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五年级上册《多边形的面积整理和复习》教学设计(通用6篇)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实现教学目标的计划性和决策性活动。那么问题来了,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人教版五年级上册《多边形的面积整理和复习》教学设计,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五年级上册《多边形的面积整理和复习》教学设计 1
教学目标:
1.通过整理和复习,建立面积知识之间的联系,培养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在讨论、归纳整理的活动过程中,树立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意识,养成学数学、用数学的好习惯。
2.通过复习使学生加深对面积含义的理解,让学生进一步形成面积单位实际大小的表象,能根据实际情况选用适当的面积单位,知道相邻两个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3.能对物体面积进行估测,并能进行有关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能利用所学的面积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整理学过的面积知识,形成完整清晰的'知识结构,并能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在整理中构建面积知识之间的联系,正确地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
教学、学具准备:
面积为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的纸片各一张、两张大小不一的长方形纸、小黑板、彩色笔。
教学过程:
一、动手操作引入课题,明确复习目标
师:同学们,在你们桌上有两张大小不同的纸,现在咱们来用彩色笔进行涂色比赛,看谁先涂完,谁就是冠军?比赛开始(学生操作完后),请冠军介绍经验,你选择的是这张小的纸来涂,是吗?那么,我们涂色的部分叫什么呢?(面积)今天这节课让我们一起系统地整理和复习面积这一单元的有关知识。板书课题:整理和复习
二、回顾整理,沟通联系
1.小组合作,自主整理。
师:对于面积的有关知识在这一章我们已经学过了,那现在你打算怎样系统地整理和复习这部分知识呢?请大家好好想一想或者打开书看P70-87页,然后把你的想法说给小组的同学听一听,组长做好记录,我们比一比哪个小组整理得既全面具体,又简单明了。
(小组讨论整理这部分知识,教师参与小组讨论。)
2.全班交流,构建知识。
刚才通过小组合作进行了整理,哪个小组先来给大家汇报一下?
教师倾听学生汇报,适时引导和点其他小组补充。(要复习面积的含义,常用的面积单位及它们之间的进率;建立
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表象及举例说明1公顷和1平方千米的大小;还有长方形及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充分让学生说出自己学到的有关面积的知识,并适时评价。
3.整理完善,沟通联系。
师:老师也整理了一下这些知识,师出示:
(1)面积的含义:物体的表面或封闭图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
(2)常用的面积单位及面积单位间的进率。
平方千米公顷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
10010000100100
(3)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计算。
师:观察上面几个面积单位,如果都以1个单位来看,你认为哪个计量单位表示的面积最大呢?它们分别适合在生活中计量哪些物体的面积时使用这些单位呢?你能举例说说吗?(课桌面、学校的操场、我国的领土、邮票面、教室等)
三、联系实际,巩固提高
1.判断对错,并说明理由。
(1)5平方千米=500公顷。()
(2)边长4米的正方形,它的周长和面积相等。()
(3)一棵大树高16平方米。()
(4)用4个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或大正方形,它们的面积相等。()
2.估计一下教室地面的大小,并说一说你是怎样估计的?
如果知道教室的长为8米,宽为6米,请问它的面积是多少?如果我们要在教室的天花板一周围上装饰线条,那是计算它的什么呢?提醒学生注意区分面积和周长的不同。
3.同学们,请拿出你们涂色的长方形,请估测一下它的面积,实际测量一下它的长和宽,算出它的面积。
4.想一想在日常生活当中,解决哪些问题用到了面积的有关知识?
四、回顾小结。
师:通过本节课的整理,你能谈谈你在这节课上的一些收获吗?
五年级上册《多边形的面积整理和复习》教学设计 2
教学内容:
整理和复习。
教学目的:
1、通过复习,使学生理清各种平面图形面积计算公式之间的关系。
2、使学生能够应用面积计算公式,熟练计算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和组合图形的面积。
3、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
熟练计算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及组合图形的面积。
教学准备:
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的磁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1、想一想,本单元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
揭示课题:今天这节课我们对第五单元的知识进行整理和复习。
2、在小组内说一说,你学会了什么?
