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文档>《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教学设计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教学设计

时间:2023-08-21 13:31:22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教学设计(精选11篇)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用到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我们该怎么去写教学设计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教学设计,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教学设计(精选11篇)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教学设计 1

  学习目标:

  1、 积累 文言词语,扩充文言词汇量,提高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2、朗读全文,借助注释,疏通文意,把握论证思路

  3、反复诵读,品味语言

  4、正确认识理解“得道多助”的现实意义

  教学重点:

  学习目标1、2、3

  教学难点:

  正确认识理解“得道多助”的.现实意义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前些天,我们学习了 孟子的文章《鱼我所欲也》,了解了孟子舍生取义的崇高精神,今天,让我们再一次走近孟子,进一步了解主张 “仁政”“王道”的孟子。

  二|导学过程

  (一)、初读文章,把握字音,读出节奏(初读字音和节奏)

  1、教师范读文章,要读出气势(可找名家 的朗读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听读,注意字音 和节奏

  2、学生自由朗读(大声),读准 字音和节奏

  3、学生试读(可先齐读,后指名读,要找2-3名学生,重点 看字音和节奏)

  (二)、译读全文,读出内容(再读读出内容)

  1、教师指导分段译读全文。(可根据内容把文章分段,降低文章的难度。可分为 第一句,三里之城……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深也……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结尾)

  学生结合注释,自行翻译课文,并标出 疑难词句

  2、学生质疑、解答,学生边读边翻译,教师点拨

  重点词语:

  天时: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

  地利:有利于作战的 地理条件

  人和: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山下团结

  郭:外城 环:围 池:护城河 是:这 委:放弃 去:离开 域:限制

  固:使……巩固 畔:通“叛”,背叛 亲戚;亲戚朋友,包括 父母兄弟

  重点句子;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力

  3、理思路

  ①、教师点拨:本文的中心论点是“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

  ②、学生思考讨论:文章是如何 逐层展开论述的

  学生 交流

  教师交流时边归纳:

  论点: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进攻一方——天时不如地利

  防御一方——地利不如人和 (战争需要人和)

  域民……

  固国…… (治国需要人和)

  威天下……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教学设计 2

  教学目标:

  1、积累文言知识;

  2、背诵课文;

  3、学习本文阐述道里的方法;

  4、领会课文深刻道理。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积累文言知识;领会课文深刻道理。

  2、难点:学习古代名家阐述道里的方法。

  教学设想:紧扣文本,以学生自求探索、合作探究为主,教师作适当点拨。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导语。

  2、释题。(尝试让学生释题)

  二、朗读课文

  1、指名学生朗读。

  2、正音:郭(guō) 粟(sù ) 夫(fú ) 域(yù ) 畔(pàn )

  3、集体朗读。

  三、自求探索:借助注释,尝试翻译全文。(不明白的地方可以提出来在学习小组内讨论解决,也可以向老师提出质疑)

  1、学生自学、讨论、质疑。

  2、检查自学效果。着重要求学生掌握以下词句:

  ⑴解释加点词

  ①得道(施行仁政) ②天时(有利于战争的天气、时令)

  ③地利(有利于战争的地理条件) ④人和(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⑤郭(外城) ⑥委(放弃)

  ⑦是(这) ⑧池(护城河)

  ⑨域(限制) ⑩畔(通“叛”,背叛)

  ⑵翻译句子

  ①环而攻之而不胜(包围着攻打却不能取胜)

  ②委而去之(弃城而逃)

  ③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巩固国防不能靠山河的险要)

  ④寡助之至,亲戚畔之(缺少帮到了极点,连至亲骨肉也背叛)

  ⑤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所以君子不战则矣,战就一定胜利)

  四、合作探究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作者是怎样论证中心论点的?

  3、第四段由谈战争转为谈什么?从而得出一个什么结论?

  4、孟子认为实现“人和”的途径是什么?这正是他哪一种主张的.具体表现?

  (程序:学生讨论-检查反馈-归纳总结)

  五、质疑

  六、小结(尝试让学生小结)

  七、背诵(分小组背诵)

  八、作业:以“‘人和’的现实意义”为话题,写一篇学习本文后的心得体会。不少于500字,写在作文簿上。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教学设计 3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通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让学生初步了解文章大意。

  (2)用认读、译读、思读、悟读四种方式教、学,让学生掌握生动形象的语言、把握文章的内容。

  (3)积累重要文言词语,并把握其词义。如:郭、夫、委、去、域、兵革、亲戚等。

  (4)结合注释,借助工具书能自己释义、翻译这篇文言文。

  2、能力目标

  (1)通过学习本文,让学生懂得战争中“人和”的重要作用。

  (2)强调师生对话,生生对话,创设问题情景。

  (3)学习古人的论证方法。

  3、德育目标

  (1)强调“人和”的作用,引导学生学习做人的道理。

  (2)让学生认识孟子超人的智慧和对国家作出的贡献,增强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3)通过思读、悟读,让学生开拓视野,陶冶情操。

  二、教学重点:理清论证思路,把握说理方法。

  三、教学难点:论证结构的把握。

  四、教学方法:以读为核心,讨论点拨,师生互动。

  五、教具准备:多媒体、示范朗读带

  六、课时安排:1课时

  七、教学过程:

  第一板块(认读)

  一、 情景导入

  中国有句俗话:得民心者得天下。在中国历史上,得民心者得天下的君主同学们能列举处几位呢?孟子一生满腹经纶,不在其位而谋“仁政”,展现出他以天下为己任的博大胸怀。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孟子的《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这篇文章,让大家了解一种能够克敌制胜的方法。

  二、 资料助读(多媒体展示)

  孟子(公元前372~公元前289),名轲,思想家,教育家,是继孔子以后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与孔子合称“孔孟”,并有“亚圣”之称。

  《孟子》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记述了孟子的言行、政治主张、哲学主张及哲学、伦理、教育思想等学术问题的论争。全书共七篇,分《梁惠王》《公孙丑》《滕文公》《离娄》《万章》《告子》《尽心》7篇,计261章,约35000字。。内容包括孟子的言行、政治学说以及哲学、伦理、教育思想等学术问题的论争。《孟子》在先秦诸子散文中独具风格,对后世散文的发展有着很大的影响。

  三、 在教师的指导下朗读课文。

  1、初读课文,读准字音。教师播放本课泛读带。多媒体展示一些字词读音。

  郭(guō) 粟(sù) 亲戚(qīng qi)

  2、复读课文,注意读出语句的停顿。

  3、教师指导学生分角色赛读课文。(教师评点)

  1、学生分组讨论,作出回答。

  2、学生听讲,思考,究竟是什么方法?

  3、找一名普通话比较标准的学生朗读,其他人听读,了解记忆对孟子的简单介绍。

  4、学生听读课文。标画出不认识的字音和不会读的断句。

  5、学生按要求齐读课文。

  6、学生赛读。读得好的,加以鼓励。

  第二板块(译读)

  四、整体把握文意,译读课文。

  1、学生再读课文,要求读得流畅,能圈点勾画,标示出疑难词句。

  2、对抗赛。

  规则:本次比赛分两轮进行,两人(同桌)为一组,低分为100分,每发现一处错误扣5分,直到扣完为止。

  (1)第一轮:翻译全文(看谁又对又快)

  两人分别翻译课文,相互质疑、解疑、扣分。

  (2)第二轮:文言知识大比拼。(多媒体展示)

  ①通假字: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②古今异义词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

  委而去之

  亲戚畔之

  池非不深也

  ③一词多义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三里之城

  环而攻之而不胜

  以天下之所顺 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兵革非不坚利也 环而攻之而不胜

  天时不如地利 然而不胜者

  ④加点词的用法: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⑤翻译句子;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3)教师点拨(多媒体展示)

  第一轮略

  第二轮:

  ①畔:畔通“叛”,背叛

  ②城:内城;郭:外城

  去:离开。今义:往、到

  亲戚:亲戚朋友,包括父母兄弟。今指跟自己家庭有婚姻关系的家庭或它的成员。

  池:护城河。今指水塘。

  ③凭;用。 的;代词;到。 精良;有利

  顺接连词可不译;转折连词,译为却。

  ④域:名词用作动词,限制

  固:形容词用作动词,使……巩固

  威:形容词用作动词,威慑

  ⑤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施行“仁政”的君主会得到众人的帮助,不施行“仁政”的君主受到帮助的人就不多。

  包围起来攻打它,一定有得到天气时令的原因,可是这样却不能够取胜,这是因为有利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的地理形势呀!

