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说课稿

时间:2024-07-23 07:58:35 地理说课稿 我要投稿

【优秀】高中地理说课稿15篇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编写说课稿是必不可少的,说课稿有助于提高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说课稿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高中地理说课稿,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优秀】高中地理说课稿15篇

高中地理说课稿1

  一、教材分析与处理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单元教材紧紧围绕大气环境与人类生存和发展关系这一主线,其中前两节主要介绍大气运动、气压带饿风带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本课是前两节的基础上,从生活实际需要出发,论述影响我国天气变化的几种常见的天气系统。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学会识读电视天气预报节目中常出现的简易天气图,听懂播放的天气形势预报。本课的学习还为后面气象灾害台风、寒潮等的学习提供理论基础。

  (二)学情分析

  学生对大气运动的原理已掌握,接触过各类天气现象,有一定的参与意识和探究欲望,但在认识需加以引导。

  (三)教材重点、难点的确定

  1、教学重点:对我国天气有重要影响的锋面天气;高压系统、低压系统的天气特征。

  2、教学难点:冷锋、暖锋与天气的关系;南北半球气旋与反气旋的气流状

  况和差异。

  3、教学重、难点确定的依据:

  确定锋面天气为本课重点之一是因为锋面系统是影响我国的主要天气系统。我国的降水和一些灾害性天气大都与锋面有联系。例如,我国北方夏季的暴雨,我国冬季爆发的寒潮以及北方冬、春季节的沙尘暴天气都是冷锋造成的天气现象。另外,掌握了冷、暖锋的形成以及与天气的关系可以“学以致用”,解释发生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一些常见的天气现象。例如“一场春雨一场暖”,“一场秋雨一场寒”。高压、低压系统的天气特征也是本课的重点。因为夏秋季节,我国东南沿海常出现的台风天气就是热带气旋强烈发展的表现,我国长江流域的伏旱天气以及北方秋季“秋高气爽”的好天气都是在高压系统的控制下形成的。

  把冷锋、暖锋与天气的关系确定为难点之一,原因有四。一是锋面对天气的影响比较抽象,二是要抓住冷、暖气团哪个为主动,三是锋面两侧的温度、湿度、气压、风等有明显差异,四是要懂得什么是过境前、过境时、过境后,它们分别被什么天气系统控制。本课难点之二是南北半球气旋与反气旋的气流状况与差异,造成这一难点的原因主要是难于长久性的记忆,容易将南北半球气旋与反气旋的水平气流旋转方向记错。

  二. 三维目标

  根据教学大纲要求及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认知能力,确定以下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记住影响我国天气的主要天气系统:锋面系统,低压系统,高压系统。理解锋面系统的分类,掌握它们对天气的影响。理解低压系统和高压系统的区别,记住它们对天气的影响。通过阅读冷锋、暖锋、低压、高压等各类图,提高学生阅读识图能力。通过阅读天气形势图,使学生学会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通过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通过独立思考和相互合作,在教师的指导下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3.情感态度欲价值观:

  激发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机,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提高地理审美情

  趣;通过阅读各类图形,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三. 教学方法和手段

  1、教学方法:本课主要采取读图分析法和对比法。本课的许多知识点容易混淆,例如,冷锋与暖锋的概念和形成的天气,气旋与反气旋的气流运动方向等。通过比较,可以让学生比较深刻地认识不同事物之间的异与同,区别与联系,可以深刻地把握各种事物的本质特征。本课几种常见的天气系统的形成过程及其对天气的影响比较抽象,而课本有许多的插图,所以可通过教师一系列的设问,来指导学生分析图表中的地理信息,变抽象为直观,更好地展示知识的内在联系和事物的空间分布,运动状态,以便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

  2、教学手段:在教学手段上,充分发挥多媒体课件的作用,把多媒体信息如文字、图象、声音等有机集成并显示在屏幕上,给学生以全新的视听感觉。

  四.学法指导

  1、让学生重视图文转化,进一步培养学生阅读地图的能力。本课文字简洁,图象丰富,色彩鲜艳,主题突出。学生学习过程中应紧密联系教材中的插图,将抽象、深奥的天气系统知识转化为直观的图象,弥补同学们感性认识的不足,并巩固理性知识。

  2、借助手势,帮助强化记忆。南、北半球气旋与反气旋水平气流运动方向的判别,是本课的难点之一,可指导学生借助手势,帮助强化记忆。

  五.教学程序

  (一)导入新课:(展示一段天气预报的画面)

  由今年初影响我国西南地区的冻雨危害实例导入新课。这样导入新课,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起他们的求知欲。

  (二)讲授新课:

  一. 锋面系统

  (利用多媒体播放锋面动画,通过教师一系列的提问,引导学生了解气团、冷暖气团,了解锋面的概念和类型)

  【通过这样设计,使学生从感官上接受概念并能运用以前的知识更好的理解念,为下面的知识做好铺垫】

  1 概念及类型:

  2 结构特点:暖气团在锋面上面,冷气团在锋面下面。

  (问:为什么暖气团总在锋面的上面?)

  【适时的提问,使学生的思维再度扩展,引出对学习过的知识的回忆,为接受新知识提供依据】

  3 天气特点:

  (问:①单一气团控制下天气特点?②一上一下两种不同性质气团会稳定存在吗?③气压、湿度、温度之间的关系?)

  (利用多媒体播放冷锋、暖锋与天气的动画,通过以下问题帮助学生学习冷、暖锋与天气的关系。)

  (问题:①冷、暖气团谁主动向对方移动?暖气团抬升情况如何? ②何为锋面过境时、过境前、过境后?提示学生根据锋面移动的方向来确定。 ③冷、暖锋面过境前,过境后分别在什么气团控制下,天气如何? ④冷、暖锋过境时天气如何? ⑤冷锋、暖锋降水都发生在锋面的哪一侧?它们又有何不同?)

  【结合动画的展示,设计5个问题,是依据学生的思维模式,由简入难,一步步的引导,启发学生,是他们通过自己亲身的`参与,以及通过同学之间的合作,获的知识、得出结论】

  教师讲解:我国降水和一些灾害性天气大都与锋面有联系。影响我国天气的锋面主要是冷锋,例如,我国北方夏季的暴雨,我国冬季爆发的寒潮,我国北方冬、春季节的大风和沙暴天气都是冷锋造成的天气现象。

  (设计表格,学生填写)

  【运用表格,一是为了增强课堂的直观性,二是由学生个体主动参与,完成知识的传授;三是把一些繁杂的文字进行简单的编辑,会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低压(气旋)系统和高压(反气旋)系统

  在学习该天气系统之前,先向学生简单介绍几种基本的气压类型。

  【在设计这个课题的时候,充分展示了学生生活中的实例,结合高一学生自身的特点,引导他们对生活中的天气变化现象加以分析――引用毛泽东的诗词“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增加地理课堂的文学性】

  1. 五种基本的气压类型

  (利用“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介绍五种基本的低气压,高压脊,低压槽)

  2 .低压(气旋)和高压(反气旋)系统的对比

  (强调:低压或气旋,高压或反气旋,分别是对同一个天气系统的不同描述。低压,高压是对天气系统气压状况的描述,气旋、反气旋是对天气系统气流状况的描述。)

  (利用多媒体播放“北半球低压系统的形成及其天气”动画,在学习了“大气的运动”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分析该天气系统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上的气流特征,以及天气特点。然后让学生用对比的方法分析“北半球高压系统的形成及其天气”)

  【在这里采用了比较分析方法,启发学生从低压、高压的气流特征入手,讨论分析二者所影响的天气特点,运用比较方法,更能使学生掌握高压、低压系统的天气情况,提高知识的掌握程度】

  (总结新课巩固练习)

  最后让学生通过完成活动环节的3小题,来检测学生对本节课的掌握情况。

  【这样设计既能检验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又能锻炼学生的个体,培养了学生的能力。】

  (布置作业)完成相应的练习

  板书设计

  2.5 常见的天气系统

  一、锋面系统

  1 概念:冷锋、暖锋

  2 结构特点:暖气团在锋面上面,冷气团在锋面下面。

  3天气特点:

  冷锋

  暖锋

  过境前

  过境时

  过境后

  降水位置

  锋后

  锋前

  例子

  二、低压(气旋)和高压(反气旋)系统

  1气压类型

  2 气旋与反气旋的天气特征

高中地理说课稿2

  一.说教材:

  教材简析:内容选自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三章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第一节农业的区位选择。

  课标要求:

  1、分析农业区位因素,举例说明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特点及其形成条件

  2、结合所学知识同,判断本地农业地域类型,并分析其形成条件

  内容地位与作用:

  本节教材以两种不同的农业景观图引入,提高了学生想了解为什么会这样,进而要求获取相关知识的兴趣。教材以文字的形式讲述了区位概念的两层含义,便于学生科学地理解概念。进而以图片的形式向学生展示影响农业区位选择的主要因素,清晰明了,这是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这一部分,教师应该给学生进一步讲解这些因素分别是如何影响农业生产的。通过P43的活动1和2,可以培养学生学会分析具体某一农业生产的主要影响因素有哪些,它们是如何影响的。通过活动3则很自然地引入到了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知识的讲解,案例1的设置,使学生了解环地中海地区农业因素的变化而带来的农业变迁,使学生掌握农业区位因素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这一知识点。接着通过文字讲述让学生知道什么是农业地域的概念,知道世界上有多种农业地域类型,通过案例2让学生学会分析澳大利亚混合农业的区位因素及其生产特点,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1.知识与技能:

  (1)、农业区位的含义;

  (2)、农业区位选择的主要因素;

  (3)、农业地域的概念、类型。

  2.过程与方法:

  (1)、根据景观图分析区域差异,得出农业区位的`影响因素;

  (2)、尝试从本地农业生产实际出发,发现问题、分析情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机,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重点:

  1、分析农业区位因素,举例说明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特点及其形成条件。

  2、结合所学知识,判断本地农业地域类型,并分析其形成条件。

  难点:结合所学知识,判断一地农业地域类型,并分析其形成条件。

  二.说教法:

  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

  多媒体电脑

  一课时

  三.说学法

  1.利用图文信息,提出知识性和能力性强的思考问题(新课导入)。

  2.通过师生共同探究,掌握地理知识、原理与规律(导学探索、新课讲授)。

  3.运用综合归纳的方法,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总结反馈)。

  四、说教学过程:

  1.新课导入

  用视频以及图片展示导入新课, 设计提问,为什么会出现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农业生产方式?