二、知识梳理,形成网络
1、复习多边形面积计算公式
(1)老师分别出示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让学生说一说各个图形面积公式是怎样推导出来的?
老师根据学生所说,演示转化过程,形成如教材96页的板书。
(2)从整理图中能看出各种图形之间的关系吗?
学生回答后老师简要小结。
2、练一练:
老师出示下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后集体核对。
选择条件分别计算下列各图形的面积。
3、师:刚才复习的是基本图形的面积,而由几个基本图形组合而成的图形叫什么?
出示第96页的第2题,让学生自己独立完成。
集体核对时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的几种方法。
学生可能会想到下面几种方法。
比较哪种方法比较简便?
三、应用拓展
1、练习十九第1题。
(1)让学生审题,说一说解题步骤。
(2)独立完成。
(3)小组交流,说一说你的发现。
(4)全班交流。
师小结:几个图形都在两条平行线之间,说明它们的高是相等的,在高相等的条件下,面积不等,说明它们的高都不等。
2、练习十九第4题。
(1)先让学生独立完成第1小题,集体核对。
(2)出示第2小题,让学生思考:能剪几棵这样的小树要考虑什么因素?能不能用纸的面积除以树的面积?
想一想该如何摆放小树?让学生在草稿本上画一画示意图。
集体订正,展示。
四、小结:说一说今天这节课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五、课堂作业:练习十九第2、3题。
课后反思:
视觉冲击波
随着圣诞节的临近,美丽的对称图形——圣诞树给今天的数学课堂带来了一丝节日的气息。这美丽的图案会给数学课带来什么呢?
1、纷繁数据的视觉冲击波
教材97页第4题在仅仅只有12平方厘米的图示中共出现16个数据,可谓是场数据“盛宴”。这些纷繁的数据造成的强力视觉冲击波使学生们个个头昏眼花。虽然大家从图中清晰可辨圣诞树的面积被分成就是求三角形、两个梯形和一个长方形面积,但在实际求组合图形面积过程中他们就是被这些数据“缠绕”,无法“解脱”。全班在规定的时间内仅5人列式计算正确。
冲击波主要干扰到所有图形底的长度。无论是三角形的底,还是梯形的上下底都是学生易混易错之处。看来下次再教时,可利用不同颜色的彩笔勾画不同的图形,这样不仅能增强视觉效果,而且还能起到一定的辅助作用。
2、图案“海洋”的视觉冲击波
第4题第2小题与练习第3题要求不同。第3题只要求出“大约”结果即可,而第4题却不能简单地用手工纸的面积除以小树的面积,它需要考虑实际的排列情况。教学伊始,我是通过画简单示意图的方式带领学生通过逻辑推理来解决。大家共想到两种剪法:一种是将圣诞树竖着依次排列共可剪5棵;另一种是将圣诞树横着依次排列,每排3棵,可剪2排,所以共可以剪6棵。在此基础再想有所突破就难了。此时,我顺势出示课前按标准尺寸剪好的“圣诞树”与手工纸框架图,请学生上台边展示并验证刚才的发现。通过实际操作许多学生都从第二种剪法找到突破口,“见缝插针”地将树的.棵数由6提高到了8。喜悦的心情在同学们心中传播,“还能剪出更多树吗?”的想法一直萦绕在大家的脑中。
学生中有人(魏紫瑞)指出按第3题的解法,这张纸大约可以剪出9棵这样的树。真的能行吗?《教学用书》中指明最多只能剪8棵呀!可这群孩子“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不多久就有一名学生(王菁)最先“插树”成功。
通过验证8+8+2+3=21厘米,这种摆放正好充分利用了纸的宽度,摆放成功。班上立即掌声雷动,这自发的掌声不仅仅是对她结果的充分肯定,更是对她敢于挑战权威精神的赞扬。同学们的研究热情此时达到沸点,一发不可收拾。9棵可行,那么10棵还能行吗?这时,我已经是欲罢不能。多名学生上台尝试后发现如果按正规摆法会“缺胳膊少腿”,但他们尝试将树斜着放在空隙中时再次成功。这次我无法通过计算来验证是否合理了。
欣赏着图案“海洋”带来的视觉冲击,使我情不自禁地回味起同学们的精彩发现,我眼仍旧浮现出他们一张张成功后的笑脸,我深深地被这虽然色彩单调却凝聚着学生智慧的图案所折服。
五年级上册《多边形的面积整理和复习》教学设计 3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学生能够系统地回顾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及推导过程,深刻理解各图形面积计算之间的内在联系。
熟练运用多边形面积公式准确计算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以及组合图形的面积,有效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小组合作交流、自主整理知识框架等活动,显著提高学生归纳总结、逻辑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
