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次老城导游词

时间:2022-09-24 10:35:43 导游词 我要投稿

榆次老城导游词

  中国的"城"从黄帝"建都立邑分土授民"始有之。榆次城"战国时已有之",是榆罔

榆次老城导游词

  所建"榆州国"始建,但营立废徙,屡有变迁。现存榆次老城在汉故城西南,始建于隋文帝开皇二年(582年)。初建成时为土城,城"周五里,高三丈,基广四丈,上广两丈,池阔与高等,深半之"。因为榆次为省城太原南大门,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所以城池必须坚固。明成化二十三年(1487年),知县梁琮重新修葺城墙,用砖、石裱砌了城墙的一小部分,用铁皮裹护了各城门,在护城河外沿遍植柳树,以保护之。明嘉靖二十年(1541年),俺答入侵榆次。时任榆次知县李鹏和朝廷外派知府正好归榆的榆次人寇天舆督工修炼,经过几个月的修葺,把土城墙全部砌为砖墙,且墙基增宽一丈,达到了五丈,墙高增加五尺,达到三丈五尺,城墙上增设敌台20个,角楼4座,增设警铺16个,同时,重新清理了护城河,在护城河外设置掩护性建筑。这是榆次城池历史上规模最大、最彻底的一次修葺,自此榆次城由土城变为砖城,可谓森严壁垒了。榆次城设有四门,上建楼橹。城之东门名叫迎曦门,南门叫观澜门,西门叫带汾门,北门叫望岳门。

  榆次南关村位于榆次城南门外,明嘉靖二十年(1541)俺答入侵榆次时,榆次城

  固若金汤,城内官民免遭灾难,而紧靠县城的南关却被贼兵血洗。贼兵大掠十日,关民数千家,半数被焚戮,财劫掠无数。所以在第二年,即嘉靖二十年(1542)知县主持为南关修筑了郭城。

  郭城为土城,呈半圆形,东西两端与县城相联。"周匝五百四十七丈,高一丈九尺,广一丈二尺,池阔二丈,深丈余。"为此,南门瓮城即被拆除。但南关郭城城池低浅,贼兵来犯不足以御敌,并有累及大城之嫌,一时为城关官民之虑。嘉靖四十一年(1562),萧大亨知县计划用砖修葺南关郭城,但因迁职未果。直到万历二十一年(1593)及其后,徐守谦知县和张鹤腾知县,在萧大亨(时任大同大司马)的大力支助下,使郭城加固,增高土城,又以砖砌之,达到"周六百五十三丈,高三丈,基阔两丈五尺,上阔一丈八尺,置敌台十二,高于楼等。池外列垣,高五尺"。郭城北傍榆次大城向南、向东、向西开三个城门。城门上都建有门楼,南门上门匾为"万春"(民间称为郭门),左边门匾为"东作"(民间称为小东门),右边门匾为"西成"(民间称为小西门)届此,由县城和郭城组成的榆次老城基本定型,后虽有多次修葺,但总体上没有多大变化 20世纪50

  年代,在全国范围内对城市进行改造,拆除城墙,榆次亦未另外。到二十世纪末,作为老城的标志,榆次老城只保留了西城门和南城门处的一小段城墙土2002年5月,在社会各界的关注下,中共榆次区委、区政府成立遇刺老城文化旅游开发有限公司 ,对榆次老城进行抢救性修复。范围北起小井巷南到张家巷,东起俞家牌楼街,西到西门外,包括榆次老城内南部和南关城北部及旧城西门和西门外的一部分。2003年9月,一期工程竣工,修复了城隍庙、县衙、清虚阁、市楼和南、北、东大街及其街道两侧的商铺等,向游人开放。2004年9月,二期工程竣工,又修复了文庙、凤鸣书院,完善了各建筑设施,并进行了内部布展陈列开放了的榆次老城吸引了八方来客和无数官员、专家、学者、艺术家,为其精美的建筑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所叹服。同时在此举办第六届"中国民间文化艺术节",榆次成为首次举办全国性艺术节的县级城市。

