矫枉过正的成语故事

时间:2023-11-22 08:51:59 成语故事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矫枉过正的成语故事

  在日常学习、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都有令自己印象深刻的成语吧,成语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特色,有固定的结构形式和固定的说法,你还记得哪些成语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矫枉过正的成语故事,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矫枉过正的成语故事

矫枉过正的成语故事1

  出处:《汉书·诸侯王表序》。

  意思:比方改正偏差或毛病过了头,陷于另一种偏差或过错之中。矫:改正、扭转。

  刘邦树立西汉后,以为秦王朝所以消亡,是由于不分封诸侯,造成处境孤破。于是,他决议转变这种局势,恢复分封制。刘邦设立王、侯两级爵位,大封元勋。后来,异性诸候王纷纭叛乱。刘邦在毁灭异性诸侯王当前,保存了同姓诸侯王。这些同姓诸侯王倚仗与皇帝崇拜,骄横专横,随心所欲,甚至想篡夺天子大权。文帝是雪生济北、淮南两王谋取反,景帝时又产生了吴楚七国之乱。景帝弹压了吴楚七国叛乱后,下令把诸侯王任免官吏的权利收归朝廷;王国的行政由朝廷任命官员处置,以坚固中心集权。汉武帝执政后,又公布“推恩令”,使诸侯王能够分封后辈为侯。从此,各王国分成若小的'封地,权势一直减弱,有名无实。

  东汉史学家班固在撰写《汉书》时,对此评论说:西汉初年恢复分封,大的诸侯王国跨州兼郡,领有多少十座城池,宫室百官的轨制同京都的朝廷一样,真堪称是矫正曲折的货色超过了限度,成果弯向了另一方。

矫枉过正的成语故事2

  释义

  矫:扭弯为直。枉:弯曲。过正:超过了正常限度。把弯曲的东西扭直,超过了正常限度,反而弯向另一边。比喻纠正谬误,超过了应有的限度。

  出处

  汉·董仲舒《春秋繁露》。

  故事

  周武王兴兵伐纣,灭了商朝后,吸取夏、商灭亡的教训,将王族功臣按等级分封到各地做诸侯,分区进行管理,当时共分封八百个诸侯国。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诸侯国的后代并不一心扶助周王室。他们之间因为利害关系的冲突,你争我夺,尔虞我诈,十分复杂,长期进行争霸战争,周王朝则日趋衰落。

  秦始皇建立秦朝后,废除了分封制,将天下分为三十六郡,以便加强中央集权,巩固统一。但是,由于秦王朝对人民实行极其残酷的压迫和剥削,激化了地主和农民之间的阶级矛盾,终于爆发了以陈胜、吴广为首的农民大起义。

  刘邦建立西汉王朝以后,吸取秦朝灭亡的教训重新恢复分封制,刘邦设立王、侯两级爵位,大封功臣。但是,后来诸侯又纷纷叛乱。

  汉景帝在镇压了吴楚七国叛乱后,下令把诸侯王任免官吏的权力收归朝廷;王国的'行政由朝廷任命官吏处理,以巩固中央集权。东汉史学家班固在撰写《汉书·诸侯王表序》时,对此评论说:西汉初年恢复分封制,大的诸侯王国跨州兼郡,拥有几十座城池,宫室百官的制度同京都的朝廷一样,真可说是矫枉过正。

矫枉过正的成语故事3

  【注音】jiǎo wǎng guò zhèng

  【出处】逮至清世,则复入矫枉过正之检。

  《后汉书·仲长统传》

  【释义】矫:扭转;枉:弯曲。把弯的东西扳正,又歪到了另一边。比喻纠正错误超过了应有的限度。

  【用法】作谓语、宾语、分句;比喻纠正错误过度

  【成语故事】汉景帝担心诸侯势力过大会自己称王,出现中央管不住地方的矫枉过正的局面,就采用晁错的建议,借故削了几个诸侯王的封地。吴王刘濞竟借清君侧的名义企图谋反,迫使汉景帝杀死晁错,从而出现历史上的'“七国之乱”

  【示例】或有避其谤者,又每矫枉过正,至坐视儿女之放纵,而不一置问。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细柳》

  【其它使用】

  ◎ 两周以后,《光明日报》发表了《"矫枉过正"辩》与之商榷,认为"矫枉是要过正的,不过正则不足以矫其枉。"

  ◎ 很清楚,"矫枉过正"则失中,失中就变成另一边的"枉"。

  ◎ 古今同之",是说古往今来容易发生"矫枉过正"的偏差。

  ◎ 以法治国,决不能奉行"矫枉过正"这样的原则。

【矫枉过正的成语故事】相关文章:

矫枉过正的矫是什么意思06-05

成语故事07-23

经典成语故事11-03

成语故事06-11

成语故事精选01-28

经典成语故事12-22

成语故事精选01-27

经典成语故事02-16

成语故事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