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王献之练字》的教学设计
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王献之练字》的教学设计
篇一:王献之练字教学设计
【教材简析】
《王献之练字》是教科版实验教材三年级下册语文第六单元的一篇主体课文,课文讲述了王献之戒骄戒傲,认真、刻苦练字的故事。通过故事的阅读、挖掘引导学生懂得要想成功只有刻苦练习、坚持不懈、持之以恒。课文故事层次清晰,脉络分明,故事内容简洁,蕴含深刻的道理,是一篇极富教育意义的故事。
【设计理念】
《王献之练字》这篇课文,故事情节简单,语言生动、平易,内容贴近儿童生活,很适合小学生的阅读。本课教学教师不必讲解过多,运用三环七层的教学模式,采取以读为主的教学方法,放手学生读读议议,读懂小故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主体作用。
【教学目标】
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读课文。知道王羲之和王献之父子俩是我国古代大书法家。
2、 知道王献之成为大书法家的“秘诀” ,懂得只有坚持不懈、勤学苦练才能成功的道理。
3、 理解“自满、惭愧 、秘诀、聚精会神” 等词语。
【教学重、难点】
弄懂书法家王羲之、王献之成功的秘诀。懂得只有坚持不懈、勤学苦练才能成功的道理。
【教学过程】
入境明标:
书法艺术是我国艺术宝库中的瑰宝,能写一手漂亮的这是非常让人羡慕的。现在请大家来欣赏一些书法作品。
(课件播放王献之书法字帖)
这些字笔划隽秀挺拨,结字萧散逸岩,顾盼有致,都出自晋代大书法家王献之之手。(简介王献之生平。)
每个人的成功都不是与生具来的,王献之也不例外。想知道他是怎么成功的吗?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王献之练字》一课。(板书课题)学习交流:
一、初读课文
师:请同学们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要读准字音,读通词句。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有自读的、有同桌合作读的……)
师:老师看到同学们读得都非常认真。接下来请你们再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学生再读课文。)
师:谁来说一说?
生1:课文主要讲了王献之练字的故事。
师:概括得真精练。谁能再来概括的说一说练字时发生了什么故事呢?
生2:王献之在屋子里一连写了十几个“大”字,他选了一个送给他亲看。他父亲没说什么,拿起笔来在“大”字上面加了一个点,变成“太”
字。……(学生将整个故事详细的讲了一遍。)
师(始终表现出认真倾听的样子):你的复述能力真强,不过老师是想让你概括的说一说。听听其他同学说好吗?
(生3做出正确的回答。)
二、学习交流
师:在课文中你认识了一个怎样的王献之?
生1:我认识了一个聪明的王献之。
生2:我认识了一个从小就练字的王献之。
生3:我认识了一个写一手好字的王献之。
生4:我认识了一个自满的王献之。
师:“自满”。你们怎么理解“自满”这个词?
生:自满就是骄傲。
师:联系上下文,“自满”怎么理解?
生:自满就是王献之满足自己……(一时想不起怎样表达)师:满足于自己的成绩。
师:谁会用“因为”“所以”的句式说一说“他常常受到人们的夸奖,他渐渐自满起来了。”
生:因为他常常受到人们的夸奖,所以他渐渐的自满起来。
师:你说得真对。这就是故事的起因,俗话说:谦受益,满招损。小献之这样的自满对他的成长有帮助吗?那又是一件什么事改变了他呢?相信同学们已经找到答案了。请同学们自由的朗读课文第二部分,并动笔画一画。
师:谁来说一说自己在这一部分中学习到了什么?
生1:我知道了王献之写了一个“大”字给父亲看,父亲没夸他,挺生气的。
师:噢?你怎么知道父亲挺生气的?
生1:他写的字根本就不好,还去炫耀。
师:这也正体现了小献之的什么?
生:自满、骄傲。
师:谁能说说从哪个句子中体现出来了?
生2:
师:你能给大家读一读吗?(生2朗读)
师:他读得怎样?谁感受到了什么?
生3:他读得很好,我感受到了王献之的自满。
师:你是怎么听出来的?
生3:他把“满以为”读得较重,突出了语气。
师:说得真好。其实呀这时的王献之确实很自满,这时的可能像生1想的那样生气了。但父亲的做法却出人意料,他把“大”字加了一点,这一点在谁那起了作用呢?
生:在母亲那。
(播放小影片,王献之与母亲的对话,母亲说:“吾儿练字三千日,唯有一点像羲之。”
师:母亲的话真是一语惊醒梦中人。此时的王献之还骄傲自满吗?在课文中找一找他的变化。
生:他顿时满脸通红,十分惭愧。
师:父亲的随手一笔在王献之看来似乎很神奇,促使他想到父亲有练字的什么?(秘诀)
师:接下来就要请同学们帮他找找“秘诀”了。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组内合作探究,教师巡视。)
集体交流
师:哪一小组找到了?
生1:组找到了。父亲的秘诀就是写完18口大水缸里的水。生2:我们组也找到了,父亲的秘诀在后花园的水缸里。
师:你们准确的找到了父亲的回答,请你们再想一想,父亲的本意就是让完18缸水吗?如果他把墨汁搅在缸里,然后乱涂乱画,用了水就练会了字了吗?父亲的话暗含着什么意思呢?