  ◆设计意图:直观地引入农业生产的区位差异,提高学生想了解为什么会这样,进而要求获取相关知识的兴趣。

  2.新课讲授

  A.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内容,了解农业区位的含义

  区位的含义不作为重点内容讲授,只要让学生知道区位的两层含义就可以了。

  ◆ 设计意图:教师引导阅读,培养学生自主阅读教材获得知识的能力。

  B.读图分析,了解并巩固应用农业区位因素

  要求学生分析教材图3.3,从而初步了解影响农业生产的因素都有哪些。在学生初步认识影响农业区位选择的因素之后,展示图片:思考分别是什么因素起了主要作用:

  ◆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读图思考的能力;培养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学以致用,分析各个地区发展农业的影响因素;通过图片分析,帮助学生巩固对农业区位因素的理解。

  C.通过活动,引出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并通过读图以及案例《环地中海地区农业的变迁》分析巩固

  通过课堂活动:P43活动3题,启示:除了自然因素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之外,还有哪些因素的影响。(社会经济因素)

  并分析图片分别体现哪些社会经济因素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最后通过案例分析巩固。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学习的能力。分别说明市场、交通、劳动力、机械和政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让学生切实地考虑,拓展学生思路。教师激发和维持学生学习动机、引导学生、帮助学生自主发现、探索知识,达到巩固所学知识,检验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

  D.分析教材,识别图片,理解农业地域

  阅读、分析教材,看图识别,研究案例《澳大利亚地混合农业生产》、思考问题、解决问题

  ◆设计意图:图片展示能清楚直观地说明问题,通过案例分析,了解澳大利亚的混合农业生产,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开拓学生思路。

  3.课堂小结:

  ◆设计意图:帮助学生回顾课堂、巩固所学知识。

  4. 反馈练习:

  ◆设计意图:知识与能力强化训练,巩固本课所学知识,提高应用能力。

高中地理说课稿3

  一、说教材

  《风沙地貌》选自人教版(20xx版)地理1第四章第一节《常见地貌类型》这一节中的第一个框题。本章内容属于继大气圈、水圈之后第三个重要的圈层——岩石圈,第一节认识常见的地貌类型是观察地貌的基础,风沙地貌这一框题主要介绍了风沙地貌的概念、分布地区及地貌类型,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也能够对不同的风沙地貌的特征及形成过程有初步认知。

  二、说学情

  在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已经通过学习和生活积累了一些相关知识,可以作为本节课的知识储备。但是高中阶段这部分知识更加细化,侧重分析,增加了难度,而且学生对于风沙地貌景观缺少直观认知,因此我会通过媒体展示和绘制示意图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

  高一的学生正处于思维转换的过渡时期,一是有活跃的思维,但缺乏对地理问题深层次的探究能力;二是具有一定的逻辑思维,但还不能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在教学的过程中,我会适当激发学生更多的思考,鼓励他们剖析现象产生的背后原因。

  三、说教学目标

  根据对教材的分析,我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1.能够认识风沙地貌的概念、次级地貌类型、分布区,理解风沙地貌形成原因。

  2.通过观察野外或户外地貌景观、观看视频、地貌模型和景观图等,提高对地貌类型的辨识能力。

  3.通过本节课学习,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合理描述和解释特定区域的地貌,将理论应用于生活实际。

  根据课标的分析以及教学目标的确立,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分别是了解风沙地貌成因及分布和掌握并能区分风沙地貌的主要特点。

  四、说教学重难点

  明确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就显而易见了:

  重点:风沙地貌成因及分布地区。

  难点:风沙地貌的主要特点。

  五、说教学方法

  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设置了谈话法、地图法、讨论法来进行教学。

  六、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我将采用媒体导入的方式。先播放纪录片《航拍中国》中的片段,同时提问学生,视频为我们展示了壮观的新疆魔鬼城,在感叹大自然鬼斧神工的同时,又有一个问题,魔鬼城是如何形成的?通过设问,激发学生对本节内容的学习兴趣,进而引入课程内容。

  环节二:新课讲授

  1.风沙地貌的概念

  我会引导阅读教材找出风沙地貌的相关概念。通过阅读教材,学生能够了解到,在干旱地区,以风力为主形成的各种地貌统称为风沙地貌。

  2.风沙地貌的分布地区

  接着我会引导学生根据风沙地貌的概念,试推测我国风沙地貌的主要分布地区。由于概念中提到了干旱地区,所以我国风沙地貌主要分布在西北地区。随后我会出示《风沙地貌分布》图,验证学生的推测,并加深印象。

  3.风沙地貌的分类

  这部分是本节课的重点知识,我会先介绍风沙地貌的分类,按其形态和成因一般分为风蚀地貌和风积地貌。

  (1)风蚀地貌

  我会通过多媒体展示风蚀柱、风蚀蘑菇景观照片,引导学生思考,风蚀地貌的形成原因。根据学生的知识经验,不难答出,风蚀地貌是地表沙粒在大风作用下冲击和摩擦岩石形成的地貌。

  我会适时补充讲解风蚀蘑菇的形成,先是突起的孤立岩石,因下部遭受较强烈的风沙侵蚀,从而形成上部宽大、下部窄小的蘑菇状。

  (2)风积地貌

  同样通过多媒体展示沙丘景观照片,引导学生思考,风积地貌的形成原因。风积地貌是由于被风搬运的物质,在某种条件下堆积形成的地貌。

  我会进一步追问,沙丘分为流动沙丘和固定沙丘,流动沙丘会产生哪些危害?最后得出流动沙丘会埋没房屋、道路、侵占农田、牧场。

  【注意事项】这里需要注意的是,为帮助学生理解风沙地貌特征,板书的绘制须与讲授配合同时进行,这样学生更容易理解记忆。

  环节三:巩固提高

  为巩固所学,我会将教材当中的活动题目《认识雅鲁藏布江中游河谷的风沙地貌》,在课堂上进行组织。先展示《西藏米林县丹娘沙丘景观及位置示意》图,同时展示丹娘沙丘相关资料,组织学生分组讨论丹娘沙丘的沙源地及形成原因。安排学生以地理小组为单位,讨论5分钟,并汇报讨论结果。

  我会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再进行总结。首先是沙源地:滥砍、滥伐、滥牧导致区域水土流失,泥沙汇入河谷;此处河谷变宽,流速减缓,泥沙堆积,形成沙洲和河漫滩;冬春季节降水少,河流水位低,沙滩和沙洲裸露,为沙丘的形成提供了沙源。

  形成原因:每年冬春季节,气候干旱多大风,大风经过地区植被稀少,加上经过江面,受阻挡较少,形成涡旋上升气流;气流携带沙洲和河滩上的沙粒,受江边山地地形阻挡,风速减缓,沙粒堆积于山坡日积月累形成沙丘。

  【设计意图】本次活动练习题目较为综合,知识框架较为复杂,适合用于学生之间合作探究。这样一方面能够让学生尝试发散思维,完善自身的知识框架;另一方面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

  环节四:小结作业

  在课程的结尾,我会和学生共同回顾本节课内容,加深记忆。

  此外,在课下,我计划让学生搜集雅丹地貌相关资料,在下节课分享交流。

高中地理说课稿4

各位评委老师:

  下午好!

