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养笔记

时间:2024-11-24 14:49:35 蔼媚 笔记 我要投稿

(实用)教养笔记20篇

  在日常学习和工作中,大家一定没少看到别人写的随笔吧?随笔是散文的一个分支,是议论文的一个变体,兼具议论和抒情两种特性。你知道什么样的随笔才是被大家所称赞的随笔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实用)教养笔记,欢迎大家分享。

(实用)教养笔记20篇

  教养笔记 1

  今年,我教的是小班,小班孩子的个子还小,每次洗完手,自己挂毛巾对于他们来说有点困难。所以每次我都帮他们挂毛巾。

  今天,我想:“如果不帮助他们,看看他们会怎样做?”只见有的小朋友拿着毛巾使劲地喊:“老师,我够不着!”有的小朋友站在原地不动;有的拿着毛巾往钉上扔;有的则追着个子比较高一点的小朋友让他们帮忙,只有夏铭彻小朋友将毛巾卷成一个棍状,并向两端使劲拉,将有绳的那端朝上,一下子就挂上了。就这样一件小事,孩子们有这么多种处理方法。自由活动的.时候,我把小朋友集中起来,请夏铭彻小朋友示范挂毛巾,孩子们都高兴地为他鼓掌。崔亚棋对夏铭彻说:“你看毛巾变长了。”李泽睿、夏雪润等他们连忙把毛巾拿下来也学着夏铭彻的方法重新挂。我请小朋友说还有没有别的挂法,小朋友说可以跳起来挂,可以踩在小板凳上挂,可以垫起脚来挂等等,孩子们积极地想出了许多方法。

  这件小事体现了教育中无小事,教育工作是不忽略细节和小事的观点。

  教养笔记 2

  个案分析:他不哭了观察对象:小班潘郅阳

  观察记录:20xx年4月2日早晨,我正忙着接待来园的孩子,潘郅阳来了。他哭着对爷爷说:“爷爷,吃中饭来啊!”爷爷说:“好的`,爷爷来。”我拉着他的手,摸摸他的头,对他说:“潘郅阳,你这几天没来幼儿园,老师可想你了。你看,小朋友都在叫你呢!”他看了看,情绪慢慢稳定了,在我的引导下参加到活动区了。分析状况:潘郅阳从小由爷爷奶奶带大,爷爷奶奶十分他,孩子有什么要求都会满足他,而在幼儿园里,他在与同伴、老师的共同生活中,有时会与同伴发生矛盾,有时午睡睡不着被老师提醒不要动来动去幼儿园的生活让他不能象在家里那样呼风唤雨,情感和需要得不到充分地满足。因此,他来园的情绪就比较不稳定。

  采取措施:

  1、得家长配合,不能一味地满足孩子的无理要求,做到严爱结合。

  2、坚持每一天让孩子来园,把孩子送到老师手里后,立刻离开。

  3、创设安全、愉快的氛围,引导同伴们和他做好朋友。

  教养笔记 3

  在一个受尊重、被爱惜的环境里,孩子将没有匮乏感。

  在孩子的各种愿望中,发掘并支持他真正的心愿,

  让孩子体会:这是由我创造的人生,我是自己真正的主人。

  如何判断孩子提出的要求,是一种真正的“心愿”呢?

  那是一种从内心流露出来的深深期待。不是只想去吃个虾仔煎、想去游乐园玩那类可以轻易满足,甚至可以被替代的要求,而是有种深度,甚至愿意为它付出代价,做出相当的努力的期待。父母若能认真看待孩子的心愿并协助他们去达成,亲子间的信赖感将更为强固。

  以上是《亲密是教养的起点》中的一段文字,在后面的文字中,作者介绍了自己的亲身经历,小时候作者的家境并不富裕,父亲又特别节省,所有需要透过物质、需要额外花费才能达成的事,最好一开始就打消念头,因为若有这种想法,最后得到的反而是伤害。家里希望孩子节制,而非满足孩子的需欲。家里一次煮蛤蜊,三个人只煮了七颗,当时的作者多么想吃到其中的三颗,一想到自己只能吃到其中的.两颗,甚至只能吃到一颗,真是痛苦又纠结,索性连一颗都不吃了。婚后,作者的夫人十分慷慨豪迈,知道他喜欢吃蛤蜊,无限量地供应,多年以来,吃掉了不下一万颗的蛤蜊,童年时如果多吃到一两颗蛤蜊,当时的需欲就可以得到满足,而需欲不满足的结果,竟是长大后要吃一万颗才补得回来。

  因为童年的匮乏感,长大后对孩子的伤害竟是这样的持久。在孩子的童年时期父母要注意孩子的需求,充分满足孩子需欲的结果,并不会让他们的需欲变得无限扩张。某些家长惯于否定孩子的需欲,或是给一个不完整的响应做为搪塞,因为他们怕纵容了孩子、管不住孩子。在家庭中家长应该尽量不说No,但若碰到原则性的问题,一旦父母说了No,孩子就会想知道原因,那时候父母讲出来的话就必须非常有说服力,孩子也会接受。