(学生再一次到组内集体交流、探究。)
再次交流汇报。
生1:我们组认为不是说写完18口大水缸里的水就会练字,而是说要坚持的练字。
师:坚持不懈。
生2:我认为父亲是让他常练的意思。
师:更是一个“勤”字,勤练。
生3:我认为不是说正好写完18缸水,而是说你要多练。
师:你是说父亲的本意不在18缸这个数字上,而在于他的练字态度上对吗?
篇二:《王献之练字》教学设计
【教材简析】
《王献之练字》是教科版实验教材三年级下册语文第六单元的一篇主体课文,课文讲述了王献之戒骄戒傲,认真、刻苦练字的故事。通过故事的阅读、挖掘引导学生懂得要想成功只有刻苦练习、坚持不懈、持之以恒。课文故事层次清晰,脉络分明,故事内容简洁,蕴含深刻的道理,是一篇极富教育意义的故事。
【设计理念】
《王献之练字》这篇课文,故事情节简单,语言生动、平易,内容贴近儿童生活,很适合小学生的阅读。本课教学教师不必讲解过多,运用三环七层的教学模式,采取以读为主的教学方法,放手学生读读议议,读懂小故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主体作用。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读课文。知道王羲之和王献之父子俩是我国古代大书法家。
2、知道王献之成为大书法家的“秘诀” ,懂得只有坚持不懈、勤学苦练才能成功的道理。
3、理解“自满、惭愧 、秘诀、聚精会神” 等词语。
【教学重、难点】
弄懂书法家王羲之、王献之成功的秘诀。懂得只有坚持不懈、勤学苦练才能成功的道理。
【教学过程】
入境明标:
(课件播放王献之书法字帖)
(简介王献之生平。)
每个人的成功都不是与生具来的,王献之也不例外。想知道他是怎么成功的吗?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王献之练字》一课。(板书课题)
学习交流:
一、初读课文
1、请同学们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要读准字音,读通词句。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有自读的、有同桌合作读的??)
2、接下来请你们再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3、谁能再来概括的说一说练字时发生了什么故事呢?
二、学习交流
1、在课文中你认识了一个怎样的王献之?
“自满”。你们怎么理解“自满”这个词?
2、小献之这样的自满对他的成长有帮助吗?那又是一件什么事改变了他呢?相信同学们已经找到答案了。请同学们自由的朗读课文第二部分,并动笔画一画。
3、这时的王献之确实很自满,这时的父亲可能像生1想的那样生气了。但父亲的做法却出人意料,他把“大”字加了一点,这一点在谁那起了作用呢?
4、接下来就要请同学们帮他找找“秘诀”了。
5、想一想,父亲的本意就是让完18缸水吗?
(坚持不懈。)
6、这个秘诀只是成为书法家的秘诀吗?
拓展延伸:
看看身边的人或同学有没有人运用上了这个秘诀?
小结:
略
板书设计:
自满
王献之练字秘诀 勤学苦练
大书法家
篇三:王献之练字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读课文。知道王羲之和王献之父子俩是我国古代大书法家。
2、知道王献之成为大书法家的“秘诀”,懂得只有坚持不懈、勤学苦练才能成功的道理。
3、理解“自满、惭愧、秘诀、聚精会神”等词语。
【教学重、难点】:
弄懂书法家王羲之、王献之成功的秘诀。懂得只有坚持不懈、勤学苦练才能成功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引出课题
师:上课之前老师要问同学们一个问题:你们会写字吗?嗯,写字是一件简单的事,我们已经学会了写很多字,但是要写好字却是一件不容易的事,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有关写字的课文。
(板书课题)
2、简介王献之和王羲之
课题中就有一个本文的主要人物,是谁?(王献之)文中还有一个人是谁?(王羲之)他们什么关系?(父子)他们合称“二王”,自亚代以后许多书法家几乎都学习过“二王”的字体。现在我们来看看他们的书法作品。(展示) (这些字笔划隽秀挺拨,结字萧散逸岩,顾盼有致,都出自晋代大书法家王献之之手。)
3、检查预习情况
课前老师布置了预习课文的任务,你们都读过了吗?我们就直接检查一下。(出示生字卡片)
二、学习交流,理解课文
1、自由读文,找关键词,分析小王献之自满的心理
(1)读第一自然段,找出哪个词语能帮你记住这段话。 读书就是这样,自己要有自己的理解,自己要有自己的感受,但倒底哪个词语真正能助我们记住这一段话呢?
师:有时光读这一段还不行,还得往下读,有的词在这一段里很重要,在下一段里也很重要,这样的词才是真正的关键。
(2)读第二自然段,想一想:这段话的哪个词与上一段有关系? (指导朗读,强调重点词语“接连”、“满以为”、“谁知” )
师:这段话和上一段哪个词有关系?(自满)什么是“满以为”? 师:意见不一样怎么办?(往下读)
(3)读第三自然段,想一想,这段话和前面哪个词语有关?(自满)为什么?
