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调研学生报告9篇
在现在社会,报告使用的频率越来越高,报告包含标题、正文、结尾等。那么一般报告是怎么写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课题调研学生报告,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课题调研学生报告1
一、农村经济发展
1、经济发展现状
XX村XXXX-XXXX年人均收入XXXX元。经过调查,全村共有耕地XXXX亩。全村没有一个工业项目,主要以传统农业生产为主,零散有几户养殖,其中稍有规模的养殖户一户。其次就是依靠外出打工赚钱,目前村里青壮年主体外出务工,村中大多是留守妇女、老人和儿童。村民思想比较守旧,村里道路交通较差,村落布局零散,村集体没有收入。
2、结构调整
从我村的经济收入和来源看,经济发展渠道单一;从经济发展的格局看,小农分散型经济占比较大,与现代农业发展格局有很大差距。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我认为应该从以下措施来进行改善:
(一)、在积极发展农业产业经济的同时,积极引进多种经济增长渠道,打破单一性的发展格局。以我村的现有实际情况来看,发展养殖业是我村发展的一条极好出路,优越的地理位置和便利的交通环境将会给我村的服务业经济带来极大的促进作用。
(二)、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村里的招商引资工作缺乏力度。建议继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力争将有意向的项目尽快落实,带动本村经济发展和就业。
(三)、在送科技进村入户的培训工作中,注重改进培训方法,采取理论培训与现场指导相结合,理论讲解与参观大户,由大户现身说法,深入农户进场指导等方法进行,应该是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的。
(四)、尽量多的组织村民活动,丰富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提供文化活动场所和体育健身场所,促进乡风文明。加强普法教育活动力度。鼓励村民学法、懂法、用法,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村居。
三、我的几点看法
针对目前XX村的总体情况,我任务在以后一段时间从以下几方面去工作:
(一)、适当调整村干部结构,注入新鲜活力
我打算在近期镇中心工作筹资筹劳结束后召开村民代表和党员代表会义,采取群众公推公选的办法把一些群众认可的年富力强同志充实到村干部队伍中来,让他们来带领群众共同致富。
(二)、定期集中召开村民代表和党员代表会议,认真听取广大党员群众的建议和意见
定期集中召开全村村民代表和党员代表会议,认真听取广大党员群众对本村建设发展的建议,让广大群众积极参与本村的建设与发展。集思广益,不断提高党员群众参与本村建设发展的自觉性、积极性,切实转变广大群众原有落后的思想观念。
(三)、以高效农业为主线,多方位促进农民增收
目前,XXX老板在XXXX投资高效的农业蔬菜大棚紧邻郝圩,XX目前有不少群众在那务工,我打算经过半年时间,通过在高效农业大棚打工的郝圩农民为依托,组织当地群众依托现有的土地资源,集中搞大棚反季节蔬菜,切实增加当地群众收入。
(四)、依托XX优势,大力倡导发展养殖
由于XX紧邻XX堆,这地利搞鹅鸭养殖是天然优势,而且XX有多年的鹅鸭养殖传统,当地很多农户都有一定的鹅鸭养殖经验。在今后一段时间,可以用大户带动小户,逐步实现规模化鹅鸭养殖。
这是我到村任职以来,通过与村干部的交流,对村民的走访,及自己日常工作时的所闻所见,所掌握的一些情况,完成的调研。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立足全村经济发展的全局,进一步深入群众当中,从广大村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急群众之所急,办群众之所需,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为建设和谐、进步、发展的新的郝圩村作出力所能及的贡献,我也在时刻憧憬着XX美好的明天。我坚信几年后一定有一个新的XX屹立在XX岸边。
目前,在上级党委政府的亲切关怀下,在XX村干部的正确领导下,在全体村民的共同努力下,村三委正在努力探索一条适合本村实际情况的的发展道路。作为XX村的大学生村干部,今后,我将继续扎根农村,为村三委建言献策,争当“学习型、勤政型、创业型、满意型”大学生村干部,努力作好国家政策法规的宣传员、村情民意的调查员、群众事务的服务员和远程教育的操作员,与XX村的干部群众一起,掀开美好明天的新篇章。
课题调研学生报告2
xxxx工作室于20xx年7月正式展开了延安市“十二五”基础教育科研课题——《基于语篇的英语阅读教学行动研究》的研究工作。课题研究实际从20xx年3月已经开始,现将我课题组前阶段工作进行总结,并进一步明确接下来的工作方向与思路。
一、进行理论学习,提升理论素养,为开展课题研究提供理论支撑。
课题组主要通过集中学习与自学相结合的方式,不断提升课题组成员的理论素养,同时提升了解决问题的能力。
1、教育教学理论的学习。如建构主义的相关理论等。
体现形式:学习材料、学习笔记、心得体会、论文等。
2、英语教育教学理论。主要学习了韩礼德的主述论、胡壮麟等语言学家的语篇分析论的系统理论、top-down理论等,尤其是重点学习了由葛炳芳主编的《中学英语教师阅读教学研究丛书》。另外,课题组组织成员认真研读了初中和高中的《英语课程标准》。
体现形式:学习研讨会议记录与研讨材料、心得体会、论文与音频视频资料。
3、参加培训研讨。课题组成员多次参加英语教学教研的培训与研讨,如县、市、省上培训活动,参加名师大讲堂等。
体现形式:学习笔记及交流材料。
二、深入调研,找出课题研究的切入点,确定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课堂调研活动主要在20xx年3月至5月间进行,调研的方式主要是直接观察阅读课教学课堂、观看阅读课课堂实录以及课堂教学案例。
1、课题组成员共进入课堂观察阅读课教学共60多节,主要以课题组成员内部听课为主,同时也听评子长县中学及秀延中学其他英语教师的阅读课,课后与授课教师进行口头交谈,了解具体的教学目的与意图,以及从听课人与授课人不同看角度目的的达成程度。
体现方式:听课笔记及心得体会。
2、观看名优教师的在线课堂实录和课题组成员录像课。观看名优教师的在线课堂实录主要以自学为主,然后交流心得体会。课题组在20xx年4月29日至30日在子长县中学进行了高中组同课异构换班上课的教学交流活动,共进行了5节课并录制了视频,活动后,各位老师又不断研读录像评析优缺点,在交流中不断提高课题组教师的教学水平,改进教学行为。
体现方式:视频及学习笔记。
3、英语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阅读教学处于一种浅层阅读状态,即:“梳理文章信息——语言知识讲解”的教学模式。
(2)、分离式语言技能训练即对听说读写技能进行分别训练,缺乏把语言技能看成整体而进行系统训练的整体教学思路。
(3)、忽略语境的语言知识传授的教学理念占主导地位。
4、确定了具体的研究思路与实施办法。
