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公用经费绩效评价报告

时间:2022-12-26 13:20:20 报告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学校公用经费绩效评价报告范文(通用5篇)

  在不断进步的时代,我们使用报告的情况越来越多,其在写作上具有一定的窍门。我敢肯定,大部分人都对写报告很是头疼的,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学校公用经费绩效评价报告范文(通用5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学校公用经费绩效评价报告范文(通用5篇)

  学校公用经费绩效评价报告1

  一、项目基本情况

  (一)项目年度总体目标。城乡义务教育阶段公用经费补助资金主要用于保障义务教育学校正常运转、完成教育教学活动和其他日常工作任务等方面支出。进一步规范和加强城乡义务教育学校公用经费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助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确保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不因贫困而辍学。

  (二)项目资金预算和到位情况。2021年,我县共有义务教育阶段学生31895人,其中:小学21515人,初中10380人;共有寄宿学生22646人。2021年,共收到城乡义务教育补助经费2733.70万元,补助义务教育学生31895人,补助范围占在校学生的100%;补助寄宿制学生22646人,补助范围占在寄宿生的100%。补助公用经费中,中央资金2186.96万元,省级资金464.73万元,市级资金16.40万元,县级配套66.61万元,资金按时足额配套到位,但由于财政资金调度困难,实际支付1232.02万元,未支付1501.68万元,执行率为45.07%。

  二、项目绩效自评工作开展情况

  为确保真实反映我县城乡义务教育阶段公用经费补助资金项目绩效评价情况,我局成立了绩效评价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人员职责分工明确,责任到股室、到校、到人,认真分析城乡义务教育阶段公用经费补助资金拨付、使用和效益等相关情况,并形成绩效评价报告。

  三、项目绩效实现情况

  (一)项目资金情况

  1.项目资金到位情况。

  2021年,共收到城乡义务教育补助经费2733.70万元。补助公用经费中,中央资金2186.96万元,省级资金464.73万元,市级资金16.40万元,县级配套66.61万元,资金按时足额配套到位。

  2.项目资金执行情况。

  2021年城乡义务教育补助经费全年预算数2733.70万元,其中:中央资金2186.96万元,省级资金464.73万元,市级资金16.40万元,县级配套66.61万元,资金按时足额配套到位,但由于财政资金调度困难,实际支付1232.02万元,未支付1501.68万元,执行率为45.07%。

  3.项目资金管理情况。

  城乡义务教育阶段公用经费补助资金项目实施以来,我县严格按照《云南省城乡义务教育学校公用经费管理办法》(云财教〔2017〕388号)、《保山市城乡义务教育学校公用经费资金管理实施细则》等有关政策措施及规定,制定了《昌宁县学校公用经费管理使用暂行规定》(昌教体发〔2019〕42号),逐步建立健全完善工作机制,不断完善相关制度,切实加强政策培训、大力提升管理水平,严格规范城乡义务教育公用经费使用管理,严格预算编制、强化绩效管理,推进民主理财、实行校务和财务公开,经费管理水平得到逐步提高,为我县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助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确保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不因贫困而辍学提供了保障。

  (二)项目绩效指标完成情况

  城乡义务教育阶段公用经费补助资金项目的实施,切实减轻了群众特别是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家庭的教育支出负担,广大学生受益十分明显,大大降低了我县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辍学率,从根本上保证了适龄儿童教育入学起点的公平公正。城乡义务教育阶段公用经费补助资金项目的实施,为学校正常运转提供了有效保障,办学条件得到明显改善,群众满意度显著提高,有效助力了脱贫攻坚工作和乡村振兴工作的推进,为教育脱贫和乡村振兴提供了保障。通过广泛深入的宣传,切实提高了群众对城乡义务教育阶段公用经费补助资金项目的知晓度和满意度,为城乡义务教育公用经费补助项目的顺利实施营造了良好氛围。昌宁县2021年义务教育公用经费资金项目自评得分86.01分,自评结果为“良好”。具体情况为:

  1.产出指标完成情况:分值40分,自评得分37分。

  (1)数量指标:分值15分,自评得分15分。小学阶段应补助人数21515人,实际补助人数21515人;初中阶段应补助人数10380人,实际补助人数10380人;寄宿生应补助人数22646人,实际补助人数22646人。

  (2)质量指标:分值10分,自评得分10分。全年义务教育公用经费补助范围为所有义务教育在校学生,补助比例占在校生的100%;教师培训费占学校年度公用经费的3%,未完成年度指标值≧10%,扣3分。

  (3)时效指标:分值5分,自评得分5分。2021年全年补助资金2733.70万元,实际到位资金2733.70万元,补助资金当年到位率为100%。

  (4)成本指标:分值10分,自评得分10分。小学公用经费人均补助标准为650元/生.年,实际补助标准为650元/生.年;初中公用经费人均补助标准为850元/生.年,实际补助标准为850元/生.年;寄宿生公用经费在基础标准上人均增加额度为200元/生.年,实际增加额度为200元/生.年。

