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文档>语文教案《说“木叶”》

语文教案《说“木叶”》

时间:2024-06-26 10:05:05

精品语文教案《说“木叶”》(通用8篇)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语文教案《说“木叶”》,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精品语文教案《说“木叶”》(通用8篇)

  语文教案《说“木叶”》 篇1

  一、内容分析

  全文共七段,主要写了三方面内容。

  第一至三段,列举我国古代诗歌史上的一个现象,就是“木叶”成为诗人笔下钟爱的形象。而“木叶”形象的关键在一个“木”字。

  1段,说明从屈原《九歌》开始,“木叶”成为诗人们笔下钟爱的形象。

  2段,说明“木叶”就是“树叶”,但是古代诗歌中有用“树”的,有用“叶”的,就是用“树叶”的十分少见,大量的是用“木叶”,又发展到用“落木”。

  3段,说明“木叶”“落木”与“树叶”“落叶”的不同,关键在于“木”字。在诗歌中,概念相同的词语, 也有可能在形象上大有区别。

  第四至六段,说明了“木”的两个艺术特征,以及为什么有这些特征。

  4段,说明“木”的第一个艺术特征:含有落叶的因素。作者把曹植诗中的“树”的形象与吴均诗中“木”的形象作比较,“树”没有落叶的形象,而“木”显然是落叶的景况。

  5段,说明“木”为什么有这个特征。因为诗歌语言在概念的背后,还躲着暗示性,它仿佛是概念的影子。

  6段,说明“木”的第二个艺术特征:有落叶的微黄与干燥之感,带来疏朗的秋天气息。

  第七段是小结。说明“木叶”与“树叶”在概念上相差无几,在艺术形象上的差别几乎是—字千里。

  二、引用与比较

  全文大量引用了我国古代诗歌中含有“木叶”“树叶”“落木”“木”等词语的诗句,并分组进行了深入细致的比较,来说明道理。

  比较的对象有:“木叶”与“树叶”,“木叶”与“落叶”,“木叶”与“落木”“木”与“树”。

  下面以“木”与“树”的比较作简要分析:


  树

  木

  叶

  一致,繁茂

  排斥,越来越少,无

  颜色

  褐绿色

  透着黄色

  触觉

  湿润

  干燥

  感受

  空阔、疏朗、较单纯

  饱满

  三、文中诗句例析

  1.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九歌》)

  是说秋风—起,洞庭湖掀起波澜,树叶纷纷落下。袅袅:秋风摇木貌

  2.木叶下,江波连,秋月照浦云歇山。(《临江王节士歌》)

  节士:有节操的'人。月浦:月光映照的水滨。

  3.后皇嘉树,橘徕服今。(《橘颂》)

  后皇:指天地。徕:来。全句大意是:橘啊,你这天地间的佳树,生下来就适应当地的水土。

  4.皎皎云间月,灼灼叶中华。(。陶渊明《拟古》)

  皎皎:光明的样子。灼灼:花盛的样子。华:同“花”。

  5.亭皋木叶下,陇首秋云飞。(《捣衣诗》)

  古人在裁制寒衣前,要将纨素一类衣料放在砧石上,用木杵捶捣,使其平整柔软。捣衣的劳动,最易触发思妇怀远的感情,因此捣衣诗往往就是闺怨诗的异名。

  上句是思妇捣衣时眼中所见之景。亭皋:水边平地。暗切思妇所在的江南。

  下句是思妇心中所想之景。陇首,犹言山头。系游人滞留之地。常与游子的飘荡相联系,此处即泛指北方边塞之地。

  6.辞洞庭兮落木,去涔阳今极浦。(《哀江南赋》)

  涔阳近湘水,极浦:最远的水滨。全句大意是:辞别洞庭湖时树木的叶子纷纷落下,离开涔阳极远的水边,走上了出使西魏的征途。

  7.高树多悲风,海水扬其波(《野田黄雀行》)

  全句大意是:秋风瑟瑟,树叶象海水一阵一阵荡漾着悲凉。

  8.枯桑知天风,海水知天寒。(《饮马长城窟行》)

  枯桑:落了叶的桑树。这两句是说枯桑虽然没有叶,仍然感到风吹,海水虽然不结冰,仍然感到天冷。比喻那远方的人纵然感情淡薄也应该知道我的孤凄、我的想念。

  9.午阴嘉树清圆(《满庭芳》)

  这句是说:正午的时候,太阳光下的树影,又清晰,又圆正。

  10.美女妖且闲,采桑歧路间;柔条纷冉冉,落叶何翩翩。(《美女篇》)

  妖,艳丽。闲:同“娴”,雅。歧路,岔路。冉冉:动貌。翩翩,动作轻盈的样子。

  四、拓展思考

  (一)请结合诗歌内容分析下列诗歌中“乌(鸦)”“昏鸦”“寒鸦”的形象特征。

  枫桥夜泊

  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天净沙 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丹阳送韦参军

  严维

  丹阳国里送行舟,一别心知两地秋。

  日晚江南望江北,寒鸦飞尽水悠悠。

  (二)请结合诗歌内容分析下列诗歌中“轻舟”“孤舟”“扁舟”的形象特征。

  早发白帝城

  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江 雪

  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

  李白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

  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日月。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五、作者林庚

