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摸名片统计与可能性》教学设计
《摸名片统计与可能性》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具体的操作活动,直观感受到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事件的发生是不确定的。初步体会统计的工具性。
2、通过实验操作、分析推理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有大有小。
3、在活动中培养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点:
初步感受某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不确定的。
教学过程:
一、 复习旧知,引入新课。
师:在二年级的时候我们已经学过了可能性的知识,请同学们想一想可能性都用哪些词语表示?
生:可能、不可能、一定
师:哪位同学能用这三个词分别说一句话?
指名学生回答,其他同学进行判断。
师:这节课我们继续来研究可能性,在研究的过程中,我们还会用到统计知识。板书课题:统计与可能性
二、活动探索,理解新知。
活动一:
从9个黄球、1个白球中摸球,猜一猜会摸到什么颜色的?通过实际摸球验证:黄球多,摸出来的黄球也多。
首先老师准备好材料,让10个学生上台摸球,学生的兴致很高,摸一个是黄的,再摸一个还是黄的,学生都渴望摸出一个与众不同的,当摸出白色时就欢呼跳跃,当摸出黄色时就表现出泄气的样子,最终试验结果真是黄多白少,证明了摸出黄色的可能性大。
活动二:
从黄球6个、白球4个中摸球,猜一猜会摸到什么颜色的?通过实际摸球验证:黄球多但摸出来的黄球不一定也多。
活动二是让学生辩证地看待刚才的验证,使他们认识到:黄颜色的球多摸到的黄颜色的球的可能性就大,但不是最终摸出的结果一定是黄颜色多。
课前让每三人小组准备黄球6个、白球4个,活动时要求每人摸三次,并做好记录。学生做完后全班统计,但在小组验证中,确实会有小组出现白多黄少这种情况,要特别利用这一事件,让学生展开讨论,逐步使学生明白出现这样的结果也是有可能的。
活动三:
抛硬币,通过掷硬币试验,使学生初步感受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
活动前先让学生说一说掷出后可能出现的结果有哪些,再让学生猜测实验后的结果(即正面、反面出现的次数)会有什么特点。还要给学生说明掷钱币的规范做法,要求每人掷10次并做好记录。有的同学的结果两面朝上的次数会相差较大,甚至全部正面朝上或者全部反面朝上,这时及时让学生交流、分析这种可能性是存在的。为了使实验结果尽量接近理论概率,把全班同学的试验结果汇总,经过思考、分析,并将历史上几位数学家做过的试验数据提供给学生,让学生发现:当试验次数增大时,正面朝上的频率和反面朝上的频率都越来越接近总次数的二分之一。这样使学生根据试验的结果初步感受到硬币是均匀的,两种结果出现的可能性是相等的,向学生渗透概率的统计思想。
通过摸球、掷硬币等一系列的活动,运用交流猜测试验分析 教学模式,让学生从感知模糊理解对可能性的大小有了正确地认识,深入地理解了概率统计知识,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了学好数学的信心和勇气。
三、交流反馈 巩固新知
1、完成自主练习第3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后全班汇报,说一说为什么。
2、完成自主练习第6题。让学生独立思考,然后交流,让学生体会3种扑克牌都有可能抽到。回答抽到哪种扑克牌的可能性最大时,让学生在小组内交流,巩固可能性的大小。
四、自主总结 加深认识
让学生谈学习后的收获。
设计意图:
1、构建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的基本设想,通过不同情境的创设引导学生去猜想验证感悟,最终建立起高于生活的可能大小的认识。从生活中来,就是尊重学生的原有的生活经验,创设猜一猜的情境,勾起学生已有的对于可能性大小的认知,初步判断出数量多的发生的可能性大,数量少的发生的可能性就小。
2、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整合资源,创设一定的数学活动,帮助学生理解数学。活动是儿童的天性,也是儿童感知世界、认识世界的重要方式。课标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以活动为中心,注重选择富有情趣的学习材料和活动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获得愉快的数学学习体验。课中,我设计了多种不同层次的、有趣的活动和游戏,通过学生摸球、掷硬币,创设具有启发性的问题情境,使学生在大量观察、猜测、试验与交流的数学活动过程和小组合作讨论学习中,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逐步丰富对不确定现象和可能性大小的体验。
【《摸名片统计与可能性》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统计与概率》的教学设计(精选9篇)05-23
《摸一摸 画一画》的教案(精选10篇)04-18
《军神》教学设计03-30
数学《扇形统计图》教学反思(精选10篇)12-06
《灰尘的旅行》教学设计03-03
《邮票的张数》教学设计06-15
《地球的形状》教学设计03-24
复习除法的教学设计03-30
环境问题的教学设计03-23
语文《因小失大》教学设计0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