  2.效益指标完成情况:分值30分,自评得分29分。

  (1)社会效益指标:分值20分,自评得分19分。2021年我县义务教育阶段在校学生31895人,无辍学学生,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为100%。由于少数学校对国家的城乡义务教育公用经费补助政策宣传不到位,导致部分学生和家长对政策不知晓、不了解,经测试,2021年城乡义务教育公用经费补助政策知晓度为100%。

  (2)可持续影响指标:分值10分,自评得分10分。2021年我县义务教育免费年限为小学阶段6年、初中3年共9年,义务教育阶段全面实现免费。

  3.满意度指标完成情况:分值10分,自评得分10分。学生满意度:分值10分,经测评,学生满意度为99.1%,大于年度指标值≧95%,自评得分10分;家长满意度:分值10分,经测评,家长满意度为98.5%,小于年度指标值≧95%,自评得分10分。

  四、绩效目标未完成原因和下一步改进措施

  (一)总体目标和绩效指标未完成或超过指标值较多的原因分析和下一步改进措施。各项指标中除“教师培训费占学校年度公用经费的比例:指标值≧10%,全年实际完成值3%。”和“资金支付率为45.07%”为未完成外,其余绩效指标全部完成。

  1. “教师培训费占学校年度公用经费的比例”未完成的主要原因:受疫情和经济下行影响,财政资金调度困难,导致公用经费未得到按进度支出,各项各类培训通过网络培训进行,培训减少,培训成本降低。全年资金预算数2733.70万元,实际已支付1232.02万元,未支付1501.68万元,执行率为45.07%。

  2. 改进措施:一是将结合昌宁县教育体育系统实际需求,通过各种渠道,加强师资培训,积极争取使用资金,力争完成培训指标,提高培训质量,按质按量完成绩效目标。二是加强与财政沟通协调,及时调度资金,按规定拨付使用城乡义务教育阶段公用经费补助资金。

  五、绩效自评结果

  2021年城乡义务教育公用经费资金绩效自评得分86.01分,自评结果为“良好”。

  (一)学生受益效果显著。城乡义务教育公用经费补助项目的实施,切实减轻了群众特别是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家庭的教育支出负担,广大学生受益十分明显,大大降低了我县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辍学率,从根本上保证了适龄儿童教育入学起点的公平公正。

  (二)学校运转规范有序。城乡义务教育公用经费补助项目的实施,为学校正常运转提供了有效保障,办学条件取得明显改善。

  (三)群众满意度显著提高。城乡义务教育公用经费补助项目的实施,有效助力了脱贫攻坚工作的推进,为教育脱贫提供了保障。通过广泛深入的宣传,切实提高了群众对城乡义务教育公用经费补助项目的知晓度和满意度,为城乡义务教育公用经费补助项目的顺利实施营造了良好氛围。

  六、结果公开情况和应用打算

  (一)绩效自评结果拟应用。一是针对本部门绩效自评中存在的问题,及时调整优化本部门后续城乡义务教育补助经费和以后年度预算支出的方向及结构,合理配置资源,加强财务管理。二是建立激励与约束机制,强化评价结果在项目申报和预算编制中的有效应用。

  (二)公开情况。按各级财政部门关于绩效评价公开规定和工作要求及时在规定网站进行公开。

  七、绩效自评工作的经验、问题和建议

  城乡义务教育阶段公用经费补助资金项目实施以来,我县严格按照《云南省城乡义务教育学校公用经费管理办法》(云财教〔2017〕388号)、《保山市城乡义务教育学校公用经费资金管理实施细则》等有关政策措施及规定,制定了《昌宁县学校公用经费管理使用暂行规定》(昌教体发〔2019〕42号),逐步建立健全工作机制和内控机制,不断完善相关制度,切实加强政策培训、大力提升使用管理水平,严格规范城乡义务教育公用经费使用管理,严格预算编制、强化绩效管理,推进民主理财、实行校务和财务公开,城乡义务教育阶段公用经费管理水平逐步得到提高,为我县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和高质量发展,助力脱贫攻坚和有效衔接乡村振兴,确保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不因贫困而辍学提供了有力保障。

  八、其他需说明的问题

  无。

  学校公用经费绩效评价报告2

  一、项目基本情况

  (一)项目概况

  马关县现有义务教育阶段学校123所,其中:小学105所(完小94所、教学点11所),初中17所(初级中学13所、九年一贯制学校4所),特殊教育学校1所。有义务教育阶段在校学生47710人,其中:小学32693人、初中14918人、特教学生99人。

  现城乡义务教育学校公用经费补助标准为小学生650元/生/年,初中850元/生/年,寄宿制学校按照寄宿学生数每生每年再增加200元的公用经费补助资金,特殊教育学校生均公用经费补助资金6000元/生/年,农村小学不足100人校点补充公用经费650元/生/年。纳入补助范围为全县所有义务教育阶段学校。

  2021年,上级下达我县城乡义务教育学校公用经费补助资金共计4382.49万元(中央资金3514.69万元、省级资金737.46万元、州级资金13.02万元、县级配套资金117.32万元)。其中:

  1.《文山州财政局 文山州教育体育局关于下达2021年城乡义务教育补助经费中央直达资金的通知》(文财教〔2021〕13号)文件指标下达资金3454.05万元(中央资金3454.05万元、省级资金0万元、州级资金0万元)。

