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筝教学设计
风筝教学设计
篇一:《风筝》优质课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多角度地理解课文。
2.感悟误解中所体现的亲情,深刻体会鲁迅先生有愧于亲人而表现出的忏悔、自责的内心世界,学习鲁迅先生善于自省、勇于改过的精神。
3.运用圈点勾画和质疑批注的学习方法,初步进行探究性学习。
教学重点:感悟亲情,深刻体会鲁迅先生忏悔、自责的内心世界,体会新兄弟之间的手足深情。
教学难点:多角度地有创意地理解课文。
一、导入
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读鲁迅先生的一篇散文《风筝》。鲁迅先生,浙江绍兴人,是我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在初中阶段,以后我们还会学到他写的《藤野先生》《雪》《孔乙己》《故乡》等文章,今天我们学的《风筝》,描写了人间的至爱真情,充满柔情,透过课文,我们可以感受到一位伟大作家的心灵世界。请打开书,我们来深情地朗读课文—— 教师朗读1、2自然段,3、4自然段指名读,5、6自然段齐读,7、8、9指名读,10、11自然段齐读,12自然段老师范读。
教师简评朗读情况。设计意图:开课简洁,定下基调,深情读文。语文课堂传出琅琅书声。
二、课堂活动一:给本文再命个题目。
教师提示:根据刚才对课文内容的把握,再给课文命个题目,也可以从课文中提取有关词语。命的题目要简洁、扣题、有文采。
学生思考,交流,师生评议。老师预设的几个参考题目:
兄弟亲情难忘故乡的风筝 永久的悔
无怨的恕精神的虐杀 久经逝去的春天
躲到严冬去吧 我?弟弟?风筝童年故事沉甸甸
绝望 那一次,是我伤害了你 自责,也是爱
设计意图:在学生朗读课文的基础上,感知文章内容。
三、课堂活动二:勾画不理解的词句,提出问题。
(1)学生再读课文,勾画出不理解的地方,并就此提出疑问,在小组内研究,解疑。(四人一小组,合作探究)教师巡视辅导,参与学生的讨论,并适当的予以点拨、启发、释惑。 老师尽可能地把问题考虑到,以灵活应对学生提出的问题。生成的意料之外的问题,要沉着引导,灵活地智慧地处理。研读文本要读得远,读得深。
预设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
1、为什么“我”看到远处有一二风筝浮动,就感到一种“惊异和悲哀”?
2、“二十年来毫不忆及的幼小时候对于精神的虐杀的这一幕”,这“精神的虐杀的这一幕”具体指什么?为什么说是“精神”的“虐杀”?
3、既然弟弟已全然忘却了那件事,“我”的心为什么依然沉重?
4、课文结尾说“一并也带着无可把握的悲哀”,什么是“无可把握的悲哀”?
5、“四面都还是严冬的肃杀,而久经诀别的故乡的久经逝去的春天,却就在这天空中荡漾了”,这一句太拗口,应如何解释?
6、“我倒不如躲到肃杀的严冬中去罢,一旦是,四面又明明是严冬,正给我非常的寒威和冷气”,这句话是什么意思,为什么开头和结尾都提到“严冬”?
7、“我不幸偶而看了一本??”这句话中运用了“不幸”一词,按正常理解,此处应是很
幸运才对,一本书纠正了他的一种错误思想,为什么说是不幸呢?
8、为什么把第五、六自然段分开?
9、“远处有一二风筝浮动”,为什么说“浮动”,而不是“飘着”或“飞着”?
10、“去讨他的宽恕”,用“讨”好还是用“求”好?“我还能希求什么呢”中的“希求”可否改成“奢求”?
(2)学生所提问题肯定还有很多,但涉及全文主旨的要害问题(整体性的而非细节性的)无非是前三个问题,弄懂这几个问题,其他的也就迎刃而解了。教学不可能穷尽所有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研讨意识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最重要的。
上课时,请同学们再次速读一遍课文,整理自己的读后感受,看有没有新发现。在学生所提问题的基础上,师生商讨后确定几个需要共同研究的关键问题,即上述前三个问题。
四、深入理解与探讨
围绕三个关键问题依次展开研讨,逐层深入,理解全篇。让小组同学发言:提出你组中你认为很有价值的问题,在全班交流。采用“问一问”与“帮一帮”的活动形式。
1、“悲”从何来,是否仅仅因为“我”不喜欢风筝?
这个问题意在引导学生着眼于全篇来寻求答案,树立阅读的整体意识。
明确:眼前的风筝勾起了我沉重的心事,二十年前“我”曾粗暴地阻止弟弟制作和放飞风筝,“我”为自己犯下的过失而“悲哀”。
2、“精神的虐杀的这一幕”具体指什么?为什么说是“精神”的“虐杀”?