  我是今天地理科目的xx号考生。我所说的课题是《中国可持续发展之路》。下面我主要从说教材、说教法学法、说教学流程等几个环节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是鲁教版必修三第二章第三节的内容。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学生已经在前面学习了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和原则的基础上,这为过渡到本课的学习起到了铺垫的作用。同时,学好本节课对教材后面两个单元的学习提供了基本的方法和思路,在本章中起着一个承前启后的作用。

  2、教学目标

  根据上述对教材的分析,鉴于新课程要求的学习和理解,又结合本阶段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和心理特征,我把本节的教学目标确定为以下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明确我国四大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的原因和具体措施。

  (2)过程与方法:根据有关资料,归纳我国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领悟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是中国的必然选择,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节内容,使学生树立形成可持续发展观念,增强关心和爱护环境的社会责任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3、教学的重难点

  通过对教学目标的分析,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确定本节的教学重难点为:

  重点:从中国国情出发,研究中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战略。

  难点:理解我国实施四大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的原因。

  二、说教法学法

  1、说教法及选择依据

  教无定法,应“以学定法”,这是新课程“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的体现。以此为出发点,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年龄特征,本节课主要采用以下教学方法:

  (1)小组合作学习:这种方式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意识,又能培养学生竞争意识,提高参与各种活动的积极性,促进全体学生的共同发展。

  (2)学案导学法:在学案上提出问题让学生采取自学的方式先解决一部分知识与能力问题,增强学生自己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

  (3)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符合教学内容要求的情境和提示新旧知识之间联系的线索,帮助学生构建当前所要学习的知识。

  (4)教师过渡:这是我在本节教学设计时采用的教法选择及其依据,课堂教学中“教”是一个方面,但教学矛盾的主要方面是学生的学。

  2、说学法指导

  学是中心,会学是目的。托夫勒有句名言:“未来的文盲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学习的人”,在这样的时代下,需要我们教师在教学中树立“学教并重,以学为本”的育人观,不仅教知识,更重要的是教方法,培养学生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本节课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渗透学法:

  (1)运用图表:培养学生从各种地理图像中获取地理信息的能力,在地理课中,图表是最重要的一种知识载体,在图表上可以获得很多地理信息。

  (2)学会合作探究:通过小组讨论、小组活动,培养学生的互动能力,使学生学会合作学习。使学生在探究性学习中,掌握比较,分析综合等科学的探究方法。

  总之,通过教法选择和学法指导,让学生在体验中感悟三维目标,在活动中归纳知识,在参与中培养能力,在合作中学会学习。

  (教师过渡:那么怎么把教法选择和学法指导具体得在教学过程中体现出来呢?接下去我将重点说说具体的教学程序安排)

  三、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主要是由导入新课、讲授新课、课堂练习、课堂小结、布置作业、板书设计几个环节构成。

  新课程所倡导的理念提出的教学是否有利于学生去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思维、求异思维,是否有利于调动学生自主探究问题的积极性。所以,在导入的环节中:我设计的是利用教材的问题“将来我们住在哪里”引发学生的思考,自然引出为了避免将来出现“住无所居”的现象,当务之急就是中国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自然过渡到本节课的学习。

  在讲解新课时,为了充分发挥学生的自学能力,我设计了本节课相应的导学案。导学案主要有两大板块组成,一是“中国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的必然性”,二是以表格的形式呈现四大战略的存在问题和相应措施,简单明了。导学案要填的内容都是教材中有的,这完全可以让学生用几分钟的时间来完成相关的填空,但在完成相关的填空后并不是就算是掌握了本节的内容,或者说只是掌握了一些面上的东西,我在教学这部分内容的`时候是这样来设计教学的:

  对于学案上的第一个问题“中国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的必然性”,让学生通过自主阅读教材从书上先找出问题的答案,并提问同学回答,当学生找出问题的答案并回答了以后,我会立刻追问,既然我国深受人口、资源、环境三大问题的困扰,那么你能就你的理解说说我们该怎么做吗?这里让学生自由发挥,一般学生都可以说出个大概,但由于学生掌握的地理专用术语不多,可能虽然意思表达了,但不那么的专业,这时老师可以帮助学生规范用语,只要经常性的给学生灌输这些地理专用术语,久而久之,学生在以后答主观题时就会自然地运用了。

  对于中国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的战略,我分两步走,第一步是讲中国在目前发展中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其实这也是目前世界上多数发展中国家所共同面临的问题,即人口问题、资源问题、环境问题,而中国存在的这些问题比其他很多问题要更为严重,然后我就这三个方面的问题作较细的分析,明确我国的发展问题的实质,及特殊性。第二步是学习对于存在的这些问题我们所应采取的相应措施,这本来是重点,也是难点,但通过上面的详细分析,共同讨论,很多知识学生已经具有,所以这里我是主要让学生分小组进行交流讨论后,进行归纳总结,对他们说的不全面的,语言表达不够准确的我再进行点拨规范。

  新课结束后请一同学做小结,我适时地加以引导、提示,并用多媒体将知识系统化、条理化(演示知识结构即板书内容)。

  最后针对学生课堂学习情况,有针对性地布置适量课下作业,巩固本节所学知识。总之,在整个教学中努力让学生感受、理解知识的产生和发展过程,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思维,重视培养学生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在教学中以灵活的教学形式吸引学生。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从感性认识出发,拓展思维,通过讨论解决问题,获得理性知识。

  以上就是我的说课内容,谢谢各位评委老师!

高中地理说课稿5

各位评委老师:

  下午好!

  现在开始我的说课,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口迁移的空间形式。

  根据新课标的理念,对于本节课,我将以教什么、怎样教、为什么这样教为思路,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等几个方面加以说明。

  一、说教材

  【过渡句】教材分析是上好一堂课的前提条件,在正式内容开始之前,我要先谈一谈对教材的理解。

  《人口的迁移》是中图版必修二第一章第二节的内容,本章是人文地理的开篇,也是自然到人文内容的过渡,从人地关系角度讲述有关人口地理学的基础知识,为下一章城市的内容做铺垫。本章第一节中《人口增长的模式及地区分布》主要讲述人口的自然增长,实际上,由《人口的迁移》引起的人口机械增长也能引起人口数量的变化,同时也改变着迁入地和迁出地人口的分布状况,为进一步探究第三节《环境承载力和合理人口容量》提供了条件。因此本节内容在本章中也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说学情

  【过渡句】合理把握学情是上好一堂课的基础,本次课所面对的学生群体具有以下特点:

  “人口迁移”这一概念是初中地理课程中没有出现的新专业术语,高中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能分辨“人口迁移与人口流动”,目的是要使学生对这个问题有比较深层次的理解。

  有关国际、国内人口迁移会涉及一些历史知识,学生具有一定的知识储备,但大部分学生对这个问题的认识只是在表面现象上,没有深入分析这个问题产生的原因。对于知识面不够广、学习基础较薄弱的学生来说,是有一定难度的。因此,教学中涉及了一些探究活动,让学生能够乐于参与课堂教学,并从中达到学习目标。

  三、说教学目标

  【过渡句】根据新课程标准、教材特点、学生实际,我确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1、知道人口迁移的概念、主要类型;利用资料或图表,分析说明某地区或某时期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

  2、通过多媒体辅助教学,从现实生活和历史资料分析人口迁移的概念及其原因,增强地理信息的提取和表达能力;利用比较法理解不同范围、不同历史时期人口迁移具有不同的特点,形成一定的地理思维。

  3、理解人口迁移是人类活动经常的一种现象,它客观上促进了民族的融合、经济的发展,形成正确的人口观和环境观。

  四、说教学重难点

  【过渡句】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储备和知识点本身的难易程度,学生很难建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这也确定了本节课的重点、难点为:

  重点:国际人口迁移和国内人口迁移流向、原因和特点。

  难点:国际人口迁移和国内人口迁移流向、原因和特点。

  五、说教学方法

  【过渡句】为了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顺利达成教学目标,我主要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地图法、比较法、小组讨论法。

  六、说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首先是导入环节,我将采用名人名言的方式进行导入。我会在PPT上出示布洛赫《希望原理》中的话“对更好生活的向往是人类历史发展的首要驱动力”,提问学生:你对这句话是怎样理解的?在这种驱动力的作用下会产生什么现象?由此引出课题——人口的迁移。

  【设计意图】结合名人名言,引导学生思考其话中的含义,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本课教学做好准备。

  环节二:新课教学

  1、人口迁移的概念

  新课标指出,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体,这样教学理念也将贯穿我的`课堂始终。

  因此在讲解人口迁移的概念时,我会先出示三则案例:案例一——我国大学生出国攻读硕士、博士学位;案例二——伊拉克难民到叙利亚避难;案例三——老王由于工作调动从老家搬到杭州生活。引导学生思考:这些案例有什么共同点?你能概括什么是人口迁移吗?学生能够快速发现案例的共同点,但对于人口迁移的准确概念不一定能表达全面,最终我会结合学生的回答进行总结:案例当中人们都出现了改变居住地的行为,有些移动距离比较远,有些时间比较长。人们出于某种目的,移动到一定距离之外,改变其定居地的行为,类似于这种行为便是人口迁移。同时,我还会给学生强调:关于人口迁移要把握三个要素,分别是:

  (1)产生空间位移——必须超越一定的行政界线;

  (2)居住地变更;

  (3)时间限度:一般有一年以上。

  为了及时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巩固大家对这一概念的认识,我会立即出示图片。学生结合图片,思考:人口从A1到B1、C1到A2是人口迁移吗?A2到A1、C1到C2呢?为什么?同学们可以同桌之间相互交流,结合人口迁移的概念进行判断,在此过程中锻炼了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

  在这个讨论过程中,我会适当渗透关于“人口迁移分类”的讲解,因为这一知识点较为简单,通过老师讲授的方式,可以节省时间,保证授课进度,准确地为学生传递知识,并由此顺利过渡到本课重点内容的讲解。

  2、国际人口迁移

  我会出示图片“世界历史上的人口迁移图”和案例:二战前15—19世纪的国际人口迁移,提出问题:

  (1)新大陆发现后,世界大规模的人口迁移路线主要有哪三条?为什么会形成这样的人口迁移线路?(2)当今世界人口的主要迁出地有哪些?主要迁入地有哪些?