  教养笔记 4

  最近一周,我值大班午睡,这群调皮的孩子让我感到头痛。每天午饭后,一走进休息室,孩子们就津津乐道的谈论着话题,嘻嘻哈哈,说说笑笑,甚至紧挨着的孩子还打打闹闹,一会儿告状声此起彼伏,休息室里一片混乱,不管我怎么喊,怎么教育都不起作用。于是我就认真反思,寻找解决问题的原因,结果我发现,饭后休息,在孩子们看来,他们一旦睡下,就没有自由畅谈的'机会,因此利用睡前说完想说的话,做完想做的事情。

  找到问题的根源,我立即采取了措施,对孩子们说:“现在老师给你们10分钟的时间,让你们畅所欲言,痛快的说话,时间一到,我们就闭紧嘴巴,好好的休息,好吗?”我话音刚落,休息室里就叽叽喳喳起来,可热闹了,小嘴巴你一言我一语,互相谈论着:“六一节目排好了吗?你上台演出吗?我可喜欢跳舞了,我喜欢《彩虹的约定》……

  看着孩子们满面笑容,天真可爱的样子,我不禁去想,我是否了解我的孩子,满足我的孩子了吗?作为幼儿教师,不管什么时候,我们都应该设身处地的为孩子着想,多留一些时间和空间给孩子,让他们有更多的自由活动时间 ,那么,他们一定会配合老师的。

  教养笔记 5

  熙熙是个闲不住的孩子,每天早晨入园进入教室,他不会呆在一个区角玩,也不会在一个区角把一样事情做完。他在美工区先做了热带鱼,可热带鱼才做了一半,看到别人在画渐变花,他又去画画了。

  可才画了一朵花,颜色还没有涂好就又不想操作了;这时,他又往建构区走去,一开始他很认真,但没做几分钟,他就有点儿坐不住了,我连忙走过去,对他说:这是你搭的房子吗?,他说是的。我说:“你看,你做的这房子真漂亮呀,你怎么这么棒呀!(因为还未做好)于是我故意说:要是能在上面装饰一下的话,就更漂亮了,你说是不是?听了我的话,他说:老师,我肯定做得非常漂亮的。

  我朝他笑笑没说话,看到我这样,他又安静的坐下来做他的作品了。他做的特别的认真,我在晨间谈话的时候在全部幼儿面前表扬了他,他脸上露出了笑容。我认为他的散漫行为主要是自我控制能力不强而表现出来的.无意识的失控行为。针对他的这一特点,我认为如果过分关注他,只会扩大他的问题和缺点。

  如果就此采取一些特别的措施,反而会使他感到自己与其他小朋友不一样,是个不好的典型,从而更加导致他不能与同伴友好相处。

  教养笔记 6

  小班幼儿在洗手的过程中,总会听到不断的告状声:“老师,xx在玩水!”“老师,xx把袖子弄湿了”“老师xx把我的衣服弄湿了”……每天这些事情总是重复不断发生。过去,我总是反复提醒常规要求,“洗手时要把袖子卷起来,不要玩水,不要把自己和别人的衣服弄湿了,水要小一点……”可问题不见效,另我很头疼。

  我想,幼儿天性好玩,喜欢新奇的事物,但也因其年龄特征注意力容易分散,但是遇到喜爱的游戏也会乐此不疲。因此,教师应选择适合幼儿年龄特征,并深受幼儿喜爱的内容,以此来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于是,我调整了策略。

  这天,在孩子们洗手时,我也加入进去了,还给洗手编了一首好听的儿歌:挽起袖口,洗洗小手,我们一起来洗洗手,洗洗手啊,洗洗手啊,甩甩抖抖,甩甩抖抖,水珠飞起来了,宝宝的手干净啦!

  我边念口令边洗手,当我说到甩甩抖抖时,时而快抖,时而慢抖,夸张地动作一下子把孩子的'注意力吸引过来了,纷纷跟我学了起来。有的小朋友甚至一边随儿歌的内容进行表现,一边把自己的想法也融入到了动作之中。

  让洗手的环节趣味化,游戏化,让幼儿在儿歌的强弱,节奏快慢的变化中,通过动作表现儿歌内容,表达自己对儿歌欢快的感受,能促使它们在潜移默化中掌握基本的生活技能。现在,就连以前幼儿最爱敷衍的挽袖子,甩手,摘毛巾等环节,孩子们都愿意主动完成了。

  教师应做有心人,引导幼儿建立适合其年龄特征,能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的科学合理的常规。尤其是如何引导幼儿由“要我怎样做”变成“我要怎么做”,值得我们每一个幼教工作者深思。

  教养笔记 7

  《旅行是最好的教养》是台湾作家沈佳慧写的,通过亲身带着孩子出去旅行的经历。我好喜欢好喜欢这本书,她所说的每一句话,都说到我的心坎上,引起我的共鸣。感谢喆妈公益阅读又一次让我拥有一本如此美好的书。是的,美好的书,看完这本书后,让我觉得生活是多么的美好,原来我们现在做的事都是那样的美好。

