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故事

时间:2024-05-15 13:09:38 成语故事 我要投稿

成语故事

  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大家一定没少看到过成语吧,成语是语言中经过长期使用,锤炼而形成的固定短语,你知道有哪些广为流传的成语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成语故事,欢迎阅读与收藏。

成语故事

成语故事1

  盘古开天

  话说最早的天地本是合在一起的,宇宙本是一团混沌。在这片混沌中沉睡着一个人,他的名字叫做盘古。他的身边放着一把样子古怪的斧头。直到有一天盘古忽然醒来,但是觉得自己所在的空间是那么的压抑,于是拿起身旁的斧头对着周围的空间一气乱挥,也不知道挥了多久,反正是把天和地给明确的划分出来了。

  但是天与地分开没多久就又开始慢慢合拢,盘古就用自己的身体来支撑着天与地,就这样支撑了很久很久,天与地的位置已经被固定住了,但是伟大的盘古却因疲劳过度,累死了。他死后身体开始变化,骨骼变成了山脉和丘陵,肉身变成了平原和盆地,血和汗水变成了江海,毛发变成了森林,草原和沼泽。他的元神到了天与地的中心处,却因疲倦睡去。

  女娲造人

  在盘古肉身化为大地之后,大地上出现了很多种生物。多了很多年之后,大地上出现了一位同样伟大的人物——女娲。女娲发现大地虽然有了很多生灵,但是它们缺少着创造能力,于是女娲便用黄泥按照自己的摸样捏出了很多小人,因为女娲觉得创造的这些人应该和自己有点区别才是,所以把泥人的'尾巴改成了两条后肢(双足)。之后用施放了法术将这些小人变成有生命的活人,并且这些人都具有自己独立的思想。

  精卫填海

  炎帝有一个善良,可爱的小女儿,名字叫精卫。她从小就有一个梦想,希望见道无边的大海。小女孩一天天长大,也一天比一天漂亮。终于在她认为自己有能力找到大海的时候,她悄悄的离开了部落。最终她找到了大海,她为大海的伟大而陶醉,正当她奔向大海的时候,大海同样卷着巨浪奔向精卫。最后,大海把精卫带走了,带着她离开了这个世界。精卫死前那一刻才醒悟过来。精卫的灵魂因为愤怒而化做一只青鸟,精卫为了报复大海,决定把大海填平,于是就日以继夜的含着西山的石头去填海。

  女娲补天

  共工撞翻不周山,洞开天门的事被女娲测算到后便从九重天下凡来制止来自天门的洪水。女娲四处收集五色石,再以五色石炼制成补天石。用补天石将天门补上。

  后羿射日

  多年以后(尧帝在位时),天下大旱,原因很简单,天上同时出现十个太阳。后羿为解决大旱问题,自己锻炼出一把威力无限的巨弓。后羿在弓上注入法力。然后携弓登上高山,以自己法力凝聚成无形之箭,引弓射日。本想把十个太阳全射下来,但是想到如果全都射下来,大地将陷入无止境的黑暗,所以便留了一个太阳在天上。

  百鸟朝凤

  很久很久以前,凤凰只是一只很不起眼的小鸟,羽毛也很平常,丝毫不象传说中的那般光彩夺目。但它有一个优点:它很勤劳,不像别的鸟那样吃饱了就知道玩,而是从早到晚忙个不停,将别的鸟扔掉的果实都一颗一颗捡起来,收藏在洞里。

  这有什么意思呀?这不是财迷精,大傻瓜吗?可别小看了这种贮藏食物的行为,到了一定的时候,他可发挥大用处了!

