验报告-实验报告0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