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调研报告(通用11篇)
随着社会一步步向前发展,报告使用的频率越来越高,其在写作上具有一定的窍门。那么一般报告是怎么写的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粮食调研报告,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粮食调研报告 1
一、引言
粮食问题关乎国计民生,是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要基础。为深入了解xx地区粮食的生产、储存、流通和消费等情况,本次调研对该地区展开了全面调查,旨在分析现状、发现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为保障粮食安全提供参考依据。
二、调研方法
本次调研采用了多种方法相结合,包括问卷调查、实地访谈、数据收集与分析等。问卷调查覆盖了xx地区的农户、粮食加工企业、粮食经销商以及普通消费者等不同主体,共发放问卷xx份,回收有效问卷xx份。实地访谈则选取了具有代表性的粮食生产大户、仓储企业负责人和相关政府部门工作人员,深入了解粮食产业链各环节的实际情况。同时,收集了该地区近xx年的粮食生产、流通等相关数据进行分析。
三、调研结果
1. 粮食生产情况
种植面积与产量:近年来,xx地区粮食种植面积总体保持稳定,但不同品种间有一定变化。其中,xx的种植面积略有减少,而xx的种植面积有所增加。从产量来看,受气候条件和农业技术改进的影响,粮食总产量呈现xx趋势。例如,20xx由于干旱天气,xx产量下降了xx%,但通过推广节水灌溉技术和优良品种,xx产量有所提高。
生产主体:粮食生产主体以小农户为主,但种植大户和农业合作社的数量在逐渐增加。小农户由于土地规模有限,在农业机械化和现代化生产方面面临一定局限,而种植大户和合作社则更有条件采用先进的生产技术和设备,提高生产效率。然而,目前种植大户和合作社在发展过程中也遇到了诸如资金短缺、土地流转困难等问题。
2. 粮食储存情况
仓储设施:xx地区的粮食仓储设施包括国有粮库、民营仓储企业和农户自储等多种形式。国有粮库的仓储条件较好,配备了先进的通风、防潮、防虫等设备,但部分民营仓储企业和农户自储设施相对简陋,存在粮食损失的风险。例如,一些民营仓储企业的仓库密封性不好,在雨季容易导致粮食受潮发霉。
储存技术应用:在粮食储存技术的应用方面,先进的科学储粮技术在国有粮库和部分大型民营仓储企业得到了较好的推广,但在小农户中应用程度较低。小农户大多仍采用传统的晾晒和简易储存方法,粮食在储存过程中的损耗率较高,可达xx%左右。
3. 粮食流通情况
流通渠道:粮食流通渠道主要有收购商上门收购、粮食批发市场交易和通过粮食加工企业订单收购等。其中,收购商上门收购是小农户销售粮食的主要方式,但这种方式价格波动较大,农民收益不稳定。粮食批发市场在粮食流通中起到了集散的作用,但存在信息不对称、交易环节多等问题。而订单收购模式有利于稳定农民收入,但目前订单农业的发展还不够成熟,订单违约现象时有发生。
物流运输:粮食物流运输环节存在成本较高的问题。由于粮食具有量大、易损耗等特点,运输过程中的装卸、保鲜等都需要特殊处理,加上部分地区交通基础设施不完善,导致运输成本增加。这不仅影响了粮食企业的利润空间,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粮食价格。
4. 粮食消费情况
消费结构:xx地区居民的粮食消费结构发生了明显变化。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主食消费在粮食消费中的比重逐渐下降,而对加工食品、饲料用粮等的需求不断增加。例如,肉类、禽类等养殖业的发展带动了饲料用粮的快速增长,目前饲料用粮在粮食消费总量中的占比已达到xx%左右。
消费者购买行为:消费者在购买粮食时,越来越注重粮食的品质和安全。品牌意识逐渐增强,对绿色、有机粮食产品的需求呈上升趋势。但目前市场上粮食产品质量参差不齐,消费者在辨别优质粮食方面存在一定困难。
四、问题分析
1. 生产环节
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仍需加强,特别是灌溉和排水设施,以应对气候变化对粮食生产的影响。
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的衔接不够紧密,需要进一步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提高小农户的`生产经营能力。
农业科技推广力度不足,部分先进生产技术和优良品种未能得到广泛应用。
2. 储存环节
仓储设施建设不均衡,需要加大对民营仓储企业和农户储粮设施的改造和支持力度。
储粮技术培训和推广不够,应加强对农户科学储粮知识的普及,降低粮食储存损耗。
3. 流通环节
粮食流通市场秩序有待规范,要加强对收购商的监管,减少价格欺诈等行为。同时,完善粮食批发市场的信息平台建设,提高交易透明度。
优化粮食物流运输体系,加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投入,降低运输成本。发展冷链物流等先进运输技术,保障粮食质量。
4. 消费环节
加强粮食质量监管,建立健全粮食质量追溯体系,保障消费者购买到安全放心的粮食产品。
引导消费者正确认识粮食品质,加强对绿色、有机粮食产品认证标准的宣传,避免误导消费。
五、建议与对策
1. 生产方面
政府加大对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完善灌溉、排水、道路等设施,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鼓励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通过扶持种植大户、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带动小农户共同发展。同时,建立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网络,为小农户提供技术指导、农资供应、农机作业等服务。
加强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建设,与科研院校合作,开展科技下乡活动,加快先进生产技术和优良品种的推广应用。
2. 储存方面
出台政策支持民营仓储企业改善仓储条件,对农户储粮设施建设给予补贴。同时,建立仓储设施建设标准,加强对仓储设施的质量监管。
开展形式多样的储粮技术培训活动,如举办培训班、现场示范等,提高农户科学储粮水平。可以通过设立储粮技术咨询热线、建立线上储粮知识平台等方式,方便农户随时获取储粮知识。
3. 流通方面
加强粮食流通市场监管,建立严格的收购商准入制度,规范收购行为。完善粮食批发市场的信息发布、交易撮合、质量检测等功能,促进粮食流通的规范化和高效化。
统筹规划粮食物流运输网络,加大对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改善运输条件。鼓励发展粮食专业物流企业,推广应用先进的物流技术和设备,降低粮食物流成本。
4. 消费方面
强化粮食质量监管执法力度,加强对粮食生产、加工、流通等环节的质量抽检,严厉打击生产销售假冒伪劣粮食产品的行为。建立粮食质量追溯体系,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粮食从田间到餐桌的全程追溯。
加强粮食消费教育,通过媒体宣传、社区活动等方式,普及粮食质量安全知识和绿色消费理念,引导消费者理性购买粮食产品。
六、结论
通过本次对xx地区粮食情况的调研,我们深入了解了该地区粮食产业链各环节的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面临的挑战。保障粮食安全是一个系统性工程,需要政府、企业、农户和消费者共同努力。通过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加强粮食生产、储存、流通和消费等环节的管理和改进,可以提高粮食产业的整体效益,保障地区粮食安全,满足人民群众对粮食的需求。