这是课堂研讨的核心部分,宜逐步展开。
⑴紧承上一问题的探讨,得出结论:“精神的虐杀的这一幕”指二十年前“我”粗暴地阻止弟弟制作和放飞风筝,具体内容指文章的第三、四自然段。放声朗读第四自然段,体会作者以一种怎样的心情回忆当年的这一幕。
明确:忏悔自责。
⑵为什么把这一幕称为“精神的虐杀”?不就是毁掉一个风筝吗?从哪些词可以感受到“我”实施的“虐杀”之“虐”?哪些词可以感受到“小兄弟”遭受到的无情的“虐杀”?
读书、圈点,师生讨论明确:遭到粗暴践踏的不只是一只风筝,更重要的是人的精神。“我”:折断、掷、踏扁、傲然;“小兄弟”:惊惶地站、失了色瑟缩着、绝望。
⑶根据文中提供的材料,发挥你的想象,如果小兄弟的那只风筝能完工,那将是怎样的一件工艺品?请你描绘一番。(意在通过想象,进一步体验这种精神虐杀的残酷。)
⑷你自己有没有这种虐杀他人精神或遭受他人精神虐杀的经历?请描述一番。
(打开“文本语文”与“生活语文”的通道,使它们互相丰富和支持。)
以上四步不应机械进行,宜视具体情况而定。
3、既然弟弟已全然忘却那件事,“我”的心为什么依然沉重?对弟弟的“全然忘却”,“我”究竟持怎样的态度?
这个问题有一定难度,可让学生充分讨论,允许发表不同观点。不过,依照本文的具体语境,及鲁迅先生一以贯之的观念(国人的劣性──精神的健忘及其可怕的遗传)来看,“我”的悲哀显然是典型的“鲁迅式的悲哀”,这种“悲哀”既是为当年的“精神的虐杀”而悲哀,更是为被虐杀者的健忘而深深地悲哀。“四面又明明是严冬,正给我非常的寒威和冷气”,给“我”寒威和冷气的不仅是“严冬”,更是那种可怕的精神健忘,那种难以拔除的集体无意识。教学时应相机阐发,不可硬性灌输。
4、.教师小结,对问题稍作分类归纳,指导、补充、强调学生探究过程中所反映的共性问题。
五、课堂活动三:品读课文,体味语言,感悟亲情。
过渡语:刚才大家通过探究质疑,我们在一定程度上又深一步理解了课文。美的文章需要我们含英咀华,慢慢地细读细品。接下来,我们用给语言做批注的方法来体味语言。
1.教师示例:
故乡的风筝时节,是春二月,倘听到沙沙的风轮声,仰头便能看见一个淡墨色的蟹风筝或嫩蓝色的蜈蚣风筝。还有寂寞的瓦片风筝,没有风轮,又放得很低,伶仃地显出憔悴可怜模样。但此时地上的杨柳已经发芽,早的山桃也多吐蕾,和孩子们的天上的点缀相照应,打成一片春日的温和。我现在在那里呢?四面都还是严冬的肃杀,而久经诀别的故乡的久经逝去的春天,却就在这天空中荡漾了。(先写故乡的风筝,紧紧扣住第一段的风筝写下去。到底是什么事给作者带来这种深沉的情愫呢?接下去,下一段作者详细地展开叙事。此段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从章法结构方面做批注
我恍然大悟似的,便跑向少有人去的一间堆积杂物的小屋去……(跑,干什么去?找弟弟,不让他做风筝。一个“跑”字,迅速的动作,再次点出“我”对风筝的“嫌恶”。那时看来,是出于“我”对弟弟的关爱,不让他玩这种没有出息的玩艺,也展示出作为一个兄长的责任感。) ——从对词的理解方面作批注
偶而看了一本外国的讲论儿童的书,才知道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最正当”三个字、“玩具是儿童的天使”是对小兄弟做法的充分肯定,对“我”拆毁风筝行为的有力否定,对自己行为的批判。)
——从对句子的理解方面作批注
论长幼,论力气,他是都敌不过我的,我当然得到完全的胜利,于是傲然走出,留他绝望地站在小屋里。后来他怎样,我不知道,也没有留心。(一个“傲然”地走出,一个“绝望”地站着。两者对比,一个是大老虎,无比凶猛;一个是小绵羊,非常可怜啊!)