经历运用转化思想推导多边形面积公式的过程,进一步强化学生对转化这一数学思想方法的理解与应用,有力提升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几何直观素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充分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紧密逻辑联系,深切感受数学的系统性和严谨性,有效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浓厚兴趣和强烈求知欲。
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大力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创新精神,切实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全面梳理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推导过程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
正确、灵活地运用多边形面积公式解决各种类型的实际问题,尤其注重对组合图形面积计算方法的掌握和运用。
2.教学难点
深入理解多边形面积计算公式推导过程中所蕴含的转化思想,并能熟练运用这一思想方法探索新的图形面积计算问题。
能够巧妙地将复杂的组合图形合理分割或添补成已学过的简单多边形,准确找到计算组合图形面积的有效方法,清晰把握各部分图形面积之间的关系。
三、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练习法、直观演示法相结合
四、教学过程
(一)趣味导入(3分钟)
1.展示一幅由不同多边形组成的精美建筑图案(如古希腊帕特农神庙的正面图),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图中包含哪些多边形。
2.提出问题:“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了多边形的面积计算,那你们能快速算出这些多边形的面积吗?在计算之前,我们先来回顾一下多边形面积的相关知识。”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多边形的面积整理和复习。
(二)知识梳理(12分钟)
1.小组合作回顾
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围绕以下问题展开讨论:
我们学过了哪些多边形的面积公式?
这些公式是怎样推导出来的?(引导学生结合图形,简要描述推导过程)
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积公式之间有什么联系?
每个小组推选一名代表,进行发言,其他小组可以进行补充和提问。
2.教师引导总结
教师根据学生的发言,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积公式推导过程的动画演示,加强学生的直观理解。
强调转化思想:在推导这些面积公式时,我们都运用了转化的方法,将未知的图形转化为已知的图形来计算面积。例如,把平行四边形转化为长方形,三角形和梯形转化为平行四边形等。
绘制知识网络图:引导学生一起绘制多边形面积知识网络图,以平行四边形为基础,展示三角形是与它等底等高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梯形是通过转化成平行四边形得出面积公式,帮助学生构建系统的知识体系。
(三)公式运用与巩固(18分钟)
1.基础公式计算练习
在课件上依次展示简单的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的图形,标注出相应的底和高的数据,让学生快速说出它们的面积计算公式,并计算出面积。
请三名学生上台板演,完成后进行集体订正,针对学生出现的错误及时进行分析和讲解。
2.组合图形面积计算
展示一些由两个或多个多边形组合而成的图形(如一个三角形和一个平行四边形组成的房子形状图形,或一个梯形和一个长方形组成的不规则图形等),让学生思考如何计算这些组合图形的面积。
引导学生小组讨论,分享不同的计算方法,如分割法(将组合图形分割成几个简单多边形,分别计算面积后相加)和添补法(将组合图形添补成一个大的简单多边形,用大图形面积减去添补部分的面积)。
选取其中一道组合图形面积计算题目,让学生详细写出计算过程和思路,教师巡视指导,然后随机抽取学生的作业进行展示和点评。
(四)实际问题解决(10分钟)
1.创设情境问题
呈现一个与生活实际相关的问题:学校要修建一个梯形花坛,上底长3米,下底长5米,高2米。如果每平方米需要花费200元购买花卉,那么修建这个花坛一共需要多少钱?