粮食调研报告 2
一、调研背景
粮食作为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物质资料,其稳定供应和安全保障至关重要。随着全球人口增长、气候变化以及经济形势的变化,xx地区的粮食问题也面临着新的情况和挑战。为了全面了解xx地区粮食产业的发展现状,剖析其中存在的问题,本次调研对该地区粮食领域展开了深入调查。
二、调研范围与对象
本次调研范围涵盖了xx地区的主要粮食产区、粮食加工企业集中区、粮食交易市场以及部分居民社区。调研对象包括粮食生产者(农户、农业合作社)、粮食经营者(加工企业、经销商)、粮食仓储企业和消费者等相关利益群体。
三、调研内容与结果
1. 粮食生产现状
生产规模与布局:xx地区粮食生产呈现出一定的区域化特征。xx以种植xx为主,种植面积约占该地区粮食种植总面积的xx%,其产量也占据重要地位。xx则侧重于xx的生产,由于土壤和气候条件适宜,该地区的xx品质优良,在市场上具有一定的竞争优势。然而,从整体来看,部分偏远地区的粮食种植规模较小且分散,不利于规模化经营和机械化作业。
生产技术与投入:在农业生产技术方面,近年来xx地区积极推广现代化农业技术,如精准农业技术、无人机植保等在一些大型农场和合作社得到了应用。但对于大多数小农户来说,传统的耕作方式仍然占据主导地位。在生产投入上,种子、化肥、农药等农资价格呈逐年上涨趋势,增加了粮食生产成本。同时,农业机械化水平参差不齐,一些地区由于地形复杂或资金不足,农业机械的普及率较低,影响了粮食生产效率。
2. 粮食加工情况
加工企业规模与产能:xx地区拥有数量众多的粮食加工企业,其中小型加工企业占比较大。这些小型企业设备相对简陋,产能有限,主要从事初加工业务,如稻谷脱壳、小麦磨粉等。而大型粮食加工企业虽然数量较少,但它们拥有先进的加工设备和技术,具备较高的产能和产品附加值,能够生产出多种高品质的粮食深加工产品,如精制米面、方便食品等。
加工产品种类与质量:粮食加工产品种类日益丰富,除了传统的主食类产品外,休闲食品、保健食品等新型粮食加工产品也逐渐受到市场欢迎。然而,在产品质量方面,部分加工企业存在质量控制不严格的问题,特别是一些小型企业,由于生产工艺落后、检测设备不完善,导致产品质量不稳定,存在食品安全隐患。
3. 粮食仓储现状
仓储设施类型与分布:粮食仓储设施包括现代化的高大平房仓、筒仓以及传统的简易仓库等。国有粮食储备库多采用高大平房仓和筒仓,具备良好的防潮、防虫、通风等功能,能够有效保障粮食储存安全。但在一些乡镇和农村地区,仍存在大量简易仓库,这些仓库多为农户或小型粮食经销商自行建造,设施简陋,在储存过程中容易出现粮食霉变、虫害等问题。
仓储管理水平:现代化仓储企业在仓储管理方面较为规范,采用了信息化管理系统,对粮食的出入库、库存盘点、温湿度监测等环节进行严格管理。但对于一些小型仓储设施,仓储管理较为粗放,缺乏专业的管理人员和科学的管理方法,粮食损失率较高。
4. 粮食流通情况
流通渠道与模式:粮食流通渠道主要包括从生产者到收购商、再到加工企业或批发市场的传统流通模式,以及部分订单农业模式下的直接流通模式。在传统流通模式中,收购环节较多,信息传递不畅,导致农民在粮食销售中处于劣势地位,价格波动较大。订单农业模式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农民的收益,但由于订单合同不完善、违约成本低等问题,实施效果有待提高。
市场价格波动情况:粮食市场价格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国内外供求关系、政策调控、气候变化等。近年来,xx地区粮食价格波动较为频繁,尤其是一些小品种粮食价格波动幅度较大。价格的不稳定给粮食生产者、经营者和消费者都带来了一定的影响,增加了市场风险。
5. 粮食消费情况
消费结构变化: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观念的转变,粮食消费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居民对细粮的消费量相对稳定,但对粗粮、特色粮食等的需求逐渐增加。同时,粮食加工品在居民消费中的比重不断上升,如速冻水饺、方便面等方便食品受到消费者青睐,这对粮食加工企业的产品结构调整提出了新的要求。
消费者购买因素:消费者在购买粮食产品时,价格、质量、品牌和便利性是主要考虑因素。在质量方面,消费者对粮食的新鲜度、无农药残留等要求越来越高;品牌意识逐渐增强,知名品牌的`粮食产品更受消费者信赖;同时,购买的便利性也影响着消费者的选择,线上购物平台的发展为消费者购买粮食提供了新的途径,但也存在产品质量监管难度大等问题。
四、问题分析
1. 生产环节
农业生产区域布局有待优化,应进一步整合分散的种植区域,提高规模化经营水平。
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不完善,对小农户的技术服务不足,导致先进技术难以普及。同时,农资价格上涨增加了生产成本,压缩了农民的利润空间。
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不平衡,部分地区农业机械作业条件差,影响了粮食生产效率的提升。
2. 加工环节
粮食加工企业结构不合理,小型加工企业过多且技术落后,产品质量参差不齐,需要加强对这些企业的引导和扶持,促进产业升级。
粮食加工产品质量监管存在漏洞,相关部门对加工企业的质量抽检力度不够,缺乏完善的质量追溯体系,难以保障消费者权益。
3. 仓储环节
仓储设施建设和改造任务艰巨,需要加大对农村地区简易仓储设施的升级改造力度,提高粮食储存安全水平。
仓储管理人才匮乏,尤其是小型仓储企业和农户缺乏专业的仓储管理知识,需要加强人才培养和技术培训。
4. 流通环节
传统粮食流通模式弊端明显,需要创新流通模式,减少流通环节,提高流通效率。同时,完善订单农业合同条款,加强对违约行为的监管,保障农民和企业的合法权益。
粮食市场价格波动应对机制不完善,政府在价格调控方面的政策措施需要进一步优化,以降低市场风险。
5. 消费环节
粮食消费市场信息不对称,消费者对粮食产品的质量标准和营养价值了解不足,容易受到虚假宣传的影响。
线上粮食销售市场监管难度大,需要加强对网络销售平台的管理,规范线上销售行为,保障消费者购买到安全合格的粮食产品。
五、建议与对策
1. 生产环节
政府应制定科学合理的农业发展规划,引导粮食生产向优势产区集中,鼓励土地流转和规模化经营。同时,加大对偏远地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改善农业生产条件。
完善农业技术推广网络,加强对小农户的技术培训和指导,可以通过建立农业技术示范基地、开展田间学校等方式,提高农民对现代化农业技术的接受程度。此外,加强对农资市场的监管,稳定农资价格。
积极推进农业机械化发展,针对不同地形和种植模式,研发和推广适用的农业机械。对购买农业机械的农户和合作社给予补贴,提高农业机械的普及率。
2. 加工环节
加大对粮食加工企业的扶持力度,引导小型加工企业通过联合、重组等方式扩大规模,提升技术水平。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开发高附加值的粮食深加工产品,提高企业竞争力。
加强粮食加工产品质量监管,建立健全质量检测体系,增加对加工企业的抽检频次,对不合格产品依法进行处理。同时,建立粮食加工产品质量追溯平台,实现从原料采购到成品销售的全程追溯。
3. 仓储环节
政府出台相关政策,支持农村地区仓储设施改造项目,鼓励社会资本参与仓储设施建设。推广先进的仓储技术和设备,提高简易仓库的储存性能。
加强仓储管理人才培养,开展仓储管理培训课程和职业技能鉴定,提高仓储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同时,建立仓储管理咨询服务平台,为小型仓储企业和农户提供技术支持。
4. 流通环节
发展新型粮食流通模式,如建立粮食电商平台、发展农产品物流配送中心等,减少中间环节,实现生产者与消费者的直接对接。完善订单农业相关法律法规,明确合同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加强对订单履行情况的监督。