通过前期大量调研,我们课题组成员一致决定在语篇分析论的理论指导下,进行英语阅读教学的教学行动改进研究,研究的对象为课题组的八位成员的课堂教学行为。
具体研究思路是:
阅读教学应是以篇章为基本单位的教学方法。教师应立足于整篇文章的分析理解和掌握,从篇章的'整体出发,分析理解篇章结构,如题材特点、体裁等,然后分析句子间、段落间的衔接及逻辑思维的连贯性,使学生在通览全文的同时掌握文章的主体并掌握句子在表达篇章整体意义上的所起的作用,同时将听说读写渗透和贯穿在其中,更加注重语言的语用性。
三、实施进展情况
从20xx年5月至今,本课题组一直按计划实施研究活动。现就前阶段的主要活动及成果作一总结汇报:
1、20xx年6月在子长县秀延初级中学进行了5节同课异构换班上课的活动。我们在开课前,先用语篇分析论对教材进行了集体解读,然后在课前与课后对学生的进行了问卷调查与测试。
体现形式:教案、会议记录、问卷调查、课堂视频。
2、课题组成员把语篇分析论应用于日常教学活动中,并就此开展主题交流活动。我们先后进行了5次主题交流活动,如代词在语篇衔接中的作用、主述论在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等。
体现形式:交流材料、会议记录、微课
3、开发了完整的基于语篇分析论的现阶段八年级与高中必修一与必修三的阅读课教案,以及部分典型课件、论文、反思、微课等。
4、课题组成员教学能力迅速成长。课题组王文静、闫凯、白娟老师已走出了学校,进入了县、市的赛教。张小梅老师已成为子长中学骨干教师,选拔成为影子工程的培养对象。
体现形式:荣誉证书、培训通知等。
5、课题组建立了自己的博客和网站,博客与网站更新及时,均为原创作品。
体现形式:网站
四、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1、研发课程资源系统性不够。在教学资源开发中,如教案、课件、习题集未编成系统序列,有较大的随意性。
2、缺乏对课题组成员的课堂教学行为的系统研究,跟踪性改进不够及时和系统。
五、今后工作方向
1、继续加强理论学习,并将理论应用于教学实践中,进一步加强主题研讨交流活动。
2、加强课题组成员阅读课互听互研活动,促进组内教师的业务成长。
3、继续坚持教学资源开发,并力争做到连续和系统性。
课题调研学生报告3
今天有幸在分院参加了这次课题培训,听取了两位教研员的课题研究分享,也聆听了专家对课题研究的指导意见,对学科课题研究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和理解。
美术教研员高英老师的分享,从各校实际情况、教材分析等方面入手,介绍了美术学科如何多角度地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让学生在日常学习中就能充分挖掘美育的功能。这对我们做课题研究有很大的借鉴意义。
学科教学不能局限在教材里,要充分挖掘教材内容与课外知识的勾连点,确保课堂教学内容丰富有意义,体现学科的工具性特点。以我校“开学第一课”工作为例,交流会上,李佳艳老师介绍了如何从开学第一课入手,给学生渗透历史学科素养,让学生明白学习历史并不只是了解历史事件和人物,而是要培养学生正确评价历史人物,通过对历史信息和史料的有效分析对事物发展进行正确判断,把学生从记住时间、地点的事实性教学,提升为形成时空观念的素养教学。邢浩老师把暑假参加清华高端培训学习的心得和物理学科相结合,宏观思考物理学科教学中物理观念、科学思维、实验探究、科学态度与责任之间的关系。需要在授课时候以多种方式,尽可能去体现本学科核心素养的要求。周欢老师发言的题目是“关注主题意义,落实核心素养”,从培养学生语言能力、学习能力、思维品质、文化意识的角度设计展示课的内容,教学力求以主题意义探究为引领,依托语篇,通过活动有机整合语言知识、语言技能、文化知识、学习策略,在提炼、整合、分析、比较、概括、评价语篇意义的过程中,学习语言,形成结构化知识,促进学生的认知建构与发展。彭缘硕老师的发言从自身感受和学生反馈谈起物理学科的核心能力培养,将自己对核心素养理念的不理解到充分认识的变化过程展示出来,提炼出理科核心素养的关键词:观念、思维、探究、责任,并以此为基础,设计好自己的一堂展示课。对于物理或理科,需要在继续强化知识的同时通过更多的实验与探究,提升学生们的科学观念,使他们形成思考一般问题的方法和能力,培养他们成为一个具有科学的世界观和责任观的合格公民。
学校做课题研究,不能假大空,必须依托学科教学实际情况,确保课题研究有效,内容落地,让学生在课堂上生成自我正确认知。课题研究是我们提升学科教学的重要抓手,重视课题研究方能保证学科教学有序前进。
课题调研学生报告4
一、问题的提出
我姓黄,让我来看看我排第几名“赵、钱、孙、李……”黄这个姓氏怎样排在那么后面,哼!我倒要看一看,按什么在排,于是我对姓氏的排行做了一份研究报告。
二、研究方法
1.翻书查看
2.上网寻找
3.询问身边人
三、资料整理
最开始记录,我国汉族姓氏的一本书是《百家姓》百家姓与三字经,千字文,并称“三百千”是中国古代幼儿的启蒙读物。该书每次四字读起来朗朗上口,便于学习和记忆。
据说百家姓这本书成于北宋初年,是一位姓钱的书生编著的,里面收录的姓氏有中国大部分的姓氏。
百家姓中的姓氏排列顺序并不是依据,当时的人口数量排列的,而是依据当时的政治地位,因为当时的作者生活的地区还是五代十国之一的吴越管辖,而当时的皇帝姓“赵”,“钱”是吴越国国王姓氏,“孙”是吴越国国王正妃的姓氏,而接下来的”周吴正王”四个姓都是开国国王的妻子姓氏。
而此刻还有一种百家姓叫新百家姓,新百家姓是按姓氏人口数量,从大到小进行排行,20xx年统计,王姓位居第一人口超过一个亿。
四、研究结论
1.百家姓是按当时的政治地位去排行的地位越高就在越前面。
2.新百家姓就是按姓氏人口去排行的。
课题调研学生报告5
1调研基本情况
调研时间:20xx年6―12月
调研地点:贵阳地区、铜仁地区、凯里地区及安顺地区部分高职高专院校
调研对象:上述高职高专院校的教师和学生
调研方法:问卷调查,实地访问
调研内容:贵阳地区、铜仁地区、凯里地区及安顺地区部分高职高专院校学生管理模式的现状及不足,优势及经验推广;贵州铜仁职业技术学院优秀文化管理班级的典型代表。
2调研情况分析
2.1问卷调研基本情况
(1)调研对象的基本情况:教师问卷调研情况,本次调研共发放教师问卷200份,收回153份,有效问卷116份。在教师问卷中,调研辅导员(宿舍管理人员)55人、班主任26人、专职团干2人、教师25人、系处室领导(学生科科长)5人、校领导3人;学生问卷调研情况,本次调研发放学生问卷500份,收回426份,有效问卷338份。调研普通学生63人、班干部146人、学生会干部37人、社团干部(事)31人、团干部20人、宿舍干部41人。通过对调研对象的分析,我们发现,本次调研对象定位明确,覆盖面广,本次调研的数据真实可靠,对于课题的研究具有指导意义和参考价值。
(2)问卷调研数据梳理。在对贵州高职院校学生管理模式现状的调研中,629%的教师受访者表示目前采用了制度管理模式,137%的教师受访者表示依靠自身的管理经验对学生进行管理,232%的教师受访者表示在以制度管理为基础,积极开发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的文化管理模式;887%的学生受访者认为学校管理是管理者个人的情绪、喜好管理,1065%的学生受访者认为学校管理是管理者个人经验的管理,3875%的`学生受访者认为学校的管理有严格的规章制度,3846%的学生受访者认为学校正在积极开发、建设文化管理模式。