——从读出的感想方面做批注
但心又不竟堕下去而至于断绝,他只是很重很重地堕着,堕着。(一件事,放在心中,不上不下最难受。两个“很重”,两个“堕着”,极力渲染、铺排内心深处的愧怍,乃至于成为一块心病。)
——从表达技巧方面作批注
2.学生品读课文,圈划批注,教师巡视辅导,留意批注得好的内容,可以当场读,激励其他同学,用心品味语言;也可以最后选典型发言。
3.典型发言,师点评,或纠正,或点拨,或提升,或深化。
以下几处十分精彩的地方,如学生说不到,教师可适当帮学生品析一下:
(1)故乡的风筝时节,是春二月,倘听到沙沙的风轮声,仰头便能看见一个淡墨色的蟹风筝或嫩蓝色的蜈蚣风筝。还有寂寞的瓦片风筝,没有风轮,又放得很低,伶仃地显出憔悴可怜模样。“沙沙的风轮声”是从听觉写风筝,“淡墨色的蟹风筝或嫩蓝色的蜈蚣风筝”是从颜色写风筝,“瓦片风筝”是从形状写风筝,“放得很低”是从状态写风筝,“寂寞”“ 憔悴可怜”是从神态来写风筝,可谓有声有色、形神兼备啊!
(2)他只得张着小嘴,呆看着空中出神,有时至于小半日。远处的蟹风筝突然落下来了,他惊呼;两个瓦片风筝的缠绕解开了,他高兴得跳跃。弟弟是喜爱风筝,这里的描写非常传神。“张着小嘴”“呆看”极写看风筝的出神,“至于小半日”极写看风筝时间之长;两个比较工整的句子连用“远处的蟹风筝突然落下来了,他惊呼;两个瓦片风筝的缠绕解开了,他高兴得跳跃。”通过两个情况的两个动作描写,写出了弟弟看人家放风筝的高兴劲。这些都很突出的浸染了、照应了“最喜欢”风筝。试想,假如弟弟得到“我”的允许能够亲自去玩风筝、去放风筝,那该是何等的兴奋啊!而此时弟弟只有看的份,“多病,瘦得不堪”“只得”这些词语,折射出作者现在内心深处对弟弟的同情,以及难以抹去的隐隐伤痛。
(3)我即刻伸手抓断了胡蝶的一支翅骨,又将风轮掷在地下,踏扁了。(三个动词“抓”“掷”“踏”,在弟弟看来,可谓惨不忍睹。读者读来不也有这样的感受吗?可怕,震惊,
凶神恶煞!这是“愤怒”的表现,作者当时就是这样的“愤怒”。我们想,越是写自己的残暴,以后对弟弟的愧疚越沉重。作者能真实的再现自己的凶相,也可见作者的勇敢,勇于解剖自己,这强烈的自责能否让自己好受些呢?通过下文看,“我”没有其他办法,现在看,只有一种办法,那就是写文章来表达对小弟的深深的内疚之情)
(4)于是二十年来毫不忆及的幼小时候对于精神的虐杀的这一幕,忽地在眼前展开,而我的心也仿佛同时变了铅块,很重很重地堕下去了。(当知道了二十多年前本以为理所应当的一件事乃是一个错误后,“我”的心沉重起来,“很重很重”突出了心情的压抑、苦闷、内疚。一个人知道了过错,懂得忏悔,这正是心灵的发现,体现出开放的心态,是心灵深处善良本性的闪耀。)
(5)现在,故乡的春天又在这异地的空中了,既给我久经逝去的儿时的回忆,而一并也也带着无可把握的悲哀。我倒不如躲到肃杀的严冬中去吧,——但是,四面又明明是严冬,正给我非常的寒威和冷气。(照应开头,有开有合,章法严谨。“又”点出难以排遣的愁苦,想忘都忘不掉。每想到往事,就会有“无可把握的悲哀”,就会感到“寒威和冷气”,意思是心就会悲凉起来。一颗悲凉的心,源自对兄弟的愧怍,源自无法换回弟弟天真的童年,源自兄弟俩深深的亲情。)
过渡语:
本文用充满诗意的笔调,形象的叙述了同胞兄弟之间的浓浓深情,再现了鲁迅先生严于自责和反省的品格与情怀,揭示了封建陈腐思想对儿童自由、活泼的天性的扼杀。文章深深打动我们的是,伟大作家美好的心灵世界。下面我们来与作家对话,谈谈你的新的思考——
六、课堂活动四:创意阅读,与作家对话
1.教师提示:
(1)这个说话活动也就是让学生谈谈学了本文后,有什么感想、感悟,或者产生了什么思考,想对鲁迅先生说点什么……
(2)引导学生从个人感受出发,经过认真思考得出,不要强加给学生。
2.学生思考,发言,教师点评。
教学创意:意在引导学生读出新感受,加深对文本的理解,捕捉学生多角度地对课文的理解。
七、联想与扩展
推荐鲁迅先生1919年创作的《我的兄弟》一文,与课文做比较阅读。《我的兄弟》全文如下:
我是不喜欢放风筝的,我的一个小兄弟是喜欢放风筝的。
我的父亲死去之后。家里没有钱了。我的兄弟无论怎么热心,也得不到一个风筝了。
一天午后。我走到一间从来不用的屋子里,看见我的兄弟,正躲在里面糊风筝,有几支竹丝,是自己削的,几张皮纸,是自己买的,有四个风轮,已经糊好了。
我是不喜欢放风筝的,也最讨厌他放风筝,我便生气,踏碎了风轮,拆了竹丝,将纸也撕了。 我的兄弟哭着出去了,悄然的在廊下坐着,以后怎样,我那时没有理会,都不知道了。 我后来悟到我的错处。我的兄弟却将我这错处全忘了,他总是很要好的叫我“哥哥”。 我很抱歉,将这事说给他听,他却连影子都记不起了。他仍是很要好的叫“哥哥”。 阿!我的兄弟。你没有记得我的错处,我能请你原谅么?