  凭着天下归顺这一点,去攻打那连亲戚都背叛的寡助之君,所以,君子不战则已,战就一定胜利。

  7、学生自读课文,完成老师对自己的要求。

  8、学生留心听规则。

  9、学生参照课文注释,查阅工具书,再加上平时知识的积累,翻译全文。

  10、两人独自完成文言知识练习。并相互对照看,进行讨论分析。找出错误之处,评分。

  11、学生根据教师所点拨的内容,作出最后的判定,得出分数,并把错误的地方订正。

  第三板块(思读)

  四、1、理清文章思路,把握作者观点(多媒体展示相关题目)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本篇在论证方面的特点是什么?

  (3)本文反应了作者什么样的政治思想?

  (4)本文主要是谈战争还是政治?为什么?

  教师最后明确:

  (1)中心论点是“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2)本篇论证的主要特点是采取“总—分—总”的论证结构。先提出中心论点“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然后再分别举例论证“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最后再从道理上论证中心论点。

  (3)“民贵君轻”的政治思想。

  (4)借战争谈政治,孟子想借战争的取胜条件来谈他的政治主张,他主张国君施行仁政,才会得到多助,才会天下顺之,国家才会治理好。

  2、学生边读边思考,共同合作讨论、交流。并作出发言。

  3、引导学生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

  第四板块(悟读)

  五、自主评价,扩展思维

  (1)有人认为:战争胜负取决于战争性质和人心向背,“威天下”不能靠“天时”“地利”,而只能靠“人和”的理论只能适用于科学不发达的古代社会,在高科技发展的今天,要想打胜仗,就必须有最先进的武器,其余都是次要的。对于这种说法你有何想法?

  (2)本文属论说文,提出“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这个中心论点,说明“人和”在战争中占有及其重要的地位,在历史上或现实中依靠“人和”占尽先机的例子不胜枚举,请你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的理解。

  教师作结:同学们,你们能通过合作交流,共同探讨,且又贴近生活,切合实际,拓展自己的思维,使情感受到熏陶,享受审美情趣。希望继续发扬。

  四人一组,学生实行分组讨论,相互补充,然后在班上发表各组意见。

  第五板块(作业)

  六、作业布置

  (1)背诵全文

  (2)在这篇文章中,以你感受最深的语句为话题,发表简短的演讲。(下节课进行)

  学生课下独立完成。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教学设计 4

  一、教学目标:

  1.学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一文,疏通文意,了解并文中一些古今异义词。

  2.学习本文开头提出论点后逐层论证的写法。

  3.初步理解“天时、地利、人和”、“得道多助、失道寡肋”的含义,增强对国家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的认识教材分析:

  二、重点:

  目标1、2

  三、难点:

  目标中对第四段论证的理解

  四、课时:

  一节课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从国共两党之间的战争,中国共产党依靠人民群众得天下的结果(例:淮海战役的胜利),从而得出“得人心者得天下”的结论,唤起学生的共识,然后导入本课。

  (二)、了解预习情况后,指名诵读有关注释,简介孟子和《孟子》

  孟子:名轲,思想家、教育家,是继孔子以后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与孔子合称“孔孟”,有“亚圣”之称。

  《孟子》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记述了孟子的'言行、政治主张、哲学主张及个人修养。孟子的政治主张主要是“仁政”“兼爱”“非攻”,主张和平,反对战争。

  (三)、初读课文、疏通文意

  1、指名诵读全文,正音后齐诵数遍,听课文录音。

  正音:“夫”,fú,发语词,放在句首,以引起议论。“粟”,sù:谷子,与“栗”,lì区别。“畔”,pàn 。

  2.对照书下注释,学生独立思考(同桌间可交流)逐段疏通文句并逐句翻译。

  3.教师巡视释疑点拨,重点注意下列词语及句子(一些古今异义词)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古代城邑有内外城之分,“城”为内城,“郭”为外城;“三里”“七里”均非实指,说明城邑之小。

  “是天时不如地利也”一句中的“是”,作代词用,即“这(就是)”的意思,与“也”合用,构成判断,意思是“这就是。的道理”

  “人和”:指人心所向,上下团结等。

  “域民”:“域”,界限,可解释为“限制”,名词作动词用。

  “固国”的“固”,原为形容词,这里用作动词,“使国巩固”。

  “威天下”的“威”,原为形容词,这里用作动词,作“威慑”讲。

  “寡助之至”的“之”动词,作“到”讲。

  “畔”:“叛”的通假字,背叛。

  4.指名串讲课文(一读一译),师生共同订正。

  5.齐读课文。

  (四)、分析课文

  1.学生分组讨论下列问题: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中心论点提出后作者是怎样进行论证的?

  3)中心论点既然已得到了论证,为什么还要写第4段?

  2.抽样提问后其他学生补充,教师评价总结

  附参考答案:

  1)中心论点即篇首两句。孟子提出三个概念:天时、地利、人和,并将这三者加以比较,层层推进。用两个“不如”强调了“人和”的重要性。三者之间的比较,实质上是重在前者与后者的比较,强调指出各种客观及诸多因素在战争中都比不上人的主观条件及“人和”的因素,决定战争胜负的是人而不是物。在比较中立论,给人人的印象极其深刻。句式相同,语气十分肯定,斩钉截铁,不容置疑。

  2)二三两段围绕中心论点,连用两个论据进一步论证。第2段选取攻战的例子阐明“天时不如地利”,区区小城,四面受围而不能克,即使有得“天时”者也不能胜,旨在说明“地利”重于天时;第3段同样选取攻战的例子,旨在说明即使在占有“地利”的情况下---“城非不高”“池非不深”“兵革非不坚利”“米粟非不多”,但有人却弃城而逃,因为“地利”亦难比“人和”。这两个例子均非实际战例,而是泛指,即除特殊情况外,一般如此。因而使论战具有普遍的意义和一定的说服力。

  归纳:以上三段,论证了“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道理

  3)第4段的作用是在前3段论述的基础上进一步阐发,将论点的范围由战争推及到治国,从而全面体现孟子的政治主张,使文章更具有普遍意义,其次,“得道”实际上也可理解为“得人心”,即“人和”。得人心者,人心归顺,所向披靡,失人心者,人心相悖,不攻自溃。因而,第4段绝非多余的闲笔。

  注意下列词语:

  “故曰”,在文中起承接作用。“故”一笔概括了上文三段,“曰”总领发起下文议论

  “君子”即文章中所说“得道者”

  归纳:第4段进一步论证“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道理。

  (五)、归纳全文。

  提问:这篇短论在论证方法上有什么特色?

  明确: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1、逐层论证,层层深入。文章第1段,开门见山提出中心论点,接着运用战例,分别论证了“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突出了“人和”的重要;第4段进一步阐发,说明,欲得“人和”,必先要“得道”。全文紧紧围绕得“人和”这一中心,环环相扣,逐层推理,显示出极其严密的论证艺术和极强的逻辑性。

  2、议论中运用排比、对比等手法,使文章气势恢宏,笔酣墨畅,结构缜密。

  提问:应该怎样看待孟子的“人和”的主张?