让学生独立思考,分析题目中的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确定解题思路和所需运用的公式。
请一名学生上台讲解解题过程,其他学生认真倾听并进行评价和补充。
2.拓展应用
展示一道稍有难度的拓展题:在一块长方形土地上,有一块三角形的空地(如图所示,给出长方形的长和宽以及三角形的底和高的数据),现要在其余部分种草,种草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如果每平方米草皮的价格是15元,种草需要花费多少钱?
鼓励学生先尝试独立解决,若遇到困难可小组合作讨论。教师巡视过程中,对有困难的小组进行适当启发和引导,如提示学生可以先算出长方形的面积和三角形的面积,再用长方形面积减去三角形面积得到种草面积。
组织学生汇报解题结果和方法,教师进行总结和点评,强调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要认真分析题意,灵活运用所学知识。
(五)课堂总结与作业布置(2分钟)
1.课堂总结
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包括多边形面积公式的回顾、推导过程中的转化思想、组合图形面积计算方法以及实际问题的解决策略等。
强调多边形面积计算在数学学习和生活中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继续加强对几何知识的学习和探索。
2.作业布置
完成课后练习题中关于多边形面积计算的相关题目,包括基础巩固练习和拓展提高练习。
让学生寻找生活中至少两个与多边形面积有关的实际问题,并记录下来,尝试自己解决。下节课进行分享和交流。
五、教学资源
多媒体课件、三角板、平行四边形和梯形模型
六、教学板书设计
多边形的面积整理和复习
1.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S=ah(a为底,h为高)
推导:转化为长方形
2.三角形面积公式:S=1/2ah(a为底,h为高)
推导:与等底等高平行四边形关系
3.梯形面积公式:S=1/2(a+b)h(a、b为上、下底,h为高)
推导:转化为平行四边形
4.组合图形面积计算方法:分割法、添补法
七、教学反思
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对多边形的面积知识进行系统整理和复习,注重知识的连贯性和系统性。小组合作学习和讨论环节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让学生在交流中深化对知识的理解。但在实际教学中,对于个别学习困难学生在组合图形面积计算方法的理解和应用上关注不够,在今后的教学中应加强对这部分学生的个别辅导,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在复习课中有所收获,进一步提高数学学习能力和综合素养。
五年级上册《多边形的面积整理和复习》教学设计 4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引导学生回顾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及推导过程,使学生能熟练运用公式进行面积计算。
让学生通过整理和复习,进一步理解多边形面积之间的内在联系,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
2.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小组合作交流、自主整理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合作探究能力。
经历知识的梳理过程,提高学生运用转化思想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让学生在复习过程中体验成功的喜悦,增强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培养学生严谨认真的学习态度和勇于探索创新的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
系统梳理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及推导过程。
灵活运用多边形面积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2.难点
深入理解多边形面积公式之间的联系,构建知识网络。
运用转化思想解决多边形面积相关的综合性问题。
三、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练习法相结合
四、教学过程
1.知识回顾
引导学生自主回顾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请学生上台展示推导过程,教师利用多媒体辅助展示,加深学生印象。
重点强调转化思想在推导过程中的应用,如将三角形转化为平行四边形,梯形转化为平行四边形等。
2.小组合作整理
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对多边形面积的知识进行系统整理。
要求小组制作思维导图或知识框架图,展示多边形面积公式、推导过程、适用条件等内容之间的关系。
教师巡视各小组,参与讨论并适时指导。
3.交流展示与优化
每组选派代表展示整理成果,分享小组的思考过程和独特见解。
其他小组进行评价和补充,提出疑问和建议。
教师总结各小组的优点和不足,引导学生进一步完善知识体系,优化思维导图或知识框架图。
4.实战演练
出示一系列多边形面积计算的.基础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公式的运用。
逐步增加题目难度,设置一些综合性、灵活性较强的问题,如已知多边形面积和部分条件,求其他未知条件;组合图形的面积计算等。