  果然,有一年,森林大旱。鸟儿们觅不到食物,都饿的头昏眼花,快支撑不下去了。这时,凤凰急忙打开山洞,把自己多年积存下来的干果和草籽拿出来分给大家,和大家共渡难关。

  旱灾过后,为了感谢凤凰的救命之恩,鸟儿们都从自己身上选了一根最漂亮的羽毛拔下来,制成了一件光彩耀眼的百鸟衣献给凤凰,并一致推举它为鸟王。

  以后,每逢凤凰生日之时,四面八方的鸟儿都会飞来向凤凰表示祝贺,这就是百鸟朝凤。

成语故事2

  成语解释:

  厝:同“措”;放置;薪:柴草。把火置放在堆积的柴草下面。比喻潜隐着极大的祸患。

  成语出处:东汉 班固《汉书 贾谊传》:“夫抱火厝之积薪之下而寝其上,火未及燃,因谓之安,方今之势,何以异此。”

  成语简拼:CHJX

  成语注音:ㄘㄨㄛˋ ㄏㄨㄛˇ ㄐ一 ㄒ一ㄣ

  常用程度:常用成语

  成语字数:四字成语

  感情色彩:贬义成语

  成语用法:厝火积薪偏正式;作定语;含贬义,比喻隐藏极大的`祸患。

  成语结构:偏正式成语

  成语年代:古代成语

  成语正音:积,不能读作“jí”。

  成语辨形:厝,不能写作“措”。

  近义词盲人瞎马、朝不保夕、危在旦夕

  成语例子乃事过境迁,恬嬉如故,厝火积薪之下,而寝处其上,酣歌恒舞,民怨沸腾,卒至鱼烂土崩,不可收拾。(蔡东藩、许廑父《民国通俗演义》)

  英语翻译in imminent danger

  成语故事:

  西汉初年,著名的政治家贾谊多次向汉文帝上书陈述社会的弊端,写出了著名的《陈政事疏》,他认为当前的政治局势很不好,出现很多违背情理、伤害道义的事情,应该想办法革除。如果看不到的话就像厝火积薪一样危险

成语故事3

  【注音】huà dí wán xióng

  【典故】宋·欧阳修幼时,母郑氏以荻画地教子读书。唐·柳仲郢幼嗜学,母韩氏用熊胆和制丸子,使郢夜咀咽以提神醒脑。抑思善相夫者,何必尽识鹿车鸿案?善教子者,岂皆熟记画荻和丸? 清·章学诚《文史通义·古文十弊》

  【释义】用以称赞母亲教子有方。

  【用法】作宾语、定语;指称赞母亲教子有方

  【结构】联合式

  【相近词】画荻和丸

  【押韵词】不敢苟同、气贯长虹、指顾从容、相类相从、半死梧桐、睡意朦胧、玉貌花容、言行计从、出奇不穷、药店飞龙、......

  【年代】近代

  【成语故事】宋代文学家欧阳修年幼时,因家里十分贫穷不能上学读书,他的母亲用芦苇杆在沙地上写写画画,教他认字读书。唐朝柳仲郢年幼时刻苦读书,他的母亲用熊胆制成丸子,让柳仲郢夜间含在嘴里以提神醒脑,努力读书,终于学有所成

成语故事4

  以珠弹雀的成语故事讲的是鲁哀公了解到颜阖非常贤明,想要他出山帮助自己,可是贫穷的颜阖并不吃收礼物这一套。品行端正的人,即使出身贫穷,富贵送上门也不会受诱惑,这样的人才实属难得。

  1 以珠弹雀的成语故事

  鲁哀公听说颜阖非常贤明,就派人给他送礼物请他出山。贫穷的颜阖不受。庄子就此事发表感慨,颜阖无意于富贵,富资送上门,他不欢迎。这样的人难得。而那些不惜牺牲生命去追求富贵就如同“以隋侯之珠,弹千仞之雀”一样不值得。

  2 以珠弹雀的成语故事材料

  【注音】yǐ zhū tán què

  【解释】用珍珠弹麻雀。比喻轻重颠倒,得不偿失。

  【出处】《庄子·让王》

  【用法】作谓语、定语;指方法不对

  【近义词】得不偿失

  3 以珠弹雀的'成语故事点评

  成语的意思是比喻方法用错,轻重颠倒,得不偿失。故事中的颜阖就不是贪图富贵的人,鲁哀公用送礼的方式请他出山帮助自己治理,是方法用错了。要用自己正确的理念和对百姓的担忧或许能打动颜阖这样的人呢?在平时生活中,遇到困难,我们要找对方法去解决,还能做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哦。