在对贵州高职院校学生管理模式工作效果的调研中,分别有62%和775%的教师受访者表示对目前的学生管理工作效果不满意或非常不满意,占调查比例的6975%,分别有267%和431%的教师受访者表示对自身目前的学生管理工作效果感到满意或非常满意,仅占调查比例的3025%;分别有1005%和423%的学生受访者对目前的学校管理模式感到非常满意或满意,分别有4437%和325%的学生受访者对目前的学校管理模式感到不满意或非常不满意。
在对贵州高职院校学生文化管理模式认同度的调研中,543%的教师受访者表示认同学生文化管理模式,413%的教师受访者表示认同但不了解学生文化管理模式,仅有434%的教师受访者表示不了解不认同学生文化管理模式;8491%的学生受访者表示认同学生文化管理模式,有1509%的学生受访者表示不认同学生文化管理模式。
在对贵州高职院校学生文化管理模式优势的调研中,234%的教师受访者认为在高职院校推行文化管理是时代发展的趋势,23%的教师受访者认为文化管理是一种更高更合理的管理境界,221%的教师受访者认为文化管理以人为本,能够实现学生全面发展,232%的教师受访者认为文化管理能够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在对贵州高职院校学生最感兴趣的文化管理模式路径调研中,校园文化、班级文化、职业文化、社团文化、宿舍文化和网络文化等几种路径比较受到受访学生的青睐。
2.2实地走访情况
为了在问卷调研的基础上进一步对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进行深入的了解和分析,同时能够了解学生管理工作中比较成功的班级管理模式的具体开展情况,课题组成员专程赶到贵州铜仁职业技术学院,对该校特色班级进行实地考察。本次实地调研,一共研究了铜仁职业技术学院六个比较典型的班级,其中20xx级医学影像技术专业“智慧村”特色班级,该班的管理模式以普通村落管理模式为参考,打破以往的教师、班级干部管理的常规模式,由全体同学自发讨论,制定《智慧村公约》《智慧村村委工作职责》等班级管理文件,完全实行“村民”自治的管理模式,较大程度上提高了学生自主管理的积极性;20xx级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检验园”特色班级以“创新”作为学生文化管理的生命力,在班主任辅导员的带领下,学生自主制定了“一训、二强、三进、四有、五化”发展理念,着力培养和打造适应未来社会需求的创新型、合格型和全能型人才。除此之外,20xx级的“武陵卫生院”和“梵净山医院”两个特色班级打破了传统学生管理模式,以学生的职业文化、专业文化教育为切入点,模仿医院的管理模式和人员设置对学生进行定位和管理,使学生提前熟悉了临床实际工作岗位的相?p知识,提升了学生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在“武陵卫生院”和“梵净山医院”两个特色班级学生管理模式成功实践的基础上,xx职业技术学院在20xx年又创建了两个全新的特色班级:武陵康复中心和锦江济民卫生院,通过建设职业文化、班级文化、宿舍文化、网络文化和社团文化,对学生进行全新的文化管理,帮助学生成长成才。
3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通过本次调研,我们发现了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中存在一些问题,主要包括:首先,目前高职院校的学生管理还是以生硬的制度管理为主,以教师和学生干部的经验管理为辅,管理方式简单粗暴,不能够调动广大学生自主管理的积极性,不能够适应高职院校进一步发展和建设的需要,因此,对高职院校现有的学生管理模式进行改革和完善,将制度管理、人为管理逐步过渡到文化管理,是势在必行的;其次,贵州部分高职院校已经开始探索如何进行文化管理,但是由于贵州职业教育起步较晚,目前还没有建设出一条切实可行,并且具有推广价值的高职院校学生文化管理模式,我们将在此基础上,对高职院校学生文化管理工作的路径选择进行研究,希望能够在课题结题时提出一条可行的贵州高职院校学生文化管理模式建设路径;最后,在调研中我们发现贵州铜仁职业技术学院特色班级文化管理模式是比较成功的,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和研究意义,因此我们会在课题研究中加大对该校特色班级文化管理模式的研究,挖掘出其中具有共性的内容,进行推广和宣传。
课题调研学生报告6
(1)调查背景
20xx年10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将大学生纳入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试点范围的指导意见》,并于 20xx年4月发布了《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实施方案》,明确将大学生纳入城镇居民医疗保险。然而这项惠民政策在推行过程中"遇冷",出现叫好不叫座的现象。以安徽为例,大学生参保率虽然很高,但是绝大多数已参保的大学生,对相关程序、报销标准、规章制度不甚了解,对政策的了解基本上是"零",没能够利用政策切实保障自己的合法利益。
(2)调查意义
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这一群体医疗保险得到国家和社会的高度重视。我们要重视大学生医疗保险的发展,切实保障医疗保险政策的落实,"遇冷"问题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①能进一步完善大学生医保工作,使医保政策能够真正惠及到大学生,保障大学生的切身利益;也有利于减轻大学生家庭经济负担。②能推动未来大学生医疗保险制度的逐步完善。③大学生医保的顺利实施有利于进一步推动社会保障的发展水平。
(3)调查目的
本调查报告对合肥工业大学、安徽大学、合肥学院、安徽财经技术学院4所不同层次和研究领域的高校80名大学生的进行问卷调查从而进行数据分析。从现实生活中大学生对校医院医疗服务的满意度、大学生对医保的认识程度及支持度等方面,分析大学生对医保的认知现状,综合各方面分析合肥市大学生的医保现状和遇冷原因,从而提出一些建议,希望进一步完善大学生医保工作。
(4)调查时间。20xx年5月 4日 --20xx年5月 11 日。
(5)调查对象:合肥工业大学、安徽大学、合肥学院、安徽财经技术学院的80名大学生。
1 调研设计
(一)调研方法
问卷调查、实地考察、访谈法
(二)调研过程
(1)小组成员分工合作,开发问卷,着实调查,整理数据,分析结果;
(2)小组成员去校医院进行实地考察,观察校医院的医疗设施等;
(3)通过与校医院有关人员进行访谈了解情况及电话向医保经办人员了解相关政策;
(4)综合各方面,总结并写调查报告。
(三)调研实施
本次调查采用抽样调查,对合肥4所大学的80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发放数量不多,但具有一定的价值, 80份问卷全额回收,有效率很高,且获得一些非常有价值的数据。
(四)调研样本
合肥工业大学、安徽大学、合肥学院、安徽财经技术学院的共计80名大学生。
2 调研分析
(一)基本信息
我们发放了80份问卷调查,通过走访合肥工业大学、安徽大学、合肥学院、安徽财经技术学院4所不同层次和研究领域的高校,以匿名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合肥市大学生医保的具体落实情况、满意度、认知度等进行抽样调查。
此次被调查的对象有大一,大二,大三,大四,大多数同学对自己的身体状况基本满意。
(二)医保信息