  2.《文山州财政局文山州教育体育局关于下达2021年城乡义务教育补助经费中央直达资金的通知》(文财教〔2021〕49号)文件指标下达资金60.64万元(中央资金60.64万元、省级资金0万元、州级资金0万元)。

  3.《号文山州财政局 文山州教育体育局关于下达2021年城乡义务教育补助经费省和州级资金的通知》(文财教〔2021〕81)文件指标下达资金资金750.48万元(中央资金0万元、省级资金737.46万元、州级资金13.02万元)。

  4.《关于批复2021年部门预算的通知》(马财预〔2021〕1号)文件指标下达县级配套资金117.32万元。

  (二)项目绩效目标要求

  严格贯彻执行上级相关文件精神,按照《文山州财政局 文山州教体局关于转发<云南省财政厅 云南省教育厅关于印发云南省城乡义务教育学校公用经费管理办法的通知>的通知》(文财教〔2017〕191号)以及《云南省财政厅关于实施财政支出预算执行进度进行考核的通知》(云财办〔2015〕86号)等通知要求,做好我县城乡义务教育学校公用经费管理工作,把中央和省对义务教育学校的补助政策落到实处,确保资金全额用于保障义务教育学校正常运转、完成教育教学活动和其他日常工作任务等方面的支出,切实减轻学生家庭经济负担,抓实抓牢控辍保学工作,推进我县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二、自评工作开展情况

  (一)前期准备工作

  自收到《财政部关于开展2017年度中央对地方专项转移支付绩效目标自评工作的通知》(财预〔2018〕29号)文件以及县财政局的具体要求后,单位领导十分重视,及时安排局财务室、资助中心、项目办等项目实施股室以及各学校对文件精神进行学习,对自评清单和自评表进行认真分析,确保绩效目标自评业务的顺利进行。

  (二)组织过程

  为扎实做好绩效自评工作,我局成立了由局主要领导为组长,分管领导为副组长,局财务室和相关项目实施股室、乡镇为组员的绩效自评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设于局财务基建股,由分管财务的副局长兼任办公室主任,财务基建股股长负责具体日常工作事务。各校(园)按教体局对绩效评价工作的统一部署,及时组织绩效评价工作,按时准确报送绩效评价的相关资料。领导小组采取现场查看项目实施进度和内业查看财务资金使用情况的方式评价项目,以便准确反映绩效评价的真实性。

  (三)分析评价

  分析评价过程中,领导小组认真按照自评表的要求,从项目立项、资金落实、业务管理、财务管理、项目支出、产出指标、效益指标和满意度等重要指标,根据科学规范、公正公开、绩效相关的原则,综合运用业绩评定表、比较法、效益分析法等评价方法,对项目逐一进行评价,以便准确反映绩效评价数据的可靠性。

  三、综合评价结论

  自国家实施“两免一补”以来,我县严格贯彻执行上级相关文件精神,按照《文山州财政局 文山州教体局关于转发<云南省财政厅 云南省教育厅关于印发云南省城乡义务教育学校公用经费管理办法的通知>的.通知》(文财教〔2017〕191号)以及《云南省财政厅关于实施财政支出预算执行进度进行考核的通知》(云财办〔2015〕86号)等通知要求,做好我县城乡义务教育学校公用经费管理工作,把中央和省对义务教育学校的补助政策落到实处。通过项目的实施,保障了义务学校教育教学秩序的正常运转,使学校办学条件得到逐步改善,切实减轻学生家庭经济负担,抓实抓牢控辍保学工作,推进我县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四、绩效评价指标分析情况

  (一)项目资金情况分析

  1.资金到位情况

  现城乡义务教育学校公用经费补助标准为小学生650元/生/年,初中850元/生/年,寄宿制学校按照寄宿学生数每生每年再增加200元的公用经费补助资金,特殊教育学校生均公用经费补助资金6000元/生/年,农村小学不足100人校点补充公用经费650元/生/年。纳入补助范围为全县所有义务教育阶段学校。

  2021年,上级下达我县城乡义务教育学校公用经费资金共计4382.49万元(中央资金3514.69万元、省级资金737.46万元、州级资金13.02万元、县级配套资金117.32万元)。

  2.资金使用情况

  2021年财政局实际拨付各义务教育学校公用经费中央及省级资金4382.49万元,80181人(次)享受补助。县财政局、教体局不存在挤占、挪用、克扣学校公用经费的情况。

  3.资金管理情况

  我县城乡义务教育公用经费主要用于教学业务与管理、教学竞赛、教学质量提升及第三方评价的政府购买服务、办公、会议、印刷、教师培训、实验实习、文体活动、水电、取暖、交通差旅、邮电、教育信息化网络费用,仪器设备及图书资料等购置,学生课桌椅、床铺、食堂设施设备的零星补充购置及维修维护,房屋、建筑物、校园内道路、围墙、大门、运动场地、教室内教师讲台及仪器设备的日常维修维护,学校勤工俭学购买生产设备和工具,校园绿化美化、校园文化建设,学生健康体检费,校方责任保险,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报名费,公务接待费,非财政供养人员经费(不得用于学校食堂工勤人员的工资支出)等。教体局收到上级补助资金后根据学生人数及时把资金分配划拨到各学校,并督促学校合理使用城乡义务教育公用经费补助资金,并对资金使用过程进行全程监督。