成语故事5

  【注音】mén shī ér tán

  【成语故事】十六国时期,东晋大将桓温率军攻打前秦国,驻兵霸上并不渡霸水去攻打长安,隐居华阴山的王猛穿一件破旧的`粗麻衣去拜见桓温,与桓温谈论天下形势。王猛扪虱而言,旁若无人。他发现桓温并不真心,就去投奔前秦王苻坚。

  【出处】桓温入关,猛被褐而诣之,一面谈当世之事,扪虱而言,旁若无人。

  《晋书·王猛传》

  【解释】扪:按。一面捺着虱子,一面谈着。形容谈吐从容,无所畏忌。

  【用法】作谓语、定语;指谈吐从容

  【相近词】扪虱而言

  【成语举例】扪虱而谈,当时竟传为美事。

  鲁迅《而已集·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

  【成语例句】

  ◎ 记得途经一个村镇借宿,那是一个没有青山、没有绿水的地方、旅店的被子又黑又脏,被缝里虱子繁衍,我们把衣服用绳子吊在墙上,,扪虱而谈,悠然入梦,丝毫不以为苦。

成语故事6

  【注音】chī mù hǔ wěn

  【出处】莽所谓鸱目虎吻豺狼之声者也,故能食人,亦当为人所食。 东汉·班固《汉书·王莽传中》

  【解释】鸱:鹞鹰,一种猛禽;吻:嘴唇边。形容人相貌阴险凶恶。

  【用法】作定语;形容奸狠凶恶的样子

  【结构】联合式

  【同韵词】时和岁稔、熊经鸟引、清原正本、烈火烹油,鲜花着锦、撒泼打滚、林栖谷隐、除恶务本、中正九品、年丰岁稔、握瑜怀瑾、......

  【年代】古代

  【成语故事】西汉时期,鸱目虎吻豺狼的王莽处心积虑,沽名钓誉,以抚育亡兄的儿子,衣不解带侍侯生病的`伯父,博得了孝名,被伯父推荐给孝元太后和皇帝,被封黄门郎,他广泛交际,后来成为大司马以及称帝,一旦掌权就十分凶残,大开杀戒

  【成语举例】王莽非直鸱目虎吻,亦紫色蛙声。 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勉学》

成语故事7

  水滴石穿

  【典故】宋朝时,张乖崖在崇阳当县令。当时,常有军卒侮辱将帅、小吏侵犯长官的事。张乘崖认为这是一种反常的事,下决心要整治这种现象。

  一天,他在衙门周围巡行。突然,他看见一个小吏从府库中慌慌张张地走出来。张乘崖喝住小吏,发现他头巾下藏着一文钱。那个小吏支吾了半天,才承认是从府军中偷来的。张乘崖把那个小吏带回大堂,下令拷打。那小吏不服气:“一文钱算得了什么!你也只能打我,不能杀我!”张乘崖大怒,判道:“一日一钱,千日千钱,绳锯木断,水滴石穿。”为了惩罚这种行为,张乘崖当堂斩了这个小吏。

  【释读】成语“水滴石穿”原比喻小错不改,将会变成大错。现比喻只要坚持不懈,总能办成事情。

  (十六)东施效颦

  【典故】西施是中国历史上的「四大美女」之一,是春秋时期越国人,她的.一举一动都十分吸引人,只可惜她的身体不好,有心痛的毛病。

  有一次,她在河边洗完衣服准备回家,就在回家的路上,突然因为胸口疼痛,所以就她就用手扶住胸口,皱着眉头。虽然她的样子非常难受不舒服,但是见到的村民们却都在称赞,说她这样比平时更美丽。

  同村有位名叫东施的女孩,因为她的长相并不好看,他看到村里的人都夸赞西施用手扶住的样子很美丽,于是也学着西施的样子扶住胸口,皱着眉头,在人们面前慢慢地走动,以为这样就有人称赞她。她本来就长得丑,再加上刻意地模仿西施的动作,装腔作势的怪样子,让人更加厌恶。有人看到之后,赶紧关上大门;有些人则是急忙拉妻儿躲得远远的,他们比以前更加瞧不起东施了!