  明确:孟子提出的“人和”,是他的“仁义”“非攻”思想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强调指出做任何事情必须要顺乎民心,这一观点,不仅在当时那个历史时期具有进步性,反映了孟子在那个历史发展特定阶段中的独见卓识和对人民力量的重视,对于我们今天办好事情也有借鉴。但也应当看到,孟子提出的“人和”,其根本目的在于维护封建社会的统治,这就不可避免地使他的这一观点带有时代的局限性。

  (六)、拓展思考:

  有人认为:战争胜负取决于战争性质和人心向背,“威天下”不能靠“天时”“地利”,而只能靠“人和”的理论只能适用于科学不发达的古代社会,在高科技发展的今天,要想打胜仗,就必须有最先进的武器,其余都是次要的。对于这种说法你有何想法?

  (七)、布置作业:

  1.A类:熟读并背诵课文

  2.B类:默写课文

  3.翻译课文

  附板书:

  论点:天时不如地利

  地利不如人和

  进攻:天时不如地利

  战例战争需要“人和”

  防御:地利不如人和

  得道多助论据

  失道寡助域民

  治国固国治国需要“人和”

  威天下

  结论:得道多助------------天下顺之

  失道寡助------------天下畔之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教学设计 5

  教学案主备人:xx

  课题孟子二章

  教学案序号

  授课时间20xx年xx月xx日课型新授

  教与学目标及重点难点

  1、弄懂词义、句义。

  2、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掌握文章的论述特点。

  3、背诵全文。

  “先学后教”设计(学生自学内容、方式、方法、教学思路、方法手段)

  1、自学内容:朗读课文,

  解释词语,弄懂句意。

  2、教学思路:学生自读自己释词,弄懂句意教师点拨反复朗读

  全文背诵

  自主、综合、拓展、创新环节及内容

  自主:自读课文,根据注释,弄懂句意。

  综合:以前学过的文言虚词。

  拓展:想想以前学过的骈句,有何特点?与本课对比,指导朗读。

  教与学过程设计

  授课内容与过程设计学生学习活动设计课中

  改进

  一、导入新课:

  孟子(约公元前372——公元前289)

  名轲,字子舆,邹(现在山东邹县)人,战国时期的思想家、教育家。他是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地位仅次于孔子,后世常以“孔孟”并称。他生活在兼并战争激烈的战国中期,主张行“仁政”以统天下,曾游说梁、齐等诸国君,均不见用。退而与弟子万章、公孙丑等著书立说,有《孟子》(现存七篇)一书传世。《孟子》长于言辞,其文气势磅礴,论证严密,富有说服力和感染力,对后来散文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

  我们学习这两篇文章,先要懂得词义、句意,在此基础上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掌握文章的论述特点,最后背诵全文。

  二、朗读课文。

  1、指名朗读课文。

  朗读完毕,教师适当讲评。注意字

  “粟”、“夫”、“畔”

  2、全班同学齐读课文。思考:这篇短文主要谈的是哪方面的问题?

  三、讲读课文。

  1、讲读第一段。

  (1)齐读第一段

  (2)解释词语,弄懂句意

  天时:指气候、时机;时,季节。地利:

  指山河险要,城池坚固;利,利益,功用。

  人和:指齐心协力,能得民心。和,和顺、和谐。

  (3)齐声背诵第一段。

  做笔记

  生评议

  教与学过程设计

  授课内容与过程设计学生学习活动设计课中

  改进

  2、讲读第二段。

  (1)指名朗读第二段。

  (2)解释词语,弄懂句意。

  之,的。城:内部。郭:外城。环:围绕,包围。而,连词,前后是承接关系。夫:助词,用在句首,表示要发表议论。之,代“三里之城,七里之郭”。必:一定。者:指“得天时”这种情况?矣:语气助词,表肯定。然而:虽然这样,但是。而:但是,却。是:这。也:表判断。

  学生自由反复朗读第二段。

  3、讲读第三段。

  (1)指名朗读第三段

  (2)解释词语,弄懂句意。

  非:不是。也:表判断。兵:兵器。革:皮革,指甲胄。坚:坚固。利:锋利、锐利。粟:粮食。委:放弃。而:连词。前后是承接关系。去:离开,逃走。之代这座城池。

  (3)学生自由反复朗读第三段。

  4、讲读第四段。

  (1)齐声朗读第四段

  (2)解释词语,弄懂句意。

  故:因此、所以。城:居住。这里是使动用法,意为让(使)------居住。以:凭借、依靠。封疆:疆界。封,疆界。之:的`。固:稳固。这里是使动用法。意为使------

  稳固。险:险要。威:震慑。道:治国之道。(指施行仁政)。者:的,的人。失道:无道,违背道义。失:放弃。寡:少。之:到。至:极点。

  圈点批注

  教与学过程设计

  授课内容与过程设计学生学习活动设计课中

  改进

  亲戚:内外亲属。畔:通假“叛”。之:代失道者。顺:顺从、归附。以:用,拿。之:助词》所:表示动词所涉及的对象,这里指归附的力量。所:这里指众叛亲离者。“故君子有关战,战必胜矣”:此句意为“因此,仁得之君不战则已,战就一定胜利。君子:对统治者和有才得之人的通知名人称。必:一定;矣:表肯定。

  (3)学生自由反复朗读第四段。

  5、齐声朗读全文

  四、讲解课文

  1、提问:开篇两句提得是什么问题?提出什么看法?

  2、学生讨论后明确:这两句谈得是战争中的攻守问题,提出具备什么条件才最有利于攻守,那就是具备“人和”这个条件才最有利于攻守。“人和”就是下文的“多助“和天下顺之”,即人民的拥护和支持,这反应了孟子“民贵君轻”的政治思想。这两句提示了本  篇的中心论点。

  2、提问:第二段内容谈什么?和上段有什么关系?

  学生讨论明确:本段是分论之一,设例(攻之而不胜)论证“天时不如地利”。论证中心论点的前半部分内容。只从进攻一方的失利来说。

  3、提问:第三段内容谈什么?和前面有什么联系?

  学生讨论后明确:本段是分论之二,设例(弃城逃走)论证“地利不如人和”,论证中心论点的下半部分内容。只从防御一方的失利来说。

  4、提问:第四段内容谈什么?提示出文章的什么主旨?

  学生讨论后明确:本段深入论证“得道”即得“人和”,得“人和”则“必胜”。本段通过对比揭示全篇的主旨——“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朗读

  分组讨论

  板书设计论点:天时不如地利

  地利不如人和

  进攻:天时不如地利

  战例

  防御:地利不如人和

  得道多助论据域民

  失道寡助治国固国治国需要

  威天下人和

  结论:得道多助——天下顺之

  失道寡助——天下叛之

  课内外练习题设计课内练习:

  反复朗读课文。朗读时要注意他们的节奏,读出气势。

  课外练习:

  1、背诵课文。

  2、写会字词。

  3、翻译出课文的内容。

  教后改进意见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教学设计 6

  一、直接导入

  二、确立学习目标:

  1、反复朗读、背诵、理解词句,把握文意。

  2、理清文章行文脉络,把握相关文体知识。

  3、理解“人和”的含义,并从中受到教益。

  三、简介作者、作品

  1、学生交流积累

  2、出示孟子《孟子》知识

  四、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范读课文

  引导学生注意:读音停顿

  重音节奏

  2、随师齐读课文——巩固、体会

  3、引导学生整体感知文章议论的中心

  五、翻译理解文意

  1、出示重点字词、句——交流

  2、请学生质疑、补充

  3、重点检测

  六、朗读巩固——男女生分读

  七、深入研析

  质疑:

  1、文章怎样论述文章中心论点的?