学生完成练习后,同桌之间相互批改、交流讨论,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针对易错点和难点进行重点讲解。
5.拓展延伸
提出一些实际生活中的多边形面积应用问题,如土地测量、装修材料计算等,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和解决。
鼓励学生尝试创新思维,探索不同的解题方法和思路,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创新能力。
6.课堂总结
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复习内容,包括多边形面积公式、推导过程、知识联系以及解题方法等。
强调学习数学要善于总结归纳,构建知识体系,灵活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完成一份多边形面积知识的小测试卷,并对自己在本节课的学习表现进行自我评价。
五、教学资源
多媒体课件、练习试卷、学习评价表
六、教学反思
五年级上册《多边形的面积整理和复习》教学设计 5
《多边形的面积整理和复习》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学生通过回顾与整理,进一步理解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能熟练运用公式计算多边形的面积。
2.经历梳理知识的过程,构建多边形面积计算的知识体系,培养学生的归纳、概括和逻辑思维能力。
3.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几何直观。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
系统梳理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熟练掌握面积计算公式。
能正确运用多边形面积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2.难点
理解多边形面积公式之间的内在联系,构建知识网络。
灵活运用多边形面积知识解决组合图形及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三、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练习法相结合
四、教学过程
(一)回顾旧知,导入复习(5分钟)
1.教师提问:“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了哪些多边形的面积计算?”引导学生回顾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积公式。
2.让学生在练习本上写出这些公式,然后同桌之间互相交流、检查。
3.选取部分学生的作业进行展示,全班共同回顾公式:
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S=ah$($a$表示底,$h$表示高)
三角形面积公式:$S=\frac{1}{2}ah$
梯形面积公式:$S=\frac{(a+b)h}{2}$($a$、$b$分别表示上底和下底,$h$表示高)
(二)梳理知识,构建体系(12分钟)
1.小组讨论
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这些多边形面积公式是如何推导出来的。
给每个小组发放一张大的白纸,让学生用画图、文字说明等方式展示推导过程。
2.汇报展示
每个小组推选一名代表进行汇报。
对于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小组代表可结合图形说明是通过将平行四边形转化为长方形得到的,长方形的长等于平行四边形的底,长方形的宽等于平行四边形的高,所以平行四边形面积等于底乘高。
三角形面积公式推导,可展示将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三角形的面积是与它等底等高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从而得出公式。
梯形面积公式推导,展示将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平行四边形的底是梯形上底与下底的和,高与梯形的高相等,进而推导出梯形面积公式。
3.教师引导总结
教师在学生汇报的基础上,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动态的推导过程,加深学生的理解。
引导学生发现这些多边形面积公式推导过程中都运用了转化的思想,将未知的图形转化为已知的图形来研究。
(三)基础练习,巩固公式(10分钟)
1.出示一些简单的多边形面积计算题目,如:
已知平行四边形的底是5厘米,高是3厘米,求面积。
三角形的底是8分米,高是4分米,计算其面积。
梯形上底是3米,下底是5米,高是2米,求面积。
2.学生独立完成练习,教师巡视指导,了解学生对公式的掌握情况。
3.集体订正答案,针对学生出现的错误进行详细讲解和分析,强调计算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如单位的统一等。
(四)综合应用,提升能力(10分钟)
1.出示组合图形题目
例如,一个组合图形由一个三角形和一个梯形组成,三角形的底是6厘米,高是4厘米,梯形的上底是4厘米,下底是8厘米,高是3厘米,求组合图形的面积。
引导学生分析组合图形的构成,思考如何将其分割成已学过的多边形来计算面积。
2.解决生活实际问题
展示生活中的多边形面积应用场景,如一块梯形的土地,上底是10米,下底是16米,高是8米,每平方米土地可以种植5棵树苗,这块土地一共可以种植多少棵树苗?