  【释读】东施只知道西施皱着眉的样子美丽,却不知道这是因为西施本身美貌的原因,刻意地去模仿,结果只给后人留下「东施效颦」的笑话。

成语故事8

  【注音】yīn yē fèi shí

  【典故】夫有以噎死者,欲禁天下之食,悖。 《吕氏春秋·荡兵》

  【解释】原意是说,因为有人吃饭噎死了,就想让天下人都不吃饭,这太荒谬了。比喻要做的事情由于出了点小毛病或怕出问题就索性不去干。

  【用法】作定语、谓语、宾语;指机械处事

  【结构】偏正式

  【近义词】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

  【反义词】百折不挠

  【同韵词】纵曲枉直、挥翰临池、船到江心补漏迟、理不胜词、羽檄飞驰、太阿倒持、同然一辞、以身殉职、石城汤池、故甚其词、......

  【年代】古代

  【灯谜】鱼刺卡喉不吃鱼

  【邂逅语】长虫钻地缝

  【成语故事】一财主大摆酒宴,席间划拳行令,喧声如潮,一个老头因牛肉没嚼烂而卡住脖子,顿时大汗淋漓,翻白眼,众人纷纷为他想办法处理,把老汉左右折腾,老头气得大喊而吐出牛肉。财主见状要各位回家,说有了前车之鉴,从此再也不吃饭了

  【成语举例】若是后人不问来由,一律的奉以为法,岂不因噎废食了么? 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二十一回

  【成语例举】

  ◎ 这种"因噎废食"的规矩,已成为不成文的`"法",读者只得"望书兴叹"。

  ◎ 电脑厂商:我不会因噎废食尽管奔腾III存在如此多的问题,但绝大多数电脑厂商都表示奔腾III在市场上取代奔腾II只是时间问题。

  ◎ 文学工作者应该满腔热情地支持改革、推进改革,有了问题,有了失误同样满腔热情地帮助总结经验教训,决不能因噎废食、否定改革,给改革泼冷水、设置障碍。

  ◎ 另一方面,我们也不要因噎废食,不去钻研技巧,甚至否认演员在塑造人物语言时需要技巧。

  ◎ 不要因噎废食,不要"八公山上,草木皆兵",把很多香花都看作毒草。

成语故事9

  【成语名字】不瞽不聋

  【汉语拼音】bù gǔ bù lóng

  【近义词】:不痴不聋、落落大方

  【反义词】:斤斤计较

  【成语出处】《太平御览》卷四九六引《慎子》逸文:“谚云:不聪不明,不能为王;不瞽不聋,不能为公。”

  【成语解释】意为不故作痴呆,不装聋作哑,就不能当好阿公阿婆。形容长辈要宽宏大量。

  【不瞽不聋造句】公婆对儿媳不能太过计较,不瞽不聋才能把日子过的红火。

  【不瞽不聋的.成语故事】

  《太平御览》是宋代一部著名的类书,为北宋李?、李穆、徐铉等学者奉敕编纂,始于太平兴国二年(977)三月,成书于太平兴国八年(983)十月。《太平御览》采以群书类集之,凡分五十五部五百五十门而编为千卷,所以初名为《太平总类》;书成之后,宋太宗日览三卷,一岁而读周,所以又更名为《太平御览》。全书以天、地、人、事、物为序,分成五十五部,可谓包罗古今万象。书中共引用古书一千多种,保存了大量宋以前的文献资料,但其中十之七八已经亡佚,更使本书显得弥足珍贵,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宝贵遗产。