政府建立粮食市场价格监测预警机制,及时掌握价格动态。当价格出现大幅波动时,通过储备粮投放、进出口调节等手段进行调控,稳定粮食市场价格。
5. 消费环节
加强粮食消费知识宣传教育,通过媒体、社区活动等多种途径,向消费者普及粮食质量标准、营养价值等知识,引导消费者理性消费。同时,加强对粮食产品广告宣传的监管,防止虚假宣传误导消费者。
完善线上粮食销售监管制度,加强对网络销售平台的资质审核,要求平台建立严格的入驻商家审核机制和产品质量抽检制度。对违规销售行为进行严厉打击,保障线上粮食销售市场的健康发展。
六、总结
通过本次对xx地区粮食产业的全面调研,我们清晰地认识到该地区粮食产业在生产、加工、仓储、流通和消费等各个环节存在的问题和挑战。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政府、企业、农户和消费者共同参与,形成合力。通过实施一系列针对性的措施,可以促进xx地区粮食产业的健康发展,保障粮食安全,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粮食需求和对粮食质量的要求。
粮食调研报告 3
农户余粮增多,结构不尽合理,粮企肩负重任,根据xx省xx市的统一部署,xx开展了农户粮情调查,调查资料显示,农户余粮增多,品种结构不尽合理。
一、农户余粮增多
xx年末农户余粮xx万吨,其中小麦xx万吨,稻谷xx万吨,玉米xx万吨,xx年末余粮增xx吨,其中小麦xx万吨,稻谷xx万吨,玉米减少xx万吨。
二、品种结构不尽合理
xx年全年粮食产量xx万吨,其中小麦16万吨,稻谷xx万吨,玉米xx万吨,当年消费xx万吨,其中小麦xx万吨,稻谷xx万吨,玉米xx万吨,当年可差出粮食xx万吨,其中小麦xx万吨,稻谷xx万吨,玉米差入xx万吨。
三、原因:
(一)产量因素:
由于国家十分关心“三农”问题,实行了一系列惠农政策,加之农民科学种田,使粮食连年增产,xx年主要粮食产量比xx年增xx万吨,其中小麦增xx吨,稻谷增3万吨,玉米基本持平。
(二)消费因素:
1、农民的消费结构发生变化
⑴由于外出劳务人员逐年增多,在家种田的大多是老弱病残,对粮食的消费相对较小。
⑵xx是全国有名的长寿之乡,小富了的农民开始讲究营养搭配,多吃瓜果蔬菜已成为时尚,肉蛋食品也已搬上了老百姓的一日三餐。
2、饲料用粮减少
xx年牲猪上市量65万头左右,比正常年景的80万头以上减少了15万头,按每头猪耗用150公斤粮食计算就少了饲料用粮11万多吨。
3、种子用粮减少
由于科学种田,精耕细作,已不是过去的“一熟稻、一熟麦、一直种到胡子白”的粗放种植,绝大部分老百姓都是买优良品种,用以提高粮食单位面积产量,不再是一个品种连续使用若干年,造成品种的严重退化。
(三)流通因素
稻谷库存增多的主要原因,xx年受稻飞虱等虫害的危害较大,有数量没质量,品质下降,xx年稻谷市场又不十分景气,大米加工企业销往上海等大中城市的大米数量急剧减少,由于价格原因,谷贱伤农,农民不愿意把优质稻米低价卖出,待价而沽。
四、国有粮食企业肩负重任
粮食问题,上维国事宪政,下系黎民百姓,关乎国计民生,粮食工作,既为耕者谋利,又为食者造福,服务千家万户,我市xx年度国有粮食购销企业从农户收购的粮食xx万吨,其中小麦xx万吨,稻谷xx万吨,其中小麦占全社会小麦的94%,销售给农户的粮食xx万吨,其中小麦xx万吨,稻谷基本无销售。玉米xx万吨,销售份额只占了全社会粮食销售的,其中小麦29%,玉米22%,主渠道的地位受到严重挑战。
xx是养殖大市,按牲猪上市量80万头,家禽3000万羽计算,就需购进饲料必须的玉米20万吨。粮食人要在为xx经济社会持续发展中扮演重要角色,我们一方面要把农民兄弟的余粮收上来,一方面把农民兄弟必须的'粮食品种购回来,实行余缺调剂,满足需求,从而更好地为地方经济的全面腾飞,服务“三农”挑起“粮食人”的大梁。我们要抓住国家赋于的政策、资金、仓储等优势,利用xx火车站货运开通的便利,把山东、河南及东北的粮食货源组织回来,满足xx市场的需要,从而创造出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再塑粮食人的风采,再树粮食行业的新形象。
粮食调研报告 4
农户余粮增多,结构不尽合理,粮企肩负重任,根据省市粮食局的统一部署,xx开展了农户粮情调查,调查资料显示,农户余粮增多,品种结构不尽合理。
一、农户余粮增多
20xx年末农户余粮65.98万吨,其中小麦3.76万吨,稻谷57.50万吨,玉米1.42万吨,xx年末余粮增10.38吨,其中小麦0.16万吨,稻谷13.90万吨,玉米减少2.18万吨。
二、品种结构不尽合理
20xx年全年粮食产量68.87万吨,其中小麦16万吨,稻谷43.35万吨,玉米3.1万吨,当年消费42.63万吨,其中小麦6.73万吨,稻谷17.47万吨,玉米10.78万吨,当年可差出粮食26.34万吨,其中小麦9.27万吨,稻谷25.88万吨,玉米差入7.68万吨。
三、原因:
(一)产量因素:
由于国家十分关心“三农”问题,实行了一系列惠农政策,加之农民科学种田,使粮食连年增产,20xx年主要粮食量比20xx年增3.50万吨,其中小麦增1.50吨,稻谷增3万吨,玉米基本持平。
(二)消费因素:
1、农民的消费结构发生变化
⑴由于外出劳务人员逐年增多,在家种田的大多是老弱病残,对粮食的消费相对较小。
⑵xx是全国有名的长寿之乡,小富了的农民开始讲究营养搭配,多吃瓜果蔬菜已成为时尚,肉蛋食品也已搬上了老百姓的一日三餐。
2、饲料用粮减少
20xx年牲猪上市量65万头左右,比正常年景的80万头以上减少了15万头,按每头猪耗用150公斤粮食计算就少了饲料用粮11万多吨。
3、种子用粮减少
由于科学种田,精耕细作,已不是过去的“一熟稻、一熟麦、一直种到胡子白”的粗放种植,绝大部分老百姓都是买优良品种,用以提高粮食单位面积产量,不再是一个品种连续使用若干年,造成品种的严重退化。
(三)流通因素
稻谷库存增多的主要原因,xx年受稻飞虱等虫害的危害较大,有数量没质量,品质下降,xx年稻谷市场又不十分景气,大米加工企业销往上海等大中城市的大米数量急剧减少,由于价格原因,谷贱伤农,农民不愿意把优质稻米低价卖出,待价而沽。
四、国有粮食企业肩负重任
粮食问题,上维国事宪政,下系黎民百姓,关乎国计民生,粮食工作,既为耕者谋利,又为食者造福,服务千家万户,我市xx年度国有粮食购销企业从农户收购的粮食11.82万吨,其中小麦9.35万吨,稻谷2.46万吨,其中小麦占全社会小麦的94%,销售给农户的粮食20.9万吨,其中小麦2.42万吨,稻谷基本无销售。玉米1.36万吨,销售份额只占了全社会粮食销售的26.8%,其中小麦29%,玉米22%,主渠道的地位受到严重挑战。
xx是养殖大市,按牲猪上市量80万头,家禽3000万羽计算,就需购进饲料必须的`玉米20万吨。粮食人要在为xx经济社会持续发展中扮演重要角色,我们一方面要把农民兄弟的余粮收上来,一方面把农民兄弟必须的粮食品种购回来,余缺调剂,满足需求,从而更好地为地方经济的全面腾飞,服务“三农”挑起“粮食人”的大梁。我们要抓住国家赋于的政策、资金、仓储等优势,利用xx火车站货运开通的便利,把山东、河南及东北的粮食货源组织回来,满足xx市场的需要,从而创造出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再塑粮食人的风采,再树粮食行业的新形象。
粮食调研报告 5
一、国家储备库概况
xx库于二○xx年七月完成改制工作,组建了新的库领导班子,优化聘用了职工队伍。现有职工52人,有效仓容33500吨,库存粮食近xx万吨。近年来,该库在管理上突出一个“细”字,狠抓一个“严”字,追求一个“新”字,不因库小而自轻,不因量少而松劲。通过不断加强管理,确保了储备粮数量真实,质量良好,粮情稳定,储存安全,在滁州市乃至全省各市、县、区储备库储备粮管理工作评比中连续几年名列前茅。
二、主要做法
1、“两个考查”抓日常管理正规化