让学生先找出题目中的数学信息,确定解题思路,然后独立完成计算。
3.小组交流与汇报
学生完成练习后,小组内交流解题方法和答案。
每个小组选派代表汇报解题思路和结果,全班共同讨论、评价不同的解法,拓宽学生的解题思路。
(五)课堂总结,拓展延伸(3分钟)
1.课堂总结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包括多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应用以及解题过程中用到的转化思想等。
强调熟练掌握多边形面积计算对于解决数学问题和实际生活问题的重要性。
2.拓展延伸
提出问题:“如果把一个多边形沿着对角线分割成几个三角形,如何利用三角形面积公式来推导多边形的面积公式呢?”激发学生课后进一步思考和探索的兴趣。
五、板书设计
多边形的面积整理和复习
1.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S=ah$
推导过程:转化为长方形
2.三角形面积公式:$S=\frac{1}{2}ah$
推导过程: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拼成平行四边形
3.梯形面积公式:$S=\frac{(a+b)h}{2}$
推导过程: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拼成平行四边形
六、教学反思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通过回顾、梳理、练习等环节,学生对多边形面积知识有了系统的复习和巩固。小组讨论和汇报展示环节有效地促进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交流,让学生深入理解了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在综合应用环节,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组合图形和生活实际问题,提高了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但在教学过程中,对于个别学习困难的学生关注还不够,在今后的教学中应加强对这部分学生的辅导,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在复习课中有所收获。
五年级上册《多边形的面积整理和复习》教学设计 6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学生能够系统地回顾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深刻理解这些图形面积计算的算理。
熟练且准确地运用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积公式进行计算,能够解决各种与这些多边形面积相关的实际问题,包括简单的组合图形面积计算。
2.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自主整理、小组合作交流以及全班汇报展示等活动,培养学生归纳总结、逻辑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
经历运用转化思想推导多边形面积公式的过程,进一步体会转化思想在数学学习中的重要性和广泛应用,提高学生运用数学思想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让学生在整理和复习的过程中,感受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和系统性,体会数学学习的乐趣和成就感,增强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培养学生严谨认真、勇于探索的学习态度,激发学生对数学学科的热爱和对数学知识的求知欲。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清晰梳理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牢固掌握其面积计算公式。
能够灵活运用多边形面积公式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面积计算问题,准确进行计算。
2.教学难点
深入理解多边形面积公式推导过程中所运用的转化思想,并能将其迁移应用到新的图形面积计算或数学问题解决中。
学会分析组合图形的结构特征,能够正确地将组合图形分割或添补成已学过的多边形,进而计算其面积。
三、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练习法、直观演示法相结合
四、教学过程
1.知识回顾与梳理
引导语:“同学们,在之前的学习中我们已经探究了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积计算方法。现在,请大家先自己在练习本上回顾一下这些图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然后小组内互相交流分享。”
学生自主回顾并进行小组交流,教师巡视各小组,观察学生的讨论情况,并适时给予指导和提示。
小组汇报:请各小组选派代表上台,利用投影仪展示小组整理的成果,详细讲解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进行补充和完善,重点强调转化思想在推导过程中的应用,通过多媒体课件再次展示图形的转化过程,加深学生的理解。例如:对于平行四边形,沿高剪下一个三角形,平移后可拼成一个长方形,长方形的长等于平行四边形的底,宽等于平行四边形的高,所以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等于底乘高(S=ah);对于三角形,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三角形的面积是与它等底等高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即S=1/2ah;对于梯形,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梯形的面积是与它等底等高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所以S=1/2(a+b)h。
