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南渡北归名著读书笔记范文(通用7篇)
认真品味一部名著后,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获,何不写一篇读书笔记记录下呢?那么我们该怎么去写读书笔记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南渡北归名著读书笔记范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南渡北归名著读书笔记 1
花了三个月的时间读完《南渡北归》,第一部:南渡,第二部:北归,第三部:离别。所谓南渡,描述抗战发生前后,中国知识分子冒着抗战的炮火由敌占区流亡西南的故事;而北归,则是指他们再回归中原的故事。第三部:离别,是全书最揪心也是最发人深思的一部。一代大师,七零八落,悲欢离合,一言难尽……
《南渡北归》让我从另一个视角看历史。在没读这本书之前,我只明白傅斯年、梅贻琦、陈寅恪等这些人的名字。如果不读这本书,我不明白在这些人名字的背后所散发出来的人格魅力和厚重的历史。如果不是读这本书,我会认为用伟大来形容一个人的人格似乎太矫情。但读了《南渡北归》这本书,我明白,用伟大形容这一颗颗散落在历史长河中的璀璨珍珠,实在不够。我甚至为自我以前不清楚这段历史而深感羞愧!
掩卷长思,感触最深的是那一代人的信仰。那个年代的留学生,没有一个人想在国外长久地呆下去,也根本没有人想做这样的梦。那时的海归与几十年后的新生代“海龟”有较大的不一样,在当年海归的梦想里,有成就一位学术界大师的心愿,没有捞个大官或弄个百万富翁的追求。心中装满的是科学救国、振兴民族的梦想与抱负。在他们回国后选择职业的时候,也没有人会研究到地域、薪资、职称的问题。那一代留学回国的知识分子身上的高尚品格唤醒了失落的灵魂,这让我明白了,简单而执着的人在任何逆境中都有充实的人生,而抵不住诱惑的.心灵,终究没有依托。
《南渡北归》第三部“离别”中有的部分写得过分实在,怒气和怨气都跃然纸上,有点儿像中国的工笔画,重彩。相比之下杨绛先生写的《干校六记》,更像是中国的水墨画,写意,叫读者自我在不知不觉中慢慢地去体会平淡中的惨痛。
也许是家庭与年龄的原因,我读《南渡北归》第三部“离别”更加有感触,也更想走近那个时代了解那段历史。
家父郭可信1941年夏考大学时也曾赶上空袭,可是招考的大学和考生都有准备。考试时间过半赶上空袭,试卷有效,否则在警报过后用第二份考题重考,考生也都分配有躲警报的防空洞。家父就是在这隆隆的炸弹声中考上当时在遵义的浙江大学化工工程。当时的浙大找不到一个地方能够容纳一千多名师生,只好在遵义、湄潭和永兴场三处。那时遵义都没有电灯,更别说是湄潭和永兴场了。当时一年级的学生上课住宿都在永兴场的江西会馆及楚馆。二年级学生理、农在山清水秀的湄潭,文、工、师范在历史名城遵义。黔北比较偏僻交通不便,好似远离战火的一块安乐土。加上风景优美,更有名师授业,难怪剑桥大学的李约瑟博士来到湄潭后说浙江大学很像剑桥,有一种田园诗般的乡土生活和宁静的学术空气。
家父1946年夏从浙大化工系毕业后考上公费留学,去瑞典学冶金。九年后,学成归国。
这三个月的时间,与大时代完全交融在一起,忘却了自我,也忘记了整个世界。所谓安静,那是真正安静的三个月,自我仿佛是一粒穿越时空的浮尘,在那战乱频发、炮火纷飞的年代,跟着那一个个既熟悉又陌生的身影,穿梭在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中,感受着他们的感受,呼吸着他们的呼吸。情恸难抑之处,泪水长流,不能自已。
我经过《南渡北归》这本书,走近那个年代,走近父亲......读完已两月有余,灵魂似乎还在那段历史中徘徊,深感与父亲同在,不愿归来......