(1)大学生参保比率
安徽省大学生总体参保比率较高达到 96%,但仍未达到100%。未参保的原因以"自己身体好,不需要"为主。
(2)大学生对医保的了解度
通过调查,在抽样调查的80人中仅有1人对大学生医保政策非常了解,部分了解为4人,了解一点点的为322,完全不了解的则为43人。 由于大部分同学在校期间都没有系统的学习过大学生医保的知识,了解度较低。且学习过这方面知识的同学基本多局限于公共管理、社会学等专业。
(3)大学生了解医保及参保的途径
根据调查显示,大部分的同学是通过学校宣传知道医疗保险,有18名同学是通过媒体宣传,还有2名同学通过其他途径了解医疗保险,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学校宣传起到很大的作用,这为我们今后宣传工作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许多人了解医保是通过学校,可知很多学生参保是因为学校的强硬政策,根据调查,我们得出有75%的同学是跟随学校参保的,有20%跟随家人参加了农村医疗保险,还有一些少数的同学是主动报名参保的。
(4)大学生最需要报销的医疗项目
大学生是一群特殊的群体,需要国家的关注,许多当代大学生对自己的身体状况基本满意,所以很多学生"大病没多少,小病一大堆",从图中可以看出大学生最需要医疗报销的是普通疾病医疗费,例如感冒、肠胃病等,其次是例如买药等,最后是重大疾病,这组数据给我们完善医疗保险提供了依据。
3 存在问题
(一)大学生层面
(1)大学生群体医疗保险意识不强
对医保制度认识模糊,重视不够。大学生对医疗保险了解不够,自身保险意识淡薄,风险意识较差,这与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的脱节可能存在一定的关系。
(2)学生对医疗保险的意义也并无真正的理解
对权利义务、合同条款更是知之甚少。当发生医疗费用支出时,由于未及时办理手续或手续不合规定,延误了理赔。
(3)自恃年轻身体好,不需要参加医疗保险
他们认为除了感冒基本上没有生过什么大病,尤其大三、大四的学生认为马上就会毕业,工作后会有职工医疗保险,所以对参加大学生医保兴致不高。
(二)高校层面
(1)责任主体的权力与义务不够明确,工作时效性不高
大学生医保实施对象是在校大学生,政策性强,涉及教育部门、社保部门、财政部门及各高校等多方管理主体。由于彼此没有隶属关系,在政策落实、费用报销、资金拨付等方面,行政手续繁杂,工作效率不高,阻碍了大学生医保工作的全面完善。
(2)长效机制不完善,工作阶段性明显
大学生医保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政府教育、财政、社保等部门的配合,更需要高校本身建立从上到下的医保工作体系。目前,多数院校还处于完成"任务"阶段,没有根据政策要求主动建立健全本校大学生医保工作体系,大学生医保工作的制度化、专业化有待探索。
(3)高校的大学生医保工作力度不够、途径有限、方法单一
大学生医保政策的落实靠的是高校思政工作者的努力,然而大分高校只是在新生入学时通过新生入学手册告知学生医保政策,但许多学生根本不会关注。高校医保工作者对大学生医保的流程、医保待遇、报销程序,宣传不够专业、详实。
(三)制度层面
(1)各地医疗保险制度缺乏统一性和公平性。
全国大学生被纳入城镇居民医疗保险范围,但是各地的大学生医疗保险政策并不完全一致,缺乏统一性和公平性。
(2)异地产生的医疗费用必须在学校所在地报销。
大部分地区的大学生,如果不在学校期间(比如实习、寒暑假、休学等情况)在学校所在地之外发生的医疗费用先由个人垫付,这对贫困家庭的大学生会带来很大的经济压力
(3)封顶线以上的费用缺乏保障。
由于封顶线的限制,大学生医疗保险只能解决基本的医疗费用,根本无力解决一些重病、大病的高额医疗费用。
(四)校医院层面
(1)校医院医疗设备,药品配置以及医疗环境不佳
高校的校医院普遍存在着医疗设施简单、陈旧,保障水平低、服务态度差等问题。校医院本应成为大学生医保工作推进的"前沿阵地",但自身条件的不足,使得学生的大病小病只能去校外大医院就诊,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大学生在校参保的信心。
(2)医务人员的业务水平不高
高校校医院的医务人员普遍没有较高的业务水平,诊断基本凭借经验,很多不常见的症状,不能及时诊断出病因。
(3)报销程序繁琐
大学生医保费用的发生具有不可确定性和报销过程的漫长性。多数高校实行人工审查、人工发放的报销模式,没有实行时报时销和联网结算,缺乏硬件投入和专业技术人员,导致医保报销效率低,患病学生无法及时享受到医保"福利"。
4 对策和建议
(一)完善多层次大学生医疗保障制度
(1)政府与高校联合保险公司设立合理新险种
政府或者学校应与商业保险公司合作,鼓励商业保险公司创设出适合大学生群体需求的新保险险种,弥补大学生医保最高限额以上费用的空白。但由于商业保险公司并不是公益机构,因此国家应出台相关的优惠政策给予支持。
(2)建立社会医疗救助基金
由政府出面,创设大学生医疗救助基金,由社会医疗保障机构每年从医疗统筹金中划出的一定比例资金与个人、单位或慈善机构捐助的资金组成医疗救助基金,并设定使用范围,实行专款专用,可以进行全省或全国统筹,由政府社保部门进行统一管理和支付。
(二)高校应加大宣传力度,让大学生真正了解医保制度
(1)利用印刷媒介和电子媒介促进宣传
政府可以将相关政策材料传达给校方,然后由校方制作医保手册并发放给学生,以便学生可以细细研读相关医保政策与报销流程。同时,学校应该充分利用网站资源,及时将医保的最新动态和注意事项放在校医院官网上,方便同学认知和了解。
(2)利用人身媒介促进宣传
高校是大学生参加医疗保险的服务平台,高校在组织和管理大学生参加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工作中的作用重大,直接关系到大学生参保的积极性,因此学校应该定期举办大学生医保宣讲会。
(三)国家加大医疗投入
(1)提高校医院的医疗水平
应该加大医疗投入,提高校医院的医疗水平和服务质量,从硬件和软件设施上促进校方医疗机构的改革,从而增强学生对校医院医疗水平的信心,解决大学生看病难的问题。
(2)实行全国电子联网结算的报销制度
医疗费用应由医院和社保机构直接关系而进行结算,学生并不参与到报销过程中。这样无论是否在异地,大学生只要凭借社保卡和身份证就可直接交付报销后个人负担的费用。
(四)加强高校、校医院、社保部门三方主体的合作与沟通,使其权责名相统一
在落实医保政策时,高校、校医院、社保部门的工作应该常态化、制度化,使得三方主体权责分明,相互配合。一方面,学校和社保部门应该充分注重校医院在落实医保政策中的重要作用;另一方面,在社保部门下增设专管大学生医保的部门,单独负责大学生医保的相关事宜。
(五)加快针对大学生医疗保险的法制建设
我国目前还没有针对大学生医疗保险的相关法律及及具体政策出台,而对某些细则的施行需要国家强制力的保障。因此,国家应该尽快制定针对大学生群体的学生医疗保障的法律法规,而不仅是从宏观上把握的指导意见,地方政府亦可以根据当地情况制定不同的报销比例、缴费标准、医保待遇等政策。
5 调研结果
我们从调查者给出的数据及意见总结出:大学生渴望保障全面,方便的医疗保障制度,但由于他们急病发生率低,对学校的制度的不了解,理赔过程复杂等多种原因造成大学生使用医保卡率十分低,因而必须制定相关政策的措施以保证大学生医疗保险制度的顺利实施。并且做好相关的宣传工作,进一步加强管理,提高服务意识,达到完善大学生医疗保障制度的目的,而我们大学生应加强主动性,更好地实现大学生医疗保险的价值.
