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术语文教案
心术语文教案
目标
1 知识与能力
了解苏洵其人,体会他论说文真切鲜明的特点;积累文言基础知识,重点掌握“道”“将”“所以”“固”“以”的意义和用法,逐步提升阅读文言文的能力;与《六国论》进行比较阅读。
2 过程与方法
通过诵读,了解苏洵政论文的文风,整体感知文中的思想内容,积累文言基础知识,识别个别文言现象,最后赏析文章的艺术特色。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习苏洵的军事思想,并把它融入到日常生活的待人处事中去;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
教具
准备多媒体课件、常规教具。
课时
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与学法、学情
教学步骤:
一、走近作者:
苏洵,字明允,号老泉,北宋时眉州眉山(现在的四川眉山县)人,著名散文家。著有《嘉祐集》。 苏洵在中国文学史上与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宋代的欧阳修、苏轼、苏辙、曾巩、王安石合称“唐宋八大家”。苏洵与其两个儿子苏轼、苏辙合称“三苏”。
苏洵的散文论点鲜明,论据有力,语言锋利,纵横恣肆,具有雄辩地说服力。其文章语言古朴简劲、凝练隽永;但有时又能铺陈排比,尤善作形象生动的比喻。苏洵的论文,见解精辟。他提倡学习古文,强调文章要“得乎吾心”,写“胸中之言”;主张文章应“有为而作”,“言必中当世之过”。
二、写作背景:
北宋建国以后,鉴于唐末藩镇割据,五代军人乱政,因而实行中央专制集权制度,解除地方节度使的权力,派遣文臣做地方官,派官员到地方管理财政,由皇帝直接控制禁军,将地方的政权、财权、军权都收归中央。为了防范武将军权过重,严令将帅不得专兵,甚至外出作战,也必须按皇帝颁发的阵图行事。将官经常轮换,兵不识将,将不识兵,致使军队没有战斗力。这样的措施虽然杜绝了军阀拥兵作乱,但是也造成军事上的衰颓。北宋建国后一百年间,北宋军队与契丹、西夏军队大小60余战,败多胜少。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导致官僚机构膨胀和军队不断扩充。到北宋中期,官费和军队开支巨大,政府财政入不敷出。北宋政府实行不限制兼并的政策,土地集中现象严重,社会矛盾尖锐,政治上的专制腐败,更导致军事上的骄惰无能。苏洵针对北宋王朝积贫积弱的现实,根据历代军事经验和理论,提出用兵的看法,写出了10篇军事论文,总称《权书》,《心术》即为其中一篇。
三、解题:心术:
(1)居心(多指坏的)。如 “心术不正”。
(2)心计、计谋
本文讲将领的心理修养,制下御敌之道,以及运思、机权之术,全文都是围绕着为将的心术发挥,故题作《心术》。
四、研析课文
1 梳理第1节字词,点拨:
(1) 概括内容:论为将之道
(2)为将之道的核心在于治心,何为治心?包括哪些方面?
—— 治心即心理修养,包含两方面:超人的镇定和极度的沉静。
2 梳理第2节字词,点拨:
(1)本段论述治兵之道,治兵的关键何在?
——上义。正义性是军事行动的准则。
(2)作者是如何论述的?
——从正反两方面加以论证。
3 梳理第3节字词,点拨:
(1)待战之道在于四养,请指出四养的方法,并思考四养中哪一个是最重要的?
(2)如何理解作者的“养心”之道?
养心即用人不尽其所欲为,暗合了现代管理学适量刺激、不断刺激的理论。不断刺激,则能保持士气而有“余勇”;适量刺激,则时常有所追求而有“余贪”。这样士兵才能永远保持旺盛的斗志。
小结:以上三段论“将”、“兵”、“战”,着眼大处,讲为将、治兵、待战之大道。以下再论将、兵、战,讲战时为将之道、战时用兵之道、战时运思之术。
4 梳理第4节字词,点拨:
作者认为临战之时的将领应当“智而严”,而士兵则应“愚”,你赞同这一观点吗?
——将智士愚的观点当然不好,但要求士兵应绝对服从和无条件执行命令也有合理的成分在内。
5 梳理第5、6节字词,点拨:
(1)概括两段的内容:战时的用兵之道——知己知彼
(2)指出第5节的论证方法:举例论证
(3 ) 分析“理”、“势”、“节”
6 梳理第7、8节字词,点拨:
(1)概括两段的内容:论战时运思之术——善用长短之术、善用兵之道
(2)分析第8节的论证方法:正反比喻论证。
7 结合练习一,具体说说各个自然段之间的内在关联。
8 精华赏读,体会苏洵政论文的文风,了解文章的艺术特色。
五 总结全文,与《六国论》比较阅读。
为将之道
治兵之道
心术 待战之道
临战之时
战时的用兵之道
战时运思之术
【心术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回声》语文教案03-19
语文写字复习教案03-19
语文第四单元教案03-19
《忆读书》语文教案03-20
语文《奔落的雪原》教案03-19
语文《积累 运用一》教案03-19
语文《春酒》教案(精选11篇)09-23
语文搭石教案大全03-20
《采山》的语文教案02-20
趣味语文活动课教案0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