  原来在每次的旅行中,坐火车也是一件多么美好的事啊。坐火车不仅可以省一大笔旅行费用,而且还可以增进亲子关系,让孩子接触到不同类型的人,还可以从与陌生人的互动中,让他学习沟通、应对与辨识情况的方式。于是,让我更加坚定以后的旅行方式是火车式的旅行方式,像这次我们的草原之旅,一百多个小时的火车时间,我们却一点不觉得累与无聊,回忆起来满满都是幸福与快乐。

  原来与孩子一起骑自行车去旅行也是一件多么美好的事啊。骑自行车的乐趣真的很多,可以锻练体力,还可以用缓速的`方式,看骑过每一个地方的风景、文物与民情,不仅仅是匆匆一瞥。于是,我好想现要就去买三部山地车,一家三口在周末闲暇时光,骑车旅行在林间地头,尽情地享受不一样的田园风光。

  法国艺术家罗丹说:“这世界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我们要带领孩子学习的,是从旅行中发现领略大自然的奥妙与美丽,尊重与我们一样生活在这个地球的每一种生物。翔与作者的儿子小K一样,也是极喜爱动物,回想着去年在深圳动物园翔为了多观看各种动物而飞跑的身影,仍然一阵感动与自豪。于是,我又很想带着他可以慢慢不赶时间地在动物园里观看他最喜爱的各种动物。

  人文素养,不见得是小提琴拉得多好、钢琴弹得多棒、画图画得多厉害,十八般武艺全部都会,而是要让孩子有鉴赏能力,又借着这些艺术修养和欣赏,提升自我治疗心灵挫折的能力。说得多好啊,学习,是为了提升能力,于是,我多想着与翔一起去听音乐会,静静地感受音乐的美。

  教育是无法速成的,梦想也必须透过努力才可以到达,品格的形成,也在这一点一滴的知识与见识中慢慢累积。而旅行拓展了孩子的视野,阅读却丰富了孩子的生命。于是,我更加坚定地想着陪伴孩子一起旅行,与孩子一起阅读。

  看完《旅行是最好的教养》这本书后,让我更加的相信:寒、暑假带孩子去旅行,比让孩子在各种补习班中度过来得更有意义。旅行,可以更让孩子建立信心与培养能力,甚至可以在旅行中健全人格与找到人生的方向。

  教养笔记 8

  今天上午,中班的孩子们进行跳绳比赛。比赛结束时,胜负定出,胜的队欢欣跳跃,输的队神情黯然。输队中,同哲蹲在地上抹起眼泪来。因为已到离园时间,所以我只{是安慰他几句,就忙着迎接家长。回家的路上,我眼前一直浮现着同哲被奶奶接走时红红的眼睛和郁郁寡欢的神情。不知怎的我的心里沉甸甸的,就像压上了一块石头。

  “不能让孩子输了就哭!”心底有个声音告诉自己。

  下午,我早早来到幼儿园等待同哲的到来,过了好久,才见他耷拉着头,一语不发地走进幼儿园、走进活动室、走到痤位边坐下来。我微笑着蹲在他的面前,轻声问:“怎么了?同哲,还在为上午比赛时输了不高兴吗?咱可是一个男子汉,不能因为这一次输,就哭,输了怕什么,只要继续努力,输就会变成赢!……”

  下午教育活动时,我和孩子们又围绕着“输或赢”这个话题展开讨论,孩子们畅所欲言、

  尽情讲述着自己会如何面对输赢。其间,我也会适时加入一两句进行引导。渐渐地,我发现同哲紧皱的`眉头舒展开了,眼睛里重新有了光彩。“同哲,你来说说吧。~输了不能哭,要坚强、要相信自己,只要再努力、再加加油,我们肯定会赢!”说完,同哲叉作了一个胜利的手势:“耶!”“哈哈哈……”班里响起了欢乐的笑声,我也开心地笑了。因为,我相信“输”的阴影已影响不到我的孩子们了。

  作为一名幼儿教师的我,真心希望每一个孩子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输时不哭,学会坚强,有愈挫愈勇的劲头……

  教养笔记 9

  户外活动时,几个男孩正在攀登架前跃跃欲试,但试了几次都未成功。我正想着是否给予帮助,高高的攀登架上忽然出现了一个灵巧的身影,我本能地大叫起来:“乐乐,小心点!”乐乐的笑容立刻僵住了,停在那里无所适从。而后他缓缓地垂下头,身体慢慢地往下挪,目光中流露出一丝恐慌:“老师,我错了。” 乐乐的声音怯怯的。“你哪儿错了?” 博文的紧张让我有点莫名其妙。乐乐不敢直视我:“我不该上攀登架,我不该,我……” 乐乐受惊的样子让我回想起一幕又一幕的情境:当伟伟兴高采烈地尝试新发明的游戏时,我总是替他捏一把汗:“伟伟别玩危险游戏!”当枫枫登梯爬高时,我总是一脸的紧张:“枫枫,不许!”当浩浩在水池里探索物体的沉浮时,我总是对他说:“小心,休息一会儿。”……为了孩子的安全.我总是“好意”地限制他们做一些他们喜欢做的动作。今天,我的“好意”显然阻碍了乐乐的尝试,使他失去了一次挑战自我的机会。

  我的“好意”是在保护孩子的安全,还是在限制孩子的发展?