课题调研学生报告7
一、课题基本情况
在9月我们生物组成员参加了课题“初中生物研究性学习方法的实践与探索”。为了真正探索出一套中学生物学科创新教学模式,在实施中认真学习创新教育理论,用课改理念指导实践。实践中坚持遵循课题研究原则,公开教学研究,用课改理念反思教学。用课改理念寻找策略,吸引学生自觉、自愿地投入到创新的学习活动中去。已初见成效,现将阶段研究工作总结如下:
二、研究方法
1、文献考察及网上研讨结合法: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搜集、考察等理论学习,获得强有力的理论支持;通过理论培训、网上研讨等形式沟通认识,分析提高。
2、调查分析法: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学情,确定实施进度,及时调整实施方法或步骤。完成了学生学习方法问卷调查情况与汇总,为本课题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3、资源归纳法:在实验或调查中要详细纪录,做好对照实验,要详细收集撰写论文时所要引用的数据和证据等,如原始资料和照片等,有什么发现,最好在当时就进行初步分析、归纳、整理。课题负责人应有意识地收集和保存好这些原始记录和资料。
4、经验总结法:坚持边探索、边研究、边总结、边修正、边引导等过程性研究,及时形成阶段性小结。
三、立项以来所做的的工作
1、加强理论学习,促教师教学理念的提升。
学习国内外创新教育理论以及现代教育学、心理学理论,坚持记读书笔记,写读后反思在追求自我、实现自我、超越自我中得到充实。组织课题组教师学习《中学生物学科各年级学生学业质量监控与评价指导意见》,结合《生物课程标准》生物七、八级教材解读培训活动,加强教师教学理念的提升。
2、确定子课题进行下一阶段的行动研究。
在调查问卷分析报告的基础上,课题组确定子课题安排下一阶段的行动研究。经过课题组成员集体研究,确定以下课题为本研究课题的子课题:
1、以创设问题情景开展有效教学为主题。
2、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提出有效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过程性学习方法、增加学生信息收集和处理能力。
4、以学生有效学习,教师有效教学为主题。
5、以探索有效教学模式或方式为主题。
6、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或成长为主题。
7、如何培养学生沟通能力与合作精神。
四、初步取得的成绩:
1、积极的学习兴趣是培养学生“研究性学习”方法的前提。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兴趣总是在一定的情景中产生的。因此在教学中应努力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氛围,让学生始终被这种气氛陶醉、感染、激励,由此而产生兴趣,主动积极的学习,提高教学质量。尤其是对初中生,创设质疑式情境并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能时刻引起学生的好奇心、注意力和求知欲,使学生的思维处在积极的活跃状态,乐于参与,积极开动脑筋,创造的灵感和顿悟不断产生,探索出解决各种问题的方法,这样不仅学到了知识,而且还提高了能力,促进教师对“研究性学习”方法的指导和训练。
2、采用多种手段,增强生物教学的趣味性,在趣味盎然的气氛中,更能促进教师落实教学设想。
一堂课的成功与否,学生的评判最有权威性,而灵活的教法则是成功与否的重要保证。老师在课堂里起着主导的作用,要设计好每一节课的教学目标、教学流程和教学方法等。采取灵活多变的教法,如启发式、诱导式、交流合作等方法,利用现代多媒体教学技术手段和学生实验,全面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在上完一节课后,还兴趣盎然,并积极地去回味和反思。
在生物学发展史上,有许多趣闻轶事。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内容的需要,适当穿插介绍一些生物学趣事,既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又加深了他们对所学知识的理解。通过讲解这些趣事,使学生对生物学产生浓厚的兴趣,更加激发起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使教学设想的落实更加有效。
3、挖掘教材中适合“研究性学习”的内容,开展课题研究。
教学过程中,必须贯彻“量力而行”的原则。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要“用”好教材,发挥好教材的特殊作用。开展本课题研究的前提必须要先研究教材,从中挖掘适合“研究性学习”的内容,这样才能保证课题有目的的开展。为此,实验学校的课题组教师在教学中边学习研究边实验边总结,采取“小步子”式的探索实验。
4、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有了明显的增加,自主学习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
有效的课堂教学给学生带来了更多的快乐,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效果有了明显的变化,他们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自主性合作学习。
五、课题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们课题组虽然做了大量的工作,在理论上进行了一些探索。但由于我们的科研能力有限,理论素养还有待提高,本课题研究的内容还有待进一步的深入挖掘,研究方法还有待进一步完善。
1、过程性资料保留的不够完善。大家重课堂教学,做了很多工作,但对过程性资料的搜集、整理不太及时。如对挖掘出来的“研究性学习”内容没有进行整理;录像课及图片等是个空白。
2、课题研究的进展不是很顺利。由于课题组教师工作任务重,参与研究的积极性未被充分调动;对本课题研究研究不够深入。致使课题研究只是蜻蜓点水式,有“动静”,无“涟漪”。
六、下一步研究的主要措施
1、积极发展教师的素质,推进课题研究的深度,在今后的课题研究中,我们通过不断的理论学习和课堂教学,营造良好的课题研究氛围,进行阶段性考评;平时做到多思考、多听课,多积累、多交流、多总结。在原有课题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不断深入进行课题研究,对课题研究状况进行回顾和反思,对在过去的课题研究中存在的不足进行分析,充分认识自己课题研究的意图,从而为课题研究的深入打下扎实的基础。