  (二)项目效益指标完成情况分析

  1.产出指标完成情况分析:

  (1)项目完成数量

  对全县123所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含村校点及特殊学校)实行了全覆盖补助,80181人(次)享受补助。

  (2)项目完成质量

  通过几年项目的稳定实施,保障了义务学校教育教学秩序的正常运转,使学校办学条件得到逐步改善,切实减轻学生家庭经济负担,抓实抓牢控辍保学工作,推进我县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3)项目实施进度

  严格按照《云南省财政厅关于实施财政支出预算执行进度考核的通知》(云财办〔2015〕86号)关于“一季度(3月31日):预算累计执行进度不低于20%;二季度(6月30日):预算累计执行进度不低于60%;三季度(9月30日):预算累计执行进度不低于80%;10月31日:预算累计执行进度不低于90%;11月30日:预算累计执行进度达到100%”的规定,我局按项目推进情况加快支出进度,加强资金管理。

  2.效益指标完成情况分析

  (1)项目经济效益分析

  通过项目的顺利实施,切实了减轻学生家庭经济负担,改善了学校办学条件,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2)项目实施的社会及生态效益分析

  通过项目的实施,义务教育学生免费就读,真正让老百姓得到教育扶贫的实惠。

  (3)项目实施的可持续影响分析

  项目的投入使用,使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条件得到改善,为学生提供优质教育得到了有力保障。城乡义务教育公用经费补助成为一项精准教育扶贫助学工程和民心工程。

  3.满意度指标完成情况的分析

  通过评价,学生、教师及群众对实施城乡义务教育公用经费补助非常满意,但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仍存在管理不规范、监管不到位、培训费比例偏低等问题,综合评自评得分95分,自评结果为优秀。

  五、绩效目标未完成原因和下步改进措施

  截至目前,马关县城乡义务教育公用经费补助资金已全部拨付使用,预算执行进度100%。

  六、评价结果应用建议和公开

  城乡义务教育公用经费补助工程实施的好坏,将关系到学生的切身利益涉及改善学校办学条件、控辍保学等工作问题,因此,应对评价结果进行公开公示,自觉接受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监督,并将结果向上级上报,以为今后工程项目的资金预算及实施提供决策依据。

  七、主要经验及做法

  马关地处边疆,管好用好城乡义务教育公用经费补助资金事关教育发展与稳定,为此,我县结合边疆实际,制定工作措施,落实工作责任,完善管理体制,强化经费管理,确保城乡义务教育公用经费管理和使用工作不断规范并取得成效。

  (一)组建工作机构,加强督促检查。一是建立机构,明确职责。二是健全制度,规范运行。先后制定出台了《马关县深化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实施方案》、《马关县城乡义务教育公用经费管理暂行办法》等一系列管理制度及办法,进一步明确了学校经费运行、规范化建设等工作要求。三是加强督查,强化管理。建立了县四班领导挂钩联系乡镇教育工作机制,并明确了工作职责。四是强化安全意识,确保食品卫生安全。

  (二)强化经费管理,发挥资金效益。规范全县学校经费收支管理,学校经费管理使用情况要求按学期在校内进行公示,接受社会监督。严格按银行、财政部门的有关规定,每校只在银行开设“特设账户”和“基本账户”以及“食堂专用账户”等,避免私设“小金库”和“账外账”现象的发生。

  (三)落实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提高教育保障水平。为进一步解决好中小学生上学难题,减轻学生经济负担,马关县在贯彻落实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的同时,多方筹措资金,积极开展勤工俭学,推进我县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一是落实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实现了读书不交费,生活有补助,免除了学生上学的后顾之忧。二是积极开展勤工俭学,创收增效,改善学生生活质量,降低伙食成本。

  八、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我县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在基础设施建设、学校内部管理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距教育发展需求和人民群众对子女享受优质教育资源的强烈愿望,还有很大差距。主要表现在:

  (一)经费管理不够规范,管理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目前,我县经费管理实行“校财局管”的统一模式,但由于编制紧,大部分工作只能由教体局相关科室和从各个学校抽调教师分担,任务多、担子重,不利于保障体系的构建和管理。而且随着管理的资金总量和项目不断增多,精细化管理难以实现。从目前来看,全县报账员和食堂会计兼职现象严重,大部分学校报账员、食堂会计都是由教师兼任或从教师岗位转岗过来,虽经过相关培训,但部分人员尚未具备会计从业资格,也不具备从事财务工作业务能力,队伍短缺矛盾非常突出。由于缺乏系统的财会专业知识和当家理财的经验,部分学校经费管理措施落实不到位,特别是部分寄宿制学校教师伙食与学生未分开、账目不清等不规范现象时有发生,规范化管理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二)工勤人员待遇偏低,压力大,稳定难。目前,大部分学校均无专门负责学生生活管理人员编制,学校食堂管理大都由任课教师兼管,教师在负责上课的同时,还得安排学生食宿、学校安全等管理工作,增加了教师的工作压力和负担。而现在由政府购买服务所核定的工勤人员由于工资低、人员少、任务重、事繁杂,留住难,城区及乡镇所在地,一日三餐的学校更为突出。

