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文档>赶海的教案设计

赶海的教案设计

时间:2022-06-07 03:08:31

赶海的教案设计

赶海的教案设计

赶海的教案设计

  石林鹿阜中学小学部 张桂仙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我”童年赶海的乐趣。激发学生热爱大海,热爱童年生活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课文第三自然段是全文的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赶海的乐趣。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引入情境。

  1、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生读题《赶海》),谁能告诉老师“赶海”是什么意思?(人们在大海退潮时到大海边捉鱼虾和玩耍。)那么,大海到底是什么样的呢?

  2、大海辽阔、美丽,更因为在她身边发生了许许多多的故事,在我们的脑海中留下了美好的回忆。播放音乐《大海啊,故乡》,每当我————(引读第一节)

  二、精读课文。

  那么赶海时究竟有哪些趣事呢?请大家自由读课文2、3节,用笔画出你认为有趣的地方。

  (一)品读第二自然段

  ①体会“闹”。引导学生品味第一句中的“闹”字:“闹”是什么意思?如果是你,你会怎样“闹”?(师生共演)“我”为什么“闹”?

  ②体会追浪。 “海水哗哗往下退,只有浪花还不时回过头来,好像不忍离开似的。我兴奋极了,飞跑着追赶远去的浪花。”(有大海蓝天的背景)

  引导学生重点品味“不时”“回过头来”“不忍离开”这些词把浪花当作人来写,写出了浪花的有趣。

  指名读 。读得真不错,如果把---读好就更好了,谁再来试试?

  ③渐渐远去的浪花在作者眼里是那么有趣,指导学生朗读,读出“我”兴奋的心情。

  小结:这一自然段讲舅舅带“我”去赶海。“我”一到海边看到的情景,浪花回头,有趣;追赶浪花,更有趣。

  (二)品读第三自然段

  1、自由读课文,品读有趣的句子。

  把你喜欢的句子读一读。引导学生读出童趣。

  自由练读,齐读

  2、还有哪儿呢?生读“那边一个小伙伴……夹住了他的手”

  突然,小伙伴“哎哟”一声叫起来,原来是螃蟹用大螯夹住了他的手” 特别是要抓住“哎呦”这个词来领会。

  3、还有有趣的事吗?生读“咦,怎么我的脚……神气不起来了”

  “咦,怎么我的脚也痒痒的?低头一看,哦,原来是一只大虾在逗我呢!(引导生抓住“咦、哦”两个语气词体会先疑问后恍然大悟)谁能把这句话读好?师板书:捉 捞 捡

  (三)品读第四自然段

  1、过渡:听了你们的朗读,老师仿佛看到了你们个个都亲手捉住了一只大虾了、开心的笑着。

  2、找出能够体现人们不忍离去的词语,打上着重号。

  3、试试看,把这种感觉读出来吧!(女生读)

  (四)细读第五自然段

  1、引读:沐浴着美丽的晚霞,迎着咸咸的海风,我一边——(往回走),一边——(哼起了最爱唱的歌)(欣赏歌曲《大海啊,故乡》)

  2、作者在这里又引用《大海啊,故乡》的歌词,有什么好处?(呼应开头,表达作者对大海深深的爱)

  三、总结,拓展延伸。

  同学们,今天我们赶了海,你有什么样的心情呢?(兴奋,激动)

  希望大家能够把你生活中有趣的事记下来,也让大家都和你一起乐一乐!

  附板书:

  赶 海 (趣)

  追 浪花 捉 螃蟹 捏 大虾

【赶海的教案设计】相关文章:

《赶海》优秀教案(通用12篇)10-24

《宿建德江》教案设计09-12

《春晓》教案设计(精选14篇)02-14

风的观测教案设计参考04-20

《文具小超市》的教案设计04-19

《蒹葭》教案设计(精选9篇)07-04

《光的色散》教案设计(精选6篇)08-24

不求甚解优秀教案设计03-31

《彩点点》教案设计(精选14篇)05-07

《说“木叶”》教案设计(精选10篇)04-21

用户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