  带着反省和内疚。我紧紧地抱住了乐乐:“你是个勇敢的孩子,老师相信你能爬得很高,但胆大还要心细,不要紧张,去玩吧!”轻柔的话语消去了乐乐僵硬的表情,紧紧的拥抱消除了他的.胆怯与戒心。“加油!加油!”孩子们在我的带动下为博文拍手助威。在大家的鼓励声中,乐乐十分敏捷,稳稳当当地到达攀登架顶部,他自豪地向我们挥手,脸上洋溢着自信。

  乐乐快乐的神情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教师不能简单地以“小心点”“别这样”去表达自己的“好意”,否则会给孩子带来不安和压力,影响孩子的自主发展。比较合适的做法是教师既鼓励孩子大胆尝试,又暗中关注,适时支持,让孩子体会到自主探索、成长的快乐。认可。

  教养笔记 10

  分解组合是大班数学课程学习重点之一,基本框架应是,孩子独立操作(将一定数量的实物分成两部分),并记录自己的操作结果,然后教师和孩子一起总结操作结果,并引导孩子根据整理好的结果动手分一分、试一试,最后完整写出这个数的所有分解组合式。

  考虑到我班孩子年龄偏小,我就自以为是的认为,记录操作结果这一项肯定大部分孩子都不能完成,所以我自作主张的从来不给孩子动手记录的.机会,这就导致我班孩子学的很吃力,我教的很费力。直到有一天主任来听我的课,我刚好上8的分解组合,课后主任和我交谈说:“为什么不让孩子动手记录一下呢,这样你提问的时候,孩子就可以看着自己的记录结果,很快的回答出来了,就不会站在那支吾半天不知所云了。”我辩解道:“我班孩子年龄太小,我害怕他们不会记录。”“你们班孩子年龄是偏小了点,但是不能因为这个就把标准降低啊,孩子的潜能是无限大的,只要你去引导了,孩子就一定能做到。”

  第二天上课,我有意的先给孩子讲解了记录方法,确定孩子都听明白后,给孩子发放了操作物品及纸和笔,在孩子操作的过程中,我怀着忐忑的心情,不停地提醒他们怎样做好记录,结果,在我环视的过程中,我发现很多孩子记录的都很好,写的很清晰,还很有序,真的让我有些意外,接下来我再提问问题时,孩子们看着自己的记录单回答的又快又正确,整个一节课都上的很轻松,孩子们学的也很开心。那一刻,我突然意识到,原来我真的小瞧了这帮孩子,他们以前是多么的受压制啊。

  有了这次教训,我在以后的生活、学习中都会试着放开手,让孩子大胆地去做,现在我班孩子不论是自理能力还是学习能力,都有了明显的进步,让我感到很欣慰。

  孩子是一副洁白的画,我们给予的太多,画儿就越单调,所以,请放开孩子的手,让他们自己去绘制五彩的明天吧!

  教养笔记 11

  常常有一些孩子喜欢追随在老师的身后,问长问短,这些大多是一些性格外向的孩子,他们乐于交往,也善于交往,也愿意主动与人接近。当然,也有那么一些孩子,总是喜欢在远处张望,这些大都是那些性格内向,不善言语、羞于与人亲近的孩子。

  其实,透过每一天出去活动时的排队就能够看出来。因为,每一天下去晨间锻炼或者是中午出去散步时,老师都会要求小朋友排好队再下去,而且这时候的排队是没有队形要求的,小朋友们能够任意排到队伍当中去。那些热情的、大胆的孩子常常很快的跑到老师的身后或者争着来拉住老师的`手,也经常会出现几个孩子为排在第一个而争吵的状况。而那些不善于表达、内向的孩子即使她也想和老师在一起,她也不敢这么做,她们只会远远的,默默地看着其他小朋友争相跑到老师身后。尤其是像王莹这样新来的、内向沉默的小朋友,每次排队她都看着多多、伊伊这样的小朋友为谁排在第一个而争吵,她就默默地排到队伍的中间,沉默不语地看着其他小朋友和老师。我想,她就应能注意到,我每次睁大眼睛看着他,每一天早上主动热情地与她打招呼,可她此刻除了能默默地和我说再见意外,没有感受到她对其他人的大胆交往。

  有一天下楼去游戏的时候,和往常一样,多多、茜蕾、伊伊这些小朋友又很快地跑到我的面前,"老师,我是排第一个的。"多多着急的说。"老师,我想排在你后面。"伊伊也大声地说。"这天,我请王莹排到老师后面,好不好。多多,你到中间当队长,伊伊,你去队伍最后当队长,帮老师看着前面的小朋友吧!"王莹很快地走到了队伍的最前面,我主动拉着她的手出发了。

  到了楼下操场上,我们要做切西瓜的游戏。又到了拉成圆圈一起做游戏的时候了,许多小朋友又开始挤在老师身边,多多第一个及在我身边,王莹每次都不是挤在我的身边,而是在距离我几个小朋友的位置,我笑着看看她,她也默默地看着我。但是挤在老师身边的话能够拉着老师的手做游戏,许多小朋友都是很愿意这样做的。在这次户外游戏中,王莹就这么一向默默地看着我,我每次也都是对她笑一笑,这时候,她也出现了一点害羞。