南渡北归名著读书笔记 2
其实《南渡北归》有三本书,第一部《南渡》、第二部《北归》、第三部《别离》。战火纷飞的年代,傅斯年、胡适、陈寅恪、李济、梅贻琦、梁启超、梁思成、童第周、董作宾、郭沫若、王国维等国之大师,为祖国而奔走,为民族崛起而奋发。想当年,他们也曾风华正茂,意气风发,精力充沛的想要在各自的领域开创一番事业可在人生最该得意的时刻,却遭受日军侵华带来的国破家亡的痛苦,万里迁徙,在西南一隅忍受贫困疾病,为中华民族保存文化血脉。抗战胜利后,本该欢天喜地继续自我的事业,怎奈又逢国共内战。民国时期的大师们,在他们一生中,遭受了很多的艰难困苦,在精神与物质的双重折磨下,依然能够勤于治学,并在那样困难的条件下做出如此辉煌的成绩,不得不给人以很大的震撼。
有时为大师的趣事儿逗乐,王国维担任清华四大导师前特意跑到溥仪那里请示。有时为大师的决绝震撼,“思想如不自由,毋宁死耳”的王国维毅然地投湖自尽。童第周的形象也鲜活了起来,他不再只是著名的生物学家,还是在田垄边卷起裤管和妻子一起捉青蛙的李庄人。抗日战争胜利以后,那些在李庄生活的知识分子开心的走向街头的描述也令人为之深深感动。也更加深刻地去理解甲骨文的发掘与识别对中国历史的意义。那些大师们不仅仅只是名字印在脑海里了,他们事无巨细的生活呈现了活灵活现的人物。还有一些可能被我们误解的历史在那里也被澄清。
读这本书的时候思绪万千,却发现写读后感时却无从下手,资料太多,自我功力有限,不知如何讲起,如何总结,说一些感悟吧。我看南渡时是最活力的,虽然战火纷飞,但每个人都是活力四射,眼中充满光芒的`,他们为国家保留礼貌的火种。北归是有些伤感,离别是极度伤感。南渡、北归、离别,人生也就几十载,折腾着、折腾着,人老,发白,曲终人散。也能够说这是一本带有情绪的中国近现代史,三本书看完除了对大师们有了比较形象地理解外,也对真实的历史有了必须的思考。人是活的,思想是自由的,而所有记载下来的东西都变成了死的,固化的,一味地尽信书不如无书。但所有记载下来的书都对我们有所指导,重要的是我们要有自我的确定与审美。
《阿甘正传》里说:我不觉得人的心智成熟是越来越宽容涵盖,什么都能够理解。相反,我觉得那应当是一个逐渐剔除的过程,明白自我最重要的是什么,明白不重要的是什么,而后,做一个简单的人。
南渡北归名著读书笔记 3
王国维是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四大导师中第一个应聘的大师。其时,王国维的身份是中国最后一个帝师。尽管已经是1925年,王国维接受清华的聘请,还是到天津"觐见“了自己的皇上,末代皇帝溥仪,征得溥仪的许可,才就任。
辛亥革命废除了两千年的帝制,但是末代皇帝溥仪还是与自己的太监宫女住在紫禁城里,仍然关起门来做皇帝。拥护皇帝的不但有辫帅张勋,还有大师王国维,当然还有丧失既得利益的遗老遗少,也有没有丧失既得利益,但也没有赢得新世界,换言之,枷锁去掉了,但衣食似乎更没有保障了的,一大批普通民众。
十三年后,冯玉祥派出的革命军才包围紫禁城,宣布废除对清王室优待的函文,溥仪最后一次召开御前会议,交出皇帝印玺,遣散太监宫女,搬到后海醇王府,后又搬到天津张园。
王国维其貌不扬。用鲁迅的话形容,”老实到象火腿一般“。也不知道鲁迅怎么想的,为什么火腿就老实呢?为什么不说老实到象土豆一般,或者象绍兴的黄酒,茴香豆一般呢?搞不懂