  榆次老城坐落在潇河和涧河所形成的冲积平地,取向周正,由北部的县城和南部的郭城两部分组成,也叫子母城,县城为母城,郭城为子城。在结构上,母城与子城相连构成了榆次城形似鲤鱼一样的鲤鱼城,头南尾北,母城为鱼腹,子城为鱼头,南、北大街为鱼脊,东、西城门为鱼侧鳍,位于南关中央的清虚阁为背鳍。民间传说,在清虚阁地下中央有一眼井,暗通大海,鲤鱼卧其上,得长养之气城内布局,以市楼所在位置为中心,东、西、南、北形成四条城市主干道。东叫东大街,直通东门,城隍庙、县衙都位于这条街北,是榆次老城的政治中心;西叫龙王庙街,不通西门,通西门的街道叫西门街,南距龙王庙街大约50米,文庙、凤鸣书院位于这两条街区,形成榆次老城的文化教育中心;北为北大街,直通北门;南为南大街,直通南门。出南门就到了郭城南关,郭城的标志性建筑叫清虚阁,以清虚阁为中心,又形成了郭城的四条主干道,分别为阁北、阁南、阁东、阁西街,其中阁北街直通县城南门,与南大街形成一条南北贯通的街道。北大街、南大街和阁北街一起构成了榆次老城的商业街市,即老城的商业中心。

  清虚阁则是一个佛、道合一的宗教建筑。出清虚阁广场东门,是规模宏大的佛教建筑--大乘寺。榆次老城还保留了许多大街小巷,大量民居就建在这些街巷之内榆次旧县志载,榆次城内区域划分,始于元至正四年(1344),时任榆次知县刘镛把城内及南关分为十三坊。刘镛划分的十三坊的名称分别是:宣化坊、善政坊、育贤坊、束民坊、

  咸宁坊、阳和坊、仙桂坊、时登坊、咸熙坊、普润坊、德惠坊、利市坊、迎恩坊。县志中简略记载了当时十三坊的位置:宣化坊在县治(县衙)前,育贤坊在儒学(文庙)前,迎恩坊在北门街,阳和坊在南门街,善政坊在县治(县衙)西,束民坊在县治(县衙)东,咸宁坊在东门街,仙桂坊在富户街,时登坊在延寿寺南,咸熙坊在延寿寺西,普润坊在南关东,利市坊在南关西,德惠坊在南关南。明嘉靖二十年(1541),俺答入犯时,榆次城上设十六警铺,城内居民也分为十六铺,与城上十六警铺一一对应,兵民合一,共同御敌。其把城区分九铺,南关五铺,大东关、小东关各一铺。城内九铺分别是:县衙西北二铺、县衙北一铺、县衙西一铺、县衙东南一铺、县衙西南一铺、县衙东一铺、县衙东北一铺、以县衙为中心一铺。南关五铺分别是:关城西一铺、关城东一铺、关城东北一铺、关城西南一铺、关城东南一铺。民国八年(1919),城内及城郊三管(南关、大东关、小东关)分七个区,分别为东街、南街、西街、北街、南关、大东关、小东关、简称为四街三关。其中,北关关西大街路西属西街,关西大街路东属北街,西北由瓮城至大潼路,路南属南街,路北属西街,城内南、北大街分隶于四街,由富户街口路东至小井巷口属东街,由小井巷口至北城属北街,由北城南西至西门街口属西街,由西门街口至南街折北至富户街口属南街,小西关属南街。由于人口分布不平衡,县衙、文庙一带和难关成为人群密集区,所以,榆次老城最具特色的民居,分布在东大街以南、南大街东侧的富户街一带。

  现在开放的榆次老城是中国城市文化和中国古建艺术的自然融合,占地100万平方米,建筑面积60万平方米,整个老城如明珠含碧,韵味深长。其主要景点榆次城隍庙、榆次县衙、文庙、凤鸣书院、西门瓮城、明清街、清虚阁、大乘寺、遗园、东西花园等将自然、人文、历史、艺术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各类专题民间艺术博物馆点缀其中,徜徉其间,古之思、民之魂、历史的沧桑、民族的归宿,各种情感油然而生。古城名刹城隍庙,更是国内保存最完整的城隍庙之一,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9年被世界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基金会公布为全球最精美的古建筑之一。其历经风雨,风姿依然,雕梁画栋,异彩纷呈,其独特的艺术匠心,别致的建筑构成,将中国古代"人神共治"的思想内涵体现无遗。整个老城集古城墙、古县衙、古寺院、古街道、古商铺、古民居等人

  文景观和山、水、林、泉、瀑等自然景色为一体,熔民族文化、黄河文化、三晋文化、晋商文化、都市文化于一炉,全面展示了榆次的深厚文化底蕴。

  内部景点 城隍庙

  城隍庙是国务院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是国内保存最完整的城隍庙之一。占地

  面积6000平方米,始建于元至正二十二年(公元1362年),庙内主殿建筑结构精巧细致。主殿前有玄鉴一座,高达25米,颇为壮观,1999年世界历史文化遗址保护基金会公布为全球最精美的古建筑之一,城隍庙是古代汉民族宗教文化中普遍崇祀的重要神之一,是护城佑民、主掌茗籍之神。是古代“人神共治”思想的明确反映。