  林庚(1910—),字静希,原籍福建闽侯(今福州市),1910年2月22日生于北京,1933年毕业于清华大学中文系,现代诗人。1933年秋出版了第一本自由体诗集《夜》,1934年任厦门大学中文系教授,1947年任燕京大学教授,1952年院系调整至北京大学中文系任教授至今。其后出版的诗集有《夜》(1933)、《春野与窗》(1934)、《北平情歌》(1936)、《冬眠曲及其他》(1936)、《林庚诗选》(1985)等,曾获得全国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奖以及第三届国家图书奖。

  主要著作:《诗人李白》《中国文学简史》《诗人屈原及其作品研究》《中国历代诗歌选》《天问论笺》《唐诗综论》《新诗格律与语言的诗化》《空间的驰想》。

  语文教案《说“木叶”》 篇2

  教学目标

  一、了解诗歌语言的特质。

  二、学习分析与综合的方法。

  课文围绕“木叶”举出古典诗歌中的大量实例,通过精到的比较、分析,阐发了诗歌语言暗示性的特质。教学中可指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把握作者的基本观点,学习比较的方法,认真体味“木”、“树”等词语不同的意味和艺术效果,从而对诗语的特点和鉴赏诗语的方法获得实感。

  教学步骤

  一、说“木叶”

  木与树相同又不同的地方,进一步强调了涛歌语言中的暗示性问题。我国是诗的国度,从劳动中产生了诗歌,经过了不算长的时间,到唐代就已达到顶峰,纵观古代诗歌,有许多意象由于具有相对稳定的`感情色彩,诗人们往往用它们表现相似或相通的感情,“木叶”有落叶的微黄与干燥之感,带来了整个疏朗的清秋气息。作者由诗人们钟爱的“木叶”人手,解析了树、树叶、木叶之间细微的差异,重点分析了木与树相同又不同的地方,进一步强调了诗歌语言中的暗示性问题。

  但也有的时候,诗人把它组织在不同的意象体系里,使之表现不同甚至相反的感情。比如唐太宗爱桃花,写过一首咏桃涛:“禁苑春晖丽,花蹊绮树装。缀条深浅色,点露参差光。向口分千笑,迎风共一香。如何仙岭侧,独秀隐遥芳。”而杜甫却说“轻薄桃花逐水流”,把桃花贬得一钱不值。

  作者林庚是著名的学者、诗人,本文中,他对“木”在形象上的艺术特征作丁极为精细的辨析,应该说对我们怎样体察诗歌艺术中的精微之处颇有启发。

  三、给下列词语注音

  A.袅袅( ) 桔颂( ) 灼灼( ) 皋( )

  B.征戌( ) 瘐( ) 缠绵( ) 褒( )

  C.翩( ) 荃( ) 干燥( ) 漂零( )

  D. 漂泊( ) 迢远( ) 桅杆( )

  二、研读课文,讨论问题。

  1.古典诗歌中“树”与“木”的艺术特征、意思情味、适用场合有什么不同?

  繁茂的枝叶

  特 树 枝叶的绿色,树干褐绿色

  木质的树干,落叶的因素

  征 木 黄色、干燥的质感

  意 树: 饱满

  味 木: 疏朗

  场 树 满树叶子吹动,浓阴密密层层

  合 木 秋风叶落

  2.以“木”引起落叶的联想为例,说明诗歌语言的特质及其对诗人创作的意义。重点研究诗歌语言的暗示性(指词语的形象色彩和联想的意义)问题。

  语文教案《说“木叶”》 篇3

  教材分析

  本文内容比较单纯集中,围绕古诗中的意象“木叶”,深入到“木”的艺术特征,谈诗歌的精微之处的表达效果,本文看似繁琐,其实内容并不多,在结构疏理上可简单化。为何用“木”不用“树”,这个问题是全文的关键,也是重点。本文的教学重点之二就是让学生能够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真正提高学生独立分析鉴赏的能力。

  教学目标

  1.理解“落木”与“落叶”的不同意味,了解其造成的诗的意境的差别。

  2.了解中国古典诗歌语言富于暗示性的特质,进而提高鉴赏古典诗歌的能力。

  3.品味关键语句,获得审美体验,唤起对中国古典文化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

  中国古典诗歌语言暗示性的特点。

  教学难点

  全文表面是分析古诗中“木叶”的艺术特征而实质是谈诗歌语言的特点。

  课前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学生熟读课文,会生字,能准确注音,排除字词障碍。

  3.学生课前认真朗读一遍课文,提出自己最困惑、最弄不明白的一个问题,写在纸上交给老师。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情导入

  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在其《登高》一诗中有两句传诵千古的名句“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同学们知道这里的“落木”是什么意思吗?如果他写成了“落叶”

  可不可以呢??