在日常管理中,xx库狠抓“考勤”、“考绩”两个考查,使日常管理逐步走上正规化轨道。在考勤中,为了严格执行上下班制度,每天上下班都由一名库领导值班,负责监督打卡和挂牌上岗,执行严格的请销假制度,未经批准外出的,坚决按早退和旷工进行处罚。在考绩中,每个星期由科室负责人对全科室同志的工作情况进行点评,并做出记录,每月各科室向库领导班子作一次汇报,库领导根据各科室对所属人员作出的评价,在职工大会上对好的同志提名表扬,对差的同志进行批评,奖勤罚懒,奖优罚劣,促进全员提高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xx库,我们看到,库容库貌整洁,员工统一着装,推行半军事化管理,全库气象为之一新。
2、“三个阶段”抓出入库管理规范化
在收购阶段,为了能够以最低的价格收到最好的粮食,xx库跑市场、找粮源、看行情,进行市场分析,建立市场价格预测体系,创新收购方式,做到“三结合”,即:全员分配任务与绩效奖励相结合;坐库收购与上门收购相结合;自主收购与委托收购相结合。制定出台《粮食收购纪律规定》,坚持“一条龙”收购程序,明确各岗位职责。在检验阶段,与化验室签订《粮食收购化验工作责任状》,安排专人扦样,并由科室负责人轮流值班监督扦样。在检验过程中进行二次编号,严格化验操作程序,明确奖惩措施,确保入库粮食化验结果的公正性、严肃性。在保管阶段,与保管员签订《粮食收保调责任书》,明确“收保调合一”责任,制定粮食入库奖惩措施。要求收购仓保管员对入库粮食逐包复检,发现问题有一包退一包。在此基础上,对收购入仓的粮食全部进行过筛除杂,确保收购的每笔粮食都符合储备粮的标准。
3、“四个方面”抓仓储管理精细化
在粮情检查方面,一是建立了主任、分管主任、仓储科长、防保人员的四级查粮责任制;二是每周三定期召开保管员例会,分析粮情变化情况,制定针对性措施,做出工作安排;三是每月不定期开展仓储管理综合性检查评比,对储粮安全和卫生进行查评,奖优罚劣。在科学保粮方面,积极探索新的科学储粮方法,确保粮食品质、降低保粮成本。这些新方法有:利用冬季低温的时机,开展分阶段机械通风,降低单位能耗;针对高大平仓冷心特性,实行压盖密闭粮面,用泡沫板隔热风道口,减缓外界环境对储粮的影响,实现仓内粮堆低温等等。通过采用这些新的方法,该库科学保粮率达到了100%。
在提高技能方面,加强对保、化人员进行业务技术培训,每年都要组织开展一到两次业务竞赛和岗位练兵活动。每年还要派出若干人员参加上级部门举办的保化人员培训班,仅20xx年就分四次派出五名保化人员参加省局举办的培训班,并全部获得高级职业资格证书。在xx库,我们看到,保管人员能够熟练报出所保管粮食的生产年份、入库时间、品种数量、质量参数等以及所在仓库的基本情况,做到粮情、库情“一口清”。在硬件建设方面,近年来,xx库不断加大对仓储管理的投入,先后投资20多万元购置了移动液压式装仓机、输送机,单管通风机组及测温电缆线,增加了内环流熏蒸管道。投资40余万元,对现有的仓房进行维修、改造通风槽等,提高了粮食储藏的稳定性,确保了储粮的安全。
4、“五个落实”抓安全管理常态化
保粮离不开安全、消防,安全、消防为保粮提供外在的保证。xx库把安全、消防工作当作长期的工作目标,长讲不倦,长抓不懈,努力做到防患于未然。在具体的工作上,做到了“五个落实”:一是组织落实。成立了由库主要领导任组长的安全消防领导小组、安全保卫领导小组、储粮安全领导小组。二是制度落实。建立了安保、消防、防火、用电、消防器材管理、化学危险品管理等一系列工作制度。三是硬件落实。配备了消防器材并开展定期的'检查和维修保养工作,保证器材的完好与正常使用。四是培训落实。每年都要对安全、消防人员进行相关知识与操作技能的培训,通过培训达到“三懂”、“三会”、“三能”。五是检查落实。主要有:自查、日查、周查、月查和不定期抽查等。通过五个落实,强化了安全、消防工作的管理,确保该库多年来安全无事故。
三、主要特点
1、以制度建设夯实基础。制度是管理的依据和保证。xx库在省、市颁布的储备粮管理办法及相关技术规范的基础上,结合自身实际,制定了相关的业务管理制度和 “考勤奖惩制度”等34项行政规章制度、职责,形成了行政管理和业务技术管理两大块管理措施,涵盖了所有岗位及日常工作环节。初步形成了工作有目标,管理有制度,检查有指标,奖惩有依据的管理模式。同时,随着工作的深入、经营的需要、政策的变化,及时对各项管理制度加以调整、更新、充实、完善,使管理制度更加完善,更加符合实际需要。
2、以检查评比落实制度。制度建设关键在于落实。xx库在管理中加强检查评比、奖惩兑现,有效促进了制度落实。xx库坚持采取定期不定期检查的方式,对各项工作开展评比,促进各项制度的执行和工作任务的落实。同时,为使检查不流于形式,真正起到督促和激励的作用,xx库还坚持把检查评比结果与奖惩相结合,把工作实绩和个人利益相挂钩,达到奖勤罚懒、奖优罚劣、鼓励先进、鞭策后进的目的,推动工作的更好开展。
3、以机制创新提升管理。在努力搞好管理制度建设和落实的同时,xx库还积极做好机制创新,建设和谐企业,促进全库的管理水平向更高的层次迈进。一是加强思想政治引导,唤醒职工自觉性,调动全员积极性,员工精神面貌、工作状态积极向上,企业充满活力。二是针对保管、防化、消防、安保等重要岗位,签订责任书,进一步明确目标、任务、责任、奖惩,并以此作为考核的依据,从而进一步增强了管理的有效性。三是实行民主管理,吸收普通员工参与管理工作,带动全库人员管理理念转变,促进了工作落实。
粮食调研报告 6
开展准低温储粮技术试验,促进储藏技术由传统向绿色生态型转变。绿色、环保、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人类发展的主要理念,随着消费结构升级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绿色、无公害食品的需求迅速增长,对作为食品和饲料重要原料的粮食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进而对粮油储藏技术也提出了更高要求。
一、绿色储粮技术概述
绿色储粮技术,即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指导,以储粮生态学为理论基础,在粮食储藏过程中,尽量少用或不用化学药剂,以调控储粮生态因子为主要手段,从而达到保护环境,避免储粮污染,确保储粮安全,使人们吃到新鲜营养可口无毒的放心粮的技术,主要包括低温或准低温、气调、非化学药剂防治储粮害虫技术。我国地域广阔,要根据不同储粮生态区域的气候特点,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绿色储粮技术。
二、开展稻谷准低温储粮技术试验
为适应居民口粮消费中大米比重增大的情况,市政府从开始增加稻谷储备数量,目前库存规模达几十万吨。
北京属于华北干热储粮生态区,为典型的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春秋短促。年平均气温10℃-12℃,1月平均气温-7℃至-4℃,7月平均气温25℃-26℃。极端最低气温-27.4℃,极端43.5℃。优质粳稻谷储藏品质变化快、保鲜困难、不易度夏,随着北京地区优质粳稻谷储存数量的不断增加,如何保持储存品质成为突出难题。因此,迫切需要深入研究稻谷在北京地区环境条件下的安全储存技术,指导北京市稻谷科学储存,确保稻谷在储存年限内品质良好。
(一)稻谷准低温储粮大规模生产性试验历时3年,取得成功
为解决北京地区稻谷度夏难题,市粮食局在北京储备粮库中因地制宜地组织开展稻谷准低温储藏的大规模生产试验。
对北京市房山粮贸总公司等4个储粮单位的9栋仓房,总量5万吨的黑龙江产粳稻谷进行了储备稻谷安全储存生产性试验。各承储单位根据北京地区的储粮生态特点,采用以准低温技术为主要手段的综合科学保管措施,确保了市储备稻谷安全储存三年目标的实现。
通过分析华北干热储粮生态区特点和影响储粮安全的生态因素,提出了针对北京地区的安全储粮优化方案,包括适合的储粮仓型及其性能要求以及适用的储粮技术。通过延长稻谷储存年限的生产性试验,探索出实现低成本、高效益、全年免药剂熏蒸保管的绿色储粮之路,为首都粮食宏观调控提供有利的技术支持。
(二)稻谷准低温安全储粮试验结果分析
1.北京地区稻谷储存的仓房条件
通过试验可以认为,适合北京地区稻谷安全储存的最佳仓型是保温隔热性能良好的高大平房仓。同时采用聚乙烯泡沫板封堵向阳面门窗,隔断环流熏蒸管道等仓房保温隔热措施,提高仓房的隔热性能。以此在冬季通过机械通风或自然通风降低粮堆温度,可以形成高大平房仓粮堆的巨大冷心。又因粮堆导热性不良,所以在整个度夏期间都可保持冷心。目前北京地区储存市储备稻谷的仓房全部采用高大平房仓。
