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陈行甲人生笔记》有感

时间:2024-01-15 09:11:10 笔记 我要投稿

读《陈行甲人生笔记》有感

  当仔细品读一部作品后,相信大家都积累了属于自己的读书感悟,何不写一篇读后感记录下呢?为了让您不再为写读后感头疼,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读《陈行甲人生笔记》有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读《陈行甲人生笔记》有感

  人生笔记——母亲

  “感谢我善良的母亲,因为您对我的爱,让我学会了爱别人。我明白每个人都是母亲的孩子,每个人都值得这样被爱。所以,我愿意带着母亲赋予我的这份初心,在公益路上走到人生的最后,带着付出了全部的爱之后的满足感去天堂拥抱我的母亲。”

  这是陈行甲第一记《我和我的母亲》开头的文字,朴实,而感动。

  那个贫苦的年代,母亲差点被送人,由于外公的坚持和大姨妈的怜惜,一个算命先生的预言,终于让长得极其标致的母亲在人世间存活下来。

  父亲招工到离家200里外做农税员,生活的重压都放在了母亲的肩头。背着孩子挣工分,还要忍受别人的歧视;带着体弱多病的孩子四处求医,急得几乎聋了耳朵;深秋时请帮工打过冬的柴,惶急下搞错了时辰,母亲坐到天蒙蒙亮,一手拉一个孩子走过坟地去山口喊工;到生产队分粮食,母亲带着两个孩子只能留在最后分一些剩在角落的散粮食......

  那种卑微的慈爱和依赖,一直成为陈行甲记忆深处最温暖最踏实的东西。

  母亲的悲悯心似乎与生俱来:她劳动之余帮助村民缝补一些衣服,常年救济比自家还贫困的潘家,为路过门口的背脚夫父子端水用煤油灯照亮,她总是关心那些比她更穷的人,小心翼翼地护着他们的体面。

  陈行甲也慢慢学会了做一些温暖的事,不用母亲吩咐把门外的阶坎扫干净,给路过歇脚的人递水。

  母亲对干净似乎有一点偏执,在贫穷状态下没有一丁点儿邋遢,日子过得一丝不苟;日常生活里的仪式感也是影响到的,大人不上桌,孩子都不会动筷子,饭前总是给逝去的老人盛好饭菜,摆好筷子,春节团圆饭前都要说一个过去一年最高兴的事,说一句对来年的吉祥话。

  每当回忆起童年,那个灶口柴火烟气氤氲着的味道,在陈行甲出走半生走遍天涯后仍然觉得是内心最爱。

  陈行甲写道:母亲走后多年,思念的痛苦并未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减轻,我再也不能和生命中最重要的那个人分享喜悦了。真正的死亡不是停止呼吸,而是被遗忘,记住母亲,就是要像母亲一样活着,让她的爱仍在世间延续......

  ——读这一章,是20xx年4月14日,我的娘亲离开这个世界已经8天了,不敢触及的思念就在这一行行文字如决堤的洪水,含着泪水,边读,边记下几行文字,遗憾居多,没有来得及和娘亲多说几句话,甚至不敢下笔写点关于她最后时光的文字。

  哪怕到今天,我还是不敢下笔记录娘亲最后的时光,笔记本上痕迹停滞在了那天的上午时分,后面的一切我都不敢去写,只存在脑海里回忆,只在恍惚间和她擦肩而过,只在朦胧里看到她的身影和容颜......

【读《陈行甲人生笔记》有感】相关文章:

陈行甲人生笔记读后感1000字05-10

《明史·陈新甲传》原文及译文10-02

早行陈与义阅读答案12-17

《陈太丘期行》原文翻译08-19

《陈太丘与友期行》原文及翻译07-18

陈太丘与友期行教学设计02-25

陈太丘与友期行阅读答案01-11

陈泽坤的三行情诗06-23

陈霆《踏莎行晚景》的阅读答案及赏析0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