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文档>始业课教案设计案例

始业课教案设计案例

时间:2024-08-03 01:25:09

始业课教案设计案例

始业课教案设计案例

始业课教案设计案例

  学生方面,一回顾和总结初中阶段语文学习的方法和任务,二了解高中阶段的学习目标和方法。

  教师方面,一表诚意,二明理念,三提要求,四析任务,五点方法,六激信心。

  一 自我介绍

  我不喜欢两种人:一种是仗着自己考试的分数高,经常自我感觉良好,自认为有种优越感,不把人家放在眼里;另一种是不知不问知而不说的人。大家现在是堂堂的学生,本来就是不懂就学,大胆提问,大胆质疑,才能推动自己学习,所以我希望在课堂上同学们能够积极发言,凡事多问个为什么

  以上说的是我不喜欢的两种人,还有一种人我最讨厌,那就是影响他人学习和休息的人,一味我行我素,而不顾及他人的利益和权利,不管是考试分数高或低,我都深恶痛绝之。

  二 什么是语文?

  “语文”一词出现的历史并不长。1905年,清朝在废除科举制度以后,开始开办新学堂。当时的课程以至教材,都是从西方引进的,只有语文一科,教授的仍是历代古文,当时称为“国文”课。五四运动爆发以后,提倡白话文,反对文言文,国文课受到了冲击,小学于是改设“国语”,教材具有鲜明的口语特点,选用的都是白话短文或儿歌、故事等。中学仍设国文课,白话文的比重也明显增加,选用了鲁迅、叶圣陶、冰心等新文学作家的作品。在20世纪30年代后期。叶圣陶、夏尊二人提出了“语文”的概念,并尝试编写新的语文教材,可惜因日本侵略中国而被迫终止。全国解放后,叶圣陶先生再次提出将“国语”和“国文”合二为一,改称“语文”。这一建议被华北政府教育机关采纳,随后推向全国,从此,“语文”成了中小学的一门主课。

  ——青年科学2004.9

  众说纷纭:语言+文字语言+文章语言+文学语言+文化(用语言来表大的文化)

  语文是对秦砖汉瓦的向往;

  语文是对唐诗宋词的热爱;

  语文是对陶渊明“不为三斗米折腰”的叹服;

  语文是对《红楼梦》的崇拜。

  语文是一手流利的方块字;

  语文是离不开名著的双眸;

  语文是听人讲话时的那份专注;

  语文是从笔端流出的锦绣文章;

  语文是侃侃而谈的风度和气魄。

  语文是与生人见面时,彬彬有礼的“您好!”;

  语文是与他人辩论时,智慧的应对;

  语文是处变时,镇定自若的神情;

  语文是举手投足间的“书卷气”。

  语文是捡纸屑时弯下的腰;

  语文是抛向不守公德者厌恶的眼神;

  语文是……

  语文,好丰富的两个字。它寄托着家长对孩子的希望,它涵盖着人类社会一切的辉煌。语文好似一位美人,她的闭月羞花令人陶醉;她的举手投足令人崇敬;她丰厚的底蕴令人叹服。

  语文就是说铿锵有力中国话,写方方正正中国字,书洋洋洒洒中国文,做堂堂正正中国人。

  三 怎样学习高中语文?

  1.大家来说:语文重要么?谈谈学习语文的困惑和经验。你准备怎么学高中语文?

  2.高中语文学科的现状 鸡肋说 识字的文盲 众矢之地(q版语文)

  3.有关语文的几句话

  腹有诗书气自华

  张岱《夜航船序》:“昔有僧人,与一士子同宿夜航船。士子高谈阔论,僧畏慑,拳足而寝。僧人听其语有破绽,乃曰:‘请问相公,澹台灭明是一个人两个人?’士子曰:‘是两个人。’僧曰:‘这等,尧舜是一个人两个人?’士子曰:‘自然是一个人。’僧乃笑曰:‘这等说起来,且待小僧伸伸脚。’”

  学习语文是一个厚积薄发的过程,书到用时方恨少,所以要积累基础,广泛阅读。多看书,扩大知识面,充分利用语文读本。

  大纲要求:

  1、能用普通话流畅地朗读。默读注重效率。阅读具有一定的速度(一般现代文的阅读每分钟不少于600字)。

  2、扩大阅读视野,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关注社会进步和科技发展。课外自读文学名著(10部以上)、科普书刊和其他读物,总量不少于300万字。

  于留心处皆语文

  1、“世界不缺少爱而缺少发现爱的眼睛” 看电视、听广播、写日记;海阔天空地神聊、面红耳赤地争论、杂七杂八地浏览;买东西时的讨价还价、逛街时的东张西望、坐车时听三教九流侃大山等,都能接触到语言和文字,取其精华,弃其糟粕,这就是语文知识。

