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上的橘子》教学设计
《树上的橘子》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的11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2.理解课文内容,懂得三个女孩儿喜爱的是具有鲜活生命力的橘子,体会儿童对自然、对生命的珍爱。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二自然段,会讲这个故事。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
(一)欣赏图片。
1.课件出示图片:森林、小溪、田野等等。
2.师问:这些图片你觉得美吗?如果这些美丽的事物被人们无意中破坏了,你们的心情会怎样呢?
学生自由回答。学生可能会回答伤心、难过、好心情立刻变坏等等。
师:你们说的很好,今天再和几个小朋友我们就一起感受一下这种心情。
3.师板书:“橘子”
结合实物让孩子畅谈它的特点。接着课件出示有关橘子的资料,供大家了解。
4.师再板书:“树上的”, 学生齐读课题。
引导学生说说“树上的橘子”和摘下来的橘子的不同之处。
5.引导学生对课题进行质疑。师:看到这个题目,你们想一想会发生什么事?学生自由猜测。
由图片导入本课,加强了孩子们的视觉效果,把孩子的积极性充分地调动起来。
根据学生的生活实际,大大的激发学生学文的兴趣,同时也为体会文中的几个小朋友的心情奠定了基础。
(二)初读课文。
1.学生自由读课文。
老师鼓励学生用喜欢的方法认读生字、读通课文。如:问老师、问同学、借助拼音等方法。
2.师:通过读课文,你们弄明白这篇课文讲的是一件什么事了吗?
学生用简练的语言概括文章的内容:三个城里的小女孩到乡下舅舅家去玩,舅舅把橘子树上的三个橘子都摘下来了,原本很高兴的女孩们变的很伤心。
3.认读字词,理解词语。
老师出示生字、生词卡片开,火车读。在会读的基础上理解词语的意思。(采用多种形式进行。)
如:花圃、满目鲜绿、毫不犹豫、拧下、打算、墨绿等。
4.生再读课文。
师:现在请同学们再读课文,边读边想,看看你又能读懂什么?(学生自己读课文。)
教师引导学生交流自己的收获。
学生自由谈论自己读懂的地方。
老师鼓励学生提出不懂的问题?学生提出自己不懂问题后(简单的问题在教师的引导下,随即解决,对于与文章中心有关的问题,教师板书,共同解决。)
充分相信学生能学会,启发他们自主识字,充分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使主体作用得到了有效发挥。
在认读的基础上理解词语。为体会文章中心做了很好的铺垫。同时也教给了学生学习的方法。
通过在文中勾画的方式,使学生熟悉课文,理解大意
(三)体会课文
1.师范读。
请闭住你的眼睛,听老师读课文,看看你的脑海里会出现什么画面。
2.谈自己的感受。
学生可能会说:自己仿佛看到了翠绿的橘叶;看到了金灿灿的橘子;当看到舅舅把橘子都摘下来的时候我很难过等等。
3.默读课文。
请同学们默读课文,边读边画出你感受最深的段落或句子,一会儿我们共同欣赏。
4.全班交流。
在交流的同时进行感情朗读。
重点抓住“眼睛发亮”、“欢呼”、“愣住了”、“一齐喊道”、“金灿灿的颜色与女孩儿眼里的神采一同消失了”等词语和句子。
对于感情朗读来说,本篇课文重点指导学生读出女孩们见到三棵橘树盆景时的高兴心情,以及见到舅舅只剩下墨绿叶子的橘树的伤心与失望。
通过老师优美的语言使孩子们入情入境,让学生成为这个故事的主角,让他们体会三个女孩儿的心情。
在学生谈自己的感受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多角度、多渠道的思考问题。重点理解文中的中心就是知道应该珍惜与爱护生命。
激发孩子表现自己的意识,让他们感觉到回答问题是很光荣的,并找到女孩们感情变化的原因,从中感悟道理。
(四)拓展延伸。
说一说:如果你是文中的女孩儿,你拿着从树上摘下来的橘子,你会怎么想?怎么说?
这样既拓展了教材空间,同时又拓展了学生的心理空间。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
1.认读生字,组词说句子。
老师适时指导:
“刻”:左宽右窄。
“放”:“方”作偏旁组字时,注意横要变窄。
“寒”:下面是三横两竖,不要写成两横两竖。
“失”:撇画要出头。
2.把认为难一点儿的字小组合作学习。
3.出现问题班内交流。
4.描红写字。
自主识字,合作交流
【《树上的橘子》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苹果和橘子主题活动教案设计(精选5篇)11-17
《标牌设计》的教学设计03-14
旋转的教学设计02-16
《茶经》教学设计02-18
《国殇》教学设计12-11
《赛马》的教学设计05-21
国庆的教学设计03-19
映山红的教学设计03-19
颐和园精选教学设计03-20