  (引导学生理清文章的论证方法、和行文条理)

  3、在第一个事例中,哪些词最能突出“天时不如地利”?

  4、第二个事例中运用了什么句式?有什么作用?

  5、提纲试背

  6、举完两个例子后得出什么结论?(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7、“道”与“人和”有何关系?

  8、战争与治国,哪个是作者最想表现的`?为什么从战争入手?

  八、一分钟试背、涵咏

  九、结合现实、历史,请学生再举一两个例子证明人和的重要性。

  十、小结

  十一、诵读中结束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教学设计 7

  教学目标:

  1.理解文章的观点及作者的论证思路。

  2、体会骈句的表达效果。

  3、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课文。

  重难点分析:

  1、找出文章的中心论点

  2、理清文章采用“逐层深入论证”的结构。

  (怎样分析本文写了什么。明确:要找出全文的中心论点,应该先分清层次,再概括出层意,进而帮助学生从整体上认识这一结构特点,最后看本文统领全文的关键句是什么。)

  导入新课:

  同学们,知道这个成语么?(揠苗助长),什么意思?(比喻不顾事物的发展规律,急于求成,反把事情弄坏)这里还有一句名言:“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你们懂得它的意思吗?说说。(学生说不上,老师就析题:施行仁政的人就会很多人帮助,不施行仁政的人很少有人帮助他)你们知道它们的出处么?

  它们出自《孟子》。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孟子〉二章中的第一篇文章。

  教学过程:

  一、作者介绍:

  孟子生活在动荡不安的社会、人民生活十分痛苦的战国时代,面对这样—个社会现实,孟子最早提出了“民贵君轻”、“与民同乐”,反对不义的战争,主张施“仁政”。

  二、学法指导:

  孟子的文章逻辑严密而富有辞采,必须熟读才能有所领会。诵读首先要读准字音,其次要读准确句子的节奏。

  三、理解文意:

  1、学生听课文录音,勾画出重点字词(粟、“畔”通“叛”:背叛)

  2、初读课文,勾画出难以理解的句子。(小组讨论解决疑问,重点强调几个词语的活用:环、域、固、威、顺)

  3、教师小结:请指出句子的含义:a、“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b、“夫”

  c、“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

  4、整体感知全文:你认为孟子想阐述什么问题?你的理由是什么?争论!!!

  (整体感知这个环节,我可以这样提问么?请指教)

  5、辨析学生提出的中心论点,局部分析,明确作者的思路。

  第一段:开篇两句谈的是什么问题?提出了什么观点?

  (战争中的'攻守问题,提出了具备什么条件才最有利于攻守的观点,即要具备“人和”这个条件)

  第二段:本段谈了什么内容?和第一自然段有关系么?

  (举例说明“天时不如地利”,论证第一段的前部分内容)

  第三段:本段谈了什么内容?和课文的前面部分有关系么?

  (举例说明“地利不如人和”,论证第一段的后部分内容)

  第四段:作者为什么认为“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本段的目的是什么?

  (“人和”才是最有利的作战条件。)(通过对比揭示观点“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6、再读全文,提问:哪些句子你读起来特别带劲?为什么有这样的效果?

  (体会骈句的表达作用)

  7、整体归纳:

  本文主要是谈战争中的问题么?如果不是,那是什么?

  (借战争谈政治,孟子想借战争的取胜条件来谈他的政治主张,他主张国君施行仁政,才会得到多助,才会天下顺之,国家才会治理好。)

  四、课堂小结:

  通过全文的分析,你知道本文的体裁么?(议论文)学习议论文最主要的是要学什么?(学习说理的方法)那本文是怎样说理的?谁来归纳一下?(采用总分总的论证结构,先提出中心论点,再举例分别证明两个分论点,再从道理上得出结论)

  五、课堂延伸:

  延伸部分的我还没设计好,请各位出出主意,怎样将课文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联系?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教学设计 8

  〔教学目标〕

  1、复习逐层论证的写法;

  2、体会在叙述和议论中运用排比句式的作用;

  3、理解“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道理。

  〔教学重点〕

  1、对“和道多助,失道寡助”的理解;

  2、复习逐层论证的写法。

  〔课型、课时〕

  导读课,一课时

  〔教学方法〕

  导拨法、自读法、讨论法、分层教学法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教师提问:同学们,人民生活十分痛苦的战国时代,有一位继孔子之后的儒家学派的大师是谁?(孟子)面对他所处的社会现实,谁知道孟子提出了哪些主张?(学生回答后,教师出示投影,介绍孟子及其政治主张,学生齐读投影内容)

  〔投影一〕

  孟子:(约前372-289)名轲,字子舆,战国时邹国人,是孔子以后的儒家大师,被推尊为“亚圣“。

  〔投影二〕

  是一部记录孟子的思想和政治言论等的书,是儒家经典之一。分《梁惠王》、《公孙丑》、《滕文公》、《离娄》、《万章》、《告子》、《尽心》等七篇。

  〔投影三〕

  主张:孟子提出了施“仁政”、行“王道”的政治主张。

  希望君以民为贵,反对暴政害民,反对掠夺性战争,盼望贤明的君王统一国家。

  师:今天,我们就学习孟子的一篇文章,出自《<孟子>二章中的《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板书课题)

  二、学生自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一)学生听课文录音,在舒缓的音乐中感知课文内容。

  (二)学生伴随音乐试读课文,初步领会语句的意思。

  (三)学生串讲课文,理解文章内容。(在教师指导下,结合工具书及课下注释疏通文意)

  1、每四名学生为一组进行讨论。

  2、教师指名代表对课文进行试讲,其他学生补充更正。(文段比较容易翻译,学生能够较轻松地完成。教师对试讲的学生要及时鼓励、肯定)

  三、整体把握,理清思路。

  师:《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这一章是针对当时那些好战者的心理,阐明战争的胜负取决于人心向背这样一个深刻的道理,从而得出“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论断。那么作者是如何进行论证的.呢?

  (一)学生分组对文章内容逐段设疑、释疑。(学生之间互相提问、作答)

  (二)教师总结,引导学生归纳。(教师出示投影,分别指明各层次学生回答)

  〔投影四〕

  1、文章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第二段中:

  ① 守城一方的地理条件是什么?

  ② 攻城一方的攻势如何?

  ③ 这场战争结果怎样?

  ④ 原因何在?

  3、第三段中:

  ① 守城一方的地理条件是如何?

  ② 战争结果如何?

  ③ 为什么?

  明确:

  1、文章的中心论点是“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2、 ① 第二段中守城一方城小易攻,“三里之城,七里之郭”(板书)

  ② 攻城一方攻势很大,“环而攻之”。

  ③ 结果攻城失败。“环而攻之而不胜”。(板书)

  ④ 原因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3、 ① 第三自然段中,守城一方的地理条件是“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板书)

  ② 结果是守城一方“委而去之”。(板书)

  ③ 原因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承接问题,教师进一步启发:“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这几句话运用了什么句式?什么修辞方法?这几句话有什么作用?(指明各层次学生回答)

  明确:双重否定句;排比修辞;极力强调这种条件的优越,以示理应守住。

  师:从第2、3自然段来看,作者认为决定战争胜负的因素有哪些?(天时、地利、人和),最重要的一个因素是什么?(人和)那么孟子认为“人和”包括哪些具体内容?(人心所向,上下团结)。作为一名君主,他得“人和”情况会怎样?不得“人和”,结果又如何呢?(齐读最后一段,学生回答)

  明确: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板书)

  〔投影五〕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1、这三句话什么意思?

  2、这三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有什么作用?

  3、作者这样写有何用意?