  第二天早上下楼去晨间锻炼,我有主动把王莹叫到了我面前,依然排在第一个的位置。到了场地上,我先带领孩子们绕操场小跑了两圈,小朋友们就一个个自己锻炼去了。中午吃完饭,看着时间还早,我准备带孩子们在幼儿园里散个步。又到下楼排队的时候了,孩子们又开始从各个方向往老师这边走了,忽然,我看到了穿着红色衣服的王莹,她这次居然主动站到老师面前来了,我分明看到她嘴角有一丝笑容,依然有些不好意思。我的心中陡然有些兴奋,我的努力最后看到了一线成功。

  此刻我也会经常有意无意地在小朋友们面前间接地或直接的表扬她,就一向这么耐心地等待着她的主动。

  也许这只是一个小小的突破,透过支持以恒的努力,我相信以后她会慢慢走进老师,再慢慢走近小朋友中间去。

  学会耐心、细心地守望,时间会悄然给予我们最甜美的微笑。

  教养笔记 12

  进入大班以来,体锻时间的孩子总是精力充沛,好像总有使不完的力气。跳绳、开汽车、走坦克车、走高跷等都是幼儿喜爱的游戏。

  曲棍球这个游戏幼儿从中班就开始接触了,可是最近我发现在操场上,孩子对于这个游戏的热衷程度却远比中班减弱了。只见几个男孩子拿着棍棒在那里嬉戏打闹。“你们在玩什么?进门吗?”我不禁走过去询问。“不是,我们在用棍子打闹呢。”他们不仅没感觉到什么奇怪,反而拿起曲棍球棍子继续用力的“比试武功”,看来这个现象持续了一段时间了。我不禁反思,孩子一般对好玩的游戏都很感兴趣,看来这个游戏没有一定的规则,以至于孩子只能自发用来“比武功”了。利用课余时间,我与孩子一起商量,这个游戏究竟应该怎么玩?有的孩子说,要有守门员,有的孩子说,要有裁判,有的孩子说,可以举行比赛。集合孩子们的意见,我们一起制定了关于曲棍球游戏的新方案。

  第二天体锻时间,我带了一个口哨和2个颜色不一样的拱门(黄、绿)下楼,我将拱门分别放在跑道两头,黄、绿两队各选择了5名小朋友进行游戏。由于幼儿对游戏规则还比较陌生,所以我先当起了这个游戏的`裁判。“滴!”哨声响起比赛正式开始,两队人员拼命的涌向纸球,可谓是相当的拼啊!不一会儿他们就越过了半个操场,打到了中班的场地那里去了。我赶紧哨让他们回来这才停了下来。这一次,我根据实际出现的情况重新制定了比赛规则,由于场地限制,如果球越过跑道,我们就必须吹哨重新发球。得到小朋友的认可后,我们再次开始了比赛,10名队员围着球又是跑又是叫,相当兴奋。“老师,他用手拿球!”“老师,他用棒打我。”“老师,犯规犯规啊!”这是我预料的情况,我把他们叫回来,告诉他们:每个比赛都有规则,那么刚刚有小朋友用手拿球,用棒打人该怎么办呢?于是我们一起商量制定了,如果犯规就要休息一轮的惩定。曲棍球游戏在循序渐进的改进中,我们有了替补球员,还吸引了不少女生一起进来玩,小朋友自己也渐渐的会当裁判了,于是这几个用废旧报纸制作的小玩意又再次勾起了大家浓厚的兴趣,也让孩子们逐渐有了规则和竞赛的意识。

  孩子,对游戏是热衷,向往。但是游戏如果失去了规则与秩序,就会变得杂乱无章,通过这小小的曲棍球让我意识到很多道理,也让我以后在观察游戏的时候能够从游戏的本身出发去考虑问题,而不是一味的去寻找孩子身上的问题。

  教养笔记 13

  你真的能平等对待不同的孩子吗?为什么一些不正常的孩子会得到老师的不正常的关注,而许多中产阶级的孩子却往往得不到足够的关注在一些班级中,“两头关心,中间忽视”的现象很普遍。许多教师也意识到这一点。我也想到了以前的一个孩子文。今年的高考时间到了。她要去哪里?

  那时,温还是一个农村孩子。她心地善良,默默无闻。她乍一看肯定不会觉得聪明。她穿着土气的衣服,额头上留着浓密的`短发。她看起来很不高兴。她早上问我,我早上总是习惯性地点头。

  有一天,我正在小睡。我在给一个女孩编辫子。温走到我跟前,默默地看着我。我突然想:“我想;来吧,老师会帮你打扮的,太,“她高兴地让我摆弄她的短发。我把她额头上的头发左右分开,用两个发夹夹住,然后剪下长到她眼睛的刘海。起初,哇,看起来比以前清晰多了。她微笑着,愉快地看着我,没有说话。我给她拿了一面镜子,问她是否漂亮?她说她高兴地说她很漂亮!