归纳总结:与学生一起梳理多边形面积公式之间的联系,形成知识网络。让学生明白这些图形的面积计算都可以通过转化为已学过的图形来推导得出,体现了数学知识的系统性和连贯性。
2.公式运用与巩固
基础练习
出示一些简单的多边形面积计算题目,如已知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求面积;已知三角形的底和高,求面积;已知梯形的上底、下底和高,求面积等。让学生独立完成这些题目,巩固基本公式的运用。
请几位学生上台板演,完成后集体订正,针对学生出现的错误进行详细讲解和分析,强调计算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如单位的统一、公式的正确运用等。
提高练习
设计一些稍有难度的题目,如已知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和底,求高;已知三角形的面积和高,求底;已知梯形的面积、上底和高,求下底等。这些题目需要学生对公式进行灵活变形运用,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
让学生在练习本上完成这些题目,完成后同桌之间相互交流批改,教师巡视指导,对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集中讲解。
拓展练习
出示一些与实际生活相关的多边形面积计算问题,如求一块三角形菜地的面积,已知梯形广告牌的上底、下底和高,求广告牌的面积,以及在一个平行四边形的空地上铺草坪,已知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求草坪的面积等。让学生通过分析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运用多边形面积公式进行解决,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生独立思考完成后,进行全班交流汇报,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解决实际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强调要认真审题,找出题目中的关键信息,确定所求图形的面积公式,然后代入数据进行计算。
3.组合图形面积计算方法探究
引入组合图形:展示一些组合图形的图片,如由三角形和正方形组成的房屋侧面图、由梯形和平行四边形组成的水渠横截面图等,引导学生观察这些图形的特点,引出组合图形的概念。
探究计算方法:组织学生小组讨论如何计算这些组合图形的面积。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尝试用不同的方法将组合图形分割或添补成已学过的多边形,然后计算其面积。
小组汇报:各小组汇报自己的计算方法和思路,教师在黑板上记录不同的方法,并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相应的分割或添补过程,让学生直观地看到不同方法的操作步骤。例如:对于一个由三角形和长方形组成的组合图形,可以将其分割成一个三角形和一个长方形,分别计算它们的面积后再相加;也可以将其添补成一个大长方形,用大长方形的面积减去添补部分三角形的面积得到组合图形的面积。
总结计算步骤:与学生一起总结计算组合图形面积的一般步骤,即先观察图形的特征,确定分割或添补的`方法,然后分别计算分割或添补后各部分图形的面积,最后根据图形的组合方式进行加或减运算,得到组合图形的面积。
练习巩固:出示一些组合图形面积计算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的计算方法。教师巡视指导,对学生在练习中出现的问题及时给予帮助和纠正。
4.课堂总结与反思
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包括多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公式的运用、组合图形面积的计算方法等。
提问学生:“通过本节课的整理和复习,你对多边形的面积知识有了哪些更深入的理解?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你遇到了哪些困难,是如何克服的?你还有哪些疑问或困惑?”鼓励学生积极发言,分享自己的学习体会和感受。
教师对学生的总结进行点评和补充,强调多边形面积计算在数学学习和实际生活中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继续保持积极探索、勇于实践的学习态度,不断提高自己的数学素养。
布置作业:布置适量的课后作业,包括多边形面积公式的背诵、相关计算练习题以及一道组合图形面积计算的拓展题,要求学生认真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资源
多媒体课件、投影仪、练习本、三角板等
六、教学反思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通过引导学生自主回顾和小组合作交流,有效地帮助学生梳理了多边形面积的知识体系,让学生深刻理解了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和内在联系。在公式运用和组合图形面积计算的教学环节中,学生积极参与,思维活跃,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各种类型的问题,教学目标达成度较高。然而,在教学过程中也发现部分学生对转化思想的理解还不够深入,在组合图形面积计算时,对于一些较为复杂的分割或添补方法掌握不够熟练。在今后的教学中,应进一步加强对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和指导,设计更多有针对性的练习,帮助学生提高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学生的数学综合素养。
【五年级上册《多边形的面积整理和复习》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面积整理和复习教学设计10-22
面积整理和复习的教学设计范文06-25
面积的整理和复习的教学设计总结06-11
面积的整理和复习的教案05-22
《整理和复习》的教学设计10-10
《整理和复习》优秀教学设计10-17
复习多边形面积教学反思09-30
《整理和复习》教学设计(精选12篇)05-30
《整理与复习》教学设计0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