  【设计意图】

  这一环节的设置主要是为了锻炼学生阅读地图、从地图和资料中获取地理信息并表达地理信息的能力。

  在学生把握了国际人口迁移的基本路线后,我将继续给出资料:“受联合国难民署关注的难民数字”、“加拿大引进人才的政策”,让学生尝试概括出当今世界人口迁移的主要特点。这一知识的综合性较强,需要学生结合当今世界的政治背景等知识进行分析,为了达到更好地学习效果,我会安排学生以小组讨论的形式进行,前后4人进行讨论,选派一名代表记录小组讨论情况,并进行发言,时间8分钟。由此分析出当今世界人口迁移的主要特点表现为:

  (1)外籍工人(劳务输出)逐渐成为国际人口迁移的主要形式;

  (2)国际难民数量增加,人口迁移的持续时间长;

  (3)发展中国家优秀人才移民;

  (4)人口流向发生变化:欧洲由人口净迁出区变成人口净迁入区,拉丁美洲由人口净迁入区变成净迁出区。

  3、国内人口迁移

  了解了国际人口迁移的路线、特点和原因之后,学生已经有了人口迁移的基本思路,因此对于国内人口迁移的学习,我会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首先我会在PPT上呈现三幅图:

  图一:清代至新中国成立前的国内人口迁移;

  图二:新中国成立后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人口迁移;

  图三:20世纪80年代中期人口迁移。然后将学生分为三大组,组内自由讨论每一时期的人口迁移迁出地和迁入地、迁移的原因,并分析原因,并完善表格。

  此学段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历史学习背景,因此在分析国内人口迁移的原因时难度不大,但我会在学生讨论和回答过程中,适当补充一些历史资料,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我国历史上三次大规模的人口迁移。

  环节三:巩固提高

  在巩固提高环节,我会展示“美国人口迁移图”,引导学生思考:美国现阶段人口迁移的方向如何?为什么?

  学生通过读图能够把握:美国的人口迁移呈现的特点是从东北部地区迁往南方地区(墨西哥湾沿岸)和西部太平洋沿岸地区。主要是因为这些地区远离工业中心,环境优美,位于南方阳光地带,气候温和、降水充沛,生活起来比较舒适。

  【设计意图】增强学生知识迁移、运用的能力,建立起该类问题的地理思维。

  环节四:小结作业

  小结:不论国际人口迁移还是国内人口迁移,其实都验证了布洛赫的那句话“对更好生活的向往是人类历史发展的首要驱动力”。正是人们对更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才产生了人口迁移,而在人口迁移的过程中也相应地对人口迁入地区和迁出地区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下节课我们将针对这一方面具体探讨。

  【设计意图】

  总结本课主要内容,结合课堂开始名人名言,达到首尾呼应的效果,保持课堂设计的完整性。

  作业:统计每代人的人口数,绘制人口迁移路线图。

  【设计意图】

  了解家族人口迁移的情况,将课堂知识延伸到课外,体现地理知识的实用性。绘制人口迁移路线图,对学生的绘图能力进行锻炼。

  七、板书设计

  为体现教材中的知识点,以便于学生能够理解掌握。我的板书讲采用纲目式的形式来体现。它能够很好地体现我的教学意图、落实教学计划,帮助学生更好掌握本节课的知识。这就是我的板书设计:

  我的说课到此结束,谢谢各位老师!

高中地理说课稿6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

  你们好!我今天要进行说课的课题是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二单元第三节——水圈和水循环第一课时(水循环及其地理意义)

  下面,我将从教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与难点、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六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

  本节课是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二章第三节的内容,本节内容首先介绍水圈的构成及其特点,水循环的过程和意义两个知识点。第一个知识点浅显易懂,是学生学习的基础知识,是为第二个知识点的学习作铺垫;第二个知识点是本节课的重点内容。紧紧围绕 “水循环示意图”以海陆间循环(又称大循环)为主介绍了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分析了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二、说教学目标:

  课标中对本节的要求是“学生运用示意图,说出水循环的主要过程和主要环节,说明水循环的地理意义。”分析这条标准,要注意把握如下几点:

  1.教学重点应引导学生通过绘图方式加深理解认识水在自然界的循环过程与环节。 2.水循环的地理意义是本条标准要求的重点,对水循环意义的学习应注意形成一些基本的认识,如水循环将水圈、岩石圈、大气圈和生物圈联系起来;水是自然界最富动力作用的因子之一;水资源处在不断更新知中,但并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等。

  根据课标要求,讲本节课细化为以下几个目标:

  ⑴知识与技能 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陆地水体的组成及主要类型,能够分析掌握陆地各种水体之间相互运动和相互转化的关系,掌握陆地水体的运动更新过程和规律,明确水循环对整个地理环境的作用和意义。

  ⑵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判读地理原理示意图的方法,培养学生从图像中提取、认定、加工处理各种信息的能力。

  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陆地水体对于人类生存的重要性,从而使学生明确在人类生产生活中应合理利用水资源使之能够可持续利用下去,使学生树立节约用水的意识,逐步树立人地协调的观点。 (三)说教学重点与难点:

  (一)说教学重点:水循环的过程和意义

  教学重点的确定,能使学生树立事物之间相互联系的观点,从而对我国的“黄河小浪底工程”、“南水北调工程”有更深层次的认识。帮助学生树立正确认识和利用自然规律,实现人类与环境和谐发展的`观念。 (二)说教学难点:不同水体相互补给的关系

  目前学生对各区域的特征了解不多,同时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比较缺乏,对各种水体之间的补给关系不易理解。 四、说教法

  1.创设情景 设置学生感兴趣的问题,

  2.讨论法 通过组织学生讨论,给学生提供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机会。

  3.多媒体演示法 利用多媒体播放一些直观的图片、动画和数字资料,把学生轻松得引入本课,通过形象生动直观地展现相关地理事物和现象,提高学生的感性认识,激发兴奋点,帮助他们理解课本内容。 说学法

  1、学会用图:让学生仔细观察课文中的图理解水循环的相关性。 2、学会探究:学生思考分析总结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3、学会合作:学生讨论合作收集相关的资料,完成活动。 五、说教学过程 导入:【问题1】:李白的《将进酒》中有佳句“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还??”,它隐藏着一个巨大的错误,你们知道错在什么地方吗?而且黄河之水真的“奔流到海不复还”了吗?

  【板书】: 水循环及其地理意义

  水圈的组成

  学生自主学习

  【课件展示图片】:

  多媒体展示课本上图2—3—2“水圈的构成”,了解水体的构成:

  总结:目前全世界的淡水资源仅占其总水量的2.526%,其中70%以上被冻结在南极和北极的冰盖中,加上难以利用的高山冰川和永冻积雪,有87%的淡水资源难以利用。人类真正能够利用的淡水资源是江河湖泊和地下水中的一部分,约占地球总水量的0.26%。

高中地理说课稿7

  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

  现在开始我的说课,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热力环流》。

  根据新课标的理念,对于本节课,我将以教什么,怎样教,为什么这样教为思路,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等几个方面加以说明。

  一、说教材

  【过渡句】首先谈一谈对教材的理解。

  《热力环流》是大气运动的最基本的形态。是后面学习“大气的水平运动-风”“三圈环流”“气压带风带”“季风环流”等的基础,更是本章教学重点。

  二、说学情

  【过渡句】合理把握学情是上好一堂课的基础,本次课所面对的学生群体具有以下特点:

  高一学生已有一定气候方面的基础知识,也懂得热胀冷缩的道理,这些都为他们学好本堂课奠定了基础。但这一年龄段的学生缺乏地理空间思维能力,不能快速的将大气知识与物理知识结合起来。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和直观教学。

  三、说教学目标

  【过渡句】根据新课程标准,教材特点、学生实际,我确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能够绘制热力环流示意图,并且用专业的地理术语表述热力环流动态过程;

  2.能运用热力环流的相关原理解释海陆风、城市热岛效应等地理现象。

  【过程与方法】

  通过探究生活中的实例,提高学生探究地理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开展实验活动,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

  四、说教学重难点

  【过渡句】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储备和知识点本身的难易程度,学生很难建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这也确定了本节课的重点、难点为:

  【重点】

  热力环流形成过程及其应用。

  【难点】

  能够运用热力环流相关原理解释海陆风、山谷风、城市风等地理现象。

  五、说教法方法

  【过渡句】为了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难点,顺利达成教学目标,我主要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实验法、直观教学法、讨论法、探究法、讲授法等。

  六、说教学过程

  接下来重点说一说我的教学过程,我的教学过程分为如下四个部分:导入新课→新课教学→巩固拓展→小结作业

  环节一:导入新课

  采用运用设置情境、设置悬疑的方式进行导入,首先播放歌曲《军港之夜》,给学生设疑:这首歌曲的歌词有点问题,大家能找出来吗?