  九、下步工作打算

  针对存在问题,下步我们将重点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逐步规城乡义务教育学校公用经费、寄宿生活补助费及营养餐补助费的管理使用,促进全县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一)加强督查指导,规范资金管理使用。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工作机制,加大学校资金管理使用的督查和指导力度,进一步规范资金使用,发挥资金效益。

  (二)加强队伍建设,提高整体素质。一是积极向上级部门争取资金,提高食堂工勤人员待遇,使他们进得来、留得住、做得好。同时,根据学校生源数量,实现动态管理,每年核定一次工勤人员,并根据物价和市场情况逐年提高工资待遇。二是加强对学校报账员及食堂会计的培训工作,不断提升他们的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

  学校公用经费绩效评价报告3

  一、项目基本情况

  义务教育是国家统一实施的所有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的教育,义务教育具有公益性、统一性和义务性,是国家必须予以保障的公益性事业。实施义务教育,不收学费、杂费。国家建立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保证义务教育制度实施。为进一步落实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相关政策,努力推动义务教育事业持续健康发展。嘉祥县教育和体育局申请设立2021年度城乡义务教育阶段公用经费补助资金项目。

  本项目中央财政下达专项转移支付资金4632万元,省级财政下达专项转移支付资金1551万元,市级下达专项转移支付资金2061万元,县财政下达专项转移支付资金1990万元。主要用于学校教育正常运转、完成教育教学活动和其他日常工作任务等方面的支出。

  二、评价基本情况

  为全面了解项目资金投入和使用绩效,嘉祥县财政局委托济宁浩诚会计师事务所(普通合伙)对嘉祥县2021年城乡义务教育经费保障项目支出进行了绩效评价。评价组遵循“科学规范、绩效相关、政策相符、依据充分、独立评价”等原则,结合项目特点,针对已完成的项目从决策、过程、产出和效果四个方面开展绩效评价,主要采用的方法是目标比较法、因素分析法、成本效益分析法、公众评判法等。从资金实际到位和使用以及预期支出情况、效益实现情况等出具评价意见,并从整体上把握义务教育经费支出是否合理,是否超范围、违规使用资金,资金

  使用的预期效益是否得到充分实现。同时,结合项目主管、实施单位对资金的管理使用情况,对项目提出意见和建议。

  三、评价结论

  经综合评价,本项目总得分为86.58分,评级等级为“良”。决策、过程、产出和效益四个一级指标得分率分别为93.00%、79.90%、76.67%、96.67%。截至2021年底,预算资金已基本到位,保证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校正常运转,确保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接受义务教育。

  项目总体上立项规范,资金分配依据较充分;项目绩效目标编制较合理,但部分指标设置不合理;资金到位基本及时,大部分资金能够按照要求使用;项目业务和财务管理制度基本健全,但还存在支出不规范等问题;通过义务教育经费保障项目的实施,“两免一补”政策使县内全部适龄学生受益,减轻了学生家庭负担。

  四、项目主要绩效

  1.保证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校正常运转,确保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接受义务教育

  全县一共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校156所,包括初中学校17所,小学138所,特殊教育学校1所,义务教育经费的预算支出有力的保障了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校正常运转。

  2.通过两免一减政策的宣传,扩大义务教育政策知晓率,增加了入学率,减轻了学生家庭负担

  嘉祥县教育和体育局充分利用制作各类政策宣传版面、网络电视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国家的义务教育“两免一减”政策。中小学校开展以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为内容的宣传活动,各校利用学生班会、主题队会、家长会、致家长一封信等形式,有计划、有重点、多渠道、全方位地开展宣传活动。通过“两免一减”政策的宣传,扩大义务教育政策知晓率,增加了入学率,减轻了学生家庭负担。

  五、项目存在的主要问题

  1.部分学校财务核算不规范,财务未公示

  (1)部分学校公用经费支出与核算主体不相符,未用于本校正常运转。

  中小学校以校为单位进行会计核算,部分学校报销的发票抬头为个人、教育委员会办公室;部分学校列支其附属幼儿园的费用。

  纸坊镇中心小学支付的2019年费用,发票抬头为嘉祥县纸坊镇教育委员会办公室,金额合计19.20万元,占学校2021年公用经费比例为11.61%;纸坊镇四村小学为联小幼儿园支付1.14万元电费。孟姑集镇中学2021年1月支付18,300.00元的土地补偿款,租地协议书甲方是孟姑集镇教育委员会。

  公用经费未全部用于中小学运转,变相减少了义务教育经费的额度。

  (2)部分学校会计基础核算工作不规范,签字手续不齐全,会计信息不清晰,不能准确反映学校各项费用支出情况。

  ①学校报账员原来多数为老师,缺乏财务基础知识,上岗前未经过系统培训。在原始单据整理中,将不同项目、不同用途单据粘贴在一个报账单中,合并为一个支出明细,或为办公费、或为印刷费,未分门别类处理。会计人员在账务处理中未按原始单据核算,致使办公费中含有印刷费、校园文化制作费、修理费;而修理费中有办公费、打印一体机和差旅费,造成固定资产的漏记。这种问题在镇小学尤为突出。