  这节课,我们通过对诗歌语言特性的解读来回答这个问题。

  二、初读课文,扫清障碍

  1.简介作者、作品

  林庚(1910—2006)字静希。我国现当代著名学者、诗人、文史学家。1933年毕业于清华大学中文系。1933年出版了第一本自由体诗集《夜》。林庚先生历任厦门大学,燕京大学,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出版过《春野与窗》《问路集》等六部新诗集及古典文学专著《诗人李白》《中国文学简史》等。

  2.词语积累

  ①袅袅:形容细长柔软的东西随风摆动。

  ②灼灼:形容明亮。

  ③熟能生巧:熟练了就能产生巧办法,或找出窍门。

  ④不落于言筌:不在语言运用上留下用工的痕迹。

  ⑤冉冉:形容(毛、枝条等)柔软下垂的样子。

  ⑥相去无几:互相间存在的距离不大。

  三、细读课文,整体感知

  1.全文可以分成几个部分?每一部分的主要意思是什么?

  提示:全文可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3段),列举我国古代诗歌史上的一个现象,“木叶”成为诗人笔下钟爱的形象。

  第二部分(第4—6段),说明“木叶”的两个艺术特征,以及为什么有这些特征。

  第三部分(第7段),说明“木叶”与“树叶”在概念上相差无几,在艺术形象上的差别几乎是一字千里。

  2.“木”在形象上的两个艺术特征是什么?

  艺术特征:

  第一,“木”仿佛本身就含有一个落叶的因素。

  第二,“木”暗示的颜色性,使“木叶”有了落叶的微黄与干燥之感,带来了疏朗的清秋的气息。

  四、精读(选读)课文,深入感悟

  1.品味探讨诗句“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和“柔条纷冉冉,落叶何翩翩。”中“木叶”与“落叶”的不同意味。

  方法提示:

  庭波兮木叶下”中“木叶”飘零中透些微黄,“美女妖且闲,采桑歧路间;柔条纷冉冉,落叶何翩翩”中“落叶”则饱含水份,繁密。

  结论:“木叶”暗示的是“落叶的微黄与干燥”,带给我们的是“整个秋天的疏朗的气息”。这就是“木叶”的艺术特征。请同学们再结合“洞庭波兮木叶下”的.画面体会一下。

  2.思考:“木叶”所以是属于风的而不是属于雨的,属于爽朗的晴空而不属于沉沉的阴天;这是一个典型的清秋的性格。这句话怎么理解?

  剖析:杜甫《宿府》“清秋幕府井梧寒,独宿江城蜡炬残”,柳永《雨霖铃》“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描写的都是明净爽朗的深秋季节。而“木叶”以其固有的暗示性让人想到秋的萧瑟,它不是饱满的,而是干枯的;它不是欢快的,而是惆怅的;它不是昂扬的,而是失落的。悲秋之人,无不对“木叶”感慨不已。

  3.理解重点句段:“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这落下的绝不是碧绿柔软的叶子,而是窸窣飘零透些微黄的叶子,我们仿佛听见了离人的叹息,想起了游子的漂泊;这就是“木叶”的形象所以如此生动的缘故。

  明确:“窸窣飘零透些微黄的叶子”,这是典型的深秋景象。秋天一过,一年就快完了,古人由此产生联想并发出这样的感叹:人到了中年,一生也就快完了。所以古代的文人进入中年(或暮年)时,或因壮志未酬,抱负未伸;或因仕途失意,功名难就;或因身处逆境,穷途末路;或因羁留异地,倍感思乡;或因宦游在外,思念家人。他们面对肃杀、萧索、冷落

  的秋景,一种凄然悲凉之情就会随之而生。而我们读者看到“木叶”“落木”之类的字眼,就会想到诗中主人公的颓然之貌、悲怆之情。

  4.思考:本文仅仅是为了介绍“木叶”的艺术特征吗?写“木叶”的真正目的何在?

  明确:是为了阐述诗歌语言暗示性的特点。

  提问:作者又是如何阐释诗歌语言暗示性的特点的呢?

  明确:这种暗示性“仿佛是概念的影子,常常躲在概念的背后。我们不留心就不会察觉它的存在。敏感而有修养的诗人们正在于能认识语言形象中一切潜在的力量,把这些潜在的力量与概念中的意义交织组合起来,成为丰富多彩一言难尽的言说”,诗歌的语言具有很强的感染性和启示性。

  5.讨论:课文所阐释的是诗歌语言的暗示性问题,却拟题为“说‘木叶’”,若改为“谈谈诗歌语言的暗示性”,你以为如何?

  明确:标题若拟为“谈谈诗歌语言的暗示性”,整个文章的行文思路就要改变,它可能就要从理论的角度来论述,就会写成一篇理论性较强的学术论文。而标题拟为“说‘木叶’”,就可以把深奥的文学理论渗透于有关“木叶”诗句的品读玩味中,化深奥为简单,化抽象为形象,既体现了作者的科学态度,也契合了读者的阅读心理。

  6.诗歌语言有暗示性,其实不少东西具有一定的暗示性。比如:红色代表热情、绿色代表生命、鸽子代表和平、白色代表纯洁,引导学生联想。

  思考同类文学现象,触类旁通,举一反三,了解中国古典诗歌意象的相对稳定性特点,提高对古典诗歌的理解力和领悟力。课件展示:诗词与表达情感连线。

  五、艺术特色

  1.结构严谨,环环相扣。

  文章采用首句标义法,每段开头都用一句话领起下文,容易让读者把握“说”的要领。

  2.比较分析,说理透彻。

  认识内部规律,需要敏锐的艺术眼光和严谨的思维逻辑。作者采用层层设疑、由表及里的比较分析方法,使文章井然有序,让“木叶”的艺术魅力跃然纸上。在比较分析的过程中,采用由现象到本质、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思维模式;