  县衙

  县衙得以奇迹般地保存,成为封建社会县级衙门珍贵的历史活标本,有着很高的历史价值。同时,它又是一座宝贵的文史资料库,其中大量的楹联,流连盛广,引起世人的广泛关注。

  文庙

  榆次文庙,是榆次现存最古老的建筑群之一,是榆次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占地面积23000平方米,其中建筑面积6000平方米。

  棂星门是文庙的大门,始建于宋真宋成平二年(公元999年),坐落在1.3米高台上,面阔三楹,山琉璃瓦顶,棂星门里,是半月形水池叫泮池,上面的石桥叫做状元桥,在桥北是大成门,通过大成门就是大成殿,“大成”之名来源于唐开元二十七年,唐玄宗封文宣王诏书,大成殿外有28根蟠龙石柱和31根木柱围绕,气势磅礴。进入大殿,中央是儒教创始人孔子,两边是“四哲”和“十二贤人”。

  在大成殿后是明伦堂,明伦堂面阔五间,取意于《孟子》:“学则三代共,皆所以明人伦也”,现辟为孔子生平展。 文庙还有敬一亭、尊经阁、东西学宫等建筑。

  民间艺术博物馆

  民间文化艺术博物馆占地面积4100多平方米,馆内收集陈列有瓷器、钱币、家具、字画、服饰、鼻烟壶、茶具、酒具、民间工艺品、奇石、根雕、石木、砖雕等十几个文

  化系列的藏品。藏品数量近万件,良好地展现里中国民间文化艺术几千年的发展轨迹,很多藏品具有极高的艺术和史料价值,代表着中国不同历史时期的民间文化艺术特色,是研究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不可多得的实物资料。

  展馆内有明清晋式家具陈列室,服饰绣品陈列室、砖、石雕展室、明清瓷器、鼻烟壶文化陈列室、历代钱币展室、清代书房、账房、闺房、客房、剪纸馆的布展、茶酒文化陈列室和玉雕奇市石展馆。

  其中鼻烟壶的收藏品是非常精美的,鼻烟壶即盛装鼻烟的器物,它起于明末、兴于清代。其小巧而精美,集中国绘画、书法、诗词、雕刻、镶嵌等工艺于一体。可以说是掌上玩物,大千世界,它的种类异常繁多,有玻璃、漆器、瓷器、犀牛角、玉石、葫芦、玛瑙、珐琅饰等品种。

  此外我馆收藏的钱币种类繁多,在山西钱币收藏中应属首位,钱币也真实地记录了朝代改换社会动荡的历史。

  在馆内还可看到稀有的太行山百年大蜂巢、千年大海龟,和珍奇的连体恐龙蛋。相信一定会使您流连忘返的!

  西花园

  因位于城隍庙西侧而得名。小巧玲珑,布局得体,东有厅堂、西有游廊、北有假山瀑布、其中还有造型奇特的多景楼和石舟坊,亭榭结合,浑然一体。以巧妙的借景,高超的叠石,精美的理水,洗练的建筑,在北方园林中别具一格。

  凤鸣书院

  凤鸣书院是清代榆次县学,是榆次的最高学府。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称凤鸣书院,院名来源于西晋荀藐,任榆次知县,卓有政绩,有凤集榆次之说,书院占地2700平方米,书院呈园林式布局,湖光山色,中间的湖名为砚水湖,占地4800平方米,古建主体为两贤祠和和讲堂、还有六角亭、四角亭、绿花轩、祭坛等。

  明清商业街

  明清商业街,店铺鳞次栉比,建筑古朴典雅,是一条具有典型明清建筑风格和充满历史厚度的步行商业街。店面、作坊、住宅三位一体,保留了古代商家"前店后坊"

  或"前铺后户"的经营格局和特色,建筑高仅两层,多为砖木结构,木雕、金字招牌、朱阁重檐,古朴典雅,华丽高洁。老街的店铺字号,文化色彩甚浓,体现了当年晋商的特点,其中百年以上历史的老字号有"北谦亨""大隆号"。"祥记公司"等,其商品制作,陈列,经营,至今古风犹存。

  明清商业街已经成为一处集文物古迹与自然风光旅游、商业购物、休闲、娱乐为一体的多功能历史文化步行商业街区。 瓮城

  榆次西城门由城门楼和瓮城组成。建于隋朝开皇年间(公元587-600),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曾是这座古城的一个交通要道和重要屏障。进到瓮城中,登上城墙,看青砖垒起黄土就方正陡峭、外城绵延不绝,角楼、箭楼高耸,望城外烟云滚滚,想当年金戈铁马,才感到榆次西瓮城的雄伟,才感到这段城墙承载了历史的厚重。