  (同桌之间进行交流,各层次学生回答)

  明确:1、使人民定居下来而不迁到别的地方去,不能靠划定的边疆的界限,巩固国防,不能靠山河的险要,震慑天下,不能靠武力的强大。

  2、运用了排比修辞。运用排比,使文章气势更雄壮、奇伟,使人感觉到一种不容怀疑,无可置辨的论辨力量。

  3、作者以“域民”、“固国”、“威天下”为引申推论,推出新的论断: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揭示了“人和”的核心内容。

  师启发:要想得人和,君主应该怎样做呢?(得道,施仁政)

  孟子的观点,在今天有什么普遍意义呢?(学生讨论,各层次学生各抒己见)

  师归纳:治国、作战以及做任何事情,都要顺乎民心,合乎正义,才能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失去民心的事情,注定要失败的。

  四、总结:

  师生齐读课文,回顾课文结构。(指名学生总结)

  明确:文章开篇提出中心论点“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接着援引战例,以攻城而未取胜的例子来论证“地利不如人和”,突出“人和”的重要性,最后引申到治国,得出结论“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全文采用了逐层论证的写法。

  五、巩固练习(出示投影,各层次学生回答)

  〔投影六〕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① 委而去之 ② 环而攻之 ③ 池非不深也 ④ 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⑤ 亲戚畔之

  2、翻译下列句子:

  ①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

  ②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不以兵革之利。

  〔投影七〕

  填空:

  1、全文论述的中心句是 。作者围绕它展开论述,其意图借论战争来阐明什么?

  2、在“决定战争胜负最主要的条件”这个问题上,孟子和曹刿有着基本一至的看法,孟子认为在于 曹刿认为是 。

  3、2001年5月,美国在联合国人权委员会改选中落选,印证了孟子关于人心向背的重要规律,即 。

  六、布置作业:

  1、背诵翻译全文。

  2、预习《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板书设计: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论点 论据 结论

  天时不如地利 →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 → 得道多助

  地利不如人和 → 城高池深,兵革坚利,米粟多,委而去之 → 失道寡助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教学设计 9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反复诵读,理解文意,培养学生文言文自学能力

  过程与方法:理清论证思路,认识“得道多助”的时代意义

  情感态度价值观:理解“天时”“地利”“人和”与“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增强对国家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的认识

  重点难点:

  理解“天时”“地利”“人和”与“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增强对国家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的认识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中国有句俗话:“得民心者得天下”中国历史上,对于得民心者得天下的君主,同学们能列举出几位呢?孟子一生满腹经纶,不在其位而谋“仁政”,展现出他以天下为己任的博大胸怀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孟子的《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这篇文章,让大家了解一种能够克敌制胜的方法

  二、资料助读

  孟子与《孟子》:

  孟子(公元前372~公元前289),邹人,是孔子之孙孔仅的再

  传弟子游说于齐梁之间,没有被重用,退而与其门徒公孙丑、万章等著书立说继承孔子的学说,兼言仁和义,提出“仁政” 的口号,主张恢复“井田制”和世卿制度,同时又主张“民为贵”“君为轻”, 称暴君为“一夫”,认为人性本善,强调养心、存心等内心修养的工夫,成为宋代理学家心性学之本宋元以后,地位日尊,元至顺元年封为邹国亚圣公,明嘉靖九年定为“亚圣孟子”,在儒家中其地位仅次于孔子思想事迹大都见于《孟子》一书

  《孟子》文章向来以雄辩著称读孟子文,令人感到气势磅礴,感情激越,锐不可当出于对当时执政者贪婪残暴行径的愤慨,对挣扎在苦难中人民的同情,对别家学说的敌视,对贯彻自己主张的强烈愿望,以及那种“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的救世责任感使孟子的文章激切、刚烈、理直气壮他又善于运用各种驱诱敌人就范的手法,加上文辞铺张扬厉,时露尖刻,喜用一大串的排比、对偶句式,所以笔锋咄咄逼人

  三、整体感知

  1.教师播放示范朗读磁带,学生听读,注意把握字音、停顿、重音

  2.教师示范诵读课文,注意读出文章的气势

  3.学生齐读课文,教师稍作朗读指导

  注意排比句的节奏

  如: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四、精读课文

  1.学生自由阅读课文,圈点勾画,标示出疑难词句

  2.小组讨论、质疑、解疑

  3.教师引导学生积累文言知识

  (1)通假字: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畔通“叛”,背叛)

  (2)古今异义词:

  委而去之(古义:离开今义:往、到)

  亲戚畔之(古义:亲戚朋友,包括父母兄弟今义:跟自己家庭有婚姻关系的家庭或它的成员)

  池非不深也(古义:护城河今义:水塘)

  (3)一词多义: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凭) 三里之城(的) 环而攻之而不胜(代词)

  以天下之所顺(用) 多助之至,天下顺之(到)

  地利不如人和(有利) 环而攻之而不胜(连词,表修饰)

  兵革非不坚利也(锐利) 然而不胜者(连词,表转折)

  (4)词类活用: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名词用作动词,限制)。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形容词用作动词,使……巩固)。

  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形容词用作动词,威慑)。

  (5)句子翻译: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翻译: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翻译:采用四面包围的方式攻城,—定是得到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了,可是不能取胜,这是因为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呀。

  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翻译:凭着天下人都归顺他的条件,去攻打那连亲戚都反对的寡助之君,所以,君主不战则已,战就一定胜利。

  (抓住具体文句去分析与体会,理清字词含义,以学生活动为主)。

  五、理清思路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文章是如何逐层展开论证的?

  (学生同桌之间讨论、交流)

  明确:中心论点是“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文章开篇提出论点,指出人和是克敌制胜的首要条件,由此逐层展开,用概括性的战例加以证明,分别就天时与地利、地利与人和作比较,指出天时、地利、人和三因素在战争中所起的作用不同,然后由战争中的“人和”推出治国安邦的道理,得出“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结论,阐明了“人和”的实质,即“多助”“天下顺之”;最后把“多助”与“寡助”进行对比,自然导出“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教师依据学生回答板书,形成背诵思路)

  2、学生尝试着依照板书背诵课文

  六、问题探究

  教师提示,“六经注我,我注六经”,学习文言文,要注意联系现实,古为今用,赋予经典作品以时代意义对于“人和”,你是如何认识的?请联系实际,谈谈你的看法。

  学生讨论,各抒己见。

  七、总结全文

  在学生小结的基础上教师总结

  八、布置作业

  1.背诵全文

  2.在这篇文章中,以你感受最深的一句话为话题,写一篇300字左右的小练笔。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反复诵读,理解文意,培养学生文言文自学能力。

  过程与方法:反复诵读,理解文意,正确认识“得道多助”的时代意义。

  情感态度价值观:理解“天时”“地利”“人和”与“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增强对国家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的认识。

  重点难点:

  反复诵读,理解文意,正确认识“得道多助”的时代意义。

  一、复习检查

  翻译下列各句:

  1.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翻译: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2.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翻译:采用四面包围的方式攻城,—定是得到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了,可是不能取胜,这是因为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呀。

  二、继续分析课文,感知课文内容

  1.第二段中:守城一方的地理条件是什么?攻城一方的攻势如何?这场战争结果怎样?原因何在?

  明确:第二段中守城一方城小易攻,“三里之城,七里之郭” ,攻城一方攻势很大,“环而攻之”, 结果攻城失败“环而攻之而不胜”,原因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2.第三段中:守城一方的地理条件是如何?战争结果如何?为什么?

  明确:第三自然段中,守城一方的地理条件是“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结果是守城一方“委而去之”,原因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3.承接问题,教师进一步启发,回答下列问题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 这几句话运用了什么句式?什么修辞方法?这几句话有什么作用?(指明各层次学生回答)

  明确:双重否定句;排比修辞;极力强调这种条件的优越,以示理应守住

  4.师:从第2、3自然段来看,作者认为决定战争胜负的因素有哪些?