  3.引用诗词名句,旁征博引。

  课文旁征博引,引用了大量不同时代、不同作者的诗句进行比较、辨析、归纳。

  六、板书:

  课堂总结

  我们生长在一个诗的国度里,诗是祖先留给我们宝贵遗产,更是我们的骄傲。希望同学们在今天有了审美体验之后,能更加热爱我们的传统文化,读诗,学诗,爱诗,成为一个个有激情,有修养的小诗人。

  七、布置作业

  古代诗歌中写“梅”的不胜枚举,所表现的感情不尽一致。请找出一些,写一篇300字左右的鉴赏性小论文。

  语文教案《说“木叶”》 篇4

  教学目的:

  1.解中国古典诗歌语言富于暗示性的特质,歌意象的相对稳定性特点,进而提高鉴赏古典诗歌的能力。

  2.锻炼学生提取课文关键信息的能力、总结归纳分析的能力,运用本课所学知识及获得的能力分析诗歌同类现象

  3.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对诗的热情,使学生感受我们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积淀,唤起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教学重点:

  1.理解中国古典诗歌语言暗示性的特点。理解“木”与“树”,“树叶”与“木叶”,“落木”与“落叶”,“木叶”与“落木”的不同意味,了解其所造成的'诗歌的意境差别;

  2.“木”在形象上的艺术特征的理解

  教学难点:

  1.把握文章的写作目:全文表面是分析古诗中“木叶”的艺术特征而实质是谈诗歌语言的特点

  2.学会如何鉴赏诗歌,读懂诗歌中的暗示性语言

  教学方法:

  朗读法、探究法、分析与归纳等方法相结合。

  教具准备:

  幻灯片

  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5分钟)

  1.简单介绍作者

  2.从一些诗句入手引入课文

  (二)讲授新课(30分钟)

  1.请学生在下面默读课文,理清每段的主要内容并划分段落(1)第一段的重点在哪里?主要讲述的是什么?

  (2)第二段的主要内容是什么?第二段主要针对的对象有哪几个?

  (3)第三段的主要内容是什么?第三段的主要对象又有哪些?

  (4)第四段的主要内容是什么?第四段开始探究上文中提出的问题,作者在这里是怎么回答的呢?

  (5)第五段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6)第六段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7)第七段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对课文划分段落:

  第一部分(1~3段)

  第二部分(4~6段)

  第三部分(7段)

  2.老师带领学生齐读课文,再次体会,然后对文中的重难点问题进行分析:

  (1)作者分析“木叶”这—艺术性形象,到底有什么意义?

  (2)“木”的两个艺术特征是什么?

  (3)为什么在中国古典诗词中,“木”暗示了“落叶”呢?

  (4)“木”与“树”的意味有什么异同?

  (5)树叶和木叶的意味有何不同?

  (6)木叶和落叶的不同?

  (7)“落叶”与“落木”、“落木”与“木叶”的意味有何不同?

  (三)归纳小结

  (1)“树叶”与“木叶”、“落叶”与“落木”的区别有哪些?意象颜色触觉意味树叶褐绿色密密层层浓阴繁密充实木叶微黄干燥不湿润疏朗飘零之意落叶繁密绿色饱含水分春与夏之交。

  落木:比木叶还更显得空阔,连“叶”这一字所保留下的一点绵密之意也洗净了。

  (2)作者在论述时,引用了大量的诗句。诗句引用的作用是什么?

  (3)本文仅仅是为了介绍“木叶”的艺术特征吗?

  (四)作业安排(1分钟)

  1查阅资料总结

  我国古代诗歌中常用的一些意象及其代表的意义,体会诗句中不同意象所带来的不同意境。

  2板书设计:

  说“木叶”

  第一部分(1~3段)“木叶”成为诗人钟爱的一个形象

  第二部分(4~6段)说明“木”的两个艺术特征即

  第三部分(7段)说明“木叶”与“树叶”在概念和艺术形象上的异同

  “木”的两个艺术特征:含有落叶的因素、有颜色的暗示性

  意象颜色触觉意味树叶褐绿色密密层层浓阴繁密充实木叶微黄干燥不湿润疏朗、飘零之意落叶繁密绿色饱含水分春与夏之交。

  落木:比木叶还更显得空阔,连“叶”这一字所保留下的一点绵密之意也洗净了。

  语文教案《说“木叶”》 篇5

  【教学目标】

  1、本文主要是学习、理解诗歌语言的暗示性特质。

  2、根据诗歌语言的特质,进行迁移,领略诗歌的精妙之处,给同学如何鉴赏诗歌提供实感。

  【教学过程】

  ㈠、导入:

  唐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在其《登高》一诗中有两句传诵千古的名句“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同学们知道这里的“落木”是什么意思吗?(学生明确“落木”即“落叶”之意后)那杜甫为什么不用树叶、落叶,不说“无边落叶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呢?“木”与“叶”有何区别呢?