  晋商博物馆

  东大街南侧、桑芸故居东边的这所四合院子,清光绪十年(1884年)是会政公局的公廨,民国二年(公元1913年)以后榆次商会在这里办公,山西省的著名工会--晋华工会也在这个院子里成立,解放后"工商联"在这里办公,现在是"中国民间艺术博物馆"的晋商博物馆。

  晋商或称西商,即通常所说的山陕商人,包括了山西商人及其邻省的陕西商人,但主要是山西商人,到清代其中又以祁、太、平、榆、介的商人为主。

  晋商悠久的历史可远溯到春秋战国时期,但晋商真正兴盛起来成为国内一支著名的地方商帮,则开始于明代,兴盛于清代。晋商在鼎盛时期,无论从她的阵容还是财力方面讲都是中国十大商帮(山西商帮、徽州商帮、陕西商帮、山东商帮、广东商帮、福建商帮、洞庭商帮、江右商帮、龙游商帮)之首。山西,一个地脊民贫自然条件比较差的内陆省份,创造"海内最富"的奇迹。在长达500年的光辉商业史,诚信儒雅的商业巨子们,铸就了无数令人震撼的辉煌业绩,其汇通天下的票号,雄视亚 欧的国际贸易和以义制利的商业精神,极大地丰富了中国商业文化,这些创举实难让人相信,你想知道其中之原因,请走进晋商博物馆,走进晋商博物馆。

  “晋商博物馆”陈列内容共分:输运九边、行商四海、汇通天下、衰倾动国、晋商遗物五大部分。全方位反映晋商从明代掘起到清末衰落的历史过程。揭示晋商经济活动的超前理念,先进管理方式和组织结构上的缺陷。

  思凤楼,因从任何角度望去,檐角上都似有展翅欲飞的凤凰。西晋苟浪为榆次知县时,因治理有方,政绩卓越,便有了“有凤集于晋魏榆的传说”。宋朝时便有了思凤楼。此楼为三层木构塔式建筑,三叠八角,共有24个飞檐,高达20米,气势十分雄伟。楼基方正,结构对称,造型特殊。三层空间由下而上渐收,斗拱形式各异,体现出强烈的节奏感;檐角组成上翘曲线,使庞大沉重的楼顶,显示出轻快的飞动感;楼中32柱,粗大有力,又使整个楼阁具有坚实的

  二十文化景观

  {扬鞭东指}

  举首遥望日正霞,扬鞭东指向京华。 阿爷不是士与宦,商贾归来金满堂。

  {猛兽拱门}

  貔貅诚如百万兵,壮民魂府拱神门。和钟应鼓历风雨,总是英雄胆铸成。

  {西园胜景}碧水一盆山一箕,草树亭台鸟

  戏鱼。

  欲把西园比西子,浓妆淡抹总相宜。

  {冥殿森森}

  阴阳分界两重天,鬼卒阎君辖

  此间。都道子虚乌有事,亏心做尽总汗然。

  {斗姆群辰

  } 一殿同神六十一,斗

  姆两侧是群郎。

  老少俊彦各迥然,轮回守岁整花甲。

  {玄鉴奇楼}

  庙有玄楼世间奇,芳名绝构惊

  世遗。

  远客躬睹闻名恨,华夏匠作浑然成。

  {思凤高情}

  雏凤凌空斯高楼,荀文双壁镶此

  间。

  中间清音应不绝,鹿鸣鸿和是秋毫。

  {古国华表}

  华表寻根是谤木,涛声涂水奏古国。榆罔脉传神农氏,高风一下有千秋。

  {清官有第}

  帝曰清官数第一,马革

  裹尸还榆城。

  百年犹遗旧宅在,氤氲馥郁沐后人

  {古院书香}

  朝浴霞光晚披彩,古

  第端庄立百代。

  春来鸟语共花香,书香犹以尚书在

  {古槐抱稚}

  老城衙前生古槐,计是贞观雨后

【榆次老城导游词】相关文章:

山西榆次老城导游词12-25

山西榆次老城的导游词08-04

山西榆次老城导游词05-17

榆次老城作文09-15

山西榆次老城的导游词范文04-12

游榆次老城作文12-16

游榆次老城作文(精选18篇)04-20

游记作文:榆次老城游记02-01

记事作文:榆次老城(通用21篇)12-16

榆次老城一日游作文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