  明确:天时、地利、人和。

  5.最重要的一个因素是什么?那么孟子认为“人和”包括哪些具体内容?

  明确:人和;人心所向,上下团结。

  6.作为一名君主,他得“人和”情况会怎样?不得“人和”,结果又如何呢?

  明确: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7.思考: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这三句话什么意思?这三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有什么作用?作者这样写有何用意?

  明确:意思:使人民定居下来而不迁到别的地方去,不能靠划定的边疆的界限,巩固国防,不能靠山河的险要,震慑天下,不能靠武力的强大。

  运用了排比修辞的修辞手法,使文章气势更雄壮、奇伟,使人感觉到一种不容怀疑,无可置辩的论辩力量。

  作者以“域民”、“固国”、“威天下”为引申推论,推出新的论断: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揭示了“人和”的核心内容。

  三、教师启发

  1.要想得人和,君主应该怎样做呢?

  明确:得道,施仁政

  2.孟子的观点,在今天有什么普遍意义呢?

  (学生讨论各层次,学生各抒己见)

  归纳:治国、作战以及做任何事情,都要顺乎民心,合乎正义,才能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失去民心的事情,注定要失败的。

  3.应该怎样看待孟子的“人和”的主张?

  明确:孟子提出的“人和”,是他的“仁义”、“非攻”思想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强调指出做任何事情必须要顺乎民心,这一观点,不仅在当时那个历史时期具有进步性,反映了孟子在那个历史发展特定阶段中的独见卓识和对人民力量的重视,对于我们今天办好事情也有借鉴但也应当看到,孟子提出的“人和”,其根本目的在于维护封建社会的统治,这就不可避免地使他的这一观点带有时代的局限性。

  四、自由阅读课文,争取当堂背诵

  五、学生之间互相交流,互相抽背

  六、布置作业

  1.背诵课文

  2.对照注解翻译课文

  板书设计: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论证简练严谨

  语言气势磅礴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教学设计 10

  教学目标

  1.学习文言实词虚词,加强基础积累。

  2.理清文章思路,把握文章内容。

  3.反复诵读,品味语言,感受孟子酣畅淋漓、灵活而丰富多彩的论辩艺术

  课前准备

  1.查阅相关资料了解孟子生平。

  2.根据预习导学,自主释疑。

  3.能根据自己的理解,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感受经典魅力。

  教学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战国时期,诸侯各国之间的吞并战争日益激烈,为了求得生存,乃至建立霸业,各国君主不约而同地崇尚武力而不体恤百姓。面对这种现实,孟子提出了他的治国理想。他周游列国宣传他的仁政主张,但在称霸的战国时代,他的仁政思想并没有得以推行,可是他的“民贵君轻”思想工作和行王道、施仁政的主张,依然闪耀着人性的光辉。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孟子的《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这篇经典美文。

  二、简介作者

  孟子是儒学大家,名轲,字子舆 ,邹(现山东邹县)人,战国时期 思想 家、 政治 家、教育家。他是 儒 家思想代表人物,地位仅次于孔子,后世常以“孔孟”并称。与弟子著有《孟子 》一书,该书长于言辞,其文气势磅礴,论证严密,富有说服力和感染力,对后来散文的发展有很大影响。本文是一篇精悍短小的文言议论文

  三、 整体感知,诵读训练

  (此环节以学生自学为主)

  1.教师示范读课文,在教师示范读课文的过程中,要求学生画出课文中自认为重要的字词,并听清楚教师朗读时的语气、语调、停顿、节奏等。

  2.学生展示所画字词,并讲解画那些字词的理由,同时其他同学注意做好标记。

  3.学生自由朗读,根据自己的理解来吟哦讽诵课文,朗读时要求注意以下问题:读准字音、把握好节奏、尝试读出气势并能结合书下注解大致贯通理解文句的意思。

  4.学生展示朗读,并请同学加以评点。

  5.教师归纳以后,师生共同吟哦讽诵课文,注意朗读节奏与气势。

  四、赏析 课文

  (此环节重在理清文章思路,把握文章内容,教师应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引导学生理解、把握课文)

  第一步:合作探究、疑难字词释义。(教师展示疑难字词句)

  请前后两张桌子四位同学为一组,互为师生,共同探讨,教如果碰到疑难问题,可向前后求援,也可询问教师。此间教师要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观察学生学习效果,重视学生的情感参与状态。给他们足够的时间,进行充分的讨论。小组派代表提出疑问,在学生充分发言的基础上,教师适当地补充归纳,解决文中重点字词,要取得积极参与、共同探讨的效果。

  (1)“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要求:

  a.翻译该句。

  b.指出“寡”、“至”的意思,相关的成语还有:优柔寡断、寡不敌众、曲高和寡、寡廉鲜耻、至理名言)

  c.指出“亲戚”一词的古今义,找出文中其他古今异义的字:“革”、“兵”、 “去”等,同时能列举出词义目前仍在使用的相关成语或词语。

  d.理解“之”的意思,并要求能够指出文中其他“之”的用法。(例如:①作“的”讲,“三里之城,七里之郭”,与“域民不以封疆之界”;②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例如“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e.找出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畔”同“叛”,背叛)

  (2)“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要求:a.探讨“域”、“固”、“威”三个词的用法。(“域”,名词作动词,限制;“固”,形容词作动词,巩固;“威”形容词作动词,威慑)b.翻译本句。

  (3)学生质疑。

  (4)全体学生再次吟哦讽诵课文,同时注意读准字音、把握好节奏、读出气势。

  第二步:探究文章主旨,赏析论证艺术。

  孟子长于辩论,其文逻辑严密,言辞犀锐,气势磅礴,领略其文采,需注意思考以下问题:

  (1)本文就战争问题展开论述,战争中最重要的因素是什么,你是如何看出来的?孟子关于战争胜负的观点是什么?

  (明确:战争的要素是“天时”、“地利”、“人和”;孟子所持的观点是: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2)孟子是如何论证自己的观点的呢?用了哪些论证方法?

  (明确:逐层深入论证,用了举例论证的手法。论述“天时不如地利”,从攻方的角度加以论证,论述“地利不如人和”从守方的角度加以论证)

  (3)孟子写作此文的目的,仅仅是为了论述战争的胜败要素吗?更深层次的目的是什么呢?

  (明确:不是!作者更主要的目的是为了劝诫当时的统治者在治国的过程当中认识到“人和”的重要,认识到“得人心者得天下”的道理。论述范围由战争而扩大到治国)

  (4)探讨孟子是如何深入论述其深层次目的并得出“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这一论断的;“道”具体指的是什么?

  (明确:从反面论证,运用正反对比论证的手法来强调“得道”的重要。“道”指的是施行仁政,重视人民的生存权利,争取人心;也就是要求君主以仁爱之心,来改善人民的`生活,提高百姓的道德与文化水平,以便争取民心,作为富国强兵的基础)

  (5)小结归纳:通过学习,我们共同探讨了课文,明确了中心论点,学习了孟子逐层深入论证的方法,懂得了“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深刻内涵。

  第三步:吟哦讽诵,积累经典。(此环节重在诵读欣赏,及时巩固,加强积累)

  美文还需美读,孟子的文章以气势磅礴、逻辑严密而见长,学生自由选择有气势且最喜欢的小节,(想象自身为孟老夫子正在边写边吟诵自己的著作)放声朗诵课文,进一步感受孟子的深邃思想,注意读出气势、读出情感,读出韵味。

  第四步:古为今用,拓展迁移。(此环节重在学以致用,引导学生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多么精辟的论断,“天时、地利”皆属客观因素,人力难以操控,唯独“人和”体现人的主观能动性,其作用又最为关键。中华民族历史悠悠,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和”的思想占有十分突出的位置。那么历史发展到今天又有什么新的内涵呢?