  文学作品中,一个字精妙与否,足以决定作品是流光溢彩,还是黯然失色。尤其是我们的古典诗词,用简短的几个字,造就的却是丰富的情感与博大的意境。读后满口余香,却是妙处难与君说。这跟诗歌的语言是密不可分的。今天,我们就通过《说“木叶”》一文,对中国古典诗词语言特质作一番探幽。(板书课题)

  ㈡分析文章,引出诗歌语言特质:

  ⒈时至暮秋,《说"木叶"》一文此时出现可谓恰逢其会。一个简单的问题:请看窗外,那绿色的,我们称它为什么?

  同学说那是树,我说那是木,可以吗?(请生物课代表告诉我,在生物学上,树与木有何区别?)

  用生物学的概念来说,两者没有区别。

  ⒉既然生物上的树与木无大区别,为何我们的同学却称之为树,鲜有称之为木呢?因为在我们的大脑里,树与木的形象是大不一样的,有同学能说说它们分别是怎样的形象吗?

  树:枝繁叶茂,青翠葱茏,蓬蓬松松--象一位圆润,丰满,婀娜的少女

  木:木头木板,干枯,孤单,笔直,黄褐色--象一位铮铮铁汉,象鲁迅

  (象姑娘还是象小伙子,象怎样的姑娘小伙子?)

  ⒊树与木这样的差别,主要原因在什么地方?

  树:有浓密青翠的叶子一大片的树给人的感觉是饱满浓厚

  木:落光了叶子一大片的木给人的感觉是空阔萧条,木让人联想到了落叶。

  从上面我们可总结出“木”有两个艺术特征:

  第一,“木”仿佛本身就含有一个落叶的因素。它有着一般“木头”“木料”“木板”等的影子,这使读者更多地想到了树干,而很少想到叶子,“叶”因此常常被排斥在“木”的形象之外,这排斥暗示着落叶。例如,“秋月照层岭,寒风扫高木”。这里“扫高木”,显然是落叶的景况,显出“落木千山”的空阔。

  第二,“木”还暗示了它的颜色,可能是透着黄色,在触觉上它可能是干燥的而不是湿润的,我们所习见的`门栓、棍子、桅杆等,就都是这个样子。于是“木叶”就自然而然有了落叶的微黄与干燥之感,它带来了整个疏朗而清秋的气息。至于“落木”,则比“木叶”显得更加空阔,连“叶”这个字所保留的一点绵密之意也洗净了。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树”与“木”的这种明显的区别呢?文中是怎么给我们讲述“树”与“木”的区别的呢?让我们一起来仔细分析这篇课文,文中自然会给我们答案。

  首先,自己默读课文,通过对文章的理解,我们应该知道是什么原因造成了木的这个特征了吧?在文章第五段:诗歌语言具有暗示性(齐读这一段)

  总结:在文学领域,概念相同的两个字,它们在形象、色泽、联想意义上,可能大有区别。进入诗歌,形成不同的意象,造成不同的意境和情感。)

  ⒋对于这个现象,我们的诗人早就慧眼独具的发现了。在表示清秋的句中,诗人们用"木叶"取代了"树叶"。接下来我们看看,木叶与树叶在意味上有何不同?

  木叶:疏朗微黄(微黄干燥的叶子正在飘零,越来越少)

  树叶:繁润青翠(就象窗外,偶尔飘落一两片)

  ⒌好这些不同暗示性的字词进入诗歌,就造成了大不相同的意味。我们不妨看看以下四句诗,它们分别体现了怎样的意境?

  空阔黄色--木:秋月照层岭,寒风扫高木

  饱满绿色--树:高树多悲风,海水扬其波

  疏朗微黄--木叶: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繁润绿色--树叶:美女妖且闲,采桑歧路间,柔条纷冉冉,落叶何翩翩

  总结:不同暗示性的字进入诗歌,往往产生了不同的意境与情感。

  ⒍正是有了诗歌语言的暗示性,树与木就有了不同的意味,我们由此也可明白,清秋的落叶,诗人为何用"木叶"取代了"树叶"。"木叶"更能体现秋的性格:空阔,疏朗,微黄,干燥。正有了诗歌语言的暗示性,我们的诗人才"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才有了"推敲"的美谈。

  ㈢、迁移

  ⒈诗歌语言的精妙在于它的暗示性,但是,暗示性也会给诗歌创作带来负面影响。美学家朱光潜先生曾说:"联想意义也最容易误用而生流弊。联想起了习惯,习惯老是欢喜走熟路,熟路抵抗力最低,引诱性最大,一人走过,人人都跟着走,愈走就愈平滑俗滥,没有一点新奇的意味。……美人都是,'柳腰桃面''王嫱、西施',才子都是'学富五车,才高八斗';谈风景必是'春花秋月',叙离别不离'柳岸灞桥';做买卖都有'端木遗风',到现在用铅字排印书籍还是'付梓"杀青'。"后人受屈原"木叶"诗句的影响,于是"一用再用,熟能生巧",是不是一种"流弊"呢?古代诗歌还有没有类似的常见意象呢?)