2、进一步加强直观教学,培养学习兴趣
在教学中,教师单从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语言直观上下工夫是远远不够的,要解决知识的抽象性与形象性的矛盾,内在规律和表象的矛盾,使学生学会由表及里,去粗取精的学习能力。还应充分应用多媒体教学,能增加教学容量,设计实际问题情景,重新组织教材知识结构网络,提高学生的应用知识能力。探索有效生物学课堂教学策略,一定要增加问题情景设计,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3、研究成果展示要及时
实验报告、论文、教学案例、教学故事、学生作品和经验总结等。通过探究,撰写一些有价值的关于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方面的论文和实验报告,并探索出适应新课程理念下新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同时通过探究,能初步使实验学校里的学生在浓厚的兴趣中认真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课题调研学生报告8
一、序言
责任是指有胜任能力的人在社会生活中应承受的负担以及对自己选择的不良行为所承担的后果。它指的是一种人与人之间的相互支持(依存) 的关系, 这种关系是客观存在的, 每一个胜任能力的人都具有责任并且不能回避和摆脱责任。
责任感是指个体对自己应承担的责任的认识、情感和行为。它是人才必备的素质, 是一个人创造精神的动力机制; 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道德基础, 和谐社会的一个道德基础就是每个成员都具有高度的责任感。
对于大学生而言, 他们正在成为一个有明确的认知和理智的行为注意力的责任主体, 他们已经到了全面承担人生责任的阶段,其责任可大致分为自我责任、家庭责任、职业责任、他人责任、集体责任和社会责任等六种责任。只有当作为社会未来栋梁的大学生充满责任感,能够主动承担自身肩负的责任时,我们的社会、国家、甚至人类才有希望。
二、社会现状
大学校园里有很多坚强而美好的心灵,他们积极努力,乐观向上,创办希望小学的李灵,勇救落水儿童的何东旭、陈及时、方招,众多高校志愿者队伍,他们是花儿,开在知识的殿堂里。但这只是一部分,或许还只是不多的部分,活在赞歌里,我们是无法成长的。需要看到,据相关调查显示,在当代我国重视责任感教育的人“只有30% 多一点,处在世界各国垫底的位置”,而责任感缺失的大学生大有人在。
12月10日,上海复旦大学18名大学生组团于11日3时到达黄山风景区游玩,12日下午因深山无路迷失方向,只好报警求救。12日22时许,武警黄山支队23名官兵赶往事发地点,经过11个小时搜救,于13日9时30分成功解救18名大学生。在救援中,一公安民警不幸牺牲。
这几天,这个新闻成为校园内最热的话题之一。事件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各人看法不一,这是一个意外,不能一口咬定学生就是罪魁祸首,但从决定出发开始,他们的确草率了,这样轻率上阵,或多或少体现了他们缺乏对自己、他人的责任感,而有些后果,是我们自己承担不了的。
不止这些,SARS 期间部分大学生目无纪律盲目离校、《辛酸父亲给儿子的一封信》、丛飞资助的大学生没有一个在他生病期间去探望、大学校园内频频发生大学生自杀事件、富二代开车撞人逃逸、我爸是李刚
现实摆在眼前,我们不得不再提大学生责任感这一陈旧却又时新的话题。 分析种种社会现象,我们认为,当代大学生责任感的现状具体表现如下: 自我责任感明显强化。
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已在逐渐正视并积极追求个人的价值尊严和利益需要, 其进取精神和成就欲望及自我责任明显强化。在升学、就业、爱情等重大问题上, 他们力争自己作出深思熟虑的选择,并为此负责。这较之传统的偏重依附和顺从而言, 无疑是巨大的进步。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将努力学习、不懈追求、珍爱生命、勇于负责等作为对自我负责的主要例证。
2.对家庭责任感日益强烈。
每个人从出生那天起, 就在家庭中与父母长辈以及家庭其他成员建立感情,并进而萌发出对家庭的责任感。特别是在升大学的激烈竞争中, 家长和家庭其他成员对他们呵护备至, 因此, 他们在希望报答父母养育之恩的同时, 产生出对家庭的强烈责任感。正如有些大学生所说:“父母很辛苦, 在高中阶段我学习的动力来自对父母的责任, 只有考上大学, 才对得起他们的养育之恩, 才不会辜负他们的期望。”大多数同学会主动承担或分担家庭责任。对未来家庭责任的承担方面, 大学生也有较为充分的心理准备。
3.在价值取向上表现为重自我价值,他人责任感多被忽略。
广泛地承担对他人的责任, 这是当代人必须具备的品质之一。大学生由于个人自主性的增强、个人自由度的扩大和个人自我意识的发展, 往往倾向于夸大个人与他人之间的对立和冲突, 而对个人和他人之间的相互依存、密切联系的认识却相对不足。因此, 在追求实现个人目标的过程中, 他们往往忽略甚至排斥他人的存在。不关心他人, 而且对他人的要求还十分苛刻。与此同时, 由于竞争加剧, 人际关系又受到了一定程度的磨损。特别是在复旦这样的名校,拿A、出国、直研,机会增多也使竞争更加激烈。人际关系利益化的倾向势必影响对他人责任的践履。
4. 集体责任感淡化。
对大学生而言, 集体主要指校、系、班集体以及大学生社团、宿舍等。就目前而言, 大学生对集体的认同率较低, 对自己所在的班集体非常热爱的风气并不浓。对于校、系、班开展的各种集体活动,能踊跃报名积极参加的并不多, 少数学生甚至对此毫无兴趣。虽然他们也承认要兼顾集体、个人利益, 但在内心深处更注重个人利益的实现和保障。有些大学生表面上关心集体, 但它是建立在一定外力强迫的基础之上的, 而不是完全出于内心的自觉自愿。
5. 在人生奋斗目标上重个人理想轻社会理想。
不可否认当代大学生是有理想的, 但大多仅限于实现个人价值的梦幻里, 而没有将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紧密联系起来。在人生的奋斗目标上,日益增强的个人意识逐步取代了整体意识和社会意识。大学生学习的很大动力在于将来的高收入、个人荣誉、社会地位或者父母期望,而少有考虑社会需要、国家需要。
三、原因分析
对于做得好的部分,我们不用多言,真正值得分析原因的,是我们存在的问题。造成以上体现问题的原因,我们主要从四个方面分析:
(一)社会原因