  ②报账不及时、存在跨期费用。

  部分学校2021年公用经费支出中,列支了2020年及以前年度的费用。大张楼道镇中心小学2021年报批的费用中,2019、2020年度支出共计30,523.00元。

  ③公用费用支出管理不规范,资金管理能力有待于提高。

  A、孟姑集镇小学、大张楼道镇中心小学、大张楼道镇中学和马村镇南陆小学和第二中学等学校,2022年开始实施单项支出在5000元以上的项目支出,必须经学校领导班子和民主理财小组集体研究决定。并书面报告县级教育主管部门,经县级教育主管部门审核批准后方可实施。

  有的学校虽然已执行,但执行不到位,同一项目支出分开开具发票,单张发票金额控制在5000元以下。王铺联动小学支付空调维修费分别为4,935.00和4,360.00元,供应商为嘉祥县二胖建材销售店,发票日期为2019年11月5日,发票号码:33022831、33022832;实验小学总校区2021年8月支付宣传印刷费分别为4,796.00和952.43元,供应商为嘉祥县万张街道四方广告设计中心,发票日期为2021年6月27日,发票号码:38524529、38524530。

  B、维修费、印刷费等经常发生的项目支出,学校未事前控制,资金使用计划性不强,支出比较零散,同一期间同一项目有多个服务商家。

  如梁宝寺镇桐庄联办小学,2021年8月支出管道、房屋、空调维修费五笔,分别为嘉祥昇鸿商贸有限公司、济宁鸿禾商贸公司和嘉祥县二胖建材销售店等五家不同维修商家。实验小学西关校区,2021年10月-11月,支付印刷费五笔,印刷厂家分别为山东儒诚广告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嘉祥县金鹏雕刻广告服务部和嘉祥县万张街道四方广告设计中心等五家厂家。

  项目支出供应商数量较多,不仅不好管理、增加实施过程的管理成本;而且每个项目金额较小,很难引用竞价机制,降低服务价格,不利于节约公用经费开支。

  C、大额维修项目未留项目质保金、付款前未进行维修质量工程验收。

  如马村镇中学线路疏通工程,工程金额75,483.60元;实验小学五洼校区,维修和购买家俱金额共计38,090.00元,未预留项目质保金。如后期出现纠纷,学校可能陷入被动。

  ④老僧堂镇学校未按照规定进行财务公示,学校未制定内部管理制度。

  老僧堂镇大曹小学、老僧堂镇大靳小学和老僧堂镇中心小学等学校,学校财务收支情况未在校内公示,接受教职员工的监督。

  (3)会计核算主体不符合规定。

  嘉祥县中小学校财务管理制度(试行)第六条规定:中小学校以校为单位进行会计核算。孟姑集镇卞联小学财政收入总额中有包含学前教育发展中央资金,费用记录中有为附属幼儿园购买的玩具、支付的校方责任险,学校、幼儿园资金相互占用。

  收入的实现,费用的发生都是针对以学校为主体而言,会计主体不正确,导致财务报告信息不准确,无法实现学校预算“量入为出、统筹兼顾、保证重点、收支平衡”的原则。

  2.部分学校存在公用经费用于偿还以前年度债务

  部分学校存在公用经费用于偿还以前年度债务,如大张楼道镇中心小学2021年偿还债务合计为389,950.00元,占学校2021年公用经费比例为43.12%;王铺联动小学偿还嘉祥三磊建设公司操场基础款、硬化款共计91,090.74万元,占学校2021年公用经费比例为21.20%;纸坊镇新诚小学于2021年1月和2月,分别支付嘉祥西关建筑公司、祥县郝巍建筑公司欠款金额合计119,899.78元,占学校2021年公用经费总额比例为12.79%;孟姑集镇卞联小学2021年偿还债务合计为63,611.52元,占学校2021年公用经费比例为17.03%。

  六、意见建议

  1.加强对学校报账人员和会计核算人员业务培训,提高整体业务水平。

  对学校新接任报账人员和核算人员,实施岗前培训,一、使其提高认识,自觉履行工作职责;二、是掌握原始凭证的基本要素、种类和管理要求,严格报账程序、遵守账务规章制定。让他们知晓政策,明确规范,熟练操作。每年定期或不定期举办财务知识培训班,提高财务人员理论水平和业务工作能力。

  2.义务教育经费支出范围严格按照规定支出

  建议学校严格控制义务教育经费支出,保证教师培训支出和音体方面的支出不低于规定比例,不得用于大量办公设施购置,不得用于支付以前年度欠款,以不断提高教师水平和学生的综合素质,保障学校正常运转。

  3.编制支出预算,对学校经常性、常规性支出做好事前控制。

  建议对不符合政府采购条件的经常性、常规性支出以嘉祥县各镇(街道)为单位,统一打包进行项目招投标,在保证工程质量和时间的前提下,从中选择报价低、技术力量强、质量保障体系可靠、具有良好信誉的供应商、承包商作为中标者,与其签订一定期限内的服务合同,既节省选择承包商的时间、节约使用学校资金,又能保证项目的质量。