  第二天,当她来到花园时,她变了。两条小辫子系在他的左右头上,还系了一个红色的蝴蝶结。虽然这张脸仍然不那么漂亮,但它比以前更有活力。之后,灰色文本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个阳光明媚的孩子。在课堂上,她比以前更加专心。她看着老师,非常仔细地听着。吃饭的时候,她会默默地保存一些食物,递给我。我问她:“你是谁?”;“这是什么?”她说;给张老师吃点东西当我听到这句话时,我笑着说:“我不知道怎么办。”;老师,不要吃,自己吃吧。”;她会乖乖地吃自己。有时她会像小绵羊一样跟着我,轻轻地把糖递给老师。她所有的行为让我觉得她对我有一种信任和尊重。她喜欢靠近我,和我在一起。

  我比平时更关注她:看看她是否还留着辫子,看看她在专心做什么,试试她是否擅长口头算术。当我改变以前对她的漫不经心的态度时,我的目光开始更多地落在她身上。这真是一个很好的改变。

  也许我们见过这么多普通的东西。是的,我们通常忙于教育淘气的孩子,并且经常忽视那些不知名的和不受欢迎的孩子。

  教养笔记 14

  我们班的孩子对建筑区的材料非常感兴趣。在活动期间,该区域始终有恒定的客流。在工作日短暂的过渡时间里,孩子们总是要摆弄和享受它。男孩喜欢建造不同类型的军事武器,建造与著名建筑相当的建筑,而女孩更喜欢建造能够捕捉美丽瞬间的万能魔杖和相机。

  在玩之前,他们会保留足够的材料供他们自己创作。在玩的过程中,他们专注于双手之间的作品,不管他们是蹲着还是坐在地上。孩子们的浓厚兴趣和专注力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问题也出现了:孩子们太专注了,往往忽视了他们在搭建玩具时接触到的玩具,他们渴望将作品搬上展览平台,但却忽视了脚下被踢的积木。活动结束时,为了保护自己的作品,孩子们不愿意离开展台附近,忘了建筑基地上还有积木“不是我玩的”,积木就产生了。

  当我们处理散落在地上的积木时,我们很难确定是谁得到了它们。如果我们问“谁玩的”,答案无疑是”“不是我”,所以这样的案件调查问题基本上是一句过眼云烟的`话!在早期阶段,我们的策略是要求“所有进入施工区的儿童一起清理”,但过了很长一段时间,我们发现他们每次都会清理好几张相同的脸。有时即使他们不玩,他们也会加入他们,因为他们“喜欢清理”,而一些真正玩耍但不想自然清理的孩子也不清理。因此,我们可以看到,随着孩子的成长,清理问题的原因是不同的。大多数“喜欢清理”的孩子这是基于在小班教学中培养良好的整理习惯和被老师认可以获得成长满足的心理需求,而那些不整理并拒绝说“这不是我的游戏”的人“不是因为他们不整理,也不是因为他们有明确的归属感,比如“这不是我带来的玩具”“第三种可能是他们的责任感萌芽较晚。

  因此,我想到并实施的策略是基于“行为后果法”;把那些没有清理干净的玩具送走!这样做的目的是让孩子们觉得,如果他们不收拾好玩具,玩具会越来越少,这样他们就不能充分地玩了。一些敏感的孩子很快理解了老师行为的目的,表现出不情愿,但一些男孩更关注教室里的玩具盒,这也反映了孩子们思维方式的差异。因此,我意识到这一行动需要持续一段时间!接下来,我期待着孩子们的良好行为和多一点集体项目的责任感的出现!

  教养笔记 15

  又到了下午区角活动时间了,孩子们自由选择找到了自己喜欢的活动,并津津有味地玩了起来。这时只见美工区的孩子们好像在争论某个问题,我赶紧走过去询问究竟,雨凡小朋友见我走来,站起来对我说:“老师,雨婷她说要“画动画片”,我们都说是应该看动画片”;严迪也说:“她唱的歌也不对……”逸涛也嚷起来:“老师,能说画动画片吗?你不也说是看动画片的嘛!”……孩子们七嘴八舌的向我“告状”,争论不休。只见雨婷一边摆手一边说:“不是,不是这样的……”并且着急的眼睛里似乎还含着泪水,像是受了很大的委屈。此时我逐渐明白了实情的原委:原来昨天下午刚看了动画片《红猫蓝兔》,雨婷想画一画它,并且还唱着其中的主题曲画,可其他小朋友觉得应动画片该是看的、不能是画的。并且雨婷小朋友《红猫蓝兔》的歌曲还没学会,于是展开了这次的矛盾冲突。

  我摆了摆手,示意孩子们停下来,我蹲下告诉孩子们:雨婷是想把她看的动画片画出来,这是很棒的,咱们应该表扬她。同时我又启发孩子们把雨婷小朋友“画”的动画片可以再取个名字,孩子们一时想不起来。(现在的孩子们很少能看到以前的电影小画书了)我告诉他们老师给“画动画片”取了个名字:画连环画。我的话刚说完,孩子们一边鼓掌一边大声说:“行!行……”我看其他区角的孩子们玩得很投入,继续对他们说:“干脆这样吧,老师也会唱《红猫蓝兔》的歌曲呢!老师唱,你们画连环画行吗?”孩子们好像很兴奋,以最快的速度“画”起了,我在旁边给他们轻声唱着歌曲(心想:幸亏会唱这首歌曲,要不然真的.要误人子弟了)。就这样,孩子们还真画的有模有样的。