2.控制粮堆表层粮温上升的措施
在北京地区的气候条件下,通过各种措施将高大平房仓仓温控制在26℃以下即具备了稻谷安全储藏的基础。北京北部地区承储单位充分利用储粮生态环境的优势,在不配备制冷设备的条件下,采取各种对策,合理控制仓温粮温,为稻谷安全度夏创造有利条件;平原地区承储单位采用机械制冷降低仓房上层粮温的方法则发挥了关键性作用。目前北京平原地区储存市储备稻谷的高大平房仓全部采用机械制冷方式降低仓温。
3.实现稻谷储存年限延长到三年的目标
以储粮生态理论为指导,以绿色储粮技术为主要手段,对试验高大平房仓保温隔热改造,并采用多种科学保粮措施,做好粮情监视和稻谷品质跟踪,延缓稻谷存储期间品质变化,使稻谷安全度夏,指标全部在宜存范围内,品质保持良好。目前北京市80%的储备稻谷储存年限由规定的二年延长到三年,为北京市的粮食安全提供了很好的决策支持。
(三)稻谷准低温安全储粮试验的主要技术创新点
1.制冷方式优化集成。根据四季气候特点和稻谷粮堆特性,北京平原地区稻谷准低温储藏技术在冬季利用自然低温作为冷源降低粮堆温度;夏季采用制冷空调机产生的冷量抵消仓房外部传入仓内粮堆上部空间的热量,从而控制粮堆表层粮温的上升。北京北部地区则利用昼夜温差采用风机排除空间积热,利用自然低温和多种降温方式的优化组合,低成本高效益实现稻谷常年准低温储藏。高大平房仓稻谷粮堆常年保持准低温状态,在整个存储期间,不使用化学药剂熏蒸,不在粮堆施药,稻谷储存品质良好。
2.稻谷仓房设施优化集成。北京地区稻谷准低温储藏技术选用高大平房仓作为准低温长期储存的仓型。通过在仓房房顶喷涂反光隔热涂料,将仓房门窗与通风道口全部用聚乙烯泡沫板进行密闭,隔断封堵环流内、外熏蒸管道的连接等多种方式进行仓房隔热改造,提高仓房的保温隔热性能,保持高大平房仓稻谷粮堆巨大容积的冷心。通过这些对仓房设施的优化集成,为北京地区实现稻谷准低温储藏提供了很好的仓房条件。
三、促进北京市储粮技术由传统向绿色生态型转变
(一)加大仓储设施投入,改善仓储条件
仓储设施建设得到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多年来本市不断加大投入,重点建设了一批新型房式仓房,1998年到十年间,新建仓房数量达到184.4万吨,各单位为新建仓房配套购入了各种仓储设备和检化验设备,大大改善了本市仓储设施条件,为粮油安全储存提供了良好的硬件条件。
新建仓房以隔热密闭性能良好、配套储粮设备先进、储粮新技术应用方便的高大平房仓为主,改变了过去房式仓比例偏低、多种仓型并存的仓型结构布局,使得房式仓占到了总仓容的76.3%。同时淘汰了大量隔热性能差、仓容小的落后仓型,包括土堤仓、钢板仓、简易仓等。
(二)积极开展非化学药剂防虫技术试验
在推广稻谷准低温储藏技术的同时,市粮食局还积极推进其它形式的非化学药剂防虫技术试验。
储粮害虫防治工作是粮食保管的难题之一,通常采用磷化氢熏蒸防治储粮害虫,并辅以敌敌畏、马拉硫磷、书虱灵等各种化学防虫剂。采用化学药剂防治储粮害虫,不仅威胁操作人员身体健康,而且污染环境,还在粮食中有化学药剂残留。而惰性粉颗粒上存在着大量的微孔,具有很强的吸收水分和蜡质能力。当储粮害虫接触到惰性粉颗粒后,这些颗粒吸收害虫体壁表层防水结构蜡质层上的蜡质,破坏害虫体壁保持水分蒸发的功能,导致害虫失水死亡。
平谷北杨桥、山东庄粮食收储库和西南郊粮食收储库分别在惰性粉防虫技术方面开展了试验。惰性粉一次施用,在粮食正常储存期内(2~5年)常年有效。相比“双低”储藏可节约费用,并减少或免除了化学药剂熏蒸,避免了药剂污染和残留,具有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三)化学药剂使用量逐年减少,粮食储存品质逐年提高
应用准低温储粮技术及其它非化学药剂害虫防治技术后,本市储粮单位化学药剂使用量逐年减少。初步估计,如果应用稻谷准低温储粮技术后将减少50%磷化铝用药量,全市稻谷熏蒸药剂每年减少约500kg磷化铝使用量。
多年来经过开展绿色储粮技术推广应用,特别是推广准低温储粮技术,有效延缓了储粮品质劣变,延长了储存年限,实现了粮食保质保鲜。比如,稻谷储存品质在未采用准低温储粮技术储存之前,两年后其储存品质判定指标脂肪酸值接近不宜存,而采用准低温储粮技术后,经过三年储存稻谷脂肪酸值仍在宜存范围内。准低温储藏技术在本市的全面推广,大大提升了本市粮食的宜存率,目前市储备粮已实现连续两年100%宜存率。
四、推广绿色储粮技术的社会效益
通过多种优化组合技术手段实现稻谷准低温储粮,所应用的各种技术对环境、粮食和操作人员而言均为绿色环保,避免了传统应用化学药剂对环境和粮食安全的污染。
(一)社会效益
1.保护自然环境。改变了传统利用化学药剂杀灭和控制储粮害虫和微生物的做法,减少了化学药剂对空气、水等自然环境的污染。在保障社会安全方面同样发挥了重要作用。
2.保护了人员健康。由于准低温技术本身是一种物理的杀虫和储藏技术,对于操作人员身体健康是安全的。该技术的应用替代了传统的化学技术,避免了化学药剂对施用人员身体健康的危害,改善了操作人员的健康水平。
3.增强了食品安全。有些化学药剂在粮食中有少量残留,对加工后成品粮的食用安全构成一定影响。随着人们食品安全意识的不断增强,对粮食在生产、储藏、运输、加工等各个环节采用技术提出了更加绿色环保的要求,准低温储粮技术符合人们这一要求,为放心粮油在储藏环节提供了重要保证。
(二)经济效益
稻谷准低温储存项目的实施,使稻谷储存年限由原来的2年延长至3年,降低了粮食轮换相关费用,节约了市财政每年用于粮食的费用补贴资金。
1.据初步测算:保管期限由2年延长至3年,则每年粮食轮换量就会相应减少17%,三年共计减少稻谷轮换数量22.95万吨,其中:6.8万吨,7.65万吨,8.5万吨。轮换数量减少相应地减少了轮换价差补贴和轮换费用补贴。
2.经测算:储备稻谷采用准低温储存三年时间共计节约财政费用补贴资金5700万元,其中:节约费用1700万元,节约费用1900万元,节约费用2100万元。
五、今后努力方向
(一)加强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培养高水平的科技应用和创新人才。各承储单位的粮油保管员和粮油质量检验员参差不齐,个别单位的粮油保管员和粮油质量检验员年龄结构偏大,中高级职称比例较低。这些是提高本市科技储粮水平的制约因素。
科技创新,人才为本,高素质储粮科技人才队伍是做好储粮科技工作的`基础和保证。坚持“以人为本”和“实事求是”的思想,在工资待遇、技术培养等方面向工作在仓储一线的人员倾斜,激发和吸引更多的科技创新人才投身于粮食科技创新事业。加强粮食科技人员的技术培训和技术交流活动,丰富业务知识,提高业务水平。积极引进优秀人才,优化人员结构,实施竞争激励机制,建设一支高水平的储粮科技人才队伍。
(二)继续改善仓储设施条件,适时提高粮油保管的费用标准。经过多年仓储设施建设,本市粮食仓储条件有了较大改善,承储单位仓储能力整体水平大幅提高。但本市承储单位电子信息化水平不高,仍有部分单位仓储设施设备陈旧,缺少正规的低温仓和准低温仓,同时粮油保管的补贴费用标准多年没有改变。良好的储粮设施硬件条件和恰当的保管补贴费用标准是做好粮食储藏工作的重要保障。要继续维护和更新仓储设施设备,调整优化仓房仓型布局结构,充分发挥各种仓房仓型优势,不断提升本市承储单位的电子信息化应用水平。
(三)继续开展北京地区粮油绿色储藏试验和新技术推广应用。进行准低温储藏,在仓房改造、制冷设备和隔热材料购置、制冷设备夏季运行电费等方面的费用较大,惰性粉杀虫剂的费用支出也比磷化氢熏蒸所需的药剂费用高。通过绿色储藏技术保管的粮食,由于在销售环节尚未体现出准低温储藏粮油的价值,承储单位没有从该技术的应用中直接受益,影响他们推广的积极性。
科技投入是科技创新的物质基础,为确保北京地区绿色储藏技术全面推广,应通过积极争取国家科技立项、财政支持、相关建设项目配套等途径获得国家对储粮科技的投入。各个粮食承储企业也应建立储粮技术应用投入制度和储粮技术专项资金。
环保、绿色、生态、节能是储粮科技发展的方向,稻谷准低温储粮技术在本市的成功应用符合储粮科技的发展方向。市粮食局将继续推广应用低成本、高效益的各类储粮新技术,促进市储粮科学技术的发展,提高本市绿色储粮技术应用水平。
粮食调研报告 7