岳南讲,王国维身材瘦小,脸庞黑黄,八字须,瓜皮帽,猪尾巴小辫子,一副颓丧萎靡的样子。然而其学问却”如江河湖海,浩瀚无涯,并世罕有其匹”。精通八国英语,呵呵,精通的是英文、德文、日文等多种文字,对西方哲学、美学、文学,特别是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及后世的叔本华、尼采等大师的思想理论,有独特的研究和深刻洞见。王国维是利用西方文学原理批评中国旧文学的第一人。对宋元戏曲史的研究更是独树一帜。1906年,王国维在《教育之宗旨》一文中首次提出“美育”一词,在中国教育史上第一个倡导德智美体四育并举的教育理念。
王国维研究甲骨文,“轰然撞开了迷蒙遁隐几千年的殷商王朝大门,使中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一下子向前延伸了近一千年。”
王国维当之无愧,是甲骨学的鼻祖,郭沫若称之为新史学的开山。陈寅恪评价王国维的学问之博大精深,“几若无涯岸之可望,辙迹之可寻。”胡适在1922年8月28日的日记中写道:现今中国的学术界真凋敝零落极了。旧式学者只有王国维、罗振玉、叶德辉、章炳麟四人。其次则半新半旧的`过渡学者,也只有梁启超和我们几个人。内中章炳麟在学术上已经半僵化了,罗与叶没有条理系统,只有王国维最有希望。
作者岳南对王国维的评价更高。
他说:从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学术框架和标高看,自两千年前司马迁去世,一百年后出现班固,其后五十年出荀悦,其后二十年出陈寿,其后700多年出欧阳修、司马光及其助手刘恕、范祖禹。十二世纪出了郑樵,其后五百年,到十八世纪才出了赵翼、钱大昕、王鸣盛、全祖望、章学诚等几位名家。此后则只有王国维这个旷世天才横空出世。
不观王国维指学问,不知大师之大,高山之高。
然而仅仅两年时间,四大教授之首的王国维就在1927年6月2日上午十一时左右,于颐和园鱼藻轩前的昆明湖畔,以头如泥,从容赴死。
王国维的自杀,没有任何征兆。6月一日清华国学研究院第二届学生毕业,研究生回忆,座中先生言蒙古杂事甚畅,其雍容淡雅之态,感人至深。晚上与陈寅恪在陈家畅谈至傍晚。夜晚在自家会见学生,谈笑和怡。2日晨8时至研究院办公,料理事物如常,并与同人谈及下学期招生事宜。随后借钱五元,从容自杀。
遗书曰:五十之年,只欠一死,经此世变,义无再辱。
一代宗师,就这样,走了。
对于王国维的死,外界有多种说法。溥仪说王国维是欠了罗振玉的钱,被罗催债逼死的。还有比较八卦的“妻妾出轨受辱说”。但诸多说法之中,陈寅恪的解析,最有说服力。
王国维是殉文化而死。
是不忍见到即将衰亡的中国文化那令人心酸的悲怆结局二死。其一死,是对当时混乱无序的时局和世风日下的现实做出的近似“尸谏”的抗争。
陈寅恪在挽词中云:凡一种文化,值此衰落之际,为此文化所化之人,必感苦痛,其表现此文化之程量愈宏,则其所受之苦痛亦愈甚;迨既达极深之度,殆非出于自杀,无以求一己之心安而义尽也。------盖今日之赤县神州,值数千年未有之钜劫奇变。劫尽变穷,则此文化精神所凝聚之人,安得不与之共命而同尽?此观堂先生所以不得不死,遂为天下后世所极哀而深惜者也。
王国维为我们所熟知的,多是其做学问的三重天: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而陈寅恪所撰写的碑文,才是中国知识分子永恒的价值选择与思想光辉:
士之读书治学,盖将以脱心志于俗谛之桎梏,真理因得以发扬。思想而不自由,毋宁死耳。斯古今仁圣所同殉之精义,夫岂庸鄙之敢望。先生以一死见其独立自由之意志,非所论于一人之恩怨,一姓之兴亡。呜呼!树兹石于讲舍,系哀思而不忘。表哲人之奇节,诉真宰之茫茫。来世不可知也,先生之著述,或有时而不章。先生之学识,或有时而可商。惟此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历千万祀,与天壤而同久,共三光而永光。
南渡北归名著读书笔记 4
南渡北归是首部全景再现中国最后一批大师群体命运剧烈变迁的史诗巨著。作者岳南老师耗时8年多的心血,翻阅了上千万字的资料,多次去实地考察采访,以纪实的手法、深厚的情感、酣畅的笔墨回顾抗战时期,不愿做亡国奴的知识界大师跟随国民政府转战迁徙,共赴国难艰苦卓绝的生活和学术历程,以此缅怀民国大师的铮铮风骨和文采风流。全书煌煌120万字,分南渡、北归、离别三部,被亚洲新闻周刊评为2022年度十大好书。
民国是个大师辈出的时代。民国无论是在北洋时期还是国民党统治时期对知识分子的礼遇都十分优渥。当时高校知名教授的薪资是普通人家的几十倍,比政府部长的薪资还要高。
然而,倭寇入侵,狼烟遍地,时值我国力衰弱,失城丢地,一败再败,一退再退。然侵略者的残暴与我抵抗的失败并未让我们屈服,国民政府首都一迁武汉、二迁重庆、后期重庆几欲不保、欲再迁西康,坚持抗战,矢志不渝,绝不言降。
在山河易色、民族大是大非面前,绝大多数知识分子与民族精英拒绝做亡国奴,为了保存文化的火种,他们放弃优越体面的生活,不离故国,长途跋涉,转徙千里,与政府和百姓同赴国难,勇敢面对贫病、匪患甚至死亡威胁,守望相助、穷且弥坚,坚持教育育人、学术抗战、焚膏继晷、薪传火播,在学术领域取得了世界性的荣誉,承续发展了中华文化的命脉。其精神风骨,让人不胜唏嘘,扼腕浩叹。
群贤南渡,最后落脚西南,形成了重庆、成都、昆明、李庄四个学术中心。在昆明,北大、清华、南开合并成立了西南联大。
冯友兰撰写的西南联大纪念碑上书:稽之往史,我民族若不能立足于中原,偏安江表,称曰南渡。南渡之人,未有能北返者。晋人南渡,其例一也;宋人南渡,其例二也;明人南渡,其例三也。所谓北伐,还我河山皆成虚愿。
在抗战最艰苦的时期,因看不到抵抗的希望,国民政府汪、陈之流的大批政治精英和军队成建制地投降日寇,沦为汉奸,成为民族的千古罪人。而这些大师们虽然也曾一度悲观,但却没有一个人屈服。陈寅恪曾做诗写出了当时大师们的悲凉心境:南渡自应思往事,北归端恐待来生。黄河难塞黄金尽,日暮乡关几万程。他们不是因为希望而坚持,而是因为坚持而终于等到了抗战的胜利。
北大、清华、南开合并组建西南联大落户昆明,当北大的校长蒋梦麟,清华校长梅贻琦、南开大学校长张伯苓,每个人都是当时最顶尖的大师。自古文人相轻,然此三人都是谦谦君子,迅速、高效地整合了三校的资源,在最短的'时间内招生复课、教书育人、笔耕不辍。
当云南王龙云想托情让自己的孩子破格入联大读书,被主持校务的梅贻琦拒绝后大怒,欲找茬刁难联大。但后来了解到梅贻琦校长自己的孩子因分数不够都未能上西南联大。对梅贻琦校长由愤怒转为敬重,此后尽其所能为西南联大在昆明办学和工作提供便利。