  (明确:①今天的“和”主要指“和谐”,我们祖国正在提倡建设和谐社会;②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也要和谐,我们要与自然和谐相处;③同学之间也要和谐相处,这样才会建立真正的友谊,共同进步,共同发展;④全人类都应该和谐共处,现在很流行“地球村”概念,全世界的人都应亲如一家,希望中东地区早日迎来和平的钟声,希望战争永远远离我们……)

  六、归纳总结

  同学们,通过一节课的学习,我们初步领略了孟子文章气势磅礴、逻辑严密的风采,而且对“和”这一传统文化精华有了新的感悟,“和”的思想内容随着社会发展不断丰富,现在“和”包括了和谐、和睦、和平、祥和、和善与中和等含义,蕴涵着和以处众、和衷共济、政通人和、内和外顺等深刻的处世哲学和人生理念。这种思想对处理国际关系、人与人之间关系、商业关系以及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能够多多汲取民族的智慧与精华,早日成才。最后让我们一起来高声朗诵全文吧!(师生共同朗诵全篇)

  教学反思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是初中课文所选的经典之作,由于是诵读欣赏篇目,在设计教案时,我注重朗读。要让学生在读中理解,在读中品味,在读中感悟;在教学中以诵读为主,采用合作探究的方式,采取诵读、点拨、讨论、质疑等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节课的教学由几个内容构成:第一“整体感知,诵读训练”;第二“深入文本,品读赏析”,具体又分合作探究、疑难字词释义,探究文章主旨、赏析论证艺术,吟哦讽诵、积累经典;第三“古为今用,拓展迁移”,设计开放思考题谈谈“和”的新意,力争让学生学会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现代观念的角度来理解和评价课文,注重教学的价值取向,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教学设计 11

  《(孟子)两章》选自《孟子公孙丑下》。战国时期,诸侯各国之间的吞并战争日益激烈,为了求得生存,乃至建立霸业,各国君主不约而同地崇尚武力而不体恤百姓。面对这种现实,孟子提出了他的治国理想。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一文主旨十分明确,突出强调“人和”的重要性,“人和”是克敌制胜的首要条件,具体地说,就是阐明战争的胜败主要取决于人心的向背,而人心的向背,又取决于统治者是否“得道”。从战争谈起,最终归结到如何治国平天下。

  教学两篇短文,应在疏通文句、理解文意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学习孟子说理论证的方法,品味排比、对比等修辞的表达效果,全面认识《孟子》散文的艺术特点。学习文言文,重在古今对读,赋予经典作品以新的内涵,体现文化传承的特点。基于此,教师应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得道多助”“生于忧患”的时代意义。

  课堂教学应以诵读法为主,辅之以讨论点拨法、比较法、竞赛法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朗读、译读、思读、背读、延读、品读,最终实现美读,让琅琅书声伴随整个课堂教学。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积累文言知识,掌握古今异义词及词类活用现象。

  2.了解《孟子》散文的特点,理解孟子的政治主张。

  3.背诵两篇短文,积累名言警句。

  能力目标

  1.反复诵读,理解文意,培养学生文言文自学能力。

  2.学习古人说理论证的方法,品味对比、排比等修辞的表达效果。

  德育目标

  理解“天时”地利”“人和”与“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增强对国家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的认识,

  教学重点

  理清论证思路,把握说理方法。

  教学难点

  正确认识“得道多助”及“生于忧患”的时代意义。

  教学方法

  1.诵读法学习文言文的关键是诵读。特别是像《孟子》这样富于文采的文章,诵读显得尤其重要。可通过不同的朗读方式,引导学生美读课文,读出抑扬顿挫的气势和美感。

  2.讨论点拨法

  3.竞赛法

  4.比较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录音机、教学磁带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要点]

  资料助读;师生共同研读《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译读课文,积累文言文相关知识,把握文意,理清说理思路,把握说理方法,品味语言:延伸拓展,深化对文章观点的理解。

  [教学步骤]

  一、导语设计

  同学们,大家还记得那财气势恢宏的新闻《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吗?西路军胜利的原因是什么?(学生齐答;“得人心者得天下。”)今天,我们学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深层探究克敌制胜的首要条件。

  二,资料助读

  1、孟子与《孟子》

  孟子(公元前372~公元前289),名轲(“孟子”是人们对他的敬称),邹人,是孔子之孙孔仅的再传弟子。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辩论家。是继孔子以后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与孔子合称“孔孟”,有“亚圣”之称。

  游说于齐梁之间,没有被重用,退而与其门徒公孙丑、万章等著书立说。继承孔子的学说,兼言仁和义,提出“仁政”的口号,主张恢复“井田制”和世卿制度,同时又主张“民为贵”君为轻”,称暴君为“一夫”,认为人性本善,强调养心、存心等内心修养的.工夫,成为宋代理学家心性学之本。宋元以后,地位日尊,元至顺元年封为邹国亚圣公,明嘉靖九年定为“亚圣孟子”,在儒家中其地位仅次于孔子。思想事迹大都见于《孟子》一书。

  《孟子》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记述了孟子及其弟子的言行、政治主张、哲学主张、个人修养,伦理道德等思想观点和政治活动的书。共七篇,是孟子和他的弟子万章等合著的。与《论语》、《大学》、《中庸》合称四书。

  《孟子》文章向来以雄辩著称。读孟子文,令人感到气势磅礴,感情激越,锐不可当。出于对当时执政者贪婪残暴行径的愤慨,对挣扎在苦难中人民的同情,对别家学说的敌视,对贯彻自己.主张的强烈愿望,以及那种“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的救世责任感?使孟子的文章激切、刚厉、理直气壮。他又善于运用各种驱诱论敌就范的手法,加上文辞铺张扬厉,时露尖刻,喜用一大串的排偶句式,所以笔锋咄咄逼人。

  2、写作背景

  战国时期,诸侯各国之间的吞并战争日益激烈,为了求得生存,乃至建立霸业,各国君主不约而同地崇尚武力而不体恤百姓。面对这种现实,孟子提出了他的治国理想。

  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播放示范朗读磁带,学生听读,

  注意把握字音,停顿、重音。

  2.教师示范背读课文,注意读出文章的气势。

  3.学生齐读课文,教师稍作朗读指导。

  注意排比句的节奏,如: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四、译读课文,把握文意

  1.学生自行翻译课文,圈点勾画,标示出疑难词句。

  2.小组讨论,质疑、解疑。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古代城邑有内外城之分,“城”为内城,“郭”为外城;“三里”“七里”均非实指,说明城邑之小。

  “是天时不如地利也”一句中的“是”,作代词用,即“这(就是)”的意思,与“也”合用,构成判断,意思是“这就是……的道理”。

  “人和”:指人心所向,上下团结等。

  “域民”:“域”,界限,可解释为“限制”,名词作动词用。

  “固国”“固”,原为形容词,这里用作动词,“使国巩固”。

  “威天下”:“威”,原为形容词,这里用作动词,作“威慑”讲。

  “寡助之至”:“之”,动词,作“到”讲。

  “畔”:“叛”的通假字,背叛。

  3.教师引导学生积累文言知识。

  教师分发文字资料,内容如下:

  (1)通假字: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畔通“叛”,背叛)

  (2)古今异义词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城,内城;郭:外城)

  委而幸之(离开。今义:往、到)

  亲戚畔之(亲戚朋友,包括父母兄弟。今指跟自己家庭有婚姻关系的家庭或它的成员。)

  池非不深也(护城河。今指水塘。)

  (3)一词多义;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凭)三里之城封疆之界(的)地利不如人和(有利)

  环而攻之而不胜委而去之(代词)

