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客》教学设计
《信客》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品味描写信客为人及其人生遭遇的文句,感受城市负面文化对农村的优秀的传统道德的冲击,了解传统美德对于人们生活的重要意义。
2、体会运用细节描写塑造人物形象的写作方法。
教学过程:
一、简介余秋雨及这篇作品的时代背景。
1、师:余秋雨是当代著名的学者、散文家,浙江余姚人。这篇文章所写的内容大概发生在上世纪前半叶,当时有许多浙江农村的农民离开家人去十里洋场旧上海谋生,在外谋生的人与家人之间需要联系,于是在城市与农村之间出现了一种特殊职业叫“信客”。(板书:信客)
2、学生齐读课题。
二、品味描写信客为人及其人生遭遇的文句。
(一)了解信客的职业特点。
1、师: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第1~13节,圈划出描写“信客”工作与生活的相关语句,从中体会一下信客这个职业有什么特点?
2、学生默读第1-13节,圈划相关语句。
3、大组反馈。
(二)品味描写信客人生遭遇的文句。
1、师:出示:
(1)他又要把死者遗物送去,这件事情更有危难。
(2)他说:“这条路越来越凶险,我已经撑持不了。”
2、学生自由读。指名读。齐读。
3、师(出示):默读第17、20、21节,边默读边思考:把遗物送去,这件事的危难表现在哪里?给发了财的同乡送信,那次经历的凶险表现在哪里?年轻的信客面对的这些人有哪些特点?
(三) 品味描写信客为人的文句。
1、 师:请同学们默读第12节到第23节,边默读边思考:
(1)面对这些事与人,年轻的信客是怎么做的,从中看出他是个怎样的人?
(2)将信客与周围人的为人相比较,并结合材料上所给的三段话,思考:当时的社会风气发生了哪些变化?
边默读边思考,把你的理解写在书上。
2、学生读注悟,教师巡视。
3、同桌讨论。
4、大组反馈。
附材料:
(1)老人逼着他讲各个码头的变化和新闻。历来是坏事多于好事,他们便一起感叹唏嘘。(在第12节)
(2)只要信客一回村,他家里总是人头济济。多数都不是来收发信、物的,只是来看个热闹,看看各家的出门人出息如何,带来了什么稀罕物品。农民的眼光里,有羡慕,有嫉妒;比较得多了,也有轻蔑,有嘲笑。这些眼神,是中国农村对自己的冒险家们的打分。这些眼神,是千年故土对城市的探询。(第14节)
(3)都市里的升沉荣辱,震颤着长期迟钝的农村神经系统。(在第15节)
三、探讨主题。
1、师:随着时代的发展,信客,作为一种职业其消失是必然的,但今天我们应该保留哪些信客身上表现出的传统美德呢?
2、师:我们一起读一下全文的最后一节,边读边思考:人们需要这些传统美德吗?你从哪些祠句感受到的?
【《信客》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军神》教学设计03-30
《灰尘的旅行》教学设计03-03
《邮票的张数》教学设计06-15
《地球的形状》教学设计03-24
复习除法的教学设计03-30
环境问题的教学设计03-23
语文《因小失大》教学设计09-15
《长江》教学设计与教学反思(精选12篇)07-21
海燕的经典教学设计(精选11篇)09-07
《荷花》教学设计(精选10篇)0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