  ⒉经过了一定时间的文化沉淀,"木叶"这个词就往往出现在清秋的氛围中,形成了较为固定的暗示性。这样的现象在我国的古典文学中是很多的,如菊花,柳条,明月等等。我们熟悉的"岁寒三友"一般意味什么呢?(高洁,耐寒,坚忍)然而,如果所有的诗人都这样写,那就成了鹦鹉学舌,人云亦云。而高明的诗人往往能打破常规。诗人们把它们组织在不同的意象体系里使之表现不同甚至相反的感情,形成不同的暗示性。看以下三首咏梅诗:

  梅花

  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卜算字·咏梅

  陆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卜算子·咏梅

  毛泽东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注意三首诗词中的不同意象群,比较三首诗词中梅的不同生长环境,试对梅的三种不同形象做点分析,并说说诗人对自己笔下的梅分别赋予了些怎样的情感。

  ⒊讨论分析:

  其一:强调了凌寒独开的一枝独秀,高贵圣洁(白雪世界,墙角飘来缕缕清香,让人发现那正怒放着一簇梅花)--一枝独秀,冰清玉洁的女子,当如宝钗--爱慕

  其二:无奈凄凉,孤傲清高(黄昏风雨之中,驿外断桥边上,香飘万里无人晓)--敏感忧伤,质本洁来还洁去,当如黛玉--爱怜

  其三:达观坚定,壮美豪放(在风雨飞雪之中看到了春天,在冰天雪地之中绽放着笑脸)--达观豪放,当如湘云--钦佩

  ⒋倘有时间,师生有感情地朗读三诗,力求通过语言声音来表达情感,展示形象。

  (四)拓展延伸(运用文中理论,进行文学鉴赏。)

  古诗中有许多耐人寻味的意象,他们如“木叶”一样,成为难以言传的精妙语言。请根据课文所阐释的诗歌语言的暗示性的理论,体味古诗中的其他意象。(比如月、柳、梅、竹、松、菊、夕阳、杜鹃、燕子等等。)

  1.月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对故乡、亲人的思念。

  2.柳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相传,长安东有一桥名为灞桥,汉人送客到此折柳赠别,因此后世就习惯用“折柳”来作为赠别和送别之词.柳”和“留”谐音,于是“柳”就有了惜别的意义在里面。

  3.燕

  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晏几道《临江仙》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刘禹锡《乌衣巷》

  泪眼倚楼频独语,双燕来时,陌上相逢否?——冯延巳《蝶恋花》

  望长安,前程渺渺斑斑,南来北往随征燕,行路艰难。——张可久《殿前欢》

  (燕:侯鸟,随季节变化而迁徙,喜欢成双成对,出入在家屋内或屋檐下,恋旧巢,深受古人青睐,经常出现在古诗词中,或惜春伤秋,或渲染离愁,或寄托相思,或感伤时事,意象之盛,表情之丰,非其它物类所能及。)

  ①爱情的美好,传达思念情人之切。

  ②抒发昔盛今衰、人事代谢、亡国破家的感慨和悲愤。

  ③代人传书,幽诉离情之苦

  ④表现羁旅情愁,状写漂泊流浪之苦

  (五)总结全文:

  各位同学,今天我们学习了诗歌的语言特点,然而这对于优美的古典诗歌来说,不过是冰山一角,古典诗歌那蒙娜丽沙般的神秘的美,有待我们进一步的探索,我希望通过今天的学习,能对我们如何领略诗歌的微妙之处有所启发。不仅诗歌语言具有暗示性,而且生活中也有许多暗示性的东西。比如红色暗示热情奔放,兴奋,喜庆。绿色暗示青春,生命。玫瑰暗示爱情。

  语文教案《说“木叶”》 篇6

  教学目标

  引导学生体察诗歌艺术中的精微之处,养成咀嚼、回味的良好阅读习惯。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策略:在熟悉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展开讨论,在探讨中加深对诗歌语言微妙意味的认识和理解。

  教学步骤:

  一.导入:(投影以下内容)师生朗读一遍(读出感情来)。

  《九歌湘夫人》:(节选)

  “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登高

  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师:木与树、木叶与落木有什么联系,有什么区别?林庚先生的《说木叶》给了我们有益的启示。大家速读课文,思考讨论下列问题。)

  二.(投影以下内容)

  1.诗歌中的语言可以单凭语言解释吗?为什么?

  2.根据课文内容填写下表

  意象微妙的意味

  木

  树

  (按照字面的解释,“木”就是“树”,木本植物的通称。而“木”作为“树”的概念的同时,却具有着一般“木头”“木料”“木板”等的影子,会让人更多地想起了树干,把“叶”排斥到“木”的疏朗的形象以外去,这样,“木”也就给人以落叶之感。而“树”呢,它是具有繁茂的枝叶的,它与“叶”都能给人以密密层层浓阴的联想。

  课文说诗歌语言的暗示性仿佛是概念的影子,成为语言形象的潜在力量,这些潜在力量与概念中的意义交织结合起来,就成为丰富多彩一言难尽的言说。“树叶”,“树”与“叶”的形象之间不但不相排斥,而且是十分—致的,都给人枝繁叶茂,浓阴匝地的'感觉;而“木叶”,就自然而然有了落叶的微黄与干燥之感,它带来了整个疏朗的清秋的气息,甚至还让人仿佛听见了离人的叹息,想起了游子的漂泊。“木叶”是属于风的而不是属于雨的,属于爽朗的晴空而不是属于沉沉的阴天,一个典型的清秋的性格。“木叶”是“木”与“叶”的统一,疏朗与绵密的交织,一个迢远而情深的美丽的形象。而“落叶”,则比“木叶”还更显得空阔,它连“叶”这一字所保留下来的一点绵密之意也洗净了。)

  3.郑板桥有一句诗,叫做“删繁就简三秋(),领异标新二月花。”在()处应填“树”还是“木”好,为什么?