抗战前,陈寅恪在清华有一套房子、还有一套四合院,两边都有佣人。颠沛流离到达西南后,因恶劣的环境,得了严重的眼疾。1939年,牛津大学聘请他为教授,这是牛津大学创办三百年来第一次聘请中国学者为专职教授,起初陈寅恪不愿意与困难之中,离开祖国与同仁但因眼病加重,又无药可医,为了治疗自己的眼病,才于41年陈寅恪赴英就职。
可刚达到香港后,却赶上太平洋战争爆发,香港被日寇攻占。陈寅恪全家为此被困孤岛,生活无着。日本人知道陈寅恪的分量,竭力拉拢,专门上门送来了两袋大米。当时,这两袋大米不仅意味着全家人的温饱,还意味是全家人人身上的安全。而陈寅恪却竭尽全力,把放在屋子里的两袋大米拽了出去。后来,带领全家己经辗转,返回内地,直到抗战结束。
梁思成和林徽因抗战前住在北总部胡同3号,是北平最好的文化沙龙,被称为“太太的客厅”。然而迁徙到四川李庄变得十分凄苦,林徽因因此得了严重的肺病却缺医少食,梁思成为了给妻子治病,先在自己身上做实验学会了肌肉注射和静脉注射。当时梁家穷得吃不上饭,梁思成把自己心爱的手表、皮鞋甚至外国友人费正清夫妇赠送的一支派克笔都卖掉了,为得是换一点粮食和医治林徽因的药品,他的儿子梁从诫冬天只能穿一双草鞋上学,结果冻出了冻疮,久治不愈。
但即使生活困顿到了这样的地步,他们也没有放弃自己的学术研究。梁思成患有严重的颈椎病,经常疼得抬不起头来,他就用一个花瓶放在画板面前,托住自己的下巴颏,用单位唯一的一盏煤油灯,在昏暗的灯光下长时间画图,完成了《图像中国建筑史》的手绘本。
每每读到这些故事,总是心绪难平。这些原本生活优越的人,后来生活如此潦倒,甚至是危机四伏,但是他们仍然能不改其志。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言: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过惯了好日子的人,很难再去适应困苦的生活。很多人在这样的转变中都会沉沦甚至变节,但民国的这批知识分子超越了人生的弱点,在命运的转折和包围当中,迸发出了光芒万丈的理想主义光辉。
我在思索:为什么现在很多人,都越来越推崇那个年代的那一批大师。
是因为他们苦难的生活吗?这些苦难,只是让我哀叹与悲伤,还不足以惊奇与震撼,因为当时全国军民都处在艰苦卓绝的抗战生活中,比这悲惨的人还有很多。
是因为大师们高深的学问吗?其实说到大师们的学问,恐怕没有几个人能真正明白,如果没有抗战爆发,如果没有随之而来的被迫南渡,这些人在今天,会不会受到如此普遍的尊敬?
所以,从某种程度来说,是这些苦难成就了他们。时穷节乃见,他们在经历、抵御、战胜了这些苦难后向世人展现出的不屈的精神风骨,那就是只要活着,哪怕只有一口气,仍要在自己的研究领域努力地干下去,不怨天尤人,不自暴自弃、相反却是血脉喷张地迸发出一种坚如磐石的韧性。
正如费正清发出的感叹:只有中国的学者能够在如此艰苦的抗战环境中忍辱负重,愈挫愈勇,取得如此伟大的学术成就,这个成就与精神是中国知识界的光荣,也是人类历史的光荣。
正是这些不愿屈服的大师们铮铮铁骨的风骨构成了我民族的脊梁,才使我中华不亡,我中火文化不亡。
忆古思今,如今当下的学者,学术水平姑且不论,当然是无法望昔者之项背的,就其风骨而言,也难以让人敬畏。他们怨气满怀,动辄责难祖国,满口道德,让他人牺牲奉献,自己却拿着外国国籍,准备一旦国家有难就溜之大吉,所谓专家,甚至都已经沦为段子和笑料。
追忆大师的背影,感受理想的美好,体味信仰的力量,致以我们由衷的敬意,也带着十分悲凉、沉痛的心情追问:大师远去还会有大师吗?