1.市场经济的负面效应(金钱万能的错误观念的丑陋风气) 市场经济的发展,给大学生的价值观注入了新的活力,激发了他们的进取意识和创造精神。然而,由于它是一种强调个体利益、凸显个体利益之间相互区别的经济,容易使人们产生一些个体本位、利己、金钱万能等不良观念。这些观念对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形成会产生极其不利的影响,容易使他们重视物质利益而忽视精神追求,使大学生不知不觉地取向自我价值,追求个人功利,而极少考虑社会责任和社会价值。
同时,当前迅速发展的报纸、杂志、广播、电视、互联网等等多媒体形式总是喜欢以某成功人士作励志材料,他们给年轻人塑造的楷模,很多是成功人士形象,那种能赚钱、发大财的人物形象,而很少用精神标准来衡量人的价值,从而使得当代大学生更注重于个人物质生活的发展而忽略了精神方面的要求,更遑论所谓的与他们丝毫不相干的社会责任感。
与此同时,社会上出现的某些消极腐朽现象如不正当竞争、偷税漏税等对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形成也产生极其不利的影响。面对社会丑恶现象和正气不足的社会现实,大学生的责任感缺失。
2.西方文化的冲击和影响。
一方面,随着对外开放的扩大和深入,西方的各种哲学思潮对当代大学生的影
响越来越大。然而,西方个人主义伦理思想家片面夸大了社会和他人对个人制约的“异己”力量,把“单纯利己”奉为评价人的行为是否道德的唯一标准,这种观念正好为道德判断能力较弱的青年大学生所接受。于是,在这部分学生心目中,出现了只要权利,不尽义务,为出人头地而学习的现象。一些大学生不加批判地吸收西方哲学思潮中的某些观点,片面宣扬“自我价值”、“自我选择”、“自我设计”、“自我实现”等等,崇尚自我价值取向成为当代部分大学生的主要特征。同时,外来文化和网络文化十分盛行,其中有不少都是具有浓重的个人主义、自由主义色彩的文学、影视作品,长期接触,难免也会产生严重的利己主义思想,忽略整体利益,这些不良影响都造成了大学生责任感缺失和淡漠。
3.严峻的就业压力和激烈的社会竞争
当前,我国的就业形势非常严峻。在沉重的就业压力下,大学生自顾不暇,过多地关注自我,缺乏归属感、安全感和社会认同感,淡化了对国家和社会的责任感。为了将来找份好工作,相当一部分学生从大一就开始参加各种社会团体以及考证和考研辅导班,与考研、找工作无关的课程和活动不闻不问,培养和增强社会责任感也就无从谈起。而激烈的社会竞争使得当代大学生的自我意识增强,讲求个人努力、个人拼搏,实现自我价值的观念较之以前更加强烈,更加重视个人价值而轻视社会价值。
(二)家庭教育的误区
1.独生子女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的大学生,大部分是独生子女,生活条件优越,“考上大学”是父母对孩子的唯一要求。为了考上大学,父母对子女过分溺爱,百般呵护,包办一切,不肯放手让子女去做必要的事情,使子女缺乏必要的社会适应能力以及自我服务和服务他人的能力。由于父母的遮风挡雨和保驾护航,他们认为自己得到的是应该得到的,自己做错了事情理所当然由父母承担责任,使得他们从小就缺乏承担责任的勇气,缺少为他人考虑和设想的理念和行为模式,无形中在自己与社会之间形成了一道屏障。
2、成绩的过分重视与强调
父母过分地重视考试成绩,对分数之外的事情都不用负责,这种畸形的家庭教育自然淡化了青少年学生的责任意识。这会使孩子的思想从小就产生了误区,认为成绩是万能的,而忽略了成绩之外精神方面的内涵,从而削弱了社会责任意识。
(三)学校教育存在偏差。
1、应试教育
学校教育片面尊崇“灌输”理论,一味的填鸭式学习使知识成为空洞的说教,而且应试教育的教学方法重知识学习传授,轻能力训练转化,不少高校把实用价值明显的科学技术和经济管理知识放在教育的首位,而忽视了人文精神教育,导致学生一味追求个人技能的提高,轻视道德品质和综合素质的培养,从而出现了责任意识文化的断层。
2、思想教育的不足
大学的德育教育存在形式主义的问题。当今的大学德育教育普遍存在着形式主义的问
题。中国高校德育教育常采用单一、空洞的方式,高调地给学生灌输“乌托邦”式的爱祖国、爱人民、爱社会主义等脱离学生生活实际的大责任,往往成为一种强迫形势使学生在学分压力下,机械地做出虚假的承诺和行为,演变成双重人格,忽视了本应承担且完全有能力承担的基础性责任。
4、沟通社交能力的有待提高
在社会与大学生沟通的环节上,也存在一定问题。在校学生与社会的直接沟通越来越少。随着我国国力的增强,高校的硬件设施日臻完善,学生的衣食住行问题都可以在学校里得到解决,所以,学生对校外社会的依赖程度大大降低了。同时,在校学生由于自身的阅历不足,他们所能参与的社会活动,无论是从种类上还是参与的时间上,都是十分有限的。只能从事家教之类的施展空间比较狭隘的工作,这些工作不能使同学们完全地认知这个社会,因而,也就不能树立起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四)大学生自身原因
1、“考大学是其唯一的责任”
当代大学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其直接目标就是考大学,“考上大学是其唯一的责任”,至于考上大学后要干什么并不十分明确。所以上了大学后,对这些没有很好地适应心理转变、没有明确进入社会角色的大学生来说,责任感常常只能是外在的东西。因此,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淡化与自身进入角色缓慢有很大关系。
2、个人自身的内在素质
个人原因是造成社会责任意识缺失的内因。应该肯定,大部分学生政治思想道德素质是好的,但由于自身所处的具体环境不同,受教育程度不同,造成个人认识的片面性和观念的偏颇性,使不少大学生往往从感性方面来认识社会现象和理解社会,容易被社会的邪恶和阴暗面所局限、所牵制,往往容易从个别的人和事出发去看待社会。认为真实的社会就是每个人只为自己打算,看不到人与人以及人与社会之间是互相依存、互相依赖、互相承担责任的关系,从而弱化了他们对他人、对社会的责任意识。
3、大学生活----转型期的适应
由于大学生的心理发展正处于一个非常重要的转变时期——“心理断乳期”,他们新的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学习、生活目标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心理上会产生一种空虚感,行为目标也就不明确。对那些没有很好适应心理转变、没有明确进入社会角色的大学生来说,社会责任感常常只是外在的东西。基于以上这些原因,使得部分大学生无法正确认识到社会赋予自身的历史使命,无法产生崇高而伟大的社会理想,缺乏履行社会责任感的强大动力。
四、我们的建议
面对当代大学生部分责任感弱化的现象, 强化工作已迫在眉睫。使现象得以改善,同样需要从社会、学校、家庭、自身多个方面努力。
1.发展社会主义民主, 创设比较自由的社会环境。