然而还是请你原谅罢!
对于《我的兄弟》与《风筝》的关系,唐弢先生形容得好:“正如色彩鲜艳的油画先画一个简朴的素描草稿。”与《我的兄弟》相比,《风筝》一文人物形象更加鲜明,故事情节更加细致,更重要的是突出强调了“我”自知过失后的懊悔和无法得以赎罪的“悲哀”,主题更加深刻了。
八、收课
今天我们用了最常规的读书方法来读这篇散文。
第一步:初读课文,弄清了这篇文章大致写了什么;
第二步:再读课文,找出了不懂的词句,能提出问题,说明你读书读进去了; 第三步:细品课文,揣摩语言之美妙;
第四步:回味课文,给我们的成长带来什么思考,即文章美的内涵。 希望同学们也试着用这种方法读其他文章,它会给你带来收获的。
篇二:《风筝》优秀教学设计
《风筝》优秀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分析:
《风筝》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本单元以家庭、亲情为主题。亲情是人世间最真挚最纯美的感情,鲁迅的《风筝》就是在温馨与和美中,在矛盾与冲突中展现浓浓的兄弟之情。它讲述的是“我”童年时因为风筝与弟弟发生了一次无法补过的误解和冲突,内心充满了深深的愧疚。细读作品,作者的立意既有鲁迅的兄弟之情,也有游戏之于儿童的意义,有鲁迅的自省精神,更有鲁迅对小兄弟身受“虐杀”却无怨恨的深沉感慨。所以本文的重点难点定为多角度、有创意地理解课文。
二、学生学情分析:
《风筝》面对的是一群成长在无忧无虑的20世纪九十年代的少男少女,在他们认为亲情就是温柔的话语,是细心的呵护,是鼓励与支持,是牵挂与思念;再说,这是学生进入初中后第一次接触鲁迅的文章,缺乏必要的知识准备。所以受经历与知识积累水平所限,对这篇通过矛盾与冲突展现亲情的文章要达到深层理解必然有一定难度。另外,还考虑到刚进初中的学生对难学课文学习注意力容易分散,产生学习疲劳,且按学习能力、感悟能力区分又有几个不同的层次,所以教师必须做到兼顾全体,合理设置教学目标,灵活安排教学过程。
三、确定教学目标:
根据《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基本精神,语文学习必须强调和协调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相互渗透和协调发展。因而我从三方面拟定了本文的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1按圈点勾画的读书方法,积累“虐杀、苦心孤诣”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文中蕴含的浓浓亲情。
3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多角度、有创意地理解课文,进行探究性学习。
(2)过程与方法目标:
自主、合作、探究式地探讨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感悟亲情的含义,感受文中浓浓的手足之情;学习鲁迅严于自省、知错必改的情操与美德;了解科学的儿童教育思想,理解作品的批判性。
2.教学重难点
本文的重点放在对“精神虐杀”一幕的理解以及多角度体验文章主旨上;将有创意
地理解作品中作者的“悲哀”之情作为教学的难点。
3.课时安排及目标内容
本文是一篇重要的讲读课文,思想的深邃,选材的精巧,结构的别致,加上语言运用的高超艺术功力,需要掌握的东西比较多。我在教学上安排两节课的时间,第一课时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积累文中重点词语,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提出疑难问题;第二课时多角度、有创意地探究疑难问题和理解主旨。
课前准备:
学生:
①反复读课文,借助工具书解决字词,圈点勾画文中不理解的词或句子,并制成问题卡片。 ②从网上或图书馆查阅鲁迅的资料,了解其生平、作品及风格,制成卡片,准备交流。 ③预习课后练习一、二,准备与同学们交流。
教师:
①制作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包括风筝的图片、歌曲。