  三.品味下列诗句,谈谈你对它们的微妙的意味和表达效果的理解。

  (培养学生体察、咀嚼、品味诗歌语言的习惯,培养融会贯通质疑思辩的能力)

  第一组:

  窗里人将老,门前树已秋。(韦应物)

  树初黄叶日,人欲白头时。(白居易)

  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司空曙)

  第二组:

  水田飞白鹭,夏木啭黄鹂。

  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

  第三组:

  萧萧马鸣,悠悠旆旌。(〈〈诗经〉〉)

  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杜甫)

  四.作业:摘抄、诵读课文中的名句。

  语文教案《说“木叶”》 篇7

  教学目的:

  1、积累文中词语并熟练使用。

  2、领会古人是如何写“木”的,作者又是如何体察“木”的特征的。

  3、把握文章脉络,理解文章精髓。

  4、学会体察诗歌艺术中的精微之处。

  教学重点:

  理解文章精髓。

  教学难点:

  体察诗歌艺术的精微之处。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方法:

  体读法。

  一、教学导入:

  教师朗读几首写树木的诗歌,引入课题。或请学生背诵一两首写木的诗歌入题。

  二、预习诊断:

  1、选择注音正确的一项(A)

  A、陆厥(jue)招徕(lai)橘颂(ju)

  B、寒砧(zhen)涔阳(qin)锭药(ding)

  C、窸窣(cui)曙光(shu)号咷(tao)

  D、亭皋(gao)竹筌(quan)干燥(cao)

  2、用课文前面列出的词语组一个短语:

  炊烟袅袅、北风萧萧、风度翩翩、冉冉升起、文意绵密、情意缠绵

  3、“木”在形象上有几个艺术特征?

  提示:“木”在形象上有两个艺术特征:首先它仿佛本身就含有一种落叶的因素。它有着一般“木头”、“木料”“模板”等的影子,这使读者更多地想到了树干,而很少想到叶子,“叶”因此常常被排除在“木”的形象之外,这排斥暗示着落叶。其次它还按时了它的颜色,可能是透着黄色,在触觉上它可能是干燥的而不是湿润的,我们所习见的门栓、棍子、桅杆等,就都是这个样子。于是“木叶”显得更加空阔。“木叶”中的“叶”带有绵密的意思,“落木”则连“叶”这个字所保留的一点绵密之意也洗净了。

  三、理清全文内容,归纳全文大意:

  全文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1~3段)列举我国古代诗歌史上的一个现象,就是“木叶”成为诗人笔下钟爱的.形象。而“木叶”形象的关键在一个“木”字。

  1段:“木叶”成为诗人们笔下钟爱的形象。

  2段:说明“木叶”就是“树叶”,但用“树叶”的十分少见,大量的是用“木叶”,又发展到用“落木”。

  3段:说明“木叶”“落叶”与“树叶”“落叶”的不同,关键在于“木”字。在诗歌中,概念相同的词语,也有可能在形象上大有区别。

  第二部分(4~6段)说明“木”的两个艺术特征,以及为什么有这些特征。

  4段:说明“木”的第一个艺术特征:含有落叶的因素。

  5段:说明“木”为什么含有落叶的因素——诗歌语言的背后含有暗示性。

  6段:说明“木”的第二个艺术特征:有落叶的微黄与干燥之感,带来疏朗的秋天气息。

  第三部分(7段)作出小结:说明“木叶”与“树叶”在概念上相差无几,在艺术形象上的差别几乎是一字千里。

  四、画出文中所引的古诗文语句,再用8分钟左右的时间体会其中的“木叶”包含的意味。学生有不理解的地方,请教老师。

  五、完成课后的第二题。

  1、朗读这三首诗词。

  2、学生先独自体会其中“梅”这一意象所包含的思想感情。然后与同学交流。

  提示:王安石的《梅花》表现了梅花的“凌寒独自开”的高贵品格,这与我国把松、竹、梅誉为“岁寒三友”的文化传统相一致,三个意象同是高贵圣洁的象征。陆游的《卜算子·咏梅》表达的是“寂寞开无主”的无奈、“黄昏独自愁”的凄凉心境,以及“只有香如故”的孤傲和清高。毛泽东的词与陆游的词题、调相同,意境却截然不同,毛词巧妙地把陆游词中对梅花不幸遭遇的倾诉和孤芳自赏的表露化为对她达观坚定的描述和高贵纯洁的赞颂,词中有一种超越时空的壮美和豪放乐观,振奋人心。