一、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税收政策方面问题按照《关于粮食企业增值税征免问题的通知》,凡国有粮食购销企业销售粮食,暂一律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但事实上如果购货方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将少抵扣进项税额,所以多数购货企业要求粮食企业开具普通发票或不索取发票而有自己开具收购发票。
(二)粮食企业营销不规范,上门收购、现金交易,收购价格不稳定,税务部门无法准确掌握其经营情况,这就给国税部门税收征收管理带来了很大困难。
(三)收购发票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1、由于农产品收购发票是由收购者自行填开,地点不确定,涉及面广,虚开收购发票现象普遍存在。少进多开、低进高开,擅自提高购进价格或增加购进数量,甚至将运杂费、装卸费和一些无法取得发票的费用都计入收购价格之内,大大提高了农副产品的收购价格,造成收购发票金额超过了实际支付金额。
2、管理手段落后,由于收购发票使用量大,因此在确认收购对象时,只能一户一户的进行实地核查,在确认收购产品的单价、金额等方面,由于无法掌握相关信息,也就无法监督企业是否做到了账实相符、账账相符、账表相符,而这样做即浪费人力物力,又无法查出实际问题。
二、对粮食企业税收征管现状的几点建议
(一)取消国有粮食企业免税的税收政策,粮食经销企业销售差价小和进项税按收购价低扣的原因,所有经营粮食的增值税一般纳税人企业都是进项税额大于销项税额,认定国有粮食企业免税已无实际意义。
(二)加强对农副产品收购发票的日常管理
1、农副产品收购发票的发放必须从严。根据企业经营规模实行按月限量发放,验旧购新。
2、严格执行《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加强粮食收购发票管理问题的通知》规定:“凡从事粮食收购业务的企业,在与卖粮人进行粮款结算时,必须使用税务机关统一印制的粮食收购发票。不得以其他凭证代替粮食收购发票使用,或作为会计入账凭证。”对会计核算不健全的.企业,一律不得领用收购发票,由税务机关替开。严禁跨地区使用收购发票,既坚持属地管理的原则。
(三)加大对农副产品收购企业的纳税评估力度。一是要从收购渠道上严格把关。要坚持必须是从农业生产者手中直接收购的农业初级产品,方可开具收购发票;其余通过其他渠道收购的农产品一律不得使用收购发票;必须严格控制企业跨地区使用农产品收购发票,严格核查收购金额较大且同一销售者多次销售的情况。二是要从收购的数量及价格上进行核查。对于收购的数量,要通过实地查验核实库存数量与实际收购数量是否一致。三是要通过资金往来情况查找问题。农产品收购一般以现金支付为主要方式,对于企业的收购资金运动情况,可通过原始凭据和企业账目核实企业资金往来的真实性。
粮食调研报告 8
粮食产业化工作可以理解为粮食作为产业,使之向理想的状态发生质变的过程。粮食产业含盖了粮食的生产、收购、加工、销售的全过程。质变即大力培育龙头企业,促使做大做强;向产业链方向发展,实现产业化经营,通过“公司+基地+农户”、“订单收购”等形式,带动粮食、油料生产的专业化、集约化、规模化;增强企业的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培育知名品牌,实施品牌战略;服务“三农”,带动农民增收致富。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是我国继土地革命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之后农业发展的第三次飞跃,是农业生产方式又一次新的革命性变革,是农业经营体制的重大创新。粮食从一定意义上讲是特殊商品,粮食产业是安定天下的产业。积极推进产业化经营,对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提高农民收入、创新粮食流通方式,强化粮食企业经营等,都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一、产业化是粮食产业发展的根本出路
1、产业化是粮食产业现代化和粮食企业生存与发展的现实选择。人多地少、农业经营规模小是我国的基本国情。粮食产业化经营是以市场为导向,以提高效益为中心,以科技进步为手段,由龙头企业与千家万户建立多种形式的联合与合作,把粮食的.生产、加工、销售等环节连成一体,使分散经营的小农户组合成专业生产联合体和大规模的粮食生产基地。这种组织形式和经营机制,改变了单纯从事原料生产的地位,改善了现行的投入机制,可以使资本和先进技术、农艺措施、现代装备有机地融入粮食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有效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农民素质。同时产业化又是新形势下粮食企业生存与发展的现实选择。粮食市场化,主体多元化,经营多渠道,这是必然趋势。新的形势下,在粮食流通中继续发挥国有粮食企业的主渠道作用,这是中央一号文件充分肯定的。国有粮食企业要想发挥主渠道作用,首要的一条就是必须掌握充足的粮源,掌握粮源的最现实出路就是参与产业化经营,大力发展订单粮食。不然的话,就很难掌握粮源,粮食企业经营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生存与发展就会更加举步维艰。实践证明,产业化是实现粮食产业现代化的现实选择,为实现粮食专业化生产、区域化种植、集约化经营、企业化管理将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2、产业化是提高我国粮食产业国际、国内竞争力的有力措施。目前,农户是我国粮食生产最基本的微观基础,也是我国农业参与国际竞争的基本依靠力量。我国有2.2亿多农户,经营规模小,生产链条短,农产品销售手段落后,市场化程度低,难以适应加入世贸组织后所面临的两个市场的竞争。而发展产业化经营,可通过“公司+农户”、“批发市场+农户”等多种形式,把分散的农户与统一的市场联结起来,龙头企业提供信息,农户按照龙头企业要求进行生产,其产品质量和成本效益远远高于传统分散条件下生产的农产品,增强了农户进入市场的竞争能力。同时,龙头企业有了稳固的农户作基础,生产原料有保障,企业自身也会不断扩大规模,提高素质、效益和竞争力。
3、产业化是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产业化提高了粮食产业的专业化水平和技术水平,通过规模经营和多层次加工使农产品实现重复增值。特别是通过“公司、工厂+农户”、“专业协会+农户”、“股份合作”、“订单收购”等形式,使企业与农民之间形成了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经济利益共同体,在一体化经营体系内部进行利益互补,农民除了可以得到种植粮食的收入外,还可以分享流通和加工业的部分利润,从而增加了农民收入,提高了粮食的比较效益。
二、夯实产业化基础是粮食产业发展的重要前提。
近年来,我们xx的产业化经营工作,在全系统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下,其成效还是比较明显的。目前已拥有国家、省、市各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6家,拥有国家“放心粮油”、国家免检产品、江苏省著名商标、省名牌产品等省级以上品牌13个,市级名优产品5个,市级知名商标2个,全县优质粮食生产基地达30多万亩,连接农户近20万户,有力拉动了全县粮食经济的发展。应该讲,产业化经营的基础是好的,但我们并没有因此而满足,在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更好服务的基础上,我们应进一步夯实三个基础。