  幼儿园里的矛盾冲突是屡见不鲜的,每位教师都有自己的处理方式,但如果不明原因,盲目下结论,使本来很有教育意义的一件事情,往往会适得其反。以上这件小小的纠纷,由于孩子年龄较小,词汇量比较少,有时还会词不达意,如果老师一口否决,这无疑是对孩子当头一棒;但如果改变一下方式,说不定会收到出其不意的效果,不妨小试一下。

  教养笔记 16

  如今的孩子由于受家庭的溺爱,经常会流露出以“自我为中心”的心理倾向,他们“霸道”地认为:“我想怎样就得怎样。”“我喜欢的东西就是我的!”这显然不会受集体的欢迎,更不利于他们健康的成长。

  户外活动时我发现晨晨总是不让别的小朋友拉我的手,好像这是他晨晨的专利。就算别人已经拉好我的'手了,他硬是要把别人的手扯掉,让他自己拉,这时他的脸上才会露出满意的笑容。我还发现江丰宇小朋友玩桌面游戏时玩耍时,经常和大家闹得不愉快,不是哭就是到我身边来告状,我开始以为是别的小朋友欺负他呢。问了和他在一起玩的小朋友,他们告诉我说:“江丰宇抢玩具,他不给我们玩,东西都拿在自己手里,我们大家都玩不到了。”淇淇还说:“老师,我都说要告诉老师了,他还是不给我玩。”听了孩子这么一说,我明白了,原来是他把玩具都揽到自己手里,不愿意和大家分享积木。

  我让孩子们收好玩具,我给大家讲了一个故事,利用晨晨和江丰宇的这件事,把他们俩请到我的故事中,我利用故事把这件事说给大家听,让孩子知道会分享的孩子,能够得到大家的喜欢,如果不愿意和伙伴分享玩具,会得到大家的排斥。还运用了《找朋友》这首歌,让小朋友知道周围的小伙伴都有同情心、爱心。当你孤独的时候,大家都愿意和你做好朋友,在玩玩具时主动去鼓励孩子,与孩子进行情感交流,让他们主动地交换玩具玩,这样对培养他们分享玩具时,有很大的好处。从那以后,晨晨和江丰宇都不再霸道,学会了与别人分享。

  现在,孩子们抢玩具、抢拉手等等的行为已经很少见了,小朋友能够知道谦让,能够学会说“对不起!”也学会了大度地说“没关系!” 教师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教师要做幼儿心理保健的有心人,抓住一切尽可能的机会,促进和维护孩子的健康和发展。

  教养笔记 17

  户外活动时,几个男孩正在攀登架前跃跃欲试,但试了几次都未成功。我正想着是否给予帮助,高高的攀登架上忽然出现了一个灵巧的身影,我本能地大叫起来:“乐乐,小心点!”乐乐的笑容立刻僵住了,停在那里无所适从。而后他缓缓地垂下头,身体慢慢地往下挪,目光中流露出一丝恐慌:“老师,我错了。” 乐乐的声音怯怯的。“你哪儿错了?” 博文的紧张让我有点莫名其妙。乐乐不敢直视我:“我不该上攀登架,我不该,我……” 乐乐受惊的样子让我回想起一幕又一幕的情境:当伟伟兴高采烈地尝试新发明的游戏时,我总是替他捏一把汗:“伟伟别玩危险游戏!”当枫枫登梯爬高时,我总是一脸的紧张:“枫枫,不许!”当浩浩在水池里探索物体的沉浮时,我总是对他说:“小心,休息一会儿。”……为了孩子的安全.我总是“好意”地限制他们做一些他们喜欢做的动作。今天,我的“好意”显然阻碍了乐乐的.尝试,使他失去了一次挑战自我的机会。

  我的“好意”是在保护孩子的安全,还是在限制孩子的发展?

  带着反省和内疚。我紧紧地抱住了乐乐:“你是个勇敢的孩子,老师相信你能爬得很高,但胆大还要心细,不要紧张,去玩吧!”轻柔的话语消去了乐乐僵硬的表情,紧紧的拥抱消除了他的胆怯与戒心。“加油!加油!”孩子们在我的带动下为博文拍手助威。在大家的鼓励声中,乐乐十分敏捷,稳稳当当地到达攀登架顶部,他自豪地向我们挥手,脸上洋溢着自信。

  乐乐快乐的神情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教师不能简单地以“小心点”“别这样”去表达自己的“好意”,否则会给孩子带来不安和压力,影响孩子的自主发展。比较合适的做法是教师既鼓励孩子大胆尝试,又暗中关注,适时支持,让孩子体会到自主探索、成长的快乐。认可。

  教养笔记 18

  这天,在午睡室,小朋友起床时,大家都挤在小床的走廊里,幼儿有的在穿鞋,有的在聊天。我急着帮一些动作慢的小朋友,就从小朋友的身边跨了过去。没想到,身体没把握好平衡,打了个趔趄。就听宁宁说了一句:“沈教师,你要留意呀,走路的时候要看好,别摔跤!”