《南渡北归》(全新经典三卷本),分为《南渡》《北归》《离别》三部。讲述的是上个世纪大批知识分子冒着抗战的炮火由中原迁往西南之地,而后再回归中原的故事。整部作品的时间跨度近一个世纪,所涉人物囊括了二十世纪人文科学领域的大部分大师级人物,如蔡元培、王国维、梁启超、梅贻琦、陈寅恪、钱锺书等。作品对这些知识分子群体命运作了细致的探查与披露,对各种因缘际会、爱恨情仇进行了有理有据的释解,读来令人心胸豁然开朗的同时不胜唏嘘、扼腕浩叹。
《南渡北归。南渡》是《南渡北归》第一部,描述了抗战爆发前后,中国知识分子和民族精英的生活,以及从敌占区流亡西南的故事。时间从1937年七七卢沟桥事变始,继之平津沦陷,北大、清华、南开等大学南渡西迁,先长沙后昆明、蒙自办学的岁月,同时涉及中央研究院史语所、同济大学、中国营造学社在抗战烽火中艰难跋涉的历程。突出地描写了蔡元培、胡适、陈寅恪、傅斯年、梁思成、李济、林徽因、金岳霖、梅贻琦、冯友兰等大知识分子的生活、学术、精神与情操,搜罗宏富,规模宏大,意旨宏远,堪称中国知识分子抗战时期的群雕。
《南渡北归。北归》是《南渡北归》第二部,着重描述了抗战胜利前后,流亡西南的知识分子的学术追求、思想变化与不同的人生遭际,时间跨度约为抗战中后期至1948年末,国民政府抢运国宝与“抢救学人”计划,连同选举首届中央研究院院士为止。突出地再现了董作宾、李约瑟、童第周、陶孟和、沈性仁、梁思永、蒋梦麟、闻一多、刘文典、罗庸、郑天挺、吴晗等中外知识分子,在民族危亡的艰难岁月里,颠沛流离,不屈不挠的坚强意志。从不同的角度还原了西南联大学潮与闻一多被刺案真相,对知识分子群体于时代大潮中的分化与演变,做了深入细致的探究与揭示。
《南渡北归。离别》是《南渡北归》第三部,描述了流亡西南的知识分子,在回归久违的故土家园之后,因战争爆发,不得不忍痛离别,遥天相望,以及在海峡两岸不同的生活和社会环境中所遭遇的命运剧变。除述及迁往台湾的朱家骅、胡适、梅贻琦、傅斯年、李济、董作宾、石璋如、蒋梦麟、叶公超等几位大师级人物,着重描述了留在大陆的梁思成、梁思永、林徽因、陈寅恪、吴金鼎、曾昭抡、曾昭燏、陈梦家、向达、叶企孙、饶毓泰、吴宓、钱锺书等知识分子群体,不同的理想追求与爱恨情仇。令读者扼腕浩叹的同时,更可以“在史中求史识”,有所受益。
南渡北归名著读书笔记 5
其实《南渡北归》有三本书,第一部《南渡》、第二部《北归》、第三部《别离》。战火纷飞的年代,傅斯年、胡适、陈寅恪、李济、梅贻琦、梁启超、梁思成、童第周、董作宾、郭沫若、王国维等国之大师,为祖国而奔走,为民族崛起而奋发。想当年,他们也曾风华正茂,意气风发,精力充沛的想要在各自的领域开创一番事业可在人生最该得意的时刻,却遭受日军侵华带来的国破家亡的痛苦,万里迁徙,在西南一隅忍受贫困疾病,为中华民族保存文化血脉。抗战胜利后,本该欢天喜地继续自己的事业,怎奈又逢国共内战。民国时期的大师们,在他们一生中,遭受了很多的艰难困苦,在精神与物质的双重折磨下,依然能够勤于治学,并在那样困难的条件下做出如此辉煌的成绩,不得不给人以很大的震撼。
有时为大师的趣事儿逗乐,王国维担任清华四大导师前特意跑到溥仪那里请示。有时为大师的决绝震撼,“思想如不自由,毋宁死耳”的王国维毅然地投湖自尽。童第周的形象也鲜活了起来,他不再只是著名的'生物学家,还是在田垄边卷起裤管和妻子一起捉青蛙的李庄人。抗日战争胜利以后,那些在李庄生活的知识分子开心的走向街头的描述也令人为之深深感动。也更加深刻地去理解甲骨文的发掘与识别对中国历史的意义。那些大师们不仅仅只是名字印在脑海里了,他们事无巨细的生活呈现了活灵活现的人物。还有一些可能被我们误解的历史在这里也被澄清。