  采用设疑的方式导入,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和欲望,为后面的新课教学奠定基础。

  环节二:新课讲授

  (一)实验感知

  首先展示“烟雾飘动试验”

  让学生在观察实验的过程中思考这么两个问题:①烟运动方向是什么?(顺时针)②为什么会产生这种现象呢?(冷热不均)

  展示实验,把“无形”的热力环流变得“有形”,这样一方面有助于学生理解热力环流的概念,另一方面为后面学生探究热力环流的过程奠定基础。

  (二)探究过程

  过程的探究式本堂课教学的重难点部分,因此采用学生绘制交流,教师讲解的方式,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学生结合刚才的实验,实验过程画在草稿本上面,并且同桌之间尝试着去分析一下整个动态过程,学生展示交流。

  在教师讲解热力环流的过程中要注重两点:

  第一,采用示意图进行教学。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较为抽象,采用示意图进行教学,能够让学生更好的掌握形成过程。

  第二,采用层层深入的问题牵引学生的思路,辅助学生理解。

  我设置如下三个问题:

  ①地面冷热不均时,大气发生怎样的物理变化?(从上述实验中引导,受热膨胀上升,冷却收缩下沉)

  ②大气发生垂直运动,近地面和高空水平方向上的气压发生怎样变化?(空气流走气压变低,空气集聚气压变高)

  ③大气发生垂直运动,水平方向上的气压是否一致,水平方向上产生气压差后,会出现日常生活中的什么现象?(风)风是什么方向上的大气运动?(水平)

  最后让学生归纳热力环流形成的过程,这样一方面能够检测学生的掌握情况,另一方面也可以提升学生归纳知识的能力。

  (三)具体表现一一海陆风

  为了加深学生对热力环流的认识,为了体现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的课程理念,因此进入海陆风的学习。

  由于学生已经掌握了热力环流的过程,因此海陆风的学习主要采用学生自学交流,教师点拨的方式来进行教学。

  让学生结合热力环流的知识,绘制海陆风的示意图。学生在绘制的过程中,教师进行适当的点拨。(海陆之间是有差异的,海洋的比热容大,陆地的比热容小。海洋比热容大,所以升温慢,降温慢;陆地比热容小,所以升温快,降温也快。)

  学生展示成果。

  教师进行重点归纳归纳。海滨城市白天吹的是海风,晚上吹的是陆风。

  环节三:巩固拓展

  把导入环节抛出的疑惑提出来。《军港之夜》,学生能够结合学习的热力环流和海陆风的相关知识得出,歌词中应该是“陆风”,而不应该是“海风”

  我会顺势鼓励学生的表现,希望学生能够用所学的地理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地理问题,解释生活中的一些地理现象,学以致用,做一个真正的地理人。

  环节四:小结作业

  让学生课后搜集城市风的相关资料,绘制出城市风的示意图,并且想想城市风对我们的生产生活有哪些影响。

  七、说板书设计

  我采用的是综合式的板书,图文并茂,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本课的教学重难点。这就是我的板书设计。

  今天我的说课到此结束,谢谢各位考官。

高中地理说课稿8

  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人教版高中《地理》授课内容。我将按说课程设置、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课程资源、教学改革这六个环节去说课。

  一、说课程设置

  1、说课程的地位和作用

  就高中地理整个知识系统而言具有强烈后续支撑作用的知识模块。学科的知识与我们日常生活、生产、科学研究都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学习这部分知识有着广泛的现实意义。其特点之一是:知识间前后联系非常密切;特点之二是:知识原理性极强。

  从教材和资料中可以看出教学内容涵盖的时空跨度非常大,思维的链锁很长很广,许多问题涉及到学科的前沿及人类所关注的热点,而高中学生在前面的学习内容中有涉及到相关知识,在日常的生活中也有相关的认知,因此,本学期教学内容对学生而言既有趣味性,又有挑战性。

  2、 说课程目标的确定

  (1)、知识与技能目标: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多种途径、运用多种手段收集信息,并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对地理信息进行整理分析,把这些信息运用于地理学习过程,最后,运用适当的方法和手段,表达、交流、反思自己地理学习和探究的体会,见解和成果。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虽然通过几节课的几次活动,对培养情感、态度价值观并不能立竿见影,但我对学生有积极期望,这种期望会产生罗森塔尔效应。故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设定为:通过对学生眼、手、脑、口的调动,让学生学会地理思维方法,体验学习地理的乐趣。

  3、 说课时安排:140课时

  二,课程内容

  高中《地理》采用人民教育出版社统一教材,分三册,课程开设二学年,计140课时。其中理论课时130课时,实训10课时。

  1, 内容取舍

  本课程按照国家统编教材,依据教学大纲统一执行。

  2,课程内容

  本教材主要讲授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内容,其知识内容以人地关系为线索,阐明宇宙环境、大气环境、海洋环境和陆地环境,以及城乡聚落、农业和工业生产地域、地域联系、旅游活动、人类与环境、地理区域研究等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

  3,教学重点与难点:

  (1) 重点:难点:

  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地球的圈层结构,地表形态变化的原因,大气受热过程,天气系统的特点等。基本规律包括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和移动规律,洋流的分布规律,地理环境地域分异规律等。

  三、说课程实施

  1、说课程教法及选择依据

  教无定法,应"以学定法",这是新课程"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的体现。以此为出发点,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年龄特征,主要采用以下教学方法:

  (1)、小组合作学习:这种方式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意识,又能培养学生竞争意识,提高参与各种活动的积极性,促进全体学生的'共同发展。

  (2)、学案导学法:在学案上提出问题让学生采取自学的方式先解决一部分知识与能力问题,增强学生自己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

  (3)、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符合教学内容要求的情境和提示新旧知识之间联系的线索,帮助学生构建当前所要学习的知识。

  2、 说课程学法指导

  教学矛盾的主要方面是学生的学。学是中心,会学是目的。托夫勒有句名言:"未来的文盲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学习的人",在这样的时代下,需要我们教师在教学中树立"学教并重,以学为本"的育人观,不仅教知识,更重要的是教方法,培养学生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渗透学法:

  (1)、运用图表:培养学生从各种地理图像中获取地理信息的能力,在地理课中,图表是最重要的一种知识载体,在图表上可以获得很多地理信息。

  (2)、学会合作探究:通过小组讨论、小组活动,培养学生的互动能力,使学生学会合作学习。使学生在探究性学习中,掌握比较,分析综合等科学的探究方法。

  总之,通过教法选择和学法指导,让学生在体验中感悟三维目标,在活动中归纳知识,在参与中培养能力,在合作中学会学习。

  3、教学手段

  1)、多媒体。

  所有教师都采用网络和多媒体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教学,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进行教学,可在单位时间内扩大教学信息量,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和生动性,提高教学效果。多媒体教学形式可将活泼、形象、丰富的文字、图片、视频资料展现于学生眼前,增强了教学内容的可信度和说服力,这是传统教学方式所无法比拟的。

  (2)考评。

  考评不是目的、而是教学手段。通过考评,促进学生认真听课,积极参与课堂教学,积极发言,参与讨论;督促学生认真完成作业和期末时认真复习;鼓励学生积极参加针对本门课程举办的社会调查策划与实践大赛,亲身去体验、践行。

  (3)作业。

  以作业为手段,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学生在完成作业中受到教育。

  四,课程评价

  (1)学习效果考核方式。

  我们改变单纯以卷面考试定最终成绩的做法,将学生平时对待本门课程的表现纳入考评范围,重点从知识、能力、素质三个方面综合考核。

  学生期末总评成绩由平时成绩、实践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三部分构成。其中平时成绩占20%(主要由课堂考勤、课堂表现和课程作业三部分构成),实践成绩占20%(针对本门课程举试讲大赛),期末卷面考试成绩占60%(既考核学生对本门课程的知识掌握程度,又着重考察学生运用所学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侧重于对理论应用的考核)。

  (2)、教学效果的评价方式。

  学生网上评价;教师期末考试成绩分析;领导听课评价;督导老师随机听课评价;教研室教师听课评价。

  总体来讲,教学效果值得肯定,因为近八成的学生肯定了开设本课程的价值,只是价值大小的差别。

  五 课程资源

  (1)课程教学团队:本课程主讲教师之间团结协作,精研教学,互勉共进。

  (2)教学资源: 有多媒体教室,可提供网络教学和影音教学,图书馆可提供全面的教学资料及其他教学资源。

  六,教学改革

  1, 相对于传统模式的教学,教学效果有明显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有很大改善。

  2, 教学中有两大不足,学生各方面地理基础知识薄弱,基本能力欠缺。二是缺乏实践实习平台,学生体会不到能力训练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缺乏锻炼的积极性。

  3, 今后的改革中应加大以建构主义为理论指导,主要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方法,主线是。课堂设计符合新课程理念,符合学生年龄特点和知识掌握程度,利于学生的发展。为避免预设与生成之间的矛盾关系,在课堂活动中加强教师的指导作用。

  我的说课到此结束,谢谢各位评委老师!

高中地理说课稿9

  一、说教材:

  【教材分析】

  人类活动中地域联系的主要方式有交通运输、商业贸易和邮政通信等。地域联系对发挥各区域的比较优势、实现区域经济和社会各方面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经济全球化现象的出现主要得益各种地域联系方式的发展,特别是交通运输技术的发展,有力地推进了世界商品的循环,大大缩短了世界的距离。因此,人教版必修二第五章“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的编写,就是选择了交通运输这一最重要的地域联系方式进行要点的讲授。

  本章第一节“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通过对五种交通运输方式的优缺点的比较,阐述了现代交通运输的主要发展趋势,并选取了“南昆铁路建设”等案例来说明交通运输线、点的区位选择及其发展对区域发展的影响。教材内容较少,且欠缺深入的`分析和具体的实例,单纯的讲授教材中的内容并不能完全达到课程标准的要求。因此,在授课的过程中,要求教师对交通的区位因素分析等内容进行深化。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交通运输的方式及其每种交通运输方式的优缺点。

  ②根据运输对象的特点及运输要求,选择合理的运输方式及线路。

  ③交通运输网的形成和特点。

  ④了解影响制约交通运输布局的因素。

  2、过程与方法:本节知识的学习既有运用比较的方法,通过表格分析五种运输方式的优缺点,又有运用发展的观点分析交通运输网的发展趋势和交通运输布局的区位因素。要求在分析地理事物时,具有运动的、发展的眼光。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树立、加强交通环保意识,并能够自觉遵守交通规则,树立交通安全和公共道德。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铁路、公路、水路、航空、管道五种交通运输方式特点及选择

  教学难点:影响制约交通运输布局的因素

  二、说教法:

  【教学方法】读图分析法,案例分析法,问题式讨论,讲练结合,让学生通过读图、分析图表材料和案例材料,提取信息,掌握知识要点,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媒体,学习现代几种交通运输方式的优缺点,如何选择合适的交通运输方式,给学生充分展示各种交通照片和交通网地图,同时注意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在合理利用选择各种交通运输方式为生产和生活服务时,还要严格遵守交通规则,爱护交通设施,保证交通安全,使交通运输更好地为我们生产生活服务!