  3、另外再搜集几首写梅花的诗词,体会其中的梅花包含的思想感情。

  潇湘神

  刘禹锡

  斑竹枝,斑竹枝,

  泪痕点点寄相思。

  楚客欲听瑶瑟怨,

  潇湘深夜月明时。

  长相思·雨

  万俟咏

  一声声,一更更,

  窗外芭蕉窗里灯,

  此时无限情。

  梦难成,恨难平,

  不道愁人不喜听,

  空阶滴到明。

  菩萨蛮·落梅

  孙舣

  一声羌管吹呜咽,

  玉溪夜半梅翻雪。

  江月正茫茫,

  断桥流水香。

  含章春欲暮,

  落日千山雨。

  一点着枝酸,

  吴姬先齿寒。

  六、你同意作者对“木叶”的理解吗?请提出你的看法。

  让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营造一种小小的学术气氛,激发学生对学术兴趣,塑造学生做学问的信心。

  教师提示:“咬文嚼字”有可能牵强附会,但作为初学诗歌的学生来说,“咬文嚼字”有利于打下扎实的基础,值得重视。

  七、布置作业:

  1、完成同步练习。

  2、选取一首咏物诗,体会其中的意象包含的思想感情。

  语文教案《说“木叶”》 篇8

  教学目的:

  理解中国古代诗歌中“木叶”意象的意蕴;

  了解诗歌语言具有潜在暗示性的特质;

  培养学生把握诗歌中意象所表现出的感情色彩,提高诗歌的赏析能力;

  教学重难点:运用文中阐述的知识和道理指导学生进行诗歌鉴赏实践

  教学方法:

  1、小组讨论研究以“寻疑---追答---悟理”为线整体感知全文,把握文章精髓

  2、通过诗歌鉴赏实践,提高诗歌鉴赏能力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唐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在其《登高》一诗中有两句传诵千古的名句“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同学们知道这里的“落木”是什么意思吗?(学生明确“落木”即“落叶”之意后)那杜甫为什么不说“无边落叶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呢?”“木”与“叶”有何区别呢?让我们一起来读读林庚的《说“木叶”》来解开这个迷吧。二、整体感知把握全文(以“寻疑---追答—悟理”为线来理解全文)

  1、四人一组讨论寻找你认为能表现文章行文脉络的疑问句,并加以整理。

  2、以小组为单位追寻上述问题的答案。

  3、从课文看,“木”与“树”的意味有什么异同?你从中悟出了什么道理

  三、探究阅读融会贯通

  只要提到“木”字大家就会想到在瑟瑟秋风中凋零的树木,引发人们的感伤情怀。以此类推,很多意象在长期的文化进程中形成了相对稳定的感情色彩,诗人们往往用它们表现相似或相通的感情。古诗中有许多耐人寻味的意象,它们如“木叶”一样,成为难以言传的精妙语言。请根据课文所阐释的诗歌语言的暗示性的理论,体味古诗中的.“梅”和“柳”意象。

  1、赏“梅”诗品梅之意象

  诗一:早梅诗二:山园小梅

  齐己林逋

  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

  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风递幽香出,禽窥素艳来。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

  明年如应律,先发望春台。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樽。

  梅花

  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

  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

  惟有暗香来。

  2、赏“柳”诗品柳之意象

  诗一:咏柳诗二:垂柳

  贺知章唐彦谦

  碧玉妆成一树高,绊惹春风别有情,

  万条垂下绿丝绦,世间谁敢斗轻盈。

  不知细叶谁裁出,楚王江畔无端种,

  二月春风似剪刀。饿损纤腰学不成。

  诗三:赠柳

  李商隐

  章台从掩映,郢路更参差。

  见说风流极,来当婀娜时。

  桥回行欲断,堤远意相随。

  忍放花如雪,青楼扑酒旗。

  四、自主研究拓展延伸

  1、除了上面讲到的“梅”“柳”之外,古诗中还有很多具有特点意象内涵的事物,请同学们想想看,写出来,然后再概括一下它们各自的暗示性内涵。

  (意象分别有枫叶、菊、松、桥、水、草、花、马、门、柳絮、竹、舟、亭、酒、风、剑、河、雁、雪,等等,也可自已想出一些意象内涵相对集中而且在古诗中较多见的来)

  总结:林庚先生深谙诗歌妙道,此文命中了诗歌创作与鉴赏的玄机,撩开了诗歌神秘的面纱。林先生没有摆出那种“理论”的面孔来吓唬读者,没有故弄玄虚地搬弄术语,而是把深奥的文学理论附丽并渗透于古诗“木叶”意象的捕捉和阐释中。让我们在一种“潜在的力量”的影响下,不知不觉地参悟了深蕴其中的道理,走进了诗歌的殿堂。

  五、布置作业:

  同学们可以以古诗歌中常用的物象为例如:松、竹、菊、兰等进行有目的的诗歌鉴赏,仔细体味诗歌的精妙。

【语文教案《说“木叶”》】相关文章:

《说“木叶”》教案设计(精选10篇)04-21

打击乐说课教案02-27

《回声》语文教案03-19

语文写字复习教案03-19

《马说》优秀教案与板书设计(通用10篇)05-10

语文第四单元教案03-19

《忆读书》语文教案03-20

语文《奔落的雪原》教案03-19

语文《积累 运用一》教案03-19

语文《春酒》教案(精选11篇)09-23

用户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