②教师应多准备一些资料,有关鲁迅的文学常识及疑难问题,以便引导学生多角度理解课文。 ③问题情境的设计尽可能让每个学生有话想说,有话可说。
四、选择教学资源:运用多媒体网络资源及利用图书馆馆藏资料。
五、选择教学策略:
1、整体设计思想:依总-分-总的思路安排教学步骤。先整体感知课文,再探究一个个局部性的疑难问题,最后进一步理解全文主旨。在预习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善于发现问题、敢于提出问题;利用多媒体进行直观教学,帮助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提高教学效果;在课堂上教师要创设问题情境,鼓励学生与作品对话、与学生对话、与教师对话、与作者对话,体现课堂民主、师生平等对话的教学理念,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积极性;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原则:变一言堂为众言堂、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创新学习等等。
2、教学方法的确定:针对本篇课文的内容特点和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选择和组合教学方法。直观教学法激情引趣,朗读法感知文本,圈画法品味重要词句,创设问题情境法来启迪思考;“自主质疑、合作探究、讨论表演”等多种训练手段渗透在课堂教学中。
3、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策略或方法:
首先,从质疑开始。这篇课文难点较多,正是探究性学习的理想教材。要让学生预习时把不理解的地方画出来,先把问题统统提出来,再整理一下,有步骤地探究。
其次,引导学生联系语境探究疑难。有些句子之所以难懂,是因为跟常情不合,但是联系语境便能解读。
最后,设置一个典型环节——合作表演。这篇课文思想深刻,主题的理解是多向的,要引导学生多角度、有创意地理解主题,有一定的难度。因此,除了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还创设了一个与作品中与人物对话的活动。
4、本设计的特色或亮点:
(1)新课的导入:如歌曲导入法,诱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激发浓厚的学习兴趣。
(2)问题情境的设计:要从学生的经验、生活出发,注意目的性、把握难易性、力求新颖性、强调开放性、体现层次性,采用整体分解的方法,让学生理解局部作品的思想情感,再在此基础上归纳主旨。
(3)典型环节的设计:让学生进入文本,充分解读,或完成角色互换,直白内心。如合作表演时,要创设一种生动活泼、平等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帮助学生走入情境,体验情感,采取学生与作者对话的表演方法,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思考、探索、交流、表达,从而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提高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
六、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简介作品。
(1)播放歌曲:由歌曲《三月三》引入:“又是一年三月三,风筝飞满天,牵着我的思念和梦幻,走回到童年……”电脑课件展示,有声有形,引发学生对放风筝的美好感受的回忆。
(2)互谈感受:前后左右自由互谈儿时放风筝或玩其它游戏的情景和感受。
(3)引入正课:风筝或其它游戏带给你们以无尽的梦想和快乐,如果有人剥夺你游戏的权利,你会有什么感受呢?今天我们学习的《风筝》,就是鲁迅(周树人)回忆自己和弟弟周建人小时候围绕风筝发生的误解与冲突。那么,就先让我们走近文坛巨匠鲁迅先生的兄弟之间,来了解一段关于风筝的故事吧。(投影课题并出示目标:见课件)