  三、说学法:

  本节课充分利用案例教学、讲练结合,读图分析等教学方法,通过教师的引导,让学生通过读图、分析图表材料和案例材料,提取信息,掌握知识要点。从交通方式的选择到交通区位因素的分析,学生充分参与课堂,做到了动脑思考、动口讨论和发表意见、动手填图并完成习题,全程投入。学生在解题的过程中提升能力,实现知识的迁移,提高了课堂的实效。

  四、说教学过程:

  首先,导入学习。开门见山式导入人类的地域活动联系,并设计提问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用到的现代交通运输方式有哪些?引出第一部分内容“主要交通运输方式”的讲解。通过导入,让学生明确交通运输的重要性,对交通运输工具和方式有感性的认识,以便于下面教学内容的进行。

  其次,进入新课讲授。由于学生们对五种交通运输方式已经有感性的认识,因此在交通运输方式的优缺点方面的讲解上,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通过自己阅读课本的图来学习五种主要交通运输方式的优缺点,以此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对于交通运输方式的掌握,仅仅知道其优缺点还是远远不够的,要在此基础上通过提问引导出影响交通运输方式选择的因素,并通过实例与学生共同分析,选择出合适的交通运输方式,得出要综合考虑,本着“多、快、好、省”的原则,根据运输对象的特点和运输要求,选择最佳运输方式的结论。

  接着,过渡转折,引出交通运输网,通过“丝绸之路”、“唐蕃古道”“蜀道”到近代的“青藏铁路”,以及从“畜力-船-汽车-飞机-管道”交通工具变化来综合分析交通运输布局的因素,并结合书上的“南昆铁路”的实例,来具体分析几个因素对南昆铁路的建设的影响。突出过程和方法的培养,意在培养学生知识的迁移能力,树立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思想。

  最后,小结本节课内容,布置适当作业,巩固本课所学知识,提高应用能力。

  五、说板书设计:

  第一节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

  一、主要交通运输方式

  1、五种主要运输方式及其优缺点。

  2、影响交通运输方式选择的因素有运价、运量、运速。

  二、交通运输布局

  1、影响交通运输布局的因素:经济因素、社会因素、自然因素、技术因素

  2、南昆铁路分析

高中地理说课稿10

各位评委老师:

  下午好!

  现在开始我的说课,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热力环流。

  根据新课标的理念,对于本节课,我将以教什么、怎样教、为什么这样教为思路,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等几个方面加以说明。

  一、说教材

  【过渡句】教材分析是上好一堂课的前提条件,在正式内容开始之前,我要先谈一谈对教材的理解。

  热力环流是《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这一节中第二部分的知识,主要通过实验的方式介绍了大气运动最基本的运动形式热力环流的成因,同时通过对海陆风与山谷风等生活现象的分析,深入理解热力环流对人类生活的影响。本节内容运用到第一章中的“太阳辐射”等相关知识,又为后面要学习的“三圈环流”“气压带风带”等知识奠定基础。

  二、说学情

  【过渡句】合理把握学情是上好一堂课的基础,本次课所面对的学生群体具有以下特点:

  高一学生对高中地理新课程的学习要求和方法有了一定了解,但读图分析能力、概括归纳、发散思维能力还有待提高。其次,在地理的知识体系中,大气知识对学生来说还是比较难于掌握的。这种难主要在于三点:第一,学生的空间概念建立的还不牢靠;第二,学生暂时还不能将大气知识与物理知识联系起来;第三,短时间内不能将大气运动与地理环境联系起来。故难以把握整个大气知识的思维线索,很少能将生活中的地理现象与所学的大气知识联系起来。

  三、说教学目标

  【过渡句】根据新课程标准、教材特点、学生实际,我确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1.能够绘制热力环流示意图,并且用专业的地理术语表述热力环流动态过程;能运用热力环流的相关原理解释海陆风、城市热岛效应等地理现象。

  2.通过观察实验,提高从实验中获取地理信息的能力;通过探究生活中的实例,发展探究地理问题的能力,能够利用所学的.地理知识解决生活中地理问题的能力。

  3.开展实验活动,获得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机,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

  四、说教学重难点

  【过渡句】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储备和知识点本身的难易程度,学生很难建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这也确定了本节课的重难点为:

  【重点】

  热力环流形成过程、热力环流在生活中的具体表现。

  【难点】

  热力环流形成过程。

  五、说教学方法

  【过渡句】为了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顺利达成教学目标,我主要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地图法、小组合作法、实验法。

  六、说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运用设置情境导入法,播放歌曲《军港之夜》,展示歌词“军港的夜啊你静悄悄,海风你轻轻地吹,海浪你轻轻地摇……”,并提出疑问军港的夜晚吹的是不是海风呢?进而导入新课。

  【设计意图】从学生所熟知的歌曲出发,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问题设置也能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环节二:新课教学

  1.实验感知

  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加清晰直观的感知到热力环流的现象,我采用“玻璃缸实验”的方式,将抽象变直观,从而解决学生的疑问。

  首先,给学生展示实验:

  在展示实验之前,我会给学生介绍实验的装置,并且给学生演示实验步骤,提醒学生观察有色香的运动轨迹这一实验现象。

高中地理说课稿11

尊敬的各位老师:

  大家晚上好!

  今天我要说课的内容是选自人教版必修一第二章第三节《常见的天气系统》第一课时《锋与天气》。我将从课程标准分析、教材与学情分析、教法分析、学法指导、教学过程和板书设计六个环节进行。接下来我一一进行阐述。

  一、课程标准

  掌握锋面天气系统的原理及锋面控制形成的天气特征。

  二、教材与学情分析

  本节课是第二章的重点内容,是上一节内容的延伸。不同于上一节的是他描述的是小尺度大气状况。

  学生熟悉天气但不知天气的成因,因此将天气现象形成确定为本节课重点。天气现象是动态变化的学生难以理解,将天气变化确定为本节课的难点。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①了解锋面系统的特点。

  ②锋与天气的变化过程。

  过程与方法:

  运用比较法让学生对比分析不同天气系统下各自的成因特点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课的学习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能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三、教学方法

  利用小组讨论和合作探究法解决单一气团控制下的天气状况,运用对比法、讨论法探讨冷暖锋的天气特征。利用读图分析法解决冷暖锋控制下的天气状况。

  四、学法指导:

  地理课程的'教学离不开地图,所以在学习过程中要注重图文转化。

  五、教学过程

  导入:采用情景导入(让学生看一段简短的天气预报视频)

  设计意图:视频的观看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将学生的心迅速吸引到课堂之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

  (1)基础知识巩固

  结合学生导学案完成情况,利用3分钟时间让学生纠正自己的错题,同时我将进行板书。我利用2分钟时间集中处理学生存在的问题。在这部分我着重讲解冷气团,暖气团的性质,为后面冷锋、暖锋的讲解做铺垫。

  (2)重点知识讲解

  接下来从冷暖气团相遇的地方引出锋,强调锋面附近气压、气温、湿度变化大,并说明日常降水形成的条件:①有一定的水汽含量;②有凝结条件(降温、凝结核)。结合课件冷锋的静态图对冷锋天气特征进行讲解。

  (3)难点突破

  让同学们阅读P41第五自然段,找出他们不理解的地方。预设学生对“被迫抬升”不能理解。解决这一问题我利用生活中推土机推土,土被迫沿着铲向上走。结合课件的冷锋动态图对冷锋过境这一难点进行突破,并充分利用我们生活中夏季暴雨来临时得天气进行突破。

  (4)拓展延伸

  给学生10分钟时间运用冷锋的分析方法自主学习暖锋,并完成下表。

  (5)典题检测

  通过完成导学案上的典题检测,达到巩固本节课重难点的目的。

  (6)课堂小结与作业布置

  最后对本节课内容进行简单回顾,布置作业。

  (7)教学效果

  通过本节课使得同学们能够看懂天气预报,对天气的变化能够做出分析。让同学们体会学习生活中的地理。

  在我说课过程中还存在很多问题,希望各位老师给予批评指正。谢谢!

  一、锋面系统

  1、什么是气团?

  2、什么是锋面?