成语故事10

  【注音】yǎn mù bǔ què

  【出处】谚有‘掩目捕雀’。夫微物尚不可欺以得志,况大国之事,其可以诈立乎! 晋·陈寿《三国志·魏志·陈琳传》

  【解释】遮着眼睛捉麻雀。比喻自己骗自己。

  【用法】作谓语、定语;指自欺欺人

  【结构】联合式

  【近义词】掩耳盗铃、自欺欺人

  【押韵词】前复后戒、传柄移藉、靡靡之乐、剑头一吷、痛心泣血、日夜警戒、明参日月、鄙夷不屑、凫趋雀跃、悲喜交切。

  【年代】古代

  【成语故事】东汉后期,宦官与外戚争夺朝廷的统治权的`斗争十分激烈,外戚何进掌握朝政,他想秘密调董卓进京消灭宦官的势力。何进的主簿陈琳认为行不通,就像掩目捕雀一样,万一失去控制就会失去主动权。何进不听陈琳的劝告,结果被宦官所杀。

  【成语示例】谚所谓‘掩目捕雀’。我却不见雀,不知雀却看见我。 宋·朱熹《朱子语类》第72卷

成语故事11

  【成语名字】半梦半醒

  【汉语拼音】bàn mèng bàn xǐng

  【近义词】:似睡似醒、辗转反侧

  【反义词】:酣然入睡

  【成语出处】倪匡《卖命·半梦半醒》:这才使我能够在接下来的情形中,处于半梦半醒的.状态。

  【成语解释】指睡眠尚未清醒。

  【半梦半醒造句】说来说去,我究竟在半梦半醒之间,做了些什么呢?

  【半梦半醒的成语故事】

  《卖命·半梦半醒》:如果不是在前几秒钟得到了白素的讯息,我能不能在双眼阖上之后,还保留一分半分自己的意志,真还很难说。而这时白素的提示,再加上我自己原来就有这样的意愿,所以力量强大了至少一倍,这才使我能够在接下来的情形中,处于半梦半醒的状态——实际上在当时或者在事后回想,都感到是在梦境之中多于现实生活。所以,正确地说,应该是九分梦一分醒。

成语故事12

  【注音】dù jiàn fáng méng

  【典故】若敕政责躬,杜渐防萌,则凶妖销灭,害除福凑矣。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丁鸿传》

  【释义】杜:堵住;渐:指事物的开端;萌:萌芽。在事故或灾害尚未发生时就预防。

  【用法】作谓语;指在事故或灾害尚未发生就预防

  【结构】联合式

  【相近词】防微杜渐

  【反义词】听之任之

  【押韵词】霍世盗名、人头畜鸣、水送山迎、哗世取名、隐姓埋名、徒有其名、黍秀宫庭、深谷为陵、蜗利蝇名、曲意逢迎、......

  【年代】古代

  【成语故事】汉和帝刘肇即位后,窦太后掌权,其兄窦宪被封为武阳侯,权力越来越大。丁鸿直言不讳地对刘肇说大将军武阳侯窦宪仪仗太后的势力,包揽朝政,这是朝廷的隐患要及时清除。汉和帝采纳了丁鸿的`意见,罢免了窦宪等人的官职

  【成语举例】杜渐防萌,古人所以远祸;以小喻大,先哲于焉取则。 《旧唐书·王志宁传》

成语故事13

  【注音】zhù jié wéi nüè

  【出处】今始入秦,即安其乐,此所谓助桀为虐。 《史记·留侯世家》

  【释义】桀:即夏桀,夏朝最后一个君主,相传是暴君;虐:残暴。帮助夏桀行暴虐之事。比喻帮助坏人干坏事。

  【用法】作谓语、定语;指为虎作伥

  【结构】连动式

  【相近词】为虎作伥、为虎添翼、助纣为虐

  【反义词】助人为乐、除暴安良

  【押韵词】天资卓越、朝荣夕灭、八花九裂、千恩万谢、杀人如芥、白花心血、三妻四妾、以玉抵鹊、琼楼金阙、聊以慰藉、......