  以天下之所顺(用)寡助之至多助之至(到)兵革非不坚利也(锐利)

  (4)注意下列加点词的用法: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名词用作动词,限制)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形容词用作动词,使……巩固)

  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形容词用作动词,威慑)

  环:名词作状语围

  (5)古今异义

  亲戚:(古)父母兄弟;(今)有婚姻关系的

  去:(古)离开;(今)到

  池:(古)护城河;(今)池塘

  (6)补充重点实词

  道:就是王道、仁政

  米粟:泛指粮食

  天时: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

  地利:有利于作战的地理条件

  人和: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城:内城郭:外城

  君子:施行仁政的人

  (7)注意下列句子的翻译;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使百姓定居下来不迁移到别处,不能靠划定的边疆的界限,巩固国防,不能靠山川的险固,征服天下不能靠武力的强大。)

  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采用四面;包围的方式攻城,—定是得到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了,可是不能取胜,这是因为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呀。)

  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凭着天下人都归顺他的条件,去攻打那连亲戚都反对的寡助之君,所以,君主不战则已,战就一定胜利。)

  五、思读课文,理清论证思路,背诵课文

  1.讲析课文。

  提问:《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这篇短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明确:中心论点即篇首两句。孟子提出三个概念:天时、地利、人和,并将这三者加以比较,层层推进。用两个“不如”,强调了“人和”的重要性。三者之间的比较,实质上是重在前二者与后者的比较,强调指出各种客观条件及诸多的因素在战争中都比不上人的主观条件及“人和”的因素,决定战争胜负的是人而不是物。在比较中立论,给人的印象极其深刻。句式亦极相同,语气十分肯定,斩钉截铁,不容置疑。

  提问:中心论点提出后作者是怎样进行论证的?

  明确:2、3两段围绕中心论点,连用两个论据进一步论证。第2段选取攻战的例子阐明“天时不如地利”,区区小城,四面受围而不能克,即使有得“天时”者,也不能胜,旨在说明“地利”重于天时;第3段同样选攻战的例子,旨在说明即使在占有“地利”的情况下——“城非不高”“池非不深”“兵革非不坚利”“米粟非不多”,但有人却弃城而逃,因为“地利”亦难比“人和”。这两个例子均非实际战例,而是泛指,即除特殊情况外,一般如此。因而使论战具有普遍的意义和一定的说服力。

  归纳:以上三段论证了“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道理。

  提问:中心论点既然已得到了论证,为什么还要写第4段?

  引导学生讨论后明确:第4段的作用是在前3段论述的基础上进一步阐发,将论点的范围由战争推及到治国,从而全面体现了孟子的政治主张,使文章更具有普遍意义,其次,“得道”实际上也可理解为“得人心”,即“人和”。得人心者,人心归顺,所向披靡;失人心者,人心相悖,不攻自溃。因而,第4段绝非多余的闲笔。

  注意下列词语:

  “故曰”,在文章中起承接作用。“故”一笔概括了上文三段,“曰”总领发起下文议论。

  “君子”,即文章中所说“得道者”。

  归纳:第4段进一步论证“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道理。

  2、具体理解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得,施行;道,仁政;寡,少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天时,有利的天气;地利,地理形势有利;人和,人心所向,上下团结

  讨论:本段(第二段)摆出了什么论据?有何作用?

  围攻一座小城但不能取胜。论证了中心论点的前半部分内容:“天时不如地利”,强调了“地利”重要性。

  本段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句式上有何特点?讨论其作用?

  运用了排比和双重否定句式。从多个方面强调守城一方占尽地利,但结果却弃城而逃,从而有力证明了“人和”的重要。整齐的句式,使得文章气势奔放,具有很强的说服力

  学习第四部分,讨论:

  1、划出文中的排比句,说说其作用。

  从反面推论,指出“城民”“固国”“威天下”应当依靠“人和”,有很强的说服力

  2、在此基础上,作者得出什么结论?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3、“人和”的实质是什么?

  在于“得道”,即施行仁政,取得人民的支持和拥护。

  4、下文作者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对比论证

  5、本段在全文中有何作用?总结全文,深化论点

  理清结构:本文按“提出论点-分析论证-得出结论”的顺序给本文划分层次。

  3.学生依据板书提示,背诵课文。

  六、总结升华

  教师提示,“六经注我,我注六经”,学习文言文,要注意联系现实,古为今用,赋予经典作品以时代意义;对于“人和”得道”,你是如何认识的?请联系实际,谈谈你的看法。

  学生讨论。

  生1:我觉得“人和”就是拉帮结派,君不见,人世间,团团成伙好办事。

  生2:日本某些反华势力,擅自篡改历史教科书,结果招致了国内外有识之士的一致反对,弄得众叛亲离;正应了孟子这句古训“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生3:孟子的这一主张,强调做任何事情必须要顺乎民心,反映了孟子在那个历史发展特定阶段中的远见卓识。但也应当看到,孟子提出“人和”,其根本目的在于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这就使他的观点不可避免地带有了时代的局限性。

  生4:我觉得,战争胜负取决于战争的性质和人心向背,“威天下”不能靠“天时”地利”,而只能靠:“人和”的理论只能适用于科学不发达的古代社会。在高科技发展的今天,要想打胜仗,就必须有最先进的武器,其余都是次要的。美伊战争不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吗?

  生5:强权只能横行一时,绝不可能横行一世。世界的政治格局发展到今天,虽然欧美发达国家相对来说仍然处于支配地位,但是我们可以看到大国的霸权地位已处在江河日下的境地。在世界政治的运作中是否合乎道义正在成为处理国家与国家,民族与民族之间关系的准则,“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将会成为21世纪支配世界政治格局的重要观念。

  生6:在当今社会,什么是合乎“道义”的?什么是不合乎“道义”的呢?

  教师明确,也许可以这样回答;第一,合乎国家与国家平等的原则,也就是说国家无论大小、贫富、强弱都应在平等的原则下参与国际事务,第二,有利于维护和平共处,这是鉴于20世纪的战争给人类;社会带来巨大的灾难,维护和平,避免战争,对21世纪人类社会发展是至关重要的。“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这一中国儒家的思想作为一种有价值的资源受到我们的重视。

  七、归纳全文。

  提问:这篇短论在论证方法上有什么特色?

  明确: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1、逐层论证,层层深入。文章第1段,开门见山提出中心论点,接着运用战例,分别论证了“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突出了“人和”的重要;第4段进一步阐发,说明,欲得“人和”,必先要“得道”。全文紧紧围绕得“人和”这一中心,环环相扣,逐层推理,显示出极其严密的论证艺术和极强的逻辑性。

  2、议论中运用排比、对比等手法,使文章气势恢宏,笔酣墨畅,结构缜密。

  提问:应该怎样看待孟子得“人和”的主张?

  充分讨论明确:孟子提出的“人和”,是他的“仁义”“非攻”思想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强调指出做任何事情必须要顺乎民心,这一观点,不仅在当时那个历史时期具有进步性,反映了孟子在那个历史发展特定阶段中的独见卓识和对人民力量的重视,对于我们今天办好事情也有借鉴。但也应当看到,孟子提出的“人和”,其根本目的在于维护封建社会的统治,这就不可避免地使他的这一观点带有时代的局限性。

  八、布置作业

  1、背诵全文。

  2、整理课堂发言,写一篇读后感。

  板书设计

  向超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军神》教学设计03-30

《灰尘的旅行》教学设计03-03

《邮票的张数》教学设计06-15

《地球的形状》教学设计03-24

复习除法的教学设计03-30

环境问题的教学设计03-23

语文《因小失大》教学设计09-15

《长江》教学设计与教学反思(精选12篇)07-21

《黄继光》的教学设计(精选11篇)05-27

用户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