  3、冷锋与天气

  天气状况过境时:云层增厚,出现雨雪,较大的

  过境后:气温下降,气压上升,天气转好

  4、暖锋与天气

  天气状况过境时:云层加厚,形成连续性降水天气状况

  过境后:气温升高,气压降低,雨过天晴

高中地理说课稿12

  一、说教材

  1、地位和作用

  城市化是承接上一单元人口迁移,而城市的大规模发展又对后面工、农、交通等区位选择产生重大影响,在整个模块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在前两节从静态的角度分析了城市的空间结构与服务功能的特征之后,本节教材主要是从时间这个维度探讨了城市的一个发展历程及今后的趋势,可以理解为对一、二节的呼应和升华,本节的城市化对一个城市而言是城镇等级升级的过程,对一个地区而言是城市等级体系形成的过程,城市化不仅受地理环境的影响,形成不同的城市形态和不同的空间结构,反之城市化也深刻影响着地理环境,所以本课在本章节中起着提炼与升华的作用,是本单元的重点内容。

  2、教学目标

  根据高中地理新课标要求(运用有关资料,概括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解释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课改理念、高一学生的年龄特征及本校学生的实际,我们教学过程中应达到以下三个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理解城市化的概念、意义,了解引起人口向城市迁移的动力;

  ②运用资料,概括出世界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

  ③理解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和缓解城市化给地理环境带来压力的措施。

  (2)过程与方法

  初步学会地理图表资料的分析方法,并能对地理信息进行整理和归纳,概括出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关注家乡城市化的`现状与趋势,培养以可持续发展观念建设家乡的社会责任感。

  3、教学重点和难点:

  根据课标要求“运用有关资料,概括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并解释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和本校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是本课的的重点,又是本课的难点。

  可通过读图分析、图文转化、案例呈现等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4、课程资源的开发及有机整合:

  充分利用教材、地图册,搜集城区的各种资料,运用多媒体设备,各种课程资源互相补充,协调统一。

  二、学法指导

  心理特征及调节

  高中的学生的理解能力基本以可以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加上本校生源素质较高,接受能力较强,但由于生活的阅历少,对一些问题的理解较偏面,所以在教学中需要老师有目的的启发和引导学生对问题的全面认识。明确的学习目的,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

  学习基础

  城市化发生在我们身边,前面又学习了一系列城市特征,学生已有一定的知识基础,但学生没有接触过“城市化”这个专用名词,对城市化的一系列特征仍存在较大的疑惑。

  知识建构方法指导

  在教学中以建构主义理论进行教学设计,通过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地理,通过读图绘图实施自主探究,师生互动,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知识建构。在教学中加强知识的前后联系,加强与相关学科的联系(本课的城市化的加速是伴随着工业革命而开始的,主要加强与相关历史知识的联系)。

  学习方法指导

  针对上面两个实际,本课采用结合乡土,案例呈现,通过分析图表等资料,引导学生由浅入深进行层层引导剖析,联系生活,激发学习兴趣,探究地理问题。

  三、说教法

  (一)教学方法及依据:依据哈佛大学首创的案例教学法理论和瑞士思想家、心理学家皮亚杰(Jean。Piaget)的建构主义理论,结合本校学生的实际确定本课采用情景教学法、资料分析法、自主探究法、案例分析法。

  情景教学法:是指教师充分利用形象,创设具体事物的场景,使师生设身处“境”,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在“我要学”、“我爱学”的氛围中愉快地接受新的地理知识。本课城市化定义教学中联系本地实际,从学生身边的地理环境、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入手创设情景。

  案例分析法:通过安溪城区面积和人口的变化启发学生得出城市化的概念;通过英国的城市化进程这一案例让学生讨论得出世界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及地区差异。

  资料分析法:通过读图表、文字材料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演绎归纳出地理特征,是学生一项重要能力,也是高考要考查一项重要内容,本课资料丰富,是提高学生这方面能力的好素材。

  自主探究法:读图2.20和图2.21填表,使学生学会从图表上归纳出地理知识,地理规律,符合新课程改革的精神,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教学手段

  (1)自制多媒体课件,利用我们学校教室已配备多媒体设备的有利条件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2)自制的八十年代的安溪城区地图和今天的安溪城区地图

  (3)学具:地图册、课本等,事先印发的学案(略),包括学生上课要完成的图表、课堂练习、学生学习目标评估和自我分析题目。

  四、教学程序(第一课时)

  针对本节课目标要求及内容的需要,设计如下教学环节:引入新课;新课学习;课堂小结;教学效果反馈。下面我就分别从这四个方面说一说:

高中地理说课稿13

  一、说教材

  (一)。本课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

  本课是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1第二单元中的第二节“地球表面形态”第一课时,对认识地貌的形成和变化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能对地壳和地表形态有一个整体上的了解,是自然地理中关于地形要素的重要内容。对学习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以及选修的“旅游地理”的地质景观以及“自然灾害中的地质灾害”有着广泛的联系,起着很强的基础知识的作用。

  (二)。说教材目标

  1。知识和技能目标:

  ①。了解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观点、能用理论解释宏观地形的成因;

  ②。了解简单的地质构造的概念和类型,能分析背斜成谷,向斜成山的原理

  ③。 培养学生读图分析能力、归纳总结能力、观察力;图文转换能力;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①。通过列表比较,了解内外力作用的能量来源与表现形式

  ②。运用动画演示板块运动,更直观的去理解理论,解释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的成因

  ③。通过对地质构造示意图的阅读分析,学会简单的地质构造类型的判断和构造地貌的分析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创新意识;培养欣赏美,鉴赏美的能力;树立事物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和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意识。

  (三)、说教材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

  ①。板块运动与宏观地形,把板块的两种运动形式对宏观地形的形成作为本节重点之一;

  ②。重点之二即为两种基本的地质构造类型————褶皱和断层所形成的地表形态和地貌特征。

  2。教学难点

  教学难点:

  ①板块构造与宏观地形的关系;这部分内容是从很大的尺度来介绍地质作用与地表形态的关系,学生直接感知比较困难,须有较强的抽象思维能力,而高中一年级的同学的抽象思维能力有限,所以在理解板块运动机制及其所形成的地貌方面会有一些困难。

  ②地质构造中“背斜成谷,向斜成山”的原因;由于这种地貌不同于背斜、向斜的基本形态,学生不易理解,所以作为一个难点。

  二、说学情

  心理特点:进入高一年级的学生,大部分的学习行为任然已兴趣为引导,兴趣也是最好的老师,故教学中运用音象、动画演示等生动、形象的现代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兴趣。

  知识基础:通过初中的学习,学生对地形的知识有初步的了解,但仅从感性上认识到地形在变化,至于地壳变化原因、运动的形式及结果等抽象的理论知识一无所知,而高一学生理性认识、抽象思维能力还较差,给教学带来一定难度。

  三、说教法与学法

  1。 实例教学法;直观教学法;图表分析法;对比分析法;目的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解析和思辨能力,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2。 视听观察法;逻辑思维法;讨论分析法;图文转换法;目的是培养学生独立和合作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四、说教学过程构思

  导入: 从观看各种地形图片,给学生以感官刺激,美的享受;通过图文资料,让学生感受自然之美的同时,增强学生兴趣,也使导入对本节课的学习更加具有针对性。

  1。不断变化的地表形态

  通过导入,提出问题“是什么力量能让地球表面如此的千姿百态?”引发学生思考。

  通过学生自主的阅读教材,引导学生列表比较归纳,地质作用的能量来源及其表现形式,让学生认识到地表形态的变化时内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

  通过列表对比分析, 提高学生归纳总结的能力,使学生更能够记住内外力作用的区别和联系,加强了形象记忆,同时增强学生探究自然奥妙的`热情。

  2。“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

  承转(长期以来,科学家一直在探索有关内力作用的表现形式,引出板块学说)

  ①。 引导分析照板块分布示意图2—10,介绍板块学说这一理论的主要观点,认识六大板块的名称,分布及板块的边界类型(生长边界和消亡边界);

  【教师澄清讲解】①板块是地球岩石圈被构造带分割成的单元,而不是地壳的单元,也不是硅铝层的单元。②六大板块的范围与大洲、大洋的范围不一致。除了太平洋板块基本上是水域外,其他的板块都包括了海洋和陆地。板块不是大洲、大陆或大洋,只是借用了大洲、大陆和大洋的名称来命名。③消亡边界(图中实线)是板块相向运动形成的,表现为海沟或造山带;生长边界(图中虚线)是板块向相反方向运动形成的,表现为海岭或断层。

  通过“喜马拉雅山的形成”音像视频,在演示的工程中提醒学生注意视听过程,看到板块的运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在过程中形成的各种宏观地形(因为在整个过程中会依次形成海沟,岛弧,喜马拉雅山和青藏高原);然后再演示东非裂谷的动画,说明板块运动与地球上海陆的形成和分布,大规模山系、高原、裂谷、海沟、岛弧等地貌格局间的关系。(培养学生的观察,想象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视频动画,保持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然后学生根据动画及教材讨论归纳,老师点拨总结活动探究1。2。,再归纳总结板块运动和宏观地形的关系,来完成对这一重点内容的突破。这里我是采用先把问题(学生分组讨论,探究答案,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②。 “地质构造与构造地貌”。让学生通过观察图片,引出地质构造的概念,先让学生阅读教材,再用动画演示直观认识褶皱和断层,讨论分析其形成原因、表现形式。