在服务上谋求突破。《粮食流通管理条例》颁布实施后,赋予了粮食行政部门对全社会粮食流通的管理职能,要求我们必须打破原有粮食系统的概念,在产业化经营的大舞台上,克服畏难情绪,主动介入对他们的引导和服务。一是加强信息的沟通与引导。不断搜集粮油市场行情,提高信息的前瞻性、综合性和准确性,建立完善的信息服务系统,运用形式多样的载体和现代化的传播方式,为全县产业化经营提供及时、有效的信息服务。二是加强与相关部门之间的联系与协调。积极深入基层,主动上门服务,宣传《粮食流通管理条例》,了解龙头企业和加工企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和实际需求,为企业的发展壮大出谋划策。及时了解并竭力帮助解决龙头企业发展中的存在问题,营造龙头企业发展的良好环境,为服务好社会主义新农村作出应有的贡献。
粮食调研报告 9
一、xx市粮油批发市场的现状
粮食批发市场是整个粮食市场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粮食生产者、经营者和消费者之间的一个“三通”,更是粮食宏观调控的一个重要载体。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xx市粮食市场日益发展起来,形成了一些初级粮食批发市场,这些市场的兴起为建立社会主义粮食市场经济体系奠定了一定基础。实践证明,这种粮食市场经济新机制,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过程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但作为统一市场体系还没有真正形成,还没有真正发挥其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举足轻重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二个个方面:
1、市场规模小,主要是一些外来米船自主采购批发,另外有一部分本地的粮食商贩的另售兼营批发。xx市是一个吃的稻麦不种,种的杂粮不吃的一个粮食差入地区,全市本地110多万人口吃粮,以及工业、饲料、种子等用粮食交易达30万吨。这与主要靠米船和一些小粮贩来经营粮食批发业务的现状极不协调。
2、没有一个专业的粮食批发市场市场。改革开放的九十年代,xx市曾在县城建设过一个粮食批发专业市场,当时也曾红火一阵,但因缺少资金继续投入,管理措施不到位等原因,渐显潇条,最后关门改作他用。
二、存在问题及原因
1、市场投资不能得到政策的支持。批发市场享受不到农发行贷款,在其他商业银行贷款还得银行存款抵押,所以就没有商品资金。这些对市场建设和交易的制约作用显而易见的。
2、外部环境与市场现状脱节。我国特有的国情、粮油商品的特殊地位与现有批发市场的普通“身份”之间形成了明显脱节,粮食说起来重要,做起来就不重要了。这种市场定位不准确的情况从客观上造成了现有批发市场缺乏对客户的组织、吸纳能力和约束能力,从而窒息了市场自身充分发展的能力。
3、市场发展不平衡,受地域、交通等客观条件制约,发展缓慢;市场服务功能不完善由于市场自身规模的限制,影响了按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组织交易活动的能力,市场的辐射力和吸引力没有充分发挥的余地。拍卖、协商买卖、组合成交、约定成交和代理成交的交易形式有名无实,实现市场发现价格、平抑价格的功能也只能是纸上谈兵。
4、市场法规建设滞后,全市还缺少粮食市场管理的专门规章,市场监管比较薄弱。没有统一管理、领导粮食市场的机构,不利于粮食统一市场体系的形成。粮食市场建设法律法规缺乏,不能给粮食市场的健康发展带来保证,使得那些曾经进入市场的客商纷纷“离场”,回归到粮食市场开放初期那种“四处开花”、“场外购销”的老路上去,许多一度很红火的批发市场冷落下来,场内交易量小,场外交易却十分红火。
三、对今后工作的建议
1、加大投入,加快市场基础设施升级改造和粮食物流设施建设,树立服务意识,完善服务功能要通过行业指导和政策扶持,使现有市场上水平、上档次,与不断扩大的交易需求和不断提升的服务要求相适应。进一步完善服务功能,提高服务质量,切实为进场交易的客户服务,实行信息、交易、结算、运输、交割、商务处理全流程服务。完善市场功能,增强辐射能力,积极探索产销直挂、连锁经营、配送、贸工农一体化经营等新的流通方式。还可以建立高效、灵活的调控机制,以利于政府调控下市场形成粮食价格机制的建立。
2、强化市场管理,规范交易行为加快市场建设,建立健全粮食市场交易规则,提供公开公正的交易场所,改善交易条件,克服目前粮食交易无章可循、零乱无序和有法不依的现象。依靠和配合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强化市场管理,管好、管住收购市场,严格实行粮食批发准入制度。
3、统筹兼顾,加强协调。粮食批发市场是物流、商流、资金流汇聚的场所,涉及到多部门、多行业,粮食行政管理部门要抓紧协调有关部门,加强政策的衔接与落实,及时研究制定和调整完善相关的实施意见,促进粮食批发市场的发展。政府要对符合国家规划和地方规划要求的粮食市场给予重点扶持,在市场基础设施建设、进场交易客户税费、物流运输等方面给予优惠政策。
4、不断创新交易方式,充分发挥其粮食集散、价格形成、信息提供、资金结算等功能。面向xx,服务江苏,辐射上海等华东地区。建设和完善现代信息网络,各批发市场之间要逐步实现计算机联网,沟通供求和价格信息,改变传统落后的贸易方式,建立全新的、科学的粮食经营运作体系。搞好现有市场物流、加工、配送等设施的填平补齐,使批发市场成为具有更高服务能力的粮食集散中心、价格形成中心、信息交换中心、购销活动服务中心。
粮食调研报告 10
二0xx年,我们紧密结合粮食工作实际,按照开展调研工作的要求,紧紧围绕粮食中心工作,认真组织调查研究,加大调研工作力度,共组织开展各类专题调研六次,拟写调研报告六篇,为领导决策提供了参考,较好地发挥了参谋助手作用,现将有关情况简要汇报如下:
一、领导高度重视
成立了调研工作领导小组,由副局长同志担任信息调研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相关股室股室长和基层企业法人代表为成员。在日常工作及管理中把此项工作作为重点工作来抓,做到了与其他工作一起部署、一起检查、一起总结。日常调研工作坚持做到了“四个一”,即每月通报一次信息调研工作开展和效果情况;每季度小结一次信息调研工作;每半年专题讨论研究一次信息调研工作;年终总结并表彰奖励一批在信息调研工作中工作突出的科室和个人.从而在机关全体干部中形成了抓好信息调研工作的共识,切实增强了做好这项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二、制定责任目标,严格考核奖惩
年初,根据上级下达的信息调研工作任务和我县粮食工作实际,制定了《信息调研工作目标管理责任制》,本着“千斤重担大家挑,人人肩上扛指标”的原则,把信息调研工作任务分解到科室和下属企业,落实到人。明确规定,各科室及每个下属企业每季度完成调研文章1篇。为将目标任务落到实处,制定了严格的信息调研工作责任制和奖惩制度,将信息调研完成情况作为年终评先评优的重要依据。为增强责任感,实行了信息调研“一票否决”制。年底对信息调研工作进行单独考核,并作为年度考核的一项重要内容计入总分。对圆满完成信息调研任务的科室和个人进行表彰,评选优秀稿件;完不成信息调研任务的,取消当年评先评优资格。
三、紧扣粮食系统实际,精心设置调研课题
科学地选择和确定调查研究的课题,不仅决定着调研方向和水平,同时也是科学决策和民主决策的基础。因此,我们立足粮食工作的大局,根据不同时期的工作需求,合理设置调研的主题和内容,提出具体的'实施要求和保证措施,为实施正确决策提供及时、高效的服务。首先,我们着眼新安粮食的长远发展,确定中长期调研规划。调查研究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正确处理好长远与当前、冷线与热线、超前与现实的关系,合理确定调研规划,最大限度地开发调研资源。其次,紧扣粮食发展重点,确定分年度调研主题。我们紧紧把握全县粮食发展工作的重点,合理确定年度调研主题。其中关于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招商引资、新农村建设、订单农业等一系列调研报告对现状认识深刻,对问题分析透彻,提出的对策建议针对性较强。
四、围绕中心工作,积极开展调研活动