(4)了解鲁迅及作品:课件展示鲁迅生平、作品;学生自由朗读,并对照卡片做笔记。
(二)整体感知,朗读思考。
(1)检查预习,订正字词。(见课件)
(2)听读课文并感知(课件展示,课文配乐配图朗读。)
课件显示问题组: a.这篇课文回忆的是什么事情?请你概述一下。 b.听读课文以后,你有哪些感受? (可从“我”的角度,也可从小兄弟的角度谈。) 学生讨论回答,学生间相互评论、补充。 (教师可针对学生不同的感受再启发提问。)[教师小结]:通过阅读,我们感悟到这篇课文的意蕴很丰富。有手足情;游戏对于儿童的意义;“我”的自省精神;小兄弟无怨恨的思想内容。又集中表达了“我”的惊异、悔恨、补过、悲哀的情感。我们要抓住“我”情感经历这条主线,为感悟课文思想内容做准备。 (因是初步感知,教师要及时引导,尊重学生独特理解。)
(三)自读课文,理清思路。 (1)师生共读。(提问暗示:作者是如何根据“我”的情感经历安排文章结构的?) (2)讨论明确:看风筝——忆风筝——议风筝。(板书)
(四)自主质疑,合作探究。 (1)学生与作品对话:在预习提问的前提下,看看课文中还有哪些不理解的地方画出来,以四人合作学习小组为单位,学生拿出课前准备的问题卡片,选共性和有代表性问题质疑,准备小组内交流讨论,合作探究。(投影仪展示学生的问题卡片。) (2)学生与学生对话:小组内互问互答,教师巡视引导、点拨、补充。下节课每组选派一名中心发言人陈述本组讨论结果,不同意见或尚未解决的难题可在老师的启发下全班讨论。(教师做好充分准备,回答学生提出的疑难问题,引导学生深入下去。做到面向全体学生,关注个体差别。答案不必强求一致,学生可保留自己的观点,尊重其独特理解与感受。)
(五)布置作业,课外拓展。
(1)网上搜索并阅读《风筝》赏析作品。
(2)准备课后练习一、二。
第二课时
(一)精读课文,品味语句。
教师朗读指导(声音、语调、速度、感情),朗读时,可分读、齐读或重点读。对课文主体内容再次整体感知,同时布置思考问题准备交流探
究。 师生与作品对
话:
(1)师范读1、2自然段,生思考 [问题情境一]: 1、“我” 见到风筝为什么会产生“惊异和悲哀”的心情?(联系下文)2、“四面都还是严冬的肃杀,久经诀别的故乡的久经逝去的春天,却就在这天空中荡漾了”,为什么说春天“久经逝去”?为什么又说这春天就在北京的天空中荡漾了?(多角度探究)
[讨论明确1]:故乡放风筝的季节是早春二月,而在北京,冬季尚未过去,就放风筝,所以“我”感到惊异;同时,我见到风筝,不由想起自己少年时虐杀小兄弟精神的一幕,而且无从补过,所以心头又不禁感到悲哀。
[讨论明确2]:这里所说的“春天”,有特定的含义,是小时候的故乡的春天,是天空中有风筝的春天。现在,在北京,看见远处有一二风筝浮动,由风筝而联想到故乡风筝时节的春天气息,所以觉得这春天“就在这天空中荡漾了”。
(2)指名朗读课文(3—4段) ,四人小组讨论下列[问题情境二]:
1、“我”和小兄弟对待放风筝有什么不同的态度? [板书] “我”:嫌恶 小兄弟:喜欢 2、从哪些神态、语言、行动可以看出小兄弟确实很喜欢放风筝?(在课文中分别用不同的符号表示出来),并说说他是一个什么样的小孩? ——天真、活泼、聪明。
3、我为什么会认为爱放风筝就没出息呢,这种观点是与生俱来的吗?(学生各抒己见) [讨论明确3]:从刚才同学们的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我”是一个对兄弟十分爱护并且严格要求的兄长,同时也是一个受旧思想、旧观念影响和毒害的人。
(3)自由朗读第5—11段。思考[问题情境三]: 1、“我”不许小兄弟放风筝这件事做错了吗?我在什么时候知道自己做错了?答案在第几段?(划出并自读之。)2、“我不幸偶而看了一本外国的讲论儿童的书,才知道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作者为什么说“不幸”?(自主探究,各抒己见。)
[教师小结]:联系“惩罚”一词,就比较清楚了,因为自己一向以为管小兄弟管得对,现在见到书上的道理,心情一下子沉重起来,受到惩罚了,对旧“我”来说,良心遭受了谴责,可谓“不幸”。3、文中所说的“对于精神的虐杀这一幕”具体指前文的哪件事?如何理解“精神的虐杀”?