师:怎么能看出自满呢?兴冲冲怎么就自满了呢?高兴什么呢?(他以为母亲??)因为什么母亲会夸他?
师:我们现在回过头来看看第一自然段,王献之为什么会自满?所以他一定想??(只要我写的字就很好看,别人就会称赞我,甚至觉得自己的字都快赶上父亲了,)这个时候,王羲之已经是一个赫赫有名的大书法家了,王献之觉得,我才八九岁,我写的字就这么漂亮,甚至能赶上父亲写的字,所以后来发生了:他写了十几个大字,选了一个给父亲看,满以为??(会得到父亲的称赞)他又,文中用了一个“又”字,“又”可以看
师:让我们用自满的语气再来读读第一自然段,谁来试试,让我们感觉到小献之的变化。
师:让我们看看小献之的得意劲。(读第二自然段)想想看他是怎么去的?(兴冲冲)“满以为、兴冲冲”想象一下那个样子,一定是挺着(胸),手里??拿着吗?(举着)字跑到父亲那给父亲看是不是?再读读。
师:然后父亲给他加了一个点,他接着又??读读这,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小献之那个得意劲。
(4)引导学生学习找出关键词的方法
师:要想找到能够帮助我们记住一段话词,要用什么方法?(多读)不但要读一段,还要把几段话连起来想一想。
2、分析王献之的心理变化
(1)多种方式读课文,理解小献之惭愧的原因
师:母亲的话,小献之有了变化了对不对?(生读)他读的时候你思考了吗?思考了什么?(再读)哪个词能记住这一段的内容呢?为什么?(惭愧、秘诀)不要仅仅想着这一段,这是和上面的联系,那它和下面有没有联系?光和上面有联系还不行,如果和下面也有联系,我才觉得这才是很关键的词呢!真好,有的同学想举手又犹豫一下,然后马上把目光回到课文,找一找,读一读,看看下面写的内容是不是和这个词有关系。(找到了吗?有没有道理?)
师:这两个词都有各自的道理,那你能不能结合文中的词句说一说, )
师:献之听了,顿时??,他想??,有一个词很重要,父亲是怎么写的字?, 为什么会惭愧呢?(因为王献之精挑细选出来的一个字,还没有随手写的一点儿好。)
(2)反复读文,体会“秘诀”的含义
师:正是因为这样,前面他那么自满(我的字??)这会(精挑细选还没有??)这说明,父亲一定有什么(秘诀),于是他跑去(问父亲),怎么问的?(生读)一点都不急切。(再读)
师:王羲之见儿子??说?? 想不想去看看有什么秘诀?(生读)
师:你们谁看到了?就这几个同学看到了?这可不行,我再读一遍,看看谁的眼睛好使,发现“哦,原来这就是秘诀啊”(师读)
师:聪明的你看到亟 ?自己再读读看,看谁能看到。(自读)
师:你到小花园里看到了什么?难道十八口大水缸就是秘诀吗?看到父亲??这和秘诀有关吗?八九岁的小献之什么时间来到后花园?(清晨,天刚亮)他看到谁?父亲在干什么?怎么写字?父亲是什么人?(非常了不起的、赫赫有名的大书法家)字写得怎么样?父亲在干什么?(写字)这就是秘诀呀! 师:如果你就是小献之,你看到了会怎么想?(有了榜样了是不是,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那么你??
三、课堂活动:
小采访:说说自己对秘诀的理解
师:说到这,我想换个身份,我采访采访小献之,你们现在都是小献之,谁来接受采访?
(王献之,你好!当你来到后花园,当你听到爸爸说要把18口水缸写完你会怎么样?你问的明明是秘诀呀,爸爸却说让你把18口水缸写完,这是在和你开玩笑吧?那是什么意思呢?那18口大水缸写完了就成了,就不用再写了是吗?为什么爸爸就说那十八口大水缸了?难怪你后来成为了不起的书法家了,你弄懂爸爸说的秘诀了。)
(你弄懂秘诀了,是吧?那你今后会怎么做呢?做多久啊?“一直”用得多好,其实就是课文里的??(坚持不懈、勤学苦练)怎么叫“坚持不懈、勤学苦练”?前面那两个词更重要呢!
四、课堂小结:
1、现在来看看,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怎么读懂一篇文章?你有什么收获?读书的方法有没有收获?这个词怎么找到的?
五、拓展活动:(根据课堂剩余时间决定是否进行)
找两名同学写毛笔字,谈自己的练字感受。
六、板书设计:
王献之练字
自满惭愧因为??所以??
满以为 秘诀:坚持不懈
又 兴冲冲 勤学苦练 虽然??但是??
【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王献之练字》的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教科版《宿新市徐公店》优秀教学设计10-24
冀教版四年级下册《Is this your pencil》优秀教学设计03-14
科学的大门教科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教案(精选5篇)01-05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总结02-14
鄂教版品德与社会《家乡的变化真大呀》优秀教学设计(精选13篇)01-07
人教新课标《欢庆》教学设计(精选11篇)11-09
三年级下册《吃西瓜》教学设计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