  4.教育主管部门加强监督检查。

  建议充分发挥教育内部审计部门的作用,每年开展一次义务教育经费管理使用检查。对发现的问题,提出整改要求和时限,并适时查验整改情况。

  学校公用经费绩效评价报告4

  一、基本情况

  (一)城乡义务教育公用经费

  1.项目概况

  我校城乡义务教育生均公用经费、寄宿制学校公用经费,不足100人校点补充公用经费和特殊教育公用经费基准定额标准为:按照2020-2021学年教育事业统计报表人数,普通小学每生每年650元标准,每个寄宿制每生每年200元标准,特殊教育公用经费每生每年6000元标准进行补助。2021年收入350.79万元,支出349.2万元。

  2.项目绩效目标

  通过绩效评价掌握我校城乡义务教育生均公用经费,寄宿制学校公用经费和不足100人校点补充公用经费,特殊教育公用经费使用情况,和我校使用该笔资金的日常工作的开展情况,及取得的成效。通过评价,从项资金的投入、资金的过程管理、资金的使用效益,及绩效评价发现我校资金使用存在一定的问题,比如:教师培训经费未达公用经费的10%。

  (二)营养餐

  1.项目概况

  我校是一所乡镇学校,在校学生均享受营养餐。2021年度,我校学生按照补助标准每生每天5元(全年按照学生在校时间200天计算,全年生均共计1000元)享受营养补助,该补助资金用于为我校学生提供优质的食物保障。2021年营养改善计划补助资金收入267.44万元,支出266.09万元。

  2.项目绩效目标

  为做好我校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工作,把对农村义务教育学生每天5元营养餐补助的惠民政策落到实处,切实改善我校学生膳食营养状况,增强学生身体素质,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结合我校实际,成立了膳食委员会小组,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和各种管理制度及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三)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补助

  1.项目概况

  我校是一所乡镇寄宿制,享受义务教育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生活费补助学生3312人,补助标准寄宿生1000元/生.年,非寄宿生500元/生.年。我校积极落实上级有关部门关于资助的文件精神。

  2.项目绩效目标

  通过实行此项目,让每一位因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能上得起学。

  (四)食堂工勤人员、保安人员补助经费

  1.项目概况

  用于支付学校食堂人员、保安人员工资,保障学校食堂正常运行,保障校园安全,维持学校健康有序发展。

  2.项目绩效目标

  通过实行此项目,发放临时工工资,弥补学校公用经费,保障学校健康有序发展。

  二、绩效评价工作开展情况

  (一)绩效评价目的、对象和范围

  1.绩效评价目的

  了解开远市乐白道中心校项目资金使用情况和取得的成效,总结项目资金管理经验,进一步加强和规范项目资金管理,完善项目和资金管理办法,为指导预算编制和申报绩效目标、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提供决策参考和依据。

  2.绩效评价对象

  本次绩效评价涉及项目5个,其中:市级财政支出项目1个,上级转移支付项目4个。

  3.绩效评价范围

  本次绩效评价涉及项目5个,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支出项目5个,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项目0个,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支出项目0个、国有资本经营预算0个,政府投资基金项目0个、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项目0个、地方政府债务项目0个。

  (二)绩效评价工作过程

  为使绩效再评价工作顺利开展,由我校财务室牵头,成立绩效评价工作小组,负责绩效评价的组织管理和实施工作。

  前期准备:一是评价工作组收集整理项目相关资料;二是组织绩效评价(自评)工作。

  组织实施:一、开展项目自评工作。组织填报资金使用情况表、绩效目标完成情况表和撰写项目绩效报告,并将绩效评价报告和资料报绩效评价工作组。

  三、评价情况及评价结论

  (一)绩效自评结论

  部门开展绩效自评项目数量5个,评价结果为“优”5个,“良”0个,“中”0个,差0个。

  (二)绩效目标实现情况

  1.项目1(公用经费)绩效目标的实际实现情况

  2021年公用经费项目支出绩效工作基本完成,对学校的日常管理和义务的开展提供了保障,达到预期效果。

  2.项目2(营养改善计划补助资金)绩效目标的实际实现情况

  经过我校全体教职工的共同努力,我校营养餐改善计划项目实施较好,特别是实施食堂供餐的学校,为农村家庭和进城务工家庭解决子女午餐提供了方便。

  3.项目3(义务教育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生活费补助)绩效目标的实际实现情况

  通过学校对生活补助的宣传落实,让中央惠民政策落到实处,让广大学生家长得到实惠。改善了学生的生活水平,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4.项目4(食堂工勤人员工资)绩效目标的实际实现情况

  为学校实施营养改善计划提供保障,真正让营养改善计划能落到实处。

  5.项目5(校园安保经费)绩效目标的实际实现情况

  为学校提供安全保障,保障学校师生安全。

  四、主要经验及做法

  1、充分发挥部门的职能作用,共同推动项目实施。

  2、加强项目的监督检查,确保项目工作进度和质量。

  五、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1.学校的相关台账做的不够全面,需要改进。

  2.部分档案资料不完整,归档不及时。在资料收集及评价过程中发现项目实施单位部分档案管理存在资料不完整,归档不及时等现象。

  六、有关建议

  无。

  七、其他需要说明的问题

  无。

  学校公用经费绩效评价报告5

  一、项目概况:

  (一)政府战略规划或目标

  为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步伐,保障公办普通高中正常运转,推动普通高中持续健康发展,政府战略规划或目标:以发改局等部门发布收费标准收取学费和住宿费,2019年收取学费和住宿费共计6353960元,此款缴入财政专户后,财政全额返还给学校,该资金6353960元用于学校各项公用经费的支出,保证学校教育教学正常开展,保证了教师的教学积极性,持续改善了办学条件,提升了教学质量。

  (二)单位工作目标:

  1、造就一支讲奉献、讲团结、理念先进、业务熟练、责任心强、表率作用好、协作意识强的干部队伍

  2、建立一支有崇高职业理想、良好的职业习惯,师德高尚、业务精良、观念先进、结构优化的师资队伍。

  3、形成全员参与,全员德育氛围,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管理网络,形成学校德育工作特色。

  4、争创一流的教育教学质量,做到学校办有特色,教师教有特点,学生学有特长,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办家长满意的优质学校。

  5、办成一所高品位、高质量、现代化、有特色的河北省标准化示范性标高中。

  (三)高中专项经费基本情况:项目名称“高中专项经费”。为加快河北省普及高中阶段教育,保障公办普通高中运转经费稳定来源,推动普通高中持续健康发展,我校根据发改局等部门的收费标准收取学生的学费和住宿费,2019年共收取6353960元,以上费用上缴财政专户后,县财政全额返还,故2019年县财政给我校拨付高中专项经费6353960元,主要用于我校绩效工资、办公费、邮电费、差旅费、维修费、专用材料费、物业管理费、劳务费、助学金等公用经费方面的开支。高中专项经费维持了学校的正常运转,保证了学校教育教学秩序的正常进行。

  二、绩效目标和指标的设定:

  (一)总目标:完成2019年度教学任务,截止2019年年底已完成。

  (二)年度目标:维持学校正常经费的开支和改善办学条件以及学校基本运转,截止2019年年底已完成。

  三、项目实施绩效管理:

  (一)计划制定和落实情况:

  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将项目实施分解成以科室、年级部为基本单位的各个部门,由各部门提出项目预算申请,再由财务室将各小项目整合,制定“高中专项经费”绩效目标,资金下达后由项目负责人负责项目实施,待项目完成后由校长牵头对项目绩效进行评价。

  (二)执行绩效监控情况。

  项目资金标准按照所收学生学费和住宿费后缴入财政专户,后财政全额返还,单位按预算申请资金经财政局行政事业股审核后由隆尧县教育支付中心复核后进行拨付。

  (三)资金管理情况。

  我校对项目资金的使用,严格按照财务管理制度规范、安全运行,严格按照程序进行支出。

  (四)取得成绩

  2019年高考,取得了丰硕成果,本科一批上线总人数156人,圆满完成了“本一上线超百人”的任务,创造了本一上线人数一年翻番的佳绩。本二以上上线人数明显增长,比去年增加178人。南通班示范引领作用凸显。南通1班高考成绩显著,全班共42人,本一上线30人,本一上线率71%;南通对接1班本一上线18人。南通班及4个对接班学生成绩全部达到本科分数线。这样成绩的基础是:2016年招生,我校450分以上报到仅12人。本一上线的考生,中考平均分为361.5分,高考成绩平均分为537.2分,人均提升175.7分,实现了低进高出的教学目标。211、985高校录取有较大突破。

  四、项目绩效评价情况:

  “高中专项经费”是维持我校正常运转的基础,是我校能够维持正常的教学秩序的关键。高中专项经费的支出维持了学校的正常运转,有效的提升了我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各种必要公用经费的支出提高了教师工作积极性,购置的教学设备有效的提升了教育教学水平;校园维修使学校提升安全水平,保证师生教学和生活正常进行。经过认真核对评价,我们最后对项目的评价打分为98分,自评为优秀等级。

  五、项目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工作

  我校虽然在“高中专项经费”的申请、资金下达、实施等方面严格按照规定的程序,使该项目能够按时完成,但在今后的工作中还要再精益求精,狠抓细节管理,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让高中专项经费更好的服务于教学,从而提升教学水平,使学生、家长、教职工以及社会对我校的教学工作更加满意。

  2019年,我校取得了较大成绩,但离上级领导的要求和群众的期盼还有很大差距。在新的一年里,我们要更加积极努力,勇于担当,团结广大教职工,求真务实,开拓进取,教育教学管理再细化,干事创业的精气神再提升,生源质量再提升,硬件建设再投入,为隆尧教育振兴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六、附件

  (一)学费、住宿费上缴财政专户收入通知单。

  (二)高中专项经费拨款手续。

【学校公用经费绩效评价报告】相关文章:

学校公用经费绩效评价报告(通用5篇)12-23

公用经费绩效评价报告范文(通用13篇)12-20

公用经费自查报告10-25

公用经费自查报告10-25

小学公用经费自查报告09-05

小学公用经费自查报告12-27

小学公用经费使用自查报告01-19

公用经费绩效自评报告(精选13篇)12-23

工作经费绩效评价报告(通用5篇)1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