读这本书的时候思绪万千,却发现写读后感时却无从下手,内容太多,自己功力有限,不知如何讲起,如何总结,说一些感悟吧。我看南渡时是最激情的,虽然战火纷飞,但每个人都是激情四射,眼中充满光芒的,他们为国家保留文明的火种。北归是有些伤感,离别是极度伤感。南渡、北归、离别,人生也就几十载,折腾着、折腾着,人老,发白,曲终人散。也可以说这是一本带有情绪的中国近现代史,三本书看完除了对大师们有了比较形象地理解外,也对真实的历史有了一定的思考。人是活的,思想是自由的,而所有记载下来的东西都变成了死的,固化的,一味地尽信书不如无书。但所有记载下来的书都对我们有所指导,重要的是我们要有自己的判断与审美。
《阿甘正传》里说:我不觉得人的心智成熟是越来越宽容涵盖,什么都可以接受。相反,我觉得那应该是一个逐渐剔除的过程,知道自己最重要的是什么,知道不重要的是什么,而后,做一个简单的人。
南渡北归名著读书笔记 6
“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实际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马克思·恩格斯
本书的封面有一行极其醒目的宋体字:“大师远去,再无大师。”我想了很久,作者的这一席话究竟有何意味。我觉得先有必要探讨一个算是老生常谈的问题:是时代塑造大师,还是大师铸就时代。
最大、最不可忽略的背景就是上个世纪上半叶持续不断的动乱和征战。辛亥革命前后,国家科技落后,人民愚昧麻木,那些留过洋的青年,在见证了他国的强盛和我国的贫弱之后,有了救国救民的强烈愿望,希望能够把西方的一套搬到中国来。自然,这种渴望不会终止于物质,为了改变中国的社会制度,对民主政治的渴求也在人群中爆发。这个时期的.中国社会是纷繁复杂的,有守旧派,有革新派,有想做回皇帝的,也有呼吁民主共和的,军阀割据的现象极为严重,外国势力也颇为猖獗。社会上没有一股可以强大到独霸天下的力量,各个利益集团互相制约。这似乎有点儿像我国历史上孕育了“百家争鸣”局面的春秋战国时期。或许正是因为当时社会不稳定、复杂,对任何思想没有过多的压制,也无从压制,这就促成了当时人们在思想上的极大自由,从而为一批大师崭露头角营造了合适的土壤。如果说辛亥革命前后这段时间是一个大师萌芽的阶段,那么抗战时期的民族存亡危机,则直接催生了大师的生长。中国军队军备落后,面对强大日军无可奈何,这让每个中国人深深忧虑。于是越来越多的人踏上留学之路,他们不只是为自己而学,更是为让祖国强大而学。当他们背负上了国家的荣辱,就有了鞭策自己的强大动力。曾昭燏在给傅斯年的信中就曾透露过自己的心境,她说祖国缺什么,她就学什么,不再学别人学过的,以免浪费资源。
任继愈先生在谈到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时,曾列举董作宾的成才事例,他说:“一个学者的成功,个人努力固然非常重要,但是人在社会里,都是社会里的一个成员,不管你有天大的本事,你总是拗不过这个社会的大潮。只有在这个大潮里面,你个人的作用才有可能显现出来。”对此我深以为然。
书里还有一个细节吸引了我的注意。蔡元培、梅贻琦等校长在招聘教师时,并不唯学历。傅斯年等人在外攻读多年,可谓学贯中西,但也不曾获个什么博士学位,这些人是纯粹的为了做学问而做学问。而反观当今社会,“功利”已经成为几乎一切活动的目的。读大学,是为了找个能赚大钱的好工作;运动员拼了命地训练,只是为了换一块对得起谁的金牌;医生不再救死扶伤,而是为了提成乱开药物……很多东西都变了味。社会风气的浮躁,让很多人失去了专注做学问的耐心。当下极端功利的社会风气,在很大程度上抑制、阻碍了大师的产生。作为当下社会的一员,我觉得有必要深刻反省:我是否也在这功利的世界里变得浮躁不已呢?