(明确后在书上划出,这是本文重点,可让学生自由感
悟。)
[教师小结]:从游戏的意义上看,“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游戏使儿童活泼、健康、聪明,不准儿童游戏无异于虐杀儿童的天性。一个纯洁无邪的孩子,他的正常天性,他的合理的愿望,只是因为有悖于大人们的“信条”,就不能发展,就得不到实现,甚至要为此付出代价,这使人痛切地感受到其中包含着某种具有悲剧意味的东西。被糟践的虽然只是一只风筝,可是同时受到伤害的却是一颗本来应该受到爱抚的稚嫩的心。作者称之为“精神的虐杀”,是非常深刻的。4、作者为什么总想补过?兄弟已全然忘却,为什么“我”不觉得宽松反而觉得“沉重”呢?(提示学生结合语境思考与讨论。)
[教师小结]:作者的为人严肃认真,富有自省精神。因为始终没能得到弟弟的宽恕,设想的补过的方法均行不通,作者感到很沉重。更因为自己对弟弟“精神虐杀”式的管束,而弟弟却毫无抗争,逆来顺受,时过境迁,忘得一干二净。作者感叹被虐杀者的健忘和毫不抗争,在他看来,这正是虐杀者之所以能够肆意虐杀的原因,所以令人悲哀沉
重。
(4)[问题情境四]:末段的语句如何理解?(集体朗读)
(这个问题有一定难度,教师在学生讨论时可以适当提示背景资料。)
[讨论明确]:“我”要讨弟弟的宽恕,抚平他精神的创伤,而弟弟却全然忘却,毫无怨恨,精神被虐杀而不自知,“我”沉重的心情因无法补过而只能一直沉重下去,这是怎样的悲哀啊。而这种悲哀是出乎意料的,所以说“无可把握的悲哀”,想摆脱而不得。
“躲到肃杀的严冬中去”,就是不要望见春天,不要望见风筝,这才能忘却,才能摆脱悲哀。我只感觉到“非常的寒威和冷气”,不仅指当时的天气,而且指心头的悲凉。当年虐杀者与被虐杀者都被愚昧观念所支配,彼此都不以为有什么错,现在虐杀者有了觉悟而后悔痛苦,而被虐杀者已经全然忘却。觉悟者永远无法补过,这是尤其悲哀的,使人不寒而栗。
(二)体验反思,合作表演。
学生与作者对话:
(1)假如你处在作者这个位置,你会如何做?找同桌同学表演,分别扮演“我”和小兄弟。
(2)想象虚拟空间,穿越历史,通过与文中人物对话,加深主题的理解。
(三)深入理解,感悟主旨。
师生与作者对话: (1)讨论:请四人小组讨论,从你对作者蕴含在文章中的思想感情的理解,尝试归纳出本文的主旨。(提示:在整体感知与局部探究的基础上,对主题进行多角度、有创意的理
解。) (2)让学生自主品析、研讨主旨,自己去发现并分析鉴赏,老师当好穿插引导的中介,并站
在学生的角度参与活动。对他们的见解,合理的予以肯定,精彩有创意的予以表扬。
(3)主题讨论提示:
1、可以从手足情(兄弟之情)的角度来谈;
2、可以从鲁迅先生表现于文章中的精神方面来谈;
3、可以从游戏对儿童的重要意义这一角度来谈;
4、可以从“我”对放风筝前后看法不同的原因来谈。
(4)主题探究提示:
1、通过回忆幼时不许小兄弟放风筝和中年时的补过,表现出“我”对小兄弟浓烈的兄长之爱,歌颂了兄弟情深。
2、通过回忆幼时不许小兄弟放风筝和中年时的补过,表现了鲁迅先生严于自我解剖的精神。
3、通过回忆幼时粗暴地禁止小兄弟放风筝,到了中年时补过已晚的事实,说明我们应注重游戏对于儿童的重要作用,并批判了落后的儿童教育思想。
4、通过回忆幼时不许小兄弟放风筝和中年时补过兄弟二人不同的表现,说明人的思想行为需要用科学思想来指导,只有这样,才能不干出违情背理、愚昧落后的行为,而对自己的正当的权利也应该去捍卫。
(四)课堂总结,提出希望。
教师与学生对话:(1)文章中心的两个要点: 忏悔:我对弟弟的“精神的虐杀”——自我谴责。说明“我”对弟弟的自省。(板书) 悲哀:弟弟自甘受辱、受辱而不知、全然忘却。也说明 弟弟和“我”的亲情。(板书)
(2)教师总结:《风筝》不仅是表现了人内心美好的感情,而且给人以深沉的思想力量。深刻的主题,无论从哪个角度阅读,都有意在言外的收获。通过学习课文,你感悟最深的是什么呢?反复思索以后并用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让自己的感情更真挚、美好,思想更丰富、深刻。
(五)对比阅读,拓展延伸。
(1)与本文对比阅读《满天的风筝》,说说文章抒发了怎样的感
情?