从某种程度上说,是现实的社会环境塑造了大学生。当整个社会都被功利主义充溢的时候,身为社会成员的大学生想要自己的付出被认可、有回报,也将不得不按着这样的路线走。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创设比较自由活泼的社会环境, 让大学生拥有较多的选择机会, 使他们的选择更符合他们的身心需要, 更有利于他们的全面发展, 才能使他们心情舒畅, 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以主人翁的姿态自觉自愿承担全面责任。这是一条漫长的道路,需要一代代人不懈努力。
2.完善评价机制, 提高教育质量, 实行素质教育。
在我国, 原来对大学的评估主要看各校的一系列“硬性”的量化指标, 但仅仅靠一系列可见的指标来评价学校的人才培养质量, 忽视了对学生品质的全面考察。“大学的本质要求它自身不能只是作为职业训练场所而存在, 还应该在培养具有较高道德水平的人方面发挥自己的责无旁贷的责任”。如果大学教给学生的只是单纯的知识和技能, 没有教会学生如何做人, 尤其是没有教给学生做一个对社会负责任的人, 那么这种教育就是不成功。所以我们应该对现行的一系列评价标准和方法进行必要的完善和补充“目前的大学评价度,, 具有社会参与的热情和努力, 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在确定评价内容时都将着重点放在大学构成的要素上, 真正的大学评价应该把评价内容的着重点放在大学的产出上, 即大学的社会成果上”。大学培养出来的学生不论将来从事何种职业, 不论在日后的社会实践、事业实践上积累多少经验与本领, 他一定要有相当的人文素质, 具有理性的批评态度; 具有社会参与的热情与能力, 具有高度的责任感。
3.家长转变观念, 形成良好家风。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后期以来的大学生大部分是独生子女, 生活条件优越, 父母对子女过分溺爱, 马卡连柯曾说“家里只有一个儿童, 他会立刻成为家庭的中心。父亲和母亲的关注完全集中在这个儿童身上, 往往超过了有益的范围。在这样的情况下, 父母的爱会突出地某种神经质的情形”。因此首先要家长转变观念, 帮助孩子树立起责任意识, 转变培养方式,形成良好的家风,培养孩子责任感的意识。家庭中的生活方式、生活习惯、道德规范和为人处事的原则等, 将影响大学生责任意识。
4.加强自身修养,主动学习承担。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过, 智育重在自学, 德育重在自治, 体育重在自强。由此可见, 大学生自觉地进行道德修养, 提高道德境界, 有利于提升其责任感。明确自己所扮演的社会角色,明确自己的责任,勤学好读,明理知义,关注时事,积极融入社会、参与社会实践责任心毕竟不是靠外界强迫,而要靠内心的动机增强的,只有当我们学会为自己的行为承担后果,我们才能不断提高自身的责任感。
五、结语
现在的大学生在某些方面缺乏责任感,这是我们不得不揭的伤疤,但更重要的不是去责怪,而是在批评中改进。要使大学生充满责任感,需要强调教育。但教育是一种积淀,所以责任感的提高还要经历漫长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各界不断探索并为之付出不懈的努力。也许有一天,成熟的我们会发现,其实责任不是负担,而是一种存在的价值感。带着负担上路,人生会痛苦,但是,把责任当作一种理想,为了理想奋斗,人生会很幸福,一代人为理想不断前行,人类则充满希望。
课题调研学生报告9
20xx年4月20日-21日在我校张校长的带领下,我和我校其他几位教师有幸参加了省教科所组织的全省教师关于课题研究方面为期2天的培训,我感觉受益匪浅。
首先由南京市教育教学研究室书记刘永和教授就《如何把教研、科研成果积极转化成教育行为》和《“教师教科研”的光荣与梦想》两个主题做了精彩的演讲。其中刘教授提到基层教师需要个人课题、微型课题,课题要有“小、巧、实、新”的特点;并对课题申报的一般方法进行了较为详细具体的指导和培训。最后刘教授还就如何从别人的优秀课题中学到对我们自己有用的东西进行了解析和示范。通过刘教授的培训,使我真正从思想上愿意认识到课题研究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我通过培训学习到了一些进行课题研究的具体的、实用的方法,对以前自己做过的一些课题也有了新的认识,我更加坚定了今后要认真做课题研究的信心。
然后由西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刘旭东教授主要对以下三个主题做了培训:
1、教育研究的特点和要素;
2、教育科学研究的常规方法介绍;
3、课题的科学实施流程与方法。其中刘教授提到的“教育研究必须为学校工作和教师自身的发展服务”、“要从学校和教师工作实际提出课题,开展研究”、“教育研究的目的是改善我们的教育行为”“教育研究要使教师成为研究者,感受到教育生活的幸福”等观点使我茅塞顿开,获益良多。紧接着由甘肃省第九届教育实践成果获奖者王俊莉校长用她自己的课题研究实践经验向我们说明了学会选题的重要性。
同时让我体会出当一个人真正从工作中体验到到乐趣时,工作就是一种享受,是一种幸福!而且只有当人享受工作的时候才更有创造性。所以我们既然已经选择了做教师,就应该做快乐的教师,做幸福的教师,做自己喜欢的教师。要用积极的心态感染学生,要用我们充满爱的心和眼睛去发现教育生活中微小的、闪光的、感动我们的东西。并把它及时捕捉下来,细加分析。最后由兰州市教科所教研员朱武兰老师跟大家分享她进行课题研究的一些体会。朱老师对教研课题如何选题,选题中应该注意的问题进行了详尽的解读,让我对课题有了一个新的认识,从惧怕研究课题到觉得研究课题是非常有意义的,从刚开始对课题的迷惑到现在对课题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脉络认识,使我对课题研究方面有了个更深层次的认识,对今后我们进行教研课题的研究、选题等有了很大的帮助,为我们以后研究课题提供了一个方向。
总之,通过本次培训使我在课题研究的认识方面有了极大的提高和改变。同时我还具体学习到了很多在今后做课题研究时有用的很多方法,如:教育科研的选题与论证、如何进行文献资料的查阅与综述、研究过程的设计与展开、教育研究的方法等。所以这次培训对我们今后的工作是一次极好的促进和指导。我希望今后能有更多这样的学习机会,以方便更多的一线老师更快地成长和进步!
【课题调研学生报告】相关文章:
课题调研学生报告11-12
课题调研报告11-08
课题调研报告15篇11-08
课题调研报告(15篇)11-08
课题调研报告格式范文01-14
高中课题研究调研报告01-24
研究生课题调研报告11-11
学生课题报告10-27
企业文化建设课题调研报告0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