  2、规范书写,保证文面整洁美观。我不是书法艺术家,如哪个同学想让我批改作业的同时欣赏他的狂草的话,我只能敬而远之,原物奉还,别怪我没改你的大作。也请喜欢写蝇头小字的同学体谅一下我的视力不好,将字写得大一点。女同学请显示出你的大家闺秀气质来,男同学则请摆出大将风范来,不过不是张飞型的。说普通话。不要学周结论。

  3、要善于发现问题,勇于怀疑,不迷信老师或权威的说法。如果你老是踩着老师的脚迹走,那你就永远跟在了老师的后面。你无法超越老师的话,以后又有什么大作为呢?因此,你有不同的看法时,大胆地提出来,不要顾及它到底是对还是错,更不要顾及面对的是谁,如果爱因斯坦不敢否定牛顿的经典力学,他就提不出相对论了。真理都是在否定中前进的。

  涵咏诗书滋味长

  “放声朗读诗医治语文百病的灵丹妙药”

  不动笔墨不读书

  1、勤查工具书。对字词的音形义,典故的出处,诗词的理解等不能确定时,一定要勤翻工具书。尤其是字词的音形义,许多同学偷懒,经常 读半边字,望文生义,想当然。

  2、多做练习,多记笔记,多课外练笔。

  大纲要求:“16、作文一般每学期不少于5次。45分钟能写600字左右的文章。三年中课外练笔不少于3万字。”

  四 治学三从境界

  晚清国学大师王国维在其不朽之作《人间词话》中曾用形象的比喻提出了治学的三种境界或说是三个过程:

  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罔不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界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界也。“众里寻他千百度,回头蓦见,那人正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界也。

  第一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一句出自北宋晏殊的《鹊踏枝》(又名《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原为念远怀人之作,王国维却将其化为人生之一境界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一句意为:一夜秋风,吹尽了树叶,独自登上高楼,看到远方看到天尽头,看到别人看不到的地方。而此处是指:一个人治学,首先要高瞻远瞩,立志高远。这一境界是立志、是下决心,只有具备了这个条件才会有第二、第三境界。

  第二境界:“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一句出自北宋风流词人柳三变的《凤栖梧》(又名《蝶恋花》: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意? 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这原也是怀人之作,意指深情专注于意中人,为了她,骨瘦形销,衣带渐宽,绝不反悔。而我们呢,应“衣带渐宽终不悔,为‘学’消得人憔悴”。即要覃思苦虑,孜孜以求,犹如热恋中的情人热切地、不惜一切地追求着所思。这种执着的追求精神,对于痴情者固然需要,对“成大事业、大学问者”更是不可缺少。

  第三境界:“众里寻他千百度,回头蓦见,那人正在、灯火阑珊处”一句出自南宋爱国词人辛弃疾的《青玉案》(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在百千人群中只寻找一那个,却总是踪影皆无。正在没有什么希望之时。忽然,眼光一亮,在那一角残灯旁侧,分明看见了,是她!是她!没有错,她还未归去,正在那里等待!这里是指,经过多次周折,经过多次的磨练之后,一朝顿悟,发前人未发之秘,辟前人未辟之境,犹如在灯如海、人如潮的灯节之夜,千追百寻终于找到了朝思暮想的心上人一样。这是功到事成,这是用汗水赢来的掌声,是有心血浇灌出来的鲜花。

  概括起来,用通俗的话讲,这三种境界就是:立下大志,不懈努力,终获成功。而关键在于第二境界,这不纯粹是意志的磨练,还是一种人生的考验。引用路瑶的一句话,“只有初恋般的热情和宗教般的意志,人才可能成就某种事业。”

  附:

  3.假如你不小心掉进了有水的大缸里,你该怎么办?

  A.把水喝干。

  B.打电话给司马光,让他来救你。

  C.在下面架上火,把水烧干。

  D.先洗个澡,然后用头把缸撞破。

  五、实践题

  课后,把家里的大缸灌满水,(没有缸的话,把电饭煲灌满水也可)然后跳进去装作好可怜的样子拼命呼救,看看有多少人搭理你。如果没人搭理你,你就自己走出来,把缸或者电饭煲砸破。

【始业课教案设计案例】相关文章:

《狼牙山五壮士》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案例(通用7篇)09-20

梦圆飞天教案例子07-13

《白鹅》的教学设计案例(精选11篇)07-21

心理案例报告如何写03-19

让心飞翔教案设计01-24

教案设计:破釜沉舟07-19

《天窗》优秀教案设计06-08

《杨氏之子》教案设计02-11

认识南瓜教案设计02-11

白帆音乐教案设计01-25

用户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