(2)课后练笔。文中小弟
篇三:《风筝》教学设计
《风筝》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会认5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 时的心情变化,感悟童真童趣。
3.练习查阅课外资料,初步培养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
教学准备:
1.多媒体课件:几个孩子放风筝的情景,点击后,画面出现清代诗人高鼎的诗《村居》: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2.PPT课件:(1)本课要求会认及会写的生字词。(2)宋代寇准的诗《纸鸢》:碧落秋方静,腾空力尚微。清风如可托,终共白云飞。(3)明朝徐渭的诗《风鸢图》:柳条搓线絮搓绵,搓够千寻放纸鸢。消得春风多少力,带将儿女上青天。
3.借助课后“资料袋” 的内容,引导学生课前查阅有关风筝的资料。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出示课件,创设情境。
2.观察说话,导入新课:谁能把看到的画面向大家说一说?(根据回答板书课题:风筝)
3.联系生活,请放过风筝的同学谈谈放风筝的情景、感受以及风筝的来源。
4.交流资料,展示查阅能力。教师也一起展示自己查找的资料,简介古代风筝的七个名称:纸鸢、风鸢、风鹞、鹞子、纸鹞、纸鸦、纸鸱。
二、初读感知,了解文章大意
1.自由读课文,先读得正确、流利,再一边读一边想:课文围绕着风筝给我们介绍了哪些事情?聪明的小朋友读书的时候会一边读一边想象课文描写的情景。
2.根据学生的自由述说,相机反馈,并总结概括出下列内容:
(1)童年时候放风筝是件很快乐的事情。
(2)课文分写了几个小伙伴在一起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的事情。
三、朗读感悟,体会心情的变化
(一)整体感悟。
1.默读思考:“做、放、找”哪一部分最有趣?
2.小组交流:将自己认为最有趣的内容介绍给大家,并说出自己认为最有趣的理由。
3.全班交流(最有趣),让学生畅谈自己的个性化理解,在尊重学生意见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认识到,“做、放”都很有趣。如果有学生认为“找”也很有趣,应予以特别肯定和鼓励。
(二)感悟做风筝的乐趣。
1.指名读课文第二段,根据朗读情况,相机指导正确、流利地朗读。
2.师生合作解决下列问题:
(1)“憧憬”的意思。几个小伙伴精心地做着风筝,风筝做好以后该是什么样的情景呢?谁能想象一下?(这就是“憧憬”)
(2)“依”的认读及“依然”的意思。
(3)为什么做好的风筝什么都不像,我们却依然快乐?
3.指导有感情的朗读。
(1)激趣:课文当中的几个小伙伴做风筝时很快乐,谁能把他们的快乐心情读出来呢?
(2)练习朗读。
(3)小组内比赛朗读,评选优秀朗读者。
(4)展示朗读。
(三)感悟放风筝的乐趣
1.轻声读课文,看看课文中哪两个词语描写了风筝刚刚起飞和已经飞到空中时的优美样子。找到后把这两个词语多读几遍。
2.再次播放课件(风筝飞舞的片段),引导学生理解并读好“翩翩飞舞”。
3.指读课文,指导学生读出快乐的心情。
4.分小组练习朗读、比赛朗读。
5.展示性朗读。
6.拓展。
(1)复习《村居》:看到这些孩子放风筝的高兴劲儿,大家都会想到一首诗──《村居》,还记得是哪个朝代的哪位诗人写的吗?
出示课件,引导读背:《村居》清·高鼎 草长驾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2)《村居》描写的是春天放风筝的情景,明朝还有一位诗人写了一首描写春天放风筝的诗歌,要不要读读?
出示课件,引导诵读:
风鸢图
明 徐渭
柳条捷线絮搓绵,搓够千寻放纸鸢。消得春风多少力,带将儿女上青天。
(3)我们这篇课文写的是秋天放风筝的情景,可能很多同学想读读描写秋天放风筝的诗歌。宋朝有个诗人寇准就写了一首描写秋天放风筝的诗,大家想不想读读?
出示课件,引导诵读:
纸 鸢
宋 寇准
碧落秋方静,腾空力尚微。清风如可托,终共白云飞。
(4)下课后,老师会把这两首诗抄写给大家,愿意背诵的同学
(四)体会找风筝的心情,感悟童真童趣。
1.默读课文描写找风筝的部分,看看哪个词语最能表现“我们”的心情。
2.理解“垂头丧气”:老师告诉大家,“垂头”就是低着头的意思,哪位同学能做个垂头丧气的样子给大家看看?
3.相机指导认记“丧”字。
4.请学生先谈谈应该怎样读好这段课文,再练习朗读、指名朗读,相机指导。
5.讨论:“我们”在水磨坊那儿能找到心爱的“幸福鸟”吗?
四、识字写字。(略)
【风筝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放风筝音乐导学案设计03-20
《标牌设计》的教学设计03-14
旋转的教学设计02-16
《茶经》教学设计02-18
《国殇》教学设计12-11
《赛马》的教学设计05-21
国庆的教学设计03-19
映山红的教学设计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