  针对“背斜成谷、向斜成山”这一难点,首先让学生理解背斜与向斜的基本成因和区别,分析不同部位的受力情况,岩石的坚硬程度,抵抗外力侵蚀的能力;然后再从岩层新老关系上来判断,在此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思考,思考沉积岩岩层新老的识别,给他们提供表达自己的观点的机会,帮助他们归纳、总结在教师指导下,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对于断层,在演示动画的时候,引导学生观察断层线两侧的运动方向,让学生讨论分析所形成的地貌,断层线上的岩石抗侵蚀强度,侵蚀后形成的地形?(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拓展】我们学习了地质构造对地形影响的规律,在实践中具有重大意义。例如,找石油天然气要在背斜部位;打隧道、开矿石也应在背斜部位,如果在向斜部位,将可能使隧道变为水道。在背斜部位采石,工程难度较小,开石方可降低成本。找地下水要在向斜部位。

高中地理说课稿14

尊敬的各位考官:

  下午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水循环的过程及类型。下面开始我的说课。

  一、说教材

  《水循环的过程及类型》选自人教版(20xx版)地理1第三章第一节《水循环》这一节中的第一个框题。教材首先是以文字的形式解释了水循环的概念,然后按照发生领域的不同分为海陆间循环、海上内循环和陆上内循环,并结合图3.2《水循环示意》图对水循环的过程和环节这一重点知识进行了介绍,最后安排了活动“认识砂田影响的水循环环节”引出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环节的影响这一难点。从而让学生体会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教材通过文字说明、地图和活动探究的方式,由易到难,由浅入深,注重地理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

  课程标准中对本节课的要求是:“运用示意图,说明水循环的过程及其地理意义”。这条课标要求学生能够绘制水循环示意图,建立水循环各环节之间的联系,将感性知识和直观图像逐步归纳为水循环模型。根据本条标准,以及对教材的分析,我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1.知道水循环的类型并准确说出水循环的基本环节,能用地理专业术语准确描述水循环的过程。

  2.通过绘制水循环的示意图,掌握水循环的`过程和基本环节,提高绘图、析图能力。

  3.能够正确认识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环节的影响,树立人地协调观。

  根据课标的分析以及教学目标的确立,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分别是水循环的过程和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环节的影响。

  二、说学情与教法

  高一学生有一定的地理学习方法,能够进行适当的自主学习。在知识的掌握上,地球上的水这一知识对学生来说还是比较熟悉的,在生活中也经常接触到各种水体。但是他们不能从转化的角度去理解,且这一部内容属于全球尺度的地理现象,学生理解起来会比较抽象。因此,我会采用直观式教学和情境教学法,通过播放水循环动画视频以及绘制水循环示意图的方式将抽象的内容具体化,帮助学生理解水循环的过程和基本环节。除此之外,学生对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环节的影响还不能完全进行自主分析,且读图分析能力和理论联系实际的思维还有待提高,所以我将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合作探究提供的活动探究,从而解决这一难点。

  三、说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我将采用诗词导入的形式,引用李白的诗句:“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设置悬念“黄河的水真的回不来了么”来导入新课。

  【设计意图】从学生所熟知的诗词出发,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问题设置也能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环节二:新课讲授

  1.概念、类型

  我会先让学生阅读教材,找到水循环的概念和类型。抛出两个问题:(1)什么是水循环?(2)水循环发生的领域都有哪些?分为哪几个类型?学生阅读教材并结合生活实际说出水循环的概念和发生领域。我会根据学生的回答总结得出:根据发生领域的不同将水循环的类型总结为:海上内循环、陆上内循环、海陆间循环。

  【设计意图】本环节通过自学的方式能够锻炼学生提取信息的能力,同时还能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将课堂交还给学生。

  2.过程

  首先,我会播放海陆间循环的flash动画,让学生自主观看并思考:(1)海陆间循环包括哪些主要环节?(2)用自己的话描述一遍海陆间循环的具体过程。学生直观感受水循环的动态过程,并结合教材文字描述海陆间循环。在这里教师需要进行指导总结,关注学生描述过程中对基本环节的表述是否规范。

  然后,教师展示图3.2《水循环示意》图,引导学生探究海上内循环和路上内循环的过程。提问:(1)与海陆间的循环相比,海上内循环和陆上内循环有哪些主要环节呢?(2)参与水量最多的是哪个水循环类型?学生结合水循环示意图以及教材文字进行同桌两人的之间的交流。

  最后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归纳出水循环的过程为:地球上的各种水体,在太阳辐射作用下大量蒸发,形成水汽。水汽上升到空中,在一定条件下形成降水。降落到地面的水,或被蒸发(蒸腾),或沿地面流动形成地表径流,或渗入地下形成地下径流。两者汇集成河,最后又返回海洋。其中蒸发和降水是水循环最基本的环节。

  【注意事项】在总结水循环的过程中,要让学生全面、系统、动态地分析水循环的过程,避免将各个环节割裂开来,树立综合思维。

  3.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环节的影响

  我会展示图3.4《砂田和裸田的蒸发量》和图3.5《4月末种植砂田和裸田不同深度土壤含水量》,组织学生进行活动探究:认识砂田影响的水循环环节。讨论以下三个问题:

  (1)分析砂石覆盖层对水的下渗的影响。

  (2)读图3.4,比较砂田和裸田蒸发量的差异,说明砂石覆盖层对蒸发的影响。

  (3)读图3.5,比较4月末砂田和裸田土壤含水量,归纳砂田影响的水循环环节及其作用。

  在学生讨论过程中引导学生结合水循环的基本环节进行思考,并选出小组代表进行结论分享,最后综合各方想法,得出结论:水循环过程不是一成不变的,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都会通过改变水循环的一个或某几个环节,使水循环过程发生变化。人类活动影响最大的水循环环节是地表径流,主要表现是南水北调、修建水库等。

  【设计意图】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环节的影响是本节课的难点。学生理解起来比较难,因此设置小组讨论,进行合作探究,一方面能够集思广益,另一方面让学生体会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

  环节三:巩固提高

  在新课教学完之后,我会组织学生绘制简单的水循环示意图。以提高学生的绘图能力,同时加深对水循环过程和基本环节的记忆和理解。

  【注意事项】绘制水循环示意图时教师也需要在黑板上进行绘制,并做好指导,强调水循环基本环节的名称和箭头的方向。

  环节四:小结作业

  小结:师生共同总结本节课内容。

  作业:查找修建水库、跨流域调水、水土流失等相关资料,了解人类活动对水循环各环节的影响。体会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

  四、说板书设计

  为了更加形象的说明本堂课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帮助学生建构知识网络,我设计了如下图解式的板书。

  我的说课到此结束,谢谢各位老师!

高中地理说课稿15

  一、说教材

  【教材分析】

  内容选自人教版地理教材必修2第一章问题研究《如何看待农民工现象》。课文按照“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深刻的探究了我国现阶段的农民工问题,本节课作为本章知识的总结与升华,具有概括性、综合性等特点,对学生的能力要求较高,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地理知识的理想材料。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根据教材资料,看到存在的农民工现象,认识该支队伍对常熟经济发展的影响,了解该现象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的办法。

  能力目标:

  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能力,培养采取开展实地调查、获取第一手资料、研究问题、汇报总结、撰写调查分析报告的能力。

  德育目标:

  增加学生对农民工现象的感性认识,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关心现实社会中的问题,增强社会责任感,学以致用。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

  综合分析农民工现象对迁出地以及迁入地经济的影响,提出解决的方案。

  教学难点:

  运用教材案例,对农民工现象提出合理的建议。

  二、说教法

  【教学方法】

  讲述法、讨论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电脑

  【课时安排】

  1课时

  三、说学法

  本节课作为问题研究的内容,是在学习了整章知识之后,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考验,主要考查其对本章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和地理要素的积累程度。首先,学生可以在课前做好适当的调查工作,用实际的案例来说明我国现阶段的农民工问题;其次,在课上,学生要发扬合作精神,进行合作学习,分组讨论,得到真知;最后,在课后,可以在教师的知道下,完成调查学习的报告,以此来巩固自己的认识。

  四、说教学过程

  1、通过视频:农民工大量涌入大城市和东南沿海地区,引出对农民工现象的探究。

  2、学习新课:

  a.通过对资料一的分析,来认识农民工这一现象——发现问题。该过程要求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学生讨论发炎为主,让学生发现问题。

  b.基于对农民工现象的认识以及资料2的'分析,请同学辨证的分析出这一现象的利弊——分析问题,当然,这一部分内容还是要以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为主,但教师要给予一定的引导。

  c.最后,请同学讨论,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应该怎样解决农民工所面临的问题——解决问题。这一部分要求学生提出自己的见解,不局限于书本,发挥自身的创造性思维。

  3、课堂小结:本节课作为问题研究课程,探讨了我国现阶段的农民工现象,了解了农民工生存的环境,以及体会了解决农民工问题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并通过合作探讨,得出了一些列解决的方案。着重培养大家对于问题的综合分析能力。增加大家对农民工现象的感性认识,希望大家运用所学知识关心现实社会中的问题,增强社会责任感,学以致用。

  五、说板书设计

  问题探究如何看待农民工问题

  1.现状

  2.影响

  a.对农村:

  b.对城市建设:

  3.解决措施

【高中地理说课稿】相关文章:

高中地理说课稿04-11

高中地理的说课稿03-01

高中地理说课稿05-15

高中地理说课稿04-24

高中地理说课稿范文12-27

高中地理说课稿优秀03-20

高中地理说课稿模板04-18

地理说课稿模板说课稿模板高中地理03-09

高中地理说课稿:《人口的迁移》02-29

高中地理《锋与天气》说课稿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