在日常工作实践中,各科室人员积极深入基层,开展各种形式的调研活动,围绕热、难问题,开展对策性调研。进一步深化对新形势下工作规律和发展趋势的认识,并结合粮食工作实际,发现新问题,解决新情况,积极探索有效举措。先后围绕新农村建设、粮食种植结构调整等问题进行了深入调查,并提出了针对性、实效性的对策。组织人员深入农村,对影响农民种粮积极性、种粮收入的因素进行调查分析,形成了《农村种粮热不起来的原因》、《家庭户间存粮减少,粮食安全受到影响》、《当前粮食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等调研报告,为领导决策提供了重要参考。《河南省新安县粮食安全存在的问题》在《中国粮食经济》杂志发表,为领导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
五、调研工作计划
一要狠抓工作落实。加强对各单位开展信息调研工作的督查、考核力度,经常通报工作开展及效果情况,畅通信息网络。对完成工作任务好的单位及干部进行奖励,对不积极按照要求开展工作的,提出批评或由领导进行谈话,以进一步提高对信息调研工作的重视程度和工作力度。:
二是努力提高稿件质量。充分发挥基层联系点作用,加强实地调研工作;加强信息调研员队伍业务培训工作,切实提高他们的文字水平和综合素质;加强科室之间的协调,对一些好的素材及时组织有关人员集中采写,增强稿件的深度和时效性;建立信息调研质量分析制度,对每季度报送的调研文章质量通过与其他县优秀信息调研文章相比较,总结经验、查找问题,掌握调研文章撰写的基本规律。
三是强化制度建设,建立目标管理考核机制。结合工作实际,制定出加强调研工作的相关制度,进一步加强调研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建设,明确任务、时限和质量标准,做到责任、考核、奖惩相结合,充分发挥每位同志参与调研工作的积极性。
四是结合工作实际,建立调研成果转化机制。对较为成熟、有重要指导意义的调研成果,经过一定的程序,形成规范性的意见、文件下发实施;对一些有价值的观点、思路、建议和经验,要及时报送上级部门和有关领导,为领导的决策和指导工作提供依据;对一些暂时不能形成的具体规定和制度,但有助于提高认识、转变观念的成果和典型经验,转化为言论、理论文章等,通过各种媒体进行宣传。
粮食调研报告 11
国家为了稳定和发展粮食生产,保护农民种粮利益,从XX年起在部分粮食主产省实行粮食最低价收购政策,最低价粮拍卖随之产生。经过几年的实践证明,最低价粮收购政策对稳定和促进粮食生产,保护种粮农民利益,稳定粮食市场价格,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起了积极的作用。最低价粮拍卖为购粮客户提供了一个公开、公平、公正的交易平台。但是,最低价粮收购政策在执行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值得引起高度重视。
一、收购环节:收购质量难保证,收购费用较低。
托市收购(最低价收购)不同于一般的市场收购。托市收购是按照“有利于保护农民利益,有利于粮食安全储存,有利于监管,有利于粮食销售”的原则执行。有收购主体资格的企业在收购时必须公开收购价格,公开质量标准,不得压级压价,满足农民售余粮的要求,同时又要坚持质量标准。但近年随着托市政策的连续出台,农民的质量意识也逐渐淡薄,特别是联合收割机推广使用后,田间初步整晒,除杂基本上简化,给粮食管理工作增加了压力,带来了难度。
为方便农民售粮,XX年湖南大面积增加了委托收储库点和延伸库点,以益阳市为例,XX年收购库点比上年增加60%。托市粮作为临时性国家储备粮,有收购资格主体的企业,为了获得一笔可以维系企业生存的管理费用,在收购季节都想最大限度掌握粮源,从而对收购市场形成竞争态势。最低收购价预案启动后,稻谷最低收购价价格底数是固定的(1400元/吨),由于托市企业都敞开收购,掌握了粮源的个体粮商生意火爆,待价而沽,企业在收购环节实际支付的收购费用高于核定的50元/吨,无利润可谈。
二、储存环节:正常损耗无补贴,保管费用较低。
最低收购价收购粮食,粮权是国家的,托市收购企业无粮食经营权和所有权。企业托市收购赚的是国家50元/吨的收购费用和70元/吨的保管费用。粮食入库后由中储粮系统和农发行联合检查,质量、数量合格后才能验收入库。为争取微薄的保管费用补贴,企业自上至下都是高度重视库存管理工作,基本上都是严格按照有关管理办法来履行存储合同,以确保储粮的数量真实、质量完好、储存安全。但是粮食在储存过程中的正常损耗如水分减量、保管自然损耗等,得不到额外补偿,全部由企业负担。
再者,临时存储的最低价粮由国家组织拍卖,承储企业难保管1年以上。由于保管费是按实际保管月份拨付的,剔除粮食保管过程中的正常损耗、人员工资后,国家给的保管费用已所剩无几了。
三、拍卖出库环节
最低价粮食的销售是由国家有关部门根据市场情况择机销售,实行公开拍卖,单位核算,盈利上缴中央财政,差价亏损由中央财政负担。中国储备粮管理总公司作为卖方,采取现场和网上同时竞价的方式,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组织竞价销售。在拍卖出库过程中主要存在以下两个问题:
1、货款回笼缓慢,承储企业利息包袱重。《最低收购价粮食竞价销售交易细则》中明确规定,承储库必须凭《出库单》无条件执行出库计划,且对出库费作了严格的界定,否则将承担相应的责任。所以各粮食承储企业在出库时,必须按合同规定的时间、质量、品种、数量交货。但由国家组织粮食拍卖后的贷款回笼十分缓慢,平均在3个月以后,给承贷企业(即托市收购企业)形成了较大的利息差,企业难以承受。
2、最低价粮竞价拍卖中没有完全反映市场价格。主要是部分非国有企业存在恶意抬价、操控竞拍价格行为,使竞拍成交价高于起拍价中拍。湖南省益阳市非国有粮食经营、加工企业非常活跃,其中兰溪粮食市场是全国著名的米市。据调查摸底,益阳市现有各类非国有粮食经营、加工企业304家,其中兰溪市场有141家,占全市非国有粮食经营企业的46%。
XX年实行最低价粮拍卖以来,益阳市累计拍卖成交粮食数量38.34万吨,其中早籼稻34万吨,中晚籼稻4.34万吨。全市参加拍卖的非国有粮食经营企业达60余家,其中兰溪个体户有近50家,占83%。拍卖成交的38.34万吨粮食,被兰溪个体户拍走的粮食有25万吨,占拍卖成交总量的65.2%。
有人反映,兰溪片区141家非国有粮食经营企业,他们三四个一伙,五六个一群结成了许多个经济利益共同体,在粮食竞价交易过程中互相抬价,抢夺粮源,致使成交价高于起拍价20元/吨以上,有的甚至高于起拍价90元/吨。同等条件下,益阳的`粮食成交价要高出其他市(州)成交价30元/吨以上。由于成交价过高,粮食销售无利润可图,他们就想方设法找承储企业的岔子,使众多真正想拍卖粮食的大中型龙头加工企业“有苦难言”。
几点建议:
1、加强对最低收购价粮食的质量管理,明确损耗补偿标准
一是参照储备粮管理,推行最低收购价粮食的收购及代储资格认定工作。对不具备清粮设备、通风设备及保管条件的企业不认定其收购及代储资格,从源头上把关。
二是尽快制定相应的最低收购价粮食质量管理办法,健全制度,做到依法依规加强最低价粮食的质量管理。
三是建议在执行预案中明确最低收购价粮正常损耗标准和补偿办法,在粮食拍卖后给企业一次补偿到位。
2、建立和完善最低收购价粮多渠道销售机制
除现行集中统一拍卖,网上竞价拍卖销售方式外,建议国家开辟更多最低收购价粮畅通的销售渠道,并强化最低收购价粮销售措施。一是规定销区省储备粮的轮换等政策性用粮从产区最低价粮中调进。二是把储备轮换与最低价粮销售有机衔接起来,让适量的最低价粮转化为储备粮,以保持市场粮价不暴涨暴跌,在较为合理的价位上运行。
3、建立和完善最低价粮竞价交易协调机制
对有争议,有纠纷的交易及时进行协商处理,维护有序交易秩序。对那些恶意抬价,扰乱粮食市场的不法行为给予严厉打击。
【粮食调研报告】相关文章:
粮食调研报告11-09
粮食工作调研报告12-03
粮食调研报告范文05-15
粮食调研报告范文07-30
粮食调研报告20篇08-01
粮食统计调研报告范文11-15
粮食生产调研报告02-18
粮食工作调研报告15篇06-15
粮食工作调研报告(15篇)0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