记得在卞敏方的文章里见过这样一句话:“先觉者总是超前的,超前者总是孤独的,孤独者总是忧郁的,在忧郁中抉择,在期待中觅路前行,这是古往今来一切大智者生命的基本造型。”
南渡北归名著读书笔记 7
《南渡北归》描述了抗战爆发前后,中国知识分子和民族精英的生活,以及从敌占区流亡西南的故事。时间从1937年七七卢沟桥事变始,继之平津沦陷,北大、清华、南开等大学南渡西迁,先长沙后昆明、蒙自办学的岁月,同时涉及中央研究院史语所、同济大学、中国营造学社在抗战烽火中艰难跋涉的历程。突出地描写了蔡元培、胡适、陈寅恪、傅斯年、梁思成、李济、林徽因、金岳霖、梅贻琦、冯友兰等大知识分子的生活、学术、精神与情操,搜罗宏富,规模宏大,意旨宏远,堪称中国知识分子抗战时期的群雕。
岳南的南渡北归,写解放战争老一辈革命家和先烈们不畏艰难取得胜利的史诗。世人常常说,苦难是铸就文学的一把坚实的榔锤。话说到这个地步,免不了又是那些老掉牙的议论式举例——司马迁遭受宫刑后写下的《史记》,鲁迅始终称它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马尔克斯的处女作《枯枝败叶》出版前,他每夜都把手稿抵扣在自己居住的旅馆当作押金;三毛将生活里的.颠沛流离作成灵感,拾进自己的文学作品里……文学在个人身上所体现出的规律,也能在时代的变迁中被发现。地势最为险峻的悬崖,如果能开出花朵,那它总是沁人心脾、芳香万里的。就如同战火纷飞的年代,若是出现了一丝能撼动人心的思想,那它便能成为照亮青年的明灯。为什么有人能在魏晋那混乱的国家关系中立足,找到自己的信仰;为什么有人能在盛唐溃败离析时忧心天下,依然不放弃对国家的希望;为什么也有人能在宋朝国力羸弱,向他国低下头颅的那一瞬间,仍紧握手中的长枪,为守卫疆土的愿望奔赴死亡?我想,答案一定是清楚明了的。
看看中国文化的脊梁。都说百无一用是书生,又说仗义每多屠狗辈,负心多是读书人,然而,一场抗战,生存状态被打破,那样多的读书人在纷乱的战火中不忘初心,坚守学术精神与情操,乱世之中更显中国文化本色。
中华文明之所以能够延续五千年,一定离不开人的努力,我的脑海中突然想起了岳飞,屈原,谭嗣同等等,中华民族万岁。每一个人都应该好好努力,成为最好的自己。
【南渡北归名著读书笔记】相关文章:
南渡北归读书笔记01-28
关于岳南《南渡北归》的读书笔记19篇10-26
何谓大师南渡北归读书报告08-31
《南渡北归之南渡》读后感(通用19篇)03-09
读《南渡北归》有感02-23
南渡北归的读后感03-16
《南渡北归》读后感04-14
《南渡北归》读后感范文0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