  看着孩子半是责备,半是担心的样貌,不禁心头一动。这些幼儿在班级虽然才一个学期,有时还会不肯来上学,有时还会哭哭闹闹,但他们已经与我们建立了很深厚的感情。在孩子小小的心灵中,他们关心我们,就像我们关爱他们一样。孩子说的这句话,不就跟我们平时教育、嘱咐孩子差不多吗?

  模仿是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可是他们更愿意模仿与自我亲近和喜欢的`人。有些孩子对于我们班级教师说话的语气语调,还有穿着打扮,都很留意。这些孩子们对我们的关心比我们还细心。他们会注意我们的每一个变化,有时还会很天真地请父母都来学学。学学我们的发型、衣服,甚至举止言行等。这些可爱的小家伙眼里,教师的每一个动作和表情都是对的,都是好的。所以我们作为教师,在幼儿面前要注意说话的语气,和言行举止。有时不经意的一句话,一个动作,都会让幼儿成为模仿的对象,并在他们的行为中反射出来。我们对孩子的关心,孩子们就会关心我们,我们对孩子粗暴,孩子也会不友善。所以孩子就是我们的一面镜子,你在镜子里怎样表现,孩子就用自我的行为来回报我们。

  我们是孩子的榜样,孩子是我们的一面镜子,在孩子面前我们要学习三思而行!

  教养笔记 19

  天气有点闷,幼儿的精力又旺盛,常规活动时幼儿显得很躁,幼儿园小班教养随笔。晨间谈话的时候,我在上面点名,幼儿在下面有的说话、有的玩耍,完全没注意我的指令。我正想喝止,提醒他们安静下来,突又想到这样的办法治标不治本,于是灵机一动,对着孩子说:“来,我们现在谁都不要说话,竖着耳朵听。你仔细听,听到了什么声音过一会老师请到你,你就起来告诉大家。”顿时,教室一片安静,大家都在仔细的寻找更多的声音,过了不多久,小朋友都能说出他们当场听到的很多声音:小鸟声、水声、对面马路汽车开过的声音……有的幼儿还会描述他听到的声音感觉,老师告诉幼儿,如果这些声音象录音机一样把它们同时放大,在我们的生活中这些声音就会成了噪音,耳朵就没法清静,长期这样会影响我们的'心理和身理健康。

  接下来几天,我变化着玩法,比如我让幼儿闭上眼睛,然后老师用铅笔敲敲杯子等凡是能弄出比较有趣的声音来,再让幼儿猜猜老师发出的声音是什么,再进行节奏练习。

  还有一种变形玩法,就是传悄悄话,请一名幼儿 出来看老师口型说什么,然后用小声的声音传给他的好朋友,好朋友听了后,按指示玩游戏,如“请你帮老师拿点名册来。”等。

  这些“听声游戏”有助于孩子养成保持安静、沉默的习惯。这也是诱导孩子们服从命令的好方法。小朋友们对这些游戏很有兴趣,几天下来,幼儿安静了许多,说话声音也轻了。所以我也总结出:作为幼儿教师的我们必须在万变中去“应付”幼儿的千变。

  教养笔记 20

  今天我和孩子们一起玩一个新的游戏“抓野兔”。游戏的玩法是,一名幼儿站在中间做“野兔”,其他孩子手拉手围成一个圆圈做“网”,大家一起念儿歌,当念到“捉到一只小野兔”时,被点到最后一个字的做“网”的孩子就去捉“野兔”。游戏刚开始时,孩子们兴趣很高,但当所有孩子都玩过一遍后,孩子们的.游戏兴趣明显下降。 我正纳闷时,听见阳阳说:“没意思”。又听到瑶瑶说:“我不做网了,我要做野兔。”接着又有好几个孩子提出要做“野兔”。

  我追问道:“为什么你们喜欢做‘野兔’呢?”他们说:“野兔”可以动,可以跑,而当‘网’只能站着,最没意思了。”听到这里,我突然联想到孩子们平时最爱玩的游戏“老狼老狼几点了”,我知道了孩子们感兴趣的是什么。 于是,我调整了游戏玩法,请站在中间的孩子做“网”,其他孩子围成一个圈做“野兔”,当念到儿歌最后一个字时,“网”就可以去捉“野兔”,“野兔”则四散跑躲开“网”的追捕。果然变换玩法之后游戏效果很好,孩子们玩得很开心、很投入。 的确,教师在选择游戏以及指导游戏的过程中要考虑幼儿的发展水平和游戏需要,随时变动游戏玩法来适应并促进幼儿的发展。

【教养笔记】相关文章:

(经典)教养笔记07-24

教养笔记【通用】07-23

中班教养笔记06-29

大班教养笔记05-17

大班教养笔记06-28

(优选)教养笔记07-25

小班教养笔记06-30

小班教养笔记短篇12-13

小班教养笔记简短05-23

大班教养笔记【推荐】0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