  【年代】古代

  【谜语】桀的帮凶

  【成语故事】秦朝末年,刘邦率军攻入长安,接受秦王子婴的投降,面对奢华的宫廷生活,刘邦想占据皇宫就此享受起来,樊哙认为现在不是时候,张良也认为如果占据就是助桀为虐,人们就不再支持了。刘邦认为有道理就率军退居灞上等候项羽

  【成语举例】又加上他那次子纪成文,助桀为虐,作的'那些侵冒贪黩,忌刻残忍的事,一时也道不尽许多。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十八回

成语故事14

  明察秋毫

  齐桓公小白、晋文公重耳曾在春秋时先后称霸,统领诸侯,是霸主中的代表。

  几百年后,战国时的齐宣王田辟强也想称霸。

  齐宣王对孟子说:“您能把有关齐桓公、晋文公的事迹讲给我听听吗?”

  孟子答道:“对不起,我们孔夫子的门徒向来不讲霸主的'事。我们只讲王道,用道德的力量来统一天下。”

  齐宣王问道:“那要有怎样的道德才能统一天下呢?”

  孟子说:“我听说,有一次新钟铸成,准备杀牛祭钟,您看见好好一头牛,无罪而被杀,心中感到不忍。凭您这种好心,就可以行王道,施仁政,统一天下。问题不在于您能不能,而在于您干不干罢了!比方有人说:‘我的力气能举重三千斤,但举不起一根羽毛;眼力能看清秋天鸟兽毫毛那样细微的东西,却看不见满车的木柴。’您相信这种话吗?”

  齐宣王说:“当然不相信!”

  孟子紧接着说:“是呀,不能相信。如今您的好心能用来对待动物,却不能用来爱护老百姓,这也同样难于叫人相信。老百姓之所以不能够安居乐业,是您根本不去关心的缘故。显然,这都是干与不干的问题,而不是能与不能的问题。您问能不能行王道、统一天下,问题也是如此,是不去干,而不是不能干!”

成语故事15

  餐,就是吃饭;宿,就是住宿。这个词的字面意思一般被解释为“在大风的环境里面吃饭,在有露水的地方住宿”,也有人说它指的是“把寒风当做饭吃,在露水里面住宿”。我个人认为前面的说法比较靠谱,不过无论是哪一个,都不影响它真正想要表达的意思。

  这个词出自元朝时期蒙古族杂剧作家杨暹的《西游记》,对你没看错,这个戏曲比吴承恩写的那一本家喻户晓的'小说还早了两百年,毕竟玄奘取经是唐朝的故事,中间一直有人当做故事来说,也不是什么奇怪的事情。

  在这部戏剧里面的第五本第二十出里面有一句:“师父力多般,餐风宿露忙投窜,宵衣旰食无撺断,受驱驰百万端。”

  读过《西游记》的人估计都能想象到,这其实是形容玄奘(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唐三藏)在取经路途上面的艰辛。

  一开始我和大家说这个词有很多变化,又是怎么回事呢?

  这是因为,我发现,原来大家写这个词还有很多不同的方法。比如在苏轼的《将至筠先寄迟适远三犹子》中说的就是“露宿风餐六百里,明朝饮马南江水。”和苏轼一样的还有陆游,他在《宿野人家》里面写作“老来世路浑谙尽;露宿风餐未觉非。”同样是宋代人,范成大在《元日》写的却是说“饥饭困眠全体懒;风餐露宿半生痴。”

  究其原因,应该不是因为作者们记错了,而是因为在是个创作中讲究平仄押韵。为了和同一联诗的另一句对仗,所以必须考虑餐、风这两个平声字和宿、露这两个仄声字的位置,才能让整首诗符合格律,让诗文充满音韵之美。而在《现代汉语词典》里面,餐风宿露、风餐露宿都有记录,大家注意看好风和露、餐和宿位置对应就可以了。

  “餐风露宿”,或者“风餐露宿”,都是用来形容旅途或野外生活的艰苦。

  成语造句

  在新城市的建设过程中,开拓者们都经历过餐风宿露的生活。

【成语故事】相关文章:

成语故事07-23

经典成语故事11-03

成语故事06-11

经典成语故事12-22

经典成语故事02-16

成语故事01-30

经典成语故事03